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379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做客試講]《〈心經〉與“正法三摩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02:0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的課是《心經》與“正法三摩地”。

  《心經》是佛教最簡短的一部經,也就是因其簡短被傳得汎濫。國人幾乎都有耳聞。“三摩地”被翻譯為禪定,直譯是死地,寂靜地等。

色既是空的最經典的出處就是佛教最短的一部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般若部】
。出自《大般若經》。
但是佛教有一個依時判教,將佛教分成諸多的系列。
例如:
《法華經》將佛教分成〖一乘(佛乘(包含了三乘))〗和〖三乘(聲聞、緣覺、菩薩)〗。
《涅磐經》將佛教分成〖滿教(大乘)〗〖半教(小乘)〗
《維摩詰經(玄奘翻譯為《無垢稱經》也有翻譯為《淨名經》)》認爲一音教,佛陀一音教化,衆生隨類得解。(《法華經》也有類似的思想,說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天上下的雨水的成分一樣,但是土地上生出的植物不同,但是都能夠得到滋潤。)
宗門(禪宗)不立經典,但也分了頓悟教,漸悟教。
《解深密經》則將佛陀轉灋輪分爲
〖一時有教輪〗
〖二時空教輪〗
〖三時唯識中道輪〗(三轉法輪)。。
〖一時有教輪〗簡單來説既是小乘,主要經典是《四阿含經》等小乘經典。内容為四諦十二因緣。說四大五蘊諸法實有而人我為空無,我空法有。謂一切存在的現象皆依因(原因)緣(條件)所生,依因緣所滅,雖然現象並沒有真實存在的實體,但是卻有構成現象的要素。當時是爲了去除衆生的實有我執,彰顯諸法無我
。但是當時的人聼了四諦法之後卻又以爲四諦法實有,甚至有人以爲四諦法是真理。
〖二時空教輪〗簡單來説既是【般若部】大乘法,主要經典是《大般若經》等大乘經典。内容是諸法緣起性空。爲了去除終生的實有法執,彰顯諸法皆空
。但是當時的人聼了般若經典之後,都以爲諸法皆空,而惡趣取空。例如中國禪宗的百丈懷海,以心為木石,不取分別既是成佛。這一點已經在〖吐蕃僧諍〗和《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被嚴厲破斥。
〖三時唯識中道輪〗簡單來説,彰顯非有非空的中道。内容是三性三無性,主要經典是《華嚴經》和《解深密經》。
三無性為:
〖一相無性〗〖二生無性〗〖三勝義無性〗用來彰顯一切法無性,一切法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磐
三無性依據三性安立:
〖遍記所執相〗〖相無性〗
,由相本無故,但假名安立。說世界万法的表象不是真實的,但是可以借用這樣的不真實的表象假立。
〖依他起相〗〖生無性〗
由現象依因緣法而有生有滅,稱之爲緣生法,沒有自然性(自如不受影響)。而緣生法只是世界的表象所以並非勝義
〖圓成實〗〖勝義無性〗
,勝義這個東西,(咳嗽)。如來密因,雖有大力神通也難以示衆。因爲言辭名句有漏有失,人自己就不完美了,又是被這樣不完美的人類發明的不完美的東西。但是人類又只能通過言辭名句示認來認識和了解世界的現象和知識。知識被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之後,通過語言文字的方式傳遞,但是真理被分割之後便不再是真理。所以勝義是不可說的。斷章取《法華玄意》的義説是:法不可說,若有法可說,所說非法,非説法也;法不可聞。若有所聞,乃聞非法,非聞法也。法不可言,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故《淨名》云:其説法者無說無示,其聼法者無聞無得。當建此心,可説法也。(這一點,《金剛經》裏也有明確的説法。)
然後,《心經》,判教的時候,我們可愛的玄奘公(廣行般若唯識宗的代表)將之判入二時輪,鳩魔羅什判為三時輪(不過鳩魔羅什公為深見般若中觀見的代表,為三論宗開祖。)。


