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0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菩提心——大司徒仁波切《唤醒沉睡的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20:2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选自大司徒仁波切《唤醒沉睡的佛》第二章

    菩提心是释尊所有法教的根本,在大乘及金刚乘的修持法门中,菩提心又特别的重要。称菩提心为珍贵的法教,一点儿也不夸张,因为它是我们一切成就之源。释尊在所有的经典及密续中,强调菩提心是如何的基本与重要,他在许多地方谈到菩提心是转化的方法之一。负向的事可依菩提心而被转化,痛苦可被菩提心转化,无明及所有的五毒也可以被菩提心所转化。要达到解脱,极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开展菩提心。

  菩提心源自梵文,藏文翻译作「蒋秋却森]  (chang  chup chesems)。「蒋]可以解释为净化。澄清,这是修行的成果。这种清明是无边际、无障碍的。「秋]意指涵盖一切,毫无例外,完全的包容。[却」是文法上的连接词。「森]是心,间接代表一切的思想、态度、动机及一切与心有关的事物。

  「蒋秋却森]或菩提心的另一个基本定义是「为利益众生成佛而愿成佛],也可以简单的翻译作「获致最高证悟的勇气」。不论菩提心被视为是种纯净、不动摇的祈愿,愿自己与众生皆得全然证悟及解脱;或是被理解为一种思想或态度以利益个体成长、是种哲学观。一种想法。一种有价值的原则,菩提心都能够生生世世的帮助我们,引领我们完成同一个目标。它让我们一切的努力变得有意义,且意义得以不断增上,直到我们证悟为止。

  有许多的比喻被用来象征菩提心,其中之一是莲花。在东方,莲花被视为是最美丽、最纯净。最完美的花朵,它生长于污泥、最脏的水中。然而,它虽然出于污泥,却不为污泥所染污。这情况也发生在菩提心上面,菩提心是由五浊恶世的轮环境中发展出来的,不论一个人生命中充满了多少的恶业及邪行,只要一旦升起了菩提心,在那当下过去所有的染污都被净化了。佛陀曾在经典里亲自宣说:「世界上任何的表现,行为、外貌、行持,是善是恶。是好是壤,完全取决于它背後的目的、动机、哲学。]佛陀教示过布施。持戒。精进等等,但他最强调的仍是所谓善行、善业背後的动机。最纯净的动机就是菩提心。佛陀继续解释,在你升起菩提心的前一刻,你可能还是这宇宙中最壤的壤蛋,但是只要你一念升起菩提心,你就成为宇宙中最高贵、最慈悲、最珍贵的众生了。菩提心,这纯净的动机,是非常强有力且非常重要的。佛陀也曾开示,在发展出菩提心之後,你已经是生活在证悟者的家庭之内了。

  有了以上的了解之後,我们将继续学习该如何实践与运用菩提心。修持菩提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大乘佛教徒每日所持诵的四无量心:

  愿一切众生皆获乐及乐因;

  愿一切众生皆离苦及苦因;

  愿一切众生永远不离喜悦;

  愿一切众生远离贪嗔;永住大平等拾。

  这段祈愿文很简洁的交待了发菩提心的方法,它所讲的是四无量心。结合了四种无限的思维与四种无限量的态度,及这四种思维及态度的运用,就能开展菩提心。当你学会如是思维,如是行愿,如是运用时,你就已经发展出菩提心了。胜义的理解,并让你的生活依此四思维而行——慈、悲、喜、舍——就是菩提心。

  藏文[将巴」(Jampa)常被译为慈心,这只是英文当中最接近的字,它的意思不尽然是这样。「宁吉」(Nyingje)译作悲心,「嘉华」(Gawa)是喜,  [汤炯」(  Tangjung)是平等舍。

  「将巴」(慈心)与「宁吉」(悲心)略有不同,「将巴」是一种很自然的慈爱与关怀,就像母亲对待她的小孩一样,不论对象是否在受苦,慈心永远在那里,慈心是种纯净的关怀,很自然的去照顾、尊敬对方。我们对待其他众生,就要像母亲对待她的小孩一样,关怀、尊敬对方,这就是慈心。

  「宁吉」是悲心,与他人的痛苦有关,举例来说,它就像一个仁慈、善良、威猛的国王,以他的仁爱、怜悯照顾他贫穷困苦的子民。悲心有点像是对于痛苦众生的深刻同情,但比这还多些。你关怀他们,你与他们感同身受,你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麽,而且你真的费力去帮助他们脱离痛苦,你为他们负责任,就像是一个明君所做的一样,这就是悲心。

