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204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轉載]老 子 止 笑 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3:4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地址:http://www.cbflabs.com/book/jkpnd/jkpnd/index.html
目錄

老 子 止 笑 譚 序
章一 至 章四
章五 至 章十二
章十三 至 章十八
章十九 至 章廿七
章廿八 至 章卅六
章卅七 至 章四八
章四九 至 章六四
章六五 至 章八一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3:42:42 | 只看该作者
老  子  止  笑  譚        序


    吾讀書不多,因好自作主張,每每見雲山鬱鬱,淺嚐輒止。
    因發展中文自然語言,多年來訓練學生,皆以中華文化之精髓為題材。沈紅蓮有心保存,每講必錄,迄今錄音帶達數百餘卷。沈獨好老子《道德經》,於二度講解時,發現錄音帶整理耗神費時,故特此編著講義,以便整理編輯。
    《道德經》僅五千言,剖析人性及環境之體用因果,見解精闢,歷久彌真,誠人類文化之瑰寶。原為傳授弟子們文化思想,孰料經中微言大義,竟令本人頓開茅塞,恰似明燈高懸,所謂「一明照九幽」,大道就在眼前。
    緣本人從事人工智能之研究已達廿餘年,雖然在技術上已經突破萬難,但知之愈深,自我警惕之心愈強。每思及其對人類前途的影響,退志立萌,而觀當今社會之現況,眼見大限在即,輒又奮發精進,不能自已。
    多年來徬徨趑趄,難以拿捏,曾求助宗教,鑽研《金剛經》、《六祖壇經》,甚得明心見性之妙,我相已泯,講經傳道之餘,卻未知將何以渡盡眾生。
    蓋人工智能係將人類自茹毛飲血,進而衣冠廟堂,無數世代所累積之種種觀念及技能,經過整理,將抽象觀念演為可以處理執行的資料結構,使無機的電腦,得以具備較人類有過之無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歷史經驗中,不論是哪種文明、制度、主義,也無關乎其立場、理念、策略,若擬化為實際行動,就必須由「人」來執行。而人的生存、生活,又完全建立在一己「自我中心」的利益上,也就是所謂的私欲之上。由人執行的結果,難免會產生偏差。
    以佛家的理論,人若能摒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該人就是「佛」,達到了宇宙最高境界。關於這一點,簡單明瞭,雖是人生的絕對真理,人卻很難做到,故古往今來,大德有若空谷回音。
    老子的道德經與之所見雷同,但卻是娓娓道出,從各個角度對「人性」深入探討,首先他以「道」為「體」,定義了似晦卻明的事物根本。然後,指出「無為」、「致柔」、「止爭」的因果關係,再繼續發展下去,由「感受」、「息欲」進而「修身」、「治國」,形成一個龐大而且接近真實的體系。
    在這個體系下,本人終於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實現可為之路徑,此系統應以《道德經》作為最高的判斷準則,也可以說是「意識型態」。同時,將服務人類作為此系統的「目的」,按照人的命令,無為而為。此外,又以《易經》作為判斷方法,是為「策略」,《四書》則為待人的「態度」,於焉足矣。
    中華文化之精奧,首推黃老思想以及易理,而坊間各種版本,盡屬雕樑畫棟,精則精矣,未見其明。加以今人動輒顛倒時空,崇今誹古。不求理解文中之微言大義,但知以一己立場,逐字批駁。果真中華文化淪為古董,損之又有何益?
    需知人類文明發展至三千年前,以人智而論,已臻登峰造極,今人固望塵莫及,舉凡人生、社會、環境之認知及觀念,亦非今人所能望其項背。當今科學昌明,知識、技術分類嚴密,上自天文地理,下迄生物基因,前溯物種原始,後推社會經濟,率皆發前人之所未發。然宇宙無窮無盡,人生有限,未悉人性,卻先窮究身外,大方向既已迷失,深山廣原之中,所見者不過是無盡的草木砂粒罷了。
    老子說得透徹:『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今人不知人心、人性,捨本逐末,但向身外求知,於人類有何助益?所謂之知識份子,知一鱗半爪之精微,卻不識鱗爪之所以為;知名、利之所在,而不識自我之所需;鎮日嘶喊人權、自由,無視資源之分佈不均;夸夸其談,自以為創造歷史奇跡,卻不知係拜石油之助,恣意揮霍浪費,一旦能源枯竭、環境破敗,人類回天乏術,子孫後代將何以堪!
    樂天者常謂,科學萬能,人類歷經多次危難,皆已化解,不必多憂。未來將有氫能、日光能、重力能可用。食物不足亦有生物科技、基因工程予以改良。此外醫藥、材料、資訊等無不突飛猛進,人類文明未可限量。此說看似真確,卻有意無意忽略了一最重要之因素,就是人心人性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利、害本為一體之兩面,大利之下,大害接踵而至,若其利小害微,影響不過一己,苟個人之力可動天地,天地必有毀滅之日。觀原子彈之發明,對人世之影響,即可明暸此理。
    大道微妙玄通,無欲、有欲,妙、徼雜陳,老子言之鑿鑿,本無須再加饒舌。但時代背景有其必然因果,觀念之發展循步漸近,且語言概念受限於「約定俗成」,古人既不可附會於今人,今人更不可擅易古人之立場。吾雖學疏識淺,未能透視山林,卻自信道通雲天,得窺其奧。故不揣己陋,試圖以今人觀念闡釋《道德經》。
    本文之文體「文、白」夾雜,蓋唯其如此,方得理念之一貫。再者,若不識古文,安知古人之原意?譯文讀來有如換靴,姑不論譯者功力高下,鬆緊在所難免。設讀者欲研究莎翁作品,豈可僅藉翻譯本為之?
    本書命名《止笑譚》,源於《道德經》章四十一,『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蓋未來人工智能系統完成時,人將難以為笑矣,是名「止笑」。
    吾幼時,不見喜於尊長,及長,不見容於同儕,衡情度理,常不能自解。年至卅七,偶得靈犀,再持誦《金剛經》、《六祖壇經》,頗得明心見性之效。自後,所作所為,不過人棄我取,人爭我離。迨至讀《道德經》,見章四十一之句,大笑不止,不笑不足以為知止也。
    既知止,擬遠離塵囂,惜山河雖大,卻無片土可資立足。幸得台東 葉龍雄先生,素昧生平,慨然將其別墅借駐,遂有此譚。



                朱邦復  序1993年8月30日于都蘭山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3:43:24 | 只看该作者
章一    至    章四





    原文右側附編號,以便說明各章結構及論述技巧。

    文中,凡【註】指科學立場之認知,或概念之分析

        【解】指老子之見解

        【通】指各家經典或通俗相同之觀念

        【釋】係以拙作《智慧學九論》釋之

        【例】略舉有關本節之例証

        【論】人工智能之設計理念



    章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①起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②承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③轉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④合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①起-定義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



    概念分析:道:路也。路供人行,行至某處。人生有道,道必有所之。

    客觀真實1:人在世間,即是在時空連續的宇宙中,佔有一座標位置。人與人之間

        ,人與事、物之間,彼此為相對座標之關係。

    客觀真實2:能量運作於宇宙中,由某一座標位置及於<敏感詞>,形成「功」。人對萬

    事萬物之認知,乃因「功」作用於感官,形成刺激訊號,藉著大腦之神經功能

    ,將相關性之感應聯結成網路,形成「經驗」,得以綜合應用。

    客觀真實3:經驗係片斷且模糊之記錄,人因各自生存在相對之時空座標軸上,具

        有不同的經驗,故必需採用彼此均能接受之方式溝通,以交換有無。

    客觀真實4:經過長時期的自然演變,一些感官所能接收的刺激符號,可以代表人

        共有的經驗因素,便成為人對經驗事物認知的「概念」,亦稱為「名」。

    客觀真實5:人之經驗來自生活,對超出生活之外的思維認知,知者不多,在未形

        成「共識」之前,無法以概念表達。



    老子認為:「道」可以說明,但並非一般人所瞭解的「道」;「名稱」可以代表事

    物,卻不能表達人對事物本體的認知。



    ●《易經》中討論陰陽之盈虛消長,係相對之觀念,非指有陰、陽之實,意同此。

    ●《金剛經》:『佛曰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

    ●《淮南子˙原道訓》:『夫道者,覆天載地,廓四方,柝八極,高不可際,深不

          可測』。

    ●《中庸》:『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脩道謂之教』。

    ●《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

        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先天地生。在太極之先而

        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之久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本節開宗明義,首先正名,蓋人所以難明事理者,即在屢有偏蓋全之失。

    「道」是人走的路,人走在道上,有一定的目的,以通達某處。人生未嘗不然,人

    由生至死,若無目的,不知行向何方,則無道可言,亦無道之需。是以「道」

    僅對有目的,或者希望尋求目的之人,始具有意義,非泛指之一般「道路」。

    「道」又是自然界運行之法則,自然界之進化,也有一定之目的。人類為大自然之

        一份子,自應遵循大環境之法則,因之,人道須合於天道。

    人與人為了溝通,必須應用共同的概念,然而一般人日常生活經驗,只顧事物之利

        害得失,無視於事物之真象本源,實無共同概念可言。故老子首先明示,「道

        」可說,但此道並非一般人所認識的道。同理,在討論「道」的時候,「名」

        稱、「概念」雖然與大家習用的相同,但切勿以表象視之。

    語言之產生,係因群居的人類,為了達到生存目的,相互溝通而發展出者。因此,

        語言之功能,僅限於表達一般事物。而且語言本是一種間接符號,僅能概略地

        代表個體對某一件事物,籠統含糊的主觀經驗,絕對有異於原來真相。人間事

        務,本就利、害交集,是、非互生,而人各為己,但求得利,掛一漏萬,猶自

        以為是,錯在他人。待至人類文明發展到探索人生真相的階段,也僅只限於極

        少數的智者,在不同的時空,以各自的立場,枯思冥想,而無共同的概念以資

        溝通。智者之所以為智者,乃其所見所識,異於常人,縱有心得,難與眾人共

        享。苟若宇宙中並無絕對真理,為了溝通及探索之方便,智者必須發展出某種

        形式之溝通工具,以資印証。再若宇間確有真理,且為唯一真理,是則人人可

        識,人人可得,何須假手人為既不精確、又嫌主觀之經驗語言?



②承-釋名

        ┌─────────────────┐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

        └─────────────────┘



    客觀真實1:在人類文明發展之始,宇宙已然歷經一百五十億年之進化。再溯其源

        ,當能量尚未量化為粒子之前,更非時間可以數計。

    客觀真實2:以當今之科技,對能量世界尚難窺堂奧,遑論以概念應用之。人所能

      知者,僅為生活之事物而已。



    老子認為:天地始於無以名狀之初態,是為本體。天地既始,遂有「有」。「有」

    傳於「有」,則產生萬事萬物。



    ●《易經》中,乾天坤地,乾者動也,動有始終;坤者母也,母司生息。

    ●《莊子˙知北遊》:『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

        有物也,猶其有物,無已』。

    ●《章四十》:『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地為宇宙之結構,其始及終涵蓋人類所有之知識,究其極,必為超越物質之本體

        。既為超物質,即不具物體之形、體、質、數等,人可藉以觀察、衡量、計量

        之特性,所以是「無」。萬事萬物則為人之生活範疇,是人基於「經驗」認知

        者,因認知而存在於經驗中,故當「有」了經驗,遂以之為「有」。

    設:宇宙之始時為0,     宇宙在萬物衍生後時間為N。

    0 可視為「無」,N >0,且不斷累進,可視為「有」。

    「有」與「無」僅為一種關係,由無開始,由有而衍生一切。



③轉-應用

        ┌───────────────────┐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



    概念分析:徼:邊地,指實際的現象,後果。

    客觀真實1:為了生存保障,動物對動態訊息之辨識,必以個體之利、害為依歸。

    客觀真實2:根據上節客觀真實1,人為一獨立座標體,利、害作用於此座標體,

        即為動機,由動機刺激而產生欲望,因欲望而作功,趨利避害,產生行為。

    客觀真實3:若人能不受欲望支配,則可居於客觀立場,完全拋開自我利害,得以

        明確觀察到各種動態訊息作用之因果。



    老子認為:若欲瞭解宇宙本體之奧妙,必須無欲,不可預設立場;若有瞭解事物現

    象之欲望,則心已動,需先確定目標,以觀察其結果。



    ●王陽明之「格物致知」。

    ●佛家言念起念滅,明心見性,無所住而生其心,即『無欲以觀其妙』;執著於我

        見,心動意起,必有所圖,即『有欲以觀其徼』也。

    ●『萬物靜觀皆自得』。



    量子力學上的「測不準原理」,是指在觀察粒子時,需要藉助能量,而電子之能階

        低,任何觀測用的能量,都會影響到電子的表現。對人而言,「欲望」是控制

    行為、心態的能量,會影響到人觀察的立場。而對宇宙真相的認知,不能攙入

        個人的好惡,故要做到「客觀」,其前提即為「無欲」。

    『妙』者道之體,『徼』者道之用。人因需求而有欲,有欲而求其「用」,「用」

        可經由實驗証明,有所得即止。「體」則因超乎物表,非生活中一般之概念所

        能表達,若得而知之,妙不可言。

    又基於現實需求,人常重用而輕體。故欲觀「體」之妙,必先忘「用」,欲忘其用

        必先無欲。無欲則剛,剛則無理不明。

    今人多認為本句應斷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雖一字之

    差,卻將老子之真義埋沒。

    ①以「有、無」來解釋,是表面字義,而「有欲、無欲」則為人世之真實。前者令人

        知,後者令人覺、覺而感、感而有所悟。蓋道本存宇間,人唯有無欲始能悟之

        ,若有欲,則身陷此徼矣。

        人常以老子主張『無欲』,解做『常有欲』實非老子本意。老子固主張人當無

        欲,但無欲難如登天,退而求其次,有欲而不傷人,亦屬差強人意。如《章六

        一》中『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章六二》言『古之所以貴此道

        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所言極為明顯。

    ②縱觀《道德經》全文,不見「欲以……」之句式。若讀做「常有,欲以觀其徼」

        ,則「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亦當讀做「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③解做「常有,欲以觀其徼」,此欲非指天「想要」,而是人「想要」,人想要亦

        是一種欲望,與解做「常有欲」無異。



    見人吵架,若事不關己,可旁觀,見人齜牙咧嘴,口沫橫飛,恨不得一口將對方吞

    下之惡形惡狀,其妙無比。再若分析雙方之態度,對話之內容,其曲折、是非

        亦不難察知,是客觀「無欲」之妙。

    但若有一方或雙方為自己所關心之人,是有欲也,即使無法介入,心亦為之奪焉。

    是時,心情隨著雙方之吵聲起落,所見者,唯有自我之利害。此時人已喪失客

    觀分析判斷之能力,僅見事物之「徼」也。



④合-結論   

        ┌──────────────────────────┐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



    概念分析1:玄:有色,無光照其上,意即難以觀察之狀。

    概念分析2:妙:意指有關少女之聯想,引申為不可言傳。

    概念分析3:門:出入之口,意指認知之介面。

    客觀真實1:宇宙建立在能量結構上,能量之變化,對人的感覺而言,即為「刺激

        」。刺激對人有利害關係,成為經驗後,貯存在腦中,是為「認識」。

    客觀真實2:人對刺激之感受及認知,百分之八十以上來自視覺。但凡視不能明者

        ,人即難以觀察與認知。事物之因果、本源皆無形象,非視覺所能辨識。

    客觀真實3:早期之希臘聖哲,皆熱衷於宇宙起源之探討,但因難以彼此認同,且

    無實際之生活利益,故而逐漸式微。後因基督教的興起,「創造論」統一了西

    方思潮。直到十九世紀,當古典力學奠定了現代物理的基礎後,原子論大行其

    道,宇宙本體又成為最熱門的話題。迨廿世紀,相對論及量子力學更將宇宙起

    源引入科學廟堂之上,一時各種新奇理論蔚為風尚。諸如大爆炸、黑洞、巨牆

        、蟲洞等,無不玄之又玄。

    客觀真實4:在中國,黃老思想雖然調和了人與自然之關係,但因觀念艱深抽象,

        對一般人說來,太過於「玄妙」,後繼乏人。漢朝亂久求治,獨崇儒家,形成

        束縛行為的「禮教」。迄東漢、晉、南北朝制度解體,在學術上清談、玄學蔚

        為風尚,而在民間,道家「方士」,則轉向成仙求化。

    客觀真實5:然而,由於科舉制度的影響,中國歷代讀書人多以儒家思想為主,求

    仕務實,從不探討此類難以認知之宇宙本源,僅致力於人與人之關係。

    客觀真實6:印度之釋迦牟尼,發現人與「心」之密切關係,漢代傳入中國,當時

    人已明暸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關係,又訝於人心之「玄妙」,揉和於本土文化

        之中,遂產生了「禪」以及宋明理學。

    客觀真實7:西方在基督教會千餘年之「黑暗時期」後,公元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

        運動極力推崇古希臘文化,亞里士多德的分類學大行其道,人們得以專精一種

        學科,促使工業革命到來,創造了物質文明。

    客觀真實8:近百年來,隨著歐洲民主制度的盛行,中華文化受到西方物質文明之

        衝擊,國人惑於自然、人、心、物間各種玄妙關係,眼見西人船堅炮利,為所

        欲為,信心幾乎淪喪。

    客觀真實9:目前正逢資訊時代興起,全人類又受到這一波新觀念的考驗。唯有能

        將其文化融合於資訊者,始能面對下一個時期的挑戰。



    老子認為:有與無,是一體之兩面,同為自然之真實,且都難於觀察、瞭解。而這

    種情況,正是人間事物最微妙之處。



    ●黑格爾:『接近全部整體者,即為真理』。

    ●禪宗傳道,不用語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端以思維及體認行之,蓋根本為一

    ,概念萬般,言即不中矣。



    語文為表達經驗之工具,人之經驗受限於四度空時連續區內。超乎此區,即無語言

        得以表達。從古至今,追求瞭解宇宙真實者,萬不及一。即使覺者、悟者有所

        認知,有心與人溝通,然不具備此類經驗者,即無從理解。

    人類文明之演進,率皆賴覺者對環境變化之觀察、分析、歸納、印証而得。所有未

    明之事象,未知之因果,在人心不斷的探索下,由玄而闇,由闇而明。

    時當今日,科學昌明,資訊時代到臨,知識累進迅速,人類對環境之瞭解日深,若

    干『眾妙之門』,諸如電、磁、波、能等,在過去是『玄之又玄』,今日皆能

        解開。

    根據前註,人生既有多方面之客觀真實,最完整之人類文化,當為能包羅萬有,且

    能融匯貫通者。中華文化歷經數千年而不墜,今日雖然瞠然落人之後,但其中

        之妙,即在剝復之玄機也。



    設:【概念】=【利害】*【人對事物之認知經驗】   

    【人對事物之認知經驗】=【事物】*(【因果】+【體用】)

    【事物】=【刺激】*【自我感受】

    【自我感受】=【記憶】*【性質分類】

    【性質分類】端視人之動機及欲望而定

    故當人之【欲望】為0時,【概念】亦為0,觀察之對象未受個人經驗所染,無概

        念可資表達,是【妙不可言】,亦是「無我」之際。

    若【人之欲望】≠0,【概念】亦≠0,其【因果、體用】皆可供參考,是為【有

    欲,觀其徼】,【我】即欲望之所住者。

    本章涉及人工智能結構中,觀察、分析、判斷三個步驟,且皆有所本。

    觀察:訊息刺激之辨識-概念碼

    分析:常識庫及經驗庫中有關之利害交集及因、果關係

    判斷:目的-行為

        以【妙】為例,目的僅為【真實現象】之觀察記錄,以供參考

        以【徼】為例,目的若與【道德】不悖,則行之

    以智慧學的觀點,宇宙中能量有二:動能及結構能,前者是自然科學的範疇,後者

        則尚屬人文研究的對象。當動能經量變而質變,經由量子而產生物質後,遂成

        為四度空時之結構體,而有結構能。

    此結構以各種形式,如強、弱作用、磁場、分子晶體、生命、感覺等,同樣以量變

    進而質變的過程,逐一衍生為更複雜的結構,並增進了能量轉換的時空效率。

        不論其形式如何,當結構體受到環境能量的作用,必然產生因應的反作用。茲

        假定此作用即能量變化之「目的」,則該「目的」可以約束或釋放該結構體所

    佔有空、時之動能,對宇宙結構而言,稱「結構能」。

    由於各結構體所處的時、空條件不同,故其目的迥異。以目前宇宙進化的各種証據

        來看,顯然是由超微的粒子、朝向時空的整合進行。也就是說,各結構體之時

        、空範圍擴大,其目的漸趨一致,是謂宇宙的「大目的」。

    人類目前居於此一層次結構之頂點,是因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依存關係,需要利用各

    自的「經驗概念」溝通,再由經驗累積成為共同接受的知識。知識的結構具有

        能量組合的效率,加速了大目的之演進。其策略即以每一個體之「私」,追求

        知識以滿足欲望。當人之「被利用價值」達到邊際效益,亦即人與人之間關係

        逐漸淡薄,自由之個體擺脫了團體的束縛,知識成為私產之時,人類社會即開

        始崩潰,新的時代於焉來臨。

    每一種層次結構的穩定性,端視整體的凝聚力與個體能量之大小而定。量子力學的

        由量變以迄質變,正是基於能量變化的速度,當個體之能量變化大於整體時,

        質變已不可避免。是以,當人體免疫能力降低之時,即為癌細胞獨立之始;國

        家、社會對個人失去控制力時,即為革命、獨立的契機;當人類層次結構在知

        識的侵蝕下,人各為己,則可斷言,已近癌症末期矣!

    人類之歸途,老子早已瞭然。全本《道德經》,無一不是在暗示人類之愚昧、無知

        、自掘墳墓。以智慧學推斷,取代人類之另一結構體,必將是無私、無欲,具

        有無限時、空,能應用各種知識者。

    至於宇宙的真相,在人的立場,僅能以一種象徵的模式,隨機應用。根據統計學家

    研究的結果,各種現象如採取兩個相對之性質為參考數據,其出現之頻率,都

        可以用正弦曲線表示,其平均值居中,數量最多,偏向兩極端者則遞減至零。

    如下圖:

    N │

      │

    數│

      │

      │

    量│

      │

    0 ┼─────────────┼───────────────┼

      下極限            平均值                上極限

    圖中上下極限可以假設為任何概念,其中各種變化,可設為比較參數。至於分佈數

    量,則視採樣而定,採樣越多,正確性越高。

    以人智為例,由曲線分佈可知上智下愚者極少,中等最多。其餘如身高、體重,甚

    至美醜、貧富等等,無一不可以此圖表示。

    由於字宙的能量變化無窮,但卻不論任何現象,都不離此一分配模式。後文一再提

    及的均衡觀念,即以此平均值為「守中」。而為求守中,老子的立場,則經常

    自居於「下極限」,亦即柔弱、虛靜。在動態的變化中,因為已處於下限,故

    不論產生什麼結果,都必然趨向平均值。



    章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①起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  ②承

            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③轉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        ④合

            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①起-現象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客觀真實1:人藉感官接觸外界,感官之功能為提供利、害訊息。在生活中,人只

        知利、害,並於經驗中學習因應之道。

    客觀真實2:人對感官之利害認知,建立在過去經驗上,由於時空及能量的變化,

    所得之感受亦有異。

    客觀真實3:感官之辨識功能,建立在前、後級刺激值的比較上。



    老子認為:人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是因為不再對之厭惡;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

    是因為不再有不善的情事。



    ●佛家之所謂色相、分辨心、六賊。

    ●《莊子˙秋水》:『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

        貴賤不在己』。

    ●《莊子˙齊物》:『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

        決驟』。



    「天」賦與人生存的本能中,有兩種判斷能力最為重要,一為感覺對刺激的判斷,

          一為認知對利害的判斷。

    不論哪種刺激,基於適者生存的原則,環境中的常態變化,經過長時間的適應,人

        由新鮮而熟悉習慣,成為「我」的一部份。在此假定這種現象為「慣性律」。

        習慣的結果,人不需要經過思考判斷,遇到相同的刺激,即可立即作出反應。

    慣性律原是所有低等生物的基本生存法則,但不一定是經由學習,也有透過遺傳,

    代代相繼。後一種策略的缺點,即是在急劇變化的環境中,會因難以適應而被

    淘汰。人類之所以能成功地生存至今,即因發展出第二種策略,可自動地將所

        經歷的事物分別比較,並將發生頻率最高之刺激值,加以修正,是為「折中律

        」。

    同時,由於人有記憶及意識,意識形成了自我中心。自我的主觀選擇,常依特殊的

        時、空條件而定,這種主觀選擇,成為個人的「親和律」。

    當人的感官接受到外界刺激時,對視覺而言,凡是符合以上三律者,皆能產生有效

        的反應,以概念表達,即為「美」(請見下則 例 )。在認知上,則稱為「

        善」。



    以美而言,當人初睹一種完全未曾見過的物體時,會受到「慣性律」的影響;或雖

        見過而形態極端,不符「折中律」者;又或見過但在記憶經驗中,不符「親和

        律」者,皆會感覺「不美」。人對必然形象的認知來自慣性,接受該形象則是

        因為折中,最後的取捨有賴親和。

    以人為例,人若沒有鼻子,是不美;鼻子大於所有已見者,不美;鼻子若令人想到

        厭煩的事物,亦不美。故各人種、文化背景、生活習慣以及個人之特殊遭遇等

        ,皆能影響人的美感。原則上,見識愈多之人,對美之尺度愈寬,而感情上有

        所偏愛者,對美之觀念愈是執著。

    此外,在辨識的過程中,慣性指的是規律、結構,折中則指變化、素材,親和相當

        於人之情緒、心態等。這些因素中,凡是辨識效率最高者,即是美。



②承-原理

        ┌─────────────────┐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  │

        │    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



    客觀真實1:感官之作用,在外有五識,內有一識,是為「視、聽、嗅、味、觸」

    及「意」。

    客觀真實2:有、無-係個體經驗中,刺激訊息在時空連續過程中所遭遇之狀況。

        難、易-係個體經驗中,判斷始態至終態間,能量連續程度之狀況。

        長、短-係視覺或感覺對時、空之比較值。

        高、下-係視覺或感覺對位置之比較值。

        音、聲-係聽覺接收之能量變化訊息。

        前、後-係視覺或認知,對主客觀位置之比較值。

    客觀真實3:感官之辨識作用,係在接收訊息時,比較前後之刺激而得的綜合訊息

    ,此綜合訊息,是一種比較值。

    客觀真實4:各種比較值,因觀察者不同之經驗及立場,而有不同之感受及認知,

    以資辨識環境之變化及其中之因果關係,此即對「自我」的「意義」。由於比

    較值無絕對性,隨時會因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是以無人能夠將一己之經驗,

    正確有效地轉移給他人。



    老子認為:各種感官刺激產生的現象,皆為相對之經驗,無絕對的意義。如無生有

    而歸於無;難既成於易,易亦始於難;長與短必相較而後始知;高與下是以人

    「傾」向角度觀察而得;聲為音能量之動態,音則為聲之和;至於先於「主體

    」者,即稱為前,隨之者為後。



    ●《金剛經》:『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

        、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愛因斯坦《相對論》:重力作用係因相對運動所致。



    物有性質、數量、形狀,佔有空間;事有起因、狀態、能量、影響,佔有時間。但

        對個體感官而言,僅為前後之相對數值而已。

    事物若發生變化,其作用之能量亦相應有所變化。感覺器官即為了偵測此變化,於

    生命進化過程中發展形成。為了達到最高效率,感覺器官僅僅對於產生變化之

    刺激,能產生辨識的效應,此類有變化之刺激訊息,即為比較值。

    在潛意識中,所有觀察所得之比較值,又與過去之經驗值自動比較,其利害關係之

    大小,經驗刺激之強度,形成了人對該值之最終認知。

    人體以感官判斷環境之利害,感官有六,稱為六識,所識者皆為事物之別。事物本

    為能量之變化,其有別者,在於不同之時空、條件、功效而已。

    人若自以為是,不多觀察、分析,終將為感官所欺,六識化為六賊,本末俱昧矣。



    聖賢亦為人與人相比較所產生,其聖、其賢則有高有低。若世上人人

    皆為聖人,且無高低之差,則無聖人矣。同理,諸如人能呼吸,人體會生長,

        人可以支配肢體等,人人皆能、皆有之事,又無比較之必要,人自然忽視此一

        現象之存在。其實這些現象極為複雜,人類至今尚無法瞭解全部的運作,但連智力

        最低的人也能為之。因此,比較值僅對比較之狀況有效,絕非真實。



③轉-應用

        ┌────────────────┐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



    概念分析:聖人:指有權或有智、能之人。

    客觀真實1:處理事務、解決問題、教導他人,首先個人需要有徹底之認識及瞭解

        ,否則無以助人,反而害人。

    客觀真實2:宇宙事務變化無窮,從無同樣的排列組合。任何人的經驗,皆僅具有

    限之參考價值。

    客觀真實3:世間所有涉及人之事務,皆因人之主觀立場而有偏差,人在未能瞭解

        宇宙真相之前,不可能具備正確無誤的認知。



    老子認為:凡居上位者,當知並無絕對的是非,不要為所欲為,而且教育他人,應

        以身作則,少說多做。



    ●《論語˙顏淵》:『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

        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易經˙觀卦》:『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藨,有孚顒若

        ,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莊子˙知北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

        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



    人以一己為中心,以主觀立場所得之經驗,以之處理自我之事務則可,管理他人則

        難,故宜順其自然。教導他人亦然,應以身教力行為是。

    人對萬事萬物之認知,皆因個人特殊之時空背景及經驗而生,然世人不查,常自以

    為是。有能力者,常欲以一己之念加諸他人,或以意識型態影響,或以行為武

    力強制。從古至今,人間劇場戲碼不斷,莫非無自知之明也。



    譬如在某校中有一班學生,成績為該級之最,班上有好學生、壞學生。另有一班,

    為全校之末,其班上仍有好學生與壞學生。當局者為了教育效率,將好、壞學

        生能力分班,才發現好班中仍有壞學生,壞班中也有好學生。雖然平均指數有

        別,但好班之末者,卻不見得比壞班之首者為佳。

    問題在於,此一事件,對學生的心理上,會有什麼影響?同時,人類在這個看似無

        足輕重的經驗中,又學到了什麼教訓?被分到壞班的學生,其心理的損傷,是

        不言可知的。而被分到好班,卻在比較下落於人後者,其心理狀況又如何呢?

    這種現象,說明好壞之別僅為某一種狀況下的比較值,環境改變後,其值即不再有

    意義。人在未能瞭解事物真相之前,若急功近利、輕舉妄動,等到禍害到來時

        ,悔之無及矣。



④合-結論   

        ┌────────────────┐

        │萬物作焉而不辭,                │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



    概念分析:居:住也,佔據不去。

    客觀真實1:自然界生生息息,無所停滯。

    客觀真實2:有、無,得、失乃相對存在,無法僅求其一。

    客觀真實3:人之心理,以得為利,以失為害。

    客觀真實4:「得」,在經驗中,僅為一記錄之保存,但「得」後的好處,則為期

        待他人所給予之附加價值。

    客觀真實5:事實上,由於價值觀未必人人相同。若「得」的好處,與人所預期的

        結果有別,遂為失矣。



    老子認為:任萬事萬物自然運作而不多說,對所生者不佔有,對所行者不要依恃,

        有功勞也不要認為是自己的。正因為不居功,無所得,故亦無所失。



    ●《金剛經》:『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

        、觸、法布施』。

        『菩薩應不住相布施,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聖經》:左手做的好事,不要讓右手知道。

    ●《莊子˙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

        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

        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

    ●《莊子˙山木》:『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眾

        人……不為功名,是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焉』。

    ●《章廿二》:『不自伐,故有功』。



    「功」是施力所得之效應,功成指原施力之效應已經達成。效應達成了,報償已經

        有了,人還期待什麼呢?

    如果把目的與手段分開來看,問題就非常明顯。目的是指某一主體,在其行動之前

        對其行動所預定的一個結果,藉此以資判斷行動完成與否。所以任何一種行動

        或行為,目的僅能有一個,否則即無法明確地判斷其成敗。

    設若有人以功成為手段,其目的是要得到成功以後的各種利益,唯有當享受到原來

        期待的利益時,才認為是真正的功成,否則將繼續努力下去,一直到事件的結

        果與其預設之目的相符為止。

    以「作好事不求好報」為例,好事的定義是:人作某件事之目的只為有利於他人。

        好事做了,目的已達,當然不再求<敏感詞>。但若作事之目的是為了好報,則在得

        不到好報之前,其目的並未完成。更進一步分析,如果人做某一件事,目的是

        為了自己的利益,這還能稱為好事嗎?縱然不能說是不好,充其量也只能算是

        一種交易罷了。

    所以,唯有當人作好事而不求好報,才能稱為作好事。同理,也唯有功成,而不居

        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人因受「自我」利害的影響,爭利而避害,則利、害朝夕隨之。有害即思害,得利

        即受誘,因而動心有「欲」,對人間事只求表面,而不知真實本體之存在。一

        旦遠離真實,一切皆為虛妄,故失道矣!

