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自在解脱》(艾雅·凯玛著,陈锦书译,TaiWan商周出版社)
若不能舍得,生命只是无止境的追求。所有贪欲症候群的解药就是舍得,这不单是指物质世界,更包含了精神层面。无论是精神层面或是物质世界,尝试去贪求任何事物都是一样地愚蠢。
第九章 四种快乐
我们通常在做每件事情的背后,都会有驱动力——追求快乐的驱动力。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能够得到的却寥寥可数。四圣谛中的前二圣谛,佛陀教示我们认清世界的快乐其实只是一种假象,然而,我们却没有办法放弃追求快乐的愿望。但是,比起因遍寻不着永远的快乐而沮丧不已,有这种的愿望毋宁是好的。
欲乐
佛陀曾说,“乐”有四种不同的层次。第一种是经由感官接触而产生的“欲乐”。佛陀曾经将“欲乐”比喻为一头受伤破皮的牛,伤口上停满了苍蝇,因为苍蝇不停地吸吮伤口,而造成牛的剧烈疼痛。这真是对于感官的接触的真知灼见。佛陀也常提到,用感官的接触以获得快乐,是最原始的方法,而大部分人都还停留在这个阶段。然而,我们却无法保有这些已经追求到的(甚至是刚刚才获得的)欲乐。这些快乐总是一再地溜走,因此,想要借由感官而获得永远的快乐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感官接触到乐受,我们才有快乐。当感官接触到苦受、当身体感到不舒服、听到不想听的、吃不到想吃的、闻不到想闻的或者看不到想看的,我们就不会有快乐。在生活中,这种所求不得的经验无人可免。想要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完全没有感官的苦受,也是不可能的。
同样地,想要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完全感受感官的乐受,一样是不可能的。或许有人会说,假如我们有了善业,就有一半的机会可以达成。生命中可能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快乐的,而另一半则没有。大部分人们不断地试着增加乐受的机会,并且期盼能够在生活中有百分百的乐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这般不可能成功的事,大部分的人却不停地在尝试。当有不如意或是有痛苦的感觉,而令我们感到不快乐,我们多半会怨天尤人。当然,真正的原因是我们自己对于感官接触产生反应的缘故。
当一个人越净化,就会有越多感官的乐受。一个清净的心灵,能够在最平凡的事物中获得快乐:在美丽的蓝天、可爱的绿意,或是一段愉悦的谈话中,自得其乐。
尚未自我净化的人,很难能够注意到这些事情。他们可能从不瞧一眼蓝天与绿意,而是从最粗浅的外境中去追寻乐受:喝酒、吸毒、纵情于食物、性爱等,这些似乎是他们唯一享乐的来源。
如果感官的欲乐是无害而且高雅,本质上不能够说是有错。但是,正因为我们很容易就将此视为奋斗的目标与方向,佛陀就称之为一种危机;对于欲乐,我们不但会贪得无厌,还想要拥有(想要永远地拥有)不愿意失去。这就是我们的错误所在,因为这种想法根本就站不住脚。想要实现这种愿望,门儿都没有。任何感官接触都不可能常恒不变。事实上,假若真有恒常不变的感官接触,这种感觉将会变得很痛苦,我们也无法确认到底何种感觉才是真正的快乐。而且,这种尝试不但会耗费我们的时间和活力,也让我们的心灵没有时间从事有意义的活动。
我们的感官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无法否认,也没有必要去否认。但是,借由禅坐,我们可以了解到感官所得的欲乐,其实只是虚妄不实的,因此对于感官的否定就成了可能的事。感官的享乐,虽然光芒灿烂,却一点儿价值也没有。这种灿烂的光芒虽然耀眼,但是我们不应该将它视为重要的事。然而,人们的问题却仍然层出不穷,因为借由感官,他们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
天乐
