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23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既然万法皆空,因果空不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0:5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证悟空性的境界越高深,取舍因果就越细微!因此,一个人有没有证悟空性?从其行为也看得出来。假如特别害怕堕入恶趣,言行极其小心翼翼,说明对空性有所认识;如果对一切恶行无所顾忌,对一切善行不生欢喜,这时候就很危险了。------索达吉堪布

没有因果正见,就不会有其他任何正见!没有取舍因果的能力,就不会有其他任何成就!若是你在相续中没有生起因果正见,就是一个下场——堕落恶趣,没有别的选择!
有些人可能不太相信,其实下地狱太容易了,到时候看你相信不相信


一说“四大皆空,万法皆空”,就觉得因果也空了,就不取舍因果了,这叫作“黑法漫布”。
为什么用“黑”这个词来形容呢?因为对空性的偏见,是最大、最严重的邪见。“将成为魔见”,这是魔王波旬的见解,不是佛的见解。如果你对空性有邪见,有这样的见解,就直接成为魔王波旬的得意弟子了。------达真堪布



共同之四外加行---因果不虚
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到临终的时候,能够跟随自己的只有业——善业和恶业。那个时候我们没有自由,只能跟着善业或恶业走。

到临终面临死亡的时候,财富、权势、亲友都不会跟随我们,只有我们修的善业和造的恶业会跟随我们,甚至会牵引我们上升三善道或者下堕三恶道。在死亡来临前,我们一定要建立因果正见,否则就会堕落,有因果正见最起码能投生上三善道


什么是因果正见?
昨天讲了,整个因果不虚的内容都总集在四个方面里:
第一、轮涅一切法,唯独因业生;
第二、黑白业果,丝毫不爽;
第三、因缘果报,自作自受,丝毫不爽;
第四、断恶行善,改变命运,离苦得乐。

大家按照这四个内容,去了解、掌握因果,就能生起无伪的因果正见。
   
想离苦得乐,改变命运,唯一要做的就是断恶行善。


我等大师世尊的缘起咒翻译过来,就是“诸法由因生,彼因如来说,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诸法”指的是一切缘法,是属于轮回和涅槃的一切法;
“由因生”都是由因而产生的。“彼因如来说”中的这个“因”,就是佛说的业——善业、恶业。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大沙门”指的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以及他所有的弟子都是“沙门”。

“沙门”是勤息的意思,即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你是否是佛的弟子,就要这样衡量。如果你在勤修三学,息灭三毒,那你就是沙门,就是佛弟子,就是真正的佛教徒。

万法皆空,但因果不空,万万不可以高深见解的法语来轻视因果。

现在用无我和空性等高深见解来轻视因果的情况非常严重。轮涅一切法都是无我的,都是空性的,善业、恶业都是空的,但不是没有因果。

在空性,胜义谛的境界里是没有因果的,但是那不等于没有因果。
禅宗有这样的见解,我们讲大圆满正行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见解。就好比在我们实修中心的院子里没有牦牛,但是不等于没有牦牛。

再者,无论被白狗咬,还是被黑狗咬,咬出来的血都是红的。同样道理,无论是执着善还是执着恶,都是执着,都会影响你成就,影响你功德圆满。所以,我们不能执着善,也不能执着恶,都要观为空。
   
在胜义谛的境界里,没有善也没有恶,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但是我们不能拿这样的见解来概括一切。在世俗谛的境界里有善也有恶,有快乐也有痛苦。二谛是双运的,世俗谛中“有”,与胜义谛中“没有”是一体的。


这里强调的是,“万万不可以高深见解的法语来轻视因果”。

如邬金莲师对国王赤松德赞说:
“君王,我的密乘见解(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的见解)极其重要,行为不能偏堕于见解方面,否则善空恶空黑法漫布,将成为魔见。同样,见解也不能偏堕于行为方面,否则将被实有和有相所束缚而无有解脱的机会。”

又说:“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

也就是说,在证悟实相之见解的同时,必须要细致入微地取舍因果。
   
“行为不能偏堕于见解方面”。不要一听说没有善,没有恶等胜义谛、空性境界的见解,就不取舍善恶了,因为在世俗谛、在缘起上善恶都是存在的,所以依然要取舍善恶。


刚才讲了“空”不是没有,我们讲的“空”和我们平常所认为的“空”是两个意思。“性空”和一般的“空”不一样,一般的“空”是“没有”的意思,但是“性空”不是“没有”,而是“有”的意思。

宗喀巴大士讲的“诸法是性空的,所以远离灭边”,“灭”是没有、断灭,就是一般的“空”。
空性本身不需要靠缘起,它本身就能远离寂灭边,这是它的特点之一。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缘起可以远离寂灭边,但是宗喀巴大士讲,不依缘起,只依空性,就能远离寂灭边。
   
我们讲缘起的时候,讲的是“有”,这个“有”是“没有”的意思。缘起不依赖空性,它本身就能远离“有边”(实有边)。


缘起是有为法,怎么能远离“有边”呢?缘起是“有”,但是这个“有”不是我们所说的“有”,它本身就远离了我们所说的这个“有”。
   
讲缘起的时候,“有”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有”,所以远离实有边。讲空性的时候,“空”也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没有”,所以远离寂灭边。