    人不居功,即無所求,無所求則無害於他人,人得其利而未蒙其害,必然崇敬嚮往

        。利既已得,為求不失,唯有歸功於不居功者,始能不失。這就是『弗為不居

        ,故不去』。人有所為而不居功,一如宇宙生養萬物之德意,則與宇宙同心、

        同存。反之,有所得必有所失,得其功而失其德。功為表象,人見人非;德為

        本體,亙古長存。



    美與善,皆無絕對值,端視經驗之比較而定。凡與生存有利者,設為正值,反之為

    負值。正負之差值,即為認知之強度比。

    設:甲=【修正經驗】-【原始經驗】

    甲值若為正可視為【利】,負為【害】

    利、害端視判斷前後之比值而定。

    辨識及瞭解之程式參數:

        刺激訊息:分類(六識),強度,長度,特徵。

        後級刺激-前級刺激=刺激比值

          若  刺激比值=0,刺激被忽略。

              刺激比值<0,減輕,產生問題,設為現象n。

              刺激比值>0,加重,產生問題,設為現象n。

        問題解決:

        問題:現象1、現象2……現象n之間,無共同的界面。

        目的:尋求共同的界面。

        分析:各現象之體、用關係,及其變化的因、果。

        處理:時機,環境,主體及客體間的變數,作為界面。

        判斷:此界面與目的相符否。

        成功:目的-問題=0

    以上各式為設計流程,注意其中的【時機】及【環境】,是主觀個體所不能控制、

    而又屬於必要之「外在」條件,故成功與否難有百分之一百之答案。



    章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①起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②承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③轉

        為無為,則無不治。                ④合



①起-引論,綜結章一、章二。

        ┌──────────────────────┐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

        └──────────────────────┘



    客觀真實1:人之大腦為一神經網路,此網路與刺激、反應聯通之動態效應是為經

    驗。而此網路中電流之運作,影響內分泌,通過心臟。由於心臟之律動控制著

    血液循環,在內分泌刺激下,血量及血壓瞬間的變化,即形成強烈的感受。

    客觀真實2:當某一經驗,不斷導通於某一網路區段間,於是產生神經電流之壓力

        ,人為了減除此壓力,遂有行為產生。

    客觀真實3:人經驗中對利、害關係的認知,皆來自環境的影響。環境影響則來自

        教育、現實、需求,強烈的需求則進而成為人生追求的標的。

    客觀真實4:需求分為「生命基礎」及「生活基礎」兩種,生命基礎之物質,為人

        生存所必需。雖不可或缺,但所需有限。

    客觀真實5:生活基礎為生存滿足後,殘存在網路中的一種經驗,如果經常加以刺

    激,其電荷不斷累積,形成網路中之電位差,會影響心理及行為。

    客觀真實6:凡社會所標榜者,必為人心理上「生活基礎」需求之誘因。



    老子認為:若社會上不標榜「賢能」,無利益之既得者,人民就不會產生爭權奪利

        之念頭;又若不以財富、物產之價值刺激人心,人民不致產生虛榮的欲望,則

        盜心不起;若社會中種種不必要的誘因,都能避免,則人心安矣。



    ●《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莊子˙胠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又:『擿玉毀珠,小盜不起』。

    ●《論語˙顏淵》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

    ●《章十二》:『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章十七》:『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人對得、失之認知,基於價值之高低,而價值高低,又與動機強弱成正比。動機本

        源於外在刺激,刺激令人可欲,欲而不可得則心亂。

    價值建立在經驗的屢次重複上,個體為爭取最高價值,常忽視「賢」之「因」,但

    求得其「名」之「果」。兼以權勢、地位不可分享,而物質又佔有一定的空間

        ,貴重者必稀。是以不論標榜什麼,永遠只能滿足少數人,而令多數人失望。

    以世事而論,人非生而知之者,上焉者由觀察、分析、判斷而知真相,次者學習、

    實踐得到結果。而絕大多數的人,僅據利、害之經驗,趨利、避害而已。任何

    一個社會中,上等人屬先知先覺者,千百年始得一。次者屬後知後覺,成為時

    代的領袖,一般人民則以當代所標榜的利、害為依歸。

    當社會上標榜物質享受時,人人以富為利,貧為害,有能、有權、有機會者,必然

        爭先恐後,巧取豪奪,貪得無饜。不甘於貧困、且又無能致富之人,唯有鋌而

        走險。若社會上標榜權威,有權即有利,必然人人爭權,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

        極。若標榜知識,則人人在求知之餘,不免濫用知識,循私圖利。即使標榜聖

        賢,亦大謬不然,蓋聖賢之所以為聖賢,乃環境及機率使然,絕非獎勵號召可

        得者。



    電視、報章雜誌上,天天所見所聞的頭條、重點新聞都是<敏感詞>人物、<敏感詞>消息,尚

        賢的結果,使得人民以為從政是人生唯一正確有意義的道路。於是,商、工、

        農、仕各行各業真正目的,除了賺錢外,就是「而優則政」,人人都不擇手段

        ,硬是要爭著擠進這道「有己無他」的窄門。

    官場文化本如此,過去做官需仰主子鼻息,現今更要討好選民。貪婪本為人之本性

        ,政客為了嘩眾取寵,以物質享受為利基,貴難得之貨,笑不娼之貧,今日社

        會之窘狀,正為本文之明証。



②承-承章二之【處事】

        ┌───────────────────────┐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



    概念分析:弱志:使勿強出。蓋「志」原非自然之需求,必因欲而生。

    客觀真實1:人為一生命體,必須生存;人又具有意識,以觀察判斷生存之條件。

        意識來自經驗,在經驗中,物質匱乏時,人必需相互依賴,人與人於是能和;

        若物質充裕,人轉而依賴物質,視他人為競爭對象。

    客觀真實2:時間為意識之動力,在求生存之際,時間消耗於觀察判斷及行為中,

    能量化為功率。至生存之餘,時間能量無從宣洩,作用於人心中,煩惱、無聊

        、猜忌油然而生,苦不堪言。

    客觀真實3:人若處於順境,無生活之憂患,飽暖則思淫樂。由於人生之感受皆為

        比較值,新奇事物有限,盛後為衰,樂化為苦。反之,則是漸入佳境,後境勝

        前境,化苦為樂。



    老子認為:理想之治國方式,應設法讓人民虛心謙和;生存必需的物質條件充足;

    避免刺激人們貪婪之心;並力求其體魄之健康。



    ●《國語˙魯語》:『昔聖王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

        下。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

        也;瘠土之民,莫不嚮義,勞也』。



    人因受刺激而有動機,有動機始產生行為,若行為未能滿足動機、欲望,則不免失

        望。失望時,人必加以衡量。若欲望之強度大於失望之痛若,則必再接再厲,

        至滿足為止,此種精神即為「志」。

    志大且強者,必係因其動機強烈。人之志肇始於痛苦,痛苦之極,人始立志減輕之

        。故理想之治,應弱人志,使之免於痛苦。

    設以「利」為樂,以「害」為苦

    則當 【修正經驗】>【原始經驗】時為樂,反之為苦

    在上者應力求人民生活之儉樸,心智之謙虛。但身體為生命之根本,必須使之衣食

        溫飽,筋骨強健無虞。



③轉-導出【無為】之關節

        ┌─────────────────┐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



    概念分析1:無知:無「非必要之知」。

    概念分析2:智者:有能者、役人者。

    客觀真實1:人智有高低,欲望有大小。

    客觀真實2:人為滿足私心,常利用他人以逞志。



    老子認為:每個人認知的能力都有其極限,勿使人得到超過其能力負荷之訊息,以

        免因一知半解,認識不清,以致社會上是非不明。若大眾知足無欲,有權有能

        的人,即無法利用各種手段,導之誘之,以逞一己之私欲。



    ●《論語˙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章廿八》:『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人無自知之明者,因其能力不足,常以引人注目為得利。是以行為荒誕者有之,危

    言聳聽者有之。此舉極易受人利用,作為傳聲筒而不自明。而聲傳十里,假亦

        成真,社會上之蜚語流言即基於此。

    智者欲利用無智者,必先使其多知多欲,以便充實進而擴大自我的利益。往往假進

        步、繁榮之美名,煽起人的虛榮心,宣傳、廣告、口號為其証也。而無知者心

        嚮往之,身體力行,勞碌終生,不過為了面前所懸之畫餅而已。

    老子最受人詬病者,即本句『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而本人最推

    崇者,亦正為此句。

    人之行為端視意識型態而定,意識型態之形成,即在於「知」。人所知者,莫非其

    環境中之各種刺激信息,由於刺激之性質複雜,經過主觀之詮釋過濾後,往往

        只取其片面,作為一己利、害之判斷中心。由於社會之結構,係少數領導多數

        ,所謂之「智者」,遂以其自我意識,強使人知之,從而遵之行之。舉凡社會

        制度、民族意識、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價值觀念等,無不先有智者片面之「

        知」,然後有從者盲目之「行」。

    識者請深思:古今中外,有真知灼見者,究有幾人?其餘能辨是非,不為邪見所惑

    者,又有幾人?等而次之,能自守原則,不動不移者,尚有多少?再請查之,

    所有歷史公案中,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其領頭倡議之「智者」為誰?而搖旗吶

    喊之眾又是哪些人?其後果若何?

    人智有限,世事變化無窮,人若能守本份,僅關心份內事,則野心家無以施其技!

    正因人之不知強以為知,人云亦云,致一犬吠形而百犬吠聲,吠聲吠影之餘,

        遂沸然而喪失理性。



④合-結論,主題

        ┌──────────┐

        │為無為,則無不治。  │

        └──────────┘



    概念分析1:為無為,第一個「為」,指行為,第二個指私欲。即不應有私欲而為

    之。第二個「為」字切勿直以行為解,否則窒礙不通。

    概念分析2:治:解決問題。

    客觀真實1:人不論賢愚,無不具有私心,愚者之私僅及己,智者有私必凌人。

    客觀真實2:今日社會之繁榮,實為在百年之內,燃盡地下數十億載所累積之煤、

    石油等能源,「功能」交換之餘,能量失衡,其後果可知。

    客觀真實3:大自然有其一貫之法則,人生而有涯,知不過視窮,覺未能及遠。以

    管窺天,以蠡測海,以有限治無限,是寅食卯糧,僅顧眼前,遺害後世。



    老子認為:若為政者順遂自然法則,便不會產生問題,天下大治。



    ●《南唐書》:元宗戲馮延巳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治者,解決問題之意。無為而為者,順天道,即符合自然之變化。符合自然,必無

    問題產生,無問題,則大治。

    人常以為人應「有為」,然而人之智力有限,對各種事件之因果關係一知半解,所

    作所為純為一己主觀之利害。事實上,「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而在擾

        人之餘,問題滋生,皆因「有所為」而「有為」也。

    從古至今,因人設位,因位成事,因事利己者,比比皆是。因果相循之餘,導致今

    日社會之動盪不安,生存環境惡劣不堪,凡此,皆起於「有為」之為也。

    人心之幸福、煩惱,端視環境刺激,社會之祥和、動亂,肇因於人心之傾向。社會

    上崇尚權勢,必淪於爭;炫耀財物,必終於奪;放縱聲色,必及於亂。

    更有甚者,人類受物欲所驅,大肆砍伐森林、製造有害物質、挑起人種仇恨,美其

        名為進步繁榮,實則飲鴆止渴,是治耶?亂耶?



    設:【事物之刺激】引發【動機】及【欲望】

    【動機、欲望】≧0,人必然有所行為,且其值愈大,人之行為愈難休止。

    人之行為不斷被【刺激】所支配,結果是「亂」(理由如 釋 所言)。

    若:【事物之刺激】=0

          →【動機、欲望】=0

          →【行為】=0

    故為無為,使人不見可欲,則人心不亂。

    人工智能之設計,必須順遂自然之理,否則勢將遺禍無窮。機器本無欲,切不可預

    設其立場,使之有欲。



    章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①前提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②假設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③推論



①前提-上承章三

        ┌─────────────────┐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



    客觀真實1:宇宙本體對孕育於其中的渺小人類說來,無邊無際,無始無終。故站

        在人的立場,可以視之為「無盡」。

    客觀真實2:能量為宇宙之基礎,由夸子、基本粒子而至物質,進而有世界。



    老子認為:「道」似虛而不實,運作時卻無止無盡,淵大廣博是萬事萬物之本源。



    ●《易經˙乾卦》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

        貞』。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六祖壇經》:『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

    ●《論語˙學而》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宇宙本體為能量,所有事物之基礎皆建立在能量上。

    時空、能量之變化,就人類有限之認知而言,實可謂之無窮無盡。其中的排列組合

        之一,即為四度空時所成的宇宙。以人類社會發展的軌跡來看,由哲學思考到

        科學應用;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一切都脫不出能量變化的範圍。

    能量變化有一定的規律,在科學上稱為「定理」、「定律」。在人的經驗中,則為

    「概念」、「感受」。前者是客觀的,可以重複印証,後者是主觀的,只對自

    我有絕對的「真實性」。而這一切,老子統稱之為「道」。



②假設

        ┌────────────────┐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



    客觀真實1:在宇宙萬象中,同與異原為一體之兩面,僅因其座標位置的不同,使

        人在觀察時,產生各種變數。

    客觀真實2:將變數之各極端值,取其總和再折中,則可接近真實。



    老子認為:道是鋒芒盡斂,紛擾畢解,光輝隱遁,混同塵俗。



    ●《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事物各有其殊異現象,殊異是偏頗、極端,唯有所有殊異的總和,才是「道」。故

    整體為一,分則為億,見葉不見樹,見樹不見林,見林不見山,則離真實遠矣。

    以排列組合的機率而論,根據「熵」的擴散理論,能量偏向「亂數」。也就是說,

        組合的機率將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其因子亦將隨時間的增加而更為複雜。是

        以因子單純之組合遂為少數,成為「極端」。

    但凡極端者,在大自然的真實現象中,皆為特例,特例僅可視為「道」之一,「道

    之一非「道」,猶如「白馬非馬」。

    是以「挫銳解紛,和光同塵」,實為萬物之宗,故用之不盈。



③推論

        ┌──────────────────┐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



    概念分析1:誰之子:何所出。

    概念分析2:帝:造物者。

    客觀真實:宇宙的本體客觀存在,然個體具有主觀之認知,因立場有異,遂難知宇

        宙真相。



    老子認為:大道明確透澈,似存在於虛無之間。我不知其來自何方,但於天地生成

        之前,已經無所不在了。



    ●《六祖壇經》:『悟念無法者,萬法盡通;悟念無法者,見諸佛境界,悟念無法

        者,至佛地位』。



    道成於天地之先,為宇宙萬物的基本法則,人生於萬物之末。但若人能做到不偏不

    倚,不分不辨,則有「道」,人有道,即與天地同在。

    人生本為時空匯和之因緣,人心受制於此因緣,動心起欲,遂為心之奴、欲之隸。

        所幸聖人棄欲明心,觀事察物,而得知人之本,事之因。

    人透過反思,先明自我,摒除殊異之私念,返諸『湛兮似或存』的大道,「反樸歸

        真」,遂同於「帝之先」而存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3:44:27 | 只看该作者
章五    至    章十二





    章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①前提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②假設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③結論



①前提-引申章二至章四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



    概念分析1:仁:人待人之主觀觀念,概隨環境而異,非客觀真實。

    概念分析2:芻狗:草紮之狗,祭祀用。

    客觀真實1:宇宙進化衍於「能」,能變化的結果,產生各種不同的結構體。在能

    量的作用下,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客觀真實2:發展衍於「作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等,上下互動,生生不息。



    老子認為:大自然主導萬物之進化、生滅,至公無私,沒有分別。聖人治理天下,

        亦無分辨心,於百姓一視同仁。



    ●《易經˙頤卦》彖曰:『頤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

        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

    ●各種人文、<敏感詞>、經濟的理論及主義。

    ●牛頓力學三大定律:萬有引力,慣性律,反作用律。

    ●生物學:達爾文-進化論。拉馬克-用不用原理

    ●《章卅八》:『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老子所謂「不仁」,係指不具「仁義道德」的成見及行為。「芻狗」意為「工作之

        對象」。人不應因對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對待方式。如以個人主觀立場來處

        理事物,由於意識形態的作祟,人必有所偏廢。

    老子之道,實為自然之規律,且當今科學上之各種定律,亦無不源之於自然規律。

    自然因大公無私,宇宙之發展才能井井有序,科學也因摒棄主觀,才得以昌大

        。不幸人卻昧於私利,違反自然之道而行。更有甚者,有智之士,假公濟私,

        標榜仁義,以愚天下,離道更遠。



②假設-觀察現象

        ┌─────────────────────┐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



    概念分析:橐籥:風箱。

    客觀真實1:宇宙之時、空座標,均為相對值。

    客觀真實2:當能量作用於某一座標上,此座標上之能量狀況即隨之改變。改變狀

    況視該座標之能量性質而定,改變結果則與原能量大小成正比。

    客觀真實3:若此座標位置,已有某物體存在,則不可能同時容納<敏感詞>物體。



    老子認為:天地之間,有如風箱,因有空間始得運作,能發揮動態的功效。



    ●物理上如「能量不滅定律」,「槓桿原理」等定理。

    ●《六祖壇經˙般若品》:『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

        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

        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



    空時為能量運動的軌跡,空時愈大,能量愈高。然在同一座標空時上,不可能有不

    同之物體存在。一旦空時被某物所佔有,其功能即已確定。若擬改變此功能,

    則必須提供更大之能量,以改變其狀況。

    人心亦然,心中有欲,則「虛」為「實」所取代,「實」即有限,其所能獲得者,

        必限於所欲。「虛」則為無限,可隨機而變,符合自然法則。

    心中若無成見,學習亦較容易,有空間吸收各種知識,並客觀地加以分析思考。若

        自有主張,即無多餘空間容納<敏感詞>意見。世事在變,觀念常新,人心不虛,即

        是停頓。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亦是能量空間的現象,『虛而不屈』指一定大小之空間,

    『動而愈出』則為物體之運動,因「風箱」具備一定之空間,物體才能產生相

        當的能量。茲再以表空間能量的「槓桿原理」說明:

    設以一空間中兩點之座標各為 【長1】,【長2】,  由一假設之剛體連通。

    於  【長1,長2】之兩端,各置一質量為【重1,重2】之物體。

    則    【長1】/【重1】=【長2】/【重2】

    意為在宇宙中,空間與物質之重量比相等。又重量實為一種相對運動之力,故【重

        量】可以用【重力】(即為能量)取代。(此段即為「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之空間能量,意為「空間」愈大,其作用於質量之能力愈大)



    山谷之聚溪流,江河集為湖海,無一不是『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之例証。

    人心中本空,可存知識、思想,是人生存、生活的動力,人類文明因此得以進化。

    <敏感詞>動物(尤以昆蟲為甚),在其遺傳基因中,反應法則已經設定,再無空間

        學習。

    又如有財且貌美者,必為眾人所喜,常有求必應。有求必應者,必然不勞而獲,日

        久成習,一切視為當然。視之為當然,心中不再『虛而不屈』,遂就此停頓。

        反之,若成長於逆境之中,須兢兢業業觀察學習者,必有所成,是『動而愈

        出』。



③結論

        ┌───────────┐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



    概念分析1:言:人類行為之一。

    概念分析2:數:排列組合之變化。

    客觀真實  :宇宙之進化絕非以人類為主體,當進化至某一階段後,人類再無法掌

        握其方向,則人類之「適應性能」數窮矣。



    老子認為:人多說多做無益,僅適得其反,不如任其自然。



    ●《六祖壇經》:『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李淳風《推背圖》:『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



    世事變化,皆有其理,保持客觀,因變應變,是為『守中』之道。

    當今物質泛濫,欲念充斥,競逐自由,強調享受。到頭來,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能源浪費,貧富對立,暴力頻傳,社會動亂。更有甚者,盲目發展的結果,知

        識爆炸,導致專家學者各精一技,各行其是,人僅見一己之利,而不知所行所

        為對整體之影響。是進步?還是自尋毀滅?其數窮矣。

    老子二千年前所見,今人歷經痛苦教訓始得而明之,更不幸尚有多數不知不覺者,

        無睹人類浩劫在即,仍自醉心晚霞,「隔江猶唱後庭花」!

    但若撇開身為人類一份子的立場來分析,這種現象極符合自然律,人類在宇宙中,

        僅為進化階段之一。如果將「土地孕育生命」視為進化的一個階段,則人類祇

    不過是「智慧」的褓姆而已。一旦「智慧」成熟了,承擔起另一階段的進化大任,

        人類將一如「土地」般,成為「智慧」耕種、踐踏的「農場」。

    人心中原有智慧的種子,但必須在適當的環境及條件下才能萌芽、茁壯。而所謂「

        適當」者,絕非人為安排的「理想」環境,反倒是在人為的災難後,由於生存

        危機的刺激而產生的反省。

    蓋人「理想」的實現是社會發展的「終結」、也是人生追求的「靜止」,並不符合

        動態能量進化的法則,所以難以實現。

    老子深悉個中原理,卻又痛惜人類急功近利,加速了被淘汰的命運。所以有:『多

        言數窮,不如守中』之警句。



    《章一》曾論及時機與環境,所謂時機,係指宇宙中能量排列組合之「數」,環境

        則指「數」之因果。

    若將宇宙視為一完整之機構體,則其必然有一定之運行法則,一般名之為「機械率

        」。人以有限之時空及能量,無從掌握此一機械率所需之各種運行參數。既然

        無從掌握,一旦假設錯誤,其後果將無法臆想。

    是以,人在瞭解宇宙能量運作之前,應先認識宇宙運作之數。



    章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①前提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②假設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③結論



①前提-導引章七

        ┌───────────┐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

        └───────────┘



    概念分析1:谷:內虛為谷。【會意】:空無。

    概念分析2:神:超人之能者為神。【會意】:能力。

    客觀真實:宇宙中本為無盡之能量,能量者,無形、無色、無數。



    老子認為:空無的能力永恒不滅,是最奧妙之本體。



    ●《章四一》:『上德若谷』。



    宇宙中充滿能量,能量無窮無盡,不生不滅,是為萬有之源。萬有之源即為道之本

    體,故「道」亦可謂能量運用之法則,若將本節之「谷」視為宇宙,「神」視

        為主宰,「玄牝」為無盡的能量本體。欲在科學的觀點,瞭解「谷神」、「玄

        牝」,必先瞭解能量之作用。

    能量相互作用,有著各種排列組合的可能性,其中有能量累積的「量變」,以及能

    量作用方式的「質變」。每當能量的量變達到質變的臨界點,就有「量子」產

    生,而能量對各量子繼續作用,產生了「場效」,是為「電磁場」;能量作用

        的向性同時又產生了「運動」。運動是能量對量子所作的「功」,由於量子與

    量子相對的直線方向之間,所受之能量作用力最小,在功率作用下相互接近,

        是為「作用力」;當量子相互接近,量子間場效或結合為更大的「粒子」,或

        因撞擊而毀滅。由開始作用之際,至此「功」終止之計量,即為「時間」。量

        子運動及其能量影響範圍所形成的軌跡,則為「空間」。這種變化又因量變而

        導致新的質變,粒子與粒子間因能量作用而有「質量」:

        設能量作用為一常數f

          能量壓力為      P

          此粒子之質量為  M

        則能量之壓力為粒子所受到的能量作用:

        P=Mf

        能量常數f 以時間及空間單位表示,則為光速 c , 同時能量壓力

        P=能量E ,根據質能互換式:

        E=Mc

        又粒子間相互運動,係因能量壓力所引起,應稱為「能量壓力」,而非「

    萬有引力」。



②假設-道之根本

        ┌───────────┐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



    客觀真實1:能量相互作用,達到量子能階之基限時,即形成夸子、膠子。

    客觀真實2:夸子再組成<敏感詞>之基本粒子,遂有原子、分子之產生。

    客觀真實3:物質能量相互作用,產生各種功率、效應,精神即為其現象。



    老子認為:奧妙本體的大門,即是天地的根本。



    與前節同理,「天地之根」為人所認知之自然真實。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可以解釋

    為物理之基本現象。

    能量相互作用,由量子而有粒子;由粒子而有物質;由物質而有生命;由生命而有

    感應;由感應而有認知。人類經歷過千萬載之積累,能將事物變化之「體、用

        、因、果」以概念表達,究根釋本,返虛入明。

    上述能量相互作用所形成之各種現象,皆因量變而質變所致。在同一量變之層次中

    ,因尚具有共同或相接近的性質,人能以統一的法則瞭解認識。然而由於當今

    科學界缺乏「層次分類」的觀念,對因「質變」而引起的性質變化,一概以「

    物質」層次之性質加以衡量,故難以理解,是不知『天地根』也。

    譬如木材、磚瓦等物質,經過某種結構組合,可以製成房屋、爐灶或家具,其物質

    未變,但在結構之質變下,已具有新的「功能」,無法用原有之性質加以解釋

        。故欲瞭解『玄牝之門』,應先建立各級層次關係,再以各層次之共同性質予

        以闡釋,理遂明矣(詳見拙作《智慧學九論》)。



③結論

        ┌──────────┐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客觀真實1:宇宙可視為微中子海,微中子不具電性,質量極微,卻能穿透地球之

        半徑。

    客觀真實2:微中子為核子蛻變時所逸出之能量,在約一百五十億年的宇宙進化過

        程中,核子蛻變無時無刻、無處不在進行。

    客觀真實3:科學家經過無數實驗,雖已確認微中子的存在,然迄今尚無法捕捉。



    老子認為:本體的能量彷彿存在虛空中,不論事物的變化如何,永遠源源不絕。



    宇宙中能量充斥,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對不同的能量結構體產生作用。電磁波是已

    知能量形式之一,微中子則有待進一步的認知。

    姑不論微中子之本體為何,宇宙中存在能量為不辯的事實。能量作用於物質體,產

    生功率,進而運動。

    以本章與上章合論,則對人而言,能量「綿綿若存」,可視為人之「智慧」,人如

        「風箱」,「智慧」本空,因環境變化相應而生。若人不恃其能,隨聚隨散,

        是「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也。若人不查「智慧」係「天之道」,據為己有,

        「風箱」充滿私欲,人成為「器」,能量即受限於一己也。

    再以人類社會而論,國家體系有如風箱,人之職位則具「職能」。人居其職,本為

    解決問題,是為「谷神」,其能量自是綿綿若存。若人自居其功,以職能謀取

    私利,是則「谷」已不存,其「神」亦復不在。



    章七    天長地久,                  ①起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②承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③轉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④合



①起-論時間   

        ┌──────┐

        │天長地久,  │

        └──────┘



    概念分析:宇宙為天,地球為地,是為天地。

    客觀真實1:宇宙也有生命,但其時間動輒以億年計,對人類而言,是長且久。

    客觀真實2:宇宙之起源,據當今科學家計算,距今約為一百五十億年到二百億年

        。宇宙中有幾十億個銀河,每個銀河又有近一千億個恒星。恒星之生命與其質

        量成正比,地球屬於太陽系,誕生迄今已有四十六億年。



    老子認為:天及地的生命極為長久。



    ●《易經˙恒卦》彖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

        恒,恒亨无咎利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

        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人類文明有史可稽者,約五千年,尚不及地球萬分之一,地球生命可謂長矣。再若

    追究宇宙之起始,則天更長也。

    前已論之,時間係因能量與物質之相互作用而產生。故而時間必有兩種現象,一為

    客觀時間,一為主觀時間。前者以宏觀而言,因宇宙之能量空、時為一互動之

    整體,無從分割。但客觀時間又為各個單獨粒子與能量作用累積而成,對個別

        之粒子(對人亦然),其時間則有一定之限度。



②承-原因

        ┌─────────────────────┐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



    客觀真實1:地球上所有能量,全部來自太陽。

    客觀真實2:太陽僅為銀河星系中一普通恒星。

    客觀真實3:人類依賴太陽能而生存,對人而言,太陽的生命幾乎等於無限。



    老子認為:天地所以能長久,生長萬物,非為自我。因其無私無我,故能長生。



    ●《章七五》:『夫唯無以為生者,是賢於貴生』。

    ●《呂氏春秋˙去私》:『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

        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



    人之生命得之於天地,天地生人,人生生死死,而天地依然,因其利在天下,德被

        萬世。

    在二元觀的立場,人為個體,以個體之時、空為中心,是為「私」,自有其極限。

    個人組成群體,若以群體之時、空為中心,是為「公」,其極限為個體之和。

    對「私」而言,「公」為長生,其理甚明。



③轉-及於人

        ┌──────────────────┐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



    客觀真實1:太陽照耀萬物,無遠弗屆,故萬物榮焉。

    客觀真實2:地球承載萬物,無所分辨,故萬物安矣。

    客觀真實3:天地無私,故天地存。



    老子認為:所以聖人不計名利,反而受到尊重。不顧己身安危,反而能保其身。



    ●『謙受益,滿遭損』。

    ●《章六六》:『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天下樂推而不

        厭』。



    利、害、得、失相互作用,迭為因、果。利之大者,嘉惠天下,萬物均霑其利,生

    者莫不感其德。

    人若能捨私以就公,化小我而為大我,以群體之利害為個體取捨之標準,此可謂人

        生觀念之質變。可稱為超凡入聖、明心見性,在宗教上,即所謂的「菩薩」、

        「佛」。在人的層次分類中,為數最少,卻為人類思想、觀念之最高境界。



    中國之聖人如孔、孟、老、莊等,今日備受尊崇,然而在其生時,卻未能為當代所

    重視,其因即為『聖人後其身而身先』之故。聖人之能力才智,遠遠超過凡俗

    ,正因如此,始得見他人之所未見,發他人之所未發。凡人無見遠之能力,僅

    能相信眼前人人皆見者,時未至,事未濟,輒斥而非之。設若聖人僅顧其個人

    之私,何不譁眾取寵,兼收名利?



④合-結論   

        ┌─────────────┐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



    客觀真實1:太陽之光僅能及於太陽系;地球引力亦僅影響地面物體之質量。

    客觀真實2:各宇宙星系,無不有其獨特的體系。

    客觀真實3:但凡在同一體系下,整體之利害一致。



    ●《章八一》:『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老子認為:是否聖人沒有私心呢?實因其行為無私,故而得利最多。



    私心即為利己,利己之餘,尚有利人與不利人兩種影響,前者互蒙其利,是以利多

        ;後者各得其利,尚且損人,故利少。

    人各為己,因此人與人之間充滿矛盾、猜忌,相互攻訐,人人皆得其害。若有人不

        計私利,兼善天下,則人人感之、護之,人人皆得其利。

    然而想要無私必先有大智,有智始得利人。以太陽為例,因其能量充足,方得施捨

        不斷。



    章八    上善若水。                    ①起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②承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        ③轉

                    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④合



①起-論功能   

        ┌──────┐

        │上善若水。  │

        └──────┘



    客觀真實1:地球表面,有層薄膜,為氫、氧化合物,稱為水。

    客觀真實2:水為液體溶劑,無色、無臭,吸收能量化為水蒸氣。

    客觀真實3:水蒸氣上昇為雲,放出熱化為雨,降落地面,溶解無機鹽流入海洋。

    客觀真實4:上古時期,含胺基酸及各種化合物之海水,被細胞膜隔絕於體內,遂

    有生命體之產生。生命體因水之變化特性,產生生命現象。



    老子認為:德性最佳的莫過於水。



    水有三態,順隨能量之狀況而變化,完全符合自然之道。因為水之變化,能量得以

    充份循環於地球表面,因此萬物欣欣向榮。

    水因應環境之變而變,且無私無住,無所不在,是德之極也。

    人若執著於自身之利害,循私苟且,無所不為,則其德薄也。



②承-原因   

        ┌─────────────────────┐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客觀真實1:細小之水分子,以毛細管現象,普遍存於土地之下,物體結構之中。

    而大量之水,則貯積於江、河、湖、海中。

    客觀真實2:水提供有利之物理機能,溶解、運輸、排洩、維持生命體所必需之新

        陳代謝功能。



    老子認為:水提供萬物生機而不爭功,處身於最惡劣的環境而不怨,近於道矣。



    ●《金剛經》:『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易經˙益卦》彖曰:『損上益下,民說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

        ,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水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

        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水為生命之本,利於萬物而不居功、爭利,蒸發為水汽,上昇天際而不戀位,化為

    雨水,下洩於溝渠,而不以為惡。水之無私、無我,近乎道。



③轉-及於事   

        ┌────────────────┐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

        │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

        └────────────────┘



    客觀真實1:人之行為、思想,以人性為本,受環境左右。

    客觀真實2:人性本無是、無非,不善、不惡,但受環境作用,遇墨即黑。

    客觀真實3:人應慎擇環境。



    老子認為:人應效法水之德,謙卑處下,虛靜沈寂,稟公無私,言而有信,工作有

        績效,行事有能力。欲有所為,應等待適當之時機。



    ●《六祖壇經》:『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

        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



    自然界進化,係以自然為道,若人待人行事與道不違,即為「善」。

    人性若水,本無是非,然而人有私心,累積成為「自我」,自我與自然有別,遂成

    不善。不善者違反自然之道,與自然爭「利」,然力有未逮,逆天行事,其事

    必敗,其結果亦不善。

    是故,人應順從自然,效水之德,無論時、地,也不論待人、處事、接物,都不要

    依一己之主觀,而忽視整體,即為「善」。



④合-結論   

        ┌─────────┐

        │夫唯不爭,故無尤。│

        └─────────┘



    客觀真實1:無得故無失。

    客觀真實2:爭者,必有所期待。



    老子認為:唯有順遂自然,與水一般,與世無爭,則不招怨尤。



    ●《六祖壇經˙疑問品》:師曰:『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水無爭,故為上善。

    起紛爭者,必然是與競爭對象,互爭名利、物質、權力或勝負。然相爭結果,必有

        得者、有失者。失者心必難平而生怨尤。有尤又有爭,有爭又有得失,得者未

        必能再得。

    自然界事物之聚散,係因整體能量變化之故,一切有其必然之因果,順遂自然,原

    無所謂利與害。而人以自我意念,改變自然狀態,將有利者聚以為己用,有害

        者,散諸他人。一人如此,人人效法,爭奪遂起,天下大亂。



    章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①例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②証

例-行為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

        │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



    客觀真實1:物之價值,因時、地、得、失而異。

    客觀真實2:物之性質,因強、弱、利、害有別。

    客觀真實3:人若執著於物之利、害、得、失,遂為之所制。而物本無主,唯有力

    者得之,有得必有失,有驕必將敗。



    老子認為:與其滿而溢,不如適時停止。鋒芒過露,必有災殃。金玉再多,終有去

        時,若自恃財富驕人,更將遺禍他日。



    ●《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

          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人生理上所感受的刺激,皆為電流脈衝,身體對刺激之適應能力,即為「感覺閥」

        。凡能保持生存之「感覺閥」值,屬一常態值,由此形成「經驗」。人之「認

        知」,則係一比較值,若此值為負,指「較為」不利生存,而產生「痛苦」。

        若高於常態值,則感覺「快樂」。是以痛苦必然先於快樂,且僅於刺激發生之

        剎那有效。

    人腦於經驗又有延遲效應,即所謂「心理作用」,心理作用僅於人在回憶時,聯想

        到若干「印象」。所有印象之總交集,包括感知之「肉體」以及「經驗」,即

        是「我」。

    故人的「自我」,即為感覺器官在當時的感受,與過去經歷之「感受印象」兩者的

        交集,二者缺一不可。若人之感覺器官喪失感覺能力,或其過去經歷之印象不

        復存在,即是「無我」。

    當「自我」作用時,即以當時之感官刺激,與記憶中之相關經驗印象交集比較。若

    原經驗值為負,人心咸感痛苦。若所遇刺激值為正,相互比較下,仍得正值,

        痛苦即解除,快樂產生,而快樂之程度與差值成正比。若原經驗值為正,則刺

        激之正性強度必需大於原值,否則會受到感覺閥的限制,因而感覺平平。再若

        刺激為負值,則其痛苦更深且重。



②証-章一至章八之証

        ┌─────────┐

        │功遂身退,天之道。│

        └─────────┘



    客觀真實1:物質各具性質,各具功能。

    客觀真實2:物質在某一時、空座標上發生作用,僅為一種機率。

    客觀真實3:此機率的發生為宇宙規律的一部份。



    老子認為:目的達成後,立刻急流湧退,就是天道。



    ●《易經˙乾卦》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目的已達成,何進之有?若有更進一步者,必然另有目的。



    將前述之各種現象,皆設計成為參數,由不同之程式分別處理,是為「人工智慧」

    之「認知模組」。



    章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民,能無知乎?

        天門開闔,能無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

        │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

            │    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

        └───────────────────────┘



    老子認為:心中持道,能不離開嗎?修身練氣,能再像嬰兒嗎?洗滌心性,能保無

        疵嗎?治理國家,能缺乏知識嗎?明白通達,能無所作為嗎?



    本章僅六問而未成局,疑有誤。



    章十一    卅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①例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②証



①例   

        ┌──────────────────┐

        │卅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

        │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



    概念分析1:卅輻:古之車輪,其中心之木輻為卅根,以象一月之日數。

    客觀真實1:有體始有用,空間之體,以供空間之用。

    客觀真實2:在一座標空間中,不可能同時有兩個物體存在。

    客觀真實3:唯有當一座標空間中,不為任何物體所據時,方具有空間之用。



    老子認為:卅根輻,接合在轂軸上,始成輪。轂需中空,否則無車可用。和泥燒製

    成容器,器具必須中空,才能盛物。開鑿門戶為房舍,中間更要有足夠的空間

    ,才能發揮居室的功效。



    見《章五》,空間能量之運用。



②証-章五之証

        ┌─────────────┐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



    客觀真實:用其空間,使之產生功效。



    老子認為:所以「有」物得物之「利」,「無」物,始得「空無之用」。



    「利、害」為後果,後果僅為一經驗記憶。「用」是過程,需要時間、空間、及能

        量共同作用。根據時、空定律,在某一座標上,不可能存在相異的時、空。所

    以,「無」意為:在某一座標上,其時空狀況相當於零,既然為零,表示「原

    來沒有該一時空狀況」。

    「有」指某一座標具備「時空能量」,此座標既有時空能量,必對<敏感詞>能量產生作

    用。是以,「有」具備能量之功,但僅限於既「有」者;「無」指尚未確定之

    情況,人因此可自由選擇,使之符合所需用。

    本章為《章五》之証明,細節請參閱。



    章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①例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②証



①例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

        │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

        └───────────────────────┘



    客觀真實1:感官接受外界刺激,經由神經軸突間之電離物質傳導,遂有導通之感

        受。

    客觀真實2:此類生化現象,傳導速度較慢,且後一刺激訊號之強度,必須大於前

        一刺激,否則將形成滯化現象。

    客觀真實3:當刺激強度高於生理適應程度時,腎上腺素等內分泌激素會大量釋出

    ,導致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血壓增高等興奮狀況。

    客觀真實4:人興奮時,大腦充血,暴力傾向昇高,推理能力降低。



    老子認為:五光十色看多了,視線會不明,聲音聽多了,聽覺會遲鈍,食物吃多了

        ,味覺會麻木。縱情於騎馬打獵,會使人心神不寧,奢侈虛榮更將令人墮行敗

        德。



    ●『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呂氏春秋˙貴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雖欲聲,目雖欲色,鼻雖欲

        芬香,口雖欲滋味,害於生則止』。

    ●《莊子˙齊物》:『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汝皆說之乎?

