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7233|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转]静坐入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6:4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静坐入门


(一九五四年六月编述)


(编者注:本文仅供未学佛、初学佛者参考。)

目录

前言

一、为什么要静坐

   (一)最基本的修养法

   (二)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三)静坐与心理的关系

     (四)精神力的集中

     (五)静坐与修定

二、静坐的方法

   (一)静坐前的准备

   (二)静坐时的姿势——调身

   (三)静坐时的呼吸——调息

   (四)静坐时的思想——调心

   (五)调息念佛的坐法

     (六)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

三、佛法论静坐

   (一)祖师大德关于静坐的指示

   (二)静坐与禅定

     (三)关于观心

四、结论



前言

  静坐是一门祛病保健、调养身心的修养方法,也是改变气质、培育品德的重要功夫,所以我国古代的儒家和道家,也都叫人静坐,来居敬养气,致虚养生。至于佛教重视修习止观,坐禅入定,由定发慧,更与静坐有密切关系。近代开创的生命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气功科学等等的研究,也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静坐有关。所以对静坐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为发掘祖国医学,增进人民健康,探索生命奥秘,加深定慧修养,作出贡献。

鉴于静坐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它与佛法的关系,我编写了这本册子,论述了静坐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方法,以便人们通过实践,达到体力和智力的开发,以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并进一步学习佛法,深修定慧,赊妄消执,断惑证真,以获得究竟的解脱和自在。

一、为什么要静坐

  (一)最基本的修养法

  静坐可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免不了有种种疾病,一切疾病又可分为身和心两方面,除身上所发生的疾病以外,凡一切贪欲、愤怒、忧怖、骄慢等等不正常的思想现象,都叫做心病。我们平时往往只注意身病,对于心病,一般都不予重视。实际上,身病的发生,大部份是由于心虚气弱;而心虚气弱,主要是由于忧思惊怒、心神恼乱所造成。凡贪食、贪得、贪胜等等都足以招致疾病;且贪之不得,势必生嗔,贪嗔发展的结果,可以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因而气血耗损,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也都乘虚而入。各种药石,只能救身病于一时,假使不从根本治疗,那未虽一时痊愈,而致病的根源未去,仍随时有遭其侵袭的危险。人们在忙于生活、人事之余,不知设法安定思想,降伏烦恼,甚至有贪得无厌,纵欲忘身的。这样处处与自己过不去,神志既然涣散,气血便失调和,因此往往遭受疾病赢弱的痛苦,这是非常可惜的。据研究,人在精神好的时候,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酞胆碱,这些物质有利于身心健康,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相反终日郁闷忧伤,贪嗔痴慢,就会使这种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发生胃痉挛,引起血压升高,造成冠状动脉闭塞,还特别容易引起心脏病。所以我们要求身体的健康,自应去除疾病,要除病就须先补气,要补气就须先养性,要养性就须先调伏烦恼妄心,使心不动摇,自然精气内充,抵抗力强,疾病便无从发生了。所以我国较早的一部中医学文献《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方中内守,病安从来”。

  静坐的实践,可使我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凝定,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不但可以却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的迷妄,获得究竟的安乐,所以静坐的确是最基本的修养法。

  (二)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人体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精妙的,它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主要是依靠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作用,所以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失(1849——1936)特别强调大脑对于整个生理活动的重要性。同时根据生理学的观点来说,人体机构的最大作用,首先在于生活的维持,一方面摄取体外的养料和氧气供给于体内各器官,一方面使体内的二氧化碳和<敏感詞>废料排泄于体外。这种物质交换的现象,就是所谓“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作用,是没有一息停止的,主要是依靠心脏、脉管、淋巴管等循环器官,来循环不停地运行血液到全身。心脏包括四个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是推动血液的器官,脉管有动脉和静脉;淋巴管遍布全身,与静脉并行,一面吸收营养物,输送到动脉管,一面摄取废物,送到静脉管。血液的循环,与呼吸有密切的关系,呼出碳酸气,吸进氧气,使静脉中紫血,变为红血输送到动脉,经体循环一周,约需时二十四秒,一昼夜共计三千六百周,我们呼吸的次数,一昼夜计二万多次,所吸入的氧气,共计三百八十多立方尺,这种可观的工作,我们平时自己并不知觉。假使我们能呼吸正常,血液运行没有阻滞,身体便能健康,一有阻滞,全身各器官便得病。      

  血液阻滞而生百病,有下列几种原因:一、呼吸不正常,以致不能很好发挥吸收氧气和吐出碳酸气的作用。二、一般人全身的血量,一半积储在腹部,由于腹力不充实,每每发生郁血,因而使<敏感詞>各部失去调和。三、内脏器官是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所支配,不能直接受大脑控制,在生理学上叫做不随意肌。当我们睡眠时,虽全身静止,但它的作用,并不稍停,一般说来,不能以我们的心意来左右它,所以当它阻滞而病,每使我们来不及预防。四、心脏跳动时,对于动脉接近而有力,至于静脉管,则是从头部和四肢,回血入肺,受心脏跳动力量的影响,比较微弱,所以也容易阻滞。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见人身的血液,正象铁路的运输,宜于流通,运输停滞,物资必然积压;血液停滞,人身必生疾病。卫生家只能用清洁、运动、多得日光、空气等办法来辅助血液的运行。只有静坐一法,能使大脑皮层的活动,趋于镇静正常,而促使全身各机构的工作更为顺利协调。同时呼吸因练习而得调和,借呼吸的功用,使横隔膜上下动作,腹力也得紧凑,可以逐出腹部的郁血,返归心脏,再由心脏逼出鲜血,输送到全身。如果呼吸功深,增加内脏感觉,就可使不随意肌,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心脏的跳动,也自然循序而有力。这样,血液循环便十分优良,而新陈代谢的作用,也就圆满,疾病便不易发生,即使偶然有病,也能预先知道,使它不久复原。治病在未发之前,较一般病后而忙于求医的,其得失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三)静坐与心理的关系

  人身有生理的和心理的两方面,我们从事修养,固然对身心两方面,都不可偏废,而心理每每更能影响生理。譬如:内心有所惭愧,顿觉面红耳赤;内心有所忧煎,不觉发白貌悴,这是心理的影响于形体;愉快时五官的见闻等感觉优美,而悲哀时,便完全相反,这是心理的影响于五官;兴奋时食欲便能增进,而郁闷时便减少,这是心理的影响于肠胃;忿怒、嫉妒等不正常的感情起时,能使血液及各部组织中,发生毒素,这是心理的影响于血液,可见心理的力量足以支配肉体。从解剖生理的观点来说,中枢神经——脑和脊髓,也是联系、管理和调整神经活动的总机构。巴甫洛夫氏在创立高级神经活动方式是“条件反射“的学说中,在做实验时,曾使狗一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涎,那是经过大脑皮层的活动,转移到延髓部份唾液分泌中心,再到分泌腺,这也是心理影响生理的一个说明。此外,我们发觉往往有些体育家,锻炼筋肉极其强固,但一旦发生不测的疾病便无法抵御,甚至有因此成为废人的,而一般禅师或哲学家,它们往往能借锻炼心意的修养作用,来驱除病魔,或虽体质屡弱,但由于心力强毅,却能获享高寿,更可见心理潜力的不可思议了。

  静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便血液运行优良,就是在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子统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现象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捷普洛夫也说道:“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唯一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体气和平,却病延年。

此外,一般心理学说所研究到的,都不外乎心的现象、心的作用和心的变化等等,而对心的本体、心的来源以及安心制心的具体方法,却终不能有确当的说明。假使通过静坐,使意识的活动,逐步息下以后,这时心理的静态,清楚地现前,必将有助于心理学说的创造性的发明。         

(四)精神力的集中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静坐能使精神力统一集中,从而进一步促使体气和平,这里再来谈一下关于精神力集中问题。