现在很多人都有偏见,一讲缘起,一说“有”,就视为实有、真有;一说“没有”就认为是断灭,是根本不存在的“没有”,这都是错误的观点。

事实上,这就是《心经》里讲的道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与“空”是一体的。
   
一说“四大皆空,万法皆空”,就觉得因果也空了,就不取舍因果了,这叫作“黑法漫布”。


为什么用“黑”这个词来形容呢?
因为对空性的偏见,是最大、最严重的邪见。“将成为魔见”,这是魔王波旬的见解,不是佛的见解。如果你对空性有邪见,有这样的见解,就直接成为魔王波旬的得意弟子了。
   
现在这样的人很多,在汉地为数不少,在藏地也有。藏地没有修加行就直接修大圆满正行的人,就存有这样的见解。他们不重视因果,不取舍因果,认为都是空的。


而汉地很多修禅宗的人,认为没有善恶,就不用取舍善恶。这种人是愚痴的、颠倒的,他没有真正明白“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道理。

“万法皆空”就是一切都空的意思。

“因果不空”就是一切不空的意思。哪有不属于因果的法?没有!

这是缘法,缘法都是属于因果的,因果不空就说明一切不空,不空而空。一会儿说“空”,一会儿又说“不空”,到底是“空”,还是“不空”啊?“空”就是“不空”,“不空”就是“空”,这就是真理,你以分别念是不可能真正体悟到的。
   
“见解也不能偏堕于行为方面,否则将被实有和有相所束缚而无有解脱的机会。”见解不能跟着行为走,行为也不能跟着见解走。见解是“空”的,但是行为“不空”。见解是性空,行为是缘起。


一说缘起,一说有,我们又都视为实有、真有了,如此,这些缘起法,这些现象就会束缚你,你就无法解脱了。
   
实际上缘起和性空,世俗谛和胜义谛,一定要合一,不能偏堕空性,也不能偏堕缘起,否则是不会有成就的。


“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是指尽管你的见解比虚空还高,但是取舍因果的行为比面粉还要细,即见解愈高,取舍因果的行为愈要细。
   
有人问帕单巴仁波切:“如果证悟了空性而造罪,到底是有害还是无害呢?”


帕单巴仁波切回答说:“如果真正彻悟了空性,就绝不会造罪,因为证悟空性和生起悲心是同时的。”

真正证悟了空性,生起了大悲心,是绝对不会造恶业伤害众生的。如果你还在造恶业,说明你肯定没有证悟空性。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开悟了,证悟了,成就了。”那就请用这个标准衡量一下,你的身口意是否清净?是否还在造恶业?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讲,无论是佛菩萨、阿罗汉、大成就者,还是一般的凡夫,只要造了恶业,就必须要承受果报。
   
那果报什么时候成熟呢?

有三种情况:现世现报、来世再报、生生世世以后再报。

好比我们种庄稼一样,有些庄稼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有些庄稼几个月后才可以收获,有些庄稼甚至要一年后才能收获。

在哪些田里“种庄稼”收获快呢?
佛讲,在福田、恩田、悲(悲悯、悲心)田里播种收获快。
   
福田是佛、菩萨、上师。他们是种福最好的良田,故称为福田。以他们为对境,无论是修善业,还是造恶业,果报成熟得都非常快,基本上都是现世现报。若是恭敬他们,供养他们,果报非常殊胜;若是轻视他们,伤害他们,恶业非常严重。
   
恩田是现世的父母。以现世的父母为对境做善事或造恶业,基本上也是现世现报。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还有其他如父母般的恩人也属于恩田,不能恩将仇报,要知恩、念恩、报恩,否则罪过也非常严重。
   
悲田是可怜的众生,比如对病情严重的人,对处在艰难困苦当中的众生,对处在郁闷、绝望境地的众生等,做好事了,果报非常殊胜、不可思议。


若是不怜悯他们,连一点同情心都没有,甚至还对他们进行诽谤或伤害,恶业也非常严重,基本上都是现世现报。但也不全是现世现报,这需要具足内外很多因缘。


南瞻部洲叫业地,就是善业或恶业的果报成熟非常快的地方。相对来说,南瞻部洲的众生有这样一个特点,现世现报多一些。
   
来世再报是人死了以后报的。比如说无间罪就是来世再报的,死了以后不经过阎罗王的审判,直接堕入无间地狱;又如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来世再报,若是具足了往生的四个因素,临终时佛菩萨会直接将他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不用经过阎罗王的审判。


有的过了三世、四世、五世……甚至几十世、几百世再报的也有,这都是生生世世再报的。如果当下没有什么报应,不能认为没有报应。

“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业是不会消亡的,总有一天会成熟,而且必定会成熟在自己的身心上。所以,大家不要再迷茫、糊涂,再做错事了。
   
感受业报时间前后的顺序,如云:“业果何者重,何近何串习,何者先造作,首当成熟果。”

如果有人问:“我既修善业,又造恶业了,是善业先成熟,还是恶业先成熟呢?”这要看善业和恶业哪一个果报严重,相对严重的那个先成熟。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修有漏的善业,阻止恶业的果报成熟。当善业的力量超越了恶业的力量时,先报善业不报恶业。如果善业和恶业轻重程度一样,哪个靠近临终哪个先成熟,所以大家要利用生命的每一刻来做善事。

如果善业和恶业距离临终的时间是相等的,往昔哪个习气重,串习力大,哪个先成熟。如果串习力是一模一样的,就要按照造业的顺序,哪一个造业在先,哪一个先成熟。先造的是恶业,就先报恶业;先修的是善业,就先成熟善的果报。
   
这些道理,我们一定要掌握,然后拿这些衡量自己。因果不虚课程的内容,现在我们基本上都讲完了。我已经讲得很明确,很详细了,这不是讲别人,也不是讲故事,是讲你!