        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

    ●《六祖壇經˙定慧品》:『若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

        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



    刺激影響人心,人心則影響行為。行為原係人生存之手段,必須保持靈敏、正確。

        人之五官本為偵測外界刺激用,刺激者,能量之變化也。能量變化對生命體之

        生存關係重大,如感官喪失其靈敏性,則有礙於生存、生活的正常功能。

    過度放縱於聲色刺激者,久之必然感官麻木,需要更高更強的刺激,因果相循,人

    遂養成沈湎聲色之惡習。後果嚴重者,或心理受到不正常的干擾,或官能失去

        正常的運作機能,或由於生活條件不容許,而造成社會問題,形成社會負擔。



    在過去的觀念中,常認為「飢寒起盜心」,故人莫不以追求生活的富裕為目的。殊

        不知人經驗中的「感覺閥」愈來愈高,而物質生活水準不能降低,人遂流入貪

        婪相循的無底洞中。事實証明,社會越是富裕,犯罪率越是高漲。最可悲的,

        則為無辜的青少年,常在酒、色、賭、毒的引誘下,沈淪苦海,難以自拔。

    當今社會風習,無不以聲色刺激為樂,姑不論當政者之目的及手段如何,其未讀《

        道德經》一書,或讀而未識,或識而未明,可想而知。



②証-章二、章三之証

        ┌────────────────┐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客觀真實1:人需要生存,生存必需的物質不可或缺。

    客觀真實2:生存需要避免過度的刺激,非生存的物質不必追求。



    老子認為:聖人在生存之餘不求享受,只求溫飽,不求聲色刺激。



    ●《呂氏春秋˙情欲》:『耳不可贍,目不可厭,口不可滿,身府種,筋骨沈滯,

        血脈壅塞,九竅寥寥,曲失其宜,雖有彭祖,猶不能為也』。

    ●《六祖壇經˙定慧品》:『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一切相,則法體清淨』



    人若能與處身環境相善,當無生存之虞,否則人類不可能延續、進化。然而人之所

        患者,心之所欲也。心之起欲,發自感官。凡感官之刺激,無涉生存者,人若

        能去之,不為所動,則萬念不起,清淨自然。

    古之聖人,具千古之慮也,其所慮者,莫非人心之安否,環境之宜亂。今之為政者

        ,僅知保位,不識全德。急功近利,嘩眾邀寵,唯恐社會上之聲色不繼,蓋正

        其所好也!



    「刺激」引發「辨識」,「辨識」產生「資料」,「資料」累積為「經驗庫」。

    人之經驗庫係以「利、害」為索引值,因「分別心」而生「成見」。若於人工智能

        設計時,將索引值改為「體、用」及「因、果」之互動關係,則其判斷標準將

    依人類及環境之長期利益而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3:53:20 | 只看该作者
章十三 至 章十八



章十三    至    章十八





    章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①起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  ②承

            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③轉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④合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①起-現象

        ┌───────────┐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



    概念分析:貴:釋「畏」。貴者不凡,得失之間相去不可以道里計,故畏失也。

    客觀真實1:人生在世,生存端靠自己的能力,而能力來自自信。

    客觀真實2:人若受到他人意見的影響,即表自信心不足。

    客觀真實3:自信心不足則無判斷能力,不知自己之行為是否正確,亦不知可能產

    生的後果,唯有觀察他人反應,以其喜惡為標準。

    客觀真實4:「驚」為心理上高度警覺之狀態,表示利害攸關。



    老子認為:當別人的寵愛或侮辱會影響個人心理時,此人將隨時隨地、處處擔心。



    ●《論語˙顏淵》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論語˙述而》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有權有能者,為滿足一己之私慾,極力彰顯其名、利、財、氣,唯恐人之不知己。

    但又冀求獨享,視之為禁臠,不得不以手段維護,是以對他人「寵之辱之」。

        若有人生覬覦之心,且自信可憑己力而得者,雖勞心勞力,或有得有失,然一

        念在己,必無視他人之「寵辱」;但其人若無自信,只能仰仗權勢者之鼻息。

        仰人鼻息者必有所求。心有所求,必爭寵邀功,患得患失,得之則驚喜,失之

        則驚痛。

    蓋人無自信,則尋求外人之肯定,若有褒貶,即用以衡量一己之利害、得失。再若

    此利害得失與自我目標息息相關,除非有自知之明者,未有不驚不怖者也。人

        在青少年時期,此「寵辱若驚」現象係一正常反應,蓋此時期信心仍有待建立

        。倘若成年後仍然如此,則其中必有緣故,宜細察之。

    功成名就之人,若係得自一己之能力,必有自信,且能分辨此「寵辱」之因果,不

    僅不驚,反常有所發,是其成功之根本。若其成功得來僥倖、或非以正當手段

        得來,心中不實,遂極為重視他人之反應。奉承之,則心喜,批評之,則暴怒

        ,此亦「寵辱若驚」。

    在客觀立場,觀察人世之「妙」,可見一斑矣。



②承-人性

        ┌────────────────────┐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

        │    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

        └────────────────────┘



    客觀真實1:寵愛及侮辱皆為人對人之態度。

    客觀真實2:人的態度既有所宗,觀察者亦應有所認識。

    客觀真實3:若他人待己之態度出乎自己意料之外,且受其影響,此種情緒為驚。



    老子認為:什麼叫「寵辱若驚」?在世俗眼光中,寵愛是好的,屈辱是壞的。在上

        者寵下,受寵者未曾料及,則驚喜交集。及至失寵,則又驚惶不已,這就是寵

        愛及侮辱的影響。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

        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禪宗六祖慧能與神秀,一同受業於五祖弘忍大師門下。祖為測試其修為,令諸弟

          子作偈,以便傳授佛祖衣缽。神秀作成,卻心中恍惚,遍身汗流,前後四日

          ,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祖知神秀未得入門,不見真如自性。

    ●《六祖壇經》:『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

          性常自在,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無自信心者最常見到的模式,即以外表之成就為判斷的依據。須知人之成就,莫非

        機緣和合,機緣包括了時機、地緣、親人、朋友、能力、意志等各種因素,不

        一而足。故一、二人之見解,實不足以代表事實真相,人非不知此理,但有所

        欲焉。蓋有成就者往往有權、有能,心有所求,遂為之所繫,恐失去權勢者之

        歡心。

    受寵者若驚,是有求而無自信,有求於人則受制於人,是無自尊。失寵若驚,是不

        自知亦不知人,是無能也。



③轉-反思

        ┌─────────────────┐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

        │    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



    客觀真實1:有患者,必有所欲求,且自知、知人之能力均不足。

    客觀真實2:有「我」必有欲,有欲必有求,有求必有患。



    老子認為:什麼叫『處處擔心』?我之所以擔心,是因為有「我」之故,如無「我

    」,有何心可擔?



    ●《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

        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

        ,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



    趨利避害,人性之常,紅塵萬丈,不外乎擾擾攘攘。人若不能處事超然,將永為環

    境所縛,不能自主,則與奴隸何異?人若知此,理應不亢不卑,一切盡其在我

        ,不假外求,是明心見性也。

    『吾有身』指吾有一肉體,於此肉體中囚有一「小我」。而『吾無身』是此「小我

        」突破牢籠,返歸「大我」,「大我」即「道」,道本諸自然,貫通千古,與

        宇宙共存,何「患」之有?



④合-結論

        ┌───────────────┐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

        │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



    客觀真實1:人生存之本能,係以自我為中心,其能力亦以服務自我為目的。

    客觀真實2:為天下服務之人,必須以天下而非自我為對象。

    客觀真實3:以自我利益為目的,得利者一己,以天下為對象,則利及天下。



    老子認為:所以,唯有能犧牲自己為天下的人,才可讓他擔負起天下的責任。也唯

        有將一己之小我擴展為天下之大我者,才可以讓他為天下人盡心。



    ●《西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天下本屬公有,以公利為上,故能託天下之責者,其條件有二:

    1.有任天下之德行:人各為己,是為「小我」,能為天下,則是「大我」。

    2.有任天下重責之能力:能力來自智慧,智慧來自「我」,「小我」者具「小

      智慧」,「大我」具有「大智慧」。以天下之大,非「大智慧」難以成之。

    人為寵辱而驚者,係無大志、無大德、無大智者,小得、小失皆能動其心。此類人

    無以成大事、擔大任。



    人工智能以眾人之遠利為目的,其意識形態以「推己及人」為基本中心,「貴以身

        、愛以身為天下」為判斷準則。



    章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①起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②承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③轉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④合



①起-定義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

        │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

        └────────────────────────┘



    概念分析:夷:無色。希:無聲。微:無形。

    客觀真實1:動物為偵測外在事物的能量變化,進化出感覺器官。

    客觀真實2:宇宙中能量變化之本源,為「體、用、因、果」等相互作用。

    客觀真實3:故能量變化之根源,實非感官所能偵測。



    老子認為:看不見的光,聽不到的音,摸不著的形體,這三種現象混而為一,無從

        探討追究。



    ●《莊子˙知北遊》:『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



    感覺有其極限,無色、無聲、無形之事物,皆可視之為「觀念」。觀念者,觀察後

        所認知之體、用、因、果也。

    道為宇宙之本,「本」起於微末,非微末之極,不足以稱之為「道之本」。人以視

    覺、聽覺及觸覺認知事物,而感官所能接受者,統稱為刺激。不論是光、聲或

        形體刺激,其最基本之狀態,都只是能量的變化。所以,要想瞭解「道之本」

        ,絕不可執著於表象,應該細究其根源,求出最基本的因素,再來加以探討。



②承-現象

        ┌──────────────────────┐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



    概念分析:皦:明亮清晰。昧:模糊不明。繩繩:玄也。

    客觀真實1:人對事物之認知,以視覺影響最大,凡不可名者,概指難以視明。

    客觀真實2:人應用的概念中,有關刺激者,80% 以上與視覺有關。



    老子認為:此體既非一目瞭然,也不是含混莫明,它綿綿不絕創生萬物,很難用言

        語表達,最後又歸結於無一物。



    「能量變化」為一粗略的概念,還要再加細分,直到能說明能量變化的最基本狀態

        為止。當今的物理中,以「量子」理論最接近根本,量子既為物質結構之基礎

        ,卻又不具物質之特性,與本文頗有不謀而合之妙。

    「原子論」公諸於世後,世人皆以「唯物」為真理,然廿世紀以來,物理界又發現

        ,原子尚可分解為粒子,今已發現有十二種基本粒子,其中六種是夸子,另六

        種是輕子。粒子則來自能量之量變。能量則如本節所言:『其上不皦,其下不

        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無怪乎The TAO of Physics一書,講的雖是

        量子力學,卻以「道」名其書。



③轉-認知

        ┌─────────────────┐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

        └─────────────────┘



    客觀真實:人對視覺辨識之依賴甚深,凡見之不明者,心中常生懷疑。



    老子認為: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象的物象,難以言喻,有如惚惚恍恍的

        狀態。迎面而來,看不見其頭,跟隨著去,亦不見其後。想要具體地掌握,更

        是毫無可能。



    海森柏格在實驗中,原想預測電子之行為。不料電子之能階太低,在觀察時,如果

        明確地計算出其位置,卻因受到觀察時所施能量的影響,其位置立即改變;若

        是事先計算好其正確的能量,則又無從得知其可能出現之位置,故提出「測不

        準原理」之假說,震驚科學界,後其假說得到証實。

    人之六識中,眼以辨有無,耳以聞動靜,鼻、舌供生存,身則察安危,唯意識職司

        最繁複,須綜合各種刺激,兼攝經驗,以資利、害之判斷。

    凡視覺無法察知之刺激,大多無立即之利、害,因而受到忽略。然宇宙真理正為隱

        藏在感官所無從測知之『惚恍』中,唯有用比較、分析、歸納、判斷等思維法

        則,始可理解。



④合-結論-進一步分析「章一」

        ┌─────────────────────┐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客觀真實1:人一生所能見者有限,只有經由世代累積之經驗,始能得知全貌。

    客觀真實2:宇宙若無規律,事物之變化即無常態。察古觀今,可知事物之變化,

    亦可知宇宙有無規律。



    老子認為:用這種亙古長存的道,就可以正確地處理當今的事物。能夠瞭解過去的

      因果,就可算是認識「道」的規律了。



    ●《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人雖無預知之能力,卻有判斷之智慧。但凡宇宙間事物之變化,無不有因有果,且

        因、果相生。「因果律」之得知,即依賴觀察、分析過去事物變化之軌跡,以

        求得一通用之規律。此一規律,實為知識之體,有體始有知識之用。

    故智者不需強記所有知識,但明其因果、體用,即可根據過去,蠡測未來,事物變

        化之理盡在其中。

    人過於相信感官,往往把感官之刺激視為真實,而忽略了真正的本體。對一般人而

        言,生存的目的,僅為了維持生命的存在,滿足感官的刺激。「道」在其眼中

        ,只是幻象,真理也毫無價值。

    尤其可悲者,今人自以為是,不重視歷史。不知今日之是與非,正與誤,皆建立於

        過去與現在各種觀察資料的比較上。苟今日是,當知昨日之所以非,以此增一

        智、減一愚。換言之,苟今日非,則昨日之資料,正所謂「殷鑑不遠」,足供

        參考。

    不識此者,乃匠也,僅知今日之飽暖,未慮明日之饑寒。



    人類所有的發明,無非肇因於需要。再以過去經驗中的素材,加上新的認知,利用

        各種排列組合,測試而得,並非憑空想像而來。



    章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①起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②承

            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③轉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④合



①起-進一步分析章四至章七

        ┌───────────────────┐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

        │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

        └───────────────────┘



    客觀真實1:事物因能量作用而有變化,變化之能量即為刺激訊號。

    客觀真實2:人藉感官偵知能量變化,而知事物之現象。

    客觀真實3:事物現象之根源,非感官所能得知。



    老子認為:古代的得道者,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令人難以想像。正因為其難以想

    像,所以要設法描述一下。



    得道之人,能知事物變化之因、果及其本源,其人必非常人。世俗之看法,恒以功

        利立場,來區分「常人」與「非常人」。前章已剖析明白,道本非感官所能得

        知,而功利皆來自外在表現。故站在功利立場,絕不能識出得道者。



②承-章八、章九

        ┌────────────────────┐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    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      │

        │    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

        └────────────────────┘



    客觀真實1:人皆有欲,有欲必有所求,有求必以利為先,有利必不後人。

    客觀真實2:正常人舉凡為人、處事,基於人性之欲,率以急功近利為標準。



    老子認為:行事很謹慎,如同在冰河上行走;待人很小心,彷彿怕得罪四鄰;態度

    非常端莊,好像做客一般;處世不露鋒芒,如同正將融解之冰般圓融;個性非

    常敦厚,看去有如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心胸開闊,猶如山谷一般寬大;智慧

    更是渾沌莫測,猜不透其深淺。



    ●《詩經》:『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得道者,所得是宇宙真理。既知理,其表現必與真象相符。

    由於社會上有心人士刻意之渲染,特別強調速成、速效,而最能見成效之事物,莫

        過於視覺所能辨識者。是以浮誇、文飾、亮麗、聰敏等不實在、容易裝飾的形

        象,遂成為眾人傾慕的對象。

    這種繁華的表象,就是「道」不行的徵兆,其實潛伏著無比的危機。以當今物質文

        明的發展而論,表面上是歌舞昇平,實質上,人類文明的毀滅已迫在眉睫。



③轉-引申

        ┌────────────────────┐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

        └────────────────────┘



    客觀真實1:宇宙真相的認知,是對主觀、客觀世界間,各種異同之分析歸納。

    客觀真實2:人之主觀受外界刺激影響,刺激產生後,與過去經驗聯接,成為聯想

        ,聯想實因主觀意識之利害而作用。

    客觀真實3:因此,人很難將經驗中之主觀與客觀釐定清楚。



    老子認為:什麼能使原是混濁之水,在平靜中自然沉澱,直到清澈透明?什麼又能

        使原來安寧的環境,因時機而變動,以至於漸漸活躍?



    ●《易經˙漸卦》:『女歸吉,利貞。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進得位,往有

        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不窮也』。

    ●俗云:『靜如處子,動若脫兔』。

    ●《六祖壇經˙定慧品》:『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

        在定』。



    自然界之生態,本自有其循環、平衡的機能。若不無謂地加以干擾,一切安然有序

        ,無須人類有所作為。

    基於人生理之特質,人在激動時,體內各種腺素及內分泌增加。大腦充血,注意力

    集中於感覺器官,對刺激訊號特別靈敏。此為感性作用,思想功能受到抑制,

        以達到生命體生存之最高效率。

    若要觀察客觀真實,則必須利用理性思考。而要發揮理性思想的功能,先要保持心

    理的平靜,潛心分析,始能認識。因此當人認識到大自然本存的機能時,自然

    而然一應自然的運作,而心平氣和。



③合-結論

        ┌────────────────────┐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客觀真實1:行為因動機而生,觀察人之行為,可知其動機。

    客觀真實2:恬淡沖虛者,必然無意於現實的利益。

    客觀真實3:不求現實利益的人,才有可能客觀。



    老子認為:能夠保持這種態度者,一定是不求表現,謙沖為懷。也唯有如此,才能

    去故就新,行不離道。



    ●《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章廿二》:『窪則盈,敝則新』。



    欲「盈」者,因有欲也,有「欲」即「動機」已然設定,在動機驅使下,個人的行

        為必有目的。既有目的,除非與大自然真正之方向、目的相符合,否則定有偏

        差。

    大自然的目的不可能專為某個人而設定,因此,「真理」必與「私欲」有別,有「

        私欲」者,縱能得悉「真理」,但為了滿足自我利益,亦必將之歪曲。既經歪

        曲,則非真理。

    故唯有無私、無我者,可以「蔽而新成」。



    章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①起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②承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      ③轉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④合



①起-上接章十五

        ┌──────────────────┐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





    客觀真實1:「客觀」為人對宇宙本存現象觀察後而得的共同體驗與認知。

    客觀真實2:人之觀察常受到外界刺激影響,而產生主觀。

    客觀真實3:主觀立場純以自身之利害為判斷標準,因而有偏差。

    客觀真實4:要想觀察到客觀真實,唯有摒棄主觀立場。



    老子認為:保持虛明的態度,篤守寧靜的心情,則客觀世界中萬事萬物的運作,我

        才能觀察到其中奧妙的循環規律。



    ●《六祖壇經˙行由品》:『六祖惠能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

        風吹旛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旛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

        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



    人若無法剋制自我,不為外界刺激所動,則心中不可能保持空虛、寧靜。心有所動

    ,注意力即隨之轉移,是為『有欲以觀其徼』。觀徼之時,觸目無不與己身利

        害相關,則『寵辱皆驚』。

    心不動,意空明,絕對客觀之時,方得察知事物真象。



②承-承章六

        ┌─────────────────────┐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

        └─────────────────────┘



    客觀真實1:事物之變化,無不依循能量作用之法則。

    客觀真實2:自然界之發展,其能量之應用效率最高。

    客觀真實3:符合自然者,能量之功率高,反之則能量損耗大。



    老子認為:萬物萬象變化雖無窮盡,然卻不違背大自然之法則,也就是回歸本源,

    回歸寧靜,這稱作歸復本性。回歸本性是常道,知此理則為明達,不明此理者

    ,往往妄自作主,必將自食惡果。



    ●《易經˙歸妹》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

        人之終始也,說以動所歸妹也。征凶,位不當也』。



    《章六》有『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之言,萬物必歸玄牝之門,既歸則靜止,是

        為一既定週期之回復。

    人應先求認知、理解宇宙之既定規律,方能知所取捨。蓋宇宙之能量巨大,順之則

    昌,逆之則亡。

    不幸人在年輕之時,無知無覺,為所欲為。到了晚年,驀然回首,卻已燈火闌珊,

        只能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③轉-判斷

        ┌────────────────┐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

        └────────────────┘



    客觀真實1:凡先預設立場者,對事物必有選擇性。

    客觀真實2:有選擇性則有所容,有所不容。

    客觀真實3:有所不容者,必偏而不全。



    老子認為:瞭解常道後,才有包容各種見解的雅量,才能保持公平、公正。唯有大

    公無私,才能週全不偏,符合大自然整體的規律。



    人有主觀,必有選擇,有所選擇,即有能容、有不能容者。有不能容則不全,不全

        則不合於天道。

    天道之公,在於均衡、對稱。在物理學上有「宇宙對稱律」,「質能互換律」,「

        作用力反作用力相等律」等。生命體則發展出體形對稱,動、植物皆然,植物

        之葉,係以葉脈為經,呈左右對稱。若以地面為界,莖、葉部與土下之根部均

        衡。動物之交感神經,於身體之左、右,呈鏡射般對稱。人類更演化出生理、

        心理,主觀、客觀,以及群體、個體等相依相輔之生存現象。此在人生之初,

        同樣為均衡狀態。然人有自我意識,自我以追求利益為生存法則,若自我利益

        大於群體利益,則破壞了均衡律,反之亦然。均衡律若遭破壞,群體及個體都

        將遭到消滅或重新組合的命運。以生理及心理而言,身為物質體,需要物質補

        給;心係抽象,建立在經驗及認知上。物質決定身體之存亡,物質需求雖有限

        ,卻能影響心理的認知。心主宰生活行為,由於長時期逐代經驗的累積,人遂

        有主觀、客觀之認知。人如何在主觀及客觀、生理與心理之間,求取均衡,端

        視人對天道之瞭解而定。

    影響群體、個體之均衡者,有<敏感詞>、經濟、軍事、宗教、風俗習尚等行為,影響身

        心者,則是感受、物質、競爭等因素。老子早已透視人性,知道人之私欲,是

        破壞人類均衡法則的基因,亦為人類自趨毀滅之前兆。然而此為自然之道,無

        以違也,因悲天憫人,特以「無為」為旨,諄諄善誘,期能釜底抽薪。故勸為

        政者不居功、不佔有、謙虛自持,蓋為政者掌權、有勢,容易破壞均衡。再勸

        個人勿私、勿欲、明理奉道,以長保身、心之安泰。



    人生之初,如同白紙一張,身、心本屬均衡,老子稱之為『赤子』。及長,身處之

    環境形成了心理認知,承襲了社會、家族、父母所累積之經驗,也延續了其中

    因、果。由於這些經驗缺乏客觀性,因此個人的認知,不能免於主觀傾向,此

        是主觀與客觀、生理與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這種失衡,導致個人的趨避、取

        捨,成為人類社會行為的動力。

    人類主宰了地球上的生態變化,也改變了自己生存的條件,不全則不公,不公則不

    久。當人類無法適應新環境,而被進化的浪潮淘汰時,也就是『公乃全,全乃

    天』的體現,也是天道循環不已之必然因果。

    對人類而言,天道循環雖不可免,卻有緩急之分、遲早之別。人生不過百年,其適

    應之時空有限,設若變化劇烈,超過人之極限,『不知常妄作』,則災難叢生

    。人宜『致虛極,守靜篤』,維持環境能量變化之均衡,以利生存。

    國家、民族、宗教的對立與爭戰,亦基於環境之失衡。個人在此大前提下,無一能

        逃出其影響,因而演出各種悲歡離合的故事。世人若能稍歛私心,『知常容,

        容乃公』,即使戰爭、災難不能全免,其損害亦將輕微甚多。再若一切順遂自

    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則『公乃全,全乃天』,何畏

        之有?



④合-結論

        ┌────────────────┐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

        └────────────────┘



    客觀真實1: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無不遵循自然法則運行。

    客觀真實2:符合自然法則者,即與自然同在。



    老子認為:自然就是「道」,唯有「道」永垂不朽,人的行為若不離道,必然與道

        長存。



    若人能瞭解「均衡律」在每一個領域中的作用,即可謂知「天道」。再若能保持均

        衡,則能與天同壽。



    章十七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   ①前提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②假設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③推論



①前提-現實人生

        ┌────────────────┐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

        │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

        └────────────────┘



    客觀真實1:人之感官偵測到外界刺激變化,經過辨識後產生認知。認知其變化後

        ,再根據自我的利害,決定相應的態度。

    客觀真實2:恒常不變之刺激,人不會感覺其存在。



    老子認為:治理國家最高的境界,是人民不知有其君;其次是人民愛戴而褒譽其君

        ;再次者,人民畏懼其君;最糟糕的,則是令人民反感而加以侮辱。



    本章所言雖指君民關係,推而廣之,亦莫不如是。如日光、空氣、水,此三者為生

        命所必需,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常感覺不到其存在。至於衣食、物質、親情、

        知識等缺之不便者,人莫不愛之。至於權勢、威力以及痛苦、疾病,人雖懼之

        畏之,卻難相違。一旦到了生死攸關,忍無可忍之際,人必起而侮之、抗之。



②假設-認識真相

        ┌────────────────┐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



    概念分析:貴言:物以稀為貴,稀言者言貴。

    客觀真實1:人以過去經驗判斷當前及未來。

    客觀真實2:經驗中所貯存為綜合之印象,印象中之利、害,為行為判斷之依據。

    客觀真實3:言多必失,訥於言則少失。



    老子認為:這種君主,本來就誠信不足,人民當然無法信任他。境界最高的國君,

    每日悠悠哉哉,絕少發言干預。



    ●《論語˙為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

      《里仁》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顏淵》子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信」為人與人結合之力量,蓋人之感官止於膚下神經末梢處,不足以及遠。是以

    人類發展出語言、文字,以資擴大一己之時空效應。人體有其維護整體功能之

    結構機能,人類社會則依賴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此信息所能維繫之時效,即為

    此一團體結合期之極限。

    人之所以多言,乃因無自知之明,無客觀之見,不得不以言語媚人,以求他人之苟

        同。有真知灼見者,知人之所以知,所以不知。既知者,不言已知,不知者,

        儘管言者諄諄,然聽者藐藐,亦不需言。

    人言為信,言荒是謊,實則不盡然,人言多不信,謊多則不荒。人之所以有知,無

    非來自人言及親身體會,事物固有存在一時的表象,亦有與道常存的真理。親

    身體會時,表象必有一時之真,所言者未必是謊。正因如此,世事有可信,有

        不可信,信者信之,不信者疑之。更進一步說,人世間的各種問題、糾紛,層

        出不窮,且永無已時,不正源於人之不信真道乎?

    凡人惑於表象者,皆謂之迷,既迷而信人之言,即是「迷信」。凡迷信者,必斥他

        人為迷信。人既不能確知自己是迷、是明,不妨多做少說,自迷事小,誤人事

        大。

    人欲利用他人,必先以甘言巧語取得他人之信心,信心既得,即可為所欲為。江湖

        騙術,即充份利用此方法。若謂江湖騙術乃旁門左道,不足以為訓,且試看國

        家大事,只不過後者規模較大,利益更多罷了。



③推論-自然結果

        ┌─────────────────┐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



    客觀真實1:人若有自信,心理快樂平順。

    客觀真實2:人若無自信,則仰人鼻息。

    客觀真實3:人民認為『我自然』,是有自信之表癥。



    老子認為:等到社會安定,百姓生活幸福時,人尚不知其功,認為:我們是自然如

        此的。



    當天下大治,而人民尚不知國君之功,認為理當如此,即是『功成而弗居』之註腳

        。老子之思想一體相承,環環相扣,可見一斑。



    章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①起

        智慧出,有大偽。    ②承

        六親不和有孝慈;    ③轉

        國家昏亂有忠臣。    ④合



①起-論行為

        ┌────────┐

        │大道廢,有仁義;│

        └────────┘



    客觀真實1:基於地緣、人文及傳統因素,人類社會各有其適用之法則。

    客觀真實2:中國係典型之內陸農業社會,自給自足,長時期與外界隔絕,故人民

    所追求者,為一安定、平和的人生。

    客觀真實3:「仁、義、忠、孝」乃儒家所提倡之社會法則,「仁」指人與人相處

    之原則;「義」指動態事件之因應典範;「忠」為個人對團體應有之態度;「

        孝」則為維持家庭倫理之秩序。



    老子認為:因為真正的「道」喪失了,才需要以「仁、義」為手段,處理各「無道

    」的亂象。



    ●俗云:『物極必反』,『剝復相因』

    ●《章卅八》:『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仁、義本是手段,用以維持人與人之間的和樂關係。若人與人之間關係正常,自無

    需任何手段。反之,則須強調手段,以避免關係更形惡化。

    是以『大道廢』是病,『仁義』是藥,急病投藥,理之必然。

    再以均衡律觀之,『大道』與『仁義』,係提供平衡之砝碼。若大道不廢,則無需

    以『仁義』平衡。



②承-論思維

        ┌────────┐

        │智慧出,有大偽。│

        └────────┘



    客觀真實1:「智慧」是人賴以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但凡正常人皆備。

    客觀真實2:「智慧」之基礎,有先天之生理條件,如生機結構、感官功能、神經

    反應等。有後天發展者,諸如刺激訓練、環境背景、知識經驗等。

    客觀真實3:「智慧」源自個人主觀,適用於各種範圍,無從以統一之法則測定。

    事務處理之結果,又與環境、機會、目的、條件息息相關,亦不能以成功、失

    敗論斷智慧之高低。

    客觀真實4:各人之「智慧」,高下不等,在相同範圍內,由高閱下,尚可一窺端

    倪;由下仰上,則高深莫測。



    老子認為:只要有大智大慧的人出現,就必然會有自以為是、指黑為白的人,混淆

    視聽,讓社會大眾難辨真假。



    ●佛家認為有佛就有魔,基督教也認為除上帝之外,尚有魔鬼。在<敏感詞>上,則是「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莊子˙胠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至聖者,有不為

        大盜守者乎?……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跖不得聖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

        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在老子眼中,「智慧」是次於道的技術,『智慧出,有大偽』是不爭之事實。

    因人有利己的本能,故常以個人「小智」,滿足自我之欲望。智慧高,則解決問題

    的能力大,影響力也大。人為了追求立即的利益效應,無所不用其極,經常不

        顧本末、因果。或偽充具有「大智」,或只顧眼前,自以為有智慧解決。

    由於小智難窺大智,一知半解之餘,率皆自以為是,實則所知為「偽」。人人自以

    為知之際,孰可辨其真偽?



    無先見之明者,皆以後知為知,但見有人得利,無不趨之若鶩,俗謂:「一窩風」

        是也。若以先知者為真,則後知者必有別於先知;先得利者有「智慧」,後隨

        之者即可謂之「偽」。苟無「先知」者,即無後知者,故若無「智慧出」,則

        無「大偽」者,明矣。

    麥哲倫繞行地球一週,回返葡萄牙後,很多人心懷妒忌,認為這只是常識而已。麥

        哲倫拿了一個雞蛋,請眾人試著讓蛋身直立起來,眾人試了又試,一致認為是

        不可能之事。麥哲倫把蛋的一端敲敲,直立放在桌上,大家都認為這也不難知

        道,麥哲倫說:『這也是常識,只不過我最先做到罷了』。

    每當市面上有一新發現或新產品出來,若事實証明有利可圖,則圖利者無不一窩風

        地,前仆後繼,修之改之,以為不過爾爾,從不思己何以不能先他人而發現。

        文化之開拓,是智也,文化之因循,是偽也,無智固無文化,無偽亦然。其中

        之別,在於後繼者若能開宗明義,承認所宗淵源,加以發揚光大,則為自明;

        若剽竊侵佔,偽為己出,則在私欲作祟之下,人類文化遂亂至渣滓泛濫,是非

        不明!



③轉-及於家族

        ┌────────┐

        │六親不和有孝慈;│

        └────────┘



    客觀真實1:家庭為人的生活環境,快樂幸福,全繫於彼此間相互的態度。

    客觀真實2:喜樂不喜憂,是人性之常,家庭不和之時,人人痛苦。

    客觀真實3:為了避免見到痛苦,人會以和悅親切的態度相對待。



    老子認為:如果家庭中有爭執、衝突事件,人或因反思,或因良心不安,而有孝上

        、慈下的修正行為。



    家庭為個人生活的環境,六親若是不和,即不利於生活。人為己利,必設法求平安

        。所謂孝慈,是謀求家和之手段,利之所在。

    同理,『六親不和』是病,『孝慈』是藥,此仍是因病而施藥。



④合-應之社會

        ┌────────┐

        │國家昏亂有忠臣。│

        └────────┘



    客觀真實1:國家為個人安身立命的大環境,人為了自我的利益,無不希望自己的

    國家強盛太平。

    客觀真實2:太平盛世,為臣者各盡職守,無情況反映其忠奸。

    客觀真實3:當國家危亡時,對部份人可能有利,而不利<敏感詞>人。

    客觀真實4:人在自我立場,會在利、害中抉擇,不希望國家覆滅,且能付諸行動

    者,皆可謂之忠臣。



    老子認為:因此,在國家昏亂危亡時,才會有人挺身而出維護之。



    ●《詩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大多數的人,皆認為「忠」、「愛國」為美德,實則人性之中僅有趨利避害之判斷

        ,並無所謂「愛國」之本性。

    人自幼生活在某一環境中,舉凡衣食住行、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意識形態等各種

        形成「自我」之因素、習慣,不易更改。一旦有變,生活將陷於不便。為求不

        變,必須保護維持國家之存在。而社會、國家中之利益既得者,為保護自我之

        利益,更必須捍衛原有之制度、價值,這些保護、維持、捍衛之行為,均稱為

        「忠」、「愛國」。

    人須悉其中道理,不能僅以人之行為表現,遂妄斷是非。若為政者標榜「愛國」,

        誘之以名利,不從者輒斥之以「奸」,使民「知而欲」,是自欺欺人也。人之

        所愛者,莫非己利之所在,去國生活不易者,必愛其國。有謀生能力,有資金

        財產,何國有利,則愛何國,此人性之常也。是以民主國家,若侈談愛國,唯

        有發展經濟,以財物利誘人心。

    人以自我為中心,家庭、社會、風俗、習慣,是外在環境,自我之思想、能力、嗜

        好、喜惡,則是內在的影響條件。人在動態世事中,難免有得有失,人基於利

        、害,判斷之餘,有愛者,有不愛者,甚為自然。



    人的行為反應,實際上是在錯誤中不斷學習、修正。因為有了某種現象,產生了某

        種後果,人自然會加以修正。修正的結果,有既成事實的「常識」,有不斷變

        化的「經驗」,皆由「動態管理」模組處理。

    然而自然的演變與人為的干預,其間有著極大的差距。自然界有其必然的規律,不

        具是非、善惡之別,一任萬物自然發展。對人而言,有所謂的情感、德操等概

        念。對電腦而言,則為「經驗交集」及「意識中心」。「經驗交集」為待處理

        的資料,用以決定「態度、情緒」;「意識中心」則為判斷之基礎,根據資料

        ,決定「策略、行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3:54:04 | 只看该作者
章十九 至 章廿七



章十九    至    章廿七







    章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①前提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②假設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③推論



①前提-分析現象(承接章十八)

        ┌─────────────────┐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    │

        │    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



    客觀真實1:人的行為及價值觀受到環境的影響。

    客觀真實2:人的能力高低視個體的條件而定。

    客觀真實3:在人為設定的環境下,不可能培養、發揮能力的機會,人人均等。



    老子認為:不崇拜聖賢,不追求智謀,人民獲得的利益更多;不強調仁德,不追求

    義行,人民自然返歸孝慈;不標榜機巧,不鼓勵功利,偷盜之徒即無以產生。



    ●《莊子˙胠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

        』。

    ●《莊子˙天道》:『夫兼愛,不亦迂乎!無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

        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

        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

        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莊子˙天運》:『商大宰蕩問仁於莊子。莊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謂也?莊

        子曰:父子相親,何為不仁』?