——以下這部分我個人認爲是個重點。是《心經》前面必要因緣(原因+條件)。也是進入《心經》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心經》既不是科幻,玄幻,也不是童話或者什麽神話内容;甚至不是空洞浮華的讚美文或者是祈禱文。而是觀自在菩薩講述正法三摩地(正法禪定)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到達彼岸))的境界。當然了,按照道理在那個境界中,心境俱空,是沒有境界和道理可言的。但是沒有辦法,在語言文字的層面上就只能謬説了。
  關於謬説和語言。歐洲神學當中也有個概念叫做〖否定神學〗。也就是歐洲的神學家門發現,當神學思辨達到了最高層次的時候,對於神的描述,只能夠通過否定形式的語言來作爲沒有太大的過失和錯誤的描述。也就是例如,神不是桌子,神不是椅子之類。同样,《心經》裏面的否定詞也很多。在這裡先不梳理了。《道德經》中的否定形式也非常多。同樣屬於〖否定神學〗的層次。超越這個層次之後沒有文字語言再可以對神進行描述,也沒有思辨可言。有非常多的文獻使用否定式的描述方式,但是這不一定代表作者的思維能力混亂或者是無能,反而是頂級思辨能力的體現。
  好了,回到正題。依據前面鋪設的知識,勝義是無二、一真、離於言思的。關於無二的境界可以參考《維摩詰經·不二法門品》簡體字版本的連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08087/ 其實也是我以前發在別的地方的。
  曾經牟尼爲法湧菩薩說勝義諦(《解深密經》),也就是經常提及的第一義諦:是聖者自内所証,無相所行,不可言説,絕諸表示,絕諸諍議。不是普通的凡夫可以尋思(就像通行版《道德經·十四章》: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視之不見,聼之不聞。所以沒有辦法尋思)。與諸相行非一非異。(因爲不是表象,而是本質,通過外在的表象沒有辦法證明,只能自己内證)。
  既如此,勝義要怎麽自内所證呢?就是通過禪定,即三摩地。慾界中的狀態是散亂的,色界中的狀態攝心於一念,就是禪,而無色界為定。在王菲念的《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為正法三摩地,在《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中為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實際上就是同一個東西。就是楞嚴定。
  《楞嚴經》中第六卷記載了觀音菩薩入定的因緣和方法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正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
  
  爾時觀世音菩薩既從座起 ———這類型的不用翻譯了吧?
  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稽首釋迦牟尼佛而對佛說
  世尊,憶念我昔於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 ————釋迦牟尼佛,回憶我曾經在無數的恆河沙劫遠的過去,有古佛出現在世上,名觀世音古佛。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我由於受到觀世音古佛的啓發,萌發了想要成就無上道,成佛普渡衆生的決心。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觀世音古佛教我從耳根聞思正智修學
  入三摩地  ————進入正定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開始修習時,注意聲音自然流入耳中,而不是用注意力一直向外馳求更多的聲音。仔細地注意聲音的源頭,便會發現聲音的源頭並不是在外境,而是自己的感受聲音的器官,發現了這一點之後將聽聞的注意力反過來,聼自己内在的生命,外境的聲音被自己忽略了。沒有了外在的聲音和動相。
  所入寂靜————雖然已經能夠不被外境的聲音打擾,但是此刻的安靜也依然是一種聽覺的存在形式,不能認同這樣的安靜,一直要到連寂靜都聼不見的寂靜才是真正的所入寂靜。
  動靜二相
  了然不生————到了這個層次,已經破除和超越了動靜兩种表象和境地,真正的寂靜。到這裡已經破除了和超越了佛教所謂的色陰,也就是色蘊。
  如是漸增
  聞所盡聞————就好像剝洋蔥一樣層層瓦解自己的感官,了解這種方式和技巧之後繼續,將自己聼能隨著寂靜抽離,就好像兩顆根糾結在一起的果樹,拔起一棵,另一棵也很容易拔起。到這裡已經破除和超越了佛教所謂的受陰,也就是受蘊。
  盡聞不住
  覺所覺空————前兩蘊已經超越,還有知覺和自我意識,繼續超越直到覺亦不覺,覺所覺空的地步,妄想和能想都超越,破除和超越了想蘊。
  空覺極圓
  空所空滅————到了這一步便是禪宗常說的天空中沒有浮雲一樣的清澈境界。但空的存在依然。在這樣的空境能夠不執著繼續超越,所空和能空都超越,就破除和超越了行陰,也就是行蘊。
  生滅既滅
  寂滅現前————前面六縛都是生滅法:動滅靜生,靜滅根生,根滅覺生,覺滅空生,空滅滅生。故最後之滅結亦當解除,若不解除,恆住俱空之境,生滅不盡,依然是不究竟的。到了這一步便是破除第八識,最有名的:阿賴耶識的識陰。其餘的諸識都依據阿賴耶識而生,而一切現象又依據諸識而生。這個縛結一打開就是禪宗所謂的明心見性。至諸生滅法全不起生滅。當一切生滅法悉皆滅已,自性顯露,寂滅體性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
  十方圓明獲二殊勝————忽然於此超越了世間和出世間生滅法門和無生滅法門。與一切融合無礙。獲得兩种殊勝。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
  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衆生
  與諸衆生同一悲仰 ———— 一是能在入定中契合十方諸佛本來清靜的妙覺真心,與佛同一慈悲心;而是能在出定后與十方一切的六道衆生感受業力,因果,生死,快樂,痛苦等等,能夠感受到六道終生希望從被束縛的現象世界中得到解脫的冀望心。

