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原本是为R. A. Gilbert的The Golden Dawn : Twilight of the Magicians写的书评,顺便梳理一下金色曙光的时间线,但一写起来就收不住了,干脆开个连载吧。由于Gilbert这本书主要是金色曙光的事件梳理,不太涉及其内部的魔法体系建构与更迭,因此只算是外史。有生之年争取写篇内史出来~(flag×1)除了这本书之外,还参考了R. A. Gilbert另外两篇论文:
5 |# L! i9 a" o1 q2 N1 o& x“The One Deep Student”:Yeats and A. E. Waite
: |- u, K- ^2 P8 O) {“The One Thought That Was Not Untrue”:Aleister Crowley and A. E. Waite
( a4 H- [! M, V2 z$ R6 @" O* D5 t/ h( f+ Q7 `* \' T! F
: _# Y }6 C# P7 E2 ?# H( k3 r5 G0 X
, f8 A' u! e" t2 r; o2 f个人梳理,可能有所偏颇。欢迎批评指教!3 R i# e, T7 F4 N
想看哪方面的可以留言,我写到的时候可以多写几笔(但只会写这本书里有的,没有的我也编不出来哈~ )
/ f6 d) V5 ]0 `$ y- T) |
3 J" K! m9 n6 Y. ~
) L, I1 @/ ~3 `! e& S![]()
: s3 [! w* ]* U% z
/ P% d' t- ]; i% [
2 Z: A, `6 W% F$ Y# Z0 c' g. s. _9 Z$ M3 z3 k4 {8 t* E7 N( a7 m2 I
黎明的光与暗:谎言,魔法与诗歌 W# {+ O4 B4 B8 `! M6 @
- G: \0 b: E6 X# v4 c( @- q8 q0 ^
/ R4 i4 J/ |/ s/ j5 Z+ ^: r" Q4 L' D: g
“塔罗牌”一词在如今,也许不是什么新奇的词汇了。大部分人是从日本动漫中得知它,也有人是在当时并不发达的网络,或者书摊上遇到它。* Z. H/ _* Z1 k5 } q; [
21世纪之初,中国城市的小书店、文具店里开始流行着一系列印刷拙劣、画面古怪的纸牌。在一堆动漫题材的纸牌中,这些号称“古老的塔罗牌”的东西显得有些神秘。它通常是装在一个书本状的盒子里,随着“解牌手册”一起发行。在豆瓣上,你甚至可以查到它们的ISBN编号。这些书和牌多是粗制滥造,内容也是相互抄袭甚至胡编乱造,但并不妨碍它们为许多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6 S# v/ C9 j I7 P( r
7 p, q, M4 ~, U
谎言,说一百遍并不会变成真理;但却可能塑造传说。, ^1 E0 V& {4 m6 L- W, J
1 n/ P: c+ I% i, C8 l; q7 l0 C* W, b
' `% S. h' U! [' O2 e7 k7 a ]5 d在网络上,关于塔罗的种种讨论也开始蔓延。搜狐塔罗社区、中华塔罗论坛、指引社论坛、塔罗天书论坛,以及百度贴吧等BBS和个人博客,成为这个小众文化的培育基地。不论是在网络,还是在盗版书中,都流传着这样一个封神的组织——Golden Dawn。时译“金色曙光”(亮 等)或“黄金黎明”(tlolaymen 等)。! Q$ g J% ~" U& q/ ~
黎明,诞生于黑暗,孕育着曙光。20世纪初期,这个神秘的组织极负盛名;昙花一现后,终究成为后人的传说。- i* W" n/ A) s5 h# E7 R
8 ~4 S! U3 r: i; D' A
成立于1888年,分道于1903年(总部正式解体于1914年,但不同分社延续到了1978年),金色曙光将几个流传后世的名字短暂而又永久地联结起来:迄今为止最为流行的塔罗牌之设计者——“阿瑟·爱德华·韦特”,在塔罗界唯一与之分庭抗礼者、被“誉”为“20世纪最邪恶的魔法师”之人——“阿莱斯特·克劳利”,以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家喻户晓的大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9 {# F5 d" e4 _7 e/ |
! P0 ~& M( j$ z
很难说金色曙光在他们的生命中占有多大比例。他们先后出现在了这个组织,随后日渐疏远,分道扬镳。然而由于三者显赫的名声,使得围绕他们的传说愈发丰满,愈发离奇,甚至演绎为一场场纠缠不休的爱恨情仇。
2 ?/ x+ y7 q Q! ^+ J
# @2 S. k! a0 @8 }* t, _+ F7 i7 U/ Y% a( ?& _) i% N0 b% _1 L2 L/ }8 k
# B a( v- a, G% f, m c h
, r' T8 R1 L/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