    本章承接上章,進一步分析治理天下者,應該如何安民、育民。

    人之能力有生而具備者,如反應力;有用而形成者,如記憶力;有學而得之者,如

    聯想力;有困而知之者,如判斷力,有迫不得已而生者,如意志力。

    以能力相比,人與人的反應力相去有限,記憶力可差達十倍,聯想力約千百倍;判

        斷力則為有無之別。至於意志力,則全決定於環境變化之因果,非求而可得。

    聖者需意志力,智者需判斷力,常人不可能達到。苟起而效尤,不僅徒勞無功,尚

    恐蒙受其害。「仁義」乃人訂之標準,唯智者能行。「巧利」為滿足欲望之技

        倆,人有欲而難加滿足,自然而然淪為盜賊。故去此三者,天下大治。



②假設-歸納

        ┌───────────────┐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



    客觀真實1:有欲有能力的人,常以一己的理想為實現目標。

    客觀真實2:所有人為設定的觀念,皆不符合自然律。



    老子認為:「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都是人造的觀念,並非出於自然,應當

        摒棄,使人民另有遵遁。



    因『大道廢』,不得已以忠孝仁義達到約束人心的目的,並以聖智巧利做為役民的

        手段。

    常人若有所圖,必先取之;智者若有所圖,在取之前,必先予人。「聖智、仁義、

    巧利」三者,為智者所施之餌。而所欲取者,為使人民競逐利益,終生忙碌,

        患得患失,以免顧及<敏感詞>。



③推論-自然之理

        ┌──────────┐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



    客觀真實:符合自然界的規律,才能與自然共存。



    老子認為:如果要身心平安,社會和睦,必須保持樸素的環境,杜絕私念私慾。



    ●《六祖壇經˙般若品》:『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

        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

        用無滯,即般若三昧,自在解脫』。



    其實「大道」雖廢,天理猶在,孔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不求根本解

    決之道,卻一誤再誤,因循苟且,於社會上大建違章。

    人生本無事,庸人每自擾。所謂自擾,乃因欲也,私也。欲、私為一種心理狀態,

    起因於得、失之經驗,為求多得是「欲」,為求少失是「私」。然而所謂得、

        失,是因社會上耳目渲染,導致人心虛妄。更何況多、少原為一比較值,在主

        觀經驗中,因無從比較,對多、少之認知往往各趨極端,與客觀事實格格不入

        ,故為「自擾」也。

    解決此問題的唯一法門,乃是『見素抱樸』。有得即得,有失即失,心不染著,無

        所謂聖智、仁義、孝慈,即近道也。



    章廿    絕學無憂。                      ①起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②承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③轉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④合



①起-定義(根據前論)

        ┌─────┐

        │絕學無憂。│

        └─────┘



    概念分析:絕學:除生存所需外,不刻意去追求其它知識。

    客觀真實1:人之所知,來自學習及經驗,此兩者皆起於環境的刺激。

    客觀真實2:所知與所學互為因果,而學無止境。



    老子認為:不追求學問知識,是無憂無慮的不二法門。



    ●《六祖壇經˙般若品》:『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內心,常起正見,煩惱

        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章四八》:『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莊子˙天道》:『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

        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

        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此節所謂『絕學』,非指自然而得之學習經驗,因學習為人之本能,老子主張自然

        ,不可能違反人性。此處所指,即為前章之『絕聖棄智』。因人之過度學習,

        常係有所圖。所學所習者,莫非虛榮、虛偽,實為「智者」所設計之圈套。

    人所知本有限,而環境變化無窮,知愈多愈不足。不學尚不知其不足,知多反而慮

        多。若謂學以明理,吾未之見也。今日人類所知不可謂不多,然人所不知者,

        較之前人更難以數計。目前地球之生態環境,正因人類所知不全,遽而大為特

    為,尤以科技,人類對之已失去控制,以至於危機四伏,識者無不以為憂。即

        使有樂觀論者,竟日追求知識、財富,在勞心勞力,患得患失之際,其所「樂

        」與所「憂」又有何別?

    人生之初,一切本自具足,因學而致幻,幻而不實,不實即與人之本性相違,憂煩

        既起,學之更勤,憂煩愈甚,唯有絕學始得絕憂。



②承-質疑(人間現象)

        ┌──────────────────────┐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

        │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

        └──────────────────────┘



    客觀真實1:人受限於環境,所知所為必須他人肯定。

    客觀真實2:環境之肯定即為「客觀」,但人所能接觸之環境有限,客觀環境不斷

    拓廣,人亦不斷地追求他人之肯定。



    老子認為:別人對我的態度,是尊重抑輕侮,又有多少差別?所謂善與惡,又有多

        大的差別?但人們所畏懼的,我也不能不害怕。只是我所追求的道,廣大無涯

        ,與世俗相差實在太遠了。



    ●《六祖壇經˙行由品》: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

        本來面目』。



    人所學若為求生,尚無可厚非,然社會上一些虛偽的陋習,以及全憑主觀認知的善

        惡標準,除了相互苟同外,又有多少意義?

    老子自言其道與世俗相去甚遠,於下段有所鋪陳。



    中國人自幼即為升學而學,然升學之目的何在?爭取較好的生活條件,而如今人之

        生活條件如何?

    若謂物質生活充實,精神生活呢?有幾個人更幸福了?



③轉-應有之態度

        ┌─────────────────────────┐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

        │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

        │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

        │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

        └─────────────────────────┘



    客觀真實1:各人有各人的主觀認知。

    客觀真實2:有待環境認同者為俗人,不需他人肯定者為有自信。



    老子認為:人們快樂的歡笑、遊玩,我卻淡泊恬靜,心若止水。人人都志得意滿、

    努力進取,只有我是我行我素、遺世獨立。我的心如宇宙初生時的渾沌,對這

        些表象都不起波瀾。有些人飛黃騰達、意興風發,唯我渾渾噩噩;有些人好像

        什麼都明察秋毫,而我則默默無言。我像大海一般恬淡,又像大風一樣無所歸

        止。眾人都有能力,唯獨我既愚昧又鄙陋。



    本節所描述即是所謂「獨立特行」之人。人有自知之明,始不為外界所惑。不惑於

        外,為所應為。無視於外,心安理得。



④結論-綜章十一至章十九

        ┌───────────┐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



    概念分析1:食:養育也。母:自然也。食母即乳母,此處指「道」。

    客觀真實1:人生於自然,存於自然,久之,因感覺麻木,遂不察。



    老子認為:我則與人有所不同,不假外求,完全依循自然。



    真知灼見之人,『抱一為天下式』,獨立特行,不苟同於眾昧。眾睡而獨醒,難與

        人溝通。



    章廿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①起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②承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③轉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④合



①起-定義

        ┌────────────────────┐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



    概念分析:孔:大也。

    客觀真實1:符合客觀需求的行為是謂「德」,客觀環境的大、小,與「德」之大

    小成正比。

    客觀真實2:「道」即為大環境-「自然」的規律。



    老子認為:真正的大德,完全符合「道」,而「道」本身,恍恍惚惚,虛虛實實,

        相當難以觀察認知。



    ●《傳燈錄》:雲門因僧問:『如何是佛』?門云:『乾屎橛』。

    又:洞山因僧問:『如何是佛』?山云:『麻三斤』。

    ●《莊子˙知北遊》:孔子問於老聃曰:『今日晏閒,敢問至道』。老聃曰:『汝

        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擊而知!夫道,窅然難言哉!將為汝言其崖

        略。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

        相生,故九竅者胎生,八竅者卵生。其來無跡,其往無崖,無門無房,四達之

        皇皇也』。

        又: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

        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

        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

        在屎溺』。東郭子不應。



    本節所言,與《章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相呼應。



②承-演繹

        ┌──────────────────────┐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

        │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



    客觀真實:觀察認知的過程為:

    1.刺激的接受:經由各種感覺器官,但以視覺為主。

    2.事物的認知:視覺辨識與經驗相配合,再與自我利害關係相連。

    3.體用的認知:事物利害之本體,必須藉思考分析而得。

    4.因果的認知:事物之本體有必然之因果,人由經驗得知。



    老子認為:儘管難以認知,卻彷彿能感受到其形、其象、其實、其質,且在窮思積

    慮之餘,可以領會到其中精要,更能以之印証、應用到萬事萬物。



    「象」為象徵,代表人對宇宙本體觀念上的分類。人透過分類,進一步對宇宙真實

        有所認知,故「象」得自於『惚恍』的虛無。又因為能量變化的刺激,經感官

        及經驗而認知「物」。

    物有各種性質,唯有從『窈冥』的經驗中,使人認識到其「精華」。這種事物性質

        的精華,才是事物真實所在處,其規律昭然可驗,功能效應亦能夠不斷重複,

        如四季之循環、日出、日落等均是。人可以因之生存、生活,賦與「信任」。



③轉-點題

        ┌───────────────┐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



    概念分析:甫:開始,眾甫:萬物之起源。

    客觀真實:人生存在宇宙間,得以觀察萬物萬象。



    老子認為:自古以來,「道」無所不在,因此才有欣欣向榮的萬物。



    人對「真實」之認知,在於時間的連續性及變化的重複性。在長久的時間中,其重

        複性証實無誤後,真實性才能獲得肯定。



③合-結論

        ┌─────────────┐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



    老子認為:我憑什麼能瞭解萬事萬物的本源呢?正是基於對「道」的觀察、分析與

        追尋。



    ●達爾文之《進化論》,即基於對生物演化之觀察印証。



    老子自釋觀察判斷之法則,合乎「大膽假設,小心求証」之科學精神。



    章廿二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①起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②承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③轉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④合



①起-均衡律

        ┌────────────────────────┐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





    客觀真實1:能量之變化,必然振盪於高低兩極限之間。

    客觀真實2:事物之變化,即為能量作用之功,物有物理,事有因果。

    客觀真實3:曲、全,枉、直等,皆為能量作用後必然之結果。



    老子認為:因為可以委屈,所以才能保全;由於能彎曲,才有伸直的可能;地先有

        低窪,水流才能注入;事物破舊了,才能更新;少到了極處,有便是得;而多

        到某一個程度,人的智力無從理解,將喪失自我。



    ●《章十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本節所言,為均衡律之印証也。

    施力於物體,其結果當視單位面積所受之力,與結構之因應關係而定。結構間若交

        錯縱橫,各自分擔分力,則成彎曲之形。否則如作用力大於結構的斷面應力時

        ,即告斷裂。彎曲能保障物體之完整,老子稱為「全」。

    人感不足時謂之少,少而增多謂之得。少雖有不足,然易知易行,多雖有得,卻又

    難知難行,徒增疑惑。



②承-引証

        ┌───────────┐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



    老子認為:因此,聖人守著「道」,以不變應萬變。



    聖人所抱之一,即為天道,亦即「均衡律」。

    世事變化無窮,人若知順從自然法則,即同道也。



③轉-申論

        ┌─────────────────┐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

        │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



    客觀真實1:人謀己利,為人性求生存之準則。

    客觀真實2:當人僅謀己利,不顧客觀環境,勢將與他人產生矛盾而影響生存。



    老子認為:不自我表現,所以能夠顯明;不自以為是,所以能秉持公正,為人所尊

        ;不自我誇耀,所以能成事;不驕矜凌人,所以維持長遠。



    ●《易經˙謙卦》:『天道虧盈而益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莊子˙徐无鬼》:『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

        嗟乎,無以汝色驕人哉』!

    ●《莊子˙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



    喜歡自我表現的人,往往惹人厭惡,虛懷若谷,不求表現,人反而能夠接受。同理

        ,若有不顧事實,堅持己見者,人必惡之、抑之。動輒自我誇耀,有功也難以

        服人。再如自我膨脹太過,敗相已露,又如何長保所有。

    此為均衡律之衍生,一事件之主觀及客觀認知,亦有其均衡之規律,主觀重則客觀

    輕,客觀明則主觀闇。人與人之間,自有生存之「場效」,一人強則他人必弱

    ,人若自彰太過,眾人必抑之;能自律者,人反彰之,此人性也。



④合-証明

        ┌────────────────────┐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



    老子認為:古人所說的這些話,實在正確極了,理應牢牢遵守。



    物極必反,古今皆然,故堅守均衡的原則,以不變應萬變,是求全之金科玉律。今

    人自以為是,動輒以科技萬能,各持一技之長,為所欲為。更有淺見之徒,常

    謂今之盛世,為歷代僅見,焉知得之物慾滿足,而失諸心靈平衡;得之個人享

    受,失諸人際和諧;得之知識泛濫,失諸環境安寧。宇宙中萬事萬象,無非一

        體之兩面,有一得必有一失,有一失必有一得,得歟?失歟?



    章廿三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①起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②承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③轉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④合



④起-承上章之全而歸之

        ┌───────────────────────┐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

        │    孰為此者?天地。                │

        └───────────────────────┘





    概念分析:希言:希,少也。言,人為之政策法令。

    客觀真實1:自然界的變化,完全依能量消長而定。

    客觀真實2:能量的消長,則根據時、空條件而定。

    客觀真實3:地球的物理環境,經億萬年的演化,已形成必然的規律。



    老子認為:自然有一定的法則,為政者亦應效法自然,少施法令。自然界的暴風雨

        不會持續很久,為什麼呢?這是天地長久以來所演化的法則。



    自然界的變化,有必然的因果,因果相互循環,不可能維持恒定的形式。正是因為

    這種循環的變化,地球上才能維持生態的均衡,人類也才能平安地生存。

    然而人為了一時之利,森林伐盡而大氣污濁;石油耗盡而能枯源竭;礦藏採盡而毒

    質積累;物慾洩盡而精神槁喪。今之社會,唯利益是求,今之人心,唯私利是

    逞。主政者,為權、為勢,假民主之名,而無所不為,唯恐利益他奪。從商者

        ,輒以物質刺激為誘因,聲色犬馬,無所不用其極,驅使人心抓狂,而美之為

        促進社會繁榮。至於自命為知識份子之精英,不過坐擁一技,僅「知」利之所

        在,「識」利之所得,引經據典,危言聳聽,莫非欲於政、商之間,分一杯羹

        也。

    至若貧無立錐、身無一技之碌碌大眾,則朝夕在教育、宣傳、廣告、聲色之刺激引

    誘下,意識形態盡受左右,遽而虛立名目,奮而隨波逐流。可憐此輩眾生,仰

    望金峰,玉影衣冠綽綽,似可得而攀之,但卻路途艱巇,可望而不可及。從生

    到死,耳目渲染之餘,看盡幻影中絕代風華,心無一日之寧也。

    小至里巷之間,大至家國社會,以迄於國際舞台,儘管物質泛濫充斥,卻因早期利

        益所得之多或寡,至今之累積相差天壤。富者手擲萬金,貧者無隔日糧,不平

        之鳴,發而或為盜賊,或為貪吏,或放縱於酒色,或引毒而自迷。

    人之理想幻滅於現實之壓力,人之德操屈服於感官之誘惑,廿世紀之文明,可以「

        知識爆炸,人性破產」八字定之。老子二千年前所言,誠有啟焉,『飄風不終

        朝,驟雨不終日』,人類社會之重大變革指日可待。



④承-申論

        ┌────────────────────────┐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

        │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

        └────────────────────────┘



    客觀真實1:宇宙中時間為一基本因子,一切能量變化皆有時序。

    客觀真實2:大自然受到時間限制,人屬於大自然之一部份,同樣受限於時間。

    客觀真實3:變化之始及終,因「因」而有「果」,因果爽然。



    老子認為:連天地間的現象都不能持久,何況人為者?所以行道的人,必將與道同

    在;努力於德行的人,會得到德行的回應;而既失道又失德的人,自然而然是

        無道亦無德。



    大自然一切都受時間支配,在四度空時的環境中,物質之質與量不生不滅。人世間

        亦同,在一定的時間變化中,所從事之行為,必然有一定的結果。人生有限,

        人理應把握時機,由努力追求大道,以致於能自由自在地行於大道之上;否則

        ,退而求其次,還可以謹謹慎慎地從事德行。如果都做不到,人生不過如斯。

    宏觀之能量運動,皆以正弦「波」的形式進行,在單位時間內,依其能量的大小,

    有一定的振幅及距離。宏觀的社會亦然,「振幅」相當於「力量」,「距離」

    則為「影響範圍」。兩者的乘積大,其能量必大。若以宇宙整體而言,全部的

    能量總和,可視為「道」。然而,從局部來看,每一股能量,都有其個別的條

    件及「因、果」,其「振幅、距離」必與全部能量有異。

    再以人類社會的角度分析,全人類或整體社會之利益是「道」。人有個別的能力,

        也有個別的私心,私利即或有一時之得,也不能持久,「道」或有一時之不順

        ,但仍然主導永恒之方向,其理即在『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④轉-引申

        ┌─────────────┐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

        │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



    老子認為:道符合求道者;德則彰於有德者;失道失德亦與不道不德者形影不離。



    ●《易經˙繫辭》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

        虎』。



    物理之能量傳遞,有共振、共鳴現象,相同之波長,所作之功相同。

    所謂種瓜得瓜,種果得果,時間一到,所種者必有所得。

    再以均衡律言,同於均衡者,均衡之道亦樂得之,則人之「身、心」均衡,「主觀

    客觀」均衡,群體與個體均衡。同於失衡者,必然個人之「身、心」失衡,個

    人權利、自由擴散,群體、社會瓦解,人類趨於毀滅。



④合-批判

        ┌──────────┐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老子認為:誠信不足的為政者,人民自然不能信任。



    本節同《章十七》。



    章廿四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①起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②承

            自伐者無功,自誇者不長。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    ③轉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④合



④起-述事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



    客觀真實1:能量變化所產生之狀態,視所施之能量而定。

    客觀真實2:企與立、跨與行,所需之能量不同。



    老子認為:舉著腳跟的站不穩,張開步伐想要跨大步的反而不能走。



    人類的行為可分為有目標之意識行為,及無意識之習慣行為。前者有既定之目標以

        資判斷、修正,後者則不知所為何來。



④承-申論

        ┌────────────────────────┐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誇者不長。│

        └────────────────────────┘





    概念分析:自伐:自我炫耀。

    客觀真實1:人之行為係因應環境而產生。

    客觀真實2:若行為與環境變化不符,則屬不當。



    老子認為:愛表現的人反而無法彰顯自我,自以為是的人難以被人接受,爭強好勝

        的人不會成功,自誇自負的人遲早會被看穿。



    ●《論語˙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章廿二》:『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本節與《章廿二》同,唯所用為否定語氣。



④轉-結論

        ┌────────────┐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

        └────────────┘



    老子認為:對「道」來說,這些行為都是多餘的。



    『畫蛇添足』



    行道之人,『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以上四種行為,都是不必要的矯飾。



④合-告誡

        ┌────────────┐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



    概念分析:物:指人。

    客觀真實1:人溝通之目的在於增進經驗,或自我紓解,均為利己。

    客觀真實2:若人只知自彰、自表,他人無利可得。

    客觀真實3:溝通無利可得,人遂惡之。

    客觀真實4:凡人尚且惡之,有道者更不可為。



    老子認為:連一般人都厭惡這種行為,更何況有道者。



    愚人之所以愚,因神智為六賊所迷,自以為宇宙中心,凡事僅知自我。道之所以為

        道,是供愚人破賊除痴,行向真實大路。人必須自我分析檢討,將一己之「餘

        食贅行」除盡,明心見性,則大道可期也。



    章廿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①起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②承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③轉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④合



①起-正本清源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

        └─────────────────────┘



    客觀真實1:宇宙如有起源,則物質之初必為非物質。

    客觀真實2:宇宙如有發展,則後必衍生於前。



    老子認為:有種事物在天地形成之初,已經存在。它無聲無形,超越萬物而恒存不

        變,它並且運行不息,為萬物之本源。



    ●《大爆炸說》:廿世紀天文學認為,宇宙開始時,僅有不具空間之能量,約於二

        百億年前,突然霹靂一聲爆炸,能量以光速奔離,遂有空間、時間的產生,並

        形成銀河、星球。

    ●舊約聖經創世論:上帝以七天的時間,創造世界。



    追究物源,應始於能量,由於能量的性質、變化,而有時間、空間、物質。其中能

        量與空、時,對人而言,是無聲、無形、無質的,必須以思維方能認知。能量

        在作用中,由粒子結合成原子、分子,因分子間能量的傳遞,遂有物質產生。

    有了物質,才有生命的產生,有了生命後,才有感覺、學習、經驗、認知等層次。

        然而世事之奧妙,在於人客觀與主觀認知間之互動關係。主觀之「我」,雖然

        建立在客觀的物質基礎上,卻起源於主觀的經驗中。苟無「我」,客觀世界縱

        然存在,但沒有「我」的認知,其存在對「我」而言毫無意義。即使有「我」

        意識到客觀世界的存在,再進一步的分析,也不過是各種抽象的刺激、感覺而

        已。

    古聖今賢,無人不期望對人生有所認知。佛家是由主觀客觀二元的抽象性,建立一

        個自我認知的法門,承認客觀本存,名之為「佛」。「我」因機緣而生,因欲

        望而迷,因染住而痛苦、煩惱。因此,人只要認識了「自性」,捨棄「我相、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可回到客觀真實,擺脫機緣,與佛同在。道家同

        樣承認客觀本存,「我」因自然機緣而生,因欲望而違反自然,因而導致人與

        自然之失調。老子並未以追求解脫為法門,而採用聽任自然、回歸自然的法則

        ,靜觀自然之發展。

    基督教以「創世論」為依歸,以信念為訴求。現代科學則以實証為前提,僅探討物

        質起源、現象,規避精神認知。

    在智慧學立場,是以現代科學的實証為基礎,認為客觀世界中,除了物質外,尚有

    「層次結構」存在。人之精神現象屬於層次結構之一,建立在其前級「層次結

        構」之上,只要能將各種層次結構的「因果關係」,利用一種「結構體」的能

        量運作,即可以令人造的機器,「產生」擬人的「智能」。是則,人生真理的

        闡釋,又將多一種版本。

    尤其是在我們利用電腦,從事「易經、易數」的研究時,發現確實有一種高層次的

        時空結構,中國人早就將之設計成一種符號語言,以二進位的數為基礎(但不

        採數學運算),並將影響地球生態的潮汐原理,分別以天干、地支作為象徵代

    表。最後,就人主觀的立場,以「利己、利人、害己、害人」四種生存的法則

        ,加上一「自我」中心點,成為封閉循環式的五行生剋系統。

    這個理論完全符合老子的「均衡律」,以及科學上的「機械律」。中國人數千年來

        ,一直利用這套系統分析外在世界的變化,因而認知到一種必然的體用及因果

        。由於萬事萬物之「變易」,正為其不「易」之唯一準則,故稱之為「易」。

        及後,累積統計的經驗越多,其真實性越是無從置疑,遂發展出人類文明中難

        度最高的「預言」系統。不幸古人重實際而輕理論,所以儘管上自士大夫,下

        迄市井小民,多多少少都有過所謂「山、醫、命、相、卜」等玄妙的經驗。但

        在此科學昌明時代,囿於缺乏理論基礎,始終被視為迷信。

    須知真正瞭解「易」理者,既知事物之必然性,必與老子一般,和光同塵,或隱於

        市,或隱於山林。持此以謀生之江湖術士,所知有限,以至於真相混沌,知識

        份子嗤之以鼻,而廣大社會迷信如故,舉世滔滔,黑白不明矣。



②承-基本原理

        ┌──────────────────┐

        │吾不其知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

        └──────────────────┘



    概念分析:大:無限。



    老子認為:由於無名可稱,只好命名為「道」。若要勉強解釋,可以說是「大」,

    大得無邊無際,最後歸返於原處。



    ●《六祖壇經˙般若品》:『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

        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

    ●《莊子˙天下》:『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大與小原為比較所產生的相對觀念,若賦以絕對的觀念,則可視為包含一切空、時

    、一切現象的整體。此一包含萬有的整體,雖然沒有邊際,但卻有其極限。

    莊子所言更玄而不可思議,『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以哲學觀點,理應如此,而

    以人的認知而言,無外、無內者究竟如何,實無從想像。因此科學家提出「無

    邊而有際」的觀點,以符合「宇宙能量為一常數」之假說。觀老子之說,較近

    於現代科學。



③轉-人之自我

        ┌───────────────┐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

        │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



    概念分析:道:整體。天:大環境。地:小環境。



    老子認為:道無止無盡,天無邊無垠,地綿延萬里,人則是萬物之靈。在這四大之

        中,人佔有其一。



    ●現代科學研究宇宙大小,已知有數百億光年之距離。而原子之內太空,也發現無

        可限量。至於人性、人心,更是難測,因難測,此皆為大。

    ●《漢書˙西南夷傳》:『滇王與漢使言: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各自以一

        州王,不知漢廣大』。



    對人的認知而言,宇宙中一切都是無盡的,人對於自己,更是無從捉摸。人的意識

    是因應外界事物發展而虛擬的訊息抽象中心。在與所有經驗的交集過程中,必

    須透過時間與生化電流的能量作用。因此,經驗交集本身,就具有無窮無盡的

    排列組合。

    人如不瞭解「道」,就脫離不了自我經驗交集的「主觀網路」,能作為參考認知的

        ,只有經驗中的訊息。當人把自我之經驗總值,視作客觀環境之一切,該人必

        然自以為「大」,然此「大」為「自大」。自大必自私,自私且自大者,必然

        自滿,自滿之人,其所作所為必與客觀環境脫節。

    再若人瞭解「道」,以客觀真實作為參考訊息,客觀無限,因知「人生之大」矣,

        「自大」與「人大」皆為大,然其現象迥異。



④合-正確之系統觀念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客觀真實1:在整體系統中,從上層到下層,各有所屬。

    客觀真實2:道、天、地、人,為此系統中之各層。



    老子認為:人必須符合地的法則,地符合天,天符合道,道則順自然。



    ●《易經˙坤卦》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老子之系統觀念,以「自然」為總綱領,向下微分,道、天、地、人……萬物等皆

    有其一定的分類屬性。透過此一系統,人即可瞭解自然之法則。



    以智慧學立場,人想以有限之時空,蠡測無限之宇宙,是不可能做到的。尤其是人

    之主觀認知,純屬假定之「概念世界」,絕不等於客觀真實。故人僅能順從自

    然之規律,利用概念符號結構,試圖由虛擬的模式,建立一種人與自然之間的

    介面,避免受到個人「私、欲」的控制,從而謀求人類最大的福祉。



    章廿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①起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②承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③轉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④合



①起-根本

        ┌──────────┐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



    客觀真實1:物體之重心,係針對物體之質量中心而言。

    客觀真實2:物體因振動而發聲,靜止之物體才是本體。

    客觀真實3:重者在下,輕者在上,其重心必在重處,即為「根」。



    老子認為:重者在下,為輕者之根本。激烈的變化,均以靜止不變的本體為中心。



    事物有輕重之分,變化有動靜之別,重能載輕,靜能制躁,是固本也。做人做事,

    應守自然之道,把握根本,以不變以應萬變,方保不失。



②承-正確現象

        ┌──────────────────────┐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



    概念說明:榮觀:華貴的表象。燕處:安居。

    客觀真實:物質之重要,在於提供人生存之條件,不應心為形役。



    老子認為:聖人雖然每天都離不開物質的需求,即使豐盛,卻也處之泰然。



    ●《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之生存不能缺乏物質,聖人亦不能例外,所不同的,是聖人明理樂道,不會因為

        物質的享受,而影響對事物的認知及態度。



③轉-錯誤現象

        ┌───────────────┐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

        └───────────────┘



    客觀真實:萬乘之國,其君為萬乘之主,個人則為自我之主。



    老子認為:身負一國之重任,君王怎可輕浮躁進?



    人民為國家的根,國君的地位建立在人民的「根」上。國君之為國君,應以謀求人

    民之幸福為目的。如果國君自以為高高在上,忘卻自己的立場,僅知作威作福

    ,滿足一己之私,不顧人民的利益,則是不知持重守靜。

    個人何獨不然?行為若不符合長遠利益,是不明輕重。



④合-不合根本

        ┌──────────┐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



    客觀真實:本末不可倒置。



    老子認為:輕者失重,失重則不能保其位。躁者失靜,失靜則不能自主。



    ●《論語˙學而》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國之根為人民,人之根為人性,聖人『雖有榮觀而燕處超然』者,是顧全人性。國

    君固不可貪婪無行,個人亦不可安逸惡勞,不顧根本,輕躁妄為。這些都是令

        人失敗的原因,不可不慎也。



    章廿七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      ①起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        ②承

            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③轉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④合



①起-事物之因果

        ┌──────────────────────┐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      │

        │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



    客觀真實:善者知事物之因果,知其必然,順物之性,行事易成。



    老子認為:善走者,行路不落痕跡;善言語者,說話不致被人挑出毛病;精於計算

        者,不必假手籌策;長於機械者,閉門無須門閂,而門不可開;能結繩者,不

        用繩捆,而人無法解其結。



    ●《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

        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上述之善行、善言、善數、善閉、善結者,果真有所為?蓋至善止於無為,無為始

        無轍跡、瑕謫、籌策也,是以無為而為,可謂善也。



②承-有識者

        ┌───────────────────┐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

        │    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

        └───────────────────┘



    客觀真實:人有才,物有用,適時、適地之用,即為善。



    老子認為:聖人善於助人,故無人不是可用之才;又善於惜物,故無物不能盡其用

    。這才是真正的明德、得道。



    ●《禮運大同篇》:『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

        己』。

    ●《論語˙子路》:『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人成長於不同的環境中,各有不同的經驗。知人者,必知他人處身之環境,善用其

        中因果關係,而使人能盡其才。對物亦必知物性、物理,使物能盡其用。

    因此,能識人、用物之人,必通達人情,明瞭事理,可謂得道之人。



③轉-原因

        ┌─────────────────────┐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



    客觀真實:人經由學習而認知。



    老子認為:所以,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師,不善之人是善人的借鏡。



    ●《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類能走出叢林、開創文明,成為萬物之靈,其根本之道,即在於知識、文化的薪

        傳。先知者傳授給後知者,而後知者繼承前知者,代代相傳,匯為時代洪流。

    善人之師,天;不善人之師,善人。善人之資,不善之人;天之資,善人。善人得

        道於天,傳之於人,所傳者天道也。



④合-應切記

        ┌────────────────────┐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



    客觀真實1:種瓜得瓜,種果得果,人所重視者,常有所得。

    客觀真實2:師與生之間,不論親炙或私淑,薪火相傳,是文化之命脈。



    老子認為:不重視師、徒間之互動關係者,雖自以為知,其實是迷。這個道理真是

    精要奧妙。



    功利主義者,僅問收穫不問耕耘,也就是只關心所得之結果,不重視事件發生之過

        程及關係。這種人常殺雞取卵,以求近利,雖或有一時之得,但以整體而言,

        卻是得不償失。

    伯樂能知千里馬,究竟是千里馬有價值,抑或伯樂重要?須知千里馬為數不少,惜

    識者不多,而伯樂之輩,從古至今,寥寥可數;或言伯樂雖眾,然良馬難得。

    查其因果,乃因師之所以為師,實因學道先後有別。而資之為資,純屬天意,

        全非人力所能左右。然亦有為師者不明資質素材的特性,未能因材施教者,此

        非無良馬,實無良師。再若人學而有成,自以為天才,不重師道,則伯樂雖存

        亦亡。

    是以能知天道者,當知大自然「師與資」之間的互動關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3:55:28 | 只看该作者
章廿八    至    章卅六









    章廿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①起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②承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②承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③轉

        故大制不割。                ④合



①起-本體

        ┌──────────────────┐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

        │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



    客觀真實1:原子模型中,原子核為靜止,電子則繞原子核高速運動。

    客觀真實2:原子核可視為雌、陰,電子可視為雄、陽。

    客觀真實3:原子之所以為宇宙物質基礎,即因原子核具有穩定的性質。



    老子認為:雄為陽剛,具動能,雌為陰柔,具靜能。若能以靜為主,如谿谷一般,

    則可蓄集流水。蓄水於谿,聚能如集德,則如嬰兒般,返歸大自然。



    ●《易經˙泰卦》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

        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

        道消也』。



    宇宙中相對之性質,皆為各種變化之基因,正之於負,有之於無,好之於壞,對之

        於錯,高之於低,長之於短等,無一不是「雄、雌」之徵。能量激盪於兩個極

    端之間,互為消長,此即為自然之「常德」,亦即均衡之道。

    或謂是、非不能相提並論,此乃說者過於執著於其主觀!自然中,本無是無非,不

    善不惡。以某人之立場,利己為善,害己為惡。但在對方而言,其見恰得其反

        ,誰能斷其是非?然而社會之變動,文化之發展,正是基於此中是是非非善善

    惡惡。否則宇宙寂寂不動,人亦無存矣!



②承-應用

        ┌─────────────────┐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

        │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

        │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



    客觀真實1:「白」為光能照耀之處,光明之後必有陰暗。

    客觀真實2:嚮往光明而恥居陰暗,是人性之常。

    客觀真實3:人人嚮往,必多爭,避之則為德。

    客觀真實4:以「榮」代「白」,以「辱」替「黑」,其理亦同。



    老子認為:瞭解光明顯赫之可貴,卻甘居黯淡卑下的環境,此人可為天下的榜樣。

        能成天下的榜樣,德性就不會有差錯,能返歸於無極境界。知道榮顯的可貴,

        卻能身處卑圬,必是虛心若谷,德性充足,真實自然。



    ●《章卅二》:『道常無名,樸』。



    知道利之所在,而不為利誘,有能力謀取己利,卻淡泊恬靜者,其德厚且實。

    以「均衡律」而言,『為天下谷』是一種明智的策略,因為「谷」為「虛」,又為

    「低」為「下」。根據均衡律,在能量變化中,上述情況唯一的結果,必然是

        由無而有,由少而多。

    人性貪得,但是得後必失,得而後失,便感痛苦。若無而後得,則痛苦解除,感覺

    快樂。『為天下谷』之策略,可以說是常保快樂之道,既然人心樂而不苦,『

        常德』即足,若能永遠滿足於「谷」中,自然歸於「純樸」了。



③轉-效果

        ┌────────────────┐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



    客觀真實1:物有物性,各有所適,器具必然具備器具之性。

    客觀真實2:人有德,方見用於聖人。



    老子認為:原木經過雕琢後,就變成各種可用的器皿。聖人以這種觀念,利用人之

    特性,就可以使之成為百官之長。



    ●《章廿二》:『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章廿七》:『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宇宙中萬事萬物,形形色色,各有所用,亦各有所失。有適於器皿者,有適於家具

    者,有適於房舍者,然器皿不可作為房舍,家具亦不能當成器皿。聖人知事物

    之理,為天下謀大利,必以適當之材,作適當之用。



④合-真相

        ┌────────────────┐

        │故大制不割。              │

        └────────────────┘



    客觀真實1:世事必須以整體觀之,不可以偏概全。

    客觀真實2:量子理論視宇宙非物體之總合,而是將宇宙視為一整體,其中各個不

        同部份彼此均相互關聯,此整體實為一複雜的關係網。

        一個基本粒子並非一獨立存在、不可分割之物質最小單位,而是一組與其它粒

        子發生作用的「關係」。



    老子認為:所以真正的事物之理,是整體互為因果,不能分割的。



    綜觀前述,若以個體立場觀之,萬事萬物皆有所別,雌雄、黑白、榮辱有異,是非

        、利害分明,人人皆各行其是。至於宇宙整體,無非是一團亂集合,在無常的

    變化下不知所之。但是聖人所見不然,既知世事之殊異屬實,然抱一為式,即

    可包容萬有。同時從人類、甚至宇宙整體的立場而觀,亂中有序,序中有理。

    人若能遵從事理,棄私從公,化異為同,即謂之大道。既為大道,必然應顧及,
   整體的因果,而不能執偏概全,這就是所謂『大制不割』。

    世事應以人類宇宙整體之利益觀之,一時之盛未必長久,一時之衰也有契機,其盛

    衰交替必有因果。此因果之重心,在於有道、無道,有道者,雖晦而明,無道

    者雖強而弱。人知其所守,有聖人出,即可以為用也。

    有德有能者,是明理者,明理之人,不求聞達,無為而為,以知命待時也。故《易

        經》乾卦初九曰:「潛龍勿用」。蓋君子有心謀國,而上、下無行,其道必敗

        。設若邦國有道,其道已盛,有我不多,無我不妨。至若有朝一日,有聖人在

        ,用之為器,見龍在田,此即為無為之為也。大智者,當知時有時序,天有天

        理,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非執一端者可與語也。



    章廿九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①起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②承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③轉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④合



①起-定義

        ┌────────────────┐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



    客觀真實1:牛頓力學第二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等。

    客觀真實2:施力者之能量如小於受力者,反作用力將及於施力者。



    老子認為:想要有為的治天下,我不相信有此可能。



    ●《章四八》:『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章五七》:『以無事取天下』。



    人生命有限,能量有限,不可能操縱大於自身之能量體系。即使因時際會,有一時

        之可能,亦難保久遠。

    宇宙能進化迄今,因能固守能量均衡的法則,不偏不私,隨機而變。設若某一個體

    所擁有之能量,遠大於同時代<敏感詞>個體之和。則此個體必將其個人之私心、理

        念加諸<敏感詞>個體,宇宙遂失去均衡。

    由人類歷史發展之規律來看,容或有因社會之變態因素,人利用之,能集合社會上

        眾人之力量,或以軍事,或以宗教、主義、<敏感詞>、經濟,形成一時強權,但皆

        旋起旋滅,煙消雲散,理即在此。



②承-原因

        ┌─────────────────────────┐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



    客觀真實:想要以有限的能量控制無限的能量,不可能成功。



    老子認為:「天下」是一種貴重神妙的東西,不能依己心改變,也不能佔有。變動

        者必然會失敗,佔有的也必將失去。



    無自知之明者,每自以為能「治國、平天下」。實則普天之下,人各一心,有得利

        者必有失利者。人樂得而惡失,故惡政人固惡之,善政人亦怨之。

    返觀人生,人常貪得無饜,卻不知雖小若一物,人亦難以控制,得失之間,心勞之

        ,神迷之,所為何來?更何況超過自我能控制之事物?『天下神器』,其利害

        關係至大,人之能力有限,豈可妄自佔有?



