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93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宗萨钦哲仁波切《不是为了快乐》之生起菩提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0:2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起菩提心

  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都很善良。吉美·林巴告诉我们,他这一生遇到过非常多的好人,但他又说,却很少有人了解什么是「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  如我们已知的,「皈依」是解脱之道的基础。接着,我们要生起菩提心,它是前行修持的精华。

  【一】  何谓「菩提心」?
  概略来说,「菩提心」是令一切众生都究竟成佛的愿望。它是大乘法道的心脏、头脑、眼睛、血液与脊梁,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修持。事实上,「菩提心」的概念是如此强而有力,仅只是珍视「将解脱的智能传递给他人」的这个愿望,就是所有可能做到的供养中最广大的。

  不过,即使是所谓的佛教徒也常会误解菩提心,以为它只比悲悯的慈爱更高一点而已。慈爱、悲心以及希望让他人快乐,是时下流行的理想,并经常升格被认为就是菩提心最重要的特征。但是我们忘了,若无菩提心就无大乘或金刚乘佛教,而这两个道乘的最关键面向,既是理解空性的智慧。若无智能,悲心本身就非菩提心,反之亦然,这两种功德都极为重要。

  大多数的佛教徒都了解菩提心与宽容、体贴、慈善的行为有关,却很少注意到它与理解「无二」智慧(无二智)相关的部分,而这正是菩提心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若是缺乏对菩提心的全面领悟,所有的佛法修持都将沦为心灵的唯物主义,因为它失去了使法道如此璀璨、鲜活的精华——菩提心。

  根据噶玛·恰美(KarmaChagme)仁波切[1]的说法,唯一能将不善而负面的想法与行为转变为有益的,并将有益的想法与行为转变为解脱道的方式,即是透过菩提心。而为了让自己能生起菩提心,我们必须先创造某种因缘,也就是要先皈依、生起悲心并积聚福德。(要详尽且准确地理解菩提心对于佛法修持者的重要性,请阅读寂天的《入菩萨行》。)

  菩提心——慈爱、悲心与「无二」的智慧
  大乘修行者不仅祈愿所有的众生都能离苦,还要离于苦因,而苦因的根源就是二元分别的心。因此,菩萨不会局限自己于慈善或人道事业而已。如同吉美·林巴所指出的,世界上有很多良善并极具悲心的人,其中有些更是积极的人道主义者,但是,由于菩提心并不仅仅是对生命的慈爱与关怀,所以这些人并不必然都是菩萨。

  那些为他人从事服务的人,有时可能基于完全错误的理由在做这些事。他们也可能变得执着于目标而毫无弹性,而且,如果工作未能如愿达成,他们会折磨自己,变得自责、内疚又愤怒,这些都是执着的副作用。如此一来,很良善的人会丧失信心、希望与决心;而想要成为菩萨的人,甚至可能会完全放弃追随菩萨行的努力。因此,无论人们表现得多么关怀、体贴,他们还是有落入深沉的自我中心之危险。而菩提心会被如此赞叹的另一个理由,就是因为它是对治自我中心最可靠的方法。

  「菩提心」被误解的一个最明显的征象,是那些表现得温和谦卑、永保微笑、从不现出恼怒或生气样貌的上师,会被形容为「自大傲慢」。这种区分,很清楚地表示我们忘记了「智慧」是菩提心不可分离的面向。由于我们无法知道这些喇嘛是否完全证得菩提心,仅根据自己对他们行为的感知,就判断他们是否为菩萨,这是相当愚蠢的。这个例子在说明,误解菩提心就只是仁慈、温和与无私地关怀他人,是个多么容易掉入的陷阱。一旦我们掌握到菩提心更完整的面貌,才会开始理解到某个人是否为菩萨,并不在于他们的外表与行为,而是在于他们对空性的理解,而空性的精要即是悲心。

  初学者修持究竟菩提心

  你应该以「祈愿令一切有情众生获得证悟」的发心开始修持,并提醒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想法,都是自心的显现。如此一来,你会离「空性」与「无二」的观念更近一点;同时,你也会很快发现,自己最多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智识上培养对空性的理解。当然,谈论、研读或甚至尝试想象「空性」,相对上是容易的,但是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总是会掉落在自己极其有限的逻辑禁锢中。我们智识版本的的「无二」也许很符合逻辑,但在实际的层面上,「无二」却非常难以掌握。

  如同龙钦巴所说,如何向一个从未品尝过盐的人解说盐的味道?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给他一些甜的东西,然后说:「盐不是这个味道。」当我们谈到究竟(胜义)菩提心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缺乏能够将它解密并诠释的语言,是我们无法彻底理解它的一个主要障碍。但是在修行中,究竟菩提心并非遥不可及,事实上,正好完全相反。虽然我们的目标也许是超越二元而达到「无二」,但是由于目前我们仍住于二元的领域,因此只能使用二元的方法来试图理解无二元分别。而且,虽然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但我们应该持续祈愿得到无二元分别的结果。

