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3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梵曼陀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10:3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梵曼陀罗”释义

Om! purnamadah purnamidam, purnāt purnam-udacyate. purnasya purnamādāya, purnam-eva-avashishyate.

上述这个曼陀罗,是诸吠陀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诗节,其简明的译文是:
梵是无限/无数个无限的宇宙出自于并复归于无限的梵/梵依然是无限或保持不变。

Om! purnamadah purnamidam, purnāt purnam-udacyate.

在这一个曼陀罗中,其最为重要的词“Purna”的字典意思是:圆满,整全,完整,无垠,完成,强大,无限,无边,等等。在吠陀和奥义书中,“Ananta”(无限)一词一直用来描述梵。因此在这里,我们选用无限或无穷一词来表达“Purna”。
在我们看来,从数学上说,就描述那不可描述的梵而言,“无限”一词比任何其他词更合适。《泰帝利耶奥义书》把梵定义为: ,即 Satyam (Reality/实在)、 Gnānam(Knowledge/知识)和 Anantam  (Infinite/无限)。这一奥义书还写明,一切事物由梵产生,靠它维系,最终又融入它之中。
对于吠檀多的新学生或新读者来说,要阅读其任何直译文字,可能都会感到十分困惑。但是,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这一诗节非常深刻。它是如此的深刻,以至于有人说:让所有的奥义书和吠陀文献从地球上消失吧,只要这一诗节传承下来并深深地印在哪怕只是一个人的心中,我就不会介意。这不是一句普通的诗节,它包含着吠陀之洞见,即关于人本身的普遍真理。它回答了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如何才能在这个充满困苦的世界中过一种平静和幸福的生活?
这一伟大的曼陀罗的前一句说,一切事物,即已知的世界对象或未知的灵(阿特曼),不过是无限的梵。
《薄伽梵歌》也说:一切皆梵。没有什么不是梵。宇宙之中别无他物,唯有梵。梵是无限的和无穷的,是整个宇宙唯一的来源和归属。
我们的经验表明,我们看见的所有对象,似乎在空间、时间和许多其他维度上都是有限的。那么,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这个世界如何可能是无限的?阿特曼或灵被认为是无限的,但是,如这个世界和我们的身体一类的可见对象,如何可能被认为是无限的?我们可以把一切事物都说成是无限的吗?海洋可以被称为无限,但海浪不能。有些海浪很大,有些则很小,但它们都是时空中的有限之物。只要我们把海浪和海洋看作是分离的或“二元的”实体,海浪似乎就是有限的。而如果我们把海浪视为是海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或者把海洋和海浪都只看作是水,那么,海浪就如海洋一样是无限的。
从非二元的观点来看,如果海洋是无限的,那么,海浪也是无限的,因为海洋和海浪是一个单一的非二元的实体。因此,从二元论的观点来看,海浪“看起来”是不完全的和有限的;但是,海浪确实如海洋本身一样是无限的。因此,如果只有一个单一的实体,那么,关于某物是无限的或完全的而另一物是有限的或不完全的这一问题,就根本不会产生。如果我们认为,我们不是身体,而是寓居在身体内的无限的灵,那么,我们就是无限的和无穷的。二元性是表象,而非真实。
对二元性的否定,意味着对二元性实在的否定,而不是对二元性表象或经验的否定。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二元性经验,是表面的或相对的,这在吠檀多中被称为非真实。从二元论的观点来看,小浪害怕被大浪吞没,所以向海洋祈祷,祈求海洋保护它,使之免遭大浪的吞没。这就是所谓的祈祷和崇拜。而从非二元论的观点来看,就根本没有这样的恐惧。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只是一种互动,一个游戏,一出宇宙剧。吠檀多承认二元性,认为它是由不同对象产生的不同的表象性而非真实的经验。同一性会显现为多样性。非二元性的经验将带来愉悦和喜乐。即便在三摩地(或心意的超意识状态)中暂时避开二元性并经验到非二元性,也会带来喜乐和平静。在三摩地中对二元性的消除是暂时性的,且已超出所有人的经验范围。对二元性实在的完全和彻底的否定,才对我们的整个心智具有永久性的、神奇的和喜乐的作用。但它出现在我们拥有关于自我的真知识之后。
只要我们完全理解二元性是表象而非真实,二元性的经验就不会产生问题。我并非不同于或分离于这个世界,并且这个世界也并非不同于我。一切事物都只是梵。无限的、无穷的或非二元的梵也意味着,除了梵,宇宙间没有任何实体。梵既是创造者,也是创造物。换句话说,梵既是创造物即宇宙的质料因,也是它的动力因或作用因。除了梵,再无任何其他原因或存在。
吠檀多列举了两个美妙的例子来说明,同一个实体如何可能既是创造物的质料因也是其动力因。一个例子是雌蜘蛛。雌蜘蛛用其自身之中的质料创造了蜘蛛网。


