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2179|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0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五十五化、詔沈羲

周赧王十年丙辰,老君遣使召隱士沈羲。羲本吳郡人,學道于西蜀,能救人疾苦。
一日,詣卓孔甯家,路逢青龍車、白虎車、白鹿車各一乘,導從甚眾,皆朱衣仗節。
曰:“君非沈道士乎?”羲曰:“某是也。”
騎士曰:“處士陰功及物,心不忘道,少小以來,履行無過。
黃老君[據《仙傳》稱黃老君]'遣仙官來迎。乘白鹿車者,侍郎薄延也;
青龍車者,度世君司馬生也;白虎車者,送迎使徐福也。”
須臾,三仙羽衣持節,以白玉冊、青玉界、丹玉字,授羲碧落侍郎。遂載羲去。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02:32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六化、付鬼林

秦始皇二十八年壬午,封禪泰山。
乃建老君祠于樓觀之南,世給廟戶,親製祝文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老君去則西遊,反則東顧。朕方有事蓬瀛,願垂影響。”
始皇躬行饗禮。俄見老君降于座所,帝驚喜再拜,罄折求道。
老君笑而不答,命授以《鬼林經》、策役鬼神之符。
猶懇請不已,老君忽隱不見,始皇瞻禮而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03:08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七化、解道德

老君在漢文帝時,降于陜河之濱,號河上公。
漢文帝讀五千文有所未解,或告曰:“河濱有老人,深明《道德》。”
帝遣使齎經問之公,公曰:“道尊德貴,非可遙聞。”帝乃親詣。
公倨坐于草廬之中,帝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子雖有道,猶朕民也,何乃高乎?”
公撫掌躍身,去地數丈,止于太虛之中,俛而答曰:
“余上不在天,下不居地,中不累人,何民之有乎?”
帝乃悟,始知為神人,蒙公教之。乃授帝《素書》二編,
曰:“熟研此,則所疑自決。無事多言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04:56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八化、授道像

漢武帝好道慕仙,遍祀山川靈祠,冀有所遇。感老君,命西王母與上元夫人降于宮中。
察其精誠,隨機而開誨之曰:“子雖好道,而不知其因。夫欲修道,先營其炁。
《太真仙經》所謂‘行益易之道',蓋益者,益精;易者,易形也。
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離死厄。行益易者,謂常思靈寶。靈者,神也;寶者,精也。
子但愛精固炁,氣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神,神化為液,液化為髓。
行之不倦,神炁充溢。
為之一年,益炁;二年,益血;三年,益精;四年,益脈;
五年,易體;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髮;九年,易形。
形易則變化成道矣。”上元夫人曰:“汝好道,召靈禱河,亦為勤矣。
而不能獲,實有由也。汝胎性暴、胎性淫、胎性奢、胎性酷、胎性賊。
五者截身之刀鋸,刳命之斧斤也。雖復志好長生,不能遣茲五事,徒爾自勞,但得小益以自搘柱耳。
若自今以往,瀉汝五性,反諸柔善,明務察下,慈念矜寬,惠貧恤寡,薄賦愛身,常為陰德,
救濟死厄,去諸淫,養汝神,放諸奢,處至儉,勤齋戒,節飲食,鳴天鼓,飲玉漿,蕩華池,叩金梁。
按而行之,當有易耳。”
王母乃遣侍女紀羅容授帝白銀像五軀、《六甲靈飛》、金書秘字左右策精之文,及《上清十二事》。
帝拜受之,並安奉于柏梁臺。帝自受法六年,意炁清陽,自謂神真見降,必當度世。
恃此不修至德,更興土木,萬民勞弊,殺伐不休,路盈怨嘆。
至太始元年丙戌十一月,天災柏梁臺,真形圖、《靈飛經》、籙、《十二事》
及自撰所授凡十四卷,并函皆失。累祈王母,不復降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05:48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九化、遊瑯琊

