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6686|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世界到底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我越来越迷惘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28 16:1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现自己越来越矛盾了,最近接触到的事物快把我原有的世界观给击溃了.但是我又异常坚韧的坚持了我固有的想法,所以我现在很矛盾,真的!  高2的时候,也就是去年,我们开始学习哲学,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哲学,当然由于中国的局限性我们能学习的只能是唯物论.或许是因为不了接吧,我对这科只需要过会考关的科目很是不屑.我带着怀疑的目光去学习它.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当具体知识到达一定量的时候,我们可以试者总结出自己的哲学,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世界上还没有哪个人可以完全接近真理,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断呢!书本上观点给我指明了总结的方向,所以我的世界观无限的接近唯物主义......嗯我文笔不是很好所以我就借了一首诗来表达我之前的观点.





生命的起源只是一种化学反应
灵魂并不存在,精神只是神经细胞的火花
人类的存在只是记忆数据的影子
世界没有救世主
人一定要靠一己之力在这残酷的世界中挣扎求存
即便如此,人依然于这残酷中前行
以那血,那泪,那哀悼与悲歌铸就不朽
以自己之意志,给这残酷之世制造出微弱而不可被磨灭之光辉
此是灵魂的星空,黑暗现实中的最后之真实
唯有此真,是生之源流,撕破谎言假象的真理之剑

---------最后的银河守护者


完全的机械,就是我们现在的世界吗?世界是完全机械化的收规律支配吗?.前几天我看了《我们到底知道多少》我的视角宽阔了好多,如果上面说的对的话看来我得从新评估意识的作用了!以下是关于这部电影在百度上的部分简介,说的比我好我就贴出来给大家看下
 可能有些人会对这部片子里面提到的东西皱眉头,不管说是因为它里面提到的观点不对自己口味,或者直接是因为自己根本不明白。不论是哪种可能,我希望因为这片文而去看这部电影的人儿不要在最后拿着批判的态度去看待这部电影,因为这电影的本意和精髓不在于争论,也不在于说教……而在于引导我们把眼睛投向美丽的存在,让我们自己去创造美丽……
  人类主体的心灵世界与客观的物理学领域,是否存在一个神秘但可以探知的交会区?我们的意识有没有能力操控「实在界」?这是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美国知名的科普作家奥弗拜(Dennis Overbye)十四日在《纽约时报》发表他的想法,值得此道中人参考。奥弗拜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著有《宇宙的寂寞心灵》、《恋爱中的爱因斯坦》等书,目前担任《纽约时报》科学版副主编。
  两年前有一部名称念不出来的电影「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在影迷口碑相传下缔造佳绩,票房达一千一百万美元,并且衍伸出一系列的书籍、DVD、服饰、提袋,甚至「生物场」手环,在文化界形成一股风潮。
  这部电影号称根据量子物理学的洞见,认为「实在界」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构造,只要我们心灵开窍或者心志坚定,就可以改变与改造实在界;换句话说,科学与灵性其实可以携手同行。
  今年这部电影出了续集「What the Bleep, Down the Rabbit Hole」,请来十六位各界人士助阵,继续宣扬此理念,情节重点之一是日本另类医学专家江本胜的发现:沉思冥想可以改变水的结晶。
  然而奥弗拜认为,这些电影与相关理论虽然打著量子物理学的旗号,但其物理内涵与程度却根本不及格,表面看似引人入胜,其实却让科学与文化的交会处更加浑沌。
  量子物理学的波-粒二元性、测不准原理等核心理念,具有一种难以捉摸的机率模糊性;但许多人不愿就此坠入五里雾中,期盼能在其中找到一种确定性。半世纪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格纳开风气之先,推测人类意识或许是解开这谜团的关键。
  不过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艾伯特强调,威格纳的假定是以严谨的数学与机率观念来建构,与观测者的期望及意图毫无关联。况且代表量子机率性的波极为微弱,一与周遭环境接触就会消失,观测者根本无用武之地。换言之,实在界毕竟不是人类心灵所能干预掌控,一如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图斯所说,其中只有原子与虚空。
  艾伯特教授进一步指出,人们碰到高深的物理学时,似乎总会有一种自欺的倾向,想要确认人类是宇宙的中心,是演化的登峰造极之作,能够掌控自身的命运。其实大家何不学学伽利略,抑制主观期望的诱惑,勇敢而清晰地观看这个世界,接纳它的美丽与残酷,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沙发
发表于 2009-8-28 16:52:13 | 只看该作者
fungus277f 我对哲学课最深的印象是一次考试。。。当时不晓得有考试所以什么都没温习,看来看去里面只有一道题是我会回答的

“什么是自由?”

