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83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世纪单兵装备漫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16:5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节刀剑篇5 F' Z4 u; l  f- A, [6 T( u/ _1 n
  剑者,人所带兵也。' Z0 \7 i( @( y: L8 f# x
  中世纪的欧洲,剑是力量的象征,或者王权的代表。骑士的配剑是骑士精神的化身,被赋予神圣的性质和独立的生命。如矮子丕平到查里曼的法国国王明文规定:'骑士如被俘,不得用自己的剑当赎金。''哪怕失去人身自由,不能放弃自己的剑。'罗兰在战死之前所作的,就是将配剑在石块上猛砸,不让落进异教徒手中。* l3 O  ^% X% x7 j6 W) r* ^$ E
  从苏美尔发现青铜的秘密,到温泉关的三百壮士,以及罗马帝国装备的还是青铜武器居多。后来实战中使用过的剑多为手工打制的铁剑,也有少数钢制的,但冶炼质量多半不过关。武侠书中什么百炼精钢剑是满口胡柴。常见的剑有下列的种类:
' g% i3 E! T- X
& A- K! R# p0 I8 t* _% ~2 {1 t. f  罗马式短剑:这种武器的出现与罗马军队的作战思想有关。首先是远距离投掷标枪,近距离接敌时用一人高的盾牌防护全身,排的又是摩肩接踵的密集阵,个人没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故而使用的剑很短,主要用于刺击而不是砍削。青铜浇铸,长度一般在30-40公分,格斗时尽量刺入对手的要害部位,心脏或腹部(《角斗士》拍的极为真实)。
4 k  e/ V0 d; F1 g  G& B# |. I
* `# p+ q$ S8 v* b% ^3 Z/ a  英格兰宽刃剑:奇幻小说中最常见的兵器,实际上,亦是中世纪欧洲军队最普遍的装备。长3英尺左右,单手挥动。剑有两刃,一击不中,不用翻腕即可回击。十字形把手多为铁或黄铜所制,剑柄末端常有一圆球,非为装饰。注铅,以维持用力砍劈时手腕的平衡。自罗马帝国湮没后,这种兵器广泛的出现在各个战场上,从百年战争到红白玫瑰,从《勇敢的心》到《十字军骑士》。直到14世纪,锁子甲取代简易的皮甲,沉重的宽刃剑逐渐失去用武之地,退出历史舞台。; |# v1 B! s; M. z# a
) V5 k: T7 Z3 G& V
  弯刀/马刀:可视作弯曲的单刃剑,长3英尺左右。在高速奔驰的坐骑上,割削对手的颈部是最常见的用法。弯曲的锋刃更容易加工,由于在马上交错只有一瞬,所以只要一侧开锋。刀柄早时也是十字,其后为了保护推刺时的手腕,刀柄被铸成篮状或杯状。摩尔人与阿拉伯的骑兵最多使用,看过《铳梦》的朋友对凯莉的大马士革刃一定印象很深,被誉为其时兵刃中最锋利者,主要为十字军所用。大马士革钢刀锋利、不锈、韧性极好,可弯至直角。其冶炼的秘诀是加入铝使晶体更小,不易折断。以及在煅打中反复淬炼,大英博物馆中一柄1990年出土的大马士革刃上有15道细微的折痕,虽埋藏数个世纪仍光亮如镜,一如出炉时的冷艳。
2 f- j+ [, s" x. F8 Q9 l+ ~3 Z) ]' }, }+ ]
  短刀:小号的弯刀,长约7-10公分。主要用于近距离贴身格斗,故剑柄用黄铜打成杯状。为海盗所用,伟大的时代!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后式微,沦为装饰。