下一阶段的“乐”,称之为“天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先死亡,再转世于天界成为天人,才能享有天乐。这听起来倒有点像是天方夜谭,天乐,似乎是不会出现在我们现世的生活中。所谓的天乐,是人们借着培养四梵行,意即慈爱、悲心、随喜与平静,而获致的快乐,能够有此快乐,虽然身在人间,却如同生活在天界一般。天乐,与人的五种感官毫无关系,但与心灵却是息息相关。而基本条件就是内心的净化,直到心中唯有慈爱与悲心。慈爱与悲心,二者是心灵的特质,就如同聪明才智是头脑的特质一般,都是可以长养的。一旦长养圆满,天乐就是属于自己的了。虽然旁人可能受惠,但是,因为我们内心完全不受外在事物所影响,所获致的快乐就是纯净的。无论人们怎么做、如何说、世界上有任何事情发生或不发生,我们都不受影响。当心灵的特质渐渐长养,直到纯然充满着慈爱与悲心,就再也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动摇了。此时,我们的心灵,唯有平静、和谐、自在与安乐。
“天乐”的程度,是借由感官所得的“欲乐”远远不及的。然而天乐本身并不会、也不能引导我们迈向解脱,它只是解脱道路上必然会有的感受而已。
若只有慈爱与悲心,并无法产生内心的观照。但此二者有能力抚平情绪的波涛,这些波涛包括悲伤、痛苦、哀恸、忧愁、恐惧与焦虑,以及羡慕、嫉妒、厌恶与抱怨等,当这些波涛终于平息,心湖中就会毫无涟漪,清明的反照犹如明镜——心灵的明镜。这面心镜,让我们能够看清世间清楚的样貌。然而若是不再培养令心灵净化的特质,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增长。虽然,对此能够了解、知道乃至于应用是非常好的,但仍然无法令我们解脱于苦,情绪的波涛依然是充满了障碍。它们不只障蔽了原本清明的视野,还障碍了我们对于修道的认知。只要波涛汹涌,我们就再也看不清楚前进的方向。事实上,到最后可能连自己的方向也迷失了。
这种天界的天乐,并不需要借着转世来获得,在此时此地就可达成。所有的人随时都可以完成这种内在的修持,不必非要在禅修这种特定的时间,或是特定的人才能成办。无须四处追寻,天乐本身就能够令注重内在修持的人,创造截然不同的人生。
禅乐
“禅乐”是来自禅定的第三种“乐”。除了禅定之外,注重于修持戒行、布施与内心慈爱的人,也能够获得禅乐。而修持的程度,虽然不需要达到如同阿罗汉一般的圆满,但是,一份广阔的胸襟是必须的!
禅修者由禅定中所获致的禅乐,经常是转眼即灭。虽然如此,禅修者还是必须要培养自己禅定的能力、精勤不懈,以进入甚深禅定。不同程度的禅定所形成欢喜、悦乐与禅院,也程度互异,但是都能够让即使已下座的禅修者,心灵中仍然满是喜悦。
一个能够进入甚深禅定、体验禅乐的人,即使他有痛苦的感官接触,心中仍是安乐的。因为他知道,自己随时都可以进入甚深禅定,享受禅悦。了解至此,心中就会有轻安的感觉,更没有任何事情比得到轻安更有意义了!当有人进入甚深禅定,并且能够随意控制时间的长短,那么对他而言,禅定是一件真实,无须吵闹与辩论、浮夸与斗争,也不是过去或未来,更没有人们所烦恼的一切事情。所有事情都没有真实的意义,唯有禅乐才是真实。
心灵也因甚深禅定而准备就绪,不只借此得到安乐,也得到了“一心”。能够随意止静的心灵,就是具有力量的心灵。一般人会发现,令心灵止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心灵的特质是:即使完全不碰触,也会如同果冻般不停地颤动——这是心灵的自然行为模式。如此的心灵,没有能力穿越疑惑的砖墙,所以不是很适用的工具,对不对?只要轻轻一碰,果冻就会碎掉。同样的,只要轻轻的责备、焦虑、恐惧,或身体轻微的不适,都能令果冻般的心因而心碎,乃至于支离破碎。如此的心,还能够做些什么呢?能够止静的心灵,就具有磐石般,坚固、不动摇的特质。想要穿越砖墙,磐石是比果冻为更适当的工具。轻微的冲击,无法撼动磐石般的心灵。因为,心灵具有如精细磨刀石的力量,借此我们能够透视生活中清明的实相,而达致究竟的真理。
禅定共有八种不同的阶段,如同一座房子里的八处房间。假若有人能够找到大门、拿对钥匙、打开大门、进入第一处房间后,对他而言,进入其他七处房间就轻而易举了。而找到大门,拿对钥匙,并不是很困难。专念于呼吸(安那般那念,即数息观)就是钥匙,而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努力于禅坐的修习,这就是大门了。千万不要畏缩而说:“够了!我的膝盖太痛了!”、“这有什么用?”、“我看我下辈子再来吧!”、“这实在太难了!”,或者想着各种其他的借口。
