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 n* h* S0 a% I 《达芬奇密码》对宗教提出了颠覆的震撼论点,除了消解掉基督的神性之外,书中对西方历史与艺术史作出大胆却又似是而非的另类解释,亦将人引向错误的历史观:书中声称,两千年来的基督教信仰,是建立在掩盖真相的基础之上,是当初教会一手遮天的极大的阴谋;耶稣基督本为凡人,并且娶了抹大拉的玛利亚为妻,耶稣被钉十架后,抹大拉的玛利亚带著耶稣的后代潜逃法国,由一个名为「锡安会」的神秘组织一直暗中照顾和保护,一直到了今天。' N; i0 U9 T+ E1 L% F
/ B) e! }- z; Q. O* p 书中说达文西不仅是一位艺术巨匠,更是「锡安会」(Priory of Sion) 的成员,他笔下的一些名画中均暗藏玄机,因为「锡安会」的成员都肩负保守一个天大秘密的使命,所以达文西刻意地将这些无法公之于世的资料透过一些符号陈示在他的创作中,包括有:人体比例图《维特鲁威人》(Vitruvian Man)、名画3幅:达文西的《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of Leonardo da Vinci)、《蒙娜丽莎的微笑》(MonLisa)、《岩窟中的无玷圣母》(Virgin/Madonna of the Rocks)。* Q6 q- V6 t5 o; w+ g; [2 K
《达密码》以一桩凶杀案作为开场白,死者是罗浮宫馆长索尼埃,尸身躺卧在地板上,摆成维特鲁威人的形状,沿著身体外围还画了个圆圈。书中的主人翁,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认为其中的隐喻,是达文西在宣示男女和谐;圆圈是女性保护的象征云云。+ T4 _) n* _9 U% r& ^ p
; c- A1 N8 K' x* T 艺术(1)最后晚餐《达芬奇密码》称把耶稣左边的年轻俊美的约翰解释成抹大拉的马利亚,而且象征她和耶稣已经结婚。M代表马利亚,而V在古代象征女性。. J$ U0 K, I! r# b. Z% y t8 X
; E9 y. `. ]5 ^7 c" d8 T- g
(2)岩窟圣母错误:丹·布朗对画像又有新的解读:「画中是一个身穿蓝袍的圣母玛利亚,手臂揽著一名应该是耶稣的婴孩。另一旁的是大天使乌列,带著另一名婴孩,应该是施洗约翰,不过奇怪的是,画面中不是一般情节描绘耶稣为施洗约翰祝圣,而是施洗约翰为耶稣祝圣!……耶稣服从于施洗约翰的权威!更令人不安的是,玛利亚一手举在施洗约翰的头上,做出一个很明确的威胁手势,她的手指看来像鹰爪。……天使乌列也比画出一个要切割施洗约翰颈部的手势。」正确:图中玛利亚右手揽著的并不是婴孩耶稣,而是施洗约翰(即画的左方),天使乌列身旁的才是婴孩耶稣。可以清楚觉察到左方的施洗约翰的体型比右边的婴孩耶稣大,因为施洗约翰比耶稣年长,是耶稣的表兄。他跪拜的姿势并不是为耶稣祝圣,而是表现圣经中约翰福音4:28~30里施洗约翰的最后见证:「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面前的…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9 m+ R8 O& _" ?0 M7 |1 m8 |, [$ X6 F% {; V8 N9 M# \
(3)蒙娜丽莎把蒙娜丽莎解释成雌雄混合体。象征着耶稣与马利亚的结合。" \2 |4 p! R- _* S# b
7 ^) G2 ` Q& P1 F9 p4 m2 V 宗教(1)诺斯底主义诺斯底派本是一个二元论宗教,后来诺斯底派的思想侵入了基督教,就形成了基督教诺斯底异端。诺斯底派在早期的基督教中逐渐形成了异端教派之后,他们开始在教会中提倡一种神秘的宇宙生成的知识,诺斯底就是指这种知识。他们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得救,要看他有没有这种知识,他们拒而不讲主耶稣的救恩,他们否认主耶稣是道成肉身来的,他们也赞成当时流行的“幻影说”,这种异端认为主耶稣是没有实体的,像“幻影”一样,这就完全否定了圣经上主耶稣道成肉身的真理。 - P! R/ u6 l+ z7 v