大家一定要仔仔细细地对照,好好地观察,自己有没有真正地掌握这些道理并生起定解?这很重要啊!你要解脱、成就,这是必经之路!

没有因果正见,就不会有其他任何正见!
没有取舍因果的能力,就不会有其他任何成就!

这是绝对的。
我希望大家都认真地思考、思维,发自内心地祈请上师三宝加持,用最快的速度让自己的相续生起因果正见,对因果生起定解。

《开显解脱道》里讲:“黑白业果永时亦不虚,于此无欺因果正道中,显现一切轮涅之诸法,虽知自作定熟于自身,我等无力如法做取舍,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能作善恶取舍求加持。”

大家一定要这样猛厉地祈请、祈祷,才能在相续中生起因果正见,之前非常难啊!若是茶余饭后,有空闲了,才念一念,想一想,修一修,是不可能成就的。

我们修法的时候,要依这个偈颂观想,希望平时也多念这些偈颂,同时猛厉地祈祷、请求三宝的总集——上师,加持自己能够如理如法地取舍善恶,在相续中生起因果正见。这些非常重要!
   
若是你在相续中没有生起因果正见,就是一个下场——堕落恶趣,没有别的选择!

有些人可能不太相信,其实下地狱太容易了,到时候看你相信不相信!
   
在相续中生起因果正见的标准应当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样。弟子们问密勒日巴尊者:“尊者您的行为已经完全超出了凡夫的意境,上师仁波切您最初是金刚持,还是佛菩萨的化身呢?”


密勒日巴尊者回答:“你们认为我是金刚持或者某位佛菩萨的化身,这说明你们对我的一片虔诚信心,但对于正法来说,恐怕再没有比这更严重的邪见了。
为什么这么说?
我最初依靠咒力降冰雹,造了滔天大罪,当时想肯定只有堕地狱而别无出路了,于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兢兢业业地修持正法,依靠密宗甚深的方便要诀,在相续中生起了殊胜的功德。

因为你们对因果生不起诚信而导致对正法不能如此精进,如果你们能发自内心对因果深深诚信,像我那样刻苦精进,凡是有毅力的凡夫都能做到。这样一来,你们相续中也会生起同样的功德。到那时,你们也可以称为是金刚持或佛菩萨的化身了。”
   
密勒日巴尊者曾经杀害了很多众生,本来是要下地狱的。但是后来他生起了出离心,依止了玛尔巴上师,一心一意、不顾一切地修持正法,最后把所有的业障都消除了,在当生获得了双运金刚持的果位,即佛的果位。
   
密勒日巴尊者当时为什么跑到了山上?

为什么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依止玛尔巴上师学修正法?
就是因为害怕下地狱,害怕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就是对因果生起了正见,相信通过修行一定能成就佛的果位,能获得永恒的快乐。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正见,没有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怎么能证得佛果呢?密勒日巴尊者是怎样求法的?是怎样修法的?不是随随便便,舒舒服服,轻轻松松就能成就的。

有时候你们把修行、成就想得太简单,太容易了!
   
有一些坎坷和磨难是正常的,所修的法越殊胜,取得的成就越高,也许魔力会越强。但是没有事,邪永远是不压正的,正永远是胜利的,坚持下去就是胜利。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正确的目标与方向,找到了正确的方法,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违缘肯定会有的,魔力也肯定会有的,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内在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战胜它们,不要让业力牵着自己走,不要让魔王控制自己的心,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相续,护持自己的正念,最终你就是胜利者,就是成就者!我们也可以和密勒日巴尊者一样,即身就可以获得双运金刚持的果位!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


(智悲德育论坛)帖子:
1、经常有人因为万法皆空,就认为因果本空,于是作善法的时候不愿意做,自以为既然是空,不必做。而在做恶法的时候却肆无忌惮地去做,认为既然是空,做了也没什么。
2、也有人在口头上通达了空性的道理,并没有真正的证悟,却把高僧大德们的语录拿来当做自己的境界。
3、有的人认为空性和出离心,菩提心抵触。


问:既然四大皆空,万法皆虚幻不实何以业力会显现果报?
金刚永持答:

我们在做梦时也会显现虚幻不实的山河大地及宫殿、象马等现象,醒来以后却空空如也。仔细观察,梦中的显现仅仅是梦心的迷乱习气成熟以后无而现的,实际并不存在实有;


同样,一切诸法本体本来是空性的,却可以依靠阿赖耶识上因为无明所集各种业习气成熟以后显现似乎有的一切根、身、器界等法。在我们没有证悟之前(即没有从轮回各种迷乱显现中醒过来),还是会依靠相续中的集业成熟而不自在感受如幻痛苦。


(智悲德育论坛)帖子来源:Re: 求教因果不虚

辅导员A答:

您对四大皆空的理解偏空,空性的意思不是虚空一片,什么都没有,如果是这样,业力也不会存在,何来果报?则空不能现,现不能空,现空无法双运。


举水月为例,水月的显现依靠无云无风的夜晚,天月,江河水池等因缘的聚合,当这些因缘聚集之际,水月无欺显现,一会,乌云飘来,水月隐没不见。上述任何一个因缘缺失时,水月在哪里?如果水月有不观待任何因缘的独立自主的本性,则恒时不观待天月水池,否则当白日降临,江河干涸,水月在哪里?

