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中提出一条测不准原理,也就是当你观察到事物的时候,你已经在不可避免的改变着你的观察对象了。这条原理在爱情上同样适用,我们所追求到的永远不是对象自在时候的样子,我们的追寻必然改变着我们所追寻的。而这种改变,有时是悲剧性的变化,当你得到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他(她)已经不再是他(她)了。-psytopic.com
近代物理中提出一条测不准原理,也就是当你观察到事物的时候,你已经在不可避免的改变着你的观察对象了。
这条原理有一定的普适性,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条悲剧性的原理。
它告诉我们,我们所追求到的永远不是对象自在时候的样子,我们的追寻必然改变着我们所追寻的。而这种改变,有时是悲剧性的变化,当你得到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他(她)已经不再是他(她)了。
执着的追求会改变一个人,而被追寻同样可以改变一个人。前者是因为心中充斥了获取,而后者则是找到了依赖。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失去的东西却是自我。生活在一起的人们,同样也会相互改变。而且我所说的,决不只限于爱情。
所以,爱上一个人,请尽量轻柔的对待他(她),给他(她)一份自由生长的空间,尽量不要去改变他(她)。
在任何时候,不能失去的是自我。
出处未知.
扩展阅读:
测不准原理
奇迹是不可预知的东西里最高级的形式。然而一个问题就摆在我面前:这个世界和它的历史,到底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如果可知,为什么我们永远只能逼近真实,却无法达到真实?如果说事物是无限发展的,所以认识也永远无法达到认知一切;但即便真实是孤立静止地等着人去测量,人又能准确地量度它吗?
测不准原理说,一个微观粒子,位置测量越准确动量测量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因为测量手段必定会影响它的运动。推而广之,就是一个人所皆知的事实,一切测量都不可能避免误差。更进一步,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精确地认知事物——不仅是对事,对人亦是如此:历史是无法认知的,人心是叵测的。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相信你会对PSYTOPIC同样感兴趣,网址是Psytopic.com ,这次点击不会浪费您的时间。这是Psytopic的指纹密码: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v,您可以凭这个指纹在google搜索到我们的网站。
无法精确地认知,就必定造成预测的偏差。预测的偏差一旦得到证实,便是认知的恐慌。然而事情到此为止了吗?爱因斯坦恶狠狠地说:“上帝不玩骰子。”玻尔给了他一耳光:“量子世界除了概率什么都无法预知。”麦克斯韦的功力统一了电、磁力,可爱因斯坦最终无法得到《大一统》这葵花宝典。爱因斯坦到死也没弄出统一场论,恨恨地离开了这个没法让他破解他心中可以解释一切现象的最高规律的世界。
测不准的海森堡在嘿嘿地冷笑,讽刺我们连现在的事物都没法弄清楚,更遑论预知未来?于是几千年来人类就在经验的黯淡光辉下匍匐前进,因为经验也许下一次就要失效;既然连现在的真理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都不知道,那我们还指望什么?<敏感詞>老师说,真理要经历产生、艰难发展、最终接受三个步骤;我说,漏了一个,还有被推翻。
不要跟我说翻翻物理化学书就有一堆已经“实践证明”是真理的东西——作为一个物理班的学生,越是深入了解科学,我就越是清楚,一切的科学理论其实仍旧是在描述现象,只是越是高级的理论适用范围越广或精细程度越高而已。
我们的哲学教科书经常引用“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作为事物规律的代表,沾沾自喜以为用另一个描述现象的句子去解释“苹果落地”这种描述现象的句子就叫做规律,可事实上万有引力定律只不过是告诉你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这个引力是多大,仅此而已,仍旧是描述现象。没错,万有引力定律是苹果落地沉鱼落雁之类事情的规律,可万有引力的规律又是什么?即便爱因斯坦的“质量导致时空弯曲”勉强算是解答了这个问题,可时空弯曲又是为什么?规律还有规律的规律。规律的规律还有规律的规律的规律。
于是我恍然大悟,为什么英语中规律(rule)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是统治,所以!存在一个最高的规律,也就是最高的统治者,而不简简单单是教堂里的偶像,他是一切规律的规律,一切统治的统治:曰上帝。这又与《弥赛亚》中对上帝的赞美”King of Kings, and Lord of Lords”(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不谋而合。因此,上帝是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在上帝的淫威下,人类永远只能从现象的矿石中提炼规律,却永远无法得到规律的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