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83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歷史與現狀] 藏传佛教与喇嘛们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7:2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徒步墨脱都已经成为历史达半年之久,又正巧赶上<敏感詞>的骚乱,半年前成文的东西现在发出来倒成了有点应景的文字,实非所愿,只是似乎现在可以少一点口水官司。

纵观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在自然环境严酷的地区。都是出自对现实苦难的无奈,对大自然中各种强大力量的无奈,而沉入对来世的渴盼。

在那木错湖边曾经有一个来自德国的中年女人问我:<敏感詞>的佛教信徒为什么如此专注于转经朝佛。我说,这些纯朴善良的人们在与高原的斗争中,总是弱者。他们想通过这种心理的安慰,洗清自己前世或今世的罪过,追求一个光明的来世。她又问我,那他们的来世恐怕多数还是在不宜人类生存的<敏感詞>,怎么办?我彻底无语,不知怎么回答她。

<敏感詞>人自古以来生活在缺氧、严寒、交通不便、资源贫乏、气候严酷、疾病流行、生命短暂的世界屋脊,生活极为艰难。处在这样生存状况下的藏族先民对于来自印度的佛教一拍即合﹐如获至宝,笃信至今,绝对不是偶然的。因为它給藏族人提供了解脱苦难,超度来世,升入天堂的安慰和希望。有趣的是,汉地禅宗也曾传入<敏感詞>,並在藏王赤松德赞的主持下,与喇嘛们辩论,这便是<敏感詞>历史上有名的“顿渐争辩”( 禅宗主张“顿悟”——即身成佛”﹔喇嘛教主张“渐悟”---渐次修行﹑经过许多世后成佛)。最后以顿派告输而终结,汉族僧人被遣送回内地,禅宗在<敏感詞>从此被禁。因为藏人再怎么悟,也没办法法把世界屋脊想象成天堂与乐园。董仲舒有言:“天不变道亦不变”。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敏感詞>的自然环境﹔“道”则可以理解为藏族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只有理解了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敏感詞>佛教的前世今生。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敏感詞>民族的根本特征。汉藏两族虽然同为黄种人,外貌十分相似,文化却很不相同。最明显的当然是语言,但这只是表面的差异。更深刻、更本质的差异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集体无意识,它起源于生存环境的差异。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里说过﹕“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自然的联系似乎是一种外在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得不把它看作是精神所在而表演的场地。它也就是一种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础。”汉族自古以来生活在黄河与长江流域,物产丰富,气候宜人。人间即是乐园﹐现世犹如天堂。所以汉族形成了一种所谓的 “实用理性精神”。所谓实用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界生活﹑伦理感情和<敏感詞>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7:24:30 | 只看该作者
讲个笑话可能会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汉族人的“实用理性精神”。 其实汉人什么信仰都没有。只要到了关键时刻他们才想起有神有佛这回事情来。比如想要生个儿子,想要升官发财,想要风调雨顺等等。他们才会去佛寺烧香磕头﹐直截了当地祈求菩萨保祐他們现世的梦想,而不是超度来世。汉族人对宗教的实用主义用到达了佛道不分,见庙就拜的地步。所以汉族历史里从来没有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的历史,却有宗教自由和宗教宽容的传统,只是到了毛泽东的时代才出现例外。

与此相反,原旨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原教执主义类似)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追求现世的功利,而是超度来世。它认为人生充满了生老病死等苦难,人要摆脱这些苦难必须清心寡欲﹑反复苦修﹐经过多次转世轮回,功德圆满之后,才能跳出轮回,摆脱苦难,立地成佛,即所谓修成正果。藏族的原始宗教是苯教,佛教传入后,与苯教斗争了很久,才取得统治地位。喇嘛教把苯教的灵魂不死,同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超度来世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藏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或集体无意识——就是“信仰高于理性,来世重于现世”(而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试图使用汉族人的“实用理性精神”与<敏感詞>的“信仰高于理性”作战,效果不彰就是源于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差异)。