所以,水月只是各种因缘聚合后的显现,建构在条件之上,如水月的相,是空相,幻相,假相,有一个相的同时,是空的,虚幻的,假的。水中何来月亮?但我们又真正切切地看见了。

这就是现空双运,一切有为法在显现的同时,因为观待因缘,没有自己独立的实有本性,随着条件的聚合而生,随着条件的刹那刹那的变化而迁变,随着条件的缺失而不复存在。空性中产生万法,则指由于诸法本来没有自性,所以能依靠因缘聚集产生。依仗因缘之法即无实有自性。

因缘聚合之时,水中虽出现月亮,但并没有一个实有的水月产生,故为不生,乌云飘来,水月不见,并没有一个实有的水月湮灭,故为不灭。

我们所见的一切如同电影中极为快速的云卷云舒的画面,百年千年乃至无量劫的显现无不都是因缘聚合则现,因缘不具则灭,没有一法曾经真实地产生,没有一法曾经真实地湮灭,诸法在现的当下空,空的当下现,如同水月。……”



证悟空性与因果不虚并不相违!

[size=+0]作者:上师索达吉仁波切    文章来源:摘自《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169)   

【要义】
《中论》以“不生”抉择因果空性,间接宣说了因果不灭,如云:“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


因果就如同人的影子,虽是恍恍惚惚的有,但实际上本体不成立,因为它没产生过。《入中论》以“不灭”说明了因果不坏,论云:“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

业并不是自性灭的,故即使不存在唯识宗所许的阿赖耶,也可以成立业因果。

这两颂一个是自性不灭,一个是自性不生,虽然角度不同,但实际密意是一致的,都是说因果在胜义中不生不灭,但在名言中依一个相续可以成立

印度诸位大德和智者们都说:

[size=+0]现空双运在凡夫人面前似乎相违,但实际上并不相违,因为万法空性的缘故,因果不会灭失,而在因果显现的同时,万法又是空性的

[size=+0]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律,不管你承不承认,它都存在。

相信因果存在,不单单是证悟空性的一种定解,没有证悟空性的人通过偶尔的因缘,也可以发现因果不虚的真相。

[size=+0]证悟空性的境界越高深,取舍因果就越细微。

更详细的引文:

对方辩驳道:“佛在《百业经》中说:‘诸比丘,众生所作之业,不会成熟于外境的地、水、火、风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蕴、界、处上。’


很多佛经中都讲了造业者感受果报的道理,如果说‘我’不存在,怎么会自作自受呢?因此,你们声称‘我’不存在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言。”

(现在也有些人明明不懂佛教,却喜欢用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来驳斥别人。我听到有些人的辩论特别可笑,他连基本的辩论方法都不懂,就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说: “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讲的,出家人不应该这样做,因为什么什么……”自认为明白一点道理,就有资格指点江山,其实佛法广大如海,不懂装懂只能显露自己的无知。)

对方还是很有智慧的,若是一些小小的邪见,寂天菩萨也不值得驳斥。破曰:不会相违。

中观宗在观察胜义时俱生我和遍计我都不存在,跟石女的儿子没有差别,但在未经观察的名言中、于众生的迷乱面前,业报应该存在于同一相续。比如我在人间布施,后于天界享受妙乐,人与天人就是一个相续。

我们从小到老乃至死亡,身体可以说是一个相续;从被无明迷惑的凡夫到成就佛果之间,虽然在六道中流转无数,但心也是一个相续,就像念珠一样不断。这样的相续可假立为“我”,在名言中作为因果的所依,因此,胜义中没有因果并不等于名言中也没有。


《中论》以“不生”抉择因果空性,间接宣说了因果不灭,如云:“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因果就如同人的影子,虽是恍恍惚惚的有,但实际上本体不成立,因为它没产生过。

[size=+0]《入中论》以“不灭” 说明了因果不坏,论云:“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

业并不是自性灭的,故即使不存在唯识宗所许的阿赖耶,也可以成立业因果。

这两颂一个是自性不灭,一个是自性不生,虽然角度不同,但实际密意是一致的,都是说因果在胜义中不生不灭,但在名言中依靠一个相续可以成立。

在座的人,不管是初学者也好,有一定佛学基础的也好,对这些问题一定要牢牢掌握。


现在有些人听到空性,就认为:“万法若是空,怎么安立因果呢?”
“如果我不存在,造善业就没有意义了吧?”
“我不存在的话,修加行干嘛?我都不存在了,难道是为了石女儿而修加行吗?”

[size=+0]这些人平时不做善事,也不积累任何功德,说起大话来头头是道,完全堕入断见派。

大家一定要知道,万法在胜义中是空性,无有任何实质,而在名言中,因果绝对是不欺惑的。


如果能通达这一道理,即可了达释迦牟尼佛的殊胜教理.

