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383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佛教基础知识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20:3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㈢、总结:

在这三苦与八苦中,真正的苦是发生在于“行苦”,此苦唯有圣人能觉知。
佛教所说的苦与世间人所说的苦不同;佛陀出家修道,所看到的并不是世间人所
知的苦受、乐受的苦而已,佛陀所觉知的苦是: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有为变化,终
归变灭,不能自主故苦,此苦称为“行苦”。如果佛陀没有为我们阐述,我们凡
夫对它是不知不觉的,因为我们迷在苦、乐之中。这个苦必须以智慧观察,所以
初学佛者应以闻、思、修中的“闻慧”来了解“行苦”是一种苦。这个“行苦”
并非“苦苦”与“坏苦”,而是因为不自在,就是苦。苦圣谛中最究竟的苦是“
行苦”,如果没有它,我们可以想尽所有的方法,修各种福报,追求种种的乐受;
如果福报很大,在天上或人间享受五欲之乐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苦为何物,只
知道乐,那么这个苦圣谛就没法成立。但实际上并不如此,这五欲之乐是包含在
行苦中,因为它会变化、变坏;也就是说即使升天做天人,在天上享乐,但天福
有享尽之日,乐报没了,苦报就接踵而来,所以“行苦”是真正苦之所在。

〖二、集圣谛〗

集圣谛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称为集圣谛。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
就是业力被烦恼所引发出来;集取就是烦恼在造业。因为我们过去造种种的业形
成力量,加上过去与现在种种烦恼的引发,使我们受种种苦。所以这个集圣谛所
要讲的就是烦恼以及烦恼所造的诸业行。

㈠、烦恼:佛说我们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教导我们以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之。然
而这个八万四千是表示多数,它说明众生有很多烦恼,我们不可能全部认识,只
要认识主要的烦恼即可,它们是六根本烦恼以及大、中、小随烦恼。由于时间有
限,我在此只讲六根本烦恼。此是凡夫非常严重的烦恼,因为他引发其它烦恼的
生起,所以称之为根本烦恼。六根本烦恼又称为十惑,它们既是:

⑴、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类的一
生就是在这其中打滚,虚度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他束缚。
我们除了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这工作,拼命想发财,这就是贪财。
同事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些人又贪吃;到了某一段年龄有对色欲(淫欲)
有种种的贪求,所以说我们的人生就是为了满足五欲而过活;如牛被人牵着鼻子
走,我们也如牛一样被五欲牵着鼻子走,所以五欲的贪是烦恼。

⑵、嗔就是生气的意思,这个生气有很多种类,人家骂你,不能忍受,起嗔心。
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你追求;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
你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⑶、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好像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
此外,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既是说对于真理的真实、三宝的功德、自
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无知,都是愚痴。

另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比如人家为你讲佛法,你不懂对或不对,人
家跟你讲对的,你以为是错;人家跟你讲错的,你却以为讲对,这也是愚痴。

⑷、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比如某人的
儿子修完大学课程后,那个做母亲的就觉得了不起,到处向人炫耀;或是有人养
了一只漂亮的狗,他觉得了不起,带着那只漂亮的狗招摇过市;或是向人炫耀自
己的名、利和财产等,都称为慢。

慢的种类:

1、有些人很有能力,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
2、有人的地位很高,你以为跟他平等,结果你觉得自己了不起。
3、自己比别人差,但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做而已,
  这是慢的心里在作怪。

⑸、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怀疑。

⑹、身见: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

⑺、边见:执著断、常二见。就是说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住“常”;认
为人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完了,这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就是有这两种邪
见,称为边见。

⑻、邪见: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它包括:对因果起不正确的知见,拨无因果;认
为没有过去世,没有将来世,这些都是邪见。

⑼、见取见:执著我们的见解是对的,称为见取见。我们凡夫又一个很深的执著,
认为我的见解才是对的,别人的见解都是错的,这叫做见取见。

⑽、戒禁取见:执著不正确的戒律,称为戒禁取见。比如有人放生,放鸡说以后
不能吃鸡;放乌龟就说以后不能再吃乌龟,这其中没有因果关系,根本无此事,
佛陀是根据因果道理来制定戒律,所以这是戒禁取见;甚至有人认为一定要吃素
才能解脱,所以他吃素,这也是戒禁取见。菩萨道行者,为了避免因他吃肉而要
杀害众生,所以吃素,这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并非是为了要解脱而吃素,如果
吃素能解脱,牛羊早都解脱了。