  我们用三棱镜或凸镜摄取日光于一焦点,便能起燃烧功能,这是由于日光在集中之后,就发生高度的热力,又如普通的铁,因分子排列杂乱,电流方向互不相同,故磁性互相抵消,而磁铁则因分子依次序排列,电流方向大致相同,便能产生磁的作用,无情的物理尚能这样,何况我们有情的精神力。我国近代佛学界的老前辈杨仁山居士,早年在旧书铺内发现《楞严经》的时候,由于这部经典的内容契机,他看得出神,竟不知天已入晚,后经铺内的人提醒,才发觉已是暮色苍苍上灯的时候了,再看书时,刹那异境,便不能有所辨认,这正是精神力集中的一个具体例子。苏东坡有诗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惟不见人,嗒然忘其身。”只有这样集中心力,全神贯注在一个对象上,作画便能神化,治学便能深造。所以古人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又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静坐是精神力集中的锻炼术,默坐澄心,将妄念逐步淘汰,妄念愈淘汰,正念愈得提炼,由精神集中所发生的体上阳和之气,更有补虚导滞乃至重新组织已坏物体的功能。所以凡静坐功深的,能提起这集中后的全副精神力,来消融阴霾郁结,使活力热力,渐渐发挥其治疗作用。从前憨山大师多年痈疾,一入定而痊愈,这更是人人具足的“电疗术”的高度运用。以上是对身病而言。至于心病,由于我们的无始业习,根深蒂固,正象铜墙铁壁,更非集中全部心力来化除和廓清不可。中国古书尧典说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谓人心正是习气之私,道心则是一念之觉,惟精惟一,正是做精神力的集中功夫。学禅的人,一似照顾参究,念兹在兹,举整个心力集中在一个疑情上,愈集中力量愈充,力量愈充集中的程度,也愈加深,等到集中到顶点,忽然一念顿歇便能湛然洞澈。从这里可见精神的集中力量,小之可以康强身体,大之可以明心见性,而下手的方法,只有从练习静坐开始。

  (五)静坐与修定

  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常不免发生种种苦恼,而许多苦恼,大都由思想纷扰,痴迷不觉而来,譬如迷于财物,往往有因盗窃而犯法的苦;迷于爱情,往往有因失恋而自杀的苦。事已过去,还是攀缘计较,自找麻烦;事尚未来,却先比量分别,不肯放松。这一切,主要是由于缺乏定力的缘故。可见自心放荡失主,实是世间第一等苦人。只有努力修定,才能由弱转强,由愚转智,明辨邪正,有力把持,在惊涛骇浪中,如如不动,不被苦恼所迫。我们研究学问,完成事业,处理问题,应付变患,也都非定力不办。

  此外,根据佛法的观点,宇宙间事事物物,无非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虽然幻想宛然,客观存在,但却生灭变化,了无实性。我们的肉体,无论如何强固,也终有变坏的一天,不能例外,因此有智慧的人,必须一眼看透宇宙人生的所以然,进而研习佛法,破除对身心等的执著,达到我空和法空,来转生死为涅槃,转烦恼成菩提。所谓“生死事大”,是何等值得我们的警惕!而修定实是解决我们生命史上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与定有密切关系的,有戒和慧的两方面,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无上智慧,必由定发,无漏大定,必从戒生。因此清净持戒,来对治贪嗔痴等烦恼和杀盗淫等恶业,实是修定的重要基础。戒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总称为三聚净戒。其中摄律仪戒,也叫七众(包括在家、出家)别解脱戒,因为如法受持,可以各别地解脱烦恼。在家学者,普通应受其中的八戒和五戒。又所谓持戒,有“止持”和“作持”二种意义,“止持”就是一切不应作的事,要止而不作,这是消极的防恶;“作持”就是一切应该作的事,要尽量去作,这是积极的生善。所以戒有防恶生善的功能。由于持戒,可以使我们身心清净自在,与无漏的正定相应。                

定的境界,大有深浅,有世间禅定、世出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间上上禅定。世间禅定,即天乘所修的禅定,是从观气息入门的,即色界和无色界的各四种禅定,合称“四禅八定”。世出世间禅定,也是从观息入门,即“六妙门”、“十六特胜”等。这些禅定,虽不离世间禅,但在行持过程中,能于一切法心不住著,就有出世的功能。出世间禅是小乘根性人所修的禅定,是从观色身入门的,即九想观、八背舍、九次第定等。出世间上上禅定,是大乘根性人所修的禅定,是从观心入门的,有九种大禅:如自性禅,即观自性实相;一切行禅,即大乘一切行法,无不含摄;清净净禅,惑业净尽,得大菩提等。从总的来说,如果学人通过观心.参禅、修密等等法门,一念顿息,寂而常照,灵明洞彻,便证入真如三昧,渐渐可出生无量三昧。

修定本来通于行住坐卧的一切时中,但由于我们散乱的力量很强,在静中修持必较动中容易得力。因此修定的人,除必须恒住净戒和亲近良师益友外,在初下手时,一般都要以静坐为基础。在坐时一切放下,身心收敛,外境不扰,内心无喘,身、口、意都安住在清净的律仪中,自可徐徐入定;而且迷妄若去,心体现前,自能逐步证入寂照不二的境地,所以古德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可见静坐又是转迷成觉、得定开慧的一门不可缺少功夫。

二、静坐的方法

  (一)静坐前的准备

  1.静坐最好能另觅静室,假使条件不许可,那末可就在卧室中。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以免别人的骚扰。

  2.坐时或另备坐凳或就在床上,但总以平坦为宜,座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务使较厚,以便于久坐。

  3.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但在秋冬等寒冷时,两腿必须盖好,以免膝盖受风。

  (二)静坐时的姿势——调身

  1、静坐时的两腿

  (1)静坐时的两腿必须盘起来。先将左胫加到右股上面,再将右胫扳上来加到左股的上面,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双盘膝,也叫做双跏趺;因为这样的姿势,可使两膝盖的外侧,都紧靠着褥垫,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张,坐时自然端直,不至于左右前后的倚斜。不过这种坐法,假使初学和年龄较高的,觉得难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强,可改用下列第二种方法。

  (2)盘时可随各人的习惯,或将左胫加到右股之上,或将右胫加到左股之上,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单盘膝,也叫单跏趺,比较双盘膝有些缺点,因为假使将左胜加于右股之上,那末左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右倾斜,假使将右胜加子左股之上,那未右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左倾斜。初学的人,不能双盘,自以单盘膝为宜,但须注意姿势端直,能使身体不倾斜,那未功效还是一样的。

  (3)初学盘腿的时候,必将发生麻木或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自然渐进于自然。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假使再不能忍受,那未可暂时松下,等麻木消失后再放上去。假使能十分忍耐,听其极端麻木,渐至失去感觉,此后它能反应,自然恢复原状,经过这样阶段,几次之后,盘坐时便不会再麻木了。

  2.静坐时的胸部、臀部和腹部

  (1)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窝降下,所谓心窝降下,就是使横漏膜松弛。胸内肺与胃之间有横膈膜,恰在外部两胁间凹下的地方,叫做心窝。我们初学静坐时,常觉胸肠闭塞不舒,这是说明心窝没有下降,这时可用下面所说的调心一节、系心脐间或脐下的办法,使横隔膜松弛,心窝处轻浮而不着力,久后自能降下,而得调运。

  (2)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脊骨的形状,本来三折如弓,在臀部处,略向外弯,所以坐时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但不必有意用力外凸,可依循自然的姿势。

