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7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法相之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23:2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敏公上师
http://www.duobaosi.com/bbs/read.php?tid=6015
  有人提了个问题,就是关于“尘沙惑”里边的“所知障”,那么我们今天就把“所知障”跟“烦恼障”这两个名词解释一下。
  我们学法,法相名词是佛讲法的专用名词,等于说医药里边用的各式各样我们看不懂的名字一样的,如果不用这些名词,佛法的精义是阐发不出来的,所以非要法相不可。很多人学法,由于没有法相,听人家说法的时候,听起来好像头头是道,但是听过之后,“他讲了什么?”就茫然,拿不岀东西来。那就是没有法相的轨定。法相是很严格的,它有一定的界限,不能超越,也不能讲错。有法相的话,佛说的眞正的内涵才能表达出来,所以法相是很重要的。一般的讲开示也好,正式的讲经说法也好,若没有法相名词,你这个东西拿到之后,就用不上,眞正的内涵你是得不到的。所以,眞正要学法,非学法相不可!
  这就牵涉到“尘沙惑”里的“所知障”这个名相。“尘沙惑:为化道之障,菩萨教化,必通如尘如沙无量无数之法门。若心性暗昧,不能达此尘沙无数之法门,自在教化,谓之为尘沙之惑。盖非惑体有尘沙之数,惑体唯一,谓即劣慧,以不知之法门多,故名尘沙。菩萨欲断此劣慧,得道种智,必于长劫学习无量法门。”
  有人说,“所知障”就是执着,但是这里就很明显地说:“惑体唯一,谓即劣慧。”“所知障”的体就是“劣慧”。什么叫“劣慧”?智慧很弱,也就是说的话没有智慧。
       现在我们就讲(分析)这两个名词:“烦恼障”、“所知障”。
  这两个障,大家一般都知道了,但是它的讲法(解释)是截然不同的。在印度的语法里边,某一个名词,有一定的含义卡定,不能随便转变,叫“六离合释”,“六离合释”是学法相必用的一个工具,也是印度语法的一个组成部份。
  “烦恼障”在“六离合释”里是持业释。“烦恼”是体,“障”是用,依体起用,持业释!二者是一个东西:“烦恼”是主体,即贪瞋痴慢疑等等;“障”,它们(贪瞋痴慢疑等等)是障道的,它们的作用就是障道,那么“烦恼”跟“障”这两个东西是一个,一个体,一个用,所以“烦恼”就是那个“障”。能障的是“烦恼”,所障的是道,这个烦恼的作用就是“障”。
  而“所知障”,一般人就误会了,认为“所知障”跟“烦恼障”的解释是一样讲的——“所知”,你知道东西太多了,就“障”,把道给障住了!所以很多人说:“你不要学,学得越多,所知障越大,将来证道就证不上了。”这个话是绝对错误的。
  “所知障”是依主释。依主释是怎样的呢?这个“障”是怎么来的?因为知识贫乏,“所知”没有,把你“所知”障住、不能知,这个就是“障”。那就是说,没有智慧就是障。所以我们要求智慧,知道越多,障就越少。
  这个“所知障”,“障”什么?“为化道之障,菩萨教化,必通如尘如沙无量无数之法门”,菩萨行教化的时候,对各式各样的众生要用很多的法门去教化他们,那么这些法门,如果不知道一个,就不能教化一类的众生;不知道两个,就不能教化两类的众生;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你哪一类的众生都教化不了。所以说知道越多,教化的人也就越多。所以“所知障”就是说我们“所知”没有,这个叫“障”,这个“障”是因为我们没有“所知”。这个解释跟“烦恼障”不同。“烦恼障”,“烦恼”本身就是“障”;“所知障”,“所知”不是“障”,正因为没有“所知”,被障住了,这才叫做“障”。
  “所知障”是依主释,“烦恼障”是持业释,这两个解释不能同等而看。
  我们一般的错误就是把“烦恼障”跟“所知障”拉平,“烦恼”多了是“障”,“所知”多了也“障”。那么大家不学最好:“佛说了那么多的三藏十二部,都是白说的,学了之后,你‘所知障’很多,见不了道。佛不说是最好的。”这个话完全是错误的。
  佛陀的教是令人觉悟的。觉悟,我们前面讲过了,你怎么能开悟?开悟要见道,见道要从闻思修来:闻的越多,开的悟就越大;闻的越少,开的悟也就越小;闻的是错的,开的悟也是错的;闻的是外道,将来证到的也是外道、邪魔。所以说这个必须要从多闻下手。佛再三赞叹“多闻弟子”,就希望弟子多闻,从来没有说:“多闻是障,你们不要闻。”
  我们中国式的佛教,很多是依文解义搞错了。“所知障”并不是“所知”多了就会“障”。固然,邪知邪见多了是障,既然是邪知邪见多了,也正是正知正见太少、没有正知正见,归根到底,也就是“所知”没有——没有正知、障住正知、邪知把正知障住,这个就是“障”!