) ]2 z6 v. W3 e+ w$ z w
(2)伪书与汉马地古抄本1945年,埃及尼罗河的汉马地地区(Naj Hammadi)发掘出一堆莎草纸碎片,上面书写著哥普特(Coptic)文字,书写年代可追溯至主后4世纪末期,内容占大部分反映诺斯底信仰。哥普特人是最早在埃及地出现的基督徒群体。0 S6 [2 \' H% {7 w. p- l. J; w
$ [6 L# W% I9 z0 M
今日称为《汉马地古卷》其实并非卷轴,而是古抄本(codex),书页两面都写上字。它们有别于1947年在以色列地,耶利哥以南一处名为昆兰的地方出土的《死海古卷》所以又叫《昆兰古卷》。《死海古卷》乃呈卷轴状的羊皮经卷,内容大部分是《希伯来圣经》即我们今天读的旧约圣经,加上一些祈祷文与日常生活的《规章》(Manual of Discipline),书写年代可追溯至主前175年,比《汉马地古抄本》早300年。 $ S4 M9 q- \6 J: V3 v% ^9 _ ) s% C' g5 s8 C' @& T 基督教的正典圣经共66卷,包括旧约39卷,新约27卷。新约最后一卷书《启示录》是使徒约翰在主后96~98年期间写成的。主后100~300年期间,诺斯底信仰冒起,坊间继而出现一些倡导诺斯底主义的著作。后人称这些作品为「伪书」(Pseudograph) (Pseudo=伪造的;graph=著作) 。 7 k3 c3 }. ^1 M3 \: } ?) X# _5 \: e) y' ~3 M/ ?' P
什么是诺斯底福音书?就是诺斯底派的人藉用主耶稣门徒们或使徒的名字写成的伪福音书,也叫做“伪经”(Apocrypha),如藉用腓利,多马,马利亚,彼得等名字写成的伪福音书。较为人熟悉的「伪书」,包括《腓利福音》、《玛利亚福音》、《多马福音》、《埃及人福音》、《比斯提苏菲亚书》。 《腓利福音》(Gospel of Philip),成书期主后3世纪,离开耶稣时代已有200~300年,一般学者都不认为《腓利福音》对圣经研究有参考价值,因为其中记载有关耶稣的内容不尽不实。 7 T8 \3 G2 M' w5 E# r( M4 f% Y , R4 l9 Q) k( J* S6 U 《腓利福音》的莎草纸文本与<敏感詞>《汉马地古抄本》文献一样支离破碎、残缺不全,有很多的破洞,读起来不连贯。内容有很重的诺斯底华伦泰教派的思想主义。书中其中一段(63:32-64:10) 似乎形容耶稣吻他「同伴」玛利亚,而作者把「同伴」解作「在亚兰文是配偶或妻子之意」。但在原文中,经文是断续不全的,也没有表明吻在哪里。而纵使真是吻嘴,也仅是当时教会团契中的相交礼仪。单凭一段隐晦不明的文句来断定耶稣与玛利亚有夫妻关系,未免太过儿戏。 % P5 R3 c$ w. N: T. [. [ J/ w/ o5 q. [+ A+ h
近期的大热门话题《犹大福音》(Gospel of Judas),是由一个名为「该隐·诺斯底派系」(Cainite Gnostics) 的团体编写出来的。这个团体致力要为圣经中那些出名与上帝对抗的人物平反,包括该隐、罪恶名城(犯同性恋)所多玛人、卖主的犹大。 《犹大福音》早就被使徒时期的教父定位为异端邪说的书卷。《犹大福音》把犹大描绘为「耶稣最爱的门徒,并且是耶稣指使他出卖自己,以成全耶稣灵魂可以超脱身体」。 , e4 S; z$ Q9 ~ \9 D5 [6 D
6 n8 _ p" F) K 这些明显地与圣经所载的南辕北辙。( m ?6 l9 |1 j6 `$ l% _
) T1 b7 `& T& P1 B5 x0 p, f+ h' q5 W (3)圣经之权威地位错误:《达芬奇密码》称,当时的教会掩盖耶稣已婚的信息是为了否定耶稣的人性而达到宣扬神性的目的。为了遮盖事实,教会人为修改了一世纪描述耶稣生活的福音书,删除了有关耶稣已婚和有后嗣的部分。但是即或这样,现在仍然可以在正典的新约福音书找到有关耶稣已婚的事实。好像路7:36的那个女人其实就是耶稣的妻子马利亚,因为只有妻子给丈夫才这样洗脚,象征性接触。 ) o4 B$ x s/ k2 s" x! f. b+ v5 D7 z7 m