(3)腹的下部宜宽放镇定,镇定下腹的目的,是在使全身的重心安定。            

3、静坐时的两手

  (1)两手仰掌,以左掌安放在右掌上面,两拇指头相拄,安放在脐下趴跌之上。

  (2)假使单跏趺,是右胫加在左股上,那未应将右掌安放在左掌上。(3)两手这样安放,既自然.安适.且最能助长定力。

  4、其 他

  (1)头颈正直,但须自然不可故意挺直。

  (2)两耳宜如不闻。

  (3)眼宜轻闭。也有主张两眼微开的。这叫做垂帘,大抵坐时易于昏睡的,宜用这个方法。

  (4)口宜噤闭,舌抵上颖,也是使筋骨团结的意思。

  (5)呼吸宜用鼻,不可用口。

  (6)坐时臀部也可垫高一二寸,以各人的舒适为度,并须使肾囊不受压迫。

  (7)身宜平直,脊骨不要曲,要自然安稳地端正而坐,因为身正则气正,气正则心也正。

  (8)坐毕将起,先想气从全身毛孔放出(否则以后坐时,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然后渐渐动身及舒放两臂,并将两手搓热,抚摩面目,然后放足,用手按摩足部毕,缓缓起身。

  (三)静坐时的呼吸——调息

  1、呼吸方法的研究

  呼吸与我们的生活机能,关系很大,一般人只知饮食可以维持生命,不饮不食势必饿死,实不知呼吸比饮食更为重要。不过由于饮食非金钱不能获得,所以觉得可贵,而呼吸是摄受大气中的氧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歇的,所以不觉可贵。但要知我们断食,虽七日尚不至于死,假使一旦闭塞口鼻,不使呼吸,不久便死,这样也可见呼吸的重于饮食了。我们学习静坐,调和气息,是下手时一项重要的功夫,而要调和气息,先将呼吸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呼吸肌肉有二个部份,一是肋骨间的肌肉,一是膈(即横膈膜)的肌肉,呼吸运动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在大脑下方的延髓中,有一部份神经细胞是管制呼吸的,叫做呼吸中枢,它跟呼吸肌肉发生联系。呼吸的机构,外面是鼻,里面是肺,肺叶的位置,是在两胸部内。呼吸时,肺部的张缩有天然的规律,我们平时的呼吸,大都不能使肺叶尽量张缩,只用肺的上部,而肺的下部几乎完全不用,因此不能尽吐碳吸氧的功用,以致血液不洁,百病丛生,这都是呼吸不能合乎规律的缘故。

  呼吸的方法有自然呼吸和正呼吸两种。

  第一自然呼吸,也叫做腹式呼吸,因为在呼吸时,一呼一吸,必须都能达到下腹部。在吸气时,空气入肺,充满周遍。肺底舒张,抑压横膈膜,使空气下降,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在呼气时,腹部收缩,横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浊气,外散无余。可见呼吸作用,虽与肺叶有密切关系,但它的伸缩,常须依靠下腹和横膈膜的运动,方能合乎自然大法,便血液循环流畅。我们不但在静坐时,须用此法,实际上,不论行、住、坐、卧,应该随时使用。关于自然呼吸法的调和方法如下:

  (1)呼息时,脐下腹部收缩,横隔膜向上,胸部紧窄,肺底浊气可以挤出。

  (2)吸息时,从鼻中徐徐吸入新鲜空气,充满肺部,横肠膜向下,腹部外凸。

  (3)呼息吸息,均使自然,渐渐细长,达于下腹。

  (4)呼吸渐渐静细,出入很微,反复练习,久之自己不觉不知,好像无呼吸的状态。

  (5)能做到无呼吸的状态,那么没有呼息,也没有吸息,虽有呼吸器官,好像不必用它,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到这一地步,可以说达到了调息的极功。不过初学的人,切不可有意去求,必须听其自然。

  第二、正呼吸。这一方法,主张呼吸宜细长,宜达于腹部,以及使横膈膜上下运动等,都与自然法,没有两样。不过呼吸时腹部的张缩,完全相反。因为反乎自然呼吸,所以也叫做逆呼吸。关于正呼吸的调和方法如下:

  (1)呼息宜缓而长,脐下气满,腹部膨胀,胸部,空松,横膈膜弛缓。

  (2)吸息宜深而长,空气满胸,胸部膨胀,这时脐下腹部收缩。

(3)肺部气满下压,腹部收缩上抵,这时横膈膜上下受压逼,运动更为灵敏。              

(4)在静坐时,呼息及吸息,宜极静细,以自己也不闻其声为合宜。

  以上两种呼吸方法,有主张吸息宜比呼息加长的,也有主张呼息宜比吸息加长的,但根据一般实验,似以长短相等为宜。此外,无论自然呼吸和正呼吸,目的都在使横膈膜运动。正呼吸是用人功使腹部的张缩逆乎自然,而加强横隔膜的弛张和收缩,使更易运动。不过,由于这一方法参用人功,学时有宜有不宜,并不是人人可学,总不如自然呼吸的毫无流弊。

  2、呼吸的练习

  为了使呼吸能够正常而熟练,自宜加以练习,且由于我们平时的呼吸,每次只能吸入约350立方厘米的空气,这样气体的交换,并不是经常够用的。如果能加强呼吸的深度,那未每次便能吸入1500至2OOO立方厘米的空气,做到充分交换肺里的气体。但静坐时,必须逐步做到无思无虑,假使注意呼吸,心便不能宁静,而且在静坐时,决不宜行深呼吸,因此呼吸的练习,宜在静坐的前后,无论自然呼吸和正呼吸,有共同之点如下:

  (1)盘膝端坐,与静坐时的姿势相同。

  (2)先用短呼吸练习纯熟,渐渐加长,最长时每一呼一吸约能占时一分钟,但决不可勉强,务使自然。

  (3)呼吸的气息,宜缓而细,静而长,徐徐注入到下腹。

  (4)呼吸时应用鼻而不可用口,因为鼻是专司呼吸的器官,内有毛,可以障蔽尘埃。口并非呼吸器,假使用以呼吸,等于侵夺鼻的功用,渐渐有使鼻孔阻塞的可能,而且尘埃入口,易生疾病,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口宜噤闭,不但在静坐时应该这样。

  (5)每日清晨可择空气新鲜的地方,练习五分钟至十分钟。

  (6) 至于静细的呼吸,每日不论什么时候,随时随地,都可练习。

  3、静坐时的调息功夫

  上面已经说过,调和气息,是学习静坐下手时的一项重要功夫。因为息不调和,心便不能安定。而所谓息,共可分为四种相状:一、风相,凡气出入有声的叫做风相;二、喘相,出入虽然无声,但结滞而不通利的叫做喘相;三、气相,出入虽无声,也不结滞,但不能静细的叫做气相;(这三种都是不调和相)四、息相,既无声音,也不结滞,也不粗浮,虽在极静的时候,也不觉鼻息出入,气息若存若亡的,叫做息相,息相方是调和的相。

  凡平时能练习静细的呼吸,以及静坐已有相当时间,心念安定的人,一入坐,不数分钟,气息便得调和,而自己也不觉得有呼吸一回事,这样原不需要再着意去调,反使心不安定,因为心念安定不动,气息便自然调和。但初学的人,每每不免有心烦意乱、息不调和的情况,那未可根据下列两种方法来加以调和:

  (1)数息 就是在坐定以后,默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叫一息,或在入息时数一,出息不计数,再入息数二;或在出息时数一,入息不计数,再出息数二。这样数至十,乃再从一数起,渐渐纯熟以后,可数至一百为一个单位。假使没有数到十或一百,而中途心起杂念,那未重新从第一数起,这样循环安详地徐徐而数,久久纯熟,便可收心息相依、身体轻安的功效,并可消除初学静坐最易发生的杂念纷飞和昏昏欲睡的两种毛病。

  (2)随息 学习上面所述的数息法纯熟后,息既虚凝,心念也渐入渐细,这时便可进一步放弃数息,而用随息的方法,就是不再计数。但一心依随息的出入,念兹在兹,心不散乱。这一方法纯熟后,渐观渐细,自觉此息仿佛从八万四千毛孔中出入,好象云蒸雾散,到这一地步,便能身心空灵,诸病消除。