  培养悲心的力量
  直到我们能完整地理解菩提心,否则仍会持续地误认痛苦是真实存在的。其结果是,我们几乎必然会成为自己悲心的受害者;而且,若无法充分了悟「无二」,我们的所作作为也都将导致失望。例如,做为一名治疗师,你准备花多大力气帮助一个酒鬼或吸毒者?设想你的某个病人在未来的五千世,都势必投生为吸毒者。做为菩萨的你,帮助她的决心应当非常坚定,以至于发愿生生世世都要在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地点投生,以便继续治疗她。
  影片快转,来到第五千世。你的病人投生在一个荒凉而凄惨的国度,为了确保她永不投生为吸毒者,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去跟她度过半天的时光。换句话说,你也因此必须投生到那个悲惨的地方,而且整个生命的焦点就只是让自己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与病人度过那几个小时。要做到这点,你将需要拥有教法所描述的「力量」与「决心」,而唯有了悟一切现象的如幻本质(或说「空性」),你才有可能找到这种力量。

  那么,如此无私行为所需的非凡悲心力量,要如何培养?如何建立永不放弃的决心?何处才能让我们找到持续努力的信心与毅力?这每一项特质,都出自于了悟吸毒者、她的问题、她可以被治愈,甚至连她需要治疗的这些想法,都只是自心的产物,于心之外,无一实在。了悟了这个真谛,你就能培养强烈而真诚的悲心——菩提心。

  在某部般若经中叙述,曾有一次,有位菩萨修行者来找佛陀诉苦,他说,致力于帮助众生这么多年,他现在已经精疲力竭了。佛陀因而对他阐释了「时间是相对的」。菩萨乘的教法告诉我们,从首次受戒起,直到证得十地果位的最后一刻,菩萨将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然而,十地菩萨的一个证量,就是理解所有那些无量阿僧祇劫的历程,都像火焰中蹦出的火苗一样地瞬间即逝。

  还有一次,有位菩萨告诉佛陀他非常气馁,因为帮助众生实在是太痛苦了,而且仍然还有那么多的众生需要被救度,佛陀举了一个譬喻来回答。他说,想象一位母亲梦见她的独子被湍急的河流卷走,在这极度的痛苦与绝望中,虽然她完全无能为力,但她完全不顾筷的福祉与安然;为了拯救孩子,她完全不在乎需要花多长的时间,也不考虑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于是,在梦中,她跳下了河,由于坚定的决心与力量,她最后终于成功地救回了孩子,然后她醒过来。她在梦中所承受过的所有痛苦,所付出的一切巨大努力,以及为拯救孩子所投入的时间,实际上从未存在过;甚至她救了孩子一命的想法,也都是一个幻相。

  这就是我们的真实状态,做为修行者的我们,应该记住这个真实状态。试图帮助众生是极其痛苦与困难的,然而,甚至当我们自认已从轮回噩梦中苏醒进,我们仍然还在做梦。不过,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所体验的一切因缘,都是设定来让我们相信梦境是真实的,很少会显示我们的存在其实完全是如幻的。

  【二】  相对菩提心
  若要让菩提心的所有面向都在心中自然生起,我们便需要经过一些认真的训练,而此训练的关键就是培养相对(世俗)菩提心。

  相对菩提心有两个面向——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藉由四无量心(four immeasurables)或其它的修持,愿菩提心能帮助我们生起利益他人的发心与意愿;修持行菩提心是实际上去从事有益的行为,例如修持六波罗密多(six  paramitas,六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与智慧。

  我们很多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修持过布施,例如丢一、两个铜板给地铁里的乞丐;不过,如果要彻底地如教法所说的去修持布施,那就是完全另一回事。你能想象割下自己的手臂、大腿,喂给饥饿的老虎吃吗?这种无私的布施行为,在往昔的大菩萨中并不少见。然而,这并非初学者一开始就能直接从事的修持。
  很多新生的菩萨在一时的启发之下,放弃了自己的一切——房子、家庭与所有的财产等。不过,常常就在几个小时内,他们便懊悔自己的所为。因此,包括吉美·林巴等大师们都一再告诫我们,初学者不应想要立刻完成较为极端的修持,反而应该先修持祈愿,然后再慢慢进展到行菩提心与究竟菩提心。

  愿菩提心
    相对而言,愿菩提心是初学者易于修持的。例如,愿自己做为国王是很容易的,你只要想:「我希望我是国王。」然后整天想象自己是个国王,并且将国王所可能拥有的一切,在脑海里布施给街上的乞丐即可。如果你仔细想想,这类的愿心其实拥有无尽的可能性。例如,当你看到某人有所需求时,你就想:「愿一切众生都拥有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当然,你也很可能掉入一个陷阱,认为发愿根本毫无效果:「那只不过是个愿望!发个愿当然很好,可是改变不了什么,它与实际去做完全不同!」如此低估愿心的力量是很不明智的。在世俗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想法与愿望在起作用,因此,如果有人认为生起愿菩提心是「言行不一」,这是个错误的想法。其实,愿菩提心不但是「言行一致」的,而且还是我们心灵训练中很重要的一环。

  那么,为何我们无法将菩提心付诸实践?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们初学者缺乏决心,而且愿菩提心也相当微弱,因为我们仅有的发愿,就只是每天早上有口无心所念的祈愿文。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练习,让自己在心中生起一种强烈的渴望,愿引领一切有情众生获得成佛的究竟快乐。

  如同龙钦巴所说的,「发愿」是我们初学者唯一的使命与任务。其原因不只是因为我们尚未证得初地菩萨,所以不可能在身体上或实际上做出更高阶菩萨的行持,例如砍掉一根手指去喂食大蜥蜴。首先,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真能利益我们想要帮助的人。其次,由于我们的菩提心尚未成熟,尽管可能起步时极为热诚,但当对方无法改变或进步时,我们可能就会灰心、失望、愤怒,或甚至决定再也不去利益他人了。

