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西法的雕像,位于比利时列日的圣保罗大教堂路西法(Lucifer)是《圣经》中出现的一个名字,出现于以赛亚书14:12。0 ]) h8 v4 }+ s _
圣经译本中的路西法) o# h* Y) ]5 ]4 J9 ?2 u
Lucifer是一拉丁字,由lux(光,所有格 lucis)和 ferre(带来)所组成,意思是光之使者,所以被说成天使中最美丽的一位。普遍使用的中文和合本圣经中的以赛亚书14:12-15这样描述:
9 I4 E3 e% C9 B; R" @' N
C# o; a% z! [" o- m# G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从天坠落?你这攻败列国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 ~7 U" g! }; k
J: g& j: Q6 a* u7 ]* A* H
路西法译为“明亮之星”。
4 E" @; S$ m) }" ~+ V
! Z3 }& ]1 a S( o! @& ^根据基督教某些教会的观点,路西法曾经是天堂中地位最高的天使(炽天使),在未堕落前任天使长的职务。他由于过度骄傲,意图与神同等,而堕落成撒但。然而圣经并未提及路西法曾经是一位天使,也未提到他的地位。因此这一说法可能来自传统或者传说,或者非正典圣经。3 F* D" A1 r" N/ Z y
7 L4 n( Y4 h0 y, r明亮之星的身份1 h( Q1 u: P+ p0 f$ W
有人认为,“明亮之星”就是撒但。但是有圣经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联系前后文,他们认为,这里指的并不是一个灵体或者天使,而是指巴比伦的君王尼布甲尼撒。
6 m6 z( k3 I' d' H# A9 ]4 F. k3 j# J0 y4 z0 `, h8 I7 }+ Z/ U
以赛亚在预言里吩咐以色列人讥讽巴比伦王时,提到“明亮之星”。这节经文主要是针对巴比伦王朝的。然后,经文说:“你必被摔到死人之地”。可见“明亮之星”是对人的称呼,跟灵体生物无关。因为死人之地是埋葬人的地方,不是埋葬魔鬼撒但的。此外,有些人看见“明亮之星”被摔之后,就问:“这就是那个震动大地,摇撼万国的人吗?”显然,“明亮之星”所指的是人,而不是灵体。[1]
3 @ m, e) a3 h8 _( X1 p0 h7 z$ z( t# o" X" x% Y; q; C
圣经用显赫的称呼来指巴比伦王,因为巴比伦王是在国家陷落以后,才被讥讽为“明亮之星”的。[2]巴比伦的统治者妄自尊大,把自己抬高置于邻国之上。巴比伦十分嚣张放肆,甚至夸口:“我要升到天上去,高举我的宝座,凌驾上帝手下的星。我要坐在北方的极处,坐在盛会之山上。我要……使自己与至高者同等。”[3]
7 M2 @- e" X5 w ^% h. z6 o" a0 z9 W4 ]) m1 n6 j! p
圣经把大卫王系的君王比作星。[4]从大卫开始,这些“星”在锡安山施行统治。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造圣殿后,锡安这个名称就用来代表整个耶路撒冷城。律法之约规定,所有以色列的男子必须每年上锡安三次。所以,锡安成了“盛会之山”。尼布甲尼撒决心征服犹太的君王,把他们从锡安山赶走,他的行动摆明他要凌驾上帝手下的“星”。他打败了以色列王,却没有把功劳归给耶和华,反之,把自己置于耶和华的位置上。因此,巴比伦陷落后,圣经就把巴比伦王讽刺为“明亮之星”。' K% I9 j' I$ b. u; i9 ?+ x
! v7 x. O6 c% I2 u# I: j& a9 ?4 [# }+ z巴比伦统治者骄傲自大,反映了“现行制度的神”魔鬼撒但的态度。[5]撒但同样渴求权力,妄图凌驾耶和华上帝之上。不过,“明亮之星”却不是圣经对撒但的称呼。6 b0 H* X& X- Z- p
# U& s) U2 c% U. r: C6 Y2 R7 r3 C传说故事中的路西法8 A. K- x% f2 r$ K. n
主条目:第一次天使战争
. O8 o. [, K; ]5 V+ a: A0 W一天,上帝带圣子巡游天界,让众天使向圣子下跪参拜。由于天使是没有实体的能量体,而圣子除了没有获得上帝的力量之外,其它都与上帝一样拥有实体,上帝认为拥有实体的圣子地位仅次于自己;而路西法则认为圣子力量太低,上帝让天使向圣子下跪是对其尊严的侮辱,于是率领天界三分之一的天使叛变。路西法极端骄傲和自信可以推翻上帝。不过,路西法和其军队失败了,被放逐并失去了所曾拥有的荣耀。后来,路西法在地狱重新建立了一个类似天堂的新世界,在那里成为了魔王——撒但,而跟随路西法的堕落天使则成为恶魔(demon)。" K6 t9 z4 [( n3 E+ w
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路西法
% ?3 i* H1 F4 g6 P. ~; g在古希腊神话中,路西法名为晨曦之星 heosphoros(破晓的带来者),即黎明前除了月亮之外在天空中最亮的星体—金星。古罗马天文学家发现,Lucifer 与 Venus(金星、维纳斯)实为同一颗星,因此有不少诗人将爱神“维纳斯”又名“路西法”。/ v! K8 @% Z( |5 Q
文学里的路西法
5 G" N6 x+ D1 {+ J* o) r* c; @# G+ _
9 |7 [, H% ?6 e1 B1 U: n路西法的坠落. 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 中的插画, 1866.但丁的《神曲》、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都是说路西法因为拒绝臣服于圣子基督,率天众三分之一的天使于天界北境举起反旗。经过三天的天界剧战,路西法的叛军被基督击溃,在浑沌中坠落了九个晨昏才落到地狱。此后神创造了新天地和人类,路西弗为了复仇兼夺取新天地,乃化为蛇潜入伊甸园,引诱夏娃食用了禁断的知识之树的果实,再利用她引诱亚当也犯下了这违抗神令的罪。于是路西弗如愿使神的新受造物一同堕落,而且为诸魔神开启了通往这新世界的大门,自此罪、病、死终于遍布地面。(这些明显都是利用圣经中对撒但的叙述,再加以合理化之后套上Lucifer的姓名的。)* k$ X8 m2 r+ i, J% f+ k; A
% m' x9 g5 R2 t另有一说路西法是古罗马的神,形像是一持火炬的神。最早把路西法弄成魔鬼坠落前的名字,据说是早于中世纪的早期的教父。这用法是如此的普遍,使至当米尔顿写《失乐园》时,很自然地用了路西弗。真正的"拂晓明星"路西法,应该是中东民间神话的衍生传说。在迦南、埃及和波斯都有类似的传说。迦南人认为拂晓的明星是唤为Shalem的神祗,黄昏的明星是唤为Shahem的神祗,因为妒忌荣光远胜的太阳神,Shahem发动叛变,而以惨败告终,并从天上被扔了下来。比较少见的传说还有路西法的兄弟是米迦勒或基督的说法。+ H& V" \ @' {: k7 X# A
% l9 R8 b$ W5 ?* J) y参考文献- y: C8 E W9 \ {
^ 参看以赛亚书14:4,15,16节的记述 & u, Y/ o! v' ~6 n1 `
^ 参看以赛亚书14:3节的记述
p) K( w4 n X3 k^ 参看以赛亚书14:13,14节的记述
1 s& f, ~5 ~) a# O^ 参看民数记24:17节的记述 ; Y3 c5 r. a+ X) ?* u3 ^6 ]
^ 参看哥林多后书4:4节的记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