  随息纯熟以后,心念更觉凝静,便可放弃随息功夫。更进一步来做好下面的调心功夫。

  (四)静坐时的思想——调心

  静坐的目的,不但在于促使身体的健康,而最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求妄心的调伏,妄心调伏则智慧明朗,身体的健康,尚是余事。

前面所说的数息、随息等,虽是调息的方法,实际上,也正是调心的良好方法,因为专心数息时,心息相依,念头便无法驰散,所以在佛法上,教多散乱的众生,用数息观来对治。这里为了文字记述的方便,不得不将调身,调息,调心分别来说明,在实践时,原是同时进行无法分开的,不过我们的思想,纷纭杂乱,最难控制,数息、随息等,尚是初步的调心方法,自有进一步由粗入细,加以调伏的必要。关于调心的方法如下:           

1、系心一处法 我们的意识界,恰像舞台,各个念头,恰像演员,忽来忽去,时时影现在舞台中,没有顷刻的停止。所以欲使妄念不起,极为困难。不过根据心理学的公例,当我们心意所注的一点愈明显,那未<敏感詞>的杂念,便愈隐伏。因此我们的静坐中能注意于某一点,那未妄念便渐渐消除。系心一处法就是放下一切杂念,而专心存想脐间或鼻端,这样因心有所缘,渐渐纯熟,便不至胡思乱想,正像将猿猴锁于一处,它便无法跳腾一样。

  学静坐最易发生二种现象:一、初坐时心中浮散,不易收摄;二、静坐稍久,妄念较少时,心中昏沉,容易瞌睡。注意脐间的办法,不但可以对治散乱浮动,而且根据生理上的定则,我们心念专注在什么地方,血液也必集中在什么地方,系心脐间或脐下,能使血液下降,有治病健身的作用。至于治昏沉的办法,最好注意鼻端,使心念向上,精神振作,而且有助于调息。一般说来,在晚上静坐时,由于日间劳倦,容易有昏沉现象,若早晨静坐,便不会发生。

  佛法为了对治初学者的邪思杂念,并治病保健,也借用意守丹田法。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上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治。……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但系心一处,只是对治散乱的一时方便,自有进一步深入的必要。

  2、返照内观法 上面所说的系心方法,不过是集无数的妄念归于一处,使不驰散,还是一种较浅的、对治浮沉的止心办法。实际上,既有所着,仍不离攀缘妄想,不是究竟的安静;而且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等烦恼习气,根深蒂固,非进一步练习观照功夫不可。因此,对治得效之后,必须舍弃,再进一步的由浅入深,用内观的方法。这种内观法,也可叫内视术。就是我们平时的两目,都注视外物,现在当静坐时,可先放下身心一切万缘,将两目合闭,来向内细细返看自己的念头。那时一定觉得妄念来来往往,生灭不停。对于这些妄念,我们既不要去攀缘它,也不要去遣除它,只要知道它本来空寂,耐心静静观照,前念起时一返照,前念便空,后念起时,再返照,后念又空,这样念念生起,念念返照,便得念念空净,这实是正本清源的调心方法。

  初学静坐的人,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不学静坐,妄念尚少,一学静坐,妄念反多”,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有正确理解。要知道我们的念头,忽生忽灭,本来很多,不过平时在动乱之中,不易察觉,一旦习静之后,方能了了看清。比如室内虽有飞尘而不见,假使门窗透入阳光,方见尘埃纷纷飞舞,所以能察觉妄念多的正是自觉的第一步。我们只要一切摒弃勿想,用坚定不移的毅力,精勤地练习观照功夫,到相当时间,妄念便能自然销落而达到心意寂然的境地。这种观照功夫,假使在静坐中练习纯熟,渐渐能在平时日用之间,刻刻用心,凛然觉照,做到虽不静坐,也能如静坐时的心志静定,自将得更大的受用!

(五)调息念佛的坐法

我们平时的心念,顷刻千里,最难降伏,因此修心的人,每每苦于无从下手,以致流而忘返,痛苦浩然。而佛法中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实是收摄万念,最易下手,最为稳妥的一种方法。这一法门,以深信、切愿来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为纲要,不但下手简易,随时随地提起就是,便于任何人的学习,而且即浅即深,能圆摄一切法门。若能至诚恳切,蓦直念去,不管妄想纷飞,我只全身靠倒,一念提起则一念觉,念念提起则念念觉,久久纯熟,自能使烦恼妄想,潜移默化。所以彻悟禅师说:“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子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假使我们能这样念得一句弥陀熟,自然生时远离热恼,死后迳生安养,不离当念,得大法乐,真是我们生死凡夫,迷途的良导,苦海的明灯!所以大乘经典随处赞扬,祖师大德苦心提倡。念佛功夫本来要在一切时一切处,抖擞精神,念兹在兹,假使悠悠忽忽,实难得念佛的实益。为了使念力容易纯熟,在坐中调息念佛,实是一个善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静坐时,心中跟随自己鼻端的呼吸,来默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可在吸时念“阿弥,”呼时念“陀佛”;或呼时念“阿弥”,吸时念“陀佛”。念时的快慢,可随呼吸的长短,总以不急不缓,听其自然为宜。这样在坐中万缘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规律,佛号也就随之而念念不断,心息相依,经过持久练习,心相愈来愈静,气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号仍绵绵密密,不散乱,不昏沉,渐渐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地。所以《坐禅三昧经》说:“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首楞严经》也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样的静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现前,同时,因调息之故,又能使气血流畅,体力轻健。此外,若用数息念佛的方法(即一呼一吸,念佛号一句,随默数一,这样连续数至十,再从一数起;或连续数至一百,再从头数起)也是可以的,可随各人的情况相宜而行。         

净土宗有十念法门,即连声念佛,尽一口气为一念,正是借气束心的作用。唐飞锡法师在《念佛三昧宝王论》中,对随息念佛,更有明确的说明。他说:“世上之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琲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于息不还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令昏寐,含佛而寝,觉即续之。”这正是调息念佛的宝贵指示。

  (六)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

  1.静坐的时间 静坐功夫到极深处,本应在日常行、住、坐、卧间,都能寂然凝静方可,但初学习时,不能不规定时间。静坐的时间,不论早晨、白昼和晚上,都可以的;不过有工作的人当以早晨起床后和晚上就寝前各坐一次为宜。假使每日只能坐一次的人,那未以早晨静坐最好。每次的时间,固然越长越好,但也不必有意求长,当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序渐进,假使能每次三十分钟,逐渐延长到四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每日继续不断,那未收效便已不小。总之,可以晨坐为主,晚坐为副。早起先在床上抚摩上下腹,根据前述练习呼吸的方法,来调整呼吸,其次通大小便,再盥漱,然后静坐。但假使早晨不能大便,也可随各人的习惯。

  2.要调匀饮食 我们既有这个身体,饮食的滋养是不可缺少的。饮食入胃,经消化之后,便变成糜粥状,入到小肠再变成乳状,经血管吸收后,变成血液滋养全身,可见饮食与生命关系的重大。但若食得过多,胃中不能尽量消化,反须将不消化的东西排泄到体外,这样便加重了胃肠的工作,结果必将气急身满,坐时不得安定。假使食得过少,又将发生营养不足、身体衰弱的缺点,对静坐也是不相宜的。所以饮食必须调匀,我们一般习惯,大概病在多食,所以在进食时,若觉得胃中微有饱感,即宜停止;古人主张“食欲常少”,是有道理的。此外食物不宜浓厚,若能素食最好。静坐在早晨空腹时,最为相宜,食后约过一小时方可入坐。