, |5 i  w5 n8 b( \4 b* W8 e/ M! [$ j  r; ]
  长剑:宽刃剑的细长版,但仅有一侧锋刃!没有大规模用于实战的纪录,多为男士装饰,或用于决斗。手柄篮状保护手腕不收割伤,可同时与多个对手作战。西班牙人是用此兵器之高手,绕着圈子快速出剑挑刺,煞是美观悦目,详见《佐罗》。2 _1 Y  l) n7 @( h- z

9 b- p9 c/ v7 ], n6 ~' S$ K, ?  刺剑:形状像今天比赛用的花剑,最早出现时并不是武器。而是为了检验铠甲的质量,用剑在上戳刺看能否贯穿,因而得名。后亦成为装饰品,或者决斗。盖长剑上修饰过多分量过重,故而刺剑成了欧洲剑客的标志。出剑更快,但杀伤力极小,避开要害,别的部位被恶狠狠捅个透明窟窿亦无碍。使用典范,参见《三个火<敏感詞>》。5 r& d* u& f( k; D0 s

1 E8 A$ j3 y6 i+ R  花剑:最后一种欧洲剑,四两拨千斤。碗形的护手可以卸开重武器的攻击,其杀伤力在于良好的弹性。今天仅用于击剑运动,在黑火药刚在欧洲出现时曾经作为火枪兵的防身武器,但没有实战交手的经历。
/ v! [/ M3 z# G5 a6 n7 r) z, Z1 h' G8 n3 [/ n1 s. ^
  双刃大砍刀:苏格兰人用的双手兵器,长达1.2-1.5米,锋刃蜷曲。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罗宾汉》中有这么猛大一把,由那位摩尔老爹使用。端的是厉害非常,最适合独自冲进大群敌人中左劈右斩。在下一直不解为什么要开两刃,历史上仅为苏格兰的高地民族使用。作为身份级别的象征,只有部落首领方可使用,代代相传。
( X6 }5 Z3 Q$ j
- G( r- N. A$ e  }" X+ G* ^  R  匕首:加长的小刀,近距离混战时专抹对手的脖子,有多种形状和别称,目的相同。最特别的当属14世纪英军装备的一种称为Misericord,长度两掌,弹性好。可以轻易的插进胸甲的接缝中,刺进心脏就结果一名骑兵。阿金库尔战役这种武器解决了大量重骑兵,现仅见于博物馆中。
8 ^" }- D0 t7 T  H" f" f0 s9 G
1 }9 e. O3 O9 n4 ]  太刀:日本武士的招牌。微弯的刀刃长度米许,材质是高碳钢,硬度高但脆。刀面经过抛光,常看到武士有事没事拿着白绢在拂拭,长刀如雪,实则乃其含碳量高,不擦若受潮会变黑。冶炼时淬炼30次以上,截面中的晶层多达百万。最后一次经火时以粘土包裹以便减缓刀的冷却速度,这样的锋刃极硬,刀背更具弹性与韧性。太刀是刀剑铸造的顶峰之作,欧洲未有同样锋利者。- |6 \4 U6 o& A. r2 n) `

+ k% `3 X/ \4 F: H# v  腰刀:与太刀成一对,长度略减,约为70-80公分。材质相同,常用于宗教礼仪,比方剖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16:52:5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弓弩篇# d- X. o' U- F. d7 j% Z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 D4 }4 d1 H4 M- X6 w8 b9 S8 p  弓者,揉木而弦之以发矢。最简单的曲射武器,常用于射程较短,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弓非到用时,不可轻开,否则弓弦会失去张力。一般也不能遇水,下雨天要将弦取下。合成弓除外,水会使得弓体易折,弓弦变松。对于身披铠甲的对手而言,弓箭构不成大的威胁,除非长弓或十字弓。平时弓箭只是用于射猎,战时常由为数众多的弓箭手齐射方能成为战斗力。克雷西战役后有个名词被广泛的使用,'冰雹般的箭雨'(Hailof arrows)。弓箭手通常身着轻装,没有盾,但有简易的自卫武器,如匕首或者短剑。弓箭手常列成横队,阵地前埋设木桩,用以阻止骑兵的突击。当箭射完,他们就撤退。弓常有以下几种:% M* M; U: s! Q& b7 A) Y% I" k