佛陀曾说:“愚痴的人常说:‘现在禅修还太早或已经太晚了,天气太热或太冷了,我吃得太饱或还太饿了。’”大门永远在那里等着大家去开启,而我们也都有了钥匙,只需要将钥匙放入门锁中。当我们打开这扇大门,就会发现这房子里的所有房间,都是如此的庄严。这份庄严,本来就潜藏于我们的心灵中,只是现在被锁住了而已。除非借着禅修,我们将无法打开心门之锁。大多数人因为不知道钥匙的所在,也不知道有这扇心门,他们的心锁从未打开。我们何其幸运知道了心门的所在,更已经打开了一道狭缝,看见心中闪耀的光芒。
当禅定持续一段时间,身、心都会变得非常的宁静。这时候,每一刹那的禅定,就是一刹那的清净。所有令我们不悦、困扰、围绕着我们的种种烦恼,都会暂时地搁在一旁。我们若是习惯将烦恼放下,就不会习惯将烦恼提起。只要我们禅定的时间越久,就越有可能排除烦恼。让纯净、光明的心灵,成为我们后天的天性。
禅定敌始于乐受的经验。而乐受的出现,则由于心灵处于无烦恼的状态。这明显地指出,一个随时都没有烦恼、拥有纯净与光明心灵的人,就能够随时享受快乐。
我们现在得到了这个导引,让我们能够时时处于喜悦的境界。而这颗追求善法与法益的心,会带领我们走向无欲的境界,终将除去一切的烦恼。
禅定伊始于乐受,而达至禅乐的境界。此处又明白地指出,唯有喜悦的心灵才称得上清净。假若心中存有些许的不悦,就称不上清净。喜悦与清净,是相辅相成的。喜悦的人绝对不会追求感官的欲乐,因为他知道追求欲乐根本是缘木求鱼。唯有不受外境影响,而心中充满快乐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位真正喜悦的人。这样的人能够借由禅定,为自己的心灵寻得完全自在的家。不仅如此,当心灵净化至某一程度时,就再也不会感受到不悦。心中的不悦,是因烦恼而起。当感到不悦,我们必须追究造成不悦的原因,最后总是能够找出隐含在内心的烦恼。假若找不出烦恼,就表示我们还不够用心。
心灵处于禅定的状态时,自然能够放下“五盖”。当乐受与喜悦出现时,平静与平等心就伴随而来。平静,会令人感到心中没有欲念残留。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已经达到究竟无欲的境界。不过,这当然是误解了。但是,至少在那片刻的时间里,是完全无欲的。
如此的禅定,本身就是非常殊胜的体验,因为令人开始了解所谓“无欲”的境界。无欲是一种全然的喜悦,是唯一值得拥有的喜悦。一旦体验到这种喜悦,才能够知道自己精进的目标,不是“获得”,而是“舍得”。大部分人心中都有一种误解:一开始禅修,就要得到平静、快乐与喜悦。有时候真的能够获得,不过,唯有心中舍得才行,也就是能够放得下心中的我慢,以及大部分的欲望。
即使暂时地体验到“无欲”的喜乐,就足以让我们了解真正追求的目标。但是必须要了解,这短暂的喜乐只是一种前导,仍然需要长养。所谓的长养,就是舍得与放下。若不能舍得,生命只是无止境的追求。所有贪欲症候群的解药就是舍得,这不单是指物质世界,更包含了精神层面。无论是精神层面或是物质世界,尝试去贪求任何事物都是一样地愚蠢。因为一切了无所得,所得唯有放下。当我们渐渐地能够放下越多的自我肯定、贪欲与自我价值体系,喜乐就油然而生。
清净是借由禅定而获得禅乐的基础。心灵已获得清净的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体验到如禅乐般的欢喜。而禅修中所得的乐受、欢喜与平静,则远比日常生活中所体验的更为殊胜。除非我们已经在生活中证得些许清净,否则即使禅修也得不到清净。生活与禅修应当要携手并进。当禅乐越难获得,就越需要修习禅定、净化心灵。这一切都只是学习成长的过程,不必自我责备。
“禅乐”,通常被视为究竟之乐,这完全是误解。因为“禅乐”既不离“无常”,也非“无我”,更谈不上究竟“涅槃”,反而还受了很多因素所节制:首先,必定要周遭环境相当地安静;其次,身体必须维持在适于静坐的健康状态;最后,心灵还要能够专注。虽然这种欢喜能够不受外在环境的感受所影响,但仍然受到身、心等内在条件的控制。因此,这还称不上是究竟之乐。
观乐
“观乐”,是第四阶段,不退转的究竟之乐。观照,在佛学名词解释中,是针对无常、苦、无我的观照,由于此三者的关系密切,假若能够清楚观照其中一项,则全部就能够明了了。
因成就观照而起的“观乐”——究竟之乐,意味着有能力卸下“我见”的重担。只要有能力成办此事,就能够获得究竟的解脱自在。
马哈希大师(Ramana Maharshi),一位南印度的圣者,他将“我见”比喻为参加火车之旅的人们。当他们走上火车,不将行李放上行李架让火车来载运,却紧背着行李站在车厢里。同理,当我们可以卸下“自我”的时候,却仍然紧抓着“我见”不放。因为“我见”让我们随时感觉到自己遭受威胁,甚至遭受攻击,虽然偶而会为自己辩护,却非自己能够掌控。“我见”像一座难以攀爬的高山,却不得不爬,而令生活看似布满了荆棘。