   3.要调和睡眠 我们在日间劳力劳心之后,必须休息,来回复体力。睡眠是一种最长时的休息,睡眠以八小时为宜,过多容易使心神昏昧,对于静坐极为不利。假使过少,那未体力不得回复,心神必将虚恍,也是不相宜的。所以睡眠要有定时,有节制,便可使神气清明。一般说来,每晚九时至十时间宜入坐,十时以后入睡,六时以后再起坐。如果能常常节欲独宿,这对静坐的帮助就更大,因为淫欲不但易使身体疲劳和最易造成心识的昏散闷塞,而且是生死苦患的根本,凡习定修慧的人,必须注意禁戒。静坐程度渐深的人,在半夜醒后,便可起坐,坐后能不再睡,固然最好,如果感到不足,再假寐一下,也是可以的。假使静坐的功侯加深,坐时加久,那未睡眠的时间,便可渐渐减少,所以有终年以坐代睡的人。但这并不是可勉强学步的,总以调和睡眠,使不过多过少,最为合理。

  4.要持之以恒 初学静坐时,往往心中反觉苦闷,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视同穿衣吃饭的不可缺少。无论如何困难,必须加以克服,不可畏难而退;无论如何忙碌,必须继续行持,不可一曝十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静坐的大效。

  5.要不求速效 静坐时不可求速效,一切要掌握“自然”两字的原则。譬如静坐本来可以消除疾病增进健康,但这种要求除病和健康的念头,在静坐时也宜摒弃勿想,一切听其自然,不要急于求成;因为静坐必须日积月累,才能达到身心变化的功效,正和食物的营养相同,一旦过分暴食,反致伤胃,而且心念有所执着,气血也便不得流畅。所以必须如长途旅行,耐心缓步,终有到达的一日。

  6.要一切勿理 静坐时要万缘放下,一心学习,虽杂念纷飞,只不去理会它,也不去厌舍它,一味做我的调息或调心功夫,杂念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自能逐步定静。又在静坐时,两目合闭,尚可使不见外物,但外界的音响,刺激两耳,心中便生妄念,最难处置。这时宜收视返听,不问不闻,只管自己用功,要久久练习,养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概才好。                     

  7.要痛改习气 学习静坐的人,应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痛改自己的习气。当贪欲、嗔恚、愚痴、骄慢等烦恼发动时,要和它们奋斗,逐步克服。只有这样,才能使静坐功夫,获得不断的进展。至于常常依止善知识,具足佛法的三归五戒,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知正见,并进一步的做到离欲清净,更是修正禅定、发实智慧的必要条件。

  8.可能发生的现象 静坐日久,身上往往会发生颤动和发热的感觉,脑部也常常会有霹雳般的震动现象;心理方面,有时也可能影现种种幻境。这些现象,因各人的体质和心境而有不同,都出于自然,不可强求,也不可遏抑,也有静坐多年,身心方面已得利益,而不发生这些现象的。同时,这些现象的发生,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说,不过是由于静极而定以后,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反应的缘故。学坐的人要知身心本空,定中的一切境界,都如幻如化,了无实性,当不取不舍,一心寂定,切勿执着,否则将会误入歧途,而障碍正定的修持。

    9.要注意定慧修持与气功的区别 随着时代的进展,气功似已成为当前热门的话题。也有人把佛教的禅定功夫,看作高级气功。实际上,一般气功的吐纳引导和佛教的定慧修持,原是二回事。大体说来,气功和佛教的坐禅,前者着重于保健益寿和调动人体潜能,后者着重于明心见性,断惑证真。因为佛教认为 “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如果一味执著于肉身、躯壳,最终不但会落空,而且会增长我见和身执,不能完成戒、定、慧三无漏学的修持。虽然佛教在修习禅定和在藏密无上瑜伽各层次的修持过程中,有一些调身、调息的方法,不仅有防止禅病发生,促使长寿健康的作用,而且有发生种种特异功能的效应,但这不过是修习禅、密功夫的初级阶段和副产品。只有止观并运,理事双修,断除我法二执,开发本具智能,解脱生死流转,成就无上觉道,才是学佛的真正目的。

三、佛法论静坐

  (一)祖师大德关于静坐的开示

  道元大师的《坐禅仪》说:“学般若菩萨,当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广度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而乃放舍诸缘,休息万事,身心一如,动静无间。量其饮食,不多不少,调其睡眠,不节不恣。结跏趺坐,先以左足安右股上,再以右足安左股上,或半跏趺,或以左足压右足,皆可。次以左掌安右掌上,以两大拇指头相拄。徐徐举身,良久,复左右摇振,乃正身端坐。不得左倾右侧,前俯后仰,令腰脊头顶,骨节相拄,状如浮图。令耳与肩对,鼻与脐对。舌抵上颗,唇齿相著。目须微开,免致昏睡。身相既定,气息既调,宽放脐腹。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久久忘缘,自成一片。若得此意,自然四大轻爽,所谓安乐法门也。若已发明者,如龙得水;未发明者,但办肯心。必不相赚。出定之时,徐徐动身,安详而起。一切时中,护持定力,如护婴儿,则定力易成矣。所以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定水澄清,心珠自现。故《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因禅定生。’是知超凡越圣,必假静缘;坐脱立亡,须凭定力。最为急务也”。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七,论结跏趺坐的理由说:“问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结跏趺坐?答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入坐法。摄持手足,心亦不散。又于一切四种身仪中最安稳。……以是故结跏趺坐。复次,佛教弟子应如是坐。有外道辈或常翘足求道,或常立,或荷足。如是狂捐,心没邪海,形不安隐。以是故,佛教弟子结跏趺直身坐。何以故?直身心易正故。其身直坐,则心不懒,端心正意,系念在前,若心驰散,摄之令还”。

  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一、论最初下手时,制心一处的方法说:“初学系心缘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

天台智者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论调饮食说:“失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赢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触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疾,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经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          

又论调睡眠说:“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其眠寐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又论入坐时调身说:“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扩,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愤,心不恬恬。身虽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股齐,右脚指与左股齐。若欲全跏,即以右脚置左脚上。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掌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一次亦足。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着,舌向上颖。次当闭眼,才令断外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偶尔摇动。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又论入坐时调息说:“初入禅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则喘相也。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即系心脐间或脐下);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息调相。”

  又论入坐时调心说:“何等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何等为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安住,则心易安静。举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调相。”

  又论坐中及出坐时调和身、息、心三事说:“若坐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令其安稳,中无宽急,平直正住。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次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适中。此三事,的无前后,如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又说:“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先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令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掩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僵,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

又论坐中对治粗乱修止观说:“一者修止,自有三种,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效逸,亦如猿著锁。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三者体真止,所谓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云:‘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二者修观;有二种。一者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嗔恚;界分别观,对治著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二者正观,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上面所说的各种止观,都是以后后破前前,由浅入深的修定方法,制心止是破系缘止,体真止是破制心止。观亦如此。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三论修系缘止说:“若系心鼻端者,鼻是风门,觉出息入息,念念不住,易悟无常,亦以扶本安般(即数息观)之习,心静能发禅定,若系心脐下,脐是气海,亦曰中宫,系心在脐,能除众病,或时内见三十六物,发特胜等禅又论修制心止说,心非形色,亦无处所,岂可系之在境。但是妄想缘虑,故须制之。心若静止,则不须制之。但凝其心,息诸乱想,即是修止,又论修体真止说:以正智慧,体一切阴、入、界、三毒、九十八使,及十二因缘等,三界因果诸法,悉皆空寂。……若行者体知一切诸法如虚空者,无取无舍,无依无倚,无住无著。若心无取,舍、依、倚、住、著,则一切妄想颠倒,生死业行,悉皆止息,无为无欲,无念无行,无造无作,无示无说,无译无竞,漏然清净,如大涅槃是名真止。此则止无所止,无止之止,名体真止。”