  佛教里这一类很多。“精进”,你修善法,拼命地干,这是精进。但是若拼命地做坏事,或者那些做生意的人,晚上不睡觉,打电话问信息,做投机生意,他这样搞,是不是精进?佛教里对这样子的人,即使不睡觉、一天二十四小时拼命干,也是懈怠、放逸,不叫精进。为什么?精进是对善法而说的,对恶法的努力不叫精进。尽管对恶法用了很多气力,但是善法却一点也没搞,这是懈怠。
  “所知障”跟“精进”,都有同样含义。它不是说所知多了就障道。邪知多,正是所知太少;一定要正知多了之后,才能够把这个障除掉。这个障,它本身的体就是“劣慧”,“劣慧”就是智慧很差,没有智慧;你智慧越多,这个障就扫掉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误会,学多了会成“所知障”。除非你学的是邪的,这是会障;你学的是正的,是佛的正知正见,绝对不障!同时还可以使你早日开悟。这是佛经里边再再地申明的话。但是很多人就是经书少看,而听人家的道听途说却很多,就会误解。
  究其原因,法相在中国,玄奘法师翻译之后,没过多久,唐武宗灭法;唐武宗灭法的时候,把书烧掉,人也散了;不像佛在世时都能背下来,没有书了,人也散了,这个法相慢慢地就淡薄下去,乃至于传到后来就传不下去;而日本却是把它(法相)带回去了。所以自唐朝以后,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法相很少,于是就产生很多误会,直到清朝末年,杨仁山到日本去做官,发现大藏经里有很多中国的法相书籍,于是他把它(法相书籍)请回来,中国的法相才复兴起来,对这些名相也能够比较明确地知道了。
  这里讲“所知障”是助缘,而产生“尘沙惑”。我们要去掉“所知障”,就要开智慧;智慧越多,“所知障”就越少。本身这个惑的体就是劣慧。“盖非惑体有尘沙之数,惑体唯一,谓即劣慧,以不知之法门多,故名尘沙”,“尘沙”这个数字,并不是说它的烦恼体有尘沙那么多,烦恼的体就是一个,即“劣慧”,而烦恼的对象、无量无数的法门不知道,叫“尘沙”。所谓“尘沙惑”主要就是指这个东西,是“化道之障”,所知太少了!若所知很多,就不成障了。这是补充解释昨天有人问的问题。
  我再强调一下,大家学法,一定要学法相。法相名词没有的话,你听了半天,叫你说一个名堂出来,你绝对拿不岀一个有体系的东西,总是东扯一句、西拉一句,人家听起来犹如开无轨电车那样,这里开一下、那里开一下,好象话很多,但是既没有内涵,又缺乏体系,也没有逻辑性。这是学法没有法相的通病。
  我有一个同学,他是早年出家,在金刚道场,大概十几岁就在那里了。那时候我做居士,后来我到五台山,他也上五台山,学了很久。结果文革以后,我在南普陀上课做老师了,他还做学生。他听的比我多,他亲近过很多大德,但是他学的东西没有体系,若给那些老太婆们讲开示,话就有说不完的多;若是眞正地对一般的学过佛法的人说,他就不敢开腔,他知道他说出来的都是不在路上的话,所以他也很谦虚。他是维那师,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他以学生的身份来听课。那么这是他的谦虚了,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你经听得再多,若没有法相的摄持,你得不到完整的、有体系的、合乎逻辑的一个东西 ;整体是没有的,只能是东凑西拼的这么一个不成体的东西。这只能给老太婆讲开示,眞正正规地拿一套东西出来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们要学法的话,非学法相不可!这是我们再再地强调,希望大家对法相名词不要嫌麻烦。因为没有这些法相名词,你对佛法是钻不进去的。这是讲佛法要用的专用名词,如果没有这个名词,等于说那些化学名词没有,你要他在医药上做岀成绩,他是做不出来的;没有这些东西,他说话的余地都没有了,没有工作语言了。那么这是非学不可的!这个是再三地强调。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2 12:54:26 | 只看该作者
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