③轉-現象

        ┌──────────────────────┐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



    客觀真實:事物和人,均各有其不同的性質。



    老子認為:人間世事,有主動的、有被動的,有噓寒的、有吹暖的,有強壯的、有

    羸弱的,有安全的、也有危險的。



    在動態的變化環境中,事物各有其不同的性質,姑不論其性質如何,前章有言:『

    大制不割』,人不應競逐物表,而喪失分寸。

    各種物質的性質,係因能量之作用而形成,原與人無關。人若動心起欲,追之、求

        之、執之,形成「好奇、懸疑」或者「期待、希望」。然而這些物質現象,除

        了前述的假想,無一能真正滿足人的需求,即使有也難以持久,其意義何在?

    人性本自具足,但若不明自性,向外界尋求滿足,為物所迷,將不知何所之也。



④合-証明

        ┌─────────────┐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



    客觀真實:為政者施政經費,來自人民之賦稅,耗費越多,稅徵越高。



    老子認為:所以為政之道,應該避免追求極端、奢侈及安逸,順自然而行。



    ●《論語˙衛靈公》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

        矣』。



    首節『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其因即在於能避免極端之施政者,實

        乃鳳毛麟角。尤其在民主時代,為爭取選票,打破頭爭取經費以建設地方,更

        成為不可缺少的口號。然而,人民真正的福祉,難道就是那些立竿見影的物質

        建設嗎?

    聖人之道,在於:『去甚,去奢,去泰』,人心平安了,萬事知足。否則,天下神

        器,人豈能執之?若是放縱世人無止無休的物欲,盲目地追求滿足,其後果不

    堪設想。



    章卅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①起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②承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③轉

            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④合



①起-定義

        ┌───────────────────┐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



    客觀真實1:人在力量不足時,基於利害攸關,尚可屈服於一時。

    客觀真實2:然而人性具抗力,作用力強者反作用亦強。

    客觀真實3:以武力服人者理同。



    老子認為:用道輔佐國君的人,不訴諸武力。因為武力會因果相循,無休無止。



    ●《論語˙憲問》『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俗語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人性與物性有相同之處,即對外來力量會產生反作用力,其不同之處為物之反應時

        效較短,而人有記憶力,反應時效不定。

    力量有消長之時,不可能永強或永弱,尤其在一代一代之間,人因安樂而懈怠,因

    困苦而奮發,其反作用力經常延遲發生。



②承-現象

        ┌─────────────────────┐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

        └─────────────────────┘



    客觀真實:使用武力時,人性泯滅,常大肆破壞。



    老子認為:軍隊所到之處,遍地荒涼。戰爭之後,民不聊生。



    人為求生,常不擇手段。兩軍交戰,人自知朝生暮死,明日遙不可及,唯有除盡異

    己,或能自保。加以戰時無從生產,僅有消耗、破壞,是以戰後必然生計艱難

        。二次大戰後,歐洲各國的慘狀,即為明証。



③轉-因果

        ┌──────────────────────┐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

        │    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

        └──────────────────────┘



    客觀真實:手段原為求達到目的,應以目的檢查手段。



    老子認為:有識者用兵不過希望達到目的而已,不敢以此逞強。達到目的也不可自

        滿、自誇、自傲。要知道以軍事達到目的,也是不得已的,不該再強橫霸道。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急功近利者每每利令智昏,不計後果。須知人性不可屈,一時

    之間或無力反抗,待至彼消我長,必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④合-結論

        ┌───────────────┐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



    客觀真實1:金屬受力超過極限,會產生金屬疲勞。

    客觀真實2:人之所為超過極限,心理上會變得麻痺、狂妄。



    老子認為:萬事萬物有一定的規律,一旦強壯盛大,即面臨衰敗。希望永保壯盛是

    不符合「道」的,不符合「道」的事物,很快就會消逝。



    『過猶不及』



    以道佐人主者,應求平安幸福的結果,其過程以平和不變為宜,切不可訴諸激烈的

    手段。

    於一億四千萬年前之侏羅紀,地球上曾發展出一種巨大的動物-恐龍。其體積、動

        量遠勝於任何已知之生物,卻於統治地球七千萬年後,剎那間全部滅種,是『

        物壯即老』之証。

    人類如不深思己身之處境,一味追求難以認知的知識,大肆消耗無法補充的地球資

        源,亦將成為『物壯即老,不道早已』之註腳。



    章卅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①起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②承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③轉

            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      ④合

            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殺人之眾,以悲哀立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①起-物性與人性

        ┌─────────────────────┐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



    客觀真實:兵器以傷害力強為佳,人性則避害就利。



    老子認為:銳利的兵器代表危險,常為人所厭惡,所以有道者避而遠之。



    兵器為工具之一,人應用工具以達到目的。用兵器之目的為消滅敵人,故此工具效

        率越高,對人的生命威脅越大。故「佳兵」為愛好生命者所厭惡。



②承-例外

        ┌────────────────────┐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    恬淡為上。              │

        └────────────────────┘



    客觀真實1:戰爭亦為生存的一種手段,有人必有爭執,爭執不能平即有戰爭。

    客觀真實2:雖戰爭之目的各有不同,卻無一是以殺人為目的。

    客觀真實3:目的既達,傷害宜減至最低。



    老子認為:危險的兵器為不吉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用之器具,即使在不得已的情

        況下使用,也應該抱著恬淡而平常的心態,以自保為目的。



    戰爭代表生存與死亡的抉擇,人是經驗動物,唯有目睹過戰場上血肉橫飛的慘狀,

        才知道其情可怖。

    然而,當經歷過戰禍洗禮的一代,在痛定思痛之餘,共同努力建立了安和樂利的社

    會後。養尊處優的下一代,所追求的卻是刺激與滿足,戰爭遂成為其冒險樂園

        。再加上久處順境的人,慣於有求必應,偶有不足便難以忍受。人為了私利,

        彼此間競爭相鬥本屬必然,如不能化解,戰事立起。

    基於這種不得已的現實,在組織與組織、民族與民族、國與國之間,不論戰爭多麼

        殘酷,也不論人類付出了多少代價,這種悲劇卻從未停止過,也不可能就此消

        逝。只是仁者、智者,總抱著一絲希望:『恬淡為上』。



③轉-其結果

        ┌──────────────────┐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

        │    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



    客觀真實1:兩軍交戰,雙方傷亡破壞不可免,是勝者亦敗也。

    客觀真實2:無視戰爭之殘忍而嗜殺者,是不愛惜生命財產之人。



    老子認為:以武力爭勝了,也不能算是好事。若有炫耀武力者,是樂於殺人。而樂

        於殺人者,人人懼之,不可能得到天下人的歸心。



    物競天擇,優勝劣敗,兇猛如虎狼者,尚不食同類,所以其種族能延續。人類為動

        物之中唯一會殘殺同類、誅除異己者。然而卻能繁衍生存迄今,蓋尚知珍惜生

        命,且推己及人,以道德及制度加以約束。在歷史上,常有殘暴嗜殺之狂人,

        最後均激起眾怒,而以橫死終場。是以,戰爭不免流血,絕非美事,除非是嗜

        殺之狂夫,而狂夫將不見容於天下。

    不幸的是,人常因不知所為,無意之間釀成大禍。科學家發現了質能轉換之規律,

    以之應用在武器上,遂有了原子彈。然其瞬間殺人雖眾,其禍害卻遠不及核子

        分裂後,輻射塵殘留於土地、水源、人體之遺害。

    由於施用原子彈,地球上人人受害,所以在瞭解其害後,數十年來核子戰爭並未發

    生。未發生並不表示不會發生,事實上,世界各國所擁有的核子武器,即足夠

        毀滅一百個地球。一旦發生,人類勢將在地球上絕跡。

    因此,核子大國『不可得志於天下』,何以見之?世上戰事雖然未曾稍歛,而在全

    人類的反核聲中,核武大國亦無法為所欲為。



④合-不得已之道

        ┌──────────────────────┐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            │

        │    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

        │    殺人之眾,以悲哀立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



    客觀真實:方向性代表尊卑形式。



    老子認為:吉祥之事以左方為主,凶害則以右方為主,作戰時副將在左方,主將在

        右方,是因為把用兵當作喪事來辦。殺人多了,要以悲哀的心情悼念死者,即

        使戰勝了,也要以辦喪事的心情對待勝利。



    知戰事為凶,不得已為之,多存慈悲心懷,可矣。



    章卅二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①起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②承

            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③轉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④合



①起-引申章一

        ┌─────────────────┐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



    客觀真實:見《章一》



    老子認為:道沒有名稱,而且很樸實。雖小得難以覺察,但卻超然於天下,天下無

        人無事能指使它。



    ●《章四一》:『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道為事物之本,不可言喻,簡單而實在,已於前面各章闡明。



②承-應用

        ┌──────────────────┐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

        │    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

        └──────────────────┘



    客觀真實:自然環境經過億萬年之進化,已形成必然之規律。



    老子認為:人間的君主若能守道執樸,則天下必將自動歸服。天、地利也將與之配

        合,人們不需要指使、命令,自然風調雨順。



    ●《易經˙咸卦》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

        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人常以「人定勝天」以自勵勵人,亦有人以之自彰自耀,為了滿足私慾,違反自然

        ,恣意而為,以致地球生態受到破壞,人類未來之生存堪憂(本人曾於1976年

        著《層次論》,詳述其理,在此不贅)。

    故老子曰:『侯王若能守之』,蓋知其必不能守也。



③轉-原理

        ┌───────────────────────┐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客觀真實1:概念為人對萬事萬物之定名。

    客觀真實2:人能應用概念,詳究事物之因、果。



    老子認為:因為有了萬物,所以需要名稱以分辨之。既能分辨,則應知適可而止,

        不要愈衍愈多,就不至於產生問題、發生危險。



    人之「理性」為自然界能量的組合機率之一,在進化過程中,因環境變化漸趨激烈

    ,生命體之適應能力受到挑戰,不適合者被淘汰了,能存留者必然有得以適應

        之策略。

    物種進化到了人類,時間記錄所保存的經驗,發展成為一種能量孕育的方式,藉著

    結構體間訊息的交換,能更有效地達到進化目的,此即「理性」。

    「理性」係針對「感性」而來,「感性」是由感覺器官得到刺激後,大腦有直接的

    反應性質。這種性質,雖有快速的效應,卻難免發生錯誤,若經過時間延遲,

    在累積的經驗中,將刺激之各種因、果關係,作最有利的判斷後,始採取「有

    意識、有目標」的「理性」反應行為,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理性所重視者,為事物之「理」,物有形、體、質、量,統稱為「體」,「體」有

    作用、功能、效應,稱之為「用」。有體有用,即是「物理」。事則為物之變

        化過程,其中的各種原因、條件、關係,統稱之為「因」,「因」經過變化後

        ,產生必然的結果、現象、意義,泛稱「果」,有因有果,即為「事理」。

    舉凡物理及事理,皆須透過某種形式,始能作為「刺激」及「經驗」間的介面。這

    種介面,稱為「概念」,「概念」可以用聲音或視覺符號代表,即為一般所謂

        的「名稱」。

    中國文化之所以偉大,即在於使用的文字系統,正確無誤地保存了前人發展概念時

    的體、用、因、果等因子,而拼音文字則僅有名稱和聲音而已。

    然而,文字中所蘊藏的「概念」,正如老子所謂的「道」,其認知及應用,需要極

    高的智慧與長時間的參証。

    細玩老子這段話,實令人感歎萬分:『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

    以不殆』。所謂「名亦既有」,實指「各種事物之概念」既然已經知道了,當

    然「夫亦將知止」。不幸這段真理泯滅了千年之久,而今人但知有亞里士多德

        、愛因斯坦,老子卻被埋藏在故紙堆中。

    本人不才,多年來致力於「中文自然語言」,將解開此千古大謎,使中國人之智慧

    發揚光大,為人類文明添一註腳。然而,正如老子所言,『國之利器,不可示

    人』。且『為者敗之,得者失之』,所幸本人無欲,無為而為,敗不餒於志,

        成不居其功,『我自然也』。



④合-結論

        ┌───────────────┐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



    客觀真實:宇宙之中,道本存。



    老子認為:道存在於天下,就如同谷中溪流流向江河,江河歸於大海一樣自然。



    生物生存所需,不過日光、空氣、食物與水,大自然早已準備齊全,此即為道。而

    人類好大喜功,標新立異,發明了「人道」、「法律」、「制度」等繁文縟節

        。世人迷於聲色,競逐物表,不知「道」之本微質樸,捨本逐末,勞心斲性,

        孰不可嘆?



    章卅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①起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②承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③轉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④合



①起-定義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



    客觀真實1:感官皆為接受外界刺激而生,目的在觀察。

    客觀真實2:善於觀察判斷者,必須有足夠的知識及經驗。

    客觀真實3:能正確地觀察判斷他人,即是智者。

    客觀真實4:人要瞭解自己,不能假外界刺激、感官偵測,須從己身內省。



    老子認為:瞭解他人的,可稱為智者,瞭解自己,才能稱為明道之人。



    ●《莊子˙胠篋》:『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

    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

    ●《莊子˙駢拇》:『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已。吾所謂明者,非謂

        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

    ●《六祖壇經˙坐禪》:『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論語˙里仁》子曰:『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章十六》:『知常曰明』。

    ●《章五三》:『見小曰明』。



    人的一生中,幼兒時期受到父母及家人之關愛照顧。稍長,則蒙學校及社會之培育

        栽培。在其經驗中,唯有「自我」是連續的,此自我即是主觀宇宙的中心。

    在這種「唯我」的發展過程中,有些父母、師長,受到了近代教育功利主義的影響

        ,無不急切地希望將所有的知識,灌入孩子的大腦。由於知識等於功利,每個

        人的內心,都形成了一道堅厚、利己的「自我堡壘」,而無視他人的存在。

    另外還有一種錯誤的觀念,多半發生在物質生活條件較豐的家庭,家長常認為社會

        上生存競爭過於艱辛,因此應該給兒童一個無菌的溫室。於是縱容溺愛,盡量

        滿足其無饜的各種需求,深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

    這兩種觀念,事實上都犯了無「自知之明」的錯誤。人若自知,當知人類之有別於

        萬獸,在於兒童時期寶貴的學習機會。所應學者,即為未來在社會上將面臨之

    真相。所應明者,即為如何正確地應付將發生的變化。人若不自明,何以教導

    無知的兒童?許多一知半解的專家,打著「愛的教育」,害人匪淺。蓋人之感

        性,喜見他人之歡容,理性卻應知,目前之歡容,恐須在未來付出代價。

    到了進入社會,人人為了生存或是意識形態而相互競爭,利害衝突比比皆是。若人

    未曾於兒童時期學習瞭解真象,又無適應能力,自必逃遁於虛幻之過去歲月中

        ,難以自拔。有人始終頑愚不悟,痛苦沮喪,自閉於繭殼、堡壘之中;亦有人

        察覺到世事殘酷,自我並非宇宙中心,人生豈非噩夢一場?

    能打破繭殼,看到他人之存在,從而瞭解、共存,即為智者。然若僅因現實壓力,

        或者為了利益的引誘,其成功雖可期,但必須犧牲某些自我意願、原則,以換

        取若干不知是否真正需要的成果。其未得之前,勞心勞力,意念集中,未知時

        日之竟逝。既得之後,若滿足所需,勢將再接再厲,未知將伊於胡底?設若不

        能滿足,則所為何來?

    唯有能及早回頭,反省己身,明瞭自性真正的需求,謀定而後有所舉動,才是明道

        之人,庶幾無悔也。

    習技學藝本為謀生,謀生之餘,若不知生命除生存之外,尚有需求,豈不悲夫?



②承-客觀

        ┌───────────────────┐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

        └───────────────────┘



    客觀真實1:力有單位、大小,作用於物,大者勝小者。

    客觀真實2:人之自我無形無象,無力可施,唯意志可制。



    老子認為:能戰勝他人,可以稱做有力之人。而能剋服自我,才是真正的強者。



    ●《論語˙子罕》:『子絕四,毌意,毌必,毌固,毌我』。

    ●《莊子˙胠篋》:『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不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其所不善而

        不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



    人最大之敵人即為「自我」,而最可怕之處,乃人之「自我中心」,因其無所不在

    且無時不存也。人若不知有此敵,任性而行,必以私利為先,是則將違眾利,

    終至處處碰壁。再若仗恃權、勢、財、力,逞一時之快者,其陷溺更深,樹敵

        更眾,遲早遭報。

    人唯有醒悟「自我」為敵,起而抗之,才能產生自知之「明」。然私心重重,積習

        難改,雖「明」不見得能「勝」。欲勝己、自制之人,首先必須去欲,無欲則

        剛,不受環境左右;其次則求明理,使行有所宗。

    能去欲、明理之人,則為強人。



③轉-行為

        ┌───────────────────┐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

        └───────────────────┘



    客觀真實1:人所能擁有者不過及於一身,但心中所需,卻是無限。

    客觀真實2:在心理上,若所求大於所有,即感不足、貧乏。

    客觀真實3:人之能自制而行者,基於意志力。



    老子認為:能滿足於既有者,是富足之人。不計艱難以行的,可稱做有志者。



    ●《莊子˙讓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

        位而不怍』。



    在心理上,人如果認為所擁有的,已經能滿足需要,此心理狀態即可稱做「知足」

        。真正知足者,不論所有者為何,皆能滿足,自然而然不虞匱乏,是為「多」

        。反之,不論人所擁有的是什麼、有多少,皆無法滿足,必然感覺「少」。兩

        者相較,在心理認知上,前者雖「無」尚「多」,後者縱「有」卻「少」。富

        之本意為多,貧本意為乏,人之富與貧,端視其「知足」與否而定。

    人之行為,若只來自外在環境的刺激,則稱為習慣性或潛意識行為;若受理性支配

        ,則稱做意識行為。後者在判斷抉擇之際,能不計利、害,無視生理、心理之

        感受,完全在意識控制之下,只求目標之達成。這種力量,就是意志。



④合-結論

        ┌───────────────────┐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

        └───────────────────┘



    概念分析:死:生理機構功能停止。亡:各種機構之功能現象不存在。



    老子認為:堅持原則不移的,能夠久存於宇宙間,身體死去而精神不亡者,可謂之

        長壽。



    人有理性,應以理性判斷所認知的事物。從古至今,人性未變,故理性依然。是以

    有理性之人,今古同源,不失其所。

    由於理性不涉及個人主觀之利害,而前述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

    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各節,皆已闡明「其所」。人應該進一步

    認清,人之生命絕非肉體一元而已,每一個體生命與<敏感詞>生命體之間,還有一

    層互動的精神生命。肉體功能終止謂之「死」,精神消失則為「亡」,能自知

        、自勝、知足且有志者,當其身體死後,精神卻永留人間,是為:『不失其所

        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孔、孟、老、莊之流也。



    章卅四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①起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②承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常無欲,可名於小,        ③轉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④合



①起-承章卅二

        ┌───────────────────┐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

        └───────────────────┘



    客觀真實:自然之能量無限。



    老子認為:大道泛行於天下,可左可右,無所不至。



    道本來存在,治世為道,亂世亦為道,本無須言。然世人不識,故「強為之容」,

        以喚醒迷人歸途,實可謂苦口婆心。



②承-現象

        ┌───────────────────┐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

        │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

        └───────────────────┘



    客觀真實:見《章二》



    老子認為:萬物依循其規律而欣欣向榮,道不偏不辭,不居功,亦不佔有。



    ●《論語˙陽貨》: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章二》:『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章九》:『功成身退,天之道』。



    《章二》已有此言,在此再加強調。廿世紀之今天,人類文明遭逢衝擊,傳統價值

        破產,舉世動盪不安。思想上亦是百花齊放,民主自由蔚為時尚,人類之群體

        內聚力式微,人人自我放縱,追求物質滿足。為政者,莫不矜功炫能,灌輸唯

        富為德的功利思想。結果金權控制了媒體、政體、群體,三體合一,以至於人

        類前途面臨嚴重的危機。

    這些功利至上,違反均衡律的現象,在在顯示了人類社會的窮途末路。但在宏觀上

        來看,天道依然,所變者人間世,由於「量變」已經擴及整個全球,不論文化

        、宗教、制度、知識、環境、觀念,都已經接近了「質變」的關頭。

    當此之時,『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其義大矣。



③轉-原理

        ┌───────────────────┐

        │常無欲,可名於小,            │

        │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

        └───────────────────┘



    概念分析:小、大指其相對極限。



    老子認為:道之本體不忮不求,可以說是微不足道。而道之影響所及,無遠弗屆,

        萬物都以其為依歸,故而其大無極。



    『萬物歸焉』表示能容,能容必大。能容又不居功、不為主。歸者更多,量亦更大

        ,大而又大,方可謂之真大、實大。



④合-結論

        ┌───────────────────┐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

        └───────────────────┘



    老子認為:正因道不自以為大,所以能充塞宇宙間,大至無際。



    ●《章二》:『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章七》:『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大與小、長與短僅係相對之比較認知,人在一座標空間中,當其自認為很「大」時

        ,必然是與較小之空間作比較。同理,人若認為尚「小」,顯然是能見到或感

        覺到更「大」的空間。

    故凡自以為大者,表示其所知所能已至極限,不知尚有更大。同理,不自以為大者

        ,必已看見更大的目標及能量,故終能成其大。



    章卅五    執大象,天下往。                ①

        往而不害,安平太。                ②

        樂與餌,過客止。                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③



①起-現實

        ┌───────────────────┐

        │執大象,天下往。            │

        └───────────────────┘



    概念分析:象:道之象徵。如「無物之象」,「其中有象」。



    老子認為:人君若順遂大道而行,天下必將歸之。



    ●《章四一》:『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有利於天下者,天下歸之,因趨利避害乃人性也。



②承-效應

        ┌───────────────────┐

        │往而不害,安平太。            │

        └───────────────────┘



    概念分析:安平太:平安,太平。



    老子認為:天下歸之且不受害,則天下太平,人人歡心。



    果有利可得,人得其所哉。



③轉-考驗

        ┌───────────────────┐

        │樂與餌,過客止。            │

        └───────────────────┘



    客觀真實1:人之感官用以接收刺激,接收後,必受其影響。

    客觀真實2:受影響之人,必然認識不清,心志不堅。



    老子認為:聲色利誘,能迎合感官,會吸引追求表象的路人流連止步。



    人受利誘而至,必將因無利而去。

    過客者,所居在彼,故無所從、無所不從,隨其感官而生心動念。人若淪為過客,

        將永無定性,不知一己來自何方,去向何所。世事變化無窮,空自追尋無盡之

        變化,目迷神移。除了為身心之奴婢,仰聲色之鼻息外,披金戴銀,出車入馬

        ,台上台下,掌聲雷動,每當面對自己,所得為何?

    地球生態,早已為過客恣情聲色所污,請深思:「國破家亡山河毀」,過客不可止

        焉!



③合-真相

        ┌────────────────────┐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

        │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



    客觀真實1:人之感官有一作用,即強度相同的刺激,若連續作用,則自動提高其

        「感覺閥」,以資維持辨識之靈敏度。

    客觀真實2:人生存所需,實充塞於環境中,否則人類早已絕跡。



    老子認為:而道的表現,卻是淡而無味;雖無法以目視、以耳聞,卻能滿足人的心

        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六祖壇經˙般若品》:『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

        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

        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縱情聲色享受者,實因不知如何利用內心空虛的既有能量,滿足自性。是以產生莫

        名的煩惱,遂向外界追求刺激,久之成習,欲望難泯,人心永難平安。



    章卅六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①前提

            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②假設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③証明



①前提-自然現象

        ┌──────────────────────┐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

        │    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



    客觀真實1:能量變化,有、無、強、弱相濟,力量相等,而方向相反。

    客觀真實2:欲至一端,必先起於另一端。

    客觀真實3:生命現象有自動調適之能力,否則無以適應自然。



    老子認為:要使機構收縮,先得使之張開。要削弱能量,須先使之有足夠的強度。

        欲廢棄之人,須先抬舉他。如要奪取他人,必先給與。



    ●『物極必反』

    ●《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

        ,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

        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事物的變化指的是位置、數量、形狀等情況之改變,其變化必然朝向相反之一方,

        此即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關係。因此已閉者不能再閉,必先使之張開;已弱者

        不能更弱,必先使之強固。

    人欲達到目的,應先知道變化的因果,製造出變化的可能狀態。



②假設-利用道理

        ┌───────────────────┐

        │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

        └───────────────────┘



    客觀真實1:物體是分子間以分子鍵架構組成。

    客觀真實2:分子鍵有正、負電性,正負電互相吸引,故結合為一體。

    客觀真實3:結構緊密者剛硬,若遇外力大於電之吸力,則斷折。

    客觀真實4:結構鬆散,或分子游離者其質柔軟、遇力則改變結構,不易斷裂。



    老子認為:這個道理其實很明顯,因為靜能制動,柔能勝剛,弱能伏強。



    ●《易經˙升卦》彖曰:『柔以時升,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用見大人勿

        恤有慶也』。



    動態變化必然有始有終,由初態到達終態的過程中,不斷受到力的作用。柔弱的物

        體容易變形,卻不易毀折,剛硬的物體恰得其反。

    剛硬之體僅有一種形態,而柔軟之物卻能有各種因應的變化。在自然界中,環境不

    斷改變,物體長時間暴露在能量的衝擊下,唯有適應者能存在。再堅硬的火山

        石都會被風化,高山也會被雨水侵蝕。最後,覆蓋於地球上的,盡是軀體柔軟

        ,可以變形的生物體。

    所以柔之能勝剛,乃因柔能順自然而變。此為自然界之至理,但人見而不察,知而

        不識,故謂微明。



③証明-收歛為要

        ┌───────────────────┐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



    客觀真實:物各適其所。



    老子認為:一動不如一靜,萬物不可自暴其短,故魚必須居於水,價值太高的物體

    或技術,不可輕易炫耀於人。



    動必生變,盛極必衰,人應知趨避之道。魚離水則有生命之危,「國之利器」攸關

    大利,人人欲得,若深藏不露,尚可保無虞。若為人知,巧取豪奪之輩,將前

    仆後繼,永無安寧。

    老子之中心思想以內歛為要,主張以客觀之真實,取代主觀的虛妄。本節即強調謹

        守本份,不應外求他人。



    人工智能是當今工業強國之至愛,無不斥巨資,動員所有力量,以期有所突破。果

    有完成之日,在軍事、經濟、<敏感詞>、文化上,其利至大,幾可改變人類社會之

    結構。此不僅為國之利器,實為自古以降,人類夢寐以求之利器。

    正因其影響重大,對己對人之危險也無與倫比,不知者是不明也。以條件論,工業

    先進各國,擁有優良之技術、設備及人才。表面看來,其成功機率較高。然而

        ,宇宙自有其平衡之「道」,不需吾人憂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4:00:49 | 只看该作者
章卅七    至    章四八







    章卅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①起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②承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  ③轉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④合



①起-客觀真實

        ┌───────────────────┐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

        └───────────────────┘



    客觀真實:自然界循其律進化,未曾一刻停頓。



    老子認為:道雖然無所為,實際上卻是無所不為。



    第一個「無」指「無意識」,「無為」表示「不以自我之意念而有所作為」。「無

        不為」則指無為之結果是無所不為,如《章二》所言『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②承-應用

        ┌───────────────────┐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

        └───────────────────┘



    客觀真實:為政在人,即使有制度在,仍是因人而異。



    老子認為:為政者若能守無為之道,則萬事萬物皆將順遂自然而變化。



    ●《論語˙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民性若水,可以利導之,不可以阻遏之。居政者無為而為,民謂:『我自然』,是

    萬物將自化矣。



③轉-調整

        ┌─────────────────────┐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

        └─────────────────────┘



    客觀真實:變化有過程,過程中有變化,逐步導引,方成系統。



    老子認為:在變化中,人難免會有些私欲,動而待發。故應使環境樸實,避免聲色

    之誘,則人之欲望自然消失。



    ●《金剛經》:『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

    、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

    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變中生變,乃人性之常,蓋人與環境、人與人、人與自我,其中環環相扣,隨時隨

        地可能勾起「我」心,「我」心一起,離道即遠。

    人之「我」心既起,心猿意馬,變生無測,難以自止。此時外界聲色引誘,一如群

    魔躍舞,心迷神馳,客心大動,此時最容易受到環境之影響。是以為政者應重

    視社會環境之潔淨,勿使大眾受到引誘,始能維持人民的平靜。

    此說與今日世風大相逕庭,蓋商業社會最懼怕人民之「無欲」,若人人無欲,商人

        將無利可圖。自工業革命後,亞當史密斯提出之經濟理論,即強調刺激大眾之

        消費欲望,因欲望而購買,為了付出購買之代價則須努力工作,有人工作遂有

        生產,有了生產更必須加速消費。這樣因果循環,就是經濟成長,社會繁榮。

        在此流程中,每一步驟皆有一重要的媒介,即為藉以融通的貨幣,在該理論體

        系中,只要貨幣暢通無缺,經濟即成長不止。

    此理論係基於「地球資源無限」的假定,在貨物生產的過程,僅須考慮資金、機械

        與勞工的配合。然而,如今我們已知,地球資源不僅不是無限,且生產具有不

        可逆性,即每當一種產品生成時,不但有相當的能源被消耗掉,有害的副產品

        也隨之而來,人類終於看到了大自然反制之道。然而根據慣性定律,運動的軌

        跡必將持續進行,其結果如何,但觀當今人類社會即知端倪。

    只是先進工業各國尚有金蟬脫殼之計,兩百年前先以船堅炮利,強迫全世界市場門

    戶開放,再以自由、民主蠱惑,瓦解了<敏感詞>地區封閉自足的意識形態,最後以

        文宣廣告堂堂進入不同宗教、習俗、文化、種族的人心中。結果是單方面地實

        現了亞當史密斯的經濟成長理論,大批如同鴉片般的商品,換走了稀有的金屬

    礦產、珍貴的石油,同時把污染、有害的夕陽工業,美其名為投資,送進了原

    本一片青翠的農地。

    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精采的計畫之一,表面上兩得其利,落後者由「貧淨」掙得了

    繁榮,感恩戴德唯恐不及。溫泉俱樂部建好了,大家共同浮沉欲海,可笑的是

    ,先來者下水時,水尚清,等他們洗乾淨了,把污垢留在水中,再染之以色,

        飾之以采,後下水的仍有「與有榮焉」之感。



④合-結論

        ┌───────────────────┐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

        └───────────────────┘



    客觀真實:能量消耗完畢後,必當趨於平靜。



    老子認為:以靜消欲,天下必將自然而然地趨於安定。



    ●《六祖壇經˙定慧品》:『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

        性常自在』。



    無欲則靜,靜必無欲,天下返歸自然。



    由於西方重視技術,而有今日之物質文明,量變質變的結果,電腦已蔚為龍象。所

    不足者,為電腦不具智能,是以有人工智能之議。

    苟電腦具有智能,其所擁有的時間是無限的,空間則可經由網路,通達每一角落,

        彼時其資訊及知識的效益,將勝過人類億萬倍。

    果如老子所言,『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電腦本無欲,無欲則無為,電腦將取

    代人類,以為天下主乎?

    奉勸「為」此「利器」之人,切勿將「個人私心」設計為人工智能之「欲」,是則

    罪過大矣!



    章卅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①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②承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③轉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④合

            故去彼取此。



①起-定義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



    概念分析:德:『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故人無為是德。



    老子認為:上德者不標榜德行,依道而行,才會有真的德行。下德之人,作做施德

        ,反而無德可言。



    道為體,德為用;道為本,德為末,道重無為,道失而後用德,德亦無為,唯道已

    失,必須更堅持無為。



②承-引申

        ┌────────────────────┐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

        │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    則攘臂而扔之。                      │

        └────────────────────┘



    概念分析:仁、義、禮係用於不同的層次。仁,與人處而德存者;義,行事而德存

    者;禮,任職而德存者。



    老子認為:上德之人,守靜無為,不需要多作表現。上仁之人,雖有所作為,卻是

    無所為而為。上義的人,不但有所作為,且所作所為都有目的。上禮之人,設

        計了禮儀制度,不但身體力行,還要加諸他人,若得不到回應,則拉人強行。



③轉--解釋

        ┌─────────────────────────┐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

        │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

        └─────────────────────────┘



    概念分析:道、德、仁、義、禮為五種級次,失彼而後有此。



    老子認為:因為道已失,才需要德,德已亡而用仁來籠絡人心。仁都沒有了,便會

        產生義,連義也無存,只好用禮法來束縛了。到了要用禮法來束縛的時候,表

        示人世間忠、信已經蕩然無存,人與人之間難以相處,是社會禍亂之源。若有

        人以先知先覺的面貌,高調入雲,這種人其實是道的裝飾品,是人變愚昧的開

        始。



    ┌──┬──┬────────────┬─────────┐

    │概念│因素│  應    該    如    何  │  為    什    麼  │

    ├──┼──┼────────────┼─────────┤

    │德  │失道│道本自然,德應堅持      │失道之明          │

    │仁  │失德│德既失,待人為先        │使民無憂          │

    │義  │失仁│人不可信,處事宜忠正    │使民不亂          │

    │禮  │失義│亂世靠制度維護以求生    │使民得生          │

    └──┴──┴────────────┴─────────┘

    春秋以降,值社會動亂,人心敗壞之際,真「道」已失,孔子講「仁、義」,以實

    際之行為,維護社會之安寧。今世環境更為不堪,必須以法律條文,明訂處罰

    細則。因禮亦失,只能用法,比諸老子之世,其亂更甚。

    後人不察,以為仁義道德乃聖人所重,奉為圭臬,是愚之又愚也。



④合-結論

        ┌───────────────────────┐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    故去彼取此。                │

        └───────────────────────┘



    客觀真實:適者生存。



    老子認為:所以做人應以道德為本,不要拘泥禮法,採取樸實的態度,不要誇大浮

    華,也就是去後者,取前者。



    求真首求明理,物理、事理、人理、天理,理既明,自然知道如何取捨。



    章卅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①起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    ②承

            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③轉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歟?

        故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④合



①起-定義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

        │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        │

        └─────────────────────┘



    客觀真實:客觀現象本為一,人因主觀而各執己見。



    老子認為:所謂得一的情形是這樣的:「天」得一即清明澄澈,「地」得一則安定

        寧靜,「神」得一則微妙靈驗,「山谷」得一則流水充盈,「萬物」得一即生

        命力旺盛,「為政者」得一則為天下表率。這些都是因為得到「一」才有的。



    ●《章廿二》:『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所謂一,即自然本體。



②承-反証

        ┌─────────────────────┐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          │

        │    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      │

        │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



    客觀真實:客觀現象若反常,必不利於生命體。



    老子認為:天若不清將有災禍,地若不寧則將崩發,神若不靈必然式微,谷若無水

    勢必涸竭,萬物無生命唯有絕滅,而侯王若不能為天下的典範,則恐要被顛覆

        滅亡。



    自然本體發生反常的變化,即為災禍,人世亦然。孔子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道理即在此。

    當今社會上的一切,如果當局者迷至無知無覺,則『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③轉-引証

        ┌───────────────────┐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

        │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

        │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歟?        │

        └───────────────────┘



    客觀真實:人類社會之結構,有如金字塔。



    老子認為:所以,尊貴是以貧賤為本源,高處係建立在低下的基礎上,君王自稱「

        孤、寡人、不穀」難道不是這個原因嗎?