  慈心与悲心是发菩提心的两个首要元素,祈愿文中「愿一切众生获乐及乐因」是慈心的表现,「愿一切众生离苦及苦因」则是悲心的表现。从某方面看,这两者很相似,若一切众生皆得乐,那麽他们必定已经远离了痛苦:若他们已远离痛苦,他们必然处于快乐当中。两者的结果是相同的,但在基本定义上有细微的差异。

  喜心与平等舍,是慈心与悲心的支撑,「嘉华」是喜心,当你有慈心与悲心时,喜心很自然的就在那儿了,因为不仅你自己快乐时你感到欢喜,就是别人的快乐也可以使你快乐。喜心来自于见到众生快乐或行善时,你乐于见到别人处于顺境,你乐见别人有正知。有效率,你为他们感到快乐。你可以分享别人的快乐,而非令别人的快乐成为你的痛苦,後者是可能发生的,如果你总是以负面态度来对待他人的话!

  当你没有喜心。没有菩提心,那麽类似嫉妒的情绪就会形成。当你见到听到别人比你成功、比你快乐时,你就受到嫉妒心的干扰。当别人拥有你所没有的东西时,你感到不舒服,这其实是很严重的毛病。可是,假如你有菩提心,你有很强的慈心与悲心,那麽喜心很容易就会升起,你就再也不会因为见到别人的好,而感到嫉妒及不愉快了。有了喜心,则不论在何时何地,不论是自己处于顺境或是他人处于顺境,你都感到心喜:[愿一切众生永不离喜悦!

  西藏有句谚语:「纵使你必须受苦,也要苦得快乐。」仔细咀嚼这句话,它的含意颇深,诚恳的说就是:「不要悲伤的去享受!]

  大平等舍是第四个无量心,意指所蕴育的慈心、悲心。喜心,将平等的供养给所有的众生。此一正念,正思维,应无对象的限制,并不限于朋友。亲戚或你敬爱的人,而应包含所有的众生。当然,任何一个善行必先由个人层次做起,譬如家庭,法教也是这麽依序教导的。一个健康的家庭,定然充满慈心。悲心与喜心,由自己推及亲近的家人和感受到你的关心而聚集在此的人。从这类亲密的团体,再推及于邻居。陌生人,乃至于你的敌人。慈心。悲心与喜心,应超越「与你同类的人」,也就是超越种族、国家。政治及宗教。你应对所有的众生升起悲心,不管他是否是你的敌人,或是他曾犯下滔天大罪。你的悲心应超越人类,而及于一切众生,包括畜牲道及肉眼所不能见的其他道众生。由最高的天道众生到最低的地狱道众生,我们都要能升起慈心、悲心、喜心及平等舍之心,这才是真正的大平等舍。

  回向给无量众生,愿他们获真实利益,这是菩提心的核心。当你在许下大乘的誓愿时——也就是菩萨戒——你下定决心[为利益众生成佛而愿成佛」。这是个很有勇气的誓愿,释尊在经藏中开示,众生遍存于宇宙虚空之中,他所说的虚空是无边无际的。他开示道:无尽的虚空充满了无数个宇宙,而各个宇宙又充满了无量的众生。

  他说众生分  于六道之中,六道众生不仅外貌不同,他们外在与内在的心灵状态也是不同的。最上层是天道,最下层是地狱道,人道居于中间。佛陀强调生于人道是最幸运的,因为人道经验快乐与痛苦两者,其他道的众生大多只能经验快乐及痛苦中的一种。若是我们能善于把握生于人道的生命,则可以在解脱道上突飞猛进。佛陀说人道众生要比其他道的众生,更容易开展出智慧及获致证悟。大平等舍正是为了所有众生,为了宇宙中所有的六道,这是相当惊人的!

  事实上,开展与支持菩提心的四无量心,其中的每个无量心都是相当远大的想法,我们希望每个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达到完美的状态,从某个角度看,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它确实不是个白日梦。它有现实的基础,那就是每位众生,每个个体都有离苦得乐的潜能。较此犹甚者,是每位众生毫不例外的,都具有证悟的潜能。佛陀谈到每个个体的究竟潜能与本质时说,一切罪恶都不存在。当然,在相对上罪恶是存在的。(佛陀有个堂弟叫提婆达多(Devadatta),他总是为怫陀带来麻烦。)正因为众生皆具有证悟的潜能,所以愿众生皆证悟的远大期望才变得实际。就我们自己而言也是一样的,因为每当我们由衷祈愿众生皆成怫时,我们开展了自己的菩提心,我们离证悟又接近了一些。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四无量心——慈心、悲心、喜心、平等舍心——的发展,代表著我们菩提心的修持已经增长。正如你在修持菩提心时,你的慈心与悲心在刚开始时很微弱,但是它们会慢慢增长,以及于无限量。「愿一切众生皆离苦及苦因]就是无量的悲心,这是一步步发展而得的。培养悲心的第一步,是当你看到他人处于饥饿、疾病。死别,或其他不幸的痛苦中时,你感到悲悯。这悲悯是好的,但仍是有限的悲心。你必须进一步去审查这些痛苦的原因,若非一个人过去曾经造了因,否则此人不会遭此苦痛的果。事实上,苦因都不应该存在,但因为苦因还存在,所以人们仍受著苦,能去找寻苦因是修行的下个步骤。