更有些人持牛羊猪狗戒,他们学习牛羊猪狗所做的一些行为;有些不吃这些
众生的肉,好像兴都教徒认为牛是神圣的,所以不吃牛肉;某些教徒却认为;猪
是肮脏的,所以不吃猪肉等,这些都是戒禁取见。

这六个根本烦恼妨碍我们解脱生死,其中严重的三大烦恼是贪、嗔、痴,称
为三毒;在这三毒中最严重的是贪爱。(请参考《烦恼》)

爱的种类:

1、对乐欲、财富、权势等五欲之贪求与执著。
2、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的贪求与执著。
3、求生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及永生的贪求与执著。
4、不再生存的渴求。

佛陀说我们烦恼中的“爱”是集谛的主要原因,故集论说“若爱、若后有爱、
若贪喜集行爱、若彼彼希乐爱是名集谛。”就是说贪爱是苦生起的主要原因,我
们对现前的事物苦苦贪求,此称为爱。

1、后有爱:我们想要追求永恒的我,追求死后的将来,而这样的贪爱,使
  我们死后将来再继续受生,称为后有爱。
2、贪喜集行爱:当现前的境界出现时,我们因迷惑而执著它,称为贪喜集
  行爱。
3、彼彼希乐爱:我们知道现前这样快乐的境界,追求将来也要有这样的境
  界,称为彼彼希乐爱。比如今生夫妻生活适意、恩爱,希望将来死后夫
  妻再结来生缘。

因为这种种的爱,使到我们死后再来生死轮回。由这个贪爱的烦恼使我们产
生常、乐、我、净四个颠倒。在这个贪爱之中有一个“自体爱”,称为我执。众
生对这个我执深执不舍,便无时无刻都在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永恒的生存。因
为这个贪生的欲望,使得过去、现在所造的诸业得到滋润,继续向前推动。业是
过去的因,贪爱这个烦恼是现在的缘,因缘和合,我们就生生不已,一生有一生。

㈡、业:我们过去及现在世所造的种种业行,它也是属于集。因为业行能集无量
种众生业道于内身。

⑴、业的意义:业为造作义,既是有意造作之行为称为业。业所造成之效应(果
报)称为业报。此中造作之心有善、恶、无记三种,形成善、恶、无记三种业报。

⑵、业的推动者:求生、求存、求再生之“有爱”滋长意志造业,是生命能继续
延续及向前迈进。(请参考《业力与轮回》)

〖三、灭圣谛〗

灭圣谛既是苦灭圣谛。它说明众生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
灭是指灭除惑、业、苦,断著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
不生所以不灭,既是涅盘。

㈠、涅盘:

⑴、涅盘之意义:涅盘是不生不灭之义。佛说涅盘是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实相既是真理,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诠释,唯有智者亲自证悟方知;
故说:“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测。”涅盘并非因缘所生,是
无为,是没有造作的,并不是语言所能阐释的,不是常,不是无常,也不是断;
不是苦,也不是乐,无相可得。既然什么都不是,为什么还有这回事呢?

⑵、佛陀演说涅盘的原因:因为世间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皆是无
明烦恼之产物,而我们因迷惑以为有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实相是非有非无(离有
无)之不生不灭。我们凡夫所知道的生灭幻相,是迷惑而执著以为有的,本来没
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无。如果说有,就是执著常;如果说无,那就是执著
断。我们凡夫一直在这相对的概念里打转,在讲涅盘时,佛陀不讲有、无,生、
灭;他讲非有非无,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有会使人误解为:除生、灭之外,还
有一个不生不灭,那又是错误了。

凡夫所迷惑的生灭万法之中,具有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觉,
认为它是生灭的。比如我们观赏《释迦牟尼传》这部电影,从佛陀降生到他涅盘,
这只不过是银幕里的变化罢了,里面并没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闪来
闪去,在这些光影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这为圣者在生,在灭。而世间的真
相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不生不灭,但是我们的智慧被烦恼所遮盖,就以为他有生
灭,故唯有断除烦恼的圣者,才能证得这个涅盘。此涅盘并非是在生灭之法以外,
另有一不生不灭之法可以证得;而是在生灭法之中,发现到不生不灭之真相,此
才可称为证得涅盘。