正确:其实无论洗脚还是亲吻在当时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对自己的忏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关于新约圣经的权威性,从十九世纪自由神学兴起以来,他们一直想把水搅浑,各种异端邪说都跳出来攻击圣经的权威性,当乃哈马迪残片被译出以后,各种异端人士,包括一些有名的神学教授,如获至宝,他们用早已被教父拒绝了的诺斯底异端,来否定圣经的权威性。他们不是要做什么史料的考察,他们是要为他们的“不信”找出根据。《达芬奇密码》这本书的一个实际目的,就是要吹起“不信”之风,使人对圣经的权威性产生怀疑,让人去相信一些伪经,相信一些想象的而实际上又不存在的原始材料。弟兄姊妹们,我们要小心,不要受骗! ! B+ p+ ]0 }, z g8 ~- ~- B , B$ s$ o8 P0 I5 c! o/ M (4)耶和华之名错误:《达芬奇密码密码》书中提出:犹太人的上帝之名YHWH─神之圣名,耶和华 (Jehovah),是结合了男性的 “Jah” 和古希伯来语的夏娃名字 “Havah” 而成了一个中性字,用以证明「上帝乃雌雄共体」与「男神与女神同等」的论调。 # j( S4 A" T' L6 n
4 g, L9 ?% ^3 \& B% h* h1 Q# Z
正确:耶和华这个词的来源是:犹太人称神为YHWH,他们在读经的时候不敢读这个词,所以这个词只有辅音,没有元音。没有人知道如何念这个希伯来文的词。当时,犹太人会把Adhonay,也就是吾主写在YHWH的下面。因为能要读出来,中世纪的神学家后来就用Adhonay的元音来拼YHWH,就成了YAHOWAH,也就是耶和华。+ r# R. k. O0 M1 ^2 a
6 W) u; g W8 O5 k+ n" L (5)抹大拉马利亚书中关于抹大拉的马利亚的事,主要是从《乃哈马迪文集》中的诺斯底伪福音书来的(Gnostic gospels)。作者在小说第五十八章上,引用“腓利福音”上的一段话:“救主的同伴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基督在所有的门徒中更爱她,常与她亲嘴。其余的门徒因此受伤害,他们表示不赞成,对主说:‘为什么你爱她胜过爱我们大家呢?’” 5 d+ e9 g$ w* l; H+ g+ Q
: J p, c) P6 V 作者认为这是他的最有力的证据,用来证明主耶稣与抹大拉的马利亚是夫妻关系,因为他说:“在那时代,‘同伴’就是‘配偶’的意思。”这件事在圣经四福音书上从未记载过。因此,作者是借用这个伪经的邪说,向圣经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他相信伪经说的,不相信圣经说的,这是问题的根源。 $ N# b1 w8 O# L4 F: X& ~ 7 W' p9 p5 f8 Z6 }$ P 历史(1)尼西亚大公会议在《达芬奇密码》第55章当中,作者借古艺术研究员提宾的口说:“把耶稣确定为神的儿子”,是在尼西亚教会会议上决定的,是经过“提议并被选举”决定的。作者追随着现代不信之风,不但要否定圣经的权威,还要否定主耶稣的神性。书中不断的重复说:“耶稣只是一位先知”,“一位伟大而有权势的人物”,“不过是个普通人”等等。这是《达芬奇密码》所要达到的另一个目的。 . j4 w3 `0 c* B! F/ e 2 A% g' k! r. E3 V5 [7 ]) ^6 I (2)圣殿骑士团错误:圣殿骑士团是由“锡安会”创立,意义就在要保护圣杯的秘密。在《达芬奇密码》称,是圣殿骑士团在11世纪发现了圣杯和真正意义的文件,天主教会便立即行动,围捕骑士团武僧并处死。 t5 s5 T9 x# ~8 `5 O$ x' T" j: b! B4 U7 b! w