  若是我们更仔细的观察,我们会发现苦因也有好几个层次。有立即的苦因,譬如在意外中某人受了伤,意外是此人曾经造的因,或许是前世造的因,而现在结成的果。意外带来的苦是果。若某人曾经杀人或伤人,那麽他会在此世或未来世得到苦果。事实上,有许多比这个更微细的苦因,任何与贪、嗔、痴、慢、妒有关的行为及思考,都会制造苦因,不是只有所谓的恶行才会造苦因。自我、本我。这个「我」——每个人都有,即使新生儿也不例外——是制造苦因的根本。「我饿了]。「我冷了]、「我不舒服]、「我累],婴儿不会说话,但他有感觉他不用语言,他用哭的。喂婴儿,满足他的需求,将他放日床上,这只是暂时的解决之道,当我们祈愿众生能解脱痛苦时,我们的心量不能只局限于当下的痛苦,我们还要顾及立即之因,与潜在的更深层的原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够的,除非找出病因,否则病痛是无法根治的,病源会在另一处发作。无量的菩提心才能根本解决苦及苦因,因为菩提心不受任何限芾!,所以它能深入达到各个层次。

  假如由快乐的角度来看菩提心,而不是从痛苦的角度来看,那麽菩提心是超越了暂时的快乐的。它包含了由暂时的。相对的快乐的经验,持续到究竟的善行之果的证悟的快乐。我们希望众生在任何情境中都感到快乐,在人早期经验中最根本的快乐,就是父母、子女共聚一堂快乐的生活,他们彼此相爱,没有争吵,没有难相处的感觉,每件事都很平顺。祈愿众生快乐——菩提心一包括由基本的好环境(甚至仅是泡一杯好茶),到最高最伟大的完全证悟皆然。不仅只是祈愿人类,也不只是祈愿我们星球上的众生; 不仅是我们所在具有上亿星球的银河系,还包含其他一切。发菩提心以及支持菩提心的四无量心,是直接祈愿所有空间中的众生都能获得快乐,而且,他们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当你每日祈愿众生获安乐,最後你看到他们快乐时,若你的祈愿是真心的,则他们的快乐应会成为你的快乐。每个人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别,现实生活的冲击,也造成每个人快乐幸福觉受的不同,这也就是真正的菩提心的可贵,只要你能真正清楚了解什麽是四无量心,你就能认识自己是谁,你能达到什麽境地,该如何去达到。

  如果我们只是观察这个小小的世界当中的一些愉快的事情,我们将会留意到这些好事的促成,是由于某些人的奉献、慈心。悲心、喜心。平等舍心才促成的。也许某些人在造作善业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佛性、佛心的存在,也从不曾听闻什麽是菩提心,但是在他们每天的生活中,他们具有这些行善业的本质,所以他们可以让他人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他们也会令自己的人生活得有意义。菩提心并非始于佛陀给予我们的教导,菩提心自无始以来就存在在那儿!

  佛陀的开示,令我们清楚的知道菩提心是所有众生快乐与幸福的唯一源泉。悉达多太子(Prince  Siddhartha)的成佛也是基于他有菩提心。在经藏里释迦牟尼怫谈到他的前世,他曾生于各道:人道。畜牲道、天道、地狱道等,他修持菩提心亦是经历了许许多多「劫」([由旬」(yugas),或曰「一千时」,即人间之四十三亿两千万年),是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他证悟之前不曾稍停,一步步、一世又一世的修持菩提心。有许多描写他慈悲行的故事,称为《本生故事》(Jataka)被记载下来。

  《本生故事》不仅有怫陀转生于人道的故事,还包含了佛陀转生于其他各道的故事。其中有个故事是佛陀学习到什麽是贪婪的一大课,他投生为…只贪婪的狼,有天它遇到了一只大象的尸体,它狼吞虎咽的吞食大象庞大的身躯,于是它钻进了大象身体之中,它决定把大象的身躯既当作房屋又当作食物,所以它就住了下来,又吃。又睡,如此过了一段长时间,直到夏天到了,象皮被晒乾,它原先钻入大象身体的洞变小了,以致於它无法爬出来,这时候它的食物宫殿,变成了监牢,狼用自己的身体,猛烈的去撞墙,仍然徒劳无功,过了很久,才下了大雨,尸体上的洞张大了些,狼才勉强的从洞中钻出来,由于洞口大小太紧,狼全身的毛发都被脱光了,这个教训令狼非常沮丧,以後再也不敢如此贪婪了。