这个雌蜘蛛,就既是创造者,又是创造物(蜘蛛网)。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全部创造物,在创造周期内出现,在大消解(创造周期结束)期间,又消解并融入梵中。梵,用从其自身之内带来质料,编织出被称为宇宙的美丽而神奇的织锦,一次又一次地将所有这一切融入他自身之内——就像雌蜘蛛所做的那样。
另一个例子是梦中世界。在梦中,做梦人既是他的梦世界的质料因,也是其作用因。宇宙是作为宇宙心意之梦的创造物而被创造的。当我们做梦时,主体(或创造者)和客体即梦的世界(或创造物)这两者,都发生在做梦人本人身上。做梦人的心意,既是梦的质料因,也是梦的创造因。当我们在梦中的战场上进行梦中战争时,双方的战士,以及炸弹、子弹、地形、地雷、护士、救护车和医疗用品等等,都不是别的,全都是做梦者本人而已。
因此,这一伟大的奥义颂诗的前半句简约而美妙地告诉我们,无限的梵既是创造物的质料因,也是创造物的动力因。创造物来自创造主,创造物与创造主这两者都是无限的也是同一的。除了创造主,宇宙间别无任何实体。他成为一切,他就是一切,并且他在一切之中。创造者并不经历真实的变化就变成了创造物。
无限的创造物在创造期间从梵中产生,在消解期间又融入梵中,那么,在这两个期间,无限者发生了什么?这一曼陀罗的下半句对此做了解释:
purnasya purnamādāya, purnam-eva-avashishyate.

在创造周期中从无限的梵中取走了无限的创造物之后,或者,在大消解期间把无限的宇宙加进无限的梵中之后,无限的梵仍独立地保持着他无限的宇宙形态。这可以从数学上加以表达:无穷大加上无穷大,或者,无穷大减去无穷大,等于无穷大。《薄伽梵歌》第11章非常详细地描述过克里希那向阿周那展现的梵之无限的宇宙形态。
甚至在无数的宇宙从它之中产生以后,无限的梵依然没有任何变化。为了产生无限的可见世界和不可见的世界,无限的超验形态必须要经历何种变化?实际上,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其间并没有任何真正的变化,因为宇宙中无物被造,也无物被毁,它只是改变了形态,以及随着形态变化而产生的名称的变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或物质绝不能被创造或毁灭,而只可能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从不可见的形态转变为可见的形态,反之亦然。多年以后,爱因斯坦也作出了相同的结论,此即他提出的那个著名公式:E= mc2。因此,当无限的可见的宇宙从梵中产生时,梵并不会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在《薄伽梵歌》中,主克里希那说,可见的无限的世界只是他的能量的极小部分。
有几个例子可以说明这样的变化。当梦境中的对象从做梦人身上产生时,这个做梦人并没有经历任何变化。棉花以布匹的样式出现,却无真实的变化,布匹不过是不同形态的棉花。金手链由金子制作而成,但金子本身并无任何实质变化。类似地,粘土做成壶,而在制作壶之前,制作壶期间以及壶被毁之后,粘土仍旧是粘土。从未有过壶,它一直就是粘土。粘土看起来是壶。水看起来是海洋,是波浪,是泡沫;金子做成手链;做梦人成为梦中的对象;它们都没有经历任何真实的变化。类似地,绳子在黑夜里看似一条蛇,而非二元的梵由于无知的黑暗造成的心理作用看似一个二元的世界。可见的世界及其所有的对象,都不过是那不可见但并非无形的梵。这一曼陀罗引导我们去发现:我不是这个身体,而是我渴望成为的那个无限的灵。
因此,作为结果的创造物,并非不同于它的质料因和作用因,即那不灭的梵。为了在一切地方和一切事物中都看见梵,世界的对象,就像梦的对象一样,并没有被消除、被放弃甚或被完全否定。为了看见金手链中的金子,人们不必金手链熔化掉。同样,为了发现上主,人们也不必离开这个世界。在一块布料中,织布者并没有隐藏在棉花或纱线中。然而,在创造物中,创造者不仅是质料因和动力因,而且他临在于创造物的每一个原子中,临在于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中(Ishāvāsyam idamsarvam)。这就是人类工程师与宇宙工程师的区别之所在。宇宙心意,可以用不同的形态显现自身。这就是先验科学的知识,如此简单和美丽。
整个创造物就是他的身体,即神的显现,人们必须学会去热爱他、尊重他和敬畏他。没有罪或罪人,有的只是至上者的不同面具。罪人,就好像是未成熟的芒果,很酸,很苦;而一个真正的圣人,就像一个成熟的芒果,甜蜜,美味。
这一灵性的理解,将为理解具有不同信仰、享有不同文化和身处不同国家的人们,带来一股清新的微风,即一种新的观点。尽管它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世界,但将丰富我们的个人生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非二元性的理解就是灵性。非二元的、超越的和形而上的吠陀知识,在诸如《薄伽梵歌》和奥义书等吠陀经典中,得到了完美的解释。而这行奥义颂诗,是灵性和真宗教的精髓。它能给这个世界和我们的个人生活带来平静、理解与和谐,并使得人们不必改变自己的宗教也变得具有灵性。
正如无数的波浪在海洋中跌宕起伏,但海洋永远同一;无限的宇宙从无限的梵中涌出又消解在其中,但无限的梵仍然无限。确实,这两者永远是那唯一的独一者。唵!

大梵曼陀罗.pdf (180.34 KB, 下载次数: 12)

沙发
发表于 2024-5-12 20:16:14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究极存在还真就无法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