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5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淮南教赵侯圣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12:1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後由 枫痕 於 2012-6-22 20:15 編輯

通常我们在西南地区傩坛的供奉中,会发现坛里供着好多神像。其当中有一幅神像,画着一个面色白净,长着五绺长须的中年人,他身着朝廷的官服,但是骑着一条大蟒蛇腾空飞行,那蛇尾上翘,还顶着一顶帽子。这个打扮得有点不伦不类的神灵被供奉在正中央,他是谁?原来这个骑个蛇的人就是玄皇法派的祖师爷“赵侯圣主”。
    在民间,有个口头传说,尽属附会之语,在我们真正了解赵侯圣主之前,我们得听听这个传说,以便知道流行的一些讹传,今后再遇到这类的传说时,你才有理智的头脑去分析哪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哪些故事中包含着历史的真相?口头传说的故事是这样说的:这赵侯是赵、侯两家共养的一个孩子。有一次,赵侯在上学路上,看见地上有一条小蛇,觉得好玩,就把它捡起来放在抽斗里,天天给蛇喂东西。这条蛇渐渐长大了,抽斗装不下了,赵侯就用箩筐装着,上面用东西盖好,仍然天天喂养。那蛇赵长越大,后来箩筐也装不下了,赵侯就叫佣人把蛇装入箩筐抬到江边,对蛇说:“现在箩筐也装不下你了,没办法,你自个走吧。我给你起个名字,因你是是箩筐装满了放走的,干脆就叫箩满吧。”
    十多年后,赵侯在路上遇见一个道人,他在赵侯身上抬了一下,赵侯就迷迷糊糊跟道人走去。到了一个很远的深山里,才在一座偏僻道观里住下。这时,赵侯已长成一个俊俏后生了。住下不久,就被道人的一个女儿看中了,两人眉来眼去,心心相印,便爱上了。过了一段时间,道士的女儿悄悄对赵侯说:“你要赶快逃走,不然就没命了!”赵侯一惊,问:“我怎么没命了?”“俺爹把你弄来,要用你的魂魄炼就一种法术哩。”赵侯说:“那我走,你也走吧。”“我不能走,一走爹就发现了。”“你不走我任死也不走!”“那好吧。”说着,道士的女儿就递了一把雨伞给赵侯,并嘱咐他:“不管在什么危急情况下,你可不能撑这把伞,我就在里边。”赵侯点点头,扛着雨伞就走。走没多远,忽然又是刮风又是打雷。赵侯知是道士赶来了,就赶紧跑。跑着跑着,只听“喀嚓”一雷,骇得他把雨伞一撑,没想从雨伞里掉下一只绣鞋来。他一看,知是道人趁撑伞的一刹那,把他女儿抓走了,心里十分悲痛。但没办法,只好更加劲地跑。他一直跑到江边,见前面是大江,后面有人追,正急得团团转,忽见江中有一条巨蛇昂起头正对着他。赵侯一愣,忽然想到什么,就问:“你是箩满吗?”大蛇点了点头。赵侯又问:“你能救我吗?”大蛇又点点头,接着把身子一横靠了江边。赵侯赶忙骑在蟒蛇身上,那蛇腾空而起。只听“喀嚓”一炸雷照蟒蛇打来,蛇把身子往下一落,没打到它。这时风雨大得很,蛇往下落时,赵侯的帽子刮飞到半空了。大蛇身子往上一起,尾巴一翘把帽子顶住,所以民间有不少画像就是这般模样。