  不是只有释迦牟尼怫如此,所有过去世的诸佛也都是这样的,所有的佛,都曾诞生于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如此他们才能去学习,变得更有智慧,而能修持菩提心,菩提心结合了四无量心,是任何众生快乐与幸福的唯一因。不仅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将如此,菩提心是我们此时此刻所能做的最正向的行持,不论我们现在在哪一个次第,我们都能行菩提心。

  从现在就开始做,方法很简单,只要随时关照是否每个众生都认识他们是什麽,他们是谁。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了解他们的潜能是善的,不是恶的;是健康的,不是病弱的;是完美的,不是有缺陷的。他们不缺任何东西。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如上的理解,如果他们真能了解,且真正做到,那我们真是做了件大事,能令他们了解且持续的遵行,那真是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一旦能够见到一点自性,那麽不论任何人都会感受到跨出的这一步,就像是个承诺,是种保证,从当下那一刻开始,他们会自然的不断向上前进。然而,在我们达到完全证悟之前,即使我们发心向善,也会因为我们怀疑自己内在的潜能及认为自己不好,而使得向善变成是令人心碎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创造一些善业。虽然我们仍努力行善,但我们会认为善是在外的,不是在内的。这是对于自我形象的一种错误的认识,那会是个很大的障碍。认为我们不具潜能,要去创造一些原先没有的潜能,此一想法迥然不同于我们知道它已经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工作只是要去解脱它而已!

  在密续法教里,佛陀教授了无数的解脱法门与技巧,这些法门都是相当殊胜及有效的,但是,佛陀及所有伟大的上师们都再三强调,所有金刚乘的法教,只能传授给具有菩提心的人。这些珍贵的法教,不能授予不具菩提心的人,因为菩提心是根。是地基。菩提心是心法。当你有菩提心时,任何神圣的法门都是好的,是有助益的。但是,当你不具菩提心时,这些法教就变得无用且无益。在每个金刚乘的法教里,最初基的修持就是菩提心。只要有了菩提心,那麽不论修持任何法门,你都可以应用它。佛法的三部曲——见、修、行——也唯有透过菩提心才显得有生命、有意义。

  菩萨行与菩萨见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相对面及绝对面,此两面向并非对立矛盾,而是一体的两面,了解菩提心的相对面与绝对面是相当重要的,否则你会感到难以实践它。若是等到我们有能力去修持胜义菩提心时,才去修它,那麽只有永远等待下去了,因为,此刻我们仅有能力去修持相对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相对菩提心的核心与结果。然而,如果我们只知道要修持相对菩提心,却完全不知胜义菩提心为何,那麽充其量我们只可能成为一个好人、善心人,这个人有时还会闹点情绪,如此而已——这样是不够的,这种有限的菩提心是不会引导一个人开悟的。我们必须要同时了解相对菩提心及胜义菩提心,我们才能两者同时修持。

  四无量心全部属于相对菩提心,菩提心的相对与胜义是种二元的表达方式。「为利益众生成佛而愿成佛]也是种二元的思考,若是我们认为自己此刻就已超越了二元,那是在欺骗自己。我们的最佳状况,不过是在很短的片刻里体会到非二元。我们现在所做的任何事,学习佛法、禅修。或行善,全都是二元的行为。我们无需因此而感到难过,因为我们正在运用我们所拥有的二元的条件,我们没有欺骗自己,没有在作梦,我们也不是在幻想。我们只是善用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条件,以二元方式处事。相对菩提心,是以我们现在的程度,所能善待自己及他人的善巧方法,这是我们现阶段唯一的方法。就哲学上。理论上而言,我们可以向许多更高次第者学习,但是我们如何对更高次第有所了解,仍须倚靠内心境界的发展。我们可以学佛,我们可以探讨成佛者的特质与完全证悟者的心灵,我们甚至可以写一本书来讨论它,但是我们的理解究竟多深刻,却完全要看我们内在成就的次第如何。我们不能由佛的层次来了解佛,除非我们已经成怫。不论我们怎麽做。怎麽学。怎麽思考,我们都只能从我们现在所在的次第著眼。不论我们所愿、所行的任何悲心与慈心,不论我们所做的任何菩萨行,全部都是相对层次上的实践,这是相对菩提心。当我们在做助人的行为,譬如布施给穷人或照顾病人时,我们在表达相对菩提心;但是,于此同时,我们由内心深处发出愿望,愿一切众生皆能解脱痛苦,这是以相对菩提))行专一的胜义目的,这就是一种胜义的菩提心。这是一种二元的方式。二元的起因是有自我,由自我产生了无明,因为无明,所以我们以相对菩提心来对治。相对菩提心起于你现在所在之处,它能引导你由此处渐达最高的成就,也就是证悟。