(二)静坐与禅定

静坐一法,佛法叫坐禅,也可叫禅定。禅定的种类很多,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的世间禅;有六妙门、十六特胜等的世出世间禅;有九想,八背舍、九次第定等的出世间禅,以及自性禅,一切行禅,清净净禅等的出世间上上禅,已如前述。总的说来,有深禅定,方有实智慧;有实智慧,才能自觉觉他,以至达到觉行究竟圆满的境地。

  《大智度论》卷十七说:“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药,将身权息众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又说:“菩萨因此发大慈悲心,欲以常乐涅槃利益众生。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譬如燃灯,灯虽能燃,在大风中不能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禅定则实智慧生。以是故,菩萨虽离众生,远在静处,求得禅定,以禅定清净故,智慧亦净。譬如油炷净故,其明亦净。以是故,欲得净智慧者,行此禅定。复次,若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业不成;何况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禅定名摄诸乱心。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猕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禅不定。

  《释禅波罗密》卷一,赞叹禅定的重要说,“如菩萨发心为修禅故,一切家业内外皆舍,不惜身命,寂然闲居,无所悭吝,是名大舍。复次,菩萨为修禅故,身心不动,关闭六情,恶无从入,名大持戒。复次,菩萨为修禅故,难忍能忍,谓一切荣辱,皆能安忍,设为众恶来加,恐障三昧,不生嗔恼,名为忍辱。复次,菩萨为修禅故,一心专精进,设身疲苦,终不退息,如钻火之喻,常坐不卧,摄诸乱意,未尝放逸;设复经年无证,亦不退没,是为难行之事,即是大精进也。故知修禅因缘,虽不作意别行四度,四度自成。复次,菩萨固修禅定,具足般若波罗密者,菩萨修禅,一心正住,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智慧勇发,如石中泉。”

《六妙法门》第一,将数、随、止、观、还、净的六种修定妙法所能出生的各种禅定,分别解释如下:一者依数为妙门。行者因数息故,即能出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若于最后非非想定能觉知非是涅槃,是人必定得三乘道。何以故?此定阴、界、入和合故有,虚依不实。虽无粗烦恼,而亦成就十种细烦恼。知已破折,不住不著,心得解脱。即证三乘涅槃故。……数为妙门,意在于此也。二者随为妙门者,行者因随息故,即能出生十六特胜。所谓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随诸身行,六心爱喜,七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是故深观弃舍,不著非想,能得涅槃。随为妙门,意在此也。三者止为妙门者,行者因止心故,即便次第发五轮禅。一者地轮三昧,即未到地;二者水轮三昧,即是种种诸禅定善根发也;三者虚空轮三昧,即五方便人,觉因缘无性如虚空;四者金沙轮三昧,即是见思解脱,无著正慧,如金沙也;五者金刚轮三昧,即是第九无碍道,能断三界结使,永尽无馀。证尽智、无生智,入涅槃。止为妙门,意在此也。四者观为妙门者,行者因修观故,能出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狮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炼禅、十四变化心、三明,六通及八解脱、得灭受想,即入涅槃。观为妙门,意在此也。五者还为妙门者,行者若用慧行,善巧破析,返本还原,是时即便出生空、无相、无作、三十七品、四谛、十二因缘、中道正观,因此得入涅槃。还为妙门,意在此也。六者净为妙门者,行者若体识一切诸法本性清净,即便获得自性禅也。得此禅故,二乘之人,定证涅槃。若是菩萨,入铁轮位,具十信心,修行不止,即便出生九种大禅,所谓自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净禅。菩萨依是禅故,得大菩提果。……净为妙门,意在此也。”

静坐的最上乘境界,在乎明自本心,见自本性,顿悟心性,本来清净,既无一法可取,也无一法可舍;非空非有,不生不灭,虽了了觉知,却无著无住。假使我们能默契这一根本,自得根尘脱落,解脱自在;随缘应用,纵横无碍,不同于沉空守寂。唐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说:“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又说: “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著,无著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著,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又唐圭峰大师说:“真性则不垢不净,凡圣无差。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

  唐六祖惠能大师说:“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三)关于观心

  人们平时的心念,都是终日外驰,从不曾一念回来返观自心,以致迷妄执著,无法安定,受苦无量。只有专精地返观内照,才能逐步消除积妄,启发真性,诸大乘经典处处不离般若,正是处处不离观照。以观与不观,实是迷悟苦乐的重要关键。《涅槃经》说:“能观心性,名为上定”。

  法中所谓“止观”,即是“定慧”,也即是“寂照”,《摩诃止观》说:“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可见止观原是自性具足的功能,因此也是修心究竟的法则。但止观修法,有深浅、顿渐、事理、偏圆的不同。像天台止观有渐次、不定、圆顿的三种。《释禅波罗密》所说的是渐次上观,初浅后深,解顿行渐;《六妙门》所说的是不定止观,前后更互,解顿,行则或渐或顿;《摩诃止观》所说的是圆顿止观,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一心三观,圆融具足,初后不二,解行俱顿。但《摩诃止观》文广境细,初学和事忙的人,往往感到入手无从。止与观原非二法,在具体实践中,则每以修观为下手方便。《大乘心地观经》说:“汝等凡夫,不观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又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释尊随机施教,教三界内钝根众生,修苦空、无常、无我的“析空观”;教三界内的利根众生,修诸法缘生无性,当体不可得的“体空观”;教三界外的钝根菩萨,修先空、次假、后中的“次第三观”;教三界外的利根菩萨,修称性圆妙、直下照去,三观任运圆成的“一心三观”。

若法门,不外由文字而起观照,由观照而达实相。所谓实相般若,即是本觉,观照般若即是始觉。由一念返照的始觉,逐步息妄显真,观力越强,定力越是,定慧互资,则始本合一,便能破小我之执,而证常、乐、我、净的大我、岂不庆快平生!

这里特介绍一种简单、切要,便于下手的一乘观心方法。在初下手时,应先结跏趺坐,然后一切放下,连放下也放下,善事、恶事,都不思量,合起两眼,细细返观自己起心动念的情况。那时定觉妄念忽生忽灭,来去不停。我只一味耐心观照,了知妄想无性,其本空,既不随它流浪(不取),也不着意遣除(不舍)。这一妄念被自心所照,当下便能湛寂不动,以至自然化于无形;但<敏感詞>念头,必继续生起,那时仍照前细细静看。这样,每日至少坐一次,每次至少坐半时至一小时,能多坐、久坐更好。久久观照纯熟,妄念自能逐步稀少(由慧资定),同时觉照的力量,也便逐步增强(由定发慧)。渐渐看到一念不生,心源空寂。这时,虽无著无住,却了了觉知,便与般若自性相应。《华手经》说:“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

我们能观的智,即是般若,所观的境,即是无明,以般若熏于无明,无明便分分脱落,而消归于自性,所以观无明妄心,即是观自性清净心。以后不论行住坐卧,就常常从这寂定的性体上,起用观照,这叫做圆照觉相,也叫做正念真如,古德所谓:“如珠吐光,还照珠体”由于觉照的时时在前,妄念起时,便能如片雪洪炉,才现即灭;即使有较强的习气现前,也自能有力把持,入于无碍。这样再继续前进,渐渐觉得自性本来清净,不必着意起照,入于忘照而终日未尝离照的地步。观心到这一阶段,不观而观,心即非心,言语道断,灵光独耀,可谓达观心的极功。上面所说的观心,是圆顿法门,离心、意、识,无境可缘,直见本性,妙契实相。虽暂时摄念观照,也结般若因缘,留菩提种子,何况精勤熏修。《楞伽经》说,“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圆觉经》说:“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大乘心地观经》说:“若能修习深妙观,惑业苦果无由起,唯观实相真性如,能所俱忘离诸见”。《大乘起信论》说:“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都是此法的证明。不过修学的人,在行持中,一须深信不惑,二须专精有恒,三须常与自己的习气奋斗,具备这三个条件,没有不成功的。