% l8 U7 N1 z) N$ G" W/ A& b( h
  普通弓:侵彻力与射程一般的弓,最常被使用。射程常在50-80米左右,弓体用紫杉木或岑木弯曲烘制。轻装的弓箭手较多使用这种弓,因为成本低廉。射箭时朝天开火,等箭自然落下。因为正面多有盾牌的防护,从天而降的箭雨不易躲过,且落体中增加了速度。箭保存在箭壶中,战斗后捡回。每壶弓箭通常是12支,一般的战斗齐射3、4轮后骑步就开始突击,基本不会有箭射完这种情况出现。: j! g- {+ d$ ?% w

0 D0 j  X5 T$ [7 C+ o! m) t) Z- E  长弓:用的同样是紫杉木或者岑木,但弓体常达1.8-2.2米。使用者要求相当的身高,1279年要成为长弓手的要求是身高175公分以上;还要较强的臂力,开弓时的张力高达170磅。长弓的箭亦是特制,箭头铁铸,可以轻易贯穿骑兵的胸甲。当然,更常用的战术是射击坐骑,掉下马的骑兵基本不能再发挥作用。长弓的射程高达300米以上,但弓箭手平时要保持更多的训练以保证在远距离上的射击精度。从1346年的克雷西战役,到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英国的长弓导致了重骑兵与十字弓的淘汰。最优秀的长弓手来自苏格兰,他们最早使用这种武器射击野狼保护自己的牲畜。
$ |$ I+ Z+ e& q) ^4 W3 s  c% n; ~+ r) z
  合成弓:顾名思义有多种材料制成,通常核心还是岑木等柔韧性好的材料,也有用角质;外面捆绑较硬的木片如椐木,用荆棘的内层粘合;最外包以牛筋。制作工艺要求极高,工序复杂。筋腱和角质具有正反两面相等的弹性,故制成的弓柔韧性极好,不易折断,两端可以弯到一处。这种弓有两种型号尺寸:一是尺寸较小,张弓后宽度只有50公分左右,弓弦绷得极紧,配用的箭约45公分,称为斯基泰弓。7世纪的匈奴、12世纪的蒙古游骑兵使用这种武器。射出的箭在近距离内能穿透一头野牛,煞是惊人。有效射程为60-80米,最远处可达200米;另一种尺寸较大,张弓后约宽1米,弓弦绷紧程度稍次,配用的箭长70公分,11世纪亚述人的弓和波斯人的弓属这类。值得一提的是,亚述与波斯的骑兵都善于在高速疾驰的坐骑上回身返射,给对手来个措手不及。
. w! P; d- J4 q% I
2 `( l( _2 P/ o9 i  竹弓:听上去比较简陋,确实也是。日本的武士使用过,箭头铁制或者角制。从高速奔驰的战马上射出,射程可达30英尺左右(逊呀逊)。4 _+ |7 o; v  u, }6 V& h

% |8 Q, l- c% a9 }& S  十字弓:通常分两种,便于携带的被称为轻型十字弓;重型十字弓装置在城楼上,分量可达70磅,如亚历山大的攻城弩,中国的床弩。轻型十字弓弥补了普通弓箭杀伤力与射程的不足,可达350米。不需要什么训练,随便一个躲在灌木从中的农民就可以结果一个贵族,所以在15世纪,十字弓在欧洲是禁用的。'最低贱卑怯的手可以夺走最英勇高贵的生命。'重型十字弓弦则由弹簧钢制成,要用绞盘上紧。中国的床弩上有个机匣,可以安放七八支弩箭,自动上膛,类似于冷兵器中的机枪,但射速低,不利于携带。
! @2 r3 q0 l$ u. Y. Y; M1 L4 f) T. i; C