  究竟上每个众生都是佛,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任何现象,甚至连空性都是佛。了解这些,就表示以我们的次第,已知什麽是胜义菩提心。了解了这个之後,当我们见到他人的无明。无知、做错事的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帮忙他,因为我们知道是有可能帮忙他的。无明、无知及错误都是可以修正的。它们之所以能被修正,乃因究竟上众生不是无明,不是无知的。这也是我们之所以知道逆境、恶业是可以被修正的。相对上,一个人或许很糟糕,怛因他具有怫性,所以他能被帮助而改进,若一个人在究竟上就是恶的,那麽我们根本不可能协助他向善,因为他根本不具向善的潜能。这就好比我们把一个杯子埋到土里,然後天天浇水,期待日後结出一堆杯子,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杯子不具有生长的潜能。反之,如果你有一颗稻种或花种,当你把它种人土壤,为它浇水,那麽种子将会发芽成长,因为它具有这样的潜能。众生的潜能较此犹甚,因为在究竟上,无误地,没有一个众生不会成长及进步。每位众生,因为本具怫性,所以有潜能不断进步,最後终能展现佛性。以上是对于胜义菩提」0的一些基本的解释。当然,膀义菩提心的意义要比这多得多,我们唯有透过实修、实践才能理解,也才能增长菩提心。

  我们现阶段修持菩提心的方法,是去了解我们有能力助人,因为其他众生都具有伟大的潜能——胜义菩提心。虽然每个众生原本都是佛,但他们却须要种种的支柱,才能达到究竟。这些支柱就是相对菩提心,我们应尽己之所能的帮忙他人,或是,最起码的我们不去伤害他人。结合相对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是我们此刻修持菩提心最好的方法。这是我们的入手处,先从期许自己能够帮忙他人做起,我们称此为「愿菩提心]。见、修(思维)、行

  (1)见地:菩提心的哲理是为什麽我们能持菩提心?为什麽我们应该发菩提心?这就是见地。一旦我们巩固了正知见,那麽接下来的禅修。思维。行持也就水到渠成了,这就是实修。释尊曾说过,思维是很重要的,当一个人想要开展四无量心时,首先他必须对此做思维。许多祈请文的目的都是在做思维(Contemplation)。藏文的「森巴](sampa),英文译作思维,二者同义,但在藏文中的意思,还隐含了特别强调要思维的意思,所以在此有必要做个说明。思维是指当我们在念诵祈愿文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其中的意义,所以当你念到某个祈愿文的时候,你必须是真正的这麽认为,例如:「愿一切众生皆离苦及苦因。]思维你的祈愿的意思为何,了解它,并且真的这样认为,这样去做。大部份的祈愿文都是要我们去思维的。

  (2)思维:思维与禅修有非常细微。一线之隔的差异,藏文的禅修称为「贡巴](gonpa)。禅修是对治心的法门,目的在于修心。依实修傅承所传递下来的法门,适当的一步步的去对治我们的心,这方法就是禅修。禅修与思维祈愿文不同,禅修是专注在观呼吸上,或做某种特殊的观想,或是观念头,或只是单纯的尝试去认识内在清净的菩提心。禅修所专注的事物,迥然不同于思维一个哲学见地或发心,思维有时是透过持咒。念诵,或一步步的思考祈愿文,如《菩萨祈愿文》(

  (3)行持:行持的基本原则是六波罗密(paramitas)——精进、忍辱。持戒、布施、思维(禅定)及洞察(智慧)。这是菩提心与四无量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行六波罗密可以使我们的布施、悲心。平等舍心、明觉、省察等等能力,更上一层。这些可以帮我们开展善业,直到善业能自然产生。行六波罗密,再注入以菩提心,则智慧便自然会开展。智力的输入是一种资讯,它成为我们的知识,适当的运用知识,可使其成熟为智慧,在深刻的理解出现後,智慧将由内在升起。

  知识与智慧的界定,适合在此一提。知识是知道如何整合资料与资讯,以帮助我们完成某些事情。关于修持菩提」0的知识是什麽呢?学习四无量心就是知识。善修四无量心,则菩提心的本质就会显现,就是智慧。当菩提心的本质能够正确的、清净的、犀利的显现,那就成了智慧,一种深刻的了悟。知识与智慧常是并进的,一个人也可能有知识而没有智慧,不过,若一个人开展了智慧,他的知识也会自然的增长。