现实生活越是艰难的藏人,对宗教的信仰越是狂热,对来世的渴望越是迫切﹐对喇嘛越是尊敬﹐对寺庙越是慷慨。尽管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一字不识,根本看不懂佛经,也念不通一句佛经,对佛教的思辨哲学一窍不通,只会口诵“六字真言”,手转经筒(据说每转一次经筒就相当于念了一遍经文,这是为了方便不认识字的藏民朝佛而设计的东西,现在几乎已成为藏族的标志性物件),五体投地磕长头,向寺庙供奉尽可能多的钱物,祈求来世投个好胎。这样的人却是世上最虔诚的佛教徒。

至于喇嘛们的宗教﹐是和森严的等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吴忠信(曾任国民党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1940年亲自主持十四世<敏感詞>——就是现在还活在印度的那个<敏感詞>的坐床仪式)在给国民政府的报告里描述过当时的宗教制度。他说:“喇嘛初入寺庙,概称学徒,由寺內担任教师之喇嘛,教以藏文之拼音及文法等,大约三四年或四五年卒业,始授以经典,再约三四年,经考试及格,得称喇嘛。在学徒期间,须为寺中服杂役,升喇嘛后,则除诵经外不做他事……所有喇嘛,必须研读显教经典,约二十年读完,得应格西考试,及格后,再入密宗学院,学习密宗经典,十数年后,积资可升法师或尊者,最后得升甘丹赤巴,造佛学之绝顶,然此仅为少数喇嘛,多数于考格西后即停止再进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7:24:47 | 只看该作者
以上的描述只是记录了喇嘛们的宗教的基本过程。但是吴老先生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多数于考格西后即停止再进也。”的原因。那是因为要想进一步升上去,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只有那些出身富庶人家的喇嘛才能有足够的金钱物资供奉寺庙,才有机会进阶。而穷人家的孩子从进入寺庙那天起,除了要忍受无穷的杂役外,稍有面貌英俊者还要忍受高级喇嘛们的鸡奸。

宗教——至少<敏感詞>的佛教——是一种要求人们盲目服从的、非理性的意识形态。当它和用权力强迫人们无条件服从的专制<敏感詞>结合在一起,变成政教合一的精神——世俗力量时,便拥有不容质疑、不容挑战的绝对权威。这种权威只有人格化才能发挥<敏感詞>和组织功能,这便是罗马教皇和<敏感詞>喇嘛的由来。按照喇嘛教的說法,<敏感詞>喇嘛是慈悲菩萨观世音的化身。所谓菩萨是已经修成正果、证得菩提的候补佛陀。他们帮助受苦受难的芸芸众生超度来世,即所谓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感召凡夫俗子﹐观世音菩萨便化身为肉胎凡人,就是<敏感詞>喇嘛。肉胎凡人自然会死亡,于是便有<敏感詞>喇嘛的转世(班禅喇嘛则是无量光菩萨的化身)。<敏感詞>喇嘛开始只是宗教领袖,另有藏王(蒙古军阀)作为世俗领袖治理政务。1751年乾隆皇帝废除藏王制,授权七世<敏感詞>喇嘛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治理<敏感詞><敏感詞>事务,从此<敏感詞>喇嘛兼任<敏感詞>領袖。政教合一的体系正式形成,<敏感詞>喇嘛成了<敏感詞>的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7:26:11 | 只看该作者


正如达瓦才仁(<敏感詞>集团臭名诏著的发言人。经过这次314,应该是天下共知了)说的:“民族、宗教、文化、<敏感詞>。<敏感詞>在<敏感詞>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宗教和文化。因为<敏感詞>人沒有什么<敏感詞>观点,<敏感詞>人沒有一个政党,它的观点就是宗教。<敏感詞>民族不是一个<敏感詞>的民族,而是一个宗教的民族,它把自己的全部而不只是大部的精力都投入了宗教,它对<敏感詞>並不感兴趣。”《喇嘛王国的覆灭》一书的作者,美国人戈茨坦指出,<敏感詞>的宗教与农奴制度紧密结合,互为支柱,就像欧洲中世纪的天主教会与封建制互为支柱一样。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凡是将自己交付于神的万能的人,凡是相信一切发生和存在的事情﹐都是出于神的意志而发生和存在的人,他就永远也不会想法去消除世界的缺陷,无论自然的缺陷或<敏感詞>的缺陷。”

