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217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佛学基础知识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20:3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行蕴:
    行蕴是很复杂的,我在此只是作简单的解说: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
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
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
称为行蕴。比如贪、瞋、痴的心:人家骂你,起瞋心,这就是“行”。此外,贪、
瞋、痴、忿、恨、恼、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们的心念中,除了识、受和想
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这些心会造业,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
是行:比如我们念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
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为我们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儿变化,
这个行是属于善的:如果我们被人家骂,起瞋心是属于恶的,那就是造恶。行蕴
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
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讲到五蕴,我们就要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
接触外境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根--六根、尘--六尘(外境)互相接触,
它们接触的同时,心作意(也称注意),如果根、尘不接触,识是不会生起来的;
如果根、尘接触,同时心也作意的话,这时候知觉的心称为识。根、尘、识三个
一起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称为触心所。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颜色的心理,
称为眼识。这个眼识依靠眼根来接触色的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了别外境的心称
为识。如果根、尘不接触,我们是不会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当你的眼睛盖住的
时候,心多数就不会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尘接触的时候,心有时会
同时、同境注意,有时候不会;比如说,我们坐在那儿看书,看到入神时,外面
有声音在耳朵那里作用,我们却不知道;那就是根、尘接触时,心当时不在耳根,
也不在外境(声音)那儿作用,耳识就不生起来,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没听到了。
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六根与外境的作用有这样的区别。
(五)、识蕴
    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
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
外尘了别外境。
(1)、了别与分别的不同: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
称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
你坐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吗,知道。但
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没有,对吗?所以我每讲一句话,你都知道是广
超师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
用称为了别。但是当我提起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
低沉的,与女声不同;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我们的心对外境有
两层的作用,第一层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我们知觉的第一念
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
们先了别,而后分别。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而分别确是
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发生过了的境。比如我把手举起
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
(2)、六识了别的作用: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颜色,
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
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在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
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
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
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
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如果
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
过去。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
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
作用。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
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
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
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
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难感受到。我们所知道的都
是处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
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当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
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
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
--弥--陀--佛。……”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
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往往把
法尘当成能知的心。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
的心;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所以这六个识
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
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
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
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
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
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
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第七识又称为
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
“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
根。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
所以称为意识。
五、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道的境,根
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心与境接触的时候,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触
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过后苦、
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此既是所
谓的想。我们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
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
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六、五蕴的真相:
    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
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
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
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
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七、观察五蕴: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
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
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
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如春天或夏
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
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
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空心的,里面什么都没有,
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
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
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
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
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
一、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
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
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有了定,
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
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
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
禅定呢?
    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
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
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
“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
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
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
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
