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讽刺意味的是,最早得以阅读古卷本身的戈尔伯并没有受到会议邀请,「也许又是嫉妒心理在作怪,他们不愿看到一个知道的比自己多的人出现,也不愿意听到一个高明得多的假设」。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戈尔伯自我解嘲道。
8 s( F: `, H: V, p% U4 I5 e 这次学术会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党同伐异的气氛,哈特穆特.斯泰格曼,这位德国著名的古卷研究专家抱怨说,组委会被一小撮学阀所控制,有些学者在受到邀请时,竟提出不想在会议上见到自己的同行冤家为出席条件。组委会成员之一、北卡大学古文献学专家祖迪.马格奈斯表示,他们将尽快筹备新一轮国际研讨会,以便在研究界达成必要共识,从而使「死海古卷」的研究工作排除非学术性的障碍与干扰。 ! F; K3 ^- w$ q" J7 {) I& v+ B
死海古卷研究的「义利之辨」
, R. B- H2 ~, u! v5 ~ 「死海古卷」自问世以来就与种种现实利益纠葛密不可分。1947年4月17日,希伯来大学考古系系主任伊莱贾撒.苏肯尼克从伯利恒文物贩子加里尔.沙辛手中得到最初发现的三卷文书的次日,联合国批准成立以色列国。由于这些文书被证明为「旧约圣经」的不同抄本与早已散佚的犹太教祷文,使许多犹太人认为以色列国的建立实在是神授天赐。 4 J0 @6 I2 A" c, \1 e4 c
苏肯尼克之子叶盖尔.亚丁也是一位古卷研究的知名专家,1967年当以色列在著名的六日战争中攻占伯利恒后,亚丁在占领军协助下,收集了许多流散在此地的古卷残片。在经过10年艰苦卓绝的研究后,亚丁出版了他的研究专著,他断言这些文件是上帝在西奈山上亲自授予犹太人的***律法,由艾塞尼教派创始人在现场笔录。这一论断无疑引起了其它研究者的激烈反对,德国学者哈特穆特.斯泰格曼援引其它艾塞尼教派文献,证明它们与死海古卷的文风及教义大相径庭,由此证明古卷的撰写者们实为早期基督教徒。
/ s2 g! P' C+ H 由于绝大部分古卷为以色列政府所独占,只有以罗兰.德.沃克斯为首的7人研究小组才能幸运地在研究工作中直接接触到这些珍贵文本,翻译与评论工作不可避免地以近乎爬行的速度进行。直至90年代初,只有大约一半的文献内容被公开披露。学界顺理成章地将这种拖延归咎于懒惰和阴谋,指责研究小组是一群名利之徒,为了稳固自己的研究巨擘地位,不惜奉行学术保护主义。
! U; w! ^" c" y# r+ ]5 ] 委员会的垄断终于在1991年被美国辛辛那提希伯来协和学院的学者们打破,它们利用计算器虚拟软件和一部公开发行的古卷名词索引,成功地「拼」出了一章古卷,尽管这部「拼凑古卷」的研究意义不大,但它向垄断的委员会传达了一个明确无误的宣战信号。一个月后,以色列政府迫于压力,承诺将逐步向外界透露古卷的影印版本,并加快研究小组的工作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