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5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业力的六种分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6:3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业力的内容,可以分作六门来说。
(一)   业力的发动
从发动上说业力,便有所谓身、口、意三业。
1.             身业
就是身的动作,也就是我们的一切行为,如举手投足等,这又分二:
(1) 身表业______显然动身而有所表示于外者。
(2) 身无表业____表示已终报应未至之间一种隐秘之招果符契。
2.             口业(或称语业)
就是口的动作,也就是我们的一切言音,如爱语欺诳等,这又分二:
(1) 语表业————显然发语而有所表示于外者。
(2) 语无表业———表示已终报应未至之间一种隐秘之招果符契。
3.             意业
就是意的动作,也就是我们的一切思惟,如审虑决定等,这又分二:
(1) 意表业————显然作意而有所表示于内者。
(2) 意无表业———表示已终报应未至之间一种隐秘之招果符契。
进一层说,业的发动虽然可分为三(身、口、意),而实则只是以一个意业为主。因为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必先由我们的意,审虑此事应做否,次乃决定此事应做,然后才动身发语。这便是意业的三种思:一是审虑思,二是决定思,三是动发胜思。所以身、口、二业实应摄于意业之中。像这样由审虑、决定二思以至于动身发语所造的业,便谓之“故思业”,否则谓之“不故思业”。
(二)   业力的德性
从德性上说业力,便有所谓善、恶、无记三业。
1.             善业
就是一种白善的业。这又分十,并且各有上中下三品。
(1) 救护生命———不杀生
(2) 布施资财———不偷盗
(3) 勤修梵行———不邪淫
以上是三种身善业。
(4) 说诚实语———不妄语
(5) 作利益语———不绮语
(6) 善言安慰———不恶口
(7) 和合彼此———不两舌
以上是四种语善业
(8) 常怀舍心———不贪
(9) 恒生慈念———不瞋
(10)正信因果———不痴
以上是三种意善业。
2.             恶业
就是一种黑恶的。这又分十,并且也各有上中下三品。
(1) 杀害生命———杀生
(2) 不与而取———偷盗
(3) 非法行淫———邪淫
以上是三种身恶业。
(4) 作虚诳语———妄言
(5) 作杂秽语———绮语
(6) 作粗恶语———恶口
(7) 作离间语———两舌
以上是四种语恶业。
(8) 贪欲无厌———贪
(9) 时生瞋恚———瞋
(10)常怀邪见———痴
以上是三种意恶业。
3.             无记业
就是一种非善非恶的业,不能记为善或为恶,又不能记受苦果或受乐果。除前两业之外,都属于此。
进一层说,上面所说的善、恶、无记三业,只是就平常的散心境界而言,实则还有一种定心境界,就是那些修世间禅定的人所造的业。所以散善业之外,另有一种禅定业(禅定业有八: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再进一层说,上面所说的禅定业等,又只是就世间的凡夫境而言,实则还有一种贤圣境界,就是那些修出世间圣道的人所造的业。所以有漏业之外,另有一种无漏业。
(三)   业力的果报
从果报上说业力,便有所谓福、非福、不动三业。
1.             福业
就是由善业而招乐果。这只是就欲界说,又可分为二:
(1) 人业———中品十善业所感,生于人道中,受其善报(其下品十善业,则生于阿修罗道中。但阿修罗常分摄于人天鬼畜四道之内,故法相宗不别立之)。
(2) 天业———上品十善业所感,生于天道中之欲界六天,受其善报。
2.             非福业
就是由恶业而招苦果。这只是就欲界说,又可分为三:
(1) 地狱业———上品十恶业所感,生于地狱道中,受其恶报。
(2) 饿鬼业———中品十恶业所感,生于畜生道中,受其恶报。
(3) 畜生业———下品十恶业所感,生于饿鬼道中,受其恶报。
3.             不动业
就是由禅定业而招禅定果。这只是就色界、无色界说,即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凡八天。这也就是天业,但胜于福业中之天业。
又此中初禅,内有寻伺之火,同于欲界,故与欲界同被火灾。二禅内有喜水动涌,故与欲界初禅同被水灾。三禅内有乐受,出入息风摇鼓如故,故与欲界初禅二禅同被风灾。四禅以上,息风亦无,故三灾不及。
进一层说,上面所说的福、非福、不动三业,只是就世间的凡夫境界而言,实则还有一种贤圣境界。就是这些有漏业的果报之外,还有那些无漏业的果报。