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再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
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㈠、粗心住:
    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
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
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
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
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
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
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㈡、细心住:
    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
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
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在进
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
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㈢、欲界定:
    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
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
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㈣、未来禅:
    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
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
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
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
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
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
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
定一步一步地进入。
    为什么第四步骤称为未来禅呢?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
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
禅、和四禅。
①、初禅: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
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
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
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
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满满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
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
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
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
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
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坦、瞋、痴,所以被称为
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
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
    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
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
    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
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
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②、二禅: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
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
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
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
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
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
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
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
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
    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
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
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
“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
    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
的平静。
    ③、三禅: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
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
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
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
智、乐、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
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
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
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④、四禅: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
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
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
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
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
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
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
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
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
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盘,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
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
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
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盘。佛弟子都
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
道。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
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
想非非想处定。
①、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
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
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
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
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
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②、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
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
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
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
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
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
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
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
(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
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
③、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
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
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
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
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
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
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④、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
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
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
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
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
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
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
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
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
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
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
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
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
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
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
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
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
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
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
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
入灭尽定。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
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
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为“缘”引发,就再也
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
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
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
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
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二、简介修习禅定之方法:
    根据南传的《清净道论》中共有四十种修习禅定方法,它们是:十遍、十不
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量心)、四无色、一想和一差别。修习禅定应从数息
入手,比较稳当;因为各种禅定的修行适合不同根器的众生,比如修不净观,能
够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瞋心重,修不净观到一个时期后,会对身体产生厌恶的
心理,结果想自杀,这种人就不适合修不净观。所以修习各种禅定的方法应该根
据个人的烦恼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修习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两种禅定
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的众生,它们是不净观与数息观。
    我们的心很散乱,坐禅时数呼出吸入的气息,慢慢降服我们的散乱心而进入
定;我们是烦恼重的欲界众生,要修禅定进入色界,就要舍离欲界的种种欲望,
而在此中最严重的烦恼是色欲,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所以数息观与
不净观被和称为二甘露门,它们是要修学禅定的初步。比如说一个人修慈悲观,
但心散乱,想动想西,这是很难有成就的,所以他应该先修数息观把散乱的心定
下来;又如一个人的心已经有相当的定力,但是他的瞋心重,那他就应该修慈悲
观。
    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参访有学问得导师以解除疑问,请给予援
助和开导或启示,亲身体验一段时期,适合我们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适合的
就应该放弃;除非那个教导者有宿命通与他心通,他知道我们过去业的因缘,与
现在贪、瞋、痴心烦恼之所在,能以正确和适合的方法教导我们,这样修习禅定
就会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这类导师,最好是从数息观、不净观那儿着手,然
后再修四念处。
声闻果与佛果
    一般学佛的行人,从努力修行,至因缘成熟时,就可觉悟证果。在佛教的证
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
为“地”,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真正圆满菩萨六度万行,完成的证悟果位,
称为佛果。
一、声闻四果:
    小乘又称为声闻乘,既是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小乘人,
是因为他们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脱。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
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脱证果外,还要引导其他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走上涅
盘之道。根据《俱舍论》中说:在小乘的声闻四果中,修行者因为根器与因缘的
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则六十劫方可觉悟证阿罗汉果,证悟的果位有:初果须陀
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㈠、初果:
    梵文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论师说:
“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觉悟,见惑断除。”他们不为知见上的烦恼所迷惑,对佛法
有绝对的信心。经中说初果圣人断除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结--三结。所
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有时候“结”又称为烦恼,断三结既是断除此三种烦
恼。
    ①、我见结:执著五蕴身心有一个我,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称为我见。
    ②、戒禁取见结:执著各种不正确的戒律来修行,而证初果的圣人就不会做
这种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这些都是邪行。
    ③、疑结:对三宝,戒律,过去未来的因果,以及对十二因缘产生怀疑,证
初果者无此烦恼。根据经典上说:初果圣者得到四不坏信:即佛不坏信;法不坏
信;僧不坏信;戒不坏信。对此四不坏信的信心很强,任何人都不可毁坏。假如
一个人对佛、法、僧以及戒有绝对的信心,一点儿也不怀疑,那他就是断了疑结,
意经典说他已经证悟到初果了。
    学佛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如果对佛、法、僧,以及戒律还会有怀疑,既是说
他还没证悟到初果;如果他对佛、法、僧以及戒律绝对没怀疑时,那肯定可以证
得初果了。证初果者又称为见道,既是见到解脱之道。他很清楚的确认八正道、
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脱之道,而且真正体验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脱
生死之道。我们没证悟初果的学佛者是凭着听闻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
这些道理,但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真正的领悟和感觉到。比如有人从听讲中学
习到一些游泳的技术,当他有机会跳进水中,就可体验到游泳只不过是如此罢了。
虽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术未必熟练。同样的,初果圣者虽然是见道,但他还
有很多业习,故他需要继续修行。初果圣人由于断三结,绝对不会轮回到恶道去,
并且最多天上人间来回七次生死,最后一生必证阿罗汉果。既是说,有些初果圣
人的因缘好,烦恼薄,今生就可证悟阿罗汉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后才证得阿
罗汉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间逢无佛法,居于家中也能证阿罗汉果,证果后必
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㈡、二果:
    梵文称为斯陀含果。证初果圣者断除三结后,必须继续修行,到另一阶段,
贪瞋痴减薄,便证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称为“一来果”因为对欲界烦恼未完全断
除,还必须在欲界的人间天上来往一次。在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继续修行而
证阿罗汉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证悟初果,可以直接证悟斯陀含果,那是因为
各人因缘不一样,烦恼轻重不同之缘故。果位越高,烦恼就越轻。故证果并非得
到什么,而是把烦恼放下。
㈢、三果:
    梵文称为阿那含果,译为不来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所有的烦恼,故在欲界
死后,生色界五净居天,永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为不来果。在彼天继续修行,证
阿罗汉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与瞋;欲界中有瞋,进入色界后就没有了。三
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但还有色界与无色界的贪。因为有色界的贪,故今生舍报
之后,就生在色界。
    三果圣人断除五下分结,既是我见、戒禁取见(邪行)、疑、欲界的贪以及
瞋心。我们可试探证果的圣者,如果还有瞋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圣人。依经上
说在家居士可证得三果,证果后自必绝男女之欲。证悟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
他们虽然断除了一些烦恼,但还必须继续修学圣道,故称为有学圣人。
、四果:
    梵文称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译义有三:一者、杀贼;二者、应供;三者、无
生。意思是阿罗汉杀尽了一切烦恼贼,不再有生死业之生起,是应当受人天供养
的圣者。由于已断烦恼和证得涅盘果,在修道上已无可修学,故阿罗汉称为无学
圣人。此圣者断除的烦恼有:
    ⑴、色界取:色界的贪。
    ⑵、无色界取:无色界的贪。
    我们凡夫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称为三有的贪。三果圣者断除欲界的
贪,初果与二果的圣者都还没断除它;阿罗汉却完全断除了这三界的贪。
    ⑶、我慢:阿罗汉断除了我慢,既是我们凡夫在心、境对立时,会认为外面
所知的是境,能够知道的是我,这跟身心无关,这是一种知觉上面的执著,这个
“我”称为我慢。
    ⑷、掉悔:阿罗汉断除了不安--掉悔。学佛者在修行过程当中,每当他进
入某个境界时,要把那个境界舍掉,才可以进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禅定,
进入初禅者,要舍掉初禅的境界后,继续修行,才可进入二禅。如果不放弃,他
就会执著初禅的境界。在修行的过程中,当他放弃初禅,要进入二禅时,心退回
初禅去的心理,称为“掉”;另一方面,因为他放弃初禅想要进入二禅,当他还
没进入二禅时,他很后悔放弃初禅,称为“悔”,这两种心理合称为掉悔。同样
的,我们世间人作了一件事情,过后一直怀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⑸、痴:阿罗汉断除了痴的烦恼,所谓痴是无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
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称为痴。
    阿罗汉断除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我慢、掉悔以及痴五种烦恼,它们称为
五上分结。阿罗汉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时候,听闻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
听闻一句佛法就觉悟,故称为声闻。阿罗汉种类很多,普通可分为两大种类:
    ⑴、慧解脱阿罗汉:依智慧永断一切有漏烦恼的阿罗汉,然而未能证得灭尽
定乃至二禅,由于不能解脱定障,所以有些阿罗汉没有五通,只有漏尽通。
    ⑵、俱解脱阿罗汉:能证得灭尽定的阿罗汉,于定、慧都究竟解脱,故能得
“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神通,在经典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比丘尼,她在睡
觉时,有一个恶人进入她的房里,把她奸污了,同时把她囚困起来,她没有神通,
逃不出去。莲华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并且教导她修神通,结果那个阿罗汉
比丘尼修成神通后逃去见佛陀。佛陀告诉她并没有破戒,因为她当时并没有淫欲
心。解脱是依智慧,并非依神通,也非依禅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会
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罗汉都能够进入初禅,有些阿罗汉没办法进入灭尽定,他们
被称为慧解脱罗汉。阿罗汉断除所有的烦恼,无需再修学,所做已办,故称为无
学。在经典中又说阿罗汉不受后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来这世间受果报了。





沙发
发表于 2015-4-4 22:40:4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看 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10-30 17:38:5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隐藏部分??芝麻 快开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2-2 22:59:5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继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