[size=+0]《三摩地王经》云:“于诸法中不执著,常能摄受一切法,于诸业果信不动,最胜世尊说是法。”

若对诸法一点都不执著,明白胜义中一切皆空,对世俗因果的诚信就会毫不动摇,这是佛陀所宣的最殊胜、最深妙的法藏。了知这种真理的人,龙猛菩萨在有关论典中一直赞叹。

(在我们藏传佛教,龙猛菩萨所说的话,除了具邪见者、疯狂者以外,大家百分之百承认,因为他无误抉择了佛陀的究竟密意。汉传佛教也是如此,只不过有些人什么都不懂就胡说八道,除此之外,对龙猛菩萨这样权威的大智者,每个佛教徒都是承认的。)

[size=+0]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诸智者以奇语赞,说此双运真奇妙。”

印度诸位大德和智者们都说,现空双运在凡夫人面前似乎相违,但实际上并不相违,因为万法空性的缘故,因果不会灭失,而在因果显现的同时,万法又是空性的。

有些人认为明白空性后,什么都不用做了,磕头也不用,念经也不用,天天就是睡懒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证悟空性的境界越高深,取舍因果就越细微.

[size=+0]因此,一个人有没有证悟空性?从其行为也看得出来。
假如特别害怕堕入恶趣,言行极其小心翼翼,说明对空性有所认识;如果对一切恶行无所顾忌,对一切善行不生欢喜,这时候就很危险了。

以前有个人说米拉日巴尊者是断见派,尊者回答说:“我有没有堕入断见,你看我的行为就可以。”
因为米拉日巴修行非常精进,每天除了中夜以外,上夜下夜都不睡觉,一直行持善法。现在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早上起得很早,晚上睡得很晚,白天不散乱,始终非常精进,取舍因果也特别谨慎,这说明他对空性有所认识。

而有些人不承认前后世、不承认空性,每天抽烟、喝酒、打牌,浑浑噩噩地消磨时光,这种人肯定对空性没有任何定解。

当然,相信因果存在,不单单是证悟空性的一种定解,没有证悟空性的人通过偶尔的因缘,也可以发现因果不虚的真相。


在二战时期,有一天,艾森豪威尔将军乘车去参加紧急军事会议。当时天气非常寒冷,他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原来,这对老夫妇准备去巴黎投奔儿子,但因为车子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艾森豪威尔立即把这对老夫妇请上车,特地绕道去了趟巴黎。送完这对老夫妇之后,才风驰电掣般地赶去参加会议。

尽管艾森豪威尔根本没有行善图报的动机,但他的善心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当天几个德国纳粹狙击手埋伏在他必经的那条路上,如果不是为送老人而改变了行车路线,他恐怕很难躲过这场杀身之祸。后来据说他成了一个非常虔诚的宗教徒。

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个士兵看见一个乞丐,手里拿着一枚假银币,在路上一直哭泣。士兵觉得他非常可怜,劝他不要哭,自己用真银币跟他交换。那个假银币不能用,也舍不得扔,士兵就穿了一根线戴在脖子上,算作纪念品。没想到后来在战场上,一颗子弹正好击中银币,救了他一命。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律,不管你承不承认,它都存在。我原来也举过一个例子,就像你吃了毒药后,不管承不承认它有毒,它迟早都会要你的命。


[size=+0]因此,造了杀生、偷盗等自性罪和佛制罪的人,终究都会感受痛苦,而造了善业的人,对相续绝对是有利的。

当然,因果法门甚深难测,并非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佛经中说:“因果相应胜法门,细微难见佛境界。”

因果十分深奥、殊胜、微细,它唯一是佛的境界,阿罗汉和世间人都无法彻知。

《杂譬喻经》中就有个公案说:佛在世时,有一位阿阇世王,一天,一个以杀生为业的屠夫拜见国王,请求国王每遇节日需要杀生时,全部赐给他来做。阿阇世王问为什么,屠夫说他有一个小小的神通,知道自己前六世都是屠夫,从事杀羊的职业,而死后均转生天界,享受天福,所以他觉得杀生是转生天界的因。

阿阇世王很不解,去请教佛陀。佛陀观察到这位屠夫前世造过一个善业,由于这一功德,使他得以六回生天享福,出生为人又能知宿命。但他知宿命的能力很浅,只知过去六世杀羊生天的事,再早一些的事情便无法得知,于是误认为屠羊是生天享福的因,而不知杀生的罪业应受恶报,一旦机缘成熟,将会堕地狱受极大痛苦。

世间人的小神通,包括声闻阿罗汉的神通,对长远的因果无法了解,故月称论师说“亦遮思维诸业果”,一般的凡夫人不要随随便便猜测因果。


现在有些人似乎超过佛陀了,一开口就是“你今天供养什么什么,来世一定会变**,没有问题”,这些愚昧无知的人什么都敢说,好像自己是造世主一样。其实因果没那么简单,真正证悟空性、对因果有了解的人,深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言行特别谨慎。

众生所造的业虽不会失坏,但按照大乘的说法,依靠一些殊胜的对境、不同的因缘,恶业也可以减轻,甚至不需受报。


唐玄奘讲过他上师戒贤的一个故事:
戒贤具有超群的智慧、清净的戒律,在印度弘扬佛法的贡献非常大。后来他患上重疾,全身如同刀刺般疼痛,他想绝食而死。夜里梦见文殊菩萨对他说:“你在前生当国王,残害了很多百姓,你应当忏悔自责,怎么能自尽了事呢?有位支那僧人来此学习,已经在路上了,3年后应该到这里。将佛法传授给他,他再去流通,你的罪自然就消失了。”
3年后玄奘果然来了,戒贤向玄奘叙说了自己的往事。