  箭:最后来说说箭,箭分两种,一种是Quarrel,就是通常所说的弓箭,另一种叫Bolt,打暗黑的朋友会很疑惑,为什么铁匠那里卖两种箭。区别在于,Arrow的箭头方形或三角形,Bolt的箭头为圆形。前者的精度高,后者加工简易。箭头的材质最早为砍削打磨过的燧石或黑曜石,后为铸铁,也有少量的钢制。箭头狭长尖利者,用于穿甲;扁平带侧锋者,用于射猎。% w2 }+ c5 j' m. [, Q; Y9 E' [
6 k5 U1 E6 s! b! D' ?% f
  其它远程武器:
" Z! I- i& i0 ^$ h# r# o/ J! \4 P
7 p5 G; x4 l: Z6 c% M$ Y  矛:最基本简易的投掷刺击兵器,通常1.8-2.5米长。是人类最早学会使用的武器。一般来讲,使用矛直接刺击投矛对手的场合极少,多为对方已受伤,再上去补一家伙。如西班牙斗牛士上场前先要给牛放血,就用矛远远的刺。# n) q3 ~2 m* ^
2 h: g2 h% d" {4 i2 X+ o: e" _) V/ k; D
  标枪:制作时更要注意平衡性,务求符合空气动力学。阿客流斯与赫克托耳在特罗伊城下用标枪互掷决斗(致敬),实际上,希腊人的时代过去后这种武器基本不再使用。造成的伤害与矛类似,但投掷时更加精确,有时还在后部加上尾羽以帮助飞行平稳笔直。& ]& u: A7 O8 x: `! ]! S

3 T4 C8 d3 r' J! g' M  短标枪:这种投掷武器杆体较短,但末端有一球状把手,用于维持在空中的重心平衡。比较难使用,准确性也差。使用的例子仅在弓箭发明以前,部落中的武士才用这种粗陋的装备。
5 ~% s8 y; a' I  ?9 _  O* ?9 @/ L
& I9 V. G* R2 }% q  投石器:可以很方便的将圆石甩出较远的距离,通常100-200米。结构简单:两条相同长度的皮带中间系一皮囊,囊中放置投石。抓住皮带末端在头顶飞速挥舞旋转,第四五圈时当速度达到最大时,放开一条带子,皮囊中的石块就顺着切线的方向投出。这种装备被用作武器时,作用亦不明显,除非是上百人规模的齐射。使用的投石也经过加工,打磨光滑,盖圆的石块飞行路线更笔直稳定。最后在实战中出现是罗马共和国早期(参见《高卢战记》),但最初只是罗马贵族们的游戏,他们在围猎中使用投石器射击小型野兽。
9 x9 q5 }) k5 R5 v
+ U6 w- y' P3 Q( \8 R# i  重投石器:构造原理与投石器基本相同,用粗皮索代替皮带,使用时将石块从肩后甩出,而不是在头顶回旋加速。亦为罗马军的装备之一,但精度更差,射程更近,约80米之内。1 `6 B% [6 V5 w3 T5 e: Y1 x
" g! K- ]" p/ ~4 `5 W
  标枪投掷器:骨制或木制,卡住标枪顶端,助跑后用力甩出,能把标枪投出100多米远。差不多与投石器同时出现,后由罗马人加以改进,多了一条皮带弹射,射程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16:53:0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长击篇
  I. E; a, Q* z% Q0 ]& p  黄旌白钺,枪戟如林。0 e7 [+ _3 ^3 l/ x
  黑暗的时代中有许多奇形怪状的长兵器,为的是在剑的攻击范围之外将对手砍倒。亦无统一的制式标准,于是长兵器体现了个人的想象力。