    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按照傩坛上悬挂的神图上的像来描述的,很佩服老百姓的丰富想象力,首先是将赵侯这个带上官称的名称分成两个姓氏来解释,其后是把骑蛇的形象编造了一个奇妙的故事,讲起来的确很神奇,不过,似乎这个故事并没有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赵侯仅仅是因为被大蛇所救,惊险万分的避开了道士的追击,就能当祖师供奉么?这很说不通,那么是不是历史上凡是大难不死的人,都是可以供奉的?都可以作为一个派别的祖师?严格的说,这个民间故事只能做为善有善报,生灵感恩救主,加上一点点爱情的力量,下地干活回家后,喝点小酒之余,在院子里乘凉时打发时间讲给小孩听的故事罢了,怎么能够作为祖师的来源记载、口头流传呢?它既无祖师光辉的形象描述,又无祖师救济苍生的感人情节,甚至连学法的内容都不具备……,最重要的是,就这样一个年轻人,为什么要穿着官服骑在大蛇身上呢?所以,故事,仅仅是个故事,而且只是一个打法时间,骗骗小孩子的故事而已。
    另一个版本
    另一则流传在民间传说为:从前有姓赵以及姓侯的两家人,紧邻一墙之隔。赵家在墙边种下了一窝瓜,瓜藤爬过了侯家一边墙,在侯家结出一个瓜,瓜熟蒂落,内生一儿。因种是赵家所下,结果又在侯家,所以取名为赵侯。因为两家均无子嗣,便共同抚育赵侯,供其读书习文。赵侯天资聪慧,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而且孝顺奉亲,仁义待人,深得赵、侯两家宠爱、乡里人的尊重。这一年,赵侯在家攻读诗书,准备上京赶考,当地出现一蛇妖,为害乡里。这一日,这条蛇妖窜进赵侯卧室,钻进书箱藏匿,被赵侯发现,不顾自身安危,坐在书箱上,不让妖蛇外逃害人。任凭蛇妖在书箱中如何拼命挣扎,赵侯紧紧压住书箱,不让蛇妖得逞。由于长时间的以力相拼,双方最终气尽力竭,直至蛇妖缺氧而死,赵侯也脱力命尽。当然,赵侯死后,被玉帝赐封为降魔镇宅之神云云。
    必须申明,上面的两则故事是民间无文化的端公自己编的,但后面着一则故事似乎已经流行在民间的淮南法教中,我们需要知道这个故事,但却仍然该相信正确的说法。那么,正确的说法是什么呢?首先,这个故事也是在先解释“赵侯“这个令普通老百姓感到有点纳闷的名称。不过编这个故事的人还算有点头脑,最起码这个版本的故事还让人感觉到他的来历是不凡的、神奇的,呵呵,也许葫芦娃的作者也窃取了这个民间传说的思路吧。
    说实话,这个故事到是解决了他可以做祖师的原因,而且这个舍己救人的精神还是很感人的,做为祖师的资格也足够了,玉皇不是加了很大的一个封号么。我到是认为,作为民间故事来说,这个故事似乎比前一个故事更具备神奇的特点,也解释了坐蛇、身穿官服等等的原因,算是编造得比较成功的了,也就是说编这个故事的人还是动了些脑筋的。现在,我们来看看祖师正确的历史吧。
    历史上的赵侯
    赵侯,东晋时蜀人,名昱,与兄赵冕在青城山追随李珏修道,因排行老二,所以称之为二郎。后应朝廷之召,赵昱赴嘉州任刺史。时逢水中有蛟为怪,赵昱仗道力持剑入水,在沿岸两万多军民的呐喊助威下,斩蛟精,平水患。后人便在灌口(即今四川境内都江堰市灌江口,又名宝瓶口)立祠相祭,称为二郎显圣真君,今存之伏龙观即是后人扩建的祠堂。又有二郎庙,因后人将之与李冰父子同祀,又把这位二郎与杨戬混合,于是只知杨二郎而少有人知应为赵二郎矣。