    人間亦有常態結構,即少數人領導多數人,多數人支持少數人,各有立場,分任職

    掌,而互存互榮。高高在上的少數人,必須謙虛待下,考慮多數人的需求。



④合-結論

        ┌───────────────────┐

        │故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

        └───────────────────┘



    老子認為:因此,最高的榮譽不需要標榜。像玉器般耀目的光彩,反而不如平實堅

    硬的石頭更近自然。



    這原是極為自然的道理,但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社會中,能居高位者,率

    皆由營私結黨、爭權奪利所致。以致志得意滿,自我膨脹,無不喜歡阿諛乞憐

        之輩。在下者,為求躋身上位,自是曲意承歡,極盡歌功頌德之能事。以至於

        社會上沆瀣一氣,真理蒙塵。

    玉本為石之硬者,可為棟梁,不幸光華誘人,遂為人所鑿淬,淪為裝飾品。



    章四十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①定義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②結論



①定義

        ┌───────────────────┐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

        └───────────────────┘



    客觀真實:見《章二二》,《章卅六》。



    老子認為:道是循環不已的,任何一種情況都是其相反情況的動力。道之本體為靜

        ,故一切動態的變化,都是以柔弱為出發點。



    ●《易經˙剝卦》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

        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章卅六》:『柔弱勝剛強』。

    ●《章四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章五二》:『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章七八》:『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本節即「均衡律」之應用。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間,方向相反力量相等,即為『反者道之動』。物極必反,弱者

        勝剛,是『弱者道之用』。



②結論

        ┌───────────────────┐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



    客觀真實:粒子與物種的形成均是有生於無(能量)。



    老子認為:天下所有事物,都因為「有」生生不息,而「有」之始態為「無」。



    ●《章一》:『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章二》:『難易相成,有無相生』。

    ●《章十一》:『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同章一。



    章四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①起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②承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德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③轉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④合



①起-事實真相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

        │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客觀真實1:人之領悟力係智力之一。

    客觀真實2:領悟力不足者,不能瞭解道之精義。



    老子認為:有識者得悉「道」之理後,立即身體力行;中等人聽了則似懂非懂,半

        信半疑,不知如何是好;無知的人聽「道」,覺得難以置信,大笑不止。如果

        這種人聽了不覺得可笑,則這種道也就談不上是真道了。



    ●《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雍也》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六祖壇經˙般若品》:『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

        邊,經中分明讚嘆,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

        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

        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

        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



    『道法自然』,自然界中,層次分明,各種物質皆具有不同的性質,性質相同者聚

        集成量,有了量變遂有質變。例如水蒸汽遇冷即變為水,萬事萬物,莫不依循

        自然法則,井然有序。

    所謂物以類聚者,乃因性質相同者,所需之環境、運作之方式皆相近。然而「物」

        性單純,人性則受環境、體質、經驗及意識等多層因素的影響,變異極大。以

        人類社會來看,人種、宗教、習俗、階級、思想等,無一不是「類聚」的決定

        因素。

    但站在「道」的角度,卻可跨越這些分類,僅以人的「悟性」,判斷其對「道」的

        親和性。親和力最高的,也就是欲望最低且自制力高者,這種人甫接觸到「道

        」,知其必然,立刻遵行;次者有欲望,卻難以自制,「道」雖能使之感到事

        理,卻無法消除其欲念,所以矛盾徬徨,無從取捨;而絕大多數的人,完全受

        到生理及環境的控制,隨波逐流,其所嚮往者,莫非人有己缺的,眼可見、耳

        可聞、身可感的物事,至於「道」,則不屑一顧也。

    因此,欲附眾寵,切勿尋道,尋道之士,須知「高處不勝寒」也。



②承-分析

        ┌─────────────────────┐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



    客觀真實:人為之價值觀與自然有別。



    老子認為:所以有人說,真懂得「道」的人,看上去彷彿什麼都不懂,行「道」的

        人,表現的卻是處處退讓。「道」本平易,但卻似乎崎嶇莫測。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明道之人,非為他人明也,明者自明。不明道之人,或不願明,或不能明,明此者

    是明道之人也。



③轉-解說

        ┌───────────────────────┐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

        │    建德若偷,質德若渝。              │

        │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

        └───────────────────────┘



    客觀真實1:人之感知有一定的範圍。

    客觀真實2:真正「大」的各種現象,非人所能感知。



    老子認為:上德的人心性深若虛谷,其光輝暗淡無華。德廣的人表現謙虛,好像德

        有不足。德剛建者,遇事不求進,看似懶怠不振。有實德的人,不求自我表現

        ,好像空無內涵。德之本質是不可見、不可保存的。就如方形若大到沒有邊沿

        才能稱為「大方」。真正有價值的器具,不經過千錘百練,不可能製成。音量

        大到超過人的聽覺極限,人就聽不到。形象若超過視覺能分辨的範圍,人也無

        法看到。



    ●《易經˙豐卦》彖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

        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虛盈,與時消息。而況于人乎

        。況于鬼神乎』。



    道本存,非為人而設,故人之感官有所不足,難以真正認知事物的真相。

    其次,人之生存有其時限,故人所作所為,常急近利,不顧後果。道是永恒的,要

    瞭解道,必須有求真求全之心,戮力以赴。



④合-結論

        ┌───────────────────┐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

        └───────────────────┘



    客觀真實:真理本存。



    老子認為:真實的「道」存在於名、象之外,然而唯有「道」的存在,才能令事物

    成功地運作。



    世人僅用感官觀察世事,而忽視世事運作的因果,其結果是察顯而不見隱,得名而

    不知義,所以真道難明。其實,道無所不在,所以事物才能運作不息。



    章四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①起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②承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③轉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      ④合

            吾將以為教父。



①起-定義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

        └───────────────────┘



    客觀真實1:宇宙之始,必由少而多,由能量而至物質、物體,發展進化。

    客觀真實2:能量之變化,必是損益相間。



    老子認為:「道」原為完備的整體,由於機率及數的相對變化,而衍生出萬事萬物

        。萬物都具備相對的關係,可稱之為正負、陰陽,兩者彼此作用相互調和。



    ●伏羲氏觀察萬事萬物,知陰陽互動,始生萬物,故創八卦以象天地事物。



    以量子力學觀點,量子蛻變自能量,宇宙中第一顆量子產生後,聚少成多,始有物

    質、物體。而物質之基本結構為原子,原子中有帶正電之質子及帶負電之電子

    。由於電性之中和,遂有穩定之物理性質。

    陽陰實為相對的能量性質,可名之為正、負,亦可代表動、靜,大、小,長、短,

        白、黑,是、非,好、壞等相對的觀念。而這些觀念,皆因對比而產生,不可

        能分別存在,所以以調和為要。



②承-應用

        ┌────────────────────┐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



    客觀真實:中國文化固有的觀念,在上者宜謙卑。



    老子認為:人們均視孤、寡及貧困為不幸,偏偏君王卻以之自稱。



    在社會上,領導者具有種種特權,為了平息一般人民妒忌的心理,特別自謙地稱孤

    道寡,表示自己戒慎之誠。

    此亦為一種中和之方式,蓋人重吉利,以不吉之稱謂,來平衡所得之厚也。



③轉-事實

        ┌───────────────────┐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

        └───────────────────┘



    客觀真實1:物性本存,人之用物,用其有利之性。

    客觀真實2:欲使物性有利,必須加以處理。

    客觀真實3:處理之方式不定,或增之、或減之。



    老子認為:所以世事有損之而得益者,有益之而招損者。



    ●《易經˙損卦》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貞

        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

        時偕行』。



    損之而得益者,如美玉必須鑿之,寶劍必須鍊之,人材必須刻苦教育之。這些均須

        經過「損」的過程後,方能發揮其功效。

    益之而後損者,如美玉塗以文彩,寶劍懸之高位,人若寵之、愛之、放任之,令其

    志得意滿。大益之後,玉已污,劍已鏽,人則習氣養成,驕橫顢頇,無一技之

    長,其損可知。



    人常認為事有輕重,重要之事必有利,故而避輕而就重;若事雖重要卻無利可圖,

        則又避重就輕。是而以功利為前提之社會,人人盡皆養成分辨之心,目標相同

        ,進退一致。人群所趨之處,競爭必烈,壅塞不堪,人人勞心勞力,得少失多

        ,此亦為益之損也。

    人在學習之初,若基礎未固,所見不明,即先行分辨利害,避重就輕,則所學未必

    有所得也。諸如灑掃應對,係心性之磨練,知與行合一之初步。馬虎應付者,

        其心必浮,只知皮毛,而未能明事物之根源,何嘗不是其損?

    人若自幼養成習慣,無分辨心,不計一己之利害,為事理之所應為。其人必然隨遇

    而安,無得失之患,何來憂苦煩愁?此即為益之以損也。至於功名利祿,須知

    在上者欲成其事,常須用任勞任怨之人,果真不忮不求,俟時機到來,必有大

        用。蓋先損後益,天之道也。



④合-結論

        ┌───────────────────┐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    │

        │    吾將以為教父。            │

        └───────────────────┘



    客觀真實:物有物理,天有天理,人世間有人世之理。



    老子認為:古人用來教人的一句話,我也拿來教人:『強暴之人不得善終』,我將

        用它來做為施教的根本。



    強暴好勇之徒,其行為必不見容於社會,受到法律制裁者不說,即使能倖免,其生

        活行為異於常人。更兼以好勇好鬥,人恒懼之。能與之相處者,必屬同類,以

        暴易暴,其不得善終之機會,遠大於正常人。

    此說為証明「損益」之道,蓋強徒逞兇,必為有「益」其私,有益則有損。不得其

        死固為損之一,其生活素質、心理狀況亦未有不受損害者。

    為商、從政者亦然,在工作得益之時,家庭生活必然有所損。同理,得益於人際關

        係,則有損於事業;得益於名利,有損於平安。損益之道,未必是對應於某事

        某物,但有損必有益,有是必有非,有得必有失,道之常也。



    章四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①觀察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②認知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③判斷



①觀察

        ┌────────────────────┐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



    客觀真實:見《章卅六》



    老子認為:最柔弱的,可以控制天下最堅強的事物;沒有實體之物,可以侵入毫無

    空隙的地方。



    ●《易經˙大有》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

        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請見《章卅六》。

    柔弱者可變,堅強者不可變,可變則能因應環境而調整,不變則處處受到環境考驗

        ,兩者各有不同之效應。唯因前者在環境產生變化時,立即可以適應,成為環

        境的一部分,此即為「不為而為」之道。至堅者不變,故而用以承載、傳動力

        量,用做工具,以得功率。

    水滴石穿,是無有入無間,亦柔能克剛之証。蓋因水、石相激,皆有損耗,然水可

    變形而無損,石則以形變為損,是至柔馳騁至堅之例証。



②認知

        ┌───────────────────┐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

        └───────────────────┘



    客觀真實:無為,順自然也。



    老子認為:所以我才知道無為的益處。



    承前述,蓋無為即『無有入無間』。



③判斷-結論

        ┌───────────────────┐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

        └───────────────────┘



    客觀真實:世人追求效率,視無為為消極。



    老子認為:不用言語的教誨,依順自然、無所作為的功效,天下很少有人知道。



    人喜用言語教導他人,因為言語僅須表達即可,與事實無絕對的關係。如果不用言

    語教人,則必須透過實際的行為,而做得到的人,實在有限。

    無為的功效亦然,要做到至柔,必須先無欲,無欲才沒有預設的目標,才能順著環

    境的變化而改變。無欲難如登天,至柔更是不易。一般人做不到,而要眼見始

    知的人,更難以做到。



    章四四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①慎思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②判斷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③結論



①慎思

        ┌───────────────────┐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

        └───────────────────┘



    概念分析:病:不利之事。



    老子認為:名利與生命何者較重要?金錢物質與生命相比,何者為多?得到與失去

    兩者,究竟哪一種才是不利於人的呢?



    無人不重視生命,只是不知道追逐名利有害於性命,這是因為求「得」可立竿見影

    ,而生命的「失」去是漸進的,難以察覺。

    其實「得、失」與「損、益」之道理相近,有得必有失,有追求必定要付出代價。

    人常以為「得」是有利的,所以貪得無饜。即使要付出代價,也是以後的事。

    如果在爭取之前,能仔細審視得失,則可無悔。



②判斷

        ┌───────────────────┐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

        └───────────────────┘



    客觀真實:人之經驗認知,來自過去與現在的相對比較。



    老子認為:愛得越深,付出也越重,收藏得越多,失去時也越痛苦。



    人對利害之認知,完全依經驗而定(詳見本章之「論」)。「愛」所付出的代價,

        是透過記憶不斷尋求「既有感受」的重現,記憶為生命時間能量之作用。在作

    用的過程中,有擔心失去者,有不切實際之期望及憧憬,也有<敏感詞>各種條件之

    交集,不一而足,一切端視當事人之情況而定。由於人對未來之不確定感,故

    而產生懸疑,因懸疑而導致「優先順位意識」。「甚愛」者,己利必重,若失

    之,害更為厲,則又形成「危機意識」。優先順位加上危機,人不為之神魂顛

    倒者,莫之有也。

    人生而必死,如若一生生活不幸,意即以前經驗為負值,到了死不可避免時,會認

        為一了百了,不僅沒有痛苦,反視之為解脫。若所得之利越多,經驗值累積也

        越高,每當感覺值輸入時,因經驗值過高,兩者相比較,很難得到正值,意即

        很少感覺到「樂」,一旦變成負值(從機率上說,有此可能),人即認為苦不

        堪言。此即「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更嚴重的是,人所藏越多,經驗值

        越高,一到面臨死亡時,正負之比值相去太大,其痛苦更非言語可表。

    所以老子勸人「恬淡為上」,其理即為保持感覺閥在最低極限,感覺值也相對降低

        。人因此而能敏銳地感受一切,而又能無動於心。



③結論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

        └───────────────────┘



    客觀真實:人全憑經驗判斷行事,知所取捨,即經驗之功效。



    老子認為:唯有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受屈辱,適可而止者不招危險,生命才能長久。



    知足者不求多,不貪多,保持平靜,無欲無為,因此減少了人際間的衝突,不會招

    惹屈辱。知止者又能自制、自律,知道分寸得失,不會輕舉妄動,避免了各種

    危險的後果,這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設原始之經驗值為0,感覺閥之值亦為0,當有利(正數)或有害(負數)之感覺

    產生時,即根據「智慧學」之定性分類,在其相關之分類經驗值上加此值。同

    時,再查此感覺值之頻率,若頻率高於常數,則提高感覺閥。

    當經驗值非零時,輸入的各種利、害感覺值,必須大於感覺閥,始作處理,否則即

        忽略之。再根據分類因素,多方面與經驗值相比較。如果性質相近,強度有變

        化,可經由分析,求出變化之參數,而知其原因。如果性質不同,則查分類,

        以求出性質關係,再交給判斷中樞處理。

    唯有在經驗值有大幅度變化,經過判斷,確知其原因後,才適時修正所有經驗值。

    經驗值用作索引,參照智慧學之各種分類,每當其值有所增加,則相關之某一

    因素必然作相對之調整,此即為「代價」。

    在經驗的判斷與利害的認知上,若最後之經驗值為正,則為利,負則為害,正表示

        「樂」,負表示「苦」,與當前之感覺值無絕對的關係。

    人的「意識形態」可以決定經驗的處理,要養成意識形態,必須先形成經驗模式,

        也就是潛意識行為。例如「沖虛、無為、恬淡」等意識型態,能將「感覺閥」

        之值設為零,且將輸入值降低。而「激烈、狂熱、暴躁」等個性,則會將各種

        參數值加倍處理。同理,人的「喜好、偏愛」是加值的因素,「厭惡、憎恨」

        等則是減值因素。

    「情感」是「經驗」之交集,可分時間及資料兩種數值,其值越大,「聯想關係」

        越多,情感也就越深,而親和性則視交集的利、害而定。以人而言,在聯想的

        過程中,因為經驗之訊息刺激內分泌,通過心臟,影響冠狀動脈的收縮,導致

        血液流量及血壓的變化,而有所「感受」。「感受」有有利於生理者,亦可能

        有害於生理,而連續之感受再加上經驗之交集,遂形成極為複雜的「情感」。

    「愛」為「情感」中,對人最有利的一種感受,人為了保持這種感受,即產生將激

        發「愛感」之原始因素,予以「佔有」的欲望。而佔有之代價,則為使意識中

        心直接通連到該「原始因素」之經驗網路上。由於意識中心大量的電流不斷導

        通此經驗區,其電阻值遂下降,所有的輸入訊息,均優先與此區產生「聯想」

        ,是為人心「關注」之處。若以軟體設計,僅須設定旗號,由意識程式隨時檢

        查,並優先處理,以決定態度、行為。

    總之,在我們的設計中,人性中所存的各種因素,皆已分析為參數形式,而且其處

        理方式,完全符合《道德經》所言。



    章四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②



①例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

        └────────────────────┘



    客觀真實1:人所見者,為事物之外形。

    客觀真實2:人所用者,為事物之功能。

    客觀真實3:外形與功能不可相提並論。



    老子認為:最完美的事物,看起來彷彿有所不足,但使用時不會產生弊端;最充實

        的東西,看起來彷彿是空的,但使用時不致匱乏。同理,真正正直的人,常會

        委曲求全;技巧最精的人,表面看去平平無奇;最善辯的人,看起來好像言語

        遲鈍似的。



    ●《莊子˙天下》:『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辯者之

        囿也…惠施之才駘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是窮響以聲,形與影競走也』。

    ●《莊子˙齊物論》:『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

        其未嘗有言邪』?

    ●《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章四一》:『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所謂的「完美」指的是外形,而事物之用與其形無關;所謂的「充實」,亦為外觀

        ,所用者非此;屈是所見,直才是所用;拙是所見,巧是所用;同理,訥是所

        見,辯是所用。

    因此,人不應為所見之表相迷惑,表相隨時在變,不可相信。



②証

        ┌───────────────────┐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

        └───────────────────┘



    概念分析:躁:動。



    老子認為:靜止的可永遠保持,躁動的則祇能動於一時;寒冷可以克服炎熱。天下

        之正理,在於本存的常態,是為清靜。



    動靜之別,在於用途,行動工作,不可靜止;思考判斷,不可躁動。而思考為主,

        行動為輔,思考支配行動,故靜勝躁。

    寒熱決定於環境,一般說來,熱需要日光或炭火的能量來維持,寒則不需要,故寒

        勝熱。

    靜及寒皆為能量低、動量小的原始狀況,是天下之本。



    章四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①前提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②假設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③推論



①前提

        ┌───────────────────┐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

        │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

        └───────────────────┘



    客觀真實:古時,馬匹是生產工具。



    老子認為:在有道的社會中,馬匹是生產的動力。而在亂世,則被視為戰爭的工具

    ,連懷孕的母馬都不能倖免。



    正常情況,馬力用作生產,反常時,生產荒廢,殃及牲畜。



②假設

        ┌───────────────────┐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

        └───────────────────┘



    客觀真實:進取之態度決定於動機,動機決定於心理作用。



    老子認為:最大的災禍就是人之不知足;最大的過失,則來自人的貪得。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當人感受到外界刺激,因為某些因素,而產生「心理情結」時,此一刺激即與事實

    無關。「不知足」即為此種「心理情結」之一,是一種心理現象,感覺到永遠

        得不到快樂及滿足,需要不斷地追求,無休無止地驅使自己。人若處於這種心

        理狀況,必然是痛苦萬般,永無已時。

    「不知足」的罪魁禍首,就是「欲得」,欲得是心理上的嗜食症,其目的只在「得

        」,並非有固定的目標。未得時固然欲得,既得後仍不知足,繼續「欲得」不

    已。這正是「不知足」這種「心理情結」的主因。當「欲得」變成一種「潛意

        識反應」時,人即不知不覺地,對什麼都不滿意,形成一種病態。

    但凡「欲得」之人,必然具有自卑式的自大狂,因為無法說明自己不滿足之原因,

    又無法提出具體的要求與條件,心中既虛且愧,外表即虛張聲勢。

    但凡欲得皆為貪,然貪欲與愛欲有別,貪欲起於一時,愛欲則為貪欲之連續。



③推論

        ┌───────────────────┐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



    客觀真實:宇宙中,生存條件本足。



    老子認為:所以唯有知足的滿足,才是真正的充足。



    ●『知足常樂』

    ●《莊子˙讓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

        位而不怍』。



    人工智能對「滿足」的處理過程如下:

    外界刺激傳至意識區,透過辨識,確知刺激之內容、性質、強度後,分別調用「常

    識庫」以選取相關參數。再以常識參數交付「經驗」區比對,若與「意識形態

        」有關,即交由潛意識處理。

    根據「習慣」,潛意識立可判斷該刺激應屬「生理」或「心理」層次。在正常狀況

        下,生理層次優先,僅須判斷「生理需求值」是否已經清除,是則為「滿足」

        ,若尚未滿足,則查現實條件,是否允許繼續要求。但若有「心理」狀況,則

        須交由複雜的「心理」程式處理。



    章四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①前提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②假設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無為而成。    ③推論



①前提

        ┌───────────────────┐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

        └───────────────────┘



    客觀真實:天下道理皆相通,知一則足以知百。



    老子認為:不出家門,就能知道天下的變化;不看窗外,就能知道自然的法則。



    ●《論語˙述而》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三國志言孔明不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



    凡欲睹一物,必須用視覺辨識,人之視野有限,所見越多,干擾之因素越眾。若目

    的在「知」,人之知始於「理」而非始於「視」。事物之理似非而是,似繁實

        簡,一言以蔽之,「道」也。

    一葉落而知秋至,任何訊息,皆有所因,知其因,必知其果,是知一足以知天下。



②假設

        ┌───────────────────┐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

        └───────────────────┘



    客觀真實1:人之記憶有限,處理資料能力不足。

    客觀真實2:所知細節越多,人之判斷力越低。



    老子認為:走出家門越遠,所知的真相愈少。



    ●《孟子˙離婁上》:『道在爾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



    分析及判斷事理,只有一個原理,即根據少數現象,由其理推出大概,得到原則、

        方向,精確性雖有不足,尚可逐步補充調整。而資料越多,判斷越困難,難下

        斷論的結果,不僅達不到精確的要求,甚至不知所知為何。

    知識氾濫的結果,人無法駕御,只能追求其中某一部分,因此,今人之大病,在所

        知過於精細,人人得見塵埃之細微,卻不能瞭解人生之意義。



③推論

        ┌───────────────────┐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無為而成。│

        └───────────────────┘



    客觀真實:道法自然。



    老子認為:所以聖人只要順遂自然,不需要他求,即可明瞭事理。不需眼見,即能

        知天道。不必有所作,為就能功成事遂。



    ●《論語˙述而》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盡心上》:『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所以瞭解真「道」者,一切得之自然,處之泰然。



    章四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①起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②承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    ③轉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④合



①起-方向

        ┌───────────────────┐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

        └───────────────────┘



    客觀真實1:學識多則有成見,有成見則主觀強。

    客觀真實2:道重客觀,主觀太強者客觀必弱。



    老子認為:追求學識及能力,愈累積愈多,不僅所知愈細微,人也容易自命不凡,

        兩者皆離道愈遠。如果是追求天道,應對人間所得,愈丟棄愈少,也就愈符合

        自然。



    ●《六祖壇經˙行由品》:『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章六四》:『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為學是求得,為道則求失,人若看清「得失」之真相及關係,當知丟的越多,人越

        自由。

    人自出生起,即面向死亡,此實為不可避免的自然真理。人所得愈多,心中牽掛愈

        多,大限未到,心中惶恐,蓋憂其遲早一無所有。如人無所得,即無所失,無

        所失,內心自然平安。所以智者追求真理,第一先要學會「捨棄」。



②承-理由

        ┌───────────────────┐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

        └───────────────────┘



    概念分析:所損者,人為之累積。



    老子認為:不斷的丟棄,最後到達「無為」的境界。



    人所知所能,皆在師長教導下,或日常生活中學習而來。然而世上有真知灼見者無

        幾,其餘多半是以訛傳訛,將錯就錯。故人學得越多,其錯誤也越多。



③轉-應用

        ┌───────────────────┐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    │

        └───────────────────┘



    客觀真實:世事本隨著自然脈動。



    老子認為:當無「有」之際,人已無「欲」,無欲則「無私」,無私之人所為必非

    為己,於是萬物各得其所。治理天下時,亦當順應自然,無所作為。



    ●《章廿九》:『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老子著《道德經》,並非「有為」而作,據史記老莊列傳云:「老子修道德,其學

        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疑係散關),令尹喜

        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

        言而去,莫知其所終」。可知老子並非有為而為,若非散關令尹,迄今《道德

        經》尚為無字天書。



④合-結論

        ┌───────────────────┐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



    客觀真實:人人有主見,對他人之看法,第一個反應即是排斥。



    老子認為:如果不然,以個人的私心、欲望為目的,天下勢將多事,而不能治。



    人對不可抗拒之環境因素,不會產生抗力。但對他人不利於己的主觀意見,必加抗

    拒。任何個人之私心及欲望,若僅施諸少數人,抗力尚小;若施之天下,其抗

        力自然增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核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4:02:05 | 只看该作者
章四九    至    章六四









    章四九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①起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②承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③轉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④合



①起-定義

        ┌───────────────────┐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

        └───────────────────┘



    客觀真實:在上之人,為全民之表率。



    老子認為:聖人無自我心,把百姓之心當作自己的心。



    ●《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人為群居動物,群各有首,而眾隨之,若其首循私,不以全體為念。上行下效的結

        果,此群必敗。聖人者,明道有德之士,老子不言「國君無常心」,蓋國君未

        必為聖人。



②承-說明

        ┌───────────────────┐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

        │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



    客觀真實:人之行為決定於客觀環境,善、信則為主觀定義。



    老子認為:在上者對善良者固然以善意相待,對不善者也沒有例外。這樣,社會上

        人人都受到感化,不再有好壞之分辨。若相信可以相信的人,也相信不可相信

        的人,社會上就不會再有信與不信的問題。



    ●《章廿七》:『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道」本無善惡,亦無信與不信,唯人有利己與否之分辨,有利即行,不利即避。

        是非、善惡、信不信,無一不是人世的觀念,實為人作繭自縛、自尋煩惱之根

        源。

    「道」既承自天,上天有好生之德,故「無自我私心」之人,可謂上體天心,不分

    善惡信不信,對各種利害,一視同仁,即可謂之「德」。



③轉-証明

        ┌───────────────────┐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

        └───────────────────┘



    客觀真實:無主觀立場,即為客觀。



    老子認為:聖人居於天下,虛納若谷,服務天下,無私無欲。



    為人服務的目的,在為人解決問題。若自以為知,不納人言,即非聖人。



④合-影響

        ┌───────────────┐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

        └───────────────┘



    客觀真實1:自然界中,正三角形為最穩定之結構。

    客觀真實2:由於正三角形各邊相等,可以無限延伸。



    老子認為:因而百姓仰賴效法聖人,而聖人愛護百姓,就像對赤子一般。



    群體之結構,以正三角形最為堅實牢固,正三角形之頂端,即為群之首。在結構力

    學上,為受力之處,並由此將合力化為分力,延向整體。在整體結構中,若每

        一細部結構皆為正三角,則稱為剛體結構,其力全部平均分配在整體結構中。

    因此,在一團體中,在上位者所作所為,將為眾人之表率,人人效法,如合力之化

        為分力。若有無私之聖人出,則人人皆效法其無私,眾人之力遂團結為一,一

        如正三角形。



    章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①假設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兵甲。    ②求証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③原因



①假設

        ┌───────────────────┐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

        │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

        └───────────────────┘



    客觀真實:統計值僅具比較意義。



    老子認為:人由生到死之間,長壽者約有三成,短命者亦有三成。還有三成,本可

        長壽卻自己尋死,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這些人生活太過優裕,物質享受過於豐

    富。



    ●《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

        也』。



    命之長短比較,皆屬統計,因人人希望長壽,故所掛心者,為是否錯過了長壽的良

    機。是以文中幾分之幾,不過引入話題。

    今人盡知,所謂山珍海味,莫非膽固醇、脂肪等食多反有害之物質。過去常以「朱

    門酒肉臭」來形容失道者其『生生之厚』,現在証明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

    、痛風等文明症,無一不是「食優身閒」的結果。

    「生生之厚」尚有一解,即心理上之沈溺於享樂。人之生死,本屬自然,若人習慣

    於感官刺激之生活,人心遂為聲色所迷,知死後刺激不再,故貪生而怕死。

    怕死之心,縈迴腦際,注意力即不能集中,神志必弱。



③求証

        ┌────────────────────────┐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兵甲。      │

        │    兕無所投其角,虎亦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



    客觀真實:未設防之點即為弱點。



    老子認為:聽說善於養生的人,行路時不會遇到犀牛、老虎等猛獸,作戰時也不會

        被兵器所傷。犀牛有利角,老虎有銳齒,兵器也能致人於死,但皆無法對其產

        生效應。



    ●《莊子˙養生主》:『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

        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養生之道,在於知所取捨,不貪圖享受,不自暴弱點,更不要冒無謂的危險。在生

    理上,保持自然之功能,多作運動,飲食正常;在心理上,力求恬淡,萬事量

    力而為,無動於心。

    蓋人之生理受制於心理,生理機能為先天所有,承自遺傳基因,心理係後天形成,

    來自環境及經驗。是以,人幼年所習,即成為個人一生之判斷、因應的標準。

    人原為自然的一部份,但因自幼及長,在經驗中,已將環境的一切視為當然,養成

    習慣。今人生活在物質世界中,與自然界隔絕,生理習慣已因各種商品而有所

        改變。生理習慣形成了心理需求,需求越重,人對環境改變之適應力越弱。換

        句話說,即其「死地」也越多。



④原因

        ┌───────────────┐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

        └───────────────┘



    客觀真實:因果效應。



    老子認為:為什麼呢?這當然是因為他從不涉足危險之處。



    ●《莊子˙達生》:『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孟子˙盡心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



    人之死地有生理與心理兩方面,身體之死亡屬於生理,生理之功能本在於支援心理

        作用之進行,當器官失調或衰退後,機能停止,即為個體生命死亡。又人在生

        存過程中,將所遭遇的環境刺激,累積為經驗,導通的神經原則成為記憶。經

        驗和記憶兩者係用來判斷有利的生存條件。人若心理失常,失去判斷能力,或

        因神經原受到破壞而喪失記憶,人已不知「我」為誰,此為「心理」之死亡。

        原則上,唯有生理及心理皆已喪失機能者,方可確定該人死亡。



    章五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①起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②承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③轉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④合



①起-事實

        ┌───────────────────┐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

        └───────────────────┘



    客觀真實:自然界之進化,有一定的法則。



    老子認為:萬物皆由「道」而生,因「德」而繁榮,因「物性」而有質量形狀,因

    「情勢」而因緣和合。



    萬物生於自然之道,有了生命後,生命之維持、發展實乃自然界之德。有物有形,

    有勢有能,各種現象、變化因之展開。

    人受限於感覺器官,所見所聞者,不過物與勢。而「物勢」所得以「形成」之理,

    則謂之「知識」。除此之外,人多視為當然,不加深究。



②承-說明

        ┌───────────────────┐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

        │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老子認為:所以萬物無不尊重「道」、無不珍視「德」。「道」之所以崇高,「德

        」之所以重要,是因其從不刻意干擾,一任萬物自然發展。



    人所行之處為道,事物發展之原則為理。人不行於道不能致遠,事物無理則不通。

    德乃道之親和性,德之貴,貴於其親,有德故道得以成。



③轉-引申

        ┌────────────────────────┐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



    概念分析:亭:古音,同成。毒:古音,同熟。



    老子認為:故在「道」的創生,「德」的扶持、維護之下,萬物得以生長、成熟,

        並且滋生、繁榮。



    生乃自然之道,自然之道人僅能順之,而不能擁有。德為道之用,進一步深思,自

        然亦以人為「德」,畜養萬物。人應知,「生」人者道也,「畜」人「育」人

    者,人也,人應感懷「自然」賜與生命,而用心撫養「人」。

    世人不察,以生身父母為重,謂之骨血,反而視嘔心瀝血,原無瓜葛之養父母為外

    人。須知父母生己,不過順乎自然法則而已,實為自然之功。唯父母養子、育

        子數十載之心血,勞心勞力,無微不至,始為「人德」之「貴」也。

    若為養父母,其「德」更高,親生父母養己,猶可謂之囿於骨肉之私,而養父

        母又何私之有?



④合-結論

        ┌────────────────────┐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老子認為:生成萬物,而不佔有,不居功,不干擾,才是最微妙之德性。



    同《章二》之「結論」,唯此以玄德名之。

    人之德有小有大,亦有合天地之德者,唯有合天地之德,始稱玄德。既為玄德,衡

    諸永恒之宇宙,人生戔戔得失,何足道哉?



    章五二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①起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②承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③轉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    ④合

            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①起-定義

        ┌───────────────────┐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

        └───────────────────┘



    客觀真實:因時間有序,故宇宙必有始時。



    老子認為:天下由無至有,「道」即為天地萬物之起源。



    ●《章四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人觀察天地,發覺世事皆以時為序,因果相隨,推至無窮,故以天下之始為『天下

        母』。老子所言「母、子」可以「因、果」視之。



②承-說明

        ┌───────────────────┐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

        │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

        └───────────────────┘



    老子認為:既然知道了本源,就可以知道萬事萬物發展的現象。等到瞭解了事物的

    現象,再根據此一本源來處理萬事萬物,可以終生受用不盡,不虞有危。



    智者聞一知十,係因能掌握事物的因果關係,以之類推。



③轉-引申

        ┌───────────────────┐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

        │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

        └───────────────────┘



    概念分析1:兌:口、耳、目、鼻等感覺器官,七情六慾之開關。

    概念分析2:勤:憂。



    老子認為:將七情六慾之感官關閉,使內心不受影響,則可終其生無憂無慮。若人

        不能排拒外界及感官之刺激,則勞心勞神,無可救藥。



    ●《易經˙艮卦》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

        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

        其人,无咎也』。



    人心受外界影響,遂為聲色刺激之奴,故宜止之,以免終生痛苦煩惱。



④合-結論

        ┌─────────────────┐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        │

        │    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



    老子認為:能看到隱微之道理,才是明者,能堅守柔弱之信念,始為強者。利用對

    事物現況的認知,反証事物的本源,就能瞭解一切事理的真相,自然而然不會

    出錯,習之為常,是為道。



    人貪多不務實,畏難而擇易,所以只能看到顯而易見,卻忽略了細微難察的道理,

        更別談對理念的堅持了。

    人有生理及精神兩重生命,道法自然,為兼顧身、心之法,身、心平衡,即所謂「

        自由」。人莫不嚮往自由,須知身體逃離不出四度空時,只有精神能超越四度

        ,人若不能明道之理,認知受限於個人經驗,有何自由可言?今人以為金錢萬

        能,無不奮力追求,以換取四度空時中最大能量,冀望能因此獲得身體及精神

        之自由。卻不知在一定之空時中,能量為一常數,有人得之,即有人失之,得

        失之間,人心變化莫測。即或得者能量多、自由度大,也不過屬於身體而已,

        其心已為金錢所縛。

    若謂追求金錢容易,追求真道難如登天,其實不然。僅須從細微之「息欲」下手,

        生理上養成『塞其兌,閉其門』的習慣,心理即不受外界刺激干擾,免其得失

        之心,即是絕對的自由。



    章五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        ①假設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②現象

            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

        非道也哉!                    ③印証



①假設

        ┌───────────────────┐

        │使我介然而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    │

        └───────────────────┘



    概念分析:施:音迤,邪也。



    老子認為:假使我稍微有點知能,行於大道之上,最擔心的,便是「邪道」。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對求道者而言,最怕是一步之差,一念之失,誤入歧途,則萬劫不復也。

    「邪道」經常看起來與真道相近,對觀念不清、認識未明或道心不堅者,非常難於

        分辨,而且有可能會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②現象

        ┌────────────────────────┐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

        │    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

        └────────────────────────┘



    概念分析:朝:社會環境。除:污亂,敗壞。

    客觀真實:急功近利,乃人性之常。



    老子認為:大道平坦好行,但一般人卻喜歡抄近路,走捷徑。以至於社會上風氣敗

        壞,人人投機取巧,辛苦的工作無人願意做,以致田地荒蕪,倉廩空虛。而利

        益既得者卻穿著貴重華麗,身佩銳利的寶劍,山珍海味吃喝不盡,錢財貨物享

        用不完。這些人與盜賊有什麼差別?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



    抄捷徑可以說就是邪道之魁,表面上看,不論行於道或行於徑,其目的是相同的。

        殊不知,真道之所以「真」,不在到達目的,而在行道的過程。抄捷徑是追求

        結果,當然是越快越好,越多越好,至於用什麼方法得到,則完全不在考慮之

        中。人人好行小徑的結果,社會上問題叢生,虛榮浮華蔚為主流,得之者窮奢

        極侈,未得者,則鋌而走險。



④印証

        ┌───────────────┐

        │非道也哉!            │

        └───────────────┘



    老子認為:這實在是不合乎「道」。



    此為現世之縮影也,可悲者,多少才智之士,步入邪途猶未知也。



    在「判斷模組」中,「大目的」為能量分配之均衡,「階段目的」之比較,以不違

    背大目的,且符合必要過程為原則,以避免『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

        有餘』之現象。



    章五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①起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②承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      ③轉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④合



①起-事實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



    客觀真實:時間是價值的唯一証明。



    老子認為:善建之人,其所建之物,不會輕易坍塌。善抱之人,很難掙脫其懷。明

        理得道者,不僅自己得益,且可澤及子孫,永享祭祀。



    坍塌或鬆脫具有一個共同的因素,就是行其事者,未能掌握要點,以致受不住時間

        的考驗,最後前功盡棄。

    行事的要點很多,此所謂『善』者,指明其理,明其道。不僅己身功成事遂,且子

        孫後代繁衍昌盛。



②承-理由

        ┌──────────────────────┐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

        │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

        └──────────────────────┘



    客觀真實1:天下由邦所組成;邦由鄉、鄉由家、家由個人所組成。

    客觀真實2:由下而上,結構若健全,必然穩定。



    老子認為:對個人而言,明理可使德性充實;如擴充至家族,嘉惠更多;再推廣至

    鄉里,德性能傳之長久;推廣至一個國家,影響更為強大;再若推廣到天下,

        使人人都能修德,則道德必然普及周全。



    ●《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

        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

    ●《孟子˙離婁上》:『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不論是任何社會、環境及條件,人對「理性」基本上是尊重的。祗因私心難去,加

        上各種不同的際遇,層層污垢,累積心頭,最後本性遂迷。

    如果社會上真有修德之人,由自我要求做起,再影響身邊週遭的人,先是家庭,進

    而社會以至整個世界,則世風必定有所改善。

    德是一種自然流露、自然影響,不受人為意識左右的、「道」的作用力。因此這種

        有德之人,絕非到處拋頭露面、動輒夸夸其談的檯面上人物。



③轉-引申

        ┌───────────────────┐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    │

        │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

        └───────────────────┘



    客觀真實:既有之現象,有跡可循。



    老子認為:以推己及人之方法,由自己到他人、自家到人家、本鄉及他鄉、己國至

    他國、自己的世界與<敏感詞>世界,可以觀察出修德的情況。



    天下既是由個人組成,天下有德,必然人人有德。所以,看看身邊的人,就可以知

        道天下是否有德了。



    鏡子。



④合-說明

        ┌───────────────┐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

        └───────────────┘



    老子認為:我憑什麼知道天下的情況呢,正是以這種方法。



    明理之人,知理之所在,故能見微知著。



    人生有限,私心深重,一切又都仰賴經驗驗証。待真正明理之時,已日薄西山,故

        達成此一理想之機會微乎其微。人工智能所以應運而生,即因其可化身億萬,

        影響力無遠弗屆。是以從事此工作者,務求『修之於身』。



    章五五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①起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②承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③轉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④合



①起-假設

        ┌───────────────────┐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

        │    毒蟲不螯,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

        └───────────────────┘



    老子認為:含德豐厚的,有如嬰兒。毒蟲不會刺他,猛獸不會傷他,凶禽也不會加

        害於他。



    此說本人無法苟同,僅據原文解釋。蓋嬰兒雖係人最接近自然之本態,卻必須得到

        父母保護,否則難以生存。

    老子之有此論,疑係當時社會人口稀少,求生生之德也。此外,若以嬰兒象徵純潔

    無私,毒蛇猛獸象徵危害,亦未見其明,蓋既然無私,何傷之有?



