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泰山神信仰促进了泰安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泰安城的兴起,与历代帝王祭祀封禅泰山息息相关。唐代以前,泰山脚下仅是一个镇级治所,称岱岳镇。据《金大定重修宣圣庙记碑》载:“宋开宝五年(972)徙乾封县于此,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曰奉符,废齐阜昌之初(1130)改为军,曰泰安,本朝开国六十有八年(1182)升之为州。”泰安城内“棂星门至端礼门,阔数百亩,货郎扇客,杂错其间,交易者多女人稚子。”此外,神诞庙会,作为集宗教信仰和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特殊的经济现象,也为经济和民俗文化的丰富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追根溯源,宋大中祥符年间开始的庆贺东岳大帝圣诞的活动,为东岳泰山庙会的正式定制奠定了基础。宋、元、明、清延至民国,东岳庙会千年兴盛。从以宋代为背景的《水浒传》中的有关描写中可窥庙会兴盛之一斑:“原来庙上好生热闹,不算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只客店也有一千四五百家,延接天下香官。到菩萨圣节之时,也没安著人处,许多客店,都歇满了。”明代东岳庙会依然影响甚大,明人陆容的《菽园杂记》卷七引许彬《重修蒿里山祠记》载:“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属东岳帝君诞辰,天下之人不远数千里,各有香帛牲牢来献。”至于清代的泰山庙会,清人唐仲冕在《岱览?岱庙》中有记载:“庙城宏敞,每年祈赛云集,布幕连肆,百剧杂陈,肩摩趾错者数月。旧传三月廿八日为岳帝诞辰,是日尤胜。”
东岳大帝信仰对文化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正如郭沫若先生指出:“泰山是中华文化的局部缩影”。在这个“缩影”中,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形象是重要的组成都分。其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正史中有许多关于泰山神东岳大帝的记载和遍及全国各地的东岳庙。一是历代文学艺术作品也往往涉及东岳大帝。如《搜神记》、《冥报录》、《集异记》、《续夷坚志》、《剪灯余话》、《水浒传》、《封神演义》、《耳食录》、《金屋梦》等等都有泰山神东岳大帝的描述;诗词歌赋、戏曲以及游记散文、民间传说涉及到泰山神的更是不胜枚举。泰山岱庙天贶殿内的《东岳大帝启跸回銮图》场面恢宏、构图精巧。至于民俗文化,泰山神东岳大帝信仰的影响和贡献就更大了。泰山地区的民俗以泰山信仰为主导,以对泰山神和碧霞元君的信仰民俗为主线,社会民俗、经济民俗和旅游竞技民俗交织融汇。尤其是对地府、人间、天庭三重空间的信仰格局,使该地区历代都保持了颇具规模的香社组织、祈福还愿的香客队伍。因此,泰山民俗具有了独特的特点,历来为民俗研究者所重视。
泰山神东岳大帝由于泰山的特殊地位,经历了由自然神而人格神又自然神的演变过程,这在道教神仙谱系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这个历程典型地、具体而微地反映了在原始自然崇拜基础上道教自然之神的形成过程。进行泰山神信仰的研究,对于体认道教神仙所蕴含的敬畏自然、统和天人的精神,具有形象的解说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