藏族人既然认为世上发生和存在的一切都是前世命定的,並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投入了超度来世,就没有心思和精力去改造<敏感詞>和发展科技与生产。藏文典籍几乎都是有关于佛学和文史的,直至1984年中国政府出版的第一套藏文科技詞典问世,藏文从来就没有科技词典,也几乎沒有科技词汇。今天,中国最大的五种少数民族语言(蒙古、维吾尔、朝鲜、哈萨克和藏)中前面四个民族都能用母语教授自然科学,只有藏文因没有成熟的科技词汇而无法做到。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表现,科技词汇的缺乏反映了科技思维的缺乏。科技需要理性思维,这和非理性的宗教思维本来就是矛盾的。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势力百般阻挠科学研究,甚至残酷迫害科学家就是明证。上个世纪的上半叶,<敏感詞>的宗教势力千方百计地阻挠英文学校的开设,也是因为害怕引来西方的科学思想与理性思維。

<敏感詞>的宗教虽然不关心科技与生产,却消耗了<敏感詞>的大部分财富。1950年以前,<敏感詞>耕地约300万亩,寺庙和上层喇嘛占有40%。1959年拉萨的三大寺(哲蚌﹑色拉﹑甘丹)共占有土地14.7万亩,11万头牲畜和4万多农奴。在一般的情況下﹐寺庙所属的农奴要把收成的70%以上交给寺庙。寺庙不仅拥有农庄牧场和农奴,还从事商业和放债。<敏感詞>喇嘛自己的放债机构1950年放债藏銀303.9万两,年息10%。哲蚌寺历年放出的高利贷粮食累计达1亿6千万斤,银元1亿多元,债息收入占其全部收入的四分之一。寺庙放债的利率,借钱在30-50%,借粮在25%。此外,寺庙和喇嘛还从香客那里得到大量的布施。当农奴将大部分收获交给领主(政府、寺庙、贵族)后,还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寺庙和喇嘛,所剩下的只够维持生存,不可能有资金来扩大再生产。而今天,在<敏感詞>很多最贫穷的县,农牧民还在象以前一样供奉当地的寺庙,甚至把国家发的救济粮都变卖捐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7:26:40 | 只看该作者
英国人贝尔(Charles Bell)曾援引噶厦政府1917年的财务报告分析<敏感詞>的收入和支出。是年噶厦政府收入72万英镑,布达拉宫收入80万英镑,噶厦政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27.4万英镑给布达拉宫。政府的收入来自税收,放债和政府拥有的庄园、牲畜等。除了噶厦门政府、各宗(相当于县)政府也要拿出约一半收入给寺庙。正如戈茨坦指出的,<敏感詞>的喇嘛通过政府津贴、寺庙庄园、民间化缘和寺庙自己的金融活动吸收了<敏感詞>的大部分财源。

寺庙的钱用在哪里?第一,耗资巨大的宗教活动。每个藏历新年的法事活动要耗去布达拉宫年收入的62%。1958年<敏感詞>有2711座寺庙,每座寺庙里都有无数日夜燃烧的酥油灯。第二,供养喇嘛。1958年<敏感詞>喇嘛占总人口的11%左右。平均每两户平民要供养一个喇嘛。第三,寺庙的建筑和佛像等设施。<敏感詞>寺庙的众多与豪华经常让游客惊讶。只要看看布达拉宫里历代<敏感詞>灵塔的造价和所耗费的黄金、宝石的数量就可见一斑了。毫不夸张地说,旧<敏感詞>的经济不是为人服务的,而是为佛服务的。戈茨坦在他的书中说:“<敏感詞>宗教对<敏感詞>财富掠夺之剧烈,连中世纪的欧洲都望尘莫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7:27:56 | 只看该作者


<敏感詞>喇嘛多次为<敏感詞>政教合一的农奴制度辩解说:佛教是禁止杀生的。农奴主和噶厦政府从来都不随意处死农奴和囚犯。不过他们惯常的做法是,剜去农奴们的眼睛;砍断他们的手脚;把犯人鞭打得快要死以后将他们放走,让他死在别处。这样<敏感詞>就可以说:“这是神的旨意!”