所谓“染污”,不外乎是贪欲、瞠恚、胆怯、烦恼、焦虑或排斥,乃至于为自我观点辩护等等。“有人不倾于邪见,是为持戒具正见”——这是对于阿罗汉的形容。一切自我的观点,都是自我毁灭的原因。一旦我们开始为“我见”而辩护,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所辩护的只是自我。当需要为观点辩护的时候,就明白地指出,此观点必定缺乏体验的基础。体验是无须辩护的,佛陀的教导就是一种体验。观点只是建立于自我,自我的观点完全没有真理可言。
观照一切现象界的迁流不息(包括自己本身),让我们了解到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值得守护与拥有。观照也能够令我们包容他人的观点,因为人际间观点的互相排斥,常会使生活有无限的困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观点,而“祝福他们福寿绵长”成为唯一的解决之道。一个人若是坚持自己观点,只有显示出他尚未领略出无常之理。当他感受到万事万物的迁流不息,就再也不会说:“这就是我。”若能如此,才算露出开悟的第一道曙光。哪一位才是我?是昨天在此禅坐得很好那位?或是今天非常散乱的这位?还是动怒的、与人格格不入的那位?抑或是领受佛法、一心向道的这位?到底哪一位才是我呢?假若全部都算是,我还真是个超级多重性格的人啊!我应该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才对。所以,应当在“谁都是”、“谁都不是”二者之中作一选择。假若我们不希望自己“谁都不是”,那当然就要选择“谁都是”。若是如此,我们还得要想像出,自己身体内挤上了至少数以百万计的人群。这不是信口开河,因为在我们此世的生命中,到目前为止曾经出现过的念头、感受、观点与反应,早已不下百万。如果选择成为一群人,我们生命的复杂程度,就不是选择“谁都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了。不过,话说回来,选择“谁都不是”,又好得到哪里去?
对于“自我”的观念而言,“观照”具有相当大的威胁性。怎么说呢?因为“我”都有自己的目标:目的为何?要成为怎样的人?要到达怎样的地位?原因为何?这一切都只是受限于人类思惟模式所产生的观点而已。若是能够放下这些观点,究竟的欢喜就会浮现。这究竟的欢喜,本来就含藏在包容与平静之中,完全不需要去获得、达成或是改变什么。所谓“万法如如”。
这四种阶段的快乐,从感官欲望开始,直到观照为止,是净化的渐进过程。若是想要验证任何一种的快乐,亲身体验是唯一的方法。因此,内在修为就变得非常重要。无论我们身处海边、禅堂,或是在开车、坐飞机,内在修为的努力是没有假期,都不能歇息。为了将自己从感官欲望的层次向上提升,就必须要用心于服务人群。这意味着要心存慈爱与悲心,服务人群就是忘我的表现。当我们有机会为人群服务,无论是要帮人洗脚,或是护持他人禅修,都无差别。爱即是服务,服务即是爱。禅定,正是因为心中的慈爱而建立。修行慈心的十一种利益之一就是“心专”。
禅定并非是目标与终点,而只是过程,只是心灵于澈悟真理之中的一个过程。真理有两种:相对与绝对。其中相对的真理,大家都能够明了。相对法包括男与女、少与长、贫与富、愚与智,此外又有动物、树木、花朵、星辰、月亮与天堂,一切都以能令“自我”快乐为衡量标准。而在绝对的真理中部无此事。所有的仅是自心所造万法的自然显现,这其中没有单独的“你”“我”存在。一切仅是不断变灭的现象,再无其他。连宇宙都在不停地变灭、收缩与扩张。我们也是如此。
当心灵能够因禅定而欢喜、平静,就能够心包太虚而获得法益。不平静的心,甚至可能在排斥眼前的真理后说:“但是,我想要快乐啊!”这是世上大多数人的心态。然而,能够充满欢喜并且不受外境干扰的心灵,就会说:“这是解脱一切苦难的究竟之乐。”如此的心灵,对于宇宙问的绝对真理具有能洞澈之明眼,对一切事物既无须系心与染着,更无须追求与争取。只需要在每一片刻做出适当的行为后,就随缘放下。
观乐既不是兴奋也不是得意,而是以平静为基础,不会造成贪欲、瞠恚与愚痴后遗症的一种快乐。当无明灭而智慧生,纯一清净光明的心灵,将能够了知世间的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