  在《胜鬘经》(TheSrimaladevi Sutra)中,胜鬘夫人放下了三个大愿,并自承若无佛陀本人的示现与加持,她不会有勇气如此去做。首先,她回向自己所积聚的福德,愿能实现她的祈愿——在未来的每一世,都得以听闻佛法。其次,她发愿分享佛法给予众生,永不疲厌。第三,她发愿能永远珍视佛法甚于自己的性命与身体,并且将佛法付诸修持。这是我们所应仿效的人,因为尽管我们充满罪恶感,被责任所束缚,而且无休止地忙碌着照顾家庭与支付账单,但这些都无法阻止我们去修持愿菩提心。事实上,它是最理想的修持,而且我们也做得到。
  将近三千年前,佛陀给了某位国王一些忠告;对于现今事务太多而忙不过来的人而言,这些忠告依旧适用。一方面,佛陀很同情国王管理国家的任务繁重,伴随而来的责任与义务也很艰巨;另一方面,佛陀也很清楚,不论国王如何努力,他很难每日、每夜都修持菩萨行。所以,佛陀建议国王对证悟成佛生起强烈的愿心与渴望,在心中尽量地生起愿菩提心,并随喜他人的善行。佛陀肯定地告诉国王,将这些修持积聚的所有福德回向给自己的证悟,如此一来,他不仅能成功履行王室的职责,还能成就做为菩萨的责任,而且积聚无量的福德。

  生起菩提心,并不单纯只是对那些我们认为需要帮助的人生起怜悯之心而已;比起衷心希望救度众生的愿菩提心而言,关怀他人的福祉是一种比较低程度的悲心。引介真谛给予众生,揭露并拆解缠缚他们的迷惑之网,或令他们由作茧自缚的自我局限中解放出来,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礼物吗?在祈愿令一切众生解脱,以及希望提供街头流浪儿童一顿热饭之间,两者根本无从比较。

  想象喜马拉雅山中的某个洞穴里,有位瑜伽士在静坐禅修。他日复一日地修持相对菩提心,然而在此同时,他周遭山村里的婴儿们正以可怕的速度因饥饿死亡。这些婴儿显然需要迅速而实际的援助,可是这位瑜伽士依旧在他的山洞里,思惟他多么希望能引领所有的婴儿、他们的父母亲与一切有情众生都证悟成佛。无论从世俗的角度看起来多么怪诞,但这位山洞隐士远比最终提供人道援助的国际组织更值得礼敬。为什么?因为真诚且由衷地希望他人证悟成佛,是惊人地困难;只是提供食物、药品与教育,则容易得多。不理解证悟真正价值的人,很难接受这种看法。

  寂天在《入菩萨行》第一品中指出:
  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
  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2]

  (是父亲或是母亲,或者还有谁有这样饶益众生的心呢?是欲天还是诸仙,难道修四无量的梵天发得起这种愿心吗?)

  解救身体的病苦是一种世间行,而且只能短暂地解除痛苦;筹划一切众生的解脱,则是永久解决所有痛苦的方案。相对于仅给予我们短暂喘息的人,我们对那些希望永远除去我们所有痛苦的人,难道不应该更加感谢吗?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人都未能觉察这两者的不同,因为我们从未诚挚地希望他人达到证悟。如果有人提供我们一张通往证悟的单程票,我们一定紧抓在手中,根本不会想到要送给他人。

  设想你得到了一剂灵药,喝下去就能获得天眼通与遍知力。你会把它全部喝下去,还是会与他人分享?在你决定之前,想一想,修行者如何经常嫉妒那些看似比自己更精进的法友。或者,当得知另一位同修接受了一个你未被邀请的更高法教时,你有多么嫉妒。如果心中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你会开心地看到朋友们如此努力修持,并随喜他们所得到的一切教授。有一点很容易被遗忘,那就是假如有任何人证悟成佛了,就表示你的希望与祈愿终于实现了。

  「发愿」使初学者谦逊
  我必须强调,那些新出炉的菩萨们,他们的慈悲心、菩提心与自信心都尚待成熟,若是过速地采取行动或假想自己负有某种使命,是相当不明智的。如果你一定要有任何使命的话,那就是祈祷与发愿,愿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英雄。你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从第一天开始就表现得像个英雄,那只会带来失望与挫折。如果你投入自己设定的菩萨事业,例如建造一所儿童医院或喂饱一整条街的乞丐,而且成功做到了,你很可能反而会受自我骄慢膨胀之害。相反的,如果你许下的愿望是祈愿所有病童都能得到治疗、所有饥饿的乞丐都能温饱的话,你的骄慢就不太会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我如此强烈建议初学者要发愿的理由。在发愿的修持中所含有的自然谦逊感,是使发愿如此优美的原因之一。
  然而通常初学者都会认为,念诵祈请文与发愿都只是「行动」的次级替代品而已,因为他们不忙碌时,就会觉得自己毫无用处。对我们而言,让自己有用以及做有用的事,都已成为极端重要的事。我们经常迫切地需要别人认为自己是「能干」或「有价值」的,但是「有用」与「无用」两者都是相对的状态,对于新手而言,祈愿自己变得有用,远比达成任何具体的事件更为重要。

  如寂天写道:
  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
  并作渡舟者、船筏与桥梁![3]
  (愿我充当无人保护者的依怙,行路人安心的向导,旅客们渡越江海的舟楫、船筏和桥梁!)