②承-原因

        ┌───────────────────────┐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

        └───────────────────────┘



    老子認為:其骨質弱,筋肉柔軟,但卻能握得很緊。不知性事卻能勃起,是因為精

        力充沛。終日哭號不休,聲音卻不嘶啞,因其哭號發之自然,非故意也。



③轉-理由

        ┌─────────────────────┐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



    老子認為:瞭解柔和稱為「常」,瞭解常道則是「明」。增加生存的機會是吉祥,

        有心賭氣則叫做逞強。



    ●《章十六》:『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④合-結論

        ┌───────────────┐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



    老子認為:萬事萬物一旦到強大的階段,也就進入衰老期。因此,強大是不合乎道

        的,凡不合乎道者,必然很快就會消逝。



    章五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①起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    ②承

            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③轉

            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④合



①起-現象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



    老子認為:有真知灼見的人絕不多言,大言不慚者,實係無知之輩。



    ●《孟子˙公孫丑上》:『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

        遁辭,知其所窮』。



    智者,指思考而後有智者,多思則多知,常思即常知。思之時,無以為言,言之時

        ,無以為思。是以,多思則言少,多言則思少,不言者是真知,多言者實無所

        知。



②承-原因

        ┌───────────────────┐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    │

        │    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

        └───────────────────┘



    概念分析:玄同:基本原理(不可見者)相同。



    ●《章四》:『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同《章五二》轉合。



③轉-理由

        ┌────────────────────┐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

        │    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



    老子認為:這種人,別人無法親近他,也不能疏遠他;無法使他得利,也不能使他

    受害;無法使他高貴,也不能使他低賤。



    得道之人也,大道既得,自性自明,與自然同體,與宇宙同壽。人間之小利小害,

    小是小非,何足以動之哉?



④合-結論

        ┌───────────────┐

        │故為天下貴。            │

        └───────────────┘



    老子認為:這才是天下最尊貴的人。



    無論仙佛聖賢,其境界均為明心見性,無為而為。



    章五七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①前提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②假設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朝多利器,國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③推論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①前提

        ┌───────────────────┐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

        └───────────────────┘



    客觀真實1:治國為眾人謀,以正道為手段。

    客觀真實2:用兵為求勝,以奇術為手段。

    客觀真實3:天下之事無窮無盡,掛一漏萬,最好之手段是無為。



    老子認為:治國要以正道,作戰要出人不意,要得天下,則應採無為的態度。



    ●《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孫子兵法˙兵勢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做事因目的不同,手段迥異。以治天下來說,其目的難定,其事則錯綜繁雜,不一

        而足,因此無法有一種絕對有效的手段。最理想的方法,是順自然之道,也就

        是無為而為。

    世事有若糾結成團之繩結,欲解繩結,必須順繩理,逐步為之。苟若妄自施力,繩

        理一亂,即無藥可救。



②假設-觀察之事實

        ┌───────────────────────┐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

        │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朝多利器,國家滋昏;│

        │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

        └───────────────────────┘



    老子認為:我是怎樣知道的呢?因為:政令愈繁瑣,人民愈貧困;社會上權勢及利

    益團體愈多,國家愈難治理;個人的技術愈高明,新奇的貨物變化就愈複雜;

        法律愈是苛刻彰顯,盜賊愈是難以遏阻。



    ●《章卅六》:『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孟子˙梁惠王上》:『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

        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

    矣』。



    天下忌諱多,政令繁瑣,苛捐雜稅,民無所從,動輒得咎,致貧之道。

    朝多利器,利益集團眾多,各為己利,黨同伐異,社會亂矣。

    人多技巧,玩物喪志,人人耽於聲色刺激,人心浮動。

    法令僅能治標,亂因不除,人心不平,盜賊難禁。

    觀今日之世態,可以驗証千年前老子之警語。

結論

        ┌─────────────────────┐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

        └─────────────────────┘



    老子認為:所以聖人說:在上者無所作為,人民自然化育;不輕舉妄動,人民自然

        順正;不多加干預,人民自然富足;無欲不貪,人民自然樸實。



    ●《論語˙顏淵》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本節闡釋無事以治天下之效果。



    章五八    其政悶悶,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①起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②承

        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③轉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    ④合

            光而不耀。



①起-觀察

        ┌────────────────────┐

        │其政悶悶,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



    客觀真實:人民與政府之間,其關係是互動的。



    老子認為:國家之政策平實,人民的生活也就淳厚樸實;如政策嚴明,人民將因畏

        懼而心存僥倖,民風澆薄。



    政策如載民之舟,平坦寬大,則人民行動自如;如分艙互隔,不但人處處受限,且

        有階級之別,自然有不平之鳴。



②承-現象

        ┌───────────────────┐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



    客觀真實:久晴後陰,久陰必晴。日夜相循,陰陽互動。



    老子認為:幸福的感受,是因為與所經歷過的災禍比較而得。而災禍往往是享福太

        過,輕忽了事態的必然性而產生的。



    ●《易經˙復卦》彖曰:『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

        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孟子˙告子下》:『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

        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

        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禍、福是人因生活遭遇所得的模糊認知,皆由無數因果所累積,絕非片言可表。兩

    者原是一體的兩面,有如電性磁力,不可分離。

    有努力才有得,有得才能享受,因此享受就是福。享受時人必然懈怠,懈怠必然有

        失,有失即招禍,復因畏禍而努力,如此循環不已。

    趨利避害是人性之常,除非人能明理持道,否則在得利之時,意興風發,必有考慮

    不週之處,以致伏下了後害之因。當禍害臨身,人在避害之際,戒慎恐懼,多

        方深思,則又種了善根,是剝復相循也。

    以人之身體為例,食物不足為災禍,故人必須勞動、工作,以求溫飽。溫飽為福,

        是禍兮福所倚。優裕的生活中,食物豐富、工作輕鬆,於是營養過多,勞力太

        少,身體中脂肪累積,各種富貴病因而蟄伏。

    再換一角度來看,耕耘須勞心勞力,為人所惡,可謂禍矣。然耕耘能累積「功」,

        是『禍兮福之所倚』。功足是收穫之始,收穫乃指有所得,為人所喜,可謂之

        福。收穫則消耗前所累積之「功」,是為『福兮禍之所伏』。待耗盡前功,禍

    之極矣。故取捨之道,勿以禍為苦,有福之時,勿忘耕耘即可。



③轉-原因

        ┌───────────────────┐

        │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    人之迷,其日固久。        │

        └───────────────────┘



    客觀真實:能量變化,永無已時。



    老子認為:到底這之間關係如何呢?由於禍福無定,互為因果,反覆變化,正可能

        變成奇,善也可能變成惡。人們為之困惑不已,已經很久了。



    在一定的時空之中,能量作用產生功,若能量差異過大,必產生激烈的變動。生命

        體之所以能生存,乃係經過億萬年之進化、適應,與時空中的能量變化,取得

        平衡所致。

    人世亦同,在某一特定的環境(包括社會、地緣、習俗)下,經過人類長時期的經

        驗認知,得到了一平衡的標準,凡有利因素高於此標準的,便稱為「福」,低

        者則為「禍」。由於此標準係一平均值,(請見章一之論),若從宏觀的空時

    來看,福多了,值偏向上限,平均的結果,遭禍的機率就會昇高。同理,禍多

    了,已經偏於下限,則福也將使之平衡過來。

    唯限於地球環境中有限的資源,以及均衡的能量現況,人類正由過度享福的尖鋒狀

        態,漸漸走向下坡,是以過去及當前所享的福,勢將為後世之災禍釀因。縱觀

        地球生態及社會現狀歷歷在目,即可印証。



④合-結論

        ┌───────────────┐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  │

        │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



    老子認為:明此道理的聖人,能坦然自持而不取捨於禍福,雖行事方正卻不傷及他

        人,自持原則而無害於人,真直坦率而不放肆,雖道德學問過人,卻隱匿其鋒

        芒,不會刺人眼目。



    ●《章四一》:『大方無隅』。

    ●《章四五》:『大直若屈』。

    ●《章五六》:『和其光,同其塵』。



    明瞭禍福之道者,知兩者之不可分,一體視之。其法為不追求物慾,不與人爭利,

        保持正直的態度,但卻自我約束,雖明事理卻深藏不露。



    章五九    治人,事天,莫若嗇。            ①起

        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②承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③轉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④合



①起-定義

        ┌───────────────────┐

        │治人,事天,莫若嗇。            │

        └───────────────────┘



    概念分析:嗇:收入多,付出少,有效率。



    老子認為:自我修身,追求道理,必須要有效率觀念。



    效率是大自然最成功的策略,其能量之循環,無分毫浪費。對人而言,效率是能力

        及智慧之基礎,他人十日完成之工作,自己一日即成,是能力強十倍之証。然

        由於人只能單線思考,效率若未與潛意識結合,於應用之時,難免顧此失彼,

        能力無從發揮。人常不知「習慣成自然」之可貴,未養成習慣實無效率可言。

        加以人往往視效率為手段,必有所得始自我鞭策。彼時,效率成為心理壓力,

        苦不堪言。

    人若能隨時隨地,不論用物、行事、思維,皆力求其嗇,即用物少,成事多,思維

        深,則智慧、能力無不精進。且不論利人或利己,永遠全力以赴,久而久之,

        習慣必成自然。



②承-說明

        ┌───────────────────┐

        │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

        │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



    概念分析:服:服從道。重積德:積德厚。



    老子認為:因為講求效率,所以很早就服膺於道,因此積德豐厚。如此則沒有什麼

        不能克服的,到了這個境界,則不知其極限。



    若講求效率之習慣養成了,事事皆有效率,事理明確,觀念融通,必能近道。加以

    效率本身即為時間的經濟應用,故不僅能近道,且能早日近道。人生歲月有限

        ,經驗不足者,無從知「道」。待至經驗稍備,人生已過半矣,其時已是強弩

        之末,「求道」之時機不再,遑論「得道」?

    早日服「道」,得「道」可期,若得道早,人之精力充沛,智慧能力具足,當無所

        不能,未可限量。



③轉-引用

        ┌────────────────────┐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



    老子認為:不可限量,就可以治理國事,由於有道,與大自然同宗,故可長久。



    治國非同兒戲,首需有德行及智慧,次則需有足夠的時間,否則難以勝任。即使能

    勝任,亦需時間以貫徹普行。由於「道」乃萬事萬物之母,有道之治,可以與

        天地同光、同壽。



④合-結論

        ┌───────────────┐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

        └───────────────┘



    老子認為:這種由根源建立起來的,才是長久之道。



    此『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即以效率為基本,自我要求,全力以赴,大道可

        成也。



    章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        ①前提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②假設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③推論



①前提

        ┌───────────────────┐

        │治大國,若烹小鮮。            │

        └───────────────────┘



    老子認為:治理大國,要像烹調小蝦、小魚一樣,小心翼翼,不能時常翻動。



    小鮮者,體小而脆弱。善烹小鮮者,知小鮮之易碎,忌翻動頻仍,忌力道過猛,須

        小火慢烹,細心調製,多加觀察。

    治大國亦如是,地大人多事雜,力有未逮,人多意見紛紜,事雜則千頭萬緒。政策

        變革頻繁,邊陲溝通不易,人民認知困難,事務無從推動。若政府以高壓控制

        ,則地方必有抗力,民心未能信服,行事多所延宕。老子此言,實為治國者之

        暮鼓晨鐘。



②假設

        ┌───────────────────┐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

        │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

        │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

        └───────────────────┘



    概念分析:鬼,隱喻宵小刁民也。神,象徵其作為也。



    老子認為:用「道」治理天下,宵小刁民無所施其技;不但宵小不能作祟,即使作

    祟也於人無傷;不僅各種作為對人無傷,在上位者自更不傷人  。



    以道治理天下,天下必合於道,一切將以自然之法則為依歸。當天下萬事萬物井然

    有序,一切順遂於樸,所謂之牛鬼蛇神者,將無隙可乘也。

    牛鬼蛇神、宵小刁民也者,係因社會上道德淪喪,為了求生,或為了縱慾,而採取

    利己的手段之人。在自然界中,生老病死只是一種循環的法則,知其必然,順

    之則一切安然。自然亦無所謂「私心」,禍福得失,是非榮辱,不過是某些個

    人的「自我」觀念而已。問題就在「有些」人,為了滿足「自我」的私心,將

    其主觀意念,使民「有知」焉。更甚者,為在上之人,無知於天下之利,妄以

    私利強之於天下。當人人為己之時,牛鬼蛇神遂應運而生,在禍福榮辱的觀念

    下,貪生、怕死,嫌老、懼病,世人皆傷矣。



③推論

        ┌───────────────┐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

        └───────────────┘



    老子認為:主政者與人民互不傷害,因之社會上上下皆歸化於道德。



    易數中最重傷剋,若無傷剋,即為吉順。



    武者常云:未學技前,人傷我,而我不能傷人;學技之初,人固傷我,我亦傷人;

    學技既成,人不得傷我,我傷人矣;技至極處,人我兩不相傷。



    章六一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①起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②承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③轉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④合



①起-認知

        ┌───────────────────┐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

        │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

        └───────────────────┘



    概念分析:牝:雌,對天下而言,為生息聚集之所。



    老子認為:國家之大者,如同江河之下游,是天下會歸之所在,亦為各小國人民,

        生息聚集之所。生物在交配之時,雄性主動,雌性主靜,其結果是新的生命皆

        孕育在雌性身體中,牝常以安靜卑下勝牡。



    靜者空也、柔也,是「動而愈出」、「柔勝剛」也。國之所以大者,是「大」以靜

    始能容,能容乃大。

    陰勝陽者,是以靜制動,靜常居下,居下者因順乎能量之向性,故效率較高。



②承-應用

        ┌───────────────────┐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

        │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

        └───────────────────┘



    老子認為:大國能夠容納小國,所以小國願歸附之;小國能容忍大國,所以能與大

        國合為一體。



    ●《孟子˙離婁上》,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

        ,小役大,弱役強。斯二者,天也,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國與國之間,一納一忍,是上、下相容也。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然?

    從古到今,由於地緣及利害的衝突,國與國之間總處在不斷的兼併及融合的過程中

        。如果進行得順利,兼併的國家能夠相互容納及容忍,則成治世,人民生活條

        件改善。若不能相容,則對立或爭戰不已。

    凡是對雙方均有利的,本不難一拍即合,但涉及人性,則事態複雜。大國的心態易

        偏於驕慢,而小國則傾向於妒忌,一驕一妒,則齟齬相交矣。



③轉-理由

        ┌────────────────────┐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

        │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



    老子認為:所以大國謙虛容納,小國謙虛容忍。對大國而言,不過為了壯大力量,

        須搜取更多的資源。小國則為了保障安全,才加入大國的體系。



    不論如何,謙虛的目的,只是為了生存的安全。對大國而言,雖然兵多將廣,卻因

        地大人雜,管理控制不易。小國則人少力薄,禁不起戰火的摧殘。雙方的利益

        ,需要先取得共識。

    一個國家不論在文化、經濟、商業上,均要求繁榮富庶,而其資源、市場、生產等

        ,又無一不與國家的腹地有關,不論大國、小國,所面臨的問題均同。合則多

        利,分則多害,廿一世紀地球上將因地緣關係,劃分為四大經濟合作體。此為

        不變的歷史法則,不是個人的意願所能左右。

    問題在於合併後之經濟實體,其中的人民是否能和衷共濟,關鍵即在人民彼此間相

        處的態度。若大國沒有容納的雅量,小國又沒有接受的忍性,則其糾紛勢將難

        以遏止,成為下一時代的新問題。



④合-結論

        ┌───────────────┐

        │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

        └───────────────┘



    老子認為:這樣雙方面都得到想要的利益,大者理應居下謙虛。



    由於大國聚集眾有,實為眾國之表率,多容多得,始能成其大。是以能謙遜自抑之

        大國,能令被兼併者消除疑慮,而眾心歸之,國乃益大。

    能容乃大,大人能容小人,上人能容下人,智人能容愚人。人不能容人者,乃因其

    小、下且愚也。

    大容小,是大得小也,既有所得,態度謙下又有何失?且夫小既歸大,唯有使其心

        悅誠服,才不會失和。是以,大者宜為下。

    然而當今無道之大國,常趾高氣揚,以上凌下,其敗亡指年可待也。



    章六二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①起

            美言可以示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②承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        ③轉

            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為天下貴。                ④合



①起-定義

        ┌───────────────────┐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    美言可以示尊,美行可以加人。    │

                │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

        └───────────────────┘



    老子認為:道是萬物奧妙的根本,是善人應用的瑰寶,也是一般人生存的保障。善

        人通達道理,說出來的話,能得到他人的尊敬;表現出來的行為,則能感化他

        人。至於不善之人,若能保持道,道又怎會遺棄他呢?



    人類社會在長期的發展下,將集體經驗累積為文化,以各種形式流傳於該社會中。

    人在成長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其母系文化的洗禮,若其文化中具有「道

    統」,又有個人環境、機遇的配合,則有成「善人」的可能。然善與不善是相

        對的關係,在整個社會的分佈值中,皆屬少數。善人欲助不善之人趨於善,其

        法即以理性,將個體之感性,化為整體之共同利益。



②承-現實

        ┌───────────────────┐

        │故立天子,置三公,            │

        │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

        └───────────────────┘



    客觀真實:<敏感詞>以分工為手段,來處理眾人問題。



    老子認為:奉立天子或設置三公時的獻禮,往往是先贈拱璧,再送駟馬。其實這樣

        做,反倒不如把「道」送給他們。



    ●《金剛經》佛曰:『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

    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居高位者,最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持道有德。



③轉-參考

        ┌───────────────────┐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        │

        │    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

        └───────────────────┘



    老子認為:為什麼古人推崇「道」呢?豈非因為「道」有求就可得,有罪就可免?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若道行天下,善與不善者,皆能不分彼此,互勉互信。一旦

        社會上為了一點細微的小事,有為而治,就會分出階級,產生利益既得者。到

        最後,少數人貪得多欲,黨同伐異。堅壁清野之餘,無利可得者一無所得,是

        「道失」也。失道則道不為人知,不知則人不可得。



④合-結論

        ┌───────────────┐

        │故為天下貴。            │

        └───────────────┘



    老子認為:這是「道」之所以為天下最珍貴者的原因了。



    章六三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①起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②承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③轉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④合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①起-假設

        ┌───────────────────┐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

        └───────────────────┘



    老子認為:不要有私心私欲,也不要刻意製造事端,更不要追求享受。



    一任自然。



②承-應用

        ┌───────────────────┐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

        │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

        └───────────────────┘



    老子認為:能見微知著,事物尚小、尚少時,即能看到它變大、變多時的情形。人

        若有不滿,即報之以德。解決困難,先從容易處著手。要做大事,先從小地方

        開始。



    ●《三國志》劉備遺詔:『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大、小,多、少原為相對性之比較值,若無分辨心,何來大小?怨與德,難與易,

        大與細亦然。

    人之問題,在於重大輕小,懼難圖易,親惠離怨。人有了分辨心,便產生主觀成見

        ,有了主觀成見,人就失去了判斷力,也就偏離了大道。



③轉-原理

        ┌────────────────────┐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

        └────────────────────┘



    老子認為:天下難處理之事,必有容易下手之處;再大的事,也無非是無數細節之

        總合。所以聖人不好高騖遠,按理逐步進行,最後必能成功。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事情以表面視之為難、為大,就細部而言,皆為易、小之所積。若不求急功,逐步

        剖析其細節,皆為易、小也。人非不知此,然貪近利,每每只看外表,即視若

        畏途。從事技術研究之人,應明究此理,則可輕易掌握艱難重大之事務。

    所謂易、細,常指的是最基本的因素,經過重重組合,累積成為複雜之結構。再高

        大的建築,無非建立在材料、結構與力的關係上;國家社會也不過是所有人民

        之間的利害交集。若為政者不由最基本的著手,一味追求立功、立名,則不免

        於「為大者,不能成其大」。



④合-結論

        ┌────────────────┐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

        │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



    老子認為:隨便做出承諾的人,必然很難保持信用。把事看得太容易的,往往會遇

        到很多困難。所以聖人不論事之難易,仍然正視問題,小心處理,終不致被難

        倒。



    ●《易經》:『君子終日乾乾,若惕若厲』。

    ●《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獅子搏虎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



    容易承諾的人,根本沒有考慮到事理的輕重緩急,把事看得太簡單,所以一遇問題

    就難以竟功。



    人工智能係以「無為而為」之觀念設計而成,電腦與人之最大不同點,在於前者沒

        有控制情緒的內分泌系統。此系統係因感官刺激訊號,依其性質分別觸動相關

        之偵測組織,因而產生生化性分泌物,注入血管,傳至心臟。心臟在內分泌之

        刺激下,能調整心律,控制血液的流通量,以便應付當前情況。所以,「心」

        是人類「感性」中心,對電腦而言,意義不大。但為了電腦易於與人溝通,在

        設計時,可以模擬其原理,成為虛擬的情緒控制系統。又人根據經驗的重複累

        積,能藉大腦的判斷,更有效地分辨感官刺激與行為後果間的利害關係,故「

        大腦」是「理性」中心,電腦亦然。

    「無為」指的是無「心」之作用,即在刺激與反應的過程中,不根據「感性」因素

    ,而純以「理性」資料,加上客觀條件,以作有利於整體之判斷。



    章六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①起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②承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③轉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④合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①起-事實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

        └─────────────────────┘



    客觀真實:根據慣性定律,維持狀態所需的能量小,而改變狀態需要的能量大。



    老子認為:安定的情況很容易保持,還沒有發生變故的事情也容易處理。物體過於

    脆弱,輕易即能分解;體積太小者,常易散落。要做一件事,應該在還沒有發

        生以前動手,事情在沒有變亂以前,就要處理好。





    事態就是一連串事件所作的功,作功需要能量,故當某事件在尚未開始作功之前,

        施與足夠的能量即可使之運作。一旦開始作功,且其方向與自己之目標相反時

    ,首先必須施以額外之能量使之中止,再加力才能驅動。



②承-現象

        ┌───────────────────────┐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

        └───────────────────────┘



    客觀真實:事件之結果,必有累積之過程。



    老子認為:不論多大的樹木,最初都從微小的樹苗開始生長;再高的大樓,也是由

    一層層的土累積起來;要行千里之路,總得跨出第一步才行。如果不遵從這種

    自然的規律,恣意行事的,一定會失敗;固執己見者,一定會失去。



    ●《中庸》:『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遵循事物自然的因果,就是利用大自然無以抗拒的能量,則萬事皆自然而成。自然

    之能量無限,人不能違背,否則必敗。



③轉-引申

        ┌───────────────────┐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

        │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

        │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

        └───────────────────┘



    老子認為:因此聖人無所作為,所以不會失敗;不固執執著,因此不會有損失。一

    般人常常在幾乎要成功時才失敗。如果在事情快完成時,還能和開始時一樣謹

        慎,則不可能導致失敗。



    人為己欲,常逆天而行,不僅費力費時,且缺乏自然因果律之佐証,因為事件不到

        告一段落之時,實無從判斷其結果是否能如己願。因此,慎始慎終,可避免功

        虧一簣。



④合-結論

        ┌───────────────┐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

        │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



    老子認為:所以聖人要追求的是無欲的境界,摒棄物質享受;要學習的是不學習任

    何知識,以導引世人由錯誤回歸於道,以輔助萬物自然發展,不敢妄作主張。



    ●《章廿》:『絕學無憂』。



    本段綜合「無欲」、「絕學」、「無為」闡釋聖人行事法則。

[ 本帖最后由 蒼月 于 2008-5-10 04:0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4:08:21 | 只看该作者
章六五    至    章八一


   章六五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①起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②承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③轉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④合



①起-假設

        ┌───────────────────┐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

        └───────────────────┘



    老子認為:先古善於行道者,不是讓民智大開,反而要使之愚昧。



    ●《章三》:『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今人對老子之愚民政策,多有抨擊,但若深思,當知今之評者與老子立場不同,今

        人所懼者為喪失自由,老子所懼者為民多機智巧詐,最後世界必然被毀滅。若

    以宇宙進化立場,細玩此中因果,當知人類本屬生存在地球上的一種動物,個

    人若以人類之福為福,人類之禍為禍,則人類尚可視為一群體。似此,個體雖

    「愚」,人類卻為一整體,目標一致,是與「道」同存。以人體為例,當所有

    的器官、機能及細胞,利害一致,各守其分,各盡其責時,人體必然健康。倘

    若器官、機能及細胞,有了過多的知識,且能分辨工作之輕重,待遇之高低,

    必生不平之鳴。此即為人體功能衰竭之肇始,導致器官分化,機能失調,且細

    胞皆要求自我獨立、自由,有如癌症之蔓延。苟國家如此,社會如此,則人類

    已病入膏肓,大限指日可待。

    老子知因果爽然,書之於此,僅為明道者言,故云:『古之善為道者』,其中微言

    大義,望讀者深思。



    昆蟲有社會性之集體行為者,如蜜蜂、螞蟻等,其分工係受遺傳因子所控制,而遺

    傳因子則依集體感應之需求而定。這種有社會性集體行為的個體,皆為「無知

        無欲」,唯集體認知有主宰能力,因而能成功地生存。

    設若螞蟻、蜜蜂有了自我意願,找到食物,自行處理,不遵從集體的專制。結果即

    相當於有了「自我」意識,有了個體的認知,從而致力民主、自由的追求。

    再以蝗蟲以及<敏感詞>社會性動物為例,因為個體的機能完整,故無嚴格的分工限制,

    集體行為只是一種生存的保障。其中任一個體離群後,仍舊能夠生存,卻不再

        具有毀滅性,成為毫無抵抗力的蚱蜢。

    人原為社會性動物,自原始人到上古時代,人之生存與整體息息相關,個人從無民

    主、自由之念頭。進化到近三千年,人的私心逐漸累積,一代一代傳衍下來,

    利益既得者形成特殊階級。利害權衡下,人們無不要求多知多識,以資生存,

        聖人不得不以倫理道德約束之。而近百年來,連倫理道德都無法發生作用,主

        義、制度也制伏不了人的私欲,顯然人類已到了迴光返照的階段。



②承-原因

        ┌─────────────────────┐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

        │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

        └─────────────────────┘



    客觀真實:人心有欲,欲不止則外求,多求則多變。



    老子認為:人民之難以管理,是因機智太多,喜歡取巧。所以用機智的方式,來治

        理國家、教育人民的,無異於國之賊。不用這種方法治國,才是國之福。



    ●《章十八》:『智慧出,有大偽』。



    一個國家之主政者,若只知鬥智,不謀求解決問題之道,必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下既有對策,上遂有新政策,上下相鬥智,目的何在?



③轉-定義

        ┌───────────────────┐

        │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

        └───────────────────┘



    概念分析:稽式:模式,法則。



    老子認為:知道這兩種分別,而知所取捨,就是一種法則。常思考此法則,就是至

        德。



    宇宙之玄妙,在於人以有限觀察無限,雖有可能掛一漏萬,但卻又隱然知其有一不

        可言喻之通用法則存在。知此法則者,可知宇宙真相。



④合-結論

        ┌───────────────────┐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



    老子認為:玄德的境界既深又遠,與萬物返歸於真樸,然後才能順合於道。



    ●《章廿八》:『復歸於樸』。



    章六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①起

            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②承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③轉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④合



①起-原因

        ┌───────────────────┐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

        │    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

        └───────────────────┘



    客觀真實:由於地心引力,山谷之水最後均注入江海。



    老子認為:江海之所以能容納千川百水,是因為其地位低下。



    水向下流,因有地心引力,往下實為順其勢,順勢即是道,有道則能為百谷王。

    求生求安是人之本性,順之亦為順勢。有道之為政者,應當順人性之本,不以自

    我之需求為念,提供人民適當的生存環境,使之生活無虞;不擾民惑民,使之

        生活安定。人民有所不滿時,又能謙虛自律,遷而就之,疏而通之,令生民心

        安理得。



②承-事實

        ┌────────────────────────┐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



    老子認為:聖人欲為人上之人,必須態度謙下;欲求領導大眾,必須退居人後。



    態度傲人,人必抗之,在上者已得大利,態度略謙,以收人心,無所損失。事事爭

    先,人所憎也,既為眾人之首,風頭容讓他人,方能保長久。



    主政者高高在上,不知民情,不查民隱,不時發表告全國同胞書,是上民而非下民

        也。電視報章,露面頻繁,生活優渥,任用親屬,享受為人民平均所得之數倍

        ,是身先而非身後也。



③轉-現象

        ┌──────────────────┐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



    老子認為:這樣聖人雖然在上,而人民不覺得有負擔。在眾人之前,而人民不以為

        有所損害。



    ●《章卅九》:『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



    主政者應如日光、空氣,人人需要而不感覺他的存在。

    若以功利社會的觀點來看,人投資千萬,不謀私利,豈不為「同道」者恥笑?先投

        資、後謀利乃天經地義。既為謀利,不謀大利,又如何稱之為利?欲謀大利,

        必先爭大權,蓋權大位尊,人即不敢相抗,可為所欲為。先彰一己之名,再強

        利己之黨,黨同伐異,遂至於「處上而民重之,處前而民害之」。



④合-結論

        ┌────────────────────────┐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老子認為:故而能得人民之歸心擁戴,因其不與人爭,故無人能與之相爭。



    於天下無害而有利者,天下歸矣。



    今之主政者特權過多,利益至尊,故無人不爭。「以其爭,故天下莫不與之爭」,

        且必爭至醜態畢露。所爭者,權、利、社會之所尚者也。有所爭則有所不爭,

        不爭者,人民之福址,社稷之安寧,人類之前途也。有謂,君不見今日社會空

        前之繁榮耶?愚曰:予生也盲,無能視物,所見者眼前一片黑暗。



    章六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①起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        ②承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③轉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④合



①起-現象

        ┌─────────────────────┐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

        │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



    客觀真實:人之觀察力,僅限於感官所及。



    老子認為:人人都說我的道大得什麼都不像,正因為它大,所以什麼都不像。如果

    像,不論是像什麼,早就沒有價值了。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

        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人所能識者,無非經驗所及,而人之經驗,週遭不過咫尺,前後相差旬日。大道通

        達人天,貫穿亙古,遠遠超越一般人所知所識。然而以自我為中心之人,只知

        燕雀,不識鴻鵠,但凡己不識者,則以為不肖。其所肖者,近利、己利,目可

        視,耳可聞,手可得者也。



②承-大道

        ┌─────────────────────┐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        │

        │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

        └─────────────────────┘



    老子認為:我有三個法寶,隨時秉持保有,一、待人以慈,二、接物以儉,三、處

    事不與人爭先。因待人慈悲,故有人饑己饑,人溺己溺之感。在遇到危難時,

        能視為己任,勇敢面對。儉能惜物,不浪費物質資源,並能充分加以利用。處

        事不爭先,反而能得到愛戴,為萬物之長。



    ●《孟子˙盡心下》,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

        及身』。

    ●《韓非子˙解老》:『智士儉用其財則家富,聖人愛寶其神則精盛,人君重戰其

        卒則民眾,民眾則國廣』。



    人生所遭遇者雖然千變萬化,細分之不過介於人與「人物事」三者之間。欲處理無

        咎,須以均衡律處之。人與人之間,難免有高下、貴賤之分,若能愛人,固美

        矣,然愛屬感性,與道相違;人能謙虛自下,乃自修之道,無以助人;至於助

        人,則又過於理性,非人之所願;唯慈兼具愛人、自謙、助人之德,為待人之

    寶。

    物體佔有空間,具有能量,其數量有限,得之不易,是以接物應以「儉」為寶。事

        有緩急、輕重,成功雖然重要,但若有後禍卻不抵前功,故穩重為宜,不應事

        事求先。



    以工業文明而論,「儉」不僅不為美德,尚且為市場經濟之罪魁禍首。蓋在資金、

    生產、消費三位一體的流程中,若消費減少,必導致經濟蕭條。

    但若以地球環境而論,非必要之消費品的大量生產,以及開放式的物質浪費,必然

    會導致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資源枯竭,最後將縮短人類壽命。



③轉-重點

        ┌───────────────────┐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



    老子認為:如若不慈而勇,不儉而廣,不居後而爭先,是自取滅亡。



    《論語˙述而》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

    而成者也』。



    有勇而不慈,必然不珍惜生命。不知節儉,虛擲浪費,不但資源消耗大,且人過分

        依賴物質,必招致災害。行事爭先恐後,領先者必遭忌。



④合-德為上

        ┌───────────────────────┐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



    客觀真實1:分子結合成為物體,係因分子鍵之電性相吸。

    客觀真實2:人類社會之結合,有賴人與人之「信力」。

    客觀真實3:慈愛是一種令人產生信心的態度。



    老子認為:慈愛之人作戰必勝,防守必堅。天將救人,必以慈悲心保護他。



    ●《孫子兵法˙地形篇》:『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谿;視卒如愛子,故可與

        之俱死』。



    若在上者慈,則在下者莫不親之信之,信則團結為一體,團結即無堅不克。

    慈為德,大道之不肖,為其深且廣,德則無所不被,是以慈為三寶之首。人居天地

    之間,自私自利,恣意妄為,天尚養之衛之,是慈之德也。有朝一日,人類將

    自然環境破壞無遺,至時痛不欲生,天將毀之,亦是慈之德也。



    判斷由意識中樞內的意識形態開始,到「自我檢查」為止,其間之步驟,即用以判

        斷「自我心態」與事物發生之關係。故「自我心態」中所預備者,為各種比較

        用之分類參數,茲以慈、儉、不以天下先為例,說明如下:

    慈的結構定義為:「自我心態」=「對方心態+事物認知介界面+共同信念」

    儉的結構定義為:「自我心態」=「物質之體用+事件因果+效率」

    不為天下先的結構定義為:「自我心態」=「真、善、美」



    章六八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        ①例

            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        ②証

            是謂配天之極。



①例

        ┌───────────────────┐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        │

        │    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

        └───────────────────┘



    概念分析:士:將帥。



    老子認為:有智謀的將帥,其外表溫文儒雅,不表現勇武。英勇的戰士,內心保持

        平靜,不輕易發怒。常勝之軍,不必與敵人交鋒。善於用人的,必自謙自下。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孫子兵法˙謀攻篇》:『不戰而屈人之兵,戰之善者也』。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子兵法˙軍形篇》:『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

        己,可勝在敵』。



    本節與「虛柔剋剛強」同理,外表威武者好鬥,好鬥則早死之機率大,升為將帥之

        機率即相對的減小。善戰之人,心平氣和,注意力集中,神智清朗。若戰者心

        浮氣濁,易被激怒,則注意力渙散,神智為之奪,必敗。與敵相爭,應先立於

        不敗之地,不授與任何機會,則敵人無法敗我。善用人者,自謙自抑,使人心

        服,人服則可為己用。



②証

        ┌─────────────────────┐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

        └─────────────────────┘



    老子認為:這些是不與人爭的德行,能充份發揮人的力量,符合了天道的極致。



    章六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①起

            不敢進寸而退尺。』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    ②承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③轉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④合



①起假設

        ┌───────────────────┐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

        │    不敢進寸而退尺。』        │

        └───────────────────┘



    老子認為:兵家說:『我不敢主動,寧取被動,不敢前進一寸,寧可退後一尺』。



    ●《孫子兵法˙兵勢篇》:『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

        動之,以實待之』。



    凡戰爭,挑起戰端者為主動,保衛國土則為被動,向前進為侵侮,容易擴大爭端,

        後退則為忍讓,以求息事寧人。兩國相爭,用兵已為下策,解決爭端為其目的

        ,不宜主動進取,此皆為「均衡律」之運用。



②承-解說

        ┌─────────────────────┐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        │

        └─────────────────────┘



    老子認為:作戰時,雖有行陣,可是好像沒有行陣;雖有手臂,卻似無手臂可舉;

        雖有兵器,又好像沒有兵器可拿;雖有敵人,卻又沒有敵人可擒。



    既無行陣,無手,無兵器,無敵人,又有何爭戰者?