# g# h5 }% f3 q3 P+ l: [; }" k/ ^& w& N! K2 Z8 u
  战斧:困扰的概念。中国古代短柄为斧,长柄为钺,可见《说文》'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戍,经传皆以钺为之。'那可以称为长柄斧吧。斧开单刃或双刃都有,斧柄多为木制,使用者总为膂力过人之士,利斧可轻易将对手的盾牌斩裂,颈骨砍折。1066年诺曼人登陆英格兰,普遍使用双刃斧,英格兰宽刃剑望之披靡。维京人多用单刃斧,斧头尖端带一倒钩。盖北方的民族衣甲简陋,一斧砍入对手胸腹,顺势一勾一拉,惨不忍睹。
( ~4 l( j- I8 }' _8 _, Q
# b6 w: p" X& b% P2 d/ S+ P  j  铙钩:在中国,铙是军队中的乐器,用以止鼓;钩指长而曲的剑,“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欧洲的铙钩是作战兵器,最早为果园中修剪枝叶的家伙。贵族领主械斗,农民亦被牵连,抄起这种奇门兵器倒也得心应手。形似顶端弯钩的朴刀,可将对手四肢分离。整个黑暗时代这种工具都有活跃的表现,可以仔细看《勇敢的心》,其中一个土包子农民就扛着这种武器。
% G' {* G1 S8 k2 C# }
; g  U! h7 S6 p! T$ J+ E  长刀:亦是中世纪最普通的武器,木柄顶端捆绑狭长锋利的刀刃,有点像日本和尚的薙刀,总是很简陋,虽说长度可达2-3米,但很容易被对手砍断木柄。9 L+ |4 s0 T. I& ?9 A8 S4 a

) Y$ y! c- H/ d" p; B/ w  长戟:在东周列国中,戟是青铜所铸,矛与戈的混合物。欧洲的戟稍有不同,戟背为钩镰,戟面呈斧钺,顶端置枪矛。长度约3米,可刺、挑、劈、斩、勾,端的厉害,瑞士雇佣兵的招牌家伙,今天梵蒂冈的教皇卫队还使用这种武器。
, {& U1 U: I- N# h# ]8 F( ?3 J4 @, [; u; ?. s
  枪矛:最基本的长兵器,比标枪稍显粗壮。长度在6米以上,甚至有10米者。顶端是简单的枪尖,下面有5-10公分长的铁制护托,以免枪尖折掉或被砍断。使用时,将粗大的末端抵着地面,枪尖向前,可以有效的阻止骑兵的突击。更多的是排成密集阵,后面士兵的长矛架在前排的肩上,一声吆喝齐步向前。这种V字形的队列几乎是全能的攻击阵形,不用与对手短兵相接。罗马军团发明这种作战方式,转战亚平宁半岛罕逢敌手。直到<敏感詞>的刺刀发明后,枪矛遂被收进博物馆。% b* ]3 ^" ?& \& J; n* h; t5 n

3 d9 A5 ]* e9 {  战锤:上面说过,身穿锁子甲后,枪刺不进,利剑难断。但一物降一物,沉重的打击兵器应运而生。钝器的用力击打可以隔着软甲砸断筋骨,敲碎头颅。战锤的来源已不可追溯,既可手持,亦可掷出伤人。把柄木制,外部包铁,大多数战锤背部有尖刺。使用时,由于其截面小,故而专取关节。头颅、肩膀、肘部、膝盖,一击使对方战斗力全丧,极是阴毒。
# x5 P& O$ P! L/ a; K" N5 M+ ~" f, z, ?# u( ]& f* M
  钉锤:简单来说就是实心铁棍,也有木棍包铁。为了造成更大损伤,在其上镶有铁钉或开凹槽,由此得名。骑兵使用的,通常较为短小。步兵使用的更为粗大,把柄更长以便双手持握。这种武器简单实用,后在腰间悬挂一柄钉锤成为贵族的象征。
! ^  e# B' H1 f& L1 |$ D0 ?1 _" n- D( R. R/ J4 l' W/ ~9 Q) U
  链枷:钉锤长度过短,故将之一截为二,中以铁索相连。后来的演变中,顶端的镶钉铁棒被铁球取代,两到三个刺猬球回旋飞舞,中者皮开肉绽或满脸开花,立毙当场。( O/ p/ I4 _# J% z% R) O

+ i5 `# P" ~) b8 |, s3 d  流星锤:名字甚是好听,就是拉长的链枷,铁索长达一米。但要求较高使用技巧,带着风声呼呼作响,使用者同样容易变成受害者,故应用较少。