四、结论

  世界上事物的道理,是没有穷尽的,对某一事物,假使我们能虚心地、不断地加以钻研,便会发现其存在的真理。静坐也是这样,有它一定的理论基础,假使我们能认真地实践,对体力、智力、和定力的培养和锻炼,必将得到一定的收获,从而转苦闷为安乐,转消极为积极;同时也必将有助于任繁剧、爱劳动和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可以更好地自利利人,为人民、为众生而服务,来充实我们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有志之士,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静坐虽可促使身体健康,但健康只是一时的利益,是方便而不是究竟。因肉体虽有夭寿强弱的不同,但终必朽灭。《圆觉经》说:“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因此,学静坐的人,如能由浅入深,进而学佛,从“转迷为觉”的根本上着眼,才是究竟解决的办法。佛学是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世出世法,圆融无碍,对宇宙人生的真理,有极详尽的发挥。它的基本教理,是苦、集、灭、道的四谛;它的行持总则,是戒、定、慧的三学。假使我们能学习佛法理论,结合实践,从严持戒律,防恶生善做起,来逐步产生真实的无漏禅定和智慧,上求下化,行愿无尽,自能脱无始流转的大苦,证常乐我净的真理。因此,我们说,佛法才是究竟的归依之处!

转自:http://www.suyuan.org/xwzx/cjrm/200803/260.html

[ 本帖最后由 影月 于 2009-6-10 16:54 编辑 ]

点评

已閱。  发表于 2015-5-6 07:52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幣 +15 貢獻 +2 收起 理由
阿克 + 15 + 2 辛苦辛苦,发了一天了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7:04:55 | 只看该作者

另一个 也是 静坐入门[转]

上面那个是佛家的,这个是偏气功的,供观者参看选择。

气功锻炼的方法很多。这里根据我自已了解到及师傅们所介绍的,讲一些练功方法及注意事项。其中静坐功是很多练功方法的入门关键,学练又方便,所以不少人练功是从静坐开始的。

姿势及要领


  静坐入门的基本姿势可分为三种

  1)坐式:自然端坐在椅子上,头颈正直,放松,下颚内收,含胸松肩,双手平放在腹前,腰部自然伸直,两腿相距与肩同宽,大腿与小 腿夹角约成90度,两足平放触地。身体好的人大约坐在椅子前部1/3处 。身体弱的人可往后坐,但腰、背尽量不要靠在椅子背上。
  练功中为什么要注意腰背伸直、不要靠在椅子上呢?这主要是腰伸直,有利于腰椎相对放松。头微微低一点,有利于颈椎相对放松。这两个部位的调整有利于打通“小周天”。就不会导致大脑疲劳,脊椎神经疲劳。人体从头顶百会穴,经上、中、下三个丹田到到会阴穴的一条线叫任脉;又从百会穴沿着整个脊柱向下过玉枕关、夹脊关到会阴为督脉。任、督而脉相连通,让气在里面畅通就叫小周天通了。只有腰椎和颈椎伸直,气才容易通督脉上的“三关”。气在小周天运行中,最不容易通过的是后面的督脉。督脉主管着全身的阳气。一个人精神好不好,怕不怕冷等等情况,与一个人的督脉通不通畅有关。督脉通畅,阳气充足, 内脏功能加强,全身的精神状况就可以随之好转。

  2)盘坐式:即在平地或床上腿交叉而坐。盘坐有3种形式。
  A、双盘:也称“金盘”。即双腿交叉盘坐,双脚脚心朝上 。有一定气功基础的人可采取这种姿势。
  B、单盘:也称“银盘”。即两腿交叉盘坐,一只脚盘上来,脚心朝上;另一只脚坐在屁股底下。
  C、散盘:也称“自然盘坐”。即两腿交叉而坐,双脚脚心不用朝上。

  3)站立式:两脚平行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两膝微屈,自然站立。 头颈正直,两眼平视,含胸拔背、垂肩。站立练功注意收腹。