  菩萨进阶的十个层次,称为「地」(bhumis),用以描述发展的次第。事实上,从各个角度来说,不是真的有十层,因为个体的成长进步是连续不断的,直到每一个高原期,就称为一个地,然後,个体仍是继续成长。也许有人会期待,在达到某个高原、高峰的时候,他们会遇到有乐团为他们奏乐,有个欢迎的仪式,他们会获得一个美丽的徽章及豪华的外衣或帽子什麽的。事实上,以平凡的心灵是很难想像进阶到菩萨道的情景。所谓十地的讲法,不过是为了表达难以描述这些极细微的差异的方便法门罢了。菩萨道也很容易的可以将它区分为一千层。一百万层,或是五层、三层——这一点儿也不重要。不过在大乘的法教里,是分为十层。十地来讲解的。

  初地菩萨必须已完成某些特定的修持、学习与理解。现在,当你成为二地菩萨时,你不再做所有初地菩萨做的事,成为二地菩萨不是倒退而是进阶、是更上层楼。那些引导你达到初地菩萨的知识,变成了初地菩萨的智慧,而初地菩萨的智慧,正是被用来成为二地所有的资粮,当你成为二地菩萨的那一刻,所有初地菩萨的智慧,就变成了二地菩萨的知识。这就是为什麽我们说要区辨智慧与知识是件很困难的事,这是一个无常变化。相对真理的实例。

  真实不变的智慧,得自于个体证悟成佛的那一刹那。菩萨的成就引导他们继续证悟佛果,而相对的知识与智慧就是他们证悟道上的资粮。当你成佛的那一刻,一切都是智慧,不再有所谓的知识,知识的次第完结了。在成佛之前,万事都是某种知识,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譬如你知道饿了就该去吃,直到证得十地菩萨乃至佛果,你都多多少少要运用某些知识,证悟是最终极。最究竟的智慧。

  平凡人,就像我们一样,是透过知识来了解事物,但是在这些知识当中,有些是属于智慧的,是最终、最殊胜的了悟者所拥有的,是他们的智慧。虽然,平凡人所谓的智慧,相较于成就者而言,这些智慧充其量不过是他们的知识,而且可能只有百分之五乃至更低的正确性。

  菩提心的五个支柱

  除了四无量心以外,成功的修持菩提心还有许多的法门作为支柱,综合来说,有五大原则。这五大原则都可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依经典记载,只要善修这些原则,菩提心会无障碍的自然升起,这些原则都是菩萨的行持。

  第一个支柱是戒律的持守。相对而言,个体的心念是表现在他的身体及语言当中,一切的行为都以起心动念为开始,然後才表现在语言及动作上面,不论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一样的。壤的行为诸如杀生、偷盗。说谎、毁谤等等,这些行为会成为修持菩提心的障碍,所以,我们必须依靠持守戒律,而减低我们造作身、语、意方面的恶行。

  明觉是第二个支柱,意指不论是身或是心都保持在觉知的状态,这是克服无明的方法。无明是所有障碍之因,而贪与嗔则是令无明膨胀的助缘。贪执是心的作用,攻击则是身的表现,所以,我们的思想、企图。行为都可能夹杂著贪与嗔,对此我们应有清楚的觉知。我们应学习随时觉察自己的身。口。意的活动,随时觉知自己表达了些什麽。明觉就是我们对于身。语、意的活动随时觉察,以免于造作罪障。

  有许多的原因使我们一直停留在轮当中,无尽的生、死,死。生,及痛苦。如果我们对于这些原因,没有一点儿觉察,我们很容易在轮里愈陷愈深。所以,菩提心的五个支柱中的第三个,便是世间八法(八风:得、失、利、衰、称、讥、誉、毁)。知道何谓世间八风,常常警觉不落入八风,可以使我们免于在苦海中愈陷愈深,避免做一些後悔的事或造作恶业。当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都避免,但起码我们可以一步步的克服。

  此八风事实上有四套,每套有正反两面。第一套应察觉的是我们熟悉的经验,即有所得的时候——感到高兴;而有所失的时候——感到失望。第二套是处顺境时感到高兴;处逆境时感到悲伤。第三套是当我们听到合自己意的话,或是我们喜欢听的话,我们感到高兴;听到不喜欢的话,便感到沮丧。最後一套则是当别人赞美我们时,感到高兴;侮辱或责备我们时,感到难过。以上八种状况,四个一组,即是有名的世间八法。