正确:创立圣殿骑士团其实是为了保护去耶路撒冷朝圣人的安全,所以骑士团又被称为「耶路撒冷所罗门圣殿骑士团」。初期的骑士都是真正的武士,持守一生为上帝效力、对基督「贞洁、贫穷、顺服」的誓言,大家对在圣殿骑士战场上的英勇赞美有加,欧洲各地纷纷捐献,支持圣殿骑士团在各地区组织分会。之后骑士团因富有而变质,他们拥有庞大地产,是法国及英国贵族的银行家,他们变得骄横贪婪,也不再照顾朝圣道路安全。1306年,法皇菲力四世国库空虚,垂涎圣殿骑士团的丰厚资产。1307年10月13日,菲力四世下令逮捕全法国境内的圣殿骑士团成员,包括圣殿骑士团首领杰克·莫莱 。1310年5月12日,54名圣殿骑士团成员被菲力四世判处火刑。1314年3月18日,杰克·莫莱在巴黎遭处火刑。随著他的死,圣殿骑士团也宣告结束。$ f* F% |$ N3 \& ^6 f6 a
( J- M1 H* x. G* _. Q$ y$ c# i; l1 ]
文化(1)秘密档案错误:《达芬奇密码》称,巴黎的法国图书馆内发现一个珍奇的族谱,档案是从法国的第一个国王延续到20世纪的皇室家谱,其中就有耶稣的后代进入了法国皇室,也就是说血脉流传到我们当中了。同样发现还有一批被称为「秘密档案」 (Les Dossiers Secrets) 的羊皮纸文献。文献当中提及一个创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会社,名叫「锡安会」,其成员包括牛顿、波提且利、雨果、以及达芬奇。8 b/ A- ~# v+ E( e1 h4 P7 D3 c
3 k0 U2 K: Q1 o, E' \- }4 d
正确:这份所谓的「秘密档案」纯属无中生有。档案之中的所谓「历史文献」已于1993年被法国政府证实是由一名叫做普兰他特的法国男子捏造出来的伪资料,目的为要表明他是法国达戈贝特二世 (Dagobert II) 的后裔,因此他名正言顺是法国的合法国王。普兰他特后来被控伪造假文件,最后琅他入狱。 ! p3 k. Z0 D* l# M3 L ! A: T- R- Q0 x: v% _4 N7 ` 秘密档案」中有关锡安会,与及锡安会的盟主名录,也被证实是普兰他特凭空发明出来的。但丹·布朗仍旧乐此不疲地引用这些伪资料,作为《达芬奇密码》的故事材料。 : n5 h; V, ^: }' q+ L5 W2 c9 X3 L. b : g9 X- J0 R x (2)锡安会揭秘错误:书中提到「锡安会」是由布雍的哥菲 (Godefroi de Bouillon) ! ?( M3 N* a. L# b' g W- _. r 8 i8 S" B( f; r5 V/ @9 V 在1099年建于耶路撒冷的一个秘密组织。之后「锡安会」创立了圣殿骑士团。圣殿骑士团的找到有关圣杯和文件没有因为圣殿骑士团的瓦解被销毁,文件一直由在法国的秘密组织锡安会保管。成员包括历史上有名的牛顿,达芬奇等。他们都曾经是会长。达芬奇因为不能说出圣杯的奥秘,而被迫用书画的形式“暗藏密码”,达到流传的目的。2 ?- m8 l% g- r# f- Q6 `3 O- z4 g
# y/ U+ z/ N/ f4 P5 Z% P6 |
正确:所谓的「锡安会」纯属是一个玩笑,是法国人普兰他特编造出来的。「锡安会」 (The Priory of Sion) 是由一名叫做普兰他特 (Pierre Plantard) 的法国男子发明出来的组织。该组织在1956年7月20日在圣朱利安侬日内瓦 (St. Julien-en-Genevois) + K2 V3 b& s3 I# x/ f( E; B. U' e8 P n8 u9 {; m
注册登记,登记时所用的全名是「天主教机构与法规暨独立与传统联盟骑士团」,简称「锡安会」。组织的成立宗旨是:「恢复古代骑士团精神,追求知识,奉行团结。」0 u% g0 ^$ k- G7 E9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