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教着重秘传知识与神秘体验,与新异教运动类似,主要的不同之处有两点:* J* s a0 l' F5 H" L8 | X1 t
1.秘教的法术侧重智性,新异教的法术则偏向情绪面。
/ T8 M B) W4 P- H0 T2.秘教的内在个人性重,新异教则外在取向较强。
6 g5 c K. E4 @/ Y# v主要的秘教运动 ' O) m3 z& ?$ m3 e
神智学社Theosophical Society(1875- )/ P1 D# y" E- ^# `8 C) Z* P
H.P.B、Colonel Henny Steel、Olcott & William Q. Judge 等人创于纽约。H.P.B. 的重要著作有 Isis Unveiled(1877), The Sacred Doctrine(1885), The Key to Theosophy, The Voice of the Silence,死后出版 The Theosophical Glossary(1892)。
, H) Z& }5 m4 y* s. [Theosophy 来自希腊字根 theos(god)和 sophia(wisdom)的结合,表示「神的智能」,可以溯至毕达哥拉斯时代,德国神秘学家 Jakob Boehme(1575- 1642)扩充其意义,视其为神秘哲学,「以发现人类和宇宙或神的关系」,是众多历史上宗教运动的特征。但是,在H.P.B. 的神智学社成立之后,现在的神智学说特别强调了印度教和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 的成份。 ?) B" {: V: @, P2 F, D+ ~
神智学社重视宗教、哲学、科学的研究,强调<敏感詞>和教育工作,如在印度成立了几所大学。影响了 Krishnamurti, Rudolf Steiner(退出神智学社后,建立了人智学说 Anthroposophy), P.D. Ouspensky, W.B. Yeats(曾加入神智学社,后成立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 秘密结社),以及 Master Koot Hoomi(影响了 Alice Bailey 和 Robert & Earlyne Chaney 等)。
7 o4 M4 w5 @1 i% W# L! U6 b8 M: h) Z人智学说(Anthroposophy)+ z) t$ v% A/ u! T- B+ A
Rudolf Steiner(1861- 1925)于 1913 年创立,认为灵性成长有四个层次:感觉(sense)、想象(imagination)、灵感(inspiration)和直觉(intuition)。修行的方法着重冥想和知识学习。$ X0 U- _! J; f$ ]$ \# G
Gurdjieff & Ouspensky
8 Q( N" i% ~, ?# u美藉俄裔的神秘家George Ivanovitch Gurdjieff (1877–1949),青年时曾游历中东和远东,以行商为生,受 Sufism 影响。俄国革命期间离俄,1922 年于巴黎创立和谐启智会(Institute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1933 年被封闭。Gurdjieff 的基本理念是,一般人生犹如睡眠,要超脱睡眠状态就要努力修行以觉醒。- o: B/ U0 h. X& `, [
P.D. Ouspensky(1878- 1947)早期追随 Gurdjieff,更早则是受到神智学社的影响。两者不同之处在于,Gurdjieff 强调直觉与不可预测性,Ouspensky 则重视理性、逻辑和系统性。现在所说的 Gurdjieff 教导,实际上是 Gurdjieff- Ouspensky(G-O)的衍生,形成了第四道学派(Fourth Way School),大都是强调 G-O 的神秘学部分,而放弃其身体的修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