北海人于室[後改名“吉”]好道術,因得痼疾十餘年,百藥不能愈,遂晨夕焚香告天,
忽於漢成帝河平二年甲午,感老君化身下降,遊于瑯琊曲淵之上,授吉《太平經》一百七十卷,
皆縹素朱界,青首朱目[青,白也;素,縑也;以朱為界,道首幖也;目,題目也。
青者,主生仁而有心;赤者,太陽上天之正色也],號《太平青領書》[善者悉使青首而丹目,合乎吾之道也。
乃丹青之信也]。其要曰:且人之生也,天付之以神,地付之以精,中付之以炁。
人能保精、愛神、護炁,內則致身長生,外則治國太平。
孝章帝元和二年,復過瑯琊,授吉一百八十戒,以助諸祭酒保身修真,顧謂吉曰:
“徃古聖真,皆從戒得道,道本無形,從師得成。道不可廢,師不可輕。”吉稽首再拜而謝。
按《後漢書•裴楷傳》云:楷孝桓帝時復上書言:
“前者宮崇所獻神書,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
其文易曉,參同經典。而順帝不行,故國嗣不興。楷言多切直,帝不能用。
章懷太子注,引《太平經•與帝王》篇曰:“真人問神人曰:
‘吾欲使帝王立致太平,其可聞耶?'神人言:‘但順天地之道,不失銖分,則立致太平。
元炁有三,名為太陽、太陰、中和;
形體有三,名為天、地、人;
天有三,名為日、月、星。北極為中也。
地有三,名為山、川與平土;
人有三,名為父、母、子;
政有三,名為君、臣、民。
此三者,常相得腹心,不失銖分,使其同憂,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也。”
范曄(讀亦)論曰:“古人有云:善言天者,必有騐于人”,而張衡亦云:“天文歷數,陰陽占候,今所宜急也”。
郎顗、襄楷皆能仰瞻俯察,參諸人事,禍福吉凶既應,引之教義亦明。此蓋道術所以有補于時,後人所當取鑒者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06:25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十化、校圖籍

安帝永初三年己酉二月,老君降于泰山,遣泰山使者雅羽,
以車騎召江夏善士劉圖,欲使校定天下簿籍、圖書。
圖至,見老君當殿南面而坐,太上居東西向,九天仙君居南北向,八極天君西東向。
命圖與官屬校定天下名籍,三日而畢。老君欲示圖以罪福報應,乃命羽將圖入地獄。
凡至八十一重,圖見父在獄受苦,出告老君,為父哀求,乃命釋之。
又令將圖至天堂,見太清宮中,金臺玉殿,音樂自然,仙真多著青衣,執金簡,歌誦經文。觀畢,遣回。
圖因此得道,遂為道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07:0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十一化、盟威籙

順帝漢安元年壬午正月十五日,老君乘雲車,群仙侍衛,降于蜀之臨邛鶴鳴山張陵修煉之所,
敕神人呼陵至前,曰:“子祖張良,積功致德,垂福後嗣,子命應為道士。”
即授以《正一盟威祕籙》、三業六通之訣及三洞眾經,合千卷;
歲月二齋法,皆披靈寶五篇,自然天書大字,為旨要妙經,並甲子、庚申、八節,三元、五臘、三會,
皆可沐浴齋戒,設獻禮念,祈謝愆犯,落滅黑薄,超度九祖,齋值之法,陰蕩六天故氣,以清化天下,
及朝拜日月,《高奔鬱儀結璘之訣》,令修習之。自是,百姓翕然奉之為師,莫敢為非,蜀民遂化。
注:三業,口業、身業、心業。
六通:即六通智慧。
三洞,見前。
歲六齋:
正月一日,三月二日,五月三日,七月四日,九月五日,十一月六日。此六大齋令,除十苦,得免厄會也。
月十齋:
一日北斗下,八日北斗司殺下,十四日太一使者下,十五日天帝及三官俱下,十八日天一下,
二十三日太一八神使者下,二十四日北辰下,二十八日下太一下,二十九日中太一下,三十日上太一下。
自下、中、上三太一下日,皆及地水一切尊神俱下,周行天界,檢察善惡。
甲子日齋:太一簡閱神祗。
庚申齋日:三屍言人罪過。
本命日齋:計人功行。
八節日齋:八神記人善惡。八節者,即四立、四絕日也。
三元齋日:
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此三元日,
天地水官考校罪福,皆當沐浴齋戒,作元都大獻,祈恩謝過。
三會齋日:
正月七日名舉遷賞會,七月七日名慶生中會,十月十五日名建功大會。
此三會日,三官考核功過,宜依日齋戒,呈章賞會,以祈景福。
五臘日: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腊日名王侯臘。
此五臘日常當祭祀先亡,薦福追念,名為孝子。餘日,名淫祀,有罪。通前三元,名八解日,皆可設凈供求福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07:3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十二化、說斗經

