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咨询
课程
论坛
本版
帖子
相册
用户
註冊 · 登陸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註冊
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
論壇
›
愛麗絲茶會
›
新手討論區
›
“黑夜”突袭 7月22日上海可观日全食
返回列表
查看:
1208
|
回复:
3
“黑夜”突袭 7月22日上海可观日全食
[复制链接]
橘子
橘子
当前离线
积分
3430
狗仔卡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16:29:4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本文网址:
http://bbs.08bbs.net/ShowPost.aspx?id=139007
复制
“同一个地点300年一遇。”前天晚上,在复旦大学的“院士专家讲坛”上,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定强介绍,今年7月22日上午在上海发生的日全食将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天象,他建议“大家都不要错过”。而昨天,上海天文台有关人士也建言,由于“黑夜”突袭,日全食发生时市内车辆可停驶5分钟,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同时也提醒市民观测时注意保护眼睛。
越往东越好
上海属最佳观测城市
“日全食长达5分钟。”苏定强院士介绍说,本次日全食发生在上海的上午,除了白昼变得如黑夜一般外,市民还能看到平日不能得见的日冕、色球层等奇异的与太阳有关的景观。
“的确绝无仅有。”对于苏定强院士的说法,上海佘山天文台科普主管汤海明表示赞同,他说,日全食很少有穿越大城市的,而7月22日当天的日全食带绵延几百公里宽,其就将覆盖我国成都、重庆、武汉、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所在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并且“越往东,观测效果越好”。所以,上海算得上最佳观测城市。
据汤海明透露,现在佘山天文台正在与佘山的月湖公园合作筹建一个大型的天文观测点,预计7月22日当天能容纳大约5000名观测者。不过,在市区,天文台目前还没有组织集中观测的计划,而是鼓励市民在自家门口观看日全食。
黑夜突袭
“司机可能来不及反应”
此前,原上海天文台台长赵君亮介绍,日全食在上海的具体长度为5分04秒,在这5分钟内,申城虽然是上午,但却和夜晚没有两样。
“司机可能来不及反应。因为黑夜突然袭来,人需要有一个适应阶段。”汤海明表示,届时上午的上海从白天的过渡到黑暗的速度非常快,他建议,有关方面在这5分钟内可以让市内车辆暂时停驶。
专家建议
提前告知“天黑”时间
汤海明介绍,如果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为观测点,日全食初亏(月亮边缘刚接触到太阳的瞬间)出现在8时23分24秒,食既(月面东边缘与日面东边缘相内切时)出现在9时36分44秒、9时39分16秒时出现食甚(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而这期间正是上海市民的上班高峰,为避免交通事故,除了开启路灯等照明外,汤海明建议,有关方面可提前广播告知市民还有多少时间天空变黑,也可让正在行驶的车辆,包括公交车先停下来,在完全变黑的5分钟里,让司机及乘客欣赏日全食的壮观景象。
市民观测注意保护眼睛
汤海明还提醒市民在观测时要保护好眼睛,不能用肉眼直接看日食,如果用肉眼直接看日食,眼睛的视网膜会被太阳的热能灼伤。也绝对不可以拿望远镜直接看太阳,因为望远镜的强大聚光能力会瞬间对人的眼睛造成损伤。正确的做法是戴上遮光效果良好的观测墨镜,望远镜则需要质量优良的遮光片,配戴贴有巴德膜的滤光眼镜或者通过在一盆水里滴些黑墨水看太阳倒影的简易方法观测日食。
日全食时可见奇异景观
日冕
是太阳最外围大气。日全食时,黑暗的太阳外围是银白色的光芒,像帽子似的扣在太阳上,因此称为日冕。
色球层
是太阳大气中间的一层,位于光球之上。平时完全淹没在蓝天之中,只有在日全食的食既到生光的短暂时间里,才能用肉眼看到太阳圆面周围这层非常美丽的玫瑰红辉光。(记者俞立严)
收藏
0
分享
淘帖
0
支持
0
反對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沉默卡
喧囂卡
变色卡
搶沙發
飛翔朱雀
飛翔朱雀
当前离线
积分
31180
狗仔卡
沙发
发表于 2009-4-5 21:36:23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在广东这边怎么样,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nda_zhang
linda_zhang
当前离线
积分
86
狗仔卡
板凳
发表于 2009-4-6 00:18:07
|
只看该作者
7月啊....有的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橘子
橘子
当前离线
积分
3430
狗仔卡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09-4-6 07:35:1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离七月很快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