<敏感詞>的密宗的灌顶仪式更是令人发指。根据黃教(又称格鲁派,<敏感詞>喇嘛即是派教主)创始人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卷十四﹐灌頂是修密宗时必需举行的仪式。一个僧人从入密門到修炼最高密法无上瑜伽密,要按照次第进行行多次灌顶。密宗視灌顶为最庄严、最神圣的仪式,未受灌顶者是不能修炼密法和阅读密宗经典的,否则不仅得不到成就,死后还要下地狱。

灌顶仪式必须由金刚上师执行。仪式在曼陀(绘有佛像、法器的修行道场)前举行,事先受灌者要沐浴,穿着盛装,由上师手持一个內装“圣水”的宝瓶,向受灌者头上洒水,再用以人的头盖骨做的碗装青稞酒让受灌者喝。最高级的灌顶仪式是修无上瑜伽密之灌顶。其过程是﹕修密弟子找一个12岁,16岁或者20岁的处女,引到密室內用幔帳包围住的屏內,将此女献给上师长,此女被叫做“明妃”(佛母)。然后由上师加持“金刚莲花”(男女生殖器),将“俗女身观空后,生天女身”。然后上师携“明妃”进入入屏幕內,行“大瑜伽怛特罗法”(“男女和合之大定”,通俗地说就是性交,然后“入定”)。弟子在幕外以布遮目跪候。事毕,上师携“明妃”至幕前,以大拇指和无名指取“摩尼宝”(精液)置于弟子口中,同时念诵《金刚曼经》。弟子要诵意为“希有大安乐”的咒语,把“摩尼宝”咽下。而“明妃从入定起,不着衣服,于莲花中取甘露滴(处女血),同样置于口中,亦如上而饮”。这就是所谓密灌顶。灌顶后,弟子去遮目布。上师将“明妃”手置弟子手中,然后以自己的左手执他们的手,以自己的右手持金刚杵置于弟子头顶,教训道﹕“诸佛为此证,我将伊授汝。”然后令弟子与“明妃”如法修“和合之大定”,“引生大乐”。

所谓灌顶名为宗教仪式,实为轮奸少女。四十岁上下的朋友应该有人记得1987年《人民文学》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文章里描述了一名叫桑桑扎西的少女被选中成为“明妃”,到灌顶后致死的全过程。以为描写太过写实而被禁止发行,当时的总编辑刘心武因此而被免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公共图书馆翻翻,看是否还可以找到这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7:28:1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那些被藏传佛教感动得感激涕零,认为在那片透明蓝天下的宗教是如何纯洁,如何可以荡涤灵魂的小资女人们看了这样的过程会有何感想?如果那个被选中的“明妃”就是你,你又会有什么反应?我想没有哪个人会告诉我她要为了自己的信仰去献身!

去年9月出发去墨脱徒步之前的两周,我因为工作的原因远赴英伦。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穿梭于英国的4个城市之间。回国的时间与飞拉萨的时间只有27个小时的间隔。在怀特岛的朋友约我去他那里做客。怀特岛是英国的一个度假圣地,位于英国的最南边,过海就是法国。朋友在当地开了一个中医诊所,抵埠的当天下午,朋友的病人——一个年过七旬的英国老太太邀请朋友去她家里喝下午茶。朋友索性也把我一起拉上,免得一个人在诊所里守空房。

老太太的丈夫已经有八十多岁,是英国皇家空军的老兵,去过缅甸和印度,曾经和中国远征军一起打过日本鬼子。我大舅也是远征军的一员,因此话题就多了起来。话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老太太转到了宗教问题上。我废了不少口舌才说明白,孔子的思想是一种哲学思想,而不是宗教。在聊到中世纪英国的宗教时,老太太随口而出的一句话,几乎把晒着太阳,端着红茶的我,从沙发上震到地下。仿佛那声音是从天外飞来,而不是出自我的对面。

她看着我,缓缓地说:“卡尔.马克思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