永壽元年乙未歲二月七日,老君乘白鹿紫車,降于成都,至太昊玉女修丹之所,地祗湧出,
捧一玉局,高可丈余,老君登座,為說北斗七元削死注生之法。
至十五日,又說南斗六司陶魂鑄魄之功,乃令二侍真人[即王長、趙升二人也]敘述其事,而為《斗經》,化被蜀俗也。

《後漢書》云:“初順帝時,瑯玡人宮崇、詣闕,上獻其師于吉於曲陽淵水上所得神書一百七十卷,
皆縹素朱界,青首朱目,號《太平青領書》,言吉親受于神人。”今道家《太平經》也。
其言曰:“吾書中善者悉使青首而丹目,合乎吾之道也,乃丹青之信也。
青之者,主生,仁而有心,赤之者,太陽,天上之正色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核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08:06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十三化、授大洞
靈帝光和二年己未正月朔,老君敕太極真人、三洞法師徐來勒等,同降于天臺山。
老君乘八景玉輿,從官千萬,正一真人侍焉。
老君自號太上玄一真人,真定光為《洞真經》高玄法師,命侍仙玉郎王思真披九光玉蘊,
出《洞玄大洞經》、《靈寶經》凡三十六部,以授葛公,及《上清齋法》二等,
一、絕群獨晏,靜炁疾刑[疾則作儀,冥心之齋,入聖昇虛之法也。
二、清壇肅侶,依按真儀,先拔九祖,次及家門,後謝己身也。
三籙齋
一、金籙齋,調和陰陽,保鎮國祚。
二、玉籙齋,保祐后妃、公侯貴族。
三、黃籙齋,拔度九玄七祖永辭長夜之苦、
七品齋
一、明真齋,超度幽爽,解諸冤對也。
二、自然齋,普為眾生請福謝罪,學仙修行之法也。
三、三元齋,自謝犯戒之罪,解考于三官也。
四、八節齋,謝玄祖及己身之罪,滅黑簿之法也。
五、洞神齋,以金簡為上,求仙保國之法也。
六、指教齋,以清素為貴,救濟禳災之法也。
七、涂炭齋,以苦節為功,悔過請福之法也。並《勸戒法輪經》四十五卷,
《無量通妙經》、《轉神入定》等經,以授於玄,俾令行世,
曰:“子常思虛無真人、高上大法王、大千世界,號曰老君,是玄中大法如焉。”
吳赤烏二年戊午十月朔甲子日,釋道微及法蘭等,問于葛仙翁曰:
“道起無先無後,不可稱論,不審老子與悉達太子孰為先後?”公答曰:
“子之所問,乃合正真道素無先無後,無左無右,無存亡高下貴賤,無形無像,所以字之曰‘道',
不可稱言也。太子生老子後,前世有功德,得太上金液之道,身若紫金光聚,故號金仙氏爾。
”於是,授道微、法蘭諸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21:09:1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十四化、拯民災

昔王纂居馬跡山,值晉室之紛崩,乃飛章告天,果感老君,自西北雲中降臨其所,以語纂曰:
“子德憫生民,常以陰功利世,善溢其身,今授子以《水石還丹》、《日月光華經》,俱可拯民于災難耳。”
昔周武帝召道士嚴達問曰:“道與釋孰優?”達曰:“主優客劣。”帝曰:“主客奚辨?”
曰:“釋來西域,得非客乎?道在中夏,得非主乎?”帝曰:“客既西歸,主無送耶?”
達曰:“客歸則有益胡土,主在則無損於中華。去者不追,居者自保,不亦可乎?”
帝嘉其對,然業已建議,遂斷之,止留五嶽觀廟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