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化、授道像
漢武帝好道慕仙,遍祀山川靈祠,冀有所遇。感老君,命西王母與上元夫人降于宮中。 察其精誠,隨機而開誨之曰:“子雖好道,而不知其因。夫欲修道,先營其炁。 《太真仙經》所謂‘行益易之道',蓋益者,益精;易者,易形也。 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離死厄。行益易者,謂常思靈寶。靈者,神也;寶者,精也。 子但愛精固炁,氣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神,神化為液,液化為髓。 行之不倦,神炁充溢。 為之一年,益炁;二年,益血;三年,益精;四年,益脈; 五年,易體;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髮;九年,易形。 形易則變化成道矣。”上元夫人曰:“汝好道,召靈禱河,亦為勤矣。 而不能獲,實有由也。汝胎性暴、胎性淫、胎性奢、胎性酷、胎性賊。 五者截身之刀鋸,刳命之斧斤也。雖復志好長生,不能遣茲五事,徒爾自勞,但得小益以自搘柱耳。 若自今以往,瀉汝五性,反諸柔善,明務察下,慈念矜寬,惠貧恤寡,薄賦愛身,常為陰德, 救濟死厄,去諸淫,養汝神,放諸奢,處至儉,勤齋戒,節飲食,鳴天鼓,飲玉漿,蕩華池,叩金梁。 按而行之,當有易耳。” 王母乃遣侍女紀羅容授帝白銀像五軀、《六甲靈飛》、金書秘字左右策精之文,及《上清十二事》。 帝拜受之,並安奉于柏梁臺。帝自受法六年,意炁清陽,自謂神真見降,必當度世。 恃此不修至德,更興土木,萬民勞弊,殺伐不休,路盈怨嘆。 至太始元年丙戌十一月,天災柏梁臺,真形圖、《靈飛經》、籙、《十二事》 及自撰所授凡十四卷,并函皆失。累祈王母,不復降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