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8 ^8 R2 c9 m族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自我意识,即我如何区别于他者?我想,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族称中,以地形方位来命名的例子特多的原因所在。因为在作这类区隔时,地形方位往往是最容易被想到的。因为所谓“民族自觉性”是比较后起的事物,而且经常是在激烈对抗中才会产生,在原初的阶段,人们常常之所以区别于他人,通常是从自身所处的环境着眼。 / c3 M, L* W! d6 r9 c3 [2 H8 l/ x4 r; R i! o: N
正是由于“民族自觉性”是非常后起的新事物,所以很多族称在我们看来,毫无特定含义,例如:毛南族(“这个地方的人”)、羌族(自称“尔玛”,意思是“本地人”)、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思也是“本地人”)、赫哲族(东方,江水下游的人)自称“那贝”,即“当地人”,前面提到马札尔人的自称也是“本地人”的意思。这些族称就含义而言,并无特殊指称,只是强调自己是当地土著外,而这一说法显然是对于“外来者”对立而言。 ) K! o3 v6 k2 I p% Y0 i* A% j: ]" a5 C5 |) w另外有一类族称,甚至连“当地人”这一层相对意义也没有,例如因纽特人、Rom(吉卜赛人自称)、Lao(老挝族)、阿伊努等族称,<敏感詞>泰雅、曹、布农三个民族的族称,其含义都只是“人”;此外,南太平洋塔希提岛一部族Taitu,以及印第安阿尔冈昆部落的一支Illini(美国Illinois州即因该部落得名)、美洲印第安部落Navajo、Apache也都是“人”的意思。还有一类族称,则有“人民”、“部族”的意思,如捷克(“人群”)、鞑靼(“人民、部族”)、千岛群岛的库页人(kur,kurili,“人民”)、缅甸的克耶族(Kayah,“人”)、哥特人(Goth,“人们”)、Deutsche(“人民”,德意志民族拉丁各族语言称Allemagne,也是“人民”的意思),非洲的马里人(Mali,“男子汉、大丈夫”)实际也属此类。5 D) }/ M3 O0 D
1 K j3 ?& t" w: p( S$ \这些族称完全不能归类到上面所说的几个类别中去。在我们看来,或许觉得奇怪,这些族称毫无特别含义,自称为“人”,这也是一种民族的族称吗?事实上,这类族称往往或者起源极为古老,或者族人是相对比较与世隔绝,因为无从与邻近异族作对比,才会产生这类族称。 5 |3 q. N1 x: V3 p6 L: g$ @( G- [9 J. ]/ A% E3 M/ {8 D# X& B- U
四、释上古族名 ) i5 L. o, ^' W" o 8 h: R1 |, Q) [% E中国上古有很多古族名,其义久已茫不可求,我认为,其最初含义可能都极简单质朴,其法则与上一节所述类似。 ) T4 i) D* i+ f: J 5 S6 i- ]. d# T; I& Y试看这一组字的汉语上古音: * C6 R. j% k: R: `+ s/ _$ g* F& I( l民:mien. t& {! w3 m0 L) H$ F
氓:meang . ?. j8 V* z1 ~7 w/ Z+ s. P' k闽;mien2 _/ P e+ @ F; A [
蛮:miuan或mraan5 {( o' y- A( {1 t: z
苗:mio* P7 u: z( V2 j. A% ?. u% x
芒:miuang' e" n) K! @; D# O
门:muen+ i' w# B& [1 ~8 A4 ~% @; E
梵语“人”:manus 8 R) X k/ F C( E8 P哥特语“人”:manna(英语man出自此) b% z8 o) \9 q5 u% d7 N" _+ I; u9 f/ [$ f. D
这一组字的读音都很相近,这是上古汉语造字的一个规律:即同源字通常读音相似。在汉语中,民与氓是毋庸置疑的同源字,本意均是“人”,流寓之人谓之“流氓”。有理由判定,以上闽、蛮等上古族称本义当是“人”,苗族古称“三苗”,其构造当与后来满族的“三姓”及北族的“九姓乌古斯”等属于一类,而苗之本义也当是“人”。Owen Lattimore《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中谈到:3 p- j4 T3 E# A; p5 }! z* O8 Y
: X7 ?0 q; S3 |8 d9 F“蛮”(勉)这个部落名字可以在今日中国南部的瑶族语言中找到,“勉”的意思是“人”、“人们”。盘古瑶自称为“优勉”,而叫红头瑶为“布龙勉”。这些部落的名字是具有地方性的。闽(福建)和缅(缅甸)大概与“蛮”很有些关系。不过这些南方民族的名字与草原民族的名字不属于同一个系统,因为前者的语言与中国语言有联系。我想,南方蛮族的名字很可能与中国的“民”字有关。. j0 e1 b) M- F, k/ ]. y1 s
+ w( o v0 ]1 p& Y3 Z这一论断还有更多的支持:羌、藏族中称人为mi\ma;川西北的羌族,常自称β-mi/β-mie/β-ma,β-是词头辅音,无意义,而mi/mie/ma均是“人”的意思。古藏语最早称人也读mi(参见马长寿《氐与羌》)。羌藏族上古与汉族有很深的渊源,本属同一语系,可证明上述一组族称均应为“人”之义。* O* L% z& w% b6 G
P/ f6 C! z# a' S
云南现在还有一支“未识别民族”,自称“芒人”,按亦可归入这一系统。缅甸的缅族(Myan)族名读音也与汉语上古音“蛮”十分相似,这些均非偶然(缅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支)。唐樊绰《云南志·南蛮疆界接连诸番夷国名》中记载缅甸海边有弥诺国、弥臣国——其“弥”的意思应为“人”;“诺”在西南各族语中义为“黑”;所以弥诺就是黑皮肤人。而苗族中部与西部方言的人群自称“蒙”(mongl)显然也与之有关。此外,<敏感詞>的门巴族,其族称的第一音节也当与此有渊源。6 b d7 v1 m u
4 S! M6 q t$ O" F1 ^4 ^4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