, n7 V- W8 s4 u. F6 [
8 i! C6 j- i! _! |9 M7 j9 m' i" Y$ k* ^  圣水之仲裁:别致的暗器,很少有记载。严格说来算是热兵器,还在这里介绍。将钉锤的木柄掏空,填以长钉、黑火药,作为一次发射的短铳,战例较少。唯一的出现是新旧教徒之争中,亨利八世的军队中有这种装备,使用效果亦不详。
& }6 y# Z2 B" [! }6 V
; h4 }0 G# ]& _5 ~6 o5 \1 k5 S  短柄斧:顾名思义,短柄的手斧,用于投掷。斧背上常有凸起的长钉以增加杀伤效果,亨利五世的军队在阿金库尔战役中曾使用过这种武器,更有名的就是美洲印酋的战斧。最早的战斧多为打制的石器,材料为黑曜石、燧石或黑硅石。法国人进入大河流域,将钢铁带进了印第安部落,战斧遂以钢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16:54:0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衣甲篇
2 M2 N8 o( b% S1 k; M- x  古用皮,谓之甲;今用金,谓之铠。& m) y# w! ?& y- a$ {
  从衣甲装束上可以看出每个时代的特色,中世纪的铠甲体现了无休止的战争。很多画作中亚瑟王全身顶盔置甲,威武非常。实际上,直到1550年前后欧洲才出现全身防护的铠甲。亚瑟王是反抗罗马统治的斗士,约为公元6世纪的人物。威尔士人所称的巨龙之王尤瑟,不列颠之夫也是他了。在那时充其量穿的是皮甲,或者环状甲。链甲和胸甲其时连罗马人都没有,哪里轮得到哈德良长墙外放羊的蛮族。据典籍记载,529那年天呈异相,彗星袭月,火山隆隆,黑暗时代随着亚瑟的死而开始。早期的铠甲由主妇制作,硝制过的皮革为底,棉织材料为里。除非不得已,没人愿意平时穿著铠甲,因其夏热冬凉,极不舒适。
+ q  K- Z7 @8 @& P
' _0 @4 e% j4 t( e  皮甲:制作较简单,将兽皮晾干,上油锅煮;再晾干,揉软,缝纫即成。基本不具备防护力,穿著难受,容易擦破皮肤,多数装备弓箭手与工兵。+ c. s/ G4 G1 n* n
5 W; _! A' h2 E. K- [
  环状甲:将数圈铁箍套在皮甲外,即是环状甲。一定程度上可防备刀剑的砍劈,但当胸溯来就无能为力,亦不可当弓箭与矛刺。
* I2 @) I- K& p& F, u) s) U' I
" D, ^: r/ h! O+ b$ o% ?  板状甲:或者称硬皮甲。介于环状甲与锁子甲之间的过渡产品,将片状的装甲块钉在皮革上,可以防护从上方及前方来的打击,如果穿过板甲的接缝或从下方捅刺还是可以造成伤害。欧洲很少,所常见的是日本,足轻骑兵穿的都是这个,原哲夫的作品中较多,看起来乌光铮亮是因为刷了一层漆。
6 \" o: j& ^# O3 O
- H/ r/ a5 b1 O# @, A* A+ m  锁子甲:皮甲问世以来的一次重大革新。用细小的铁环相套,形成一件连头套的长衣,罩在贴身的衣物外面。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担,可以有效的防护刀剑枪矛等利器,但弱点是其柔软。用打击武器猛劈力砸,穿著锁子甲一样难以幸免。制作相当复杂繁琐,造价高昂。一般来讲,铁环越细小防护性能越好,每个铁环都要焊接相连,工作量可想而知。
/ v8 S# t% h- e. m& B% i& `; R
3 k$ Y4 t% f) ^1 m& y  y  鳞甲:可被视作板状甲的改进,原先装甲块为皮制,现改钢片;原先关节处内衬为亚麻,现改锁网。总是过渡产品,所见甚少,颇像三国连环画中的装束。