(四)      业力的分量
从分量上说,上面说业力,便有所谓定、不定二业。
1.      定受业
这是由故思(故意)所造重业,决定受报,且受报的时分也有一定,便谓之定受业。在顺现受等四业中,可分为三:
(1)顺现受业__现生受报
(2)顺生受业___次生受报
(3)顺后受业__第三生已去受报
(4)顺不定受业__见下
2不定受业
这是由故思(故意)所造轻业,不定受报,或受报的时分不定,便谓之不定受业。在异熟定等四业中,可分 为三:
(1) 异熟定业___报定时不定
(2) 时分定业___时定报不定
(3) 二俱定业___见上
(4) 二俱不定业__时报俱不定
进一层说,若人造业,虽是出于故意,但如果后来得到圣位中的解脱,便无所谓定受业了。就是未得解脱的人,若在造业后能深自追悔,或更能加以对治,也能转定受业为不定受业。
(五)   业力的作用
从作用上说业力,便有所谓引、满二业。
(1) 引业
   引生“自他同一”的总报,谓之引业。凡国土界趣根身的相同,均属引业所引。譬如画师白描一些人物的轮廓。
(2) 满业
圆满“彼此各别”的别报,谓之满业。凡寿、夭、美、丑、穷、通的差别,均属满业所。譬如画师就那些白描的人物轮廓上细施彩绘。
    进一层说,出世间的圣者有一种不思议业用,便远胜于世间的引、满二业了。
(六)业力的交互
从交互上说业力,便有所谓共、不共二业。
1.共业
多人所感,共变共享。此又分二:
(1) 共中共业———如山河等,有情共同受用。
(2) 共中不共业——如田宅等,私人独自受用。
2.不共业
一己所感,自变自用。此又分二:
(1) 不共中共业———如身体等,他人相依受用。
(2) 不共中不共业——如眼耳等,一身独自受用。
    应当注意的要点
(一)      业力的发动主体,只是我们的“意”。就世间法说,上生天宫,下堕地狱,都是以这个“意”为主。就出世间法说,超出三界,妙证菩提,也都是以这个“意”为主。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真佛教”,所以学佛的人应善于净化自己的心意识。
(二)      业的力量虽是强大,可是到了贤圣位中获得解脱的境地,它便转移了,消减了,甚至就此灭失了。就是未得解脱的人,也只要能深自追悔,或更能加以对治,也就可以使它转移、消解。所以我们要想避免那些业力所招的苦果,最好是求得解脱,其次便是追悔对治,学佛正从此处着眼。
(三)      学佛的人又实在是依着业力的原则而修。第一步的持戒,便是制约我们身、口、意三业的发动,以免更造不善的业而招有漏的苦果,更由意业的领导入定修观,悟彻这个业力的幻轮,而由此别积无漏业,以求超出这些苦的三界四劫。成佛之后,乃妙用三业,普利有情,那时三业的作用和功德便不可思议了。
因果的四條法則
佛教因緣與業報的基本思想,謂業因必然生起相應的果報,這被視為法而如是的法則,稱“因果律”。因果律大略包括四條法則:
一、         善惡業因必生同類的果報。謂善業必得善報,惡業必得惡報,無記業不受報,善惡雜業(黑白業)得善惡雜報,無漏業得無漏果報,有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彼此不雜,絲毫不爽。《栴檀越國王經》雲:“罪福回應,如影隨形。未有為善不得福,為惡不受殃者。”此非天意神定,而是由業力本身的作用所決定。業力最大,有因必有果。《大涅盤經。獅子吼品》雲:“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業。”謂既造了善惡業,便不能不受報應。
二、         自作自受,不由於他。謂業因所生果報,必由造業者自己或自己的延續來承受,不能由他人替代。《佛般涅盤經》雲:“父有過惡,子不獲殃;子有過惡,父不獲殃。 善惡殃咎,各隨其身。”
三、         果依眾緣,報通三世。謂業因雖必生果,但果報的成熟,須具備條件,若條件不備,時機未熟,尚不受報。因此,報應通於三世,未必報在今生現世,也可能報在來生,用至極為遙遠的後世。有現、生、後三報說。但縱使相隔多劫,變終有受報之時。《大寶積經.入胎藏會》雲“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四、         業由心造,業由心轉。業國雖大,但終歸為自心所造,自心有自主性,而且業性本空,幫可由心造作善因、無漏因而得善、無漏果報,已造惡業之報亦可由修善,或別造強因遮止暫不受,或由觀心、發願、念佛、持咒、懺悔等而消滅不受。業必受報,唯對不修佛道者而言。《優婆塞戒經》雲:“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道,是人能壞極重之惡,如阿伽陀咒及除毒寶破壞惡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