     隋代嘉州太守留名史册者,唯有赵昱一人。更难得的是,他的祀祠还一直保留到了现在,那就是位于嘉州古城九龙巷的龙神祠。《嘉定府志》载:“九龙祠,城内九龙山上,祀隋太守赵昱”。说得明白。关于赵昱事迹,宋人王金至《龙城录》等书记载得清楚:赵昱本峨眉县人,其父精于医道。本人十六岁就到青城山学道,学水遁剑术。隋大业六年,应朝廷的号召当官了,便得了一个嘉州太守。到任后,正好遇上九龙滩中老蛟为害,嘉州洪水成灾。他便率甲士千人及水手一万余人,在岷江两岸鼓号声中,操刀潜入水下与蛟恶斗。一会儿,江水尽赤,岸石半崩,吼声如雷。只见赵昱左手执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水患平息。州人顶戴,事为神明。在官数载,遇隋末大乱,弃职隐去,不知所终。史书又载:当时年仅二十六岁的赵昱,颇为另类,对道士的兴趣大于对官帽子的兴趣,做官也就做得潇洒,想起想起就丢了官帽子到青城山“修炼”,谁也拉不住。岂知他一走嘉州就涨大水,面对汹涌澎湃水势,人们呼喊起了这位父母官。倾刻间,只见赵昱在青雾中骑着白马,在几个猎人的簇拥下,扬鞭出现于波浪之上,“州人争呼之”。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排除了斩蛟的神话后,实质上乐山人是把赵昱认作了乐山的治水英雄,一位抗洪的太守官,一个民心所向的“吾嘉福神”的象征。自从乐山在三江口筑城后,与水争地、抗洪护城成为地方官的施政要务。赵昱侧身其间,并被百姓一致抬举,最终成了嘉州城的守护神。唐太宗时,加封为“神勇大将军”,唐玄宗时,加封赵昱为“赤诚王显应侯”,故有赵侯之称。宋代真宗又追封他为“清源妙道真君”。到明代,知州钟振甚至把原来祭祀什么寇将军、花将军的高标山土主祠改祀赵昱,让赵太守披发仗剑立在大殿神台上,享受人们的香火。清代则又把赵昱供到了老霄顶上的万景楼内,更让他高高在上,但主祠还是龙神一祠。龙神祠纪念他,同时也是纪念着以他为代表的乐山历史上有功于民的所有治水官吏。即使晚到了清代,地方官每年初一、十五也要去祭祀这位守护神,祭上一份冷猪头肉。
     赵昱下水斩蛟时,手下有七人协助,这七人乃是结拜兄弟,皆为梅山人氏,后称为梅山七圣。这一传说,影响了后来明代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都将之归于二郎神杨戬的部下。因唐太宗封其为神勇大将军,民间又称其为赵将军、赵公元帅,逐渐又与赵玄坛混为一谈。
    赵侯的传说,一直和李冰之子李二郎、杨戬、赵公明等相互混淆,搀杂在一起,再加上李冰父子一直受到儒家正统的承认,杨、赵二神因小说的驰名,反而使真正的二郎神受到冷漠!逐渐地,梅山七圣被归于杨戬部下,斩蛟功劳被李冰父子全夺,猖鬼也辖于赵公明的部下。信奉赵侯的法教徒们,只得另编一个故事,这当然是不可取的,民间习俗的随意性很大,之所以不能被后期正统道教认同,便是出于这一原因。
        
    写以上这些,是因为绝大部分人,包括赵公山上的道士,至今仍认为赵公山就是赵公明所在的山!看来,只是望文生义而已。赵侯祖师斩蛟,才是坛图神像上绘画他骑在大蛇身上的真正象征意义。而且祖师曾出任刺史之职,所以身穿官服。刺史是个很大的官,后称太守,刺史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然于六条条文之下,又概括为”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对地方政事,实在是无所不包。不光如此,刺史还有有推荐人才的权力、有兴修水利的权力、在战事紧张的时候,监御史还有统兵作战的权力。可见其权利是很大的。作为一个地方最高长官来说,他仍然能够毅然抛弃官位,上山修道,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钦佩吗?不值得效仿吗?不值得尊敬吗?现在一边大叫要修道学法的,一边又丢不开名利者多,还不醒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