, |/ v# ^7 @% [& C; f; y9 o! A  E# [! T
  胸甲:名为胸甲实则遮盖的范围更广,躯干、四肢都用整块厚重的钢铠包裹,关节仍用锁子甲,袖口带着连指的手套,头部包在完整的头盔中,仅留一小缝供透气与观察。只有重骑兵用这种装具。防护亦极为完善,大多数武器再难构成威胁。" d) A& I% r8 N$ }' f* S

6 `# y' T% m; G1 l% R- Z# P$ [* B& ?" q  全身甲:铠的发展终于到达顶点。这种为每名骑士量身定制的装具连人带马都裹在钢甲中,关节处亦是极为复杂的钢套与螺栓。每套铠甲都有主人所取的爱名,一如骑士的坐骑与佩剑。从长弓或弩中射出的穿甲箭在远距离上也只能凿出小孔,别的武器更如隔靴搔痒。分量反比锁子甲为轻,穿著更舒适,因为重量由躯干与四肢分担,不再单单压在肩膀。缺点还是其重量,全重50公斤以上,不包括马铠的分量。三四个训练有素的侍从为骑士套上铠甲要三个小时,自己在战场上想松开根本不可能,接合处都用螺丝上紧。顺便提下,螺丝起子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应运而生。阿金库尔战役是重装骑兵的噩梦,那里连续下过两周的暴雨。当骑兵从两翼包抄时陷入了泥沼,战马纷纷被英国的长弓射倒。泥泞中挣扎的骑士无法自己站起身来,而被对方的匕首轻易的解决。
) F2 g# ^' W* t/ A2 n" c# r2 |7 ~% @- O$ J% V! A8 ~4 n' h% S
  头盔:从维京海盗的牛角盔到法国步兵套在头上的铁锅,头盔的式样千奇百怪不一而足。总的功用是为头部提供防护,有顶部的主体,两侧及后面的护翼。环状甲的肩膀以上有一圈铁皮保护颈部,与头盔相连。欧洲的盔上修饰成分不多,罗马人青铜盔上高高的顶饰较为别致,但青铜盔重达10-20公斤。后期重骑兵的头盔用钢片拼合,就轻巧许多。盔上开一条细缝,可以从中张望,这时期的头盔尤其注意对咽喉、两翼和眼部的保护。缝越小,防护性越好,但视角显然受更多限制,要求不同,务求平衡。
8 t$ B% g, W7 n! [5 c  p" X8 L  U4 F5 Q5 j. w/ W, |! l
  盾:厚木板制成的简单护具。讲究的外面包铁,形状各异。一般左臂持盾,右手持武器。中等大小的盾即可抵挡几个对手的攻击,也能有效的挡住普通的弓箭。
- G! t" n/ E0 C4 w4 w+ `
1 a2 w( s: ]+ t  Q  巨盾:亦称塔盾,出现多在早期。罗马的军团靠它组成乌龟阵,斯巴达战士与祖鲁人也多有使用,特洛伊战争双方都用这种一人高的盾。背面有条皮带,挎在肩上,整个人都能躲在其后。这种盾如此巨大,以至于影响自己移动,若在撤退时就要将之丢弃。斯巴达人的豪语是:'带着我的盾凯旋,或者躺在上面归来。'
1 X! y' R' m. W$ E  O4 d
; D! a2 p" d8 z: k8 W" Y. i( L0 E& o  小圆盾:骑兵使用这种盾的较多,因其背面有扣,可套在臂上不影响行动。提供最低限度的防护,可抵御剑或钉锤等近战兵器。( R$ }! O9 L. h
/ M3 w) G. [1 h/ K2 A: a/ Z3 t3 U
  手套:复杂精巧的防具。钢制的指套用皮革与锁网相连,可以用来握住对手的兵刃而手指不被割伤。骑士的礼仪中,扔出手套表示要求决斗。这样的传统被后来的剑客保持下来,他们在决斗前交换自己的白手套,意思是:'擦亮你的剑。', e2 x5 t8 u1 i! w/ v( i/ k
  ! N( z7 Q* F1 Z% U# K% }5 w