————————————————————————————

以上是觀音菩薩的入定方法和因緣。然後因爲他能夠根據耳根法門很快獲得圓通,觀世音古佛以自己的名號為他授記觀世音號。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名字的由來。後面的範圍不囉嗦。
下一樓直接說《心經》了。前面這些鋪墊好,後面就很簡單了。=   =

正式來講《心經》。。這,王菲念誦的那個聖佛母版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個版本。比較完整。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明明就是觀音菩薩說的,=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這個到處都有就不說了。那個更像是記錄片,我拿出來的這個本比較象科教片。
因爲三世諸佛都根據這個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無上正覺,就好像我們每個人都是媽媽生的一樣;所以這個般若波羅密多在有些譯本當中有一個聖佛母的稱號。
〖般若〗在這部經中的意思是正智慧,真實的智慧,不是猶太人做買賣的那種智慧,也不是孫子兵法那種謀略的智慧。而是能夠徹照真實的智慧。
〖波羅蜜多〗行至彼岸。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衆(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並諸菩薩,摩訶薩而共圍繞。
————
這部分和白話文差不多的我也不翻譯了。
爾時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
————
佛祖在那個時候,進入甚深光明中公開宣說正法禪定。光明不一定要當作是象太陽一樣物理性地發光。我個人也不是佛教徒,更願意看作是一種修辭手法。即在公開宣佈一些很重要的知識的時候,就好像陽光驅逐黑暗那樣驅除愚昧。這樣理解或許更能被現在的人接受。
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密多,觀自五蘊自性皆空。
————
那時有觀世音菩薩也在那場佛陀講法的大會,而這位菩薩,已經能夠修行至智慧的彼岸。觀照見我們看見的顔色,聽見的聲音,嗅到的香臭,嘗到的口味,碰觸到的感覺……以及我們感受到的痛苦及快樂,那些平淡的感受……我們對事物的看法,理解,以及偏見……以及我們所有的行爲,哪怕是潛意識的行爲和意志……以及我們所認識的一切現象,記憶和它們的載體……它們雖然存在,可他們的自性和實質卻是沒有那些屬性和現象的,所以假名為空。觀世音菩薩就是能夠觀照的這樣的自性空。
爾時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法門,樂慾修學當云何學?
————
那時有佛陀的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上前對觀世音菩薩表白說:如果善良的男子、女子希望修學這樣的深至智慧的彼岸,要怎麽學呢?
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諦聼,為汝宣說:善男子善女人,樂慾修學此般若波羅密多法門者,當觀五蘊自性皆空。何名五蘊自性空耶?
————那時觀世音菩薩告訴尊者舍利子說:你認真聼,為你公開說:善良的男子和女子們,希望修學這個深至智慧彼岸的法門,要能夠照見:原本可以看見的顔色,聽見的聲音,嗅到的香臭,嘗到的口味,碰觸到的感覺(色蘊)……以及感受到的痛苦及快樂,那些平淡的感受(受蘊)……所有的看法,理解,以及偏見(想蘊)……以及所有的行爲,哪怕是潛意識的行爲和一切意志(行蘊)……以及所認識的一切現象和已有的記憶包括認識和記憶的載體(識蘊)的自性(本質)。什麽叫做五蘊自性空呢?
所謂:色即是空,空既是色,色無異於空,空無異於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無所生,無所滅。無垢染,無清淨。無增長,無損減。
————
這麽說:能夠徹照到表象都消融瓦解得剩下本質,而本質就是現在可以徹照到的表象,表象和本質此刻沒有區別,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都是這樣沒有區別。舍利子,徹照到一切的表象都消融瓦解成本質;因爲阿賴耶識也被超越澈淨,所以不再有所生,既無所生亦無所滅;沒有自我意志,所以也不會再根據自我意志分別垢染和清淨;沒有生滅,也不會再有增長和損減。
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無眼識界,無意界,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所得,亦無無得。
————