  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
  觅床变作床,需仆成彼仆![4]
  (愿我化为岛屿,让航行的船只栖泊;愿我化作明灯,为企盼光明的人照明;愿我变成床榻,供应疲惫者休息;愿我成为温顺的仆从,服侍需看护的人!)

  一再地如此发愿,愿自己得以有用,便会逐渐增长你的自信、增强你的心力,直到最终你自然而然变得有用。若无这样的信心与力量,任何单一、偶发的成功,也许会在一、两天中让自己觉得很重要,但你很快便会失去它,那将是极大的幻想破灭。

  如何关心他人?
  我们为何要关心他人、特别是在今日,生活在贪婪、自私文化中的我们,大都只会关心构筑自己的安乐窝。我们自己渴望被关爱,也许就是「为何要关心他人」最有力的理由。在此末法时期的一个深藏的征候,就是很多人认为没有任何人会关心他们,因而尽一切努力从朋友、情侣或甚至俱乐部会友的身上,试图去感受爱。

  传统佛教典籍在谈及「菩提心」时告诉我们,首先应从思惟母亲孕育自己所经历的过程,做为我们练习对他人生起慈爱心与悲心的开始。当然,我们也要知道,随着自己所处的文化与时代的不同,我们对于「母亲」这个概念也有不同的认知。例如,在这年代有许多孩子被父母忽略与虐待,因而无法对「母亲」这个概念自动产生好感,因此,他们可能不觉得这个例子会有所帮助。不过,这只是举例而已,你也可以选择去思惟某位姑母、兄弟或好友,你知道对方爱你、关心你,只希望你过得好,跟你分开时会想念你,在午夜醒来时会担心你。然后,你再想象每个众生都曾经如此的爱过你、关心过你。

  对于我们这种无明众生而言,当下的感觉与体验一定远比过去关系的记忆还要强烈。我确信,我们都能忆起十年前与自己很亲近、但现在几乎很少想到的人,如果我们连此生关爱过自己的人都会如此轻易忘掉,那么,要记得那些前世喜爱过我们的人,还能有多少指望?然而,有成千上万的有情众生,都曾为了我们而牺牲过自己的食物、财富与快乐,我们对于这种仁慈的惯性反应,不都是希望能够偿还这些债吗?可是,怎么做呢?我们要如何在此生偿还前世的恩情?若是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到底是谁,又要如何给予他们食物、住所、财富与舒适?我们最佳的做法,就是平等地关爱所有的众生,尽一切努力带领他们证悟成佛。

  有些修行者认为,最重要的菩提心是究竟菩提心,行菩提心比较不那么重要,而愿菩提心最不重要。不过,事实并非如此,菩提心的三个面向同等重要。大多数的时候,尤其对初学者更是如此,当我们一想到「空性」,脑海中立即会创造出一个空性的画面,而那与真实的状态正好相反。这就是为何要建议最好从修持愿菩提心开始,逐渐发展到行菩提心与究竟菩提心的理由。

  我们生起悲心的对象
  根据绒松巴(Rongzompa)的说法,初学者应该以众生做为生起悲心的对象,但他并非指众生是真实存在的。众生是一种幻相,他们的本质是「空」的,然而对我们而言,他们的痛苦轻易可见,如同空中的彩虹一般。对如此的对象所生起的悲心,不会被执着所染污,也永远不会让你精疲力竭;这种悲心无所局限、无穷无尽,而且丝毫不缺乏智慧。
  根据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梵Mahayanasutraalankara),我们生起悲心的对象——有情众生,分属若干种类;
  ·渴望获得欲求之物的众生。
  ·受其「敌人」(他们的情绪)所影响的众生。
  ·饱受恶行苦果的众生,包括投生恶道,以及无法分辨对错而且不了解「因」、「缘」、「果」法则的无明众生,例如以为只有靠杀生才能生存的屠夫等。
  ·持有邪见,因而承受了「额外束缚」者(除了身为无明众生之外,他们还接受了有神论者的教导,所以背负了更多需要被澄清的邪见);以及喜欢世俗「有毒食粮」之享乐的众生。
  ·因憍慢而「迷失」的修行者;以及那些具虔敬心、精进又不憍慢,但因走入岔路而选择了如自我解脱道等较低法教者。
  ·仍需要积聚大量福德,所以尚属「力弱」的菩萨。

  某些大圆满或大手印的修行者,如果他们修持的动机是基于对心性的好奇,以及想要更加理解的愿望的话,或许也应当被加入上面这个清单。对于修持任何法道的任何佛教的修行都应该发自对众生之苦的悲心。

  愿菩提心——修持
  如我们已知的,愿菩提心是初学者力所能及的法门。其修持从读诵大菩萨所著作的殊胜祈愿文,例如祈愿文之王:普贤菩萨的〈普贤行愿品〉,一直到避免任何可能毁损你愿心的行持都包括在内。乍看之下,这非常直接明了,因为你需要做的一切就只是一再地祈愿众生证悟成佛。不过,它确实有其难度,因此,你应该想尽各种办法来维系这个修行。

