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无自发潜意识层与打坐
先说简单的打坐方式,盘腿不盘腿,手要怎么放,打坐的时候让思维活动停止,时间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养成一种生活的习惯,等等等,网络都可以找到资料。这其实已经在科学界里公认的了,近几年来都不停有新的学术研究证实了打坐的好处,比如修复神经细胞、改善记忆、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理状态等。如果你要学打坐,我不建议看媒体报导或人文书籍类的,因为你不知道作者是自己无中生有、断章取义,还是有依有据的说法。我建议大家去阅读学术类以及有注明摘取学术论文段落的文章。
不过,遗憾的是,中文的学术研究真的少得可怜,用g00歌学术(g00gle scholar)寻搜“打坐”、“冥想”的话,只有不到20,000则的报告,而寻搜英文词“meditation”的话,就有900,000以上个结果。所以假如你要认真研究打坐的科学原理的话,最好还是看西方文献。要不然,英文不行的你就只好认真打坐吧。不用担心,不会理论的你永远不等于比别人落后,而是你的努力永远会比别人成功(打坐对大部分的西方老百姓已经不是陌生的事情了)。
运用自发潜意识的原理来试验打坐的话,就会发现这里可以还有另一种意识层:可以把自发潜意识活动终止的无潜意识层,就是,让潜意识的感觉在你的意识里消除掉。
我们再重新把以上各种不用的自发浅意识层分析一下:
第一层是我们用来沟通的自发潜意识,既有身体沟通和大脑沟通这两个部分。
第二层是我们利用自发动和自发想的功能作为锻炼身体和大脑之用。这两层在我们学会控制自发潜意识后自然就懂的。
第三层则是通过试验,你会发现其实我们还能够把自发潜意识(那个沟通的感觉)去除掉,让自己处于没有自发潜意识沟通/感觉的状态。以我对这方面的理解,我觉得这种没有潜意识的状态可以作为打坐之用,因为我们把潜意识给隔开了,符合一般打坐的原理(mindfullness meditation - 至少西方学术研究用的都是这一套)。
牛津字典:Mindfulness meditation - 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conscious or aware of something. “存有、意识或者觉知的品质或状态”,中文翻译为“正念冥想”,不过我觉得翻译的人好像都不读牛津字典的,对此我感到无奈。所以大家还是看英文版的比较好。
如果你想借由这种无自发潜意识的原则来打坐,那以下是我的建议:第一,坐姿不用讲究,因为身体是会自己调整的,在床上打坐比较舒服,随便盘坐即可。第二,让自己感觉不到自发潜意识后(消去那个沟通的感觉),集中精神维持无杂念就好。第三,结束的时候连接回你的潜意识就可以了。就这样。至于为什么这种打坐方式还是会出现自发动作,不是说消去潜意识的吗?这里消去的是自发潜意识,不包括其它的潜意识。也许是催眠潜意识造成的,也有可能还有其它的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