  马铠:战马常要求与主人相同甚至更高的防护,骑士的本事全在马上。为坐骑制作马铠是件艰苦的工作,胸口脖颈的部位用钢甲,后胯等处用锁甲,还要加上各种饰带。但坐骑还是最容易成为对方弓箭手的目标,长弓或十字弓的利箭未必能直接贯穿骑士的重铠,射坐骑却绰绰有余。更有甚者,条顿武士用力掷出的双手斧可将骑士砸下马,或直接折断坐骑的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12-27 12:48:14 | 只看该作者
LZ把剑说的太简单了吧!而且很多地方也不怎么精确。
* v7 a) J% [* M  l! c$ i* o8 i* P/ Z/ T9 e
比如,苏格兰宽刃剑其实应该指的就是Claymore,这种武器专破枪阵。重量并不像小说里那么夸张,大都小于4千克,但也不是轻巧的单手剑。事实上,普通人使用的话还是应该双手握剑。它纯粹用于劈砍对方的长枪大戟,淡出战场也不是因为铠甲的进步。
7 F, t6 ?* W4 T
$ {( A4 _4 N) r$ P长剑是一个笼统的名字,除非特指那种很没有特色的普通士兵用剑,而且,长剑是双刃的!至于西班牙人善用的,或者说佐罗的剑的原型,应该是Rapier。1 G' C' J7 |1 B4 P+ Q" M

4 c% p' k- y! d2 I. l三个火<敏感詞>中的用剑,考虑到描述的时代和佐罗差别很大,的确是Tiny sword没错。问题是它是根据实际需要产生的,具有相当的杀伤力,可不是什么检验盔甲的道具。而且称之为刺剑似乎会和“穿甲剑”混淆。。。。。。。。
# S7 m9 k: F4 U! B- X4 f
+ w% N1 P) c! w" A/ e事实上,LZ没弄明白的就是西洋剑大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战场面对特定的敌人,以士兵的生命为代价而研制出的杀人工具,几乎不可能和“装饰品”划等号。即使是后来出现的那些所谓杀伤力小的“装饰品”,也依然是为了决斗而设计的凸显个性的杀人工具,不是摆设。
( w7 \1 w' G, Y) c9 e
/ o0 l8 I+ A9 P8 ]1 R, k另外,既然介绍冷兵器,就不应该忽略大剑和阔剑。前者的代表是Excaliber,后者则是长期活跃于战场的近乎完美的剑。. m# h& U9 |% M5 w5 e
1 U* t6 l. [' K* ^8 Z
至于武士刀,虽然经过美国人无休止的吹捧,但没有任何理由将它当成刀剑的巅峰。事实上,如果是太刀碰上了质量好的阔剑,多半是太刀受损严重。至于Claymore就不用说了,能对付长枪大戟的武器难道会弱于太刀?毕竟宫本武藏本人都承认在战场上(不是决斗中),用枪比用武士刀要合适的多。' g2 D* c- Q* z8 O" T) ]) H
肋差确是主要用于剖腹。不过二刀流的例外,比如一把太刀一把打刀。或者太刀和小太刀(考虑到切腹可能顺便也带上肋差。。。。。。* s, m% e0 b9 A, D7 e: r
+ _  ^; t( c0 i0 v

/ Z) r6 r! l& y! f6 J1 ], f! A2 h0 V7 @& x+ f' J( E
最后,LZ没有涉及一种很有意思的中世纪软兵器,只是我也了解的不多,所以也就不提了。只是想说西方的软兵器并不是只有链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发表于 2010-2-22 18:15:15 | 只看该作者
LZ竟然看过铳梦,啊!我还以为那种老漫画已经没人看了。不过冷兵器确实是这样不然普及的就不是热武器啦。冷兵器要求的是使用者的技术太刀轻而且锋利,虽然脆拉点不过不硬磕的话没关系吧。另外就是太刀真的很帅这是最普遍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