  在相对世界里对于世间八法有这些反应是很平常的事,甚至有时候被当作是普通常识了。但是,如果我们对此八风全无观照的话,它们可能会失控,令我们造作极大的恶业。由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战争就是这样开始的,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战争,但若细察这大灾难的始因,则会发现一开始不过是一个人或一小群人,对于八风未能警觉未能控制所致。某人或某群人丢了东西,或想得到某个东西,或是因为他们不高兴听到一些话,或他们受了侮辱,想要报复或给对方一个教训。此时,若丧失了明觉,没有了智慧,那麽可怕的恶业就会铸成。所以,时时观照自心,留意八风的潜在力量会转为恶业,并懂得原谅,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修习菩提心,所以我们要学习原谅,对于好东西我们不要太执著,我们要学习满意自己的处境与生活,并懂得原谅。

  成功地修持菩提心的第四个支柱,是区辨什麽是我们想要的?什麽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以及我们需要费多少精力去得到它们。平凡的众生,譬如我们自己,需要许许多多的东西,但是,真正的需要与想像的需求是不同的。想像的需求,是我们想要得到某物,怛我们并不真正需要它。我们耗费了很多的精力,去追寻、求得一些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为了获得我们认为需要的东西,我们产生了焦虑。贪婪、妒嫉、羡慕。我们不曾仔细去思考,所以我们不知道什麽是真正需要的,什麽是不需要的。对于这一点,我们能够自助的方法,就是去明白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是生活必须的。怛我们应常处于明觉之中,尽可能的不要无谓的耗费精力,乃至负面地去争取这些东西。我们要小心,不要浪费时间,不要造作恶业,更不要无休止的去追寻那些我们不真正需要的。明觉心确实非常重要。

  第五个支柱是正业、正向的生活。此点包含甚广,包括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简单的说,是我们不可为了争取自己生活之所需,而欺骗他人或令他人痛苦。今日的社会,贩卖毒品,或是像屠夫的杀生等职业,是属于害人的生活方式。任何榨取他人、榨取环境,使其受伤害而危及万物的生活事业都不是正业。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应该为别人制造痛苦,这是修菩萨道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菩萨,就是要尽一切可能,行一切善以利益他人。即使不可能对每个人每件事都做到,但最起码必须小心,不让自己的生活情况与方式,给他人带来痛苦。在你现有的环境下,尽最大的努力,由此开始,方能慢慢进步。

  依循前述的五种方式去修持,进步会自然发生。修持菩提道所显现进步的验象,譬如心的平静、仁慈、和善的增长等即是。一个菩萨应是很自然。很自发的产生慈悲心,关怀受苦的人,不论他人条件的高低,都能尊敬他人,对他人产生慈爱之心。菩萨们很自然的形成习惯,将别人的利益摆在前面,自己的利益摆在後面。若有什麽好事,总是先想到别人,而把自己放在最後。像这种自然形成的习惯,亦是菩萨道上修行者的进步的验象。常存善心并持续修持,久而久之,幸福终将自然到来。

  五道

  五道清楚的描述修持菩提心的进阶次第,步步往上,共可分为五「乘](yanas)或曰五道。修行者依其成就的高低,可以达到不同的次第,或菩萨[地](bhumis)。依五道的次第修行,可以渐渐达到十菩萨地的成就。菩萨的了悟是正确修持五道的成果。

  所有修持法门中,最基本的原则是修持相对菩提心及胜义菩提心,了悟了五道,自然也就成就了菩萨道,修持第三道时,证得初地菩萨的果位。

  第一道修持相对菩提心(中译:称为资粮道),当相对菩提心在生活中很自然的流露时,禅修中胜义菩提心就可以非常稳定,此时第一道便完成了。

  第二道是平衡相对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中译:称为加行道),第一道的完成是相对菩提心的自然流露,胜义菩提心的自然流露则是第二道的完成。第二道被描绘为「轮回与解脱之门」,成就了第二道的菩萨不退转,即不会在非自己选择的状况下,再堕入轮回。菩萨道的行者,在达到这个次第以前,都还会在非自己选择的状况下,再堕入轮回之中,所以称此道为「门」。

  第三道的修行者巳初尝胜义菩提心,不是知识上的知晓,而是真正的体悟(中译:称为见道)。此道已证悟初地(bhumi)菩萨的果位。了悟胜义菩提心是第三道的成就。

  第四道则是继续努力于未完成的菩萨道(中译:称为修道)。此道从初悟胜义菩提心开始,一直修下去,直到完全的证悟,也就是成为胜义菩提心具足的菩萨。第四道对于菩提心的修持,包含了由初地到十地,完全证悟的菩萨道。

  第五道是引导至全然证悟的最後修持,第五道的最後一部份,即是在终极证悟的前一刻(中译:称为无修道)。在证得十地菩萨的果位之後,还有一点点阶段,这是由菩萨到成佛的最後历程。佛不仅完全了悟究竟菩提心,而且是本身具足(体现)究竟菩提心,也就是具有无量、自发的能力,去利益无数的众生。

