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道教的行禮 ~「抱拳禮」。
(一)、道教太極陰陽觀念。
道教理論來源於對陰陽的認識:陰陽者,有名而無形。
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的性質的一種抽象,也是宇宙對立統一及思維法則的哲學範疇。
華夏賢哲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即《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 。
《靈樞·陰陽係日月》:「一陰一陽之謂道。」
《易傳·繫辭》「道指:道理、規律。」
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炁以為和。」
這裡的「二」就是「陰」和「陽」,是世界的正反兩個方面,比如:白天與黑夜、夏天與冬天、男人與女人、陽面與陰面、大山與江河...等。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
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因此按道家的說法,陰陽五行在手指上各有自己的位置。
「子午」在道家觀念中是陰陽的象徵,子午相交表示陰陽二氣交流,也代表著太極中的平衡。
無名指根部是十二地支的「子」部,中指的指尖是十二地支的「午」部。
道教行禮時;左、右兩手的拇指分別搭在左右兩手的「子」、「午」部位,故而為「子午訣」。
(二)、兩種道教「抱拳禮」(懷抱太極)
(1)、善惡觀念:(左抱右的方式)
這種方式是來源於古代行禮時對善惡觀的理解,但是兩手抱拳產生的太極圖是逆轉的形象,確實有點背道而馳,若按逆行成仙的丹道行氣養生來說也可。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手部》曰:「謂沓其手,右手在內,左手在外。」
「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
據此記載可以得知:行拱手禮時,一般右手在內,左手在外;中國古人以左為敬、左為善,左為陽所以行拱手禮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重。
若遇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
女子行拱手禮時,左手在內,右手在外,若遇喪事行禮,反之。
(2)、順道而為:(右抱左的方式)
這種方式是來源於道教思想對順天而為、順道而行的理解,同時兩手抱拳負陰抱陽產生的太極圖是順轉的形象,但是若按善惡觀念來講也稍嫌不足。
太極原始的順序就是順時針旋轉,和鐘表及水流的旋轉方向一致。
它暗示著,世界的運動具有方向性的,順向代表了前進、發展,是正常的運動方向。
反之;逆向運動則意味著倒退、落後,是非正常運動方向。
老子《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炁以為和。
說的是,萬物都是有一個陰,有一個陽,陰陽調和,此為和諧。
二、道教常用的行禮?
(一)、叩拜禮
道教對常人行拱手禮或行作揖禮,而對神、仙和真人則行叩拜禮,以示特別尊敬。
因叩拜過程中亦有拱手、作揖,我們先介紹一下拱手禮和作揖禮。
(1)、拱手禮
兩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為揚善隱惡。蓋以左手為善,右手為惡之故),舉胸前,立而不俯。
「拱手禮」亦稱「抱拳禮」。
道侶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禮,表示恭敬。
另外;有一種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子紋(即無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於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紋(即中指上紋),外呈「太極圖」形,內掐「子午訣」。
這種抱拳形式多用於打坐時,其寓意為「抱元守一」。
常行拱手禮或作揖禮時,只需自然抱拳即可。
(2)、作揖禮
一面躬身,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過鼻),向人行禮。
因舉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稱(打躬)。
又因身體彎曲成月牙狀,故又稱(圓揖)。
向人作揖行禮時不要過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顯得不雅觀。
作揖禮較拱手為敬,對長者多行此禮。
道教「叩拜禮」有兩種形式,其中以「一禮三叩」最為常見,以「三禮九叩」最為隆重。
關於「三禮三叩」的具體拜法:
(1)、站在跪墊(拜墊)前,雙腳站成「八」字形,兩腳跟相距二至三寸。
(2)、一面躬身,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與口相齊)。
(3)、左手離開右手摀心(心意散亂為道教之大忌,捂心表示以專一沉寂之心向神致敬),同時從容俯身,右手按跪墊,兩膝下跪,緊接著,左手離開心口,按右手背上,形成「十」字狀。
(4)、俯伏叩首,頭磕在雙手背上(頭與脊要同時下伏,切忌臂部高於背)。
此時,心中存想神容並誠心祈禱。
(5)、抬頭,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用勁,慢慢起身,右手隨之收回,雙手抱拳高拱,準備第二次叩拜。
如上重複兩次,是為「三禮三叩」。
三個頭磕完後,起身,雙手合抱放於上腹處(道教稱「懷抱太極」)。
接著,再一次向神行一作揖禮,待雙手自上而下至上腹處並立身站定後,方可離開跪墊。
道門中人常說的「朝上三禮」,就是指行「三禮三叩」禮,此禮多用於平日朝神。
關於「三禮九叩」,其拜法是重複「一禮三叩禮」兩次,合為「三禮九叩」。
重複前,要先敲三下大磬,表示再一次向神行禮。
禮畢,同樣作揖而退。
「三禮九叩」是道教最高的禮拜儀式,只有逢初一、十五、祖師聖誕及各種齋醮道場時,方行此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