我回答,倘若心中觉得自己是自由的,哪怕是在牢狱之中也会觉得自由。
倘若心中无自由,即使拥有整个世界依然不会觉得自由。。

最后老师给了我一个大叉叉,我的第一个哲学考试以鸭蛋画上句点。
尽管如此,我依然觉得自由应该是这样子的,不被任何因素所牵制,也不是以某些条件为基础。

坚持自己所想的,还有什么可以使你混乱呢?fungus279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8-28 17:09:43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感觉很像英雄造时势或者时势造就英雄的论说,我很相信destiny,所以我认为是destiny决定了人的思维和我们需要去作用的物质。我的想法是我们出生的环境决定了我们如何去思考一个事物,正因为我们对待事物的某项理解才决定了我们如何去作用它。但假如我们一开始就没有生于某个特定的环境,打比方说如果我的出生时在非洲某个难民家中,我现在所思考的恐怕就只是如何吃饱穿暖的问题了。也不会用我的意识去作用键盘回这个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8-28 17:15:4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2L高见  我也有同感!   
还有那些老师改卷很死板的! 你看过09年的0分作文没有,那斯怎么说老师的,我觉得他说的挺对的,应试教育就那德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8-28 17:17:22 | 只看该作者
2楼的素乐观滴强人,呵呵~~既然楼主自己已经怀疑了,那么即便是别人告诉你一个答案,你也未必会相信,价值观这个东西,不同的人真的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根据楼主的年龄,价值观还没有定型,以后,或许慢慢的,你会得到一些不同的理解。或许和你原来想象的差距甚远。迷茫是正常的。
欣赏2楼的话,其实,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活在自己营造的快乐的世界里会更加幸福。
某人的粗浅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发表于 2009-8-28 17:21:0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可能是压力太大了,才迷茫...呵呵,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吧~
一个人活得怎么样,真的是看这个人的心态
自己把一些事情想明白,会坦然很多
价值观吧,呵呵,水到渠成吧,据某人讲,快三十的时候差不多了
楼主不要太多想,反正高考不需要这么个东西..(愤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发表于 2009-8-28 17:2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楼 尼古拉.勒梅 的帖子

你和我的偶像尼古拉同名诶!(为了尼古拉的遗嘱 偶把私藏和老底都发光了。。。)
咳咳咳~言归正传。。说实话。。那些所谓0分试卷我也有看过。。。想不通啊,为什么会是0分呢?完全是真实写照。。。若我便给满分加100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发表于 2009-8-28 17:2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楼 妮可数星星 的帖子

额。。其实我想说。。我也曾迷茫过
但是后来把问题一个个分拆来想。。不晓得是用了多久所以明了了。。。
其实我个人还是蛮坏的。。。也说不上是乐观来着。。毕竟就算苦着脸24小时依然要过~那么何必让自己和周遭的人看的苦脸心烦呢? (偶其实是比较坏心眼的那种人呢。。。)

有些问题别人的了答案也未必能明白,不如自己慢慢的摸索,这样得到的答案才会是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够100%的去理解。而别的人任何话,也不再会使自己有所动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核
发表于 2009-8-28 17:33:28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意见~~)在死规定上面 是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但是 脱出来讲 谁决定谁 需要迷茫吗?我更愿意觉得,它们是一体的。
关于电影,抱歉我没有深入的研究什么。
总是觉得,所谓的唯物论,在广泛传播和否决其它理论的时候,也不过是要建立一种思想模式。正如现在的教育。
楼主迷茫是比较自然的吧。现在的学生,又有多少不迷茫呢?我一直觉得,课本上的东西,都是为了考试而存在的。真正有用的东西,要看个人的想法与做法了。
思想是自由的,我们在考试以外的地方,自然不要“尽信书”
楼主不必迷茫。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思考。物质和意识,需要过于清晰的分界线吗?
谁决定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样在抛开理论的情况下,面对眼前的问题,并且去解决。
(今天脑子短路 语句不通顺麻烦大家谅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8-28 17:3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楼 soular 的帖子

呵呵     其实很明显是我抄袭你偶像的名字,恩.....不对他也是我偶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