  举例而言,有时你会觉得自己在假装,不论你如何想要真诚地修持,感觉就是不对。或者,偶尔会感到真实,可是那种感觉立刻又消失了。所以,你要试着对自己的修持感到满足,不论感觉如何,甚至只是动动嘴皮而已都好,因为至少你已在付出努力。
  

   众生是无明的,而且烦恼炽盛,我们今天渴望的东西,明天可能会完全排斥;心情也可能从一个极端摆荡到另一个极端,然而,我们对于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却一无所知。即使你有钱能为朋友购买他们渴求的昂贵奢侈品,但你能够满足他们对于物质财富的贪欲吗?虽然大多数的众生还不知道,但他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证悟,所以,要靠你来替他们做决定。发下宏愿——「愿我带领一切众生证悟」,然后,无论发生什么状况,都要坚守纪律,依照自己的计划持续修行。下定决心,永远不要给予众生他们认为自己想要的,而只给予他们真正需要的,也就是免于二元分别、执迷与纠缠的自由,以及免于不断落入「好」与「坏」两种极端的自由。要记住,经由发愿的修持,所有这些都能实现,因此,即使你感觉自己是在假装造作,也只管继续修持。

  有两种方法,最常用来生起菩提心:(一)施受法;(二)「四无量心」的一系列观修法门。

  施受法
  施受法是一个极好的法门,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引发悲心与菩提心的具体技巧。我们一再被告知,「自我珍爱」以及只顾自己幸福的习气,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与心灵之道的绊脚石,所以,对治它的方法显然就是珍爱他人。
  这方法很简单。呼气时,把所有的快乐、美德与物质财富,毫无分别地给予每个众生;吸气时,吸进他们所有的痛苦、困难、障碍以及不善的念头与行为。
  施受法让我们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心,它也很可能是初学者的最佳法门。如同往昔伟大的噶当巴上师们所一再叮咛的:「给予他人所有的利益与收获,自己承受所有的损失与挫败,这是修持菩提心所需要培养的态度。」
  现代人苦于一种严重的挫败,那就是缺失自尊或一种健康的自我感觉。因此,一些新进的学生会问,如果在施受法中承受了他人的痛苦,是否会导致自己失去自信心?事实正好相反,我们身为菩萨所要培养的态度——渴望将一切美好给予他人,愿意承受所有的损失、不愉快或困难——不仅能巩固自己的信心,而且还能完全去除自尊心匮乏的状态。

  寂天写道:
  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
  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5]
  (这些道理明白易晓,何必再多费口舌呢?愚笨的凡夫不断追求自利,却惨遭痛苦;牟尼一切智者一向利益众生,终成正觉。你瞧,这两方面的功过得失差距有多大!)

  若不心自乐,真实换他苦,
  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6]
  (如果一个人不能学习心自己的幸福真诚地替换他人的痛苦,那么未来非但不能修成圆满的佛果,即使在生死中也不会有快活的日子。)

  卑微的自尊从何而来?那些自尊的低的人,通常有很强的我执,他们渴望凡事做到最好,因而每个所遇之人都给他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自我被压抑而微弱,因此需要膨胀。不过,一旦我们培养了菩萨的心态,我们会几乎或完全没有我执,因此,没有「我」会担心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给了出去,或有不好的东西会前来烦扰。菩萨没有「我」做为参考点,因此,他们的自信持续增长,让「卑微的自尊」这种想法甚至连露出丑陋面孔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不要害怕一再重复地实践愿菩提心。

  四无量心
  关于慈爱与悲心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误解,它绝对是错的,但是困难在于它也包含了部分的真理,因此很难纠正。以我们对自己宠物狗的爱为例,这种爱通常来自于我们需要陪伴以及绝对的爱慕与顺从——当我们要一条狗坐下牠就坐下时,我们会感到很满足。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爱,可是它并不完整。深刻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毫无任何期待、个人的企图或自私的动机。若要对狗生起深刻的爱,不仅是要以喂牠、带牠散步、让牠保持洁凈等方式来关心牠,而且还要在最可能的层面,给牠发现佛法的机会,最终才能令牠证悟成佛。

  如同「四无量心」这个名词所表明的,这个修持包括四种观修,从任何一方面都是无量的,包括修持的对象——「一切」有情众生——也是无量的。

  「四无量心」是什么?慈爱、悲心、随喜、平等舍。
  慈爱——观修慈爱,能培养「愿一切众生永具快乐与快乐之因」的这种愿望。我们以如是思惟开始:「愿一切众生现在快乐,就在此刻」,然后思惟现在正在忍受严重忧郁之苦的某个人。而当你思惟:「愿一切众生快乐……」时,想象那个人得到了纾解忧郁所需要的一切,并发愿:「愿他得遇所有快乐之因,最理想的是得遇佛法。」
  因此,第一个无量心是「愿一切众生永具快乐与快乐之因」。这与一般人道主义主张「给予」的想法不同,因为我们不仅是提供某个人一顿饭或一张床,而是给予每个人快乐与快乐之因。