  
练功注意事项


  手的姿势及要领
      双手上下相互重叠,手心向上。男性左手在上面,女性右手在上面 ,两手的大拇指指端轻轻挨着,双手5个手指微微分开,放在小腹肚脐下面一点的位置,即下丹田。
      如果身体强壮、年纪轻的人,上下重叠的两手掌之间的距离,可分开一寸左右。手心仍然向上,两手拇指指端轻轻挨着。或双手象抱着一只小球(即抱球式),悬肘,放在胸前或小腹前。 十个手指分开,两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端各自轻轻地相接不用用力。平常怕冷,身体虚弱,血压低,有较重心脏病的人,将双手虎口相交,男性用左手握着右手;女性用右手握着左手,半握拳,稍用力,拳心向着小腹部位,即下丹田位置。
      以上几种姿势,每次练功时可任选一种,不必来回变换。
     练功中为什么要两手相交?这是因为人具有一定的生物电、生物磁 、生物场。人体这块物质,象磁铁一样有南北极。有人把左手和右手,也有人把头和脚,说成是人体磁性的南北极。如果把手放在相近的部位,或互相挨着,会相互吸引,可能产生比较明显的磁效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磁场。从气功角度讲,有利于保护真气在体内运行而不致耗散。
  舌部位置的调整及要领
   1)一般人练功时舌头微微上翘,舌尖抵着口腔上腭。气功界叫“ 搭鹊桥”。
  2)有心脏病的患者,将舌头微微伸直,不要上翘,舌尖抵着下门牙的牙龈上。
  3)身体肥胖,想减轻体重又无低血压的人,请将舌头放在口腔中间,舌面和舌底都不要挨着口腔的上、下腭。
  4)有精神分裂病史、有严重神经官能症,或以前有思想包袱,心情不好,易生气,脾气暴躁的人(练功过程中不能生气)。要将舌头用力向下卷,往后缩。舌尖抵着舌下系带,不要挨着口腔上边。
  以上4种情况,可根据自已的状况选择一种。
  练功中口腔会产生一些唾液,气功叫它为“金津玉液”,不要吐掉, 待唾液多时,你就象漱口一样鼓漱多次,再慢慢地,分若干次将唾液咽下。
  练功时舌部的位置要调整好,这是因为舌头与心脏关系密切,舌为心之苗。心脏的某些病变,可以采取调整舌部的位置,对舌头进行训练来 调整。其次,调整舌部的位置,有利于调整注意力,帮助入静。同时也有利于产生唾液。练功产生的唾液有各种味道,并含有很多营养物质,所以要慢慢地吞下去。
  眼睛视线的调整及要领
      眼睛半睁半闭,看着自已的鼻尖,只留一点缝让一点光线进入你的眼睛里边。年轻,体质好的人,可闭上眼睛,用意念看着自已的鼻尖。闭眼睛容易出现较大的气功态反应。
      眼睛部位为什么也需要调整?这是因为眼睛最容易观察外界事物的变化,特别是光线的刺激。因而影响高度入静,因此,只让一部分光线进入眼睛,有利于入静。
  为什么要看自已的鼻尖?气功讲究搭鹊桥。气走到鼻腔和口腔中间 ,有空气等障碍,为了让气通过,就需要搭个桥,气功叫搭鹊桥。看着鼻尖 ,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到鹊桥周围,有利于气通过鼻梁、口腔、咽喉、丹田到会阴,有利于气从任脉通过,有利于通小周天。
  腿的姿势及要领
  1、身体健康者,无论是站立还是坐在椅子上练功时,两腿均自然分开,双脚自然地踩在地上。
  2、身体虚弱,血压低,有过心衰的人,坐着练功时,将双腿并拢, 膝盖内侧紧靠在一起,稍稍用力,两脚踩在地上。双脚大拇趾用力勾着。呼气时,要配合提肛的动作。将肛门用力往上收缩,避免真气下泄,血压下降 ,反应过大。
  呼吸及意念的调整
  姿势调整好后,要注意自已的呼吸。始终要注意深呼吸,把吸气和呼气拉得长一点,慢一点,均匀一点。姿势、呼吸调整好以后,就开始调整气功意念。
  步骤是: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你自已的心脏和左胸里面。用意念想 着心脏和左胸。
      A、对身体健康状况一般人来说,稍微想着你的心脏中好象有一团燃烧着的火,想着这团火有温度,有光线。中医认为,心属火, 这也是上古时代气功师练功得出的结论。
      B、对于身体特别好,要开发自已功能的人,可想着心脏里面好象有一个光线很强的、红色或者金黄色的灯泡。
      C、对于情绪不好,或年轻的女性,多愁善感的人;有较重神经系统疾病的人,请将你的心脏想成好象有一朵正要开放的红润色的荷花,是一朵刚刚露出水面的、带着水珠的、红润色的荷花在你的心脏部位,正在开放 。
      D、家里有比较重的病人,可以想着心脏部位好象是一口大铁锅, 上面加着盖,下边正在被大火烧着一样。锅里边有水,而水经过大火燃烧以后,正在冒着水蒸气。这水蒸气好象透过身体,经过空间,慢慢传走了。越传越远,传到了家里病人那里。怎么传的不要去想他,这是气功意念方法。
      E、有特异功能基础的人,曾发现用耳朵或手认字,什么东西突然来了,又走了等等怪现象,或者希望自已出特异功能的人,可以想着心脏部位有一口大钟(象寺庙里的大钟),悬吊着。钟里吊着一个象菠萝样子的棒,正在震动,发出很强的轰隆声音。
  以上不同情况,每人各自选择一种。不要一会想火,一会又想荷花 ,要始终想一种意念。想不出来,看不见没有关系。只要用意念想就行。是一种似想非想、模模糊糊的意想。这也是气功意念法。
  开始做功时意想着心脏、左胸里面的正在发光、发热的一团火或荷花、灯泡,时间为3~5分钟左右(不要看表)。
      接下来,想着心脏中的一团火或荷花、红灯泡、大钟等慢慢地移动 ,移动到胸部正中,就是两乳的中间,气功称中丹田,中医叫膻中穴。再慢慢地向下想,好象这团火或红灯泡、荷花、大钟等经过两乳中间慢慢往下移动,又经过肚脐一直到小腹里面(下丹田部位)。然后,想着这个图像在小 腹中停留、增大,光线加强、声音加大。
      稍停一会儿,意想加强了的图像继续向下移动,慢慢地分开到两腿 。想着一团火分成两团火,或一朵荷花分成两朵荷花,一口钟分成两口钟。 分开的图像,经过两腿骨头中心向下移动,经过膝盖到两脚,再到两脚的脚心,随后将图像停在两只脚心的涌泉穴上。这时,意念着双脚好象是踩在两团火或两个红灯泡、两朵荷花、两口大钟上。再过一会儿,你就想着双脚下面的两团火、两个红灯泡放射出的红光,荷花发出的象水蒸气一样的光线,钟发出的声音不断加强。然后,这些 光线等慢慢地再通过两腿向上升(图像在脚下,只是光线等往上照射)。这 些光线通过两腿和前后阴的中点会阴穴进入小腹(下丹田),再进入脊椎骨中间。想着1光线不断加强,震动的声音加强。好象光线在向四面八方照射一样。尤其重要的是向内脏,向肠、胃、脾、胆、肺、心以及食管、肺管照射。照亮了腰椎和脊椎,然后照亮了背部,再透过身体把胸腔照亮,最后把腹腔照亮。照得感到温暖,有颜色、舒适,颇感通畅。这时,出功能的人可能看到自已的内脏和骨骼。这是训练进入气功反观法的一种境界。
      这时,好象红光从脚下照射上来了,意念处于似想非想境界。就保持住这种状态练功。在这种状态下,也可以想一下你的愿望。将你的愿望想一瞬间。如想治病,就想一下希望治疗,但一定不要想是什么病。在练功过 程中你要把病忘掉,对家里的病人也一样。有<敏感詞>愿望的人,如希望小孩成绩好,或希望出特异功能,你就想一瞬间,念头闪一下就行,不要长想,多想,想一次就行了。
      练功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变化。至于什么变化,全在于自已的下意识 ,在这个迷迷糊糊的状态下,突然闪现你的气功下意识。这个下意识,它标志着你体内已经出现了某些变化,不要放松,不要忽视这个变化。这时要细心琢磨,提高气功的悟性。
      意念中的图像“看”不清楚也没有关系。“看”不到不要着急。 “看”到了既不要高兴,也不要着急。进入似想非想,模模糊糊的气功状态 。气功讲惚兮恍兮,恍兮惚兮,进入一种渺渺茫茫,好象雾状一样的、不太清楚的一种混沌状态。

收功准备


  收功准备
  1、闭上1眼睛。
  2、改变姿势。主要是手的姿势,双手五指微微分开,弯曲,掌心相对,虎口向上,成抱球状。
  3、意念想着双脚踩着火球(荷花、灯泡、钟)光线还在加强。根基在脚上,火光到手上,象双手抱着火球或多种颜色的彩球。
  4、深呼吸。吸气时,想着全身的毛孔在打开,双手象揉彩球一样往中间推,稍微用力慢慢推(主要是意念在推)。吸气后憋一下,再呼气 。呼气时,想着全身的毛孔关闭,意念、双手慢慢地往外拉。 要注意体会两只手的感觉,有没有凉嗖嗖、热乎乎的,或象有什么力量在推、拉的感觉。这是一种采气的方法。这样反复做几次。

  
收功

  1、轻轻睁开眼睛。
  2、双手用力合掌,掌根对着胸部,手指尖向前方。
  3、收缩小腹,收缩臀部,收缩肛门。
  4、深呼、吸3~7次。只注意吸气,不用注意呼气。
  5、深呼、吸气后,双手合掌按紧,快速搓手,搓至发热。 然后双手掌心对着自已的眼睛,想着练功中手上的光线进入眼睛 (可保护、增强视力)。
  6、再将搓得发热的双掌,从面部由下往上擦至额头,并吸气。再 从额头往下擦,同时呼气。一般擦5~7次,擦到清醒为止。
  7、最后将两手掌的虎口相交,男性左手握着右手;女性右手握着左手。掌心对着肚脐下丹田部位,想着四周和手掌中的光线全部集中缩小到下 丹田里边。然后,想一下,“收功了”。双手拉开,就收下来了。


转自:http://www.zlshuijing.com/viewth ... &extra=page%3D2

点评

资瓷  发表于 2024-6-8 01:10
已閱。這個我比較有興趣。  发表于 2015-5-6 07: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6-10 17:36:33 | 只看该作者
偶家月果然跟偶心灵相通啊,昨天还在愁冥想问题馁,   谢谢偶家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9-6-10 19:19:27 | 只看该作者
受教咧....:loveline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6-14 19:04:36 | 只看该作者
眼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发表于 2009-6-14 21:40:16 | 只看该作者
还不如直接说如何禅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发表于 2009-10-7 10:36:42 | 只看该作者
好复杂~ 个人认为只要身口意三要具到,就行住坐卧皆是修法了。特别是意,看着自己的意念自生自灭就好。身体与口先稍稍随意运动一下,能够进入放松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发表于 2009-10-9 12:57:45 | 只看该作者
学到了很多东西地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核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3:0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楼 woshipwl 的帖子

修法自然是行住坐卧皆是了,这个不是教人静坐么,由静坐开始而入静,继而行住坐卧皆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啊,各人有各人的切入方法,不是谁一来就可以行住坐卧皆可的。法无定法,适合你的就好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匿名用户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post_deleted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