舍利子,是這樣的原因,本質中不再有表象,沒有顔色,聲音,氣味,味道和觸感……沒有痛苦和快樂、幸福以及平淡……沒有看法,理解和偏見……沒有行爲,哪怕是潛意識的行爲和意志……沒有認識和記憶……好像沒有了眼睛的功能,沒有了耳朵的功能,沒有了舌頭的功能,沒有了身體的感覺的功能,沒有了思維意識的功能……沒有眼睛所看見的一切,連黑暗都看不見;沒有耳朵所能聽見的一切,連安靜都聼不見,沒有了舌頭所能嘗的一切味道,沒有了所能思考的一切想法……就這樣從眼界開始,直到沒有眼睛所能認識到的眼識界,直到沒有了意識,直到沒有了意識所能意識到的意識界等六根、六入、六境所集的十八界(破五蘊十八界是破凡夫所執);沒有了由無明開始的十二因緣(呼=    =這個你們百度一下吧,是破緣覺所執)……甚至沒有佛陀剛開始説法時說的四聖諦,即沒有知苦,斷集,修道,證滅(破聲聞所執);甚至不再有世間中的智慧,甚至沒有得和無所得(破智得是破菩薩所執)。
舍利子,由是無得故,菩薩摩訶薩,依般若密多相應行故,心無所著亦無掛礙,以無掛礙故無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妄想究竟圓寂。
————
舍利子,因爲與一切得無所得,菩薩及大菩薩,就是依據智慧到達彼岸法門的本意契合的原因。六縛盡解,五蘊全消,本初心不在被障礙蒙蔽,也沒有掛礙拖累,沒有愛憎,也不再有愛憎引起的憂愁和恐怖。沒有了能想和所想,也就遠離了所有顛倒錯亂的妄想。究竟圓寂的金剛三昧。
所有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所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諸佛,都依據這個智慧彼岸法門的原因,證得無上正覺。就好像諸佛的母親一樣。
是故應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廣大明,是無上明,是無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惱,是即真實,無虛妄法。諸修學者當如是學。我今宣說般若波羅密多大明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是因爲這樣,所以應該知道:智慧到達彼岸,是廣大的光明,無上的光明,是無可倫比的光明,能夠破除愚昧黑暗,熄滅除卻一切的痛苦和煩惱,是由於熄除了一切的表象和妄想等等,所以是真實無虛僞的。所有修學的學者,應當這樣來學。我現在公開宣佈智慧行至於彼岸的大光明:(咒語屬於五不譯的範圍,但是不翻譯的話又怎麽能夠明白意思呢,意思都不明白怎麽能叫大明呢?真是自相矛盾,反正我是外道,我為你們妄自翻譯了。)揭諦去,過去,失去;波羅達到,行至;僧衆多;菩提覺知;婆訶(也有作娑訶)圓滿。這麽對切起來是不成意義的。我曾經有看過印度人翻譯為:經歷過,經歷過,經歷過之後超越,超越所有的經歷,正覺知圓滿。
(我此生至今有兩件感覺被雷轟到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搞婆羅門瑜珈的時候不小心進入過正法三摩地;第二件事情就是看到印度人的這個翻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的咒語相信很多就算不是佛教徒的人也有偶然的機會聽到過,但是沒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意思。本來還以爲這意思多深奧到外星人語言的,沒有想到就是那麽簡單的道理而且還很不錯。)
(呼~累死我。)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密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密多。
————
噗,光靠嘴巴唸這個咒語是沒有可能進入正法三摩地的。除了廣告效應讓<敏感詞>人知道以外最多當作箴言鞭策自己。不過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的話,的確是在靠近智慧彼岸。不過這句話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我要用生命和實踐來説,好難也。=    =能堅持每天早上起來鋪床就不錯了……
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而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般若波羅密多當如是學,是即真實,最上究竟,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
那時,釋迦牟尼佛從三摩地中出定,讚嘆觀世音菩薩說:真好,真好,善良的男子,就如同你所說的那樣,智慧到達彼岸的法門就應當這樣學,是立即真實,最究竟的。一切的如來佛,也都隨著歡喜。
佛說此經已,觀自在菩薩,並諸苾芻,乃至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佛說完此經(噗,重點都別人說完了你才睡醒),觀世音菩薩,與大比丘和尚,乃至世間上的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大衆,聽見佛所說的這些,都很歡喜,相信,受用,並且奉行。=   =