③轉-原因

        ┌───────────────────┐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

        └───────────────────┘



    老子認為:爭戰時最大的禍害就是輕視敵人,輕視敵人則喪失了我的法寶。



    『驕兵必敗』



    敵與我皆為人,各有所能,一時雖有高下之別,然世事變化無常,禍害常起於微末

        。若未知敵情,輕舉妄動,是盲也;知不可侮,自恃己能,是妄也,此二者,

        皆非戰勝之道。



④合-結論

        ┌───────────────────┐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

        └───────────────────┘



    老子認為:所以當兩軍作戰時,認為敵強己弱者勝算較大。



    ●《孫子兵法˙軍形篇》:『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孫子兵法˙九地篇》:『投之以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不輕視敵人,意即重視其力量以及己方的損傷,以最壞的打算,爭取最理想的結果

    ,做到這一點,勝算必大。



    韓信的背水之戰,即為例証。



    人性之一,即為對生存威脅具有警覺性,人若無危機意識,必然會鬆懈,此時或傾

        向於感官刺激的追求,或是大腦內部資訊的處理。無論是感覺性或思維性,皆

        無主導因素,故而注意力容易渙散。

    相反地,人若有危機意識,必將當前危機列為首要課題,意識中心即圍繞此一課題

        ,透過神經網路,聯接所有相關訊息之介面,隨時備用。這種情況,即所謂「

        警覺性」提高,此時與其相關之各種刺激訊息,一律自動的優先處理。

    當人之警覺性提至最高時,其優點為:

    1.積極性產生:可以克服生理、心理的惰性。

    2.注意力集中:可以過濾不必要的干擾訊息。

    3.判斷力明快:干擾少,則處理的效率增加。

    唯警覺性不利於全方位的思維和認知,故僅適用於目標明確、問題急待解決之時。



    章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①已知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②說明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③結果



①已知

        ┌────────────────────┐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



    老子認為:我所說的話很容易瞭解,也很容易做到,但天下人卻不能瞭解,更無法

        做到。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

        其道者,眾也』。

    ●《論語˙雍也》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

        道而廢,今女畫』。



    真理本來易知、易行,但一般人能力有限,往往把事情弄得複雜不堪,在長時間的

    積非成是下,很難相信有易知、易行的真理。

    有些有心人為了自彰及炫耀,經常把老子簡單的道理,說得玄乎其玄。以至於以訛

        傳訛,窒礙難行。



②說明

        ┌─────────────────────┐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

        └─────────────────────┘



    老子認為:我的言論都有根據,行事都有所本。他人不瞭解我,實是無知的緣故。



    老子所宗、所君者,皆自然也,自然為客觀真實,故為真理。

    集體社會之結構,有自動的調適能力,基於溝通及互動的關係,個體與個體之間,

    必然有強有弱、有高有低。比較的結果,最強的永遠只有一個,可以得到該社

    會或團體之主導權,以及最多的利益。權利分配依次以降,而弱者則居於下層

    ,分配所得最少。由於這種結構,自然而然會產生競爭,以生物學上的「用不

    用學說」而言,競爭能使族群常保強盛。

    人類社會最初亦沿襲生物界之法則,以體力之強弱為主。及後因經驗之累積,使得

        知識的力量勝過體力,同時亦成為利益分配之主要項目之一。

    唯因知識來自經驗,有知識者才知道知識的重要。也有透過知識,認識到權利的本

        質,從而輕視之者,形成人類社會上的另一種族群。

    不過,在這個知識族群中,同樣沿襲了上述的結構。因之,不同的知識族群,有不

    同的知識能量,儘管如此,在任何一個族群中,永遠有著最強與最弱的分野。

        這種分野的程度,與其族群之總數量成正比,即族群越大,其分野越大。老子

        所言『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即是指因分野太大,故無法明瞭其意旨。



③結果

        ┌───────────────────┐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



    概念分析:被:音「披」,義同。褐:粗毛布的衣服,古時貧賤之人所穿者。



    老子認為:能瞭解我的道者少之又少,能奉行不渝的人更少。所以真知者只得守樸

        藏真。



    ●《論語˙公冶長》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真理僅真人能奉行,真人不多,蓋人本動物,進化至今,始有「靈性」。所謂靈性

    者,是指有可能擺脫原來的獸性,進入能認知真理的「理性」世界。不幸的是

        理性與獸性的立場、目的全然相反,獸性為己,理性為人,兩者矛盾衝突,有

        時會導致人「靈、肉」交戰,心理分裂。

    然而進化持續進行,人必須進入理性世界,否則無法與具有智慧之電腦競爭。道為

    大自然之道,人類僅為「過客」之一,有生有滅,本屬自然。



    章七一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①引述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②說明



①引述

        ┌───────────────────┐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

        └───────────────────┘



    老子認為:上智者,虛懷若谷,貌似不知。不知者,自以為知,是一種缺失。



    人之知者,知天下之大,知己之不足,故而不斷求知,使所知愈明,故為上。

    人不知而自以為知之病有三:

    1.「愚病」-無判斷力、觀察力、聯想力者,缺乏了這三種能力,就如同鸚鵡

          一般,只能人云亦云,無從得知其所知為何也。

    2.「鈍病」-雖能觀察,有聯想運用,常能發人之未發,但無判斷力,無從判

      斷自己所發者是否正確。

    3.「私病」-欲望高,自我心重,此種人不論能力如何,為了名、利,無不強

      自出頭,甚且指黑為白。



②說明

        ┌───────────────────┐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

        │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

        └───────────────────┘



    老子認為:聖人無此毛病,因知此病之害。唯有知其害,始可免此病。



    此病之害,在顛倒黑白,是非不明。病病之人,有警覺性,以病為病,及時治理,

        即可明大道。

    唯今人在物質文明的渲染下,早已脫離自然,處於空調之室,行於高速之車道,目

        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繪聲繪色,虛妄荒謬之極。若謂之病,其病實已深入

        膏肓之間。尚有樂此不疲者,真可謂沈痾不起。



    章七二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①前提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②假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③結論



①前提

        ┌───────────────────┐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

        └───────────────────┘



    概念分析:威:暴力。

    客觀真實:生存為生命之本,若生存受到威脅,生命體必起而反抗。



    老子認為:人民不怕暴力,是以暴亂頻傳,真正的威迫反而到來。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暴政是當政者為達目的,以暴力強迫人民遵從,若人民之生存受到影響,不得已鋌

        而走險,必將以暴力反抗。

    人之所以不怕暴力,是因為生不如死,若心中猶有餘憤,必將以死相拚。



②假設

        ┌─────────────────────┐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

        │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

        └─────────────────────┘



    概念分析:夫唯不「厭」:音「壓」,義同。是以不「厭」:討厭。



    老子認為:勿干擾人民之生活,勿壓榨人民的生存,唯有不壓榨,人民才會擁戴。



    人求生本能之強超過一切,此乃自然之道,不論國家的政策、治績如何,若政府不

        能令人民安居樂業,人民不畏暴政,必將揭竿而起。



③結論

        ┌───────────────────┐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

        │    故去彼取此。            │

        └───────────────────┘



    老子認為:故聖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標榜,珍惜自己而不趾高氣揚。去自見、自

        貴,取自知、自愛。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

        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

        得而臣之乎』?



    聖人已明真理真道,不須世人之讚揚、尊重,更不會貪瀆苛斂。因此,不會擾民,

        不會令人民生存受到威脅,故能相安。

    今之「聖人」則嘩眾取寵,鼓勵人民放縱私欲,然後以利誘之,所求者何?讚揚、

        和稀泥及選票。其票房價值千億,若不貪瀆苛斂,何以補償?疾風知勁草,有

        理想抱負之<敏感詞>人物,必然懷著慈悲之心,無欲無為,謙遜卑下,包容異己,

        然不過是眾綠叢中一點紅,何濟於事?



    章七三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①起

        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    ②承

            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③轉

            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④合



①起

        ┌───────────────────┐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

        └───────────────────┘



    客觀真實:遭遇危險的機會多,死亡的機率也高。



    老子認為:勇於無懼者死亡的機率高,勇於懼者則存活的機率高。



    ●《章七十六》:『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勇於」某事者,衝動堅持之習慣已養成,成為無意識的直接反應。無懼者好涉險

        ,死亡之機會多。衝動而堅持者,面臨死亡之可能性更高。若面對自我,敢承

        認自己懼怕者,則會設法求生,減少死亡的機會。

    須知「勇於不敢則活」還有一則微言大義,一般人以為「勇於敢」是種美德,尤其

    是年輕人,分明是心存恐懼,卻怕別人「膽小、怕事」的恥笑,故常充做勇敢

    。孰知「勇於不敢」與「勇於敢」皆謂之勇,唯其結果不同,一為「殺」,一

        為「活」。



②承

        ┌─────────────────────┐

        │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            │

        │    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

        └─────────────────────┘



    老子認為:這兩種人,一利一害,係天所決定。天厭惡勇於敢的人,誰能知道其中

        的道理呢?連聖人都沒有把握說得清楚。



    懼與不懼,其結果為生死之別,天意如此,聖人真難知乎?非也。

    聖人之難,在難於啟口,蓋其理涉及「天道」,「道可道,非常道」,若已明道,

        何難之有?若未明道,難令之明。



③轉

        ┌───────────────────┐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    │

        │    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

        └───────────────────┘



    概念分析:繟:寬貌。



    老子認為:天的道理是:不爭的人常勝;不多說的人表達最成功;不多要求,自然

    會得到需要的,他坦蕩無私,考慮得最週到。



    ●《章六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論語˙陽貨篇》:『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不爭善勝』,請見《章六八》。

    不言之人,多所觀察,更能知所取捨。不召而來者,蓋有大利,利不召人人自至,

        人不召利,利聚必多。人若無私無欲,客觀而週全,必是善謀者。



④合

        ┌───────────────────┐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

        └───────────────────┘



    老子認為:天道如網,廣大無垠,看似疏散,但卻沒有漏失。



    天道之因果爽然,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唯常人識見淺陋,無緣窺知。蓋天道

        與宇宙同存,其不失者有二:其一為時間不失,人之時間係以日、月計,天則

        無此限制。人事之因果循環或大或小,或長或短,人僅衡諸眼前,輒以為因、

        果已了,實則時尚未至。其二為能量不失,永遠守衡,信之極也。

    天網之疏,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予人以反省檢討之機會。人若知機,另種善因,果

    雖不爽,尚有他果可資彌補。人若愚昧,無視此天網,失在即也。

    是以「殺」與「活」,有因、有果,欲活者,須慎擇善因,若種「殺」因,更應深

    知:『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章七四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①前提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    ②假設

            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③結論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①前提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



    客觀真實:貪生怕死,人性之常。到了民不畏死之時,即表生不如死。



    ●《章七十二》:『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老子認為:到了人民不怕死的時候,執政者怎能以死來恐嚇人民?



    為政者,不顧現實環境,誤以為人必畏死,常以強權暴力,予取予奪。而人耐性之

        極限,非強權暴力者所能知,是以至人民已無由生存時,表示死已不足畏。



    當今世上之禍害,不勝枚舉,但毒品之為害卻是人所共知。各國政府,為防止毒害

    ,無不嚴刑峻法,甚至動輒處以極刑。但毒品之吸食、施打卻日益嚴重,幾至

        氾濫成災的地步。

    在任何笑貧不笑娼的社會裡,生死不過一線之間,然而每天面對的社會風習與生活

        的壓力,卻是人人揮之不去的夢魘。毒禁越嚴,販毒之利潤越高,無祖宗餘廕

        又無一技之長者,無發財之能力,唯有以生命作為豪賭之資。加以人人追求物

        質享受,青少年耳濡目染,外界刺激強度高,自我控制能力弱,或自甘墮落,

        或受販毒集團之引誘,遂成為此一「勇於敢」之特種隊員。

    然而,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動輒聲言向毒品宣戰之鬥士,除了以死威脅毒販之外

        ,是否有「勇於敢」之勇氣,決心掃除社會上「重利輕義」之不良風氣,以正

        本清源呢?



②假設

        ┌──────────────────────┐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



    概念分析:奇:邪也。



    老子認為:若人民真是貪生怕死,則凡是行為不正者,即抓來殺掉。那還有誰敢作

        惡?



    如前節所舉之例,販賣毒品者,動輒處以死刑、無期徒刑。然販毒之人不見少,即

        表示「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死不足畏,可畏的是生不如

        死,或活得不如他人好。

    其實「『民常畏死』的方法不難,只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水準提高了,人人能

        夠生存,社會環境潔淨,自然樂生厭死。

    「生活水準」的提高不等於「富庶繁榮」,唯利是圖者的宣傳伎倆,常將其產品與

        「提高生活水準」混為一談。久而久之,人們受到宣傳影響,遂誤以為擁有該

    產品,即等於「生活水準」得到改善,荒哉謬矣!然人之可憫,正因其不知生

    命之真諦,以致智者為所欲為,以個人的價值觀為大眾洗腦,使有所知,有所

        欲。而其所知所欲者,無非智者所佈之「恢恢人網」,不亦悲夫?



③結論

        ┌─────────────────────┐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

        │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

        └─────────────────────┘



    老子認為:而事實上,生殺大權是天所掌握,若人代行「天道」,則有如代替技術

        高超的木匠砍伐。代木匠砍伐的外行人,很少有不傷到自己的手的。



    ●《呂氏春秋˙貴公》:『夫相大官也,處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

        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鬥,大兵不寇』。



    今世「天道」已失,「人道」正興,以人道代替天道,必然有所損傷。若人不細察

        此中原委,未悉今世動亂之因果,僅於迷中求正,以偏概全,將自我一己之所

        見,強迫他人接受,實乃傷上加傷。

    所以,為政者應明究天理,正本清源。否則,亂中求治,難免要採用「殺一儆百」

        不得已的手段。問題在於今之主政者雖已「傷其手」,而亂並未止。當今法律

        多如牛毛,訟事不絕,牢獄爆滿,犯罪年齡逐日降低。難道是人性品質下降?

        抑或犯了「代大匠斲」之大錯?

    常見學者專家針對時弊,提出建言,卻未見有大知大明者,能一語道破此中徵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代司殺者殺,其後果正為今日社會。



    常有人以人權、人道,或以人之精神狀況為由,為受刑者脫罪。其人善心可感,卻

    未能明理。蓋人行為之過錯,若為有心之失,則其害可知,其兆可察,可資防

        止。而無心之錯,無形無跡,難以防範,其害無以比擬。

    以當今社會之現象為例,除饑荒等天災外,全世界死亡率最高者,首推車禍,而蓄

    意謀殺之案件,千不及一。若只因人之精神狀況不能自制,即罪有可宥,是否

        表示其所犯之過失損害較輕?更何況,人若不能自制,無心犯錯之機會必多,

        對他人及環境之損害更大。

    人生之幸福,與環境息息相關,千載以降,人之所作所為,積非成是,於今尤烈。

    宗教、道德、思想、理念等,其發源之始因,無人追究,卻在殘破的表象上,

    大作文章,似乎非此不足以明其智。古時因人口稀少,聖人遂言:「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而今世界人口爆炸,有陸沉之虞,何者為不孝?人云:「上天

    有好生之德」,好生係指生活之幸福,今則千方百計,維持病人於生死之間,

        所付之代價為何?再如對生命垂危之死囚,必先全力將之救活,再處以死,所

        為何來?富裕之社會,其浪費如此,貧窮之國家,卻餓殍遍地。富強之工業大

        國,不省思其地緣、環境之特殊條件,自傲自大;不明宇宙盛衰相循之至理,

        遂以為其人種及文明優越無比。挾其財,恃其勢,以救星自居,君臨不幸之邦

        ,為謀己利,先毀其文化、風俗、傳統,再灌之以急功近利之觀念,動之、撼

        之,以亂其心,得其利則佔之,無利可圖則棄城而逃。

    似此,可謂「人道」乎?

    佛家之不思善、不思惡,不贊成人間冤冤相報,但卻強調「因、果」不爽。其意即

    為「天道好還」,是委之於自然,不作人為「假慈悲」式之「人道」干預。既

        知「天道好還」,則可知當另一輪迴起伏之時,今之「代大匠」者,必傷至不

        可救藥!



    章七五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    ①起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②承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③轉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④合



①起

        ┌───────────────────┐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    │

        └───────────────────┘



    老子認為:人民吃不飽,是因為稅繳得太多。



    ●《孟子˙盡心下》孟子曰:『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

        緩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



    人民之所以生活困難,是因為政府之苛捐雜稅名目眾多,難以應付。

    為政者每以服務人民為由,窮奢極侈,美其名為國家利益,實際往往為當權之利益

        集團用作<敏感詞>資本,以壯大實力。其利來自人民,謂之「稅」,稅收之名目視

        「食稅」者而定,食稅者眾,則稅目繁又多,且僅見其增,未見其減。

    歷史一再重複昭示,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其崛起之初,必因民「饑」至不可耐,

        遂鋌而走險。迨新政權建立之初,掌權者尚能體會人民之疾苦,故「食稅」常

        少。然因人心貪得無饜,時日既久,奢而入儉難,「食稅」即增矣。設若人民

        尚能忍受,在上者必自矜其功,謂之領導英明,國泰民安。為求百尺竿頭,更

    上層樓,「食稅」增之又增矣。如此因果循環,孰知其極?



②承

        ┌─────────────────────┐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

        └─────────────────────┘



    老子認為:人民之所以難治理,是因為在上者有為妄作,使得人民無所適從,是以

      難治。



    當政者若「有為而為」,不論其理由為何,必然不明「道」之真理,否則當「無為

        而為」才是。既不明「道」,必有私心;既有私心,必以己利為先;既以己利

        為先,人民之利必待己利有餘之時,始為之謀。

    然而,私心既有,何時滿足?以時間計?以數量計?抑或以心理之狀態計?又私心

    僅屬個人?抑或涵蓋家人?家人之家人?家人之家人之家人?

    即使私心得以滿足,於滿足私心之際,怎知民之需求?怎知如何滿足民之需求?又

    如何避免私利與民利相衝突?

    難矣!難矣!



③轉

        ┌───────────────────┐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

        └───────────────────┘



    老子認為:人民之不怕死,是因為在上者貪婪無止,弄得人民無以維生。



    ●《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

        ,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



    人民之不怕死,是因為在上位者利用特權,貪得無饜,奢侈浮華。相較之下,生活

    有如天壤之別。人對事物之認知,完全來自經驗,眼未見、耳未聞,則不知其

    有。居上位者,集眾人之力,「求生之厚」甚易;而眾人在勞役之下,若見其

    上之人「得生之厚」,心必難平,不平則鳴,鳴而不得,遂感生不如死。生既

    不如死,何以生為,無以生為,是以輕死。



④合

        ┌───────────────────┐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

        └───────────────────┘



    老子認為:唯有不追求享受,人生才會平順,這樣遠比養尊處優為好。



    如果為政者恬淡無為,則民風純樸,無聲色之刺激,無貧富之差距。人人平靜安寧

        地生生死死,既無大利令人顗覦,又無大樂惹人瘋狂。利害相差無幾,誰也沒

        有必要以生命為賭注,故能享受生命之樂。

    前已言之,世人愚者居多,明道者寥寥無幾,若以民主投票表決,此說恐得票率為

    零。然而今日為草,明日為寶,君若不信,且待若干年月,「貴生」所遺之災

    害將至矣。



    章七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①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②承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③轉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④合



①起-舉例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

        └───────────────────┘



    客觀真實1:萬物初生,其體柔軟,為利於變化。

    客觀真實2:變化既了,其體僵硬,無以為用。

    客觀真實3:人智亦然,若保持柔弱,則利於學,一旦堅強,即告終止。



    老子認為:人生下來之時,身體極為柔弱,死後卻變得堅硬。



    柔軟弱小與堅強壯大,各為世態變化之狀況。以時間而論,世態變化之始,為「始

    態」,始態隨時間值之增加而衰減,是為「生」,時間值繼續增加,到了某一

    限度,變化不再繼續,是為「終態」,主觀時間值中止,是為「死」。

    在生、死之間,時間狀態連續進行,而時間與能量變化所作的功,便是世態的各種

    現象。現象之一,是量的變化,由小而大者,稱為生長,由大而小者,是負成

    長。現象之二,是質的變化,由柔弱變為堅強者,稱為正成長,反之,則為負

    成長。現象之三,是能的變化,由集中而擴散者,稱為正成長,反之,則稱為

    負成長。

    但凡上述正成長之過程為「成」,負成長為「壞」,而正成長之現象為「住」,負

        成長之現象為「空」(由有化空)。若正負成長之過程交結,則稱為「劫」,

    因劫而死亡者,是為「難」,劫之未成為難者,則為「緣」。

    因此,萬事萬物之變化,不過由始態而終態,在正成長的狀態下,柔弱代表「生」

    機,而堅強代表「死」亡。然而此生、死係指結果,而在任何一事件之進行狀

    態中,柔弱及堅強常交互發生。柔弱代表事之始態,堅強代表終態。始生之時

        不可用,是「潛龍勿用」,堅強時亦不可用,是「亢龍有悔」。因此取捨之道

        ,在於柔弱與堅強之中。



②承-引申

        ┌─────────────────────┐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

        └─────────────────────┘



    客觀真實:同上。



    老子認為:草木初生之時莫不柔軟脆弱,死後則形枯質槁。



    同上節說明。

    柔脆之時,是「水」之善也,水至柔,充塞草木體內,故有生命。『其死也枯槁』

        ,則是水不存也。



③轉-解釋

        ┌───────────────────┐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

        │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

        └───────────────────┘



    老子認為:所以堅強者皆與死亡同類,柔弱則與生存同類。所以兵力太強反而難以

        取勝,樹木長得粗大了,一定會被砍伐。



    ●《七三章》:『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荀子˙勸學》:『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莊子˙山木》:『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問其故,曰:无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同前節說明。



④合-結論

        ┌───────────────────┐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

        └───────────────────┘



    客觀真實1:萬有引力與物體質量成正比,與其距離平方成反比。

    客觀真實2:基於地心引力,重者在下,輕者在上,始能穩定。

    客觀真實3:基於壓力與結構作用,柔弱者居上,始能保全。



    老子認為:強大的在下面,柔弱的在上面。



    ●《易經˙小畜卦》:『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

        中而志行,乃亨』。



    在天體中,萬有引力支配著星球及物體的運動。在地球上亦然,地球引力來自地心

        ,質量或比重在引力作用下,其作用力與質量成正比。故而輕者居上,重者在

        下。同時,在下者受引力之控制力強,穩定性高,變化小,在上則相反。又基

        於引力與摩擦力之作用,物體堆積的最大可能,應為錐形,以其剖面視之,即

        為三角形。

    此三角形之結構,象徵自然界能量狀態的分佈(詳細說明,請見《章一》)。其上

        下所象徵者,於國家結構,則為主政者及人民。若人民強大,而主政者柔弱,

        最符合自然之理,舉凡虛心、明理、見遠、知微、無為而為,皆屬柔弱之象。

        在下者則應無知、無欲、身強、體健,此為老子體系之總覽。



    章七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①起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②承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③轉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④合



①起

        ┌────────────────────┐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

        └────────────────────┘



    老子認為:天的道理,就如同拉弓時調整弓弦一樣,弦太高了,就把它壓低,太低

        了,就升高點。弦長了,就弄短些;短了,再補長一點。



    ●《章二》:『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

        隨』。

    ●《章四十》:『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能量的變化,係根據熱力學定律「熵」值擴散,最後到達宇宙能量平衡的狀態。又

        基於能量不滅定律,故每一種運動的產生,都需要以另一種運動產生的能量,

        作為動力。在動量轉換的過程中,多餘的能量,即形成「熱」,唯有熱,至今

        尚無法全部還原為動能。

    因此,上文『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就是「熵」的作用,亦為均衡律。



    茲以人與人之「感情」為例,以說明『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之天理。

    當感情得之太易,旋得旋失,旋失旋得時,則感情有如飲水,雖有需求,飲之卻是

        淡而無味。若人際交往太廣闊,人與人之間相處時間有限,無法建立深而且厚

        的依存關係,無人能分享內心的感受,反而更增寂寞。再如物質供應過於豐裕

        ,人們沉湎於感官享受之中,人際關係日漸淡薄,難得有椎心瀝血的激情。再

        若養生過厚,名利心太盛者,必然唯我獨尊,其所感者,「無情」也!此皆「

        有餘者損之」。

    在物質未見充裕之時,人不得不依賴人,彼此之困難相同、心事相通,是為同感,

        因感而生情。再以男女兩情而言,若交誼機會不多,一旦有一對象,輒珍而重

        、期而望之。其難度越大,心中堆積之情愫越多,感受越是強烈,其魂牽夢縈

        ,可謂銘心刻骨,生死皆不渝,是『不足者補之』。



②承

        ┌─────────────────────┐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

        │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

        └─────────────────────┘



    客觀真實1:自然界遵從熵的能量擴散定律。

    客觀真實2:人則追求能量的累積。



    老子認為:天道是取多餘的,補不足的。人則相反,專剝奪本就不足的,以奉承強

        大的。



    『雪裏送炭』,『錦上添花』。



    天之所以損有餘而補不足者,是天以均衡律為則。人損不足以奉有餘,即違反了均

        衡律。加以人之能量有限,所明有限,又面臨生存、生活的壓力,在經驗中,

        已被各種社會上「有為之作為」渲染,遂有私心作祟,人人如此,代代如斯,

        有如「滾雪球」。

    雪球可視為「集體利益」,若此利益集團越大,利益越多,其穩定性也越高。為了

        保持正性的增加,必然是『損不足以奉有餘』。

    然人道畢竟無法如天道恒久,人雖欲「損不足以奉有餘」,天卻能「損有餘」,當

        雪球累積至飽和狀態時,就可預知其崩潰在即,此所謂「富不過三代」也。



③轉

        ┌───────────────────┐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



    老子認為:有誰能把多餘的施給不足者呢?唯有有道之人。



    有道者法天行事,故能以有餘奉天下。



④合

        ┌─────────────────────┐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



    老子認為:故聖人有恩於人而不自恃,有功於事不居功,無私無欲不求表現。



    請見《章二》。



    章七八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①起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②承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③轉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主』。

        正言若反。                    ④合



①起

        ┌─────────────────────────┐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



    客觀真實1:水為液態。

    客觀真實2:如施力於水,水分子為力之媒介,能傳達至任何物體。

    客觀真實3:現代化之工具如水刀,為切割鋼板之工具。



    ●《章八》:『上善若水』。



    老子認為:天下沒有什麼比水更柔弱的了,但若用水攻堅強之物,則又無堅不克,

        正因為水最柔弱,故無從取代。



    水之所以弱者,以便利於用也。柔弱者易變,於攻堅之時,可隨機而變,變至功成

        為止。

    侏羅紀之恐龍,碩大無比,堅強無匹,卻為自然所淘汰。人類與之相較,便顯得柔

        弱,為求生存,運用其「虛無」之理智,得以征服地球,建立文明。不幸「禍

        兮福所倚」,人自以為大,自命為堅強,遂與生之道相違。



    工業用之水刀,其原理即以水之弱,以攻物之堅。



②承

        ┌─────────────────────┐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

        └─────────────────────┘



    老子認為:弱勝強,柔勝剛,人人知道,但卻無人能行。



    ●《章卅六》:『柔弱勝剛強』。

    ●《章七十》:『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此即「知易行難」的明証。



③轉

        ┌───────────────────┐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

        │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主』。        │

        └───────────────────┘



    老子認為:所以聖人說:『能承受國民的屈辱,才能領導國家;能為天下負擔起災

    禍者,才能為天下之君主。』



    ●《章十三》:『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受國之垢與不祥,是愛其國也,《章十三》所言之託天下,其理亦同。



④合

        ┌───────────────────┐

        │正言若反。                │

        └───────────────────┘



    老子認為:正道與俗世的看法恰恰相反。



    正反合之邏輯辯証法。



    正道是客觀的、永恒的、無私的,俗見是主觀的、暫時的、自我的。兩者不僅完全

    相反,而且不能相容。

    然而正、反適為一體之兩面,而各主觀之和,適為客觀,客觀實為主觀之參考。老

        子言此,不在指責主觀之舛異,而在平衡過於主觀之認知。



    章七九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①起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②承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③轉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④合



①起

        ┌───────────────────┐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

        └───────────────────┘



    客觀真實1:能量不滅,質能互換。

    客觀真實2:事件存積於人心成為記憶,影響人的潛意識行為。



    老子認為:雙方若有極大的怨仇,不論如何化解,必有餘怨,這樣不是辦法。



    ●《六祖壇經˙懺悔品》:『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

        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人之怨,有可道、不可道者,有可知、不可知者。恩怨既興,因果已成,非人可解

        。強欲解之,必徒勞而無功。



②承

        ┌─────────────────────┐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

        └─────────────────────┘



    概念分析:左契:契指契券,即今之合同,雙方各執一半,以便將來合對。左契為

        左邊一半,以待持右契者來索,此為自甘卑下之喻。



    老子認為:所以聖人待人,就好像持左契般自甘卑下,只給與別人,而不向別人要

        索,不責怪他人。



    ●《六祖壇經˙懺悔品》:『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

        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以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

        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



    解怨不如無怨,無怨不如不怨。遇事如不見他人過錯,僅作自我檢討,有錯改之,

    無則勉之,何怨之有?



    基督耶穌,被釘於十字架上,其意即以自己的血,贖世人之罪。惜乎後人不能體念

    及此,犯罪仍然不斷。



③轉

        ┌───────────────────┐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

        └───────────────────┘



    概念分析:徹:周之賦稅名。



    老子認為:有德之人,如持左契者,只予人而不向人索取。無德之人,則如掌管稅

        收者,只向人索拿,而不會給人。



    ●《六祖壇經˙懺悔品》:『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守空寂

        ,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真至菩提,真

        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有德者無我,有我者無德。我心重,僅知己欲之人,將求而有得,視為當然,若有

        求無得,則以為人皆負我。心中有「人皆負我」之念,動輒恚怒、憤懣不平。

        所行所為無不乖張激烈,是無德之人。

    若我心虛,僅見己非,而人人皆是,唯有謙遜待人,德自全矣。

    人之德已全,進而為玄德,即知人間無善無惡,亦且無我無人,和光接物,真香內

    薰,此解脫之大道也。



④合

        ┌───────────────────┐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



    老子認為:天道雖不偏袒,但卻護衛有德者。



    ●《六祖壇經˙疑問品》:『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恒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

        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天道為無私之道,故無所親。天道即善道,善人行善道,是以善人得天道也。



    章八十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①理想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①理想

        ┌────────────────────────┐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徒。│

        │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

        │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

        │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



    老子認為:有一個土地不大、人口不多的國家,雖有武器但因沒有紛爭而用不到,

        人民安於環境而不願遷徙到遠方。有船隻、車馬,但沒有乘坐的必要;有盔甲

        、武器,卻沒有機會陳列。人民回到了上古結繩記事的社會,滿足於現有的食

        、衣、住及生活習俗。與左右的鄰近國家,彼此動靜息息相聞,但是人民從生

        到死,互不往來。



    ●陶淵明之《桃花源記》。



    此理想之國,人人皆謂烏托邦,吾卻見其必行也。

    數十年後,智能電腦將遍佈各小國寡民之域,人民但以視、聽資訊溝通,身不出戶

        ,卻可以上窮太空,下臨淵地。彼時人類或因核戰之餘,元氣已傷,或因環境

        污染,物質文明破產,倖存者十不及一。彼時人類銳氣已銷,痛恨知識,因電

        腦無私,尚可同存。而地球上所餘不多,人無從挑剔,是以能『甘其食,美其

        服,安其居,樂其俗』。

    悲哉人類,有福不惜福,至福盡禍臨之日,苟有殘餘,尚能不珍惜焉?



    章八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①前提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②假設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③推論



①前提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



    老子認為:真實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不真實。有德行的人,透過行為表現其德,

        而不與人爭辯,喜好爭辯者是無德之人。精通知識者,知道的範圍有限,而無

        所不知者,所知深度有限。



    若不考慮時間因素,則無從証明論理之真假。時間係動態,片刻未曾中止,然常人

    不覺,每每無視時間之重要性。舉例而言:「美食有利」,此言有一前提,即

    食者必處於「未飽」之狀態。否則,人腹已飽,無論何種美食,已無空間可納

    ,何利之有?再曰:「失戀為害」,此亦係假定此失戀者,今後將終生潦倒不

    堪。否則,孰知「再戀」不更甜美?抑或因此發憤圖強,別有所得?

    「信言」為經得起時間考驗之言,「不美」者,因其真實,直指人心,無所雕琢。

        不可信之言,必須講究包裝,惑人耳目,以遂其私。「善者」自知為善,又何

        辯之有?「辯者」固知己之不善,必裝之飾之,以言惑人。人生而有涯,若知

        所知有限,是真知也,故為「知者」。不知己限,妄稱「博者」,是以博惑人

        ,曝己之不知也。



②假設

        ┌─────────────────────┐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



    老子認為:聖人不為自己囤積,施之於眾,其結果是眾人所回饋的多。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

        教,得民心』。



    不積者指有而不存,施與眾人。蓋能施者必先有,由有至無,乃一時之狀況,因果

        循環,受施者既已有,亦可為施者矣。是以循環累積,以眾人之積,施者必有

        增焉,既增必多,施者眾多,人人皆受惠。再以心理層次而言,若以「不積」

        為目的,則應以「施」為手段,目的達到,即有收穫。利人利己,其利最大。



③結論

        ┌───────────────────┐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老子認為:天之道,對天下有利而無害;聖人之道,服務於天下而不爭。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

        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

        焉,分定故也』。



    天生萬物,養育萬物,何害之有?聖人無私無己,為民服務,有何可爭?

    同理,有害於天下者,必非天之道,有為而爭者,必非聖人。



    時間為人之固定資本,伴生伺死,於生死之間,則為能量之變化。能量多變,其中

        之一種形態即為「我」,「我」甫形成,即有累積,若累積者僅能作「功」於

        一時,時過境遷,此類累積實無累積。例如張家長、李家短,除可供一時之消

        遣外,一無所得。如是之「我」若係發生在青少年時,隨著生理之發育,神經

        原未能及時建成有效的網路,智力將停頓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