这世间一切生灭无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摆脱它,到一个不生不灭的
地方去。但是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个的地方就在生灭无常里面,它原本就是不生
不灭的。因为我们迷惑,所以以为它生灭。当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现到:原
来在这生灭万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灭。所以证悟的阿罗汉圣者,并
没逃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在这个世间体悟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不灭,称为证得
涅盘。涅盘并不属于因果,所以涅盘并不是我们断除了烦恼后所得到的果报。《
金刚经》曰:“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证悟涅盘(成佛)时,
无一物可得,阿罗汉证悟涅盘亦复如是。我们众生就是获得太多,这边拿,那边
抓,“财产”太多,样样都放不下,所以没办法觉悟与解脱。如果有一天,我们
觉悟到无所得时,既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盘了。

涅盘就是无生,无生所以不灭,所以涅盘有称为不生不灭。因为不生所以就
非有,非有就不无,就是不是有,也不是无,故涅盘不属于存在或不存在。有很
多人误解了涅盘,他们迷惑地问涅盘以后,那个人存在吗?他去了哪里?但是涅
磐是无生,无生就没有灭,就不能称为有,也不能称为无。一个东西生出来,你
称它为有,它灭掉了,你称它为无,没有生不能称为有,不能称为无。涅盘不属
于有、无,就不能问涅盘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烦恼的概念。涅
盘并没有一个人证到涅盘,因为觉悟涅盘的人一无所得,包括这个“我”,就是
他觉悟到“无我”,既然无我,就没有我证悟涅盘。证悟涅盘就是没有烦恼的智
慧,这其中无一法可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

以凡夫的眼光来看,证悟涅盘者再也没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断灭,他
不会认为这个世间给他种种苦,要把它们断掉,他的内心没有执著与挂碍,寂灭
清凉、(寂既是寂静不动;灭既是烦恼不生。)心行处灭,这和我们凡夫不同,
凡夫的心无时无刻不住在一个地方造作,而证入涅盘者就没这回儿事。

〖四、道圣谛〗

道是出世间的因,解脱苦的方法,通往涅盘之路称为道。广义的说有三十七
道品,狭义的说有八正道。

㈠、修道的层次可分为五个次第:

①、资粮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处。

②、加行位:观四圣谛,既是观苦、集、灭、道谛。

③、见道位:觉悟见惑,断三结,既是断除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结。所谓结就
是束缚的意思。
1、我见结:身见是一种知见,因这个知见使我们做出种种傻事,而见道的
  人没有我见,但并不等于没有我慢。我慢是我们的内心高举,认为有一
  个主体存在;而我见是执著现前的身心有一个我。所以见道的人只是破
  除我见,没有破除我慢。
2、戒禁取见结:守持种种不正确的戒律,见道者无此烦恼。
3、疑结:见道的人对于佛、法、僧有绝对的信心,丝毫无怀疑。

所谓见道既是见到涅盘之道路,我们现在听闻佛法,是听涅盘之道,并没有
见。比如我告诉你从新加坡怎样搭飞机到东京,下了机要怎样搭车到火车站,从
火车站怎样搭车到一个乡下,再从乡下去一间寺庙。如果你们从头听到尾,这只
是听而已,但是你们真的去到那个地方,那才是见道。我们听闻了很多佛法,有
一天觉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时候,那就是见道。见道的人断除了我见、戒禁取见及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怀疑三种束缚他们的轻微烦恼,称为三结。

④、修道位:修行者见道后继续修行,称为修道位。既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
这些圣者称为有学圣人。

⑤、无学位:既是证悟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已经完全解脱烦恼,再也不
必学习即修行解脱的方法,称为无学,所以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hide]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hide] ㈡、受持五戒:

三皈依者皆应进一步受持五戒。受五戒也同三皈依一样,我们只是内心受持
五戒,那力量不强,遇到逆缘时就不容易把握,往往会把五戒丢到一边。就好像
一对男女,只是同居,不要结婚,那他们就很容易因恼意见而分手。同样的,如
果一个人内心认为受持戒律是正确之道,他就应该去请求一位法师,为他传授五
戒。传授五戒是这样的:传戒者必须是一个持戒者,向他求戒才正当。佛弟子的
受戒,须是师师相授,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唯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将戒传给
他人,此一戒体,是直接传自佛陀,受戒而纳受戒体,便是纳受佛的法身于自己
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有的法身,以期引导各人自性是佛的发明
或证悟。它与其他宗教的戒律不同。佛教的受戒律是自动发信受持的,并不是像
被判死刑那样,有人持者刀子强逼我们一定要受持。如果我们坚持不要受持戒
律,佛陀也没办法,但他会慈悲劝导我们“以戒为师”;那是因为在佛教的教导
中,必须要朝向戒、定、慧的修学;如果没有戒律为基础,修学任何法门都很难
有成就,所以学佛者应该先皈依,然后受戒。《法华经》曰:“精进持净戒,犹
如护明珠。”我们受持五戒后,要好好守持,才能期望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经
又云:“信为能入,戒为能度”既是此意。