  《心經》的内容就是這樣,是觀自在菩薩描述正法三摩地的壯態,可能我的翻譯不是很完美。也是盡自己所為了。禪定的狀態就如《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如果有和尚騙你們說,在定中看見菩薩活佛身相完滿,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如琉璃來為他們摩頂受記。像這樣的和尚和佛教徒,你就問他們,既無眼界,乃至無眼識界,無意界,無意識界,你怎麽看出活佛菩薩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啊?
  理論的部分就是這樣大概提一下。希望各位能夠按照耳根圓通的方法試著進入三摩地切身體驗一下。切身的體驗和別人的描述是完全不一樣的。

[ 本帖最后由 青川 于 2008-7-8 02:21 编辑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02:02:19 | 只看该作者
説明一下,發在神秘是有原因的。因爲我認爲三摩地是一種神秘體驗而不是宗教的内容或者是東方的内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8-7-8 02:16:21 | 只看该作者
:L 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02:23:22 | 只看该作者
不懂的地方拿出來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08-7-8 08:36:59 | 只看该作者
good,,青川的进步是社里面最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发表于 2008-7-8 10:06: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川 于 2008-7-8 02:02 发表
説明一下,發在神秘是有原因的。因爲我認爲三摩地是一種神秘體驗而不是宗教的内容或者是東方的内容。=   =




钻个牛角尖。。神秘体验也是宗教的重要内容啊。。佛教也是东方的重要宗教啊。。其实各院交集都还蛮多的。。:o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发表于 2008-7-9 00:57:13 | 只看该作者
你到底没取用我推荐的华严五教的判教=  =
不过我还是支持贤首的波罗蜜乘判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发表于 2008-7-10 23:13: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玉壶子 于 2008-7-9 00:57 发表
你到底没取用我推荐的华严五教的判教=  =
不过我还是支持贤首的波罗蜜乘判教~~~~~~


你怎麽這麽喜歡判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核
发表于 2008-7-10 23:23: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e 于 2008-7-8 10:06 发表




钻个牛角尖。。神秘体验也是宗教的重要内容啊。。佛教也是东方的重要宗教啊。。其实各院交集都还蛮多的。。:oo


宗教中的神秘體驗部分屬於神秘體驗的一種,但是神秘體驗不完全是宗教的神秘體驗。

佛教雖然是東方宗教沒錯,但是“定”的狀態並不是佛教或者東方獨有的神秘體驗。所以……你思路繞錯了。。。

不過我自己糾結的部分:
東方總是讓我想起諸子百家、緯學和數術方面。
宗教讓我想到的也是教義、儀式和宗教組織那方面。

所以我覺得青川把神秘體驗放到神秘學院還是有點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7-11 04:29:38 | 只看该作者
我除了喜欢“判教”外说不定还喜欢“叛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