现在也有很多人行持善法后出现不顺,比如身体不好了,魔障现前了,这很可能是往昔的罪业重报轻受,因此没有必要去抱怨,理当坦然受之。



关于第二个问题:
大恩上师在《定解宝灯论讲记(上)》

我们当中的有些人,闻思佛法的时间并不长,听闻过程中也未能以恭敬心谛听,却自认为广闻博学,出去一两天,马上自称为“大圆满瑜伽士”;
还有些人说“某某上师印证我是金刚上师”,于是开始广泛摄受弟子、招纳信徒。

历史上确实有“印证”这一说法,但一般来讲,所谓的境界不一定要上师认定,通过自己的详细观察——自相续烦恼是否已经清净?
自身行为是否如法?
到底是不是大瑜伽士,你自己也会清清楚楚。



如果只是自吹自擂地声称自己是“大圆满瑜伽士”,后来无法守戒也只有还俗,最初一两天还可以装作密宗瑜伽士,但并不是留了头发、戴了白色耳环就可以称为密宗瑜伽士,主要应该看你内在证悟的功德。

到底能否称为瑜伽士,这一点自己肯定会一清二楚,密法中的证悟功德不要说,《札嘎山法》中所说的出离心是否已经具足?

如果看破世间的心都未生起的话,那希望你还是先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修行人,不要希求大成就者们的高深行为。。。。

据说我们当中有些人也经常对别人做一些认定,但你自己是不是已经证悟了?确切来讲,我自己根本不敢对别人印证,有很多人问:“我现在是不是已经证悟了?”之后就开始描述自己的种种境界。

如此说的时候倒确实与传承上师所说大圆满的境界十分相似,但我也不敢说“对,你已经证悟了”之类的话,反正让他继续修持,对众生的悲心、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以及自相续的智慧等如果越来越增上的话,那或许已经证悟了,否则也不太好判断。。。

[size=+0]诸传承上师及法王如意宝也是如此宣说的,也即观察一人修行是否进步,从他利益众生的悲心和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即可推知.

[size=+0]因此没必要对外宣扬“自己已经证悟”,如果真正已经证悟,那从悲心、信心等功德来看,必定越来越增上,不如法行为决定日趋减少,这是不具神通的上师对弟子修行印证的一种方法。

[size=+0]但若发现弟子相续中的智慧、悲心等不但没有增上,贪嗔等烦恼反而变本加厉,行为越来越不如法,那即使一天24小时入定安住也已进入盲修瞎炼的状态了。。。。

因此,不管观察自己的修行还是上师印证弟子,从大悲菩提心以及行为是否如法进行推测是最好的办法,尤其因果观念越来越淡泊减弱的话,那说明他的修行已经逐渐远离了正道,这是相当可怕的。。。

慈诚罗珠堪布在《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六)》中讲到:
。。。这些都很重要,以后我们不需要去问别人自己证悟没有,只需自己去看。我们以前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有的话,这就是初步的证悟。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的人只是对空性有一点点了解,我们就不能说他是证悟了。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承认他证悟了,也许他就会生起傲慢心:我好了不起噢!我已经证悟了!这样就不但不能让他进步,反而还会让他后退的。

要知道,这种证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就像从很远的地方看到月亮的照片——既不是在附近看到月亮的照片,更不是看到月亮本身一样,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的实相,离断除烦恼、获得解脱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对初步的证悟都不能过分在意。。。。

同样,我们也不能满足于初步的境界,而应再接再厉,力争使现有的境界日臻完美。
证悟与否是我们自己的体会,除了有他心通的人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了知。除了上面所讲的标准以外,即使你们把整个《大藏经》显宗中观部分的理论拿来印证,也不可能找到别的什么更好的直接印证的内容了。也就是说,所谓的证悟,就是前面所讲的境界。

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自从有了这个感受以后,自己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是否有所增长,对贪嗔痴的减少是否有所帮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可以确定自己已经证悟。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让自己的证悟境界提升、升级,其他没有什么,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境界了。

如果在打坐的时候能有这样的境界,在出定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在出定的时候,会感到一切都是虚幻如梦的,有些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的手都可以穿过墙壁等有碍之物,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幻觉,所以穿过墙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这次去五台山时,遇到一个年轻的藏族修行人,他就有这种感受,而且境界非常好。
他在我面前打坐,想让我印证他的境界是不是大圆满。本来,在大圆满的境界中没有什么可以言说的东西,以前的弟子们就是到上师那里去打坐,上师通过这种方式就能知道对方的境界,并可当即确认弟子的境界是不是大圆满。


那位修行人知道以前的这种传统,他以为我也可以这样印证。我很惭愧,自己都不知道大圆满是什么东西,又怎么去给别人印证呢?通过这种打坐的方式来印证就更不可能了。我只能通过语言来了解对方的感受,并将其与书中所讲的相比较。