㈢、总结:

一般人只听别人说皈依好,就去皈依,那只是找一张护身符,他们说有了这
个“护照”后就可升天,这不是皈依,这是迷信。不懂得佛法的人,过去世与佛
有缘,听到人家说皈依好,他就去皈依,不知道皈依的真正意义。其实皈依并不
是得到东西,而是我们内心真诚的皈向佛、法、僧三宝。因为我们在生死轮回
中,以佛、法、僧三宝为明灯,让它指引我们走上光明的康庄大道,使我们断除
一切烦恼,最终觉悟证果--成佛。我们内心以此为道路、为皈向,这才是真正
的皈依。我们三皈依,受持五戒后,要进一步修持,不论修学任何法门,一定要
以戒律为基础,不然是很难有成就的。如果一个人他整天杀生,不管他修药师法
门或是拜大悲忏,今天忏悔,明天杀生,后天杀生,那是徒劳无功的。我们要在
生活实践五戒,以它来约束咱们的身心,自我教导,慢慢地我们的心就会定下
来,这样就会接受这五戒,确信严守五戒,以戒为师,它真能另我们得到安乐;
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之处就在于此,既是佛教有戒、定、慧的教导,而这戒、
定、慧三无漏学,确能使我们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走上光明、安乐的康庄大
道。

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
(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
  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
  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
  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
  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
  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
  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
  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
  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
  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
  --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
  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
  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
  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
  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
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
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
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
说十二处、十八界。

二、众生的意义: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
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
  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
  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1)、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
  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2)、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
  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身体
  和精神活动。

三、五蕴简表:

  〔色--色法------物质的活动
  〔受 〕
五蕴:-〔想 〕--心所法 〕
  〔行 〕      〕-精神的活动
  〔识-----心王 〕

四、详谈五蕴:

(一)、色蕴:

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色所指的是一切
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
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古代印度人把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
物质皆具四大种。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
-流动潮湿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四者、风大--轻浮流动
性之元素。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
--物质的固态;水大--物质的液态;火大--热的能量;风大--物质的气
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
风做代表罢了。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
地大、火大、风大少。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说一块石头,
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少;石头热的话,火
大就多。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既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
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学那样,用各种仪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
含何种元素,佛教对这些不太注重。它着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
所以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
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
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内色     外色     产生的知觉
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耳根-----生尘-----耳朵听到声音
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
是指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
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
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
为五双色和发处所摄色,共十一种。

(二)、受蕴: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
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
称为三受。

(1)、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2)、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3)、舍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⑴、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
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
影里面有一个“李小龙”,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龙”。同样的道理,
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眼
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
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
是眼睛受乐;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
不乐受(舍受)中。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
觉乐受;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
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
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如果音调太高、
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如果没有声音,耳
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
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
道,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东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我们的心里念:
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
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
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
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这些都是从
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心、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
存在了。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灯关了,
那苦就没有了。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
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
根而来。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苦、乐、舍
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
乐、舍不是烦恼。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然的,那受蕴呢?
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
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座垫就有受
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
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
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
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
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
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
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
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生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

(三)、想蕴: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
安立种种的名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
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
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
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
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
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
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
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
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
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
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
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既是颜色的
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
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
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
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
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
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
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
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
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
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
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
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



沙发
发表于 2015-4-4 22:39:1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 不错 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0-30 13:35:08 | 只看该作者
嗯哪,,来补充基础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0-4-7 23:33:51 | 只看该作者
有隠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20-4-17 07:35:11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基础知识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发表于 2020-4-20 10:12: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发表于 2020-8-20 16:37: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发表于 2020-10-2 11:15:3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核
发表于 2021-3-24 13:28:3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10-30 17:36:06 | 只看该作者
芝麻 请开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