  悲心——在此,我们培养「愿众生离于痛苦与痛苦之因」的愿望。我们再度想到那个饱受忧郁之苦的人,以及世界上所有忧郁的人:「愿他们离于忧郁与忧郁之因。」在此,「因」是指他们的情绪、恶念与恶行。「愿他们当下就离于一切痛苦」,并且「愿众生避免杀生、偷盗、妄语与一切导致不快乐的负面情绪」。藉由这项观修,你不仅给予众生快乐与快乐之因,也使他们离于不快乐与痛苦,并且离于不快乐与痛苦之因。
  噶玛·恰美仁波切曾说过,虽然所有众生都曾在过去某个时候做过他的母亲,但是由于她们毫无记忆,因此她们有可能会攻击他,或与他形同陌路。而在另一方面,我们知道自己与众生的关系,因此怎么能不友善地对待每个人?
  这也许适用所有的人。例如,如果你慈爱的母亲突然发了疯,而且攻击你,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担忧,随之而来的是对她涌现更深切的慈爱与悲心。

  随喜——接着,经由生起一种愉悦的欢喜,我们培养「愿众生始终不离快乐与无苦」的愿望,「愿众生永远保持快乐」。
  在「四无量」的观修中,「随喜」极其重要,因为即使我们放下「愿每个人都全然快乐」的愿望,我们仍然容易嫉妒那些看似比自己出色的人。羡慕与嫉妒是我称为「失败者」的情绪,对治此二者的方法就是生起随喜之心。

  平等舍——最后,众生由于自己的执着与瞋恨而受苦,我们愿众生离于一切期望与恐惧,以及对世间事物(世间八法)的执着与瞋恨,以至于最终甚至连造成分别的想法都不会生起。
  如是思惟:
  愿众生安住于平等舍,离于偏见、执着与忿恨;
  愿众生离于期望与恐惧、贪欲与瞋恨;
  愿众生无「家人」或「敌人」之念;
  愿众生持平等心,不憎恨敌人,不贪执亲友。
  以此,愿一切众生与诸法皆平等。
  让这些想法留驻你心,就是平等舍的修持。

  修行者必须投入时间与精力在心中生起这四种观修,虽然它乍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彷佛是在建造一座无尽的通天长梯,但是你要始终记得,这是修心非常重要的法门。菩萨需要建立起坚定不移的勇气与发心,因此你应该于此时此刻就开始。分别观修每一个无量心,首先应用在你所爱的人身上,然后扩大到朋友与邻居,最后到一切有情众生。这并不只是一厢情愿的一个修习,在究竟上,我们是在许下一个衷心的愿望,愿一切众生离于分别好与坏、对与错。

  「无量」是个值得注意的用词。把这四者称为「无量」是有很好的理由的,我们应该以「道即是目标」的观点来理解它。在目前,当我们祈愿一切众生证悟时,我们自动会想象带领众生成佛是一个可衡量的目标,而且这个过程有个终点;不过,它其实并无终点,否则我们所观修的应该是「四有量心」。因此,我们必须习惯于这个观点:我们的心灵之道有个「无量」的目标,而我们以「无量」的态度与「无量」的发心来追随它。换句话说,它是无有目标、无有终点的过程,以及一个无有目标的动机。

  行菩提心

  六度
  修持行菩提心就是实践「六度」的具体行持,「六度」包括修持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与智慧。为什么是六个呢?因为如同弥勒菩萨所指出的,我们需要这六者去对治他所谓的「偏爱」或「嗜好」的六种特定习气。而且,无论你修持哪一度,即使只是在初学者的层次上,如果你的发心是希望解脱一切众生,那么它就可以被归类为修持真正的「行菩提心」。
  布施——我们有自认穷困的「偏爱」,而且希望被填满;对很多人而言,不忙碌几乎是无法忍受的。我们可以用布施的修持,来对治自己所有贫困心态的习气。
  佛陀曾告诉我们,即使只不过布施一棵青菜,如果能把那棵青菜想象成自己的四肢或一大块血肉,那将会帮助我们习惯于更广大的布施。如同先前一再强调的,我们应试以渴望证悟成佛为发心,来向往真诚的慷慨布施。不过,我们想要被看成是好人或社团中坚分子的野心,或想要来生更为富欲的希望,经常将它染污了。因此,菩萨对微小而暂时的成就,必须习惯于抗拒其诱惑。
  如同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所说,对于菩萨而言,一个乞丐可以是圆满布施的「因」。所以,当你遇到乞丐时,要这么想:「这个人正在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种下未来取之不竭的财富种子,他甚至可能是佛或菩萨的化现。供养这个乞丐,无论多么微不足道,我也许开始结个缘,经由此,有一天我能带给他证悟的无尽财富。」而金刚乘的教导则说,这个乞丐或任何讨厌鬼,可能就是你上师的化现。

  持戒——我们还「偏爱」麻烦;为了挑战这种习气,做为大乘法道的追随者,菩萨应持守三种戒律:(一)摄律仪戒——避免诸如杀生、谎言或诽谤等恶行的戒律。(二)摄善法戒——帮助聚积良善功德的戒律,例如皈依、生起菩提心或修持六度;(三)饶益有情戒——利益他人的戒律。
  顺便一提的是,做为菩萨的你,如果必须说谎或中断心灵修持才能持守饶益有情戒的话,那也只好这么做了。你必须永远从事利益众生所必要的一切,即使是必须违背前两个戒律。
  