因为入座时的境界本来就无法言表,我只有问他:你在出座之后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他告诉我说,有些时候我觉得,前面的桌子等所有物品都是虚幻的;有些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手可以穿过桌子……这些感受都很强烈。随后,我告诉他说,你的这种境界应该是一种初步的证悟,因为他的感觉非常符合修行法本上面所说的开悟标准,所以我认为,他应该是证悟了。。。。


我们只需要讲空性、讲慈悲、讲出离心,其他都不需要。。。

当然,“不要乱跑”的意思,并不是不要你们去寻找上师,依止善知识,善知识肯定是要依止的,法也肯定是要听的,在听了以后,就需要静下来去修。如果修的话,这些感觉就会出来的,这就是初步的证悟空性。


请大家想一想,我讲了多少个证悟的标准。

第一个,就是打坐时自己的感受,这是最关键的;
第二个,是出座以后对外境有没有一种不造作的,自然而然的虚幻无实的感觉;
第三个,是对出离心、菩提心的增长,烦恼的减少有没有作用。如果有的话,就可以算得上是证悟空性了
   

不过,这种证悟空性只是最基础的境界。

打一个比方,假设从此地走到拉萨,要走五十多万步,现在我们只能算是走了一步,以后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千万不要骄傲自满。不过,万事开头难,证悟的第一步也是来之不易的。

只要有了初步证悟的基础,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去,就会走出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最后的成就也是指日可待的了。

五明佛学院辅导员A师父说:
如果要了解自己是否已经进入了小乘资粮道,可以看自己是否生起了出离心


出离心生起的标准是对六道轮回的盛事刹那不起羡慕的心态,昼夜唯一希求解脱。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三主要道》”;

如果要了解自己是否已经进入大乘资粮道,可以参考大乘资粮道的标准:发起无伪的菩提心。


关于无伪的菩提心,慈城罗珠堪布说:“真正发起无伪的菩提心,就会不讲任何条件地付出一切。
对菩萨的要求就是这样:自你发心学大乘佛法以后,就不允许为自己打算。”

如果要了解自己是否已经进入了大乘加行道,可参考《现观庄严论》中加行道行者的二十种不退转相。这里例举几点:

(七)因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趋向他利,而恒时言说柔和之语等,修持慈爱的身体行为,以及“等”字所包含的语和意三种业;

(八)因圆满了精进于三学的行为,而不与遮障戒学的贪欲盖和嗔恚盖,遮障慧学的睡眠昏沉盖,遮障定学的掉举追悔盖,以及怀疑真谛之理的(怀疑盖)五种盖障共住;
(九)通过观修空性,而以令其俯首听命的方式来摧伏诸种无明以及见之随眠;

(十)因在行、住、坐、卧的举止威仪当中具备足够的正念与正知,从而表现出双目仅视一牛轭之距而行的心无迷乱等行为。

(十七)以自身代受轮回痛苦之心,为了利益其他有情,即便是地狱之苦,也甘愿自寻或欣然代其领受……

如果欲了知自己是否已经见道,则对照《十地经》,观察自己是否具有一地菩萨的百十二种功德,一刹那前往一百个刹土;一刹那度化一百个众生;一刹那面见一百位佛陀;一刹那安住一百种三摩地……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法界宝藏论》中说:

“已经登地而没有圣者功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

另外,还可对照《入中论》等,能布施身肉头目脑髓如布施蔬菜一般毫无痛苦。

《中论讲义》云:
“法王如意宝说过:如果像一地菩萨那样,用刀一块一块割自己的身体也不会有任何痛苦,那时候你不取舍因果也是可以的;如果还没有到达这种境界,由于未证悟实相尚具有实执,痛苦就不可避免,此时仍应慎重取舍因果。”



如果不依止具相善知识系统学习佛法,学佛之人很容易偏离正道,因为他不了解五道十地每一道地的境界,很可能会未证言证,趋入歧途。

诸多宣说空性的论典都宣说了“误解深法之过患”。

如龙树菩萨所著的《宝鬘论》云:

“若误解此法,毁坏诸愚者,如是无见者,沉落不净中,
  另外邪执此,愚起智者慢,性情极粗鲁,倒堕无间狱。”

此颂宣说了两种误解深法的过患:

愚者将空性误解为名言中也一无所有的断见,不了达现空双运,名言中缘起不灭,因果不虚的奥义而导致不取舍因果,无恶不作,堕入地狱。

自诩智者之人则颠倒执着空性,或者将其理解为名言中一无所有的断见,或者执着二谛分开,不了知二谛无二双运之理,或者认为因果为了义,将不了义法执为了义,了义法执着为不了义,伪装智者道貌岸然,以讹引讹,心不调顺,彻底舍弃空性正见,最后倒堕无间地狱。

著《极乐愿文大疏》的喇拉曲智仁波切解释此颂云(《宝鬘论释》):

一、愚者受害之理:

他们认定所谓的空性在名言中也一所无有,颠倒错误地理解甚深法性二谛无违之义,认为空性是除了此显现的有实法以外一无所有的单空,或者自前显现的事物唯独是空性,而未能通达远离戏论无二无别的现空缘起。


结果,对要义一窍不通的愚者们彻底失去了善趣与菩提解脱的机会,不仅无有益处,反而失毁自相续。由视如是业果等不存在的断见所感,将沉溺、堕落在不净的恶趣中。

二、自诩为智者受害之理:

此外,如果受持空性为一无所有的断见或者颠倒执著具有心肯定的所缘、二谛互为分开等,认为因果了义,将了义转为不了义,始终不放愚蠢的做法,稍稍听闻就装成道貌岸然的智者,而居于智者地位趾高气扬,傲气十足。由于这能导致彻底舍弃空性,因而心不调顺,不具备自利利他的能力,如同死尸一般,断绝善根而趋向恶趣,尽管威仪如何清净,但死后立即会倒头坠入无间地狱。


一、征相非地道功德的标志

有些人将一些征相当做地道功德的标志,《阿琼仁波切密传》说:“这些征相并非获得高深地道功德之标志,觉受与证悟必须分清。倘若未能正确辨别觉受与证悟,则如续部所说的那样:‘圆满智慧自力与,随外境转分别意,二者极似易混淆。’”

二、了知地道(功德)之安立原则实乃非常关键

“当前有些人错误地把理解当成证悟标示的对境(证悟之境界),无散无修、见修同时之类的大话其实无有任何实意,清楚地了知地道(功德)之安立原则实乃非常关键。”

“(上师)问我:‘《七宝藏》的意义和你的心相续现在是否相应?’我说:‘虽然相应,但仅是理解上相应而已。’我的答语令上师非常欣赏,(没有说大话,分清楚了理解、觉受、证悟三种差别。)他对此十分赞许,并说道:‘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当合理地通过理解、体验与证悟三种途径正确把握安立五道十地的原则。’”

三、了解、领受和证悟与地道的对应

“作为资粮道者只是了解,加行道者只是领受。本来,见解有现量的见解和比量的见解,在资粮道、加行道阶段属于比量的见解,为此是胜解行发心。加行道胜法位是无间智慧,相续中生起它的后一刹那就步入见道。”

四、证悟的验相

“生起证悟的验相,就是生起慈悲菩提心、信心、出离心、辨法智慧,然而也有先出现功德后生起证悟和先生起证悟后获得功德两种情况。

所以,将觉受和证悟区别开来,生起法性证悟,才是修行之果。
全知无垢光尊者说:‘若未了知觉受证悟别,修行觉受执为证悟谬,开悟恒无贤劣及迁变,修行彼性功德觉受现。’”

五、口头证悟空性的人有何特征?

“我不解地问上师:‘那么当今有些所谓证悟空性的人,看上去其烦恼并未减少,这是为什么?’
这时上师略显不悦地说:‘他们证悟的只是口头上的空性而已,现在的这个末法时期,那些所谓证悟空性和觉性之人,自称见解高超,而他们造恶业的胆量同时也大得出奇。行为越来越粗暴,烦恼越来越重,这些人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于口头的见解上,遇到生死中阴的关键时刻,其表现连一个善良的老太婆都不如。

六、宁玛派弟子如何确立见与修?

“身为一名宁玛派弟子,首先应依靠宁玛派道次第如《大圆满心性休息》等法门,努力清净自相续,在了悟大圆满的甚深见解后,再持之以恒地不懈修行。而修行时,见解应当广大无碍,行为却应小心谨慎、取舍细微。”

七、无二智慧的因是禅定

“因此相续中要修行道谛证悟无我的智慧,必须具备它的基础禅定,正如(《入行论》中)所说:‘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


禅定的基础是戒律,因此必须守护清规戒律。

上师仁波切曾在传密法时说:有的人连禅定的功德都没有,就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

八、以何方式了知真禅定?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正修盲修之差别,断证增进而了知,犹如由从烟子相,可以推出存在火。


《定解宝灯论讲记》云:
“观察自己的修行正确与否,从自己的断证功德即可无误推知。
‘断’即烦恼等障碍的断除,‘证’指证悟空性、菩提心、无二慧等方面的功德,佛陀的一切功德均可包括在断圆满、证圆满、事业圆满当中,作为修学佛法之行者,相续中烦恼越来越减少、证悟智慧越来越增上,由此利益众生的事业也愈加广大。并且自相续对众生的悲心、上师三宝的信心越来越稳定增上,这就说明你的修行属于正修的范畴,不是盲修。”

九、以何方式了知假禅定

曲恰堪布说:不管观察自己的修行还是上师印证弟子,从大悲菩提心以及行为是否如法进行推测是最好的办法,尤其因果观念越来越淡泊减弱的话,那说明他的修行已经逐渐远离了正道,这是相当可怕的。


修习显宗或密宗等任一法门后,对因果愈加不重视,行为开始不如法,这就是盲修瞎炼出现的一种征相。

十、认为自己证悟,不用闻思,也许是误入歧途的标志

“我给大家提一点希望:

不要放弃对佛法的闻思,如果轻易放弃,修行是不一定成功的。
假如你认为自己有了一定境界,什么都不需要了,那可能是着魔了。

如果认为自己证悟了,不用闻思了,肯定有一种危险性,也许是误入歧途的一种标志

----《入行论讲记》”

       以上教言引自《阿琼仁波切密传》和《前行备忘录》等


原文地址:
http://bbs.zhibeidy.com/viewthread.php?tid=10185&extra=page=10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沙发
发表于 2012-8-30 22:18:15 | 只看该作者
嗯,十分深奥,虽然有些看不懂,但是看懂的让我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0-22 20:57:5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人这一生有可能就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