  像我们这样,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修菩提心的人,可以现在就开始修五道,五道在生活中成为五力。这力量可使我们永不气馁,持续修行,直到证悟,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第一力犹如「为利益众生成佛而愿成佛」所描述,如果能了解什麽是开悟。什麽是我。什麽是众生,那麽就了解什麽是第一种力量,一旦了解之後,就不会再失去它。

  第二力在你真心的承诺「为利益众生成佛而愿成佛]时,随之而至。它能给予你驱力、动力,帮忙你继续实践与第一力相关的种种。

  第三力则是产生于第二力的驱动,持续不断之时,到那个时候,一切事物都像是颗种子,此刻所做的行为,成为下一刻的因,而下一刻的因,又成为另一颗新的种子,每个行为每个因,都变成为种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就是业。业力的意思就是因与绿,此刻所做的任何事,会成为日後某件事的因与缘。此刻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必然与过去的某些业缘相关连。

  第四力可以用西藏的一句谚语来解释:「当我做长途跋涉之旅时,我可能会走错、会跌倒许许多多次,但我必将以双足重新踏回我该走的道路上。」是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即使我们并不希望犯错,怛我们仍会做错,有时我们还会犯很严重的错误,重要的是我们要从错误中学习,而不要欺骗自己没做错。我们千万不要给自己洗脑,否认自己的过错。我们犯错,我们由错误中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告诉自己:「我错了],就这麽简单。承认它,知道错在哪里,然後纠正它,回到原来的正途,继续前进。如此,你将变得不易被击败,因为没有其他事,再能摧毁你了。你犯的每个错误,认识它,纠正它,而後继续上路,你可以由错误中学习,那麽任何逆境都能变成你的助绿,因为它可以帮忙你看清你及他人生活中逆境形成的原因。这就是第四力,认识错误,由错误中学习。

  第五力是让每件事、每一刻自来自去。这需要稍做解释,如果你做了善事,你不让它过了就算了,那麽你就会卡在那儿。一个很明显的因素是骄做,若因做了好事而骄做,那就会使我们觉得自己比别人高贵或转为傲慢或其他的态度,如此就会成为我们的绊脚石,会阻碍我们的进步,使我们停在原地。为了避免掉入此种陷阱,我们将自己一切的善业,向给所有的众生,愿他们幸福。我们只是努力行善,但我们不惦记著善业,我们将它留给每个众生。

  在金刚乘的佛教里,功德回向是每个修持法门中重要的一部份。它总是强调如果你不做功德回向,则你的善行就不圆满。每个祈愿文或修持仪轨都包含三个部份:一开始是皈依及发菩提心,在皈依文中提醒自己,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後我们思维四无量心及发菩提心。第二部份是正行,是各仪轨的实修部份。第三部份是结尾,也就是功德的回向,回向的意思很简单:「我将功德、智慧回向,以利益所有的众生。」你也可以添加:「因此,我愿证悟以利益所有的众生。]第五力就是功德的回向。

  以上五力可以增长菩提心,使菩提心更完整、更坚定,此一驱动力,可以使我们继续无停滞的行菩萨道。

  在许多大乘的经典及论藏中,有这麽一句鼓励的话(譬如:《般若经》,《妙法莲华经》,《楞伽经》),亦即如果你有纯净的菩提心、四无量心,及五力俱全,那麽即使你不做任何作为,你的菩提心也会自然增长。经云:「你体内的每个脉动,你的每个呼吸,都是修行。]理由是到了那境界,你就是菩提心,你也就是位菩萨了!





相关阅读:
第一章 佛性——大司徒仁波切《唤醒沉睡的佛》
https://www.imslr.com/thread-61735-1-1.html

第二章 菩提心——大司徒仁波切《唤醒沉睡的佛》
https://www.imslr.com/thread-61736-1-1.html

第三章 转世和业力——大司徒仁波切《唤醒沉睡的佛》
https://www.imslr.com/thread-30330-1-1.html

第四章 空性——大司徒仁波切《唤醒沉睡的佛》
https://www.imslr.com/thread-30331-1-1.html

第五章 密续的科学——大司徒仁波切《唤醒沉睡的佛》
https://www.imslr.com/thread-30329-1-1.html

第六章 转化——大司徒仁波切《唤醒沉睡的佛》
https://www.imslr.com/thread-61737-1-1.html

第七章 证悟——大司徒仁波切《唤醒沉睡的佛》
https://www.imslr.com/thread-61738-1-1.html

第八章 大手印——大司徒仁波切《唤醒沉睡的佛》
https://www.imslr.com/thread-61739-1-1.html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