   安忍——我们另一个沉溺于其中的「偏爱」,就是易于被鼓动以及情绪极端化。我们需要以安忍来去除这个习气。
  菩萨修持安忍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例如,你可以自愿承受他人的痛苦与苦恼;或者,无论生命发生什么状况,你在修持上永不妥协,总是以佛法为优先;或者对于那些想要伤害或诽谤你的人,培养一种「毫不在乎」的态度。
  我们可以从「相对」与「究竟」的两个角度,来检视永不妥协的佛法修持。如果有人伤害你,做为菩萨的你应该培养这种态度:轮回是苦,如同火是热的,痛苦无法避免;因此对施加痛苦给你的人,你没有失去耐心的理由。同时,由于轮回众生本具善性,他们施加的伤害是暂时的,因此你更没有失去耐心的理由。反而,恰如寂天所说,你应该扪心自问,为何在过去会造下导致他人伤害你的业因。

  因何昔造业,于今受他害?
  一切既依业,凭何瞋于彼?[7]
  (为什么从前要造下瞋害众生的罪业,以至于今生遭受报应而被人伤害呢?既然一切都根源于自己往昔的业力,我凭什么瞋恨害我的人呢?)
  究竟的安忍,则是理解自己、伤害的行为以及伤害自己的人,这三者全都是幻相。这是我们应该培养安忍的方式。

  精进——不论我们如何坚称自己想要努力,想要真正专注在该做的事情上,事实是我们「偏爱」怠惰、散乱且完全漫不经心。对治这种状态的方法,就是精进。
  「精进」是对菩萨道与菩萨行培养出喜悦。然而,我们生生世世只体验过追逐轮回的快乐,要对菩萨行生起喜悦是困难的;要端坐不动、禅修一小时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精进地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来增长喜悦,例如听闻佛法、思惟佛法,或与具启发性的人聚在一起。
  同样的,当不利的境遇与悲伤来袭,我们必须学会利用它们做为提醒,切勿过份专注于试图解决难题,通常它们都无法解决。反而,你应该转而思惟轮回的艰难与过患,来帮助自己克服怠惰
  

    禅定——接下来的「偏爱」特别适合于现代人,对他们而言,个人「权利」、个人空间与独立自主的需求特别重要。我们常常大声宣告:「独立自主」是我们幸福的关键,但在实际上,我们偏爱被奴役。我们性喜被其它人、事所统御,被锁链束缚、被抓着头发拖走,或被气氛、状况与处境所拉扯。为了战胜这项偏好,我们运用禅定的修持。由于这个修持什么都不用做,因此理所当然的,它绝对不会屈服于各种状况,而能远离奴役。
  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无法一次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因此多世以来形成习于偏爱散乱的结果。这个老习惯,让我们难以超越自己矛盾情绪所散发出来的炫目强光——因为情绪的强光经常掩盖我们。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培养安住于不散乱的这种能力。

  智慧——我们「偏爱」邪见(wrong view)。邪见是一个无限复杂双令人着迷的主题,不过简而言之,它就是任何一种极端的见解。
  当事情未能依照自己所认为的方式发生时,我们会感到震惊,这就表示我们持有邪见。这是因为我们只注意到表层的因缘,而非更微细的层次,才会如此。从表面上看,认为没有任何事物能无因而生,而且一切事物都是因缘之产物的科学观点,似乎是一种「正见」。不过,现在也有人几乎是以不相信「因」、「缘」、「果」的法则而自傲,因此也不相信转世。在逻辑上,这表示他们也不相信善与恶、善业与恶业的概念。所以,连我们这些自认为是佛陀法教(特别是有关「业」的教导)的追随者,由于习性之故,在内心深处也都相信处境与事情都有可能随机出现,这并不令人意外。
   「智慧」是菩萨最重要的特质,因为如同法称(梵Dharmakirti)所说,无论培养深刻、宝贵的慈悲心有多么重要,这样做并不能从根本上否定无明。因此,只是培养慈悲心无法根除轮回。

  学生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在佛教中,『罪』(sin)是什么?」从藏语翻译过来的「罪」通常是指「非善」(non-virtue),它是从这六种偏爱中衍生出来的任何东西,它可能与某种偏爱,或几种偏爱的组合,或是所有的偏爱都同时有关。

  在传统上,未修持六度的众生被形容为如同迷失在密林或沙漠中的盲人。形容他是「盲人」,在因为他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且没有朋友或导师引导他。他缺乏布施资粮的滋养,也无持戒盔甲的保护,他的安忍财富也然耗尽,推动他向前的精进也不够稳定,他因不具禅定而无处栖身。最糟的是,他没有可做为扶持的智慧拐杖。
  不过,永远不要以为「六度」超出你的能力所及;因为,如同寂天所说,没有什么是你不能习惯的东西。

  【三】究竟菩提心
  当你一开始接触菩萨乘的教法,就想要应用空性来对治我执的话,可能会有些困难。若是如此,最好的替代对治法,是单纯地生起令一切众生证悟的愿望(菩提心)。

  然而,如果你接受过如何修持究竟菩提心的教授,无论是来自大圆满或大手印传承,或来自于修观,或「轮涅无二」、「乐空不二」,或单纯地就是空性的次第指导,那么你当然要依其修持。如果你尚未接受这些教导,做为渴望理解并修持究竟菩提心的初学者,听闻与思惟究竟菩提心可以当成你的究竟菩提心修持。

  【四】座修的结尾
  当你完成「皈依」与「生起菩提心」的修持时,观想资粮田融入于你,并将你的心与上师的心合一。然后,尽量地安住在这种不可分别(inseparability)的境界中(几秒锺、一分种、或甚至一小时),毫无任何造作。这可以被视为究竟菩提心的禅定。
  修持「生起菩提心」的方法,通常是念诵法本。不过请记住,重复念诵前行的相关偈颂,而欠缺真诚地以众生证悟成佛为修持的发心,是完全无用的。
  至此,你对如何生起菩提心来对治我执,应有更深入的了解。很显然的,我们永远不应以有一天会被公认为大菩萨的野心来生起菩提心。
  没有人能一直只跟自己喜欢的人相处,因此,当你不得不与你非常讨厌的人共度时光时,用心去想些好的念头,无论它们看起来多么微弱、造作或甚至虚伪。要提醒自己,你对他人的反应只不过是你自己对于「他们是谁」的诠释而已,而且你要反过来,试着站在令你烦心者的立场上去着想。你要记住,他们跟你同样的神经质,也跟你同样的被自己的强烈情绪所迷惑。或者,你也可以想象这个让你恼火的人,是诸佛菩萨派来帮助你生起更多菩提心的人。
  在任何情况下,永远要努力培养善心,因为善心毕竟是慈悲心与菩提心的关键。若无菩提心,你的一切修持将只会增强自己已经非常庞大的我执。有一颗善心并且修持慈爱良善(这是以不同方式形容同一事物),会是菩提心的种子;不过,除非你同时生起解脱一切的众生的愿望,否则菩提心永不会在你的心中盛开。

  对于在闭关中修持「生起菩提心」的人,资粮田的观想极其重要。它与你修持「皈依」时的观想完全相同,不过在此处,诸佛菩萨示现来见证你的决心。在这些圣者面前誓愿引领众生证悟成佛,不仅能保护你免于障碍,还能让你对菩提心的感受更加真实,也因而更具利益与力量;它还将巩固你的神圣承诺,让你不会食言。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2284201015mh9.html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0:26:25 | 只看该作者
只要稍稍离了闻思,业力习气就爬上来了,仁波切的开示句句都是对治,就我看来如同灵药一般治疗着无明热恼。昨日已逝勿挂心怀,已造之业转为道用,将烦恼转为菩提,与诸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1-7 13:42:05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觉得最具有人文关怀的部分就是这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1-9 15:3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後由 惊悚魔术师 於 2012-11-9 15:35 編輯

这话.........怕是有些不妥吧?菩提心为何物暂且不管。不过喜马拉雅山那例子.....余不是佛教黑,没兴趣重提佛教发源地灭国的旧事。但是没有实行的心愿意义到底何在?为了证悟?还是自我满足?原谅我....哦,我好像哪都不存在呢。原谅在下的一些妄语。要拯救众生,那么将其众全数灭杀,在地狱一一度往净土不是最简单吗?邪见呢。对吧?
上师的愿望很好,余表示理解。但是无法全盘接受。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佛。有人想要佛的智慧,有人想要佛的庄严,有人想要只是佛菩萨的方便。短见也好,痴愚也好。别人怎么想无所谓。人有各种各样的习气。各种各样的想法。意志是行动的前提。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何必强迫?如果有这样的意志。多此一举?不管说的多么厉害,意志是行动的前提,世界的流转是必要条件。不管愿望多么美好。那一开始也只是愿望。个人意义上的。人可以决定自己成为什么,不能决定别人的。可以说,行动的任何后果都是自找。为了让人成佛,有别人想要的不给。就像是家长为了孩子成器而请家教。虽然是好意但还是显得傲慢。施受法呢是在偷换概念。别人偷走钱包。但里面其实是账单。得失明显的二元论。又是一个知见障。这哪里像求解脱。动辄阿僧祗的时间周期足以让神仙都成为面瘫。还什么有放不下?但反过来,如此长的时间都不改变的东西才是重要的吧。
世尊自己没有著作。并且他选择离开世界。你当然可以说世尊没走。毛主席也在洒家口袋....心里呢。地藏经里说他走前的心里很担忧。不管你信不信.....但余认为,他这么做是给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
君虽好意,却非吾心。
什么名堂?自己怪不对劲的。年底的关系?最终审判日?
嘛.......lz请淡然吧。指不定这就是寡人绝笔。
另外,回复对佛教没有恶意。反倒是道教....是.新道教让余反感不已。阳光对有有些人是温暖,对有些人确实毒火。彼之仙草,吾之毒药。
大概这些了.....

点评

嗯,谢谢你,我很淡然。  发表于 2012-11-9 21:40
新道教是啥?  发表于 2012-11-9 16: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12-11-10 08:10:42 | 只看该作者
jio31241  新道教是啥?

新道教详细请百度.....
既然有机会,孤也发下牢骚。好好一个道教拿心经当经典。这也没什么。道藏太杂。他丫还非要成家立室,才准去当道士。先叫你丫泄了元阳,再叫你丫抛妻弃子!道教变成今天这个废柴样。他们当计一功!
去他们贴吧看了一下最活跃的是一个叫金谷散人的家伙。好像很厉害。但十个贴九个都是复制粘贴。没看出个人想表达什么。不知道是真的清静无为还是怎么地。大概就这些了。
对吾来说,见识到癸变泉和道泉子道长,才是真正的收获。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评价:不伦不类,十分迂腐,道焉?儒焉?

点评

三教合一很流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发表于 2012-11-10 23: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