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兴起前称婆罗门教;佛教在印度衰落时期,经过印度教改革,改称印度教。
印度教,婆罗门教综合了<敏感詞>宗教重新诞生的一个宗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然而佛陀并非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以批评的态度,透过个人的修证体验,对于婆罗门教的主张,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
尽管在学说上彼此各成体系,但两千五百多年来,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相互消融,也丰富了印度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当古印度中的四姓阶级转信佛教,悟道证果,乃至在印度中期,印度教藉佛教壮大自宗,都显而易见佛教的出现为印度教的过去提供了深刻的反省,也为印度教的未来指出了宽阔的走向。
印度教形成于8世纪,它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和佛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得到了当时印度上层人物王孙贵族的支持。印度教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并对存在着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赞成和积极发挥。但并不同于婆罗门教的教义、教规等。首先,婆罗门教原是一个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个具有相当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应以梵天、毗湿拏、湿婆三神为主神。认为,梵天是主管创造世界之神;毗湿拏是主管维持世界之神;湿婆是主管破坏世界之神。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湿拏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敏感詞>神都在其下,并都是这两个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欲的主张,并把释迦牟尼吸收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团和寺庙。婆罗门教初无寺庙,公元一世纪左右才开始有点零星庙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动在寺庙举行,有些庆典祭祀还有专门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形成了盛大、热烈的场面。因此,产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最后,在哲学上,是以一个更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为基础。提出这一体系的是8世纪吠檀多哲学大师商羯罗。他创立了不二论,即一元论学说,认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物,梵和个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为人们指出了如何摆脱虚妄,达到真实的道路。在他看来,物质、个人灵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从总的真理的意义上来说,这一切都是幻觉,是梵以幻力进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把幻象当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无知无明为条件的。并强调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过它看到它背后除了唯一实在的梵以外无它物。”在商羯罗的眼里,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灵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与最高实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虚幻不实的物质世界,使人的本我与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摆脱痛苦的世世轮回,进入神妙而又销魂的纯粹极乐状态。鼓吹解脱之道是在心智上进行多方面的修养,逐步做到能区分永恒的东西和无常的东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弃对于世间物质的执著,热心向往与梵的结合,通过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获得坚定的信仰。商羯罗就是以这一客观唯心论的哲学理论,引导人们崇尚印度教。他还亲自组织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动。并在印度建立了四个圣地和仿照佛教僧团成立了“十名教团”印度教组织。这在最终击败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印度教的简介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敏感詞>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祇,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祇,受到更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敏感詞>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敏感詞>,直到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敏感詞>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八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伊斯兰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信奉此教,其种族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民间陋习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印度教神谱
阿迦修罗(Aghasure、Aghashura):阿迦修罗乃名为「阿迦」的阿修罗(Asura、Ashura)之意,据说他乃恶王庚斯(Kansa)手下败将。
阿哥拉(Aghora):此为湿婆(Siva、Shiva)的别名,意思是「无足畏惧者」。这是希望他收敛他破坏与杀戮的能力之名。
阿悉(Ahi):此名意思是「蛇」。为旱魔弗栗多(Vritra)之别名。冬天的拟人化。
阿克刹(Aksa):楞伽(罗刹之都)的魔王拉瓦那(Ravana)的长子。为猴王哈奴曼所杀。
阿罗乞什密(Alaksmi):与司掌福德的女神罗乞什密(Laksmi,即吉祥天)相对的女神,为罗乞什密之姐(不吉祥天),形象为一骑驴丑陋老太婆。
阿罗母毗娑(Alambusa):罗刹娑(Raksasa,罗刹)之一。在婆罗多(Bharata)之战中加入俱卢族阵营。在第一天时为迦多铎卡伽(Ghatotkacha)所败。
阿拉优达(Alayudha):罗刹娑(Raksasa,罗刹)之一。他在婆罗多(Bharata)之战中选择俱卢族阵营的婆迦修罗的兄弟。为迦多铎卡伽(Ghatotkacha)所败。
安陀加(Andhaka):印度的暗黑神湿婆(Siva、Shiva)神之子。在一片黑暗中随着如雷巨响安陀加(黑暗)诞生于世。
阿普陀(Arbuda):婆罗门圣典『梨俱吠陀』中,与因陀螺(Indra)对抗的邪蛇。与弗栗多(Vritra)同族。
阿修罗(Asura、Ashura):印度神话中的魔族,众神之敌。佛教中汉字写为阿修罗(Asyura)。阿修罗乃是总称拥有变身能力与法力的神格。在琐罗亚斯德教中阿修罗乃是善神。
拔迦(Baka):为一高强的罗刹娑(Raksasa,罗刹),侵袭村庄要村民献出贡品与人肉。後来被怖军(Bhima)所杀。
伯利(Bali):他是以善良著称的达伊提耶(Daitya)之王。毗楼遮那(Virocana)的儿子,钵罗诃罗陀(Pralahda)的孙子。
波诺(Bana):他是达伊提耶(Daitya)王伯利(Bali)的长男。拥有100只手臂,是破坏神湿婆(Siva、Shiva)之友,同时也是全能神毗湿奴(Visnu、Vishnu)的敌人。 跋伊罗婆(Bhirava):湿婆(Siva、Shiva)神众多称号之一,强调其最恐怖的一面。意思是「恐怖的杀戮者」。
浮陀(Bhuta):聚集在坟墓的幽鬼。为四天王底下的八部鬼众之一。
婆罗门罗刹(Brahmaraksasa):印度神话中有一种叫做罗刹娑(Raksasa,罗刹)的妖怪种族。在这些罗刹之中有一种叫做婆罗门罗刹的特殊罗刹,如他们的名字所示,他们的前世是个婆罗门。
菩提商波罗(Buuteeshuvara):湿婆(Siva、Shiva)神众多别名之一。意思是「恶魔之王」。
查伐伽(Carvaka):难敌(Duryodhana)的好友,为一罗刹娑(Raksasa,罗刹)之一。为了帮朋友报仇,他变身成为一婆罗门(Brahman)接近坚战王(Yudhisthira),但被识破而身亡。
达伊提耶(Daitya):巨人族。与众神对抗的恶魔。在历史上象徵著南印的原著民。
檀那婆(Danava):迦叶波(Kasyapa,生主之首,有21名妻子,为众神、动物、人类、魔族之父)与妻子之一的陀奴生下的33个恶名昭彰的恶魔。
陀罗˙卡达伐罗(Dara kadavara):印度辛哈罗族(Singhalese)的象之女神。陀罗是牙的意思。在佛教的影响下,他的形象转变为会带来疾病与衰运的恶神(而而且连性别也转变成男性神),人们举行戴面具跳舞的仪式来驱散他。
达沙(Dasa):又称「达湿由」(Dasyu)。达沙婆罗门教圣典『梨俱吠陀』中的众神的敌人,也就是恶魔。达沙是「黑」的意思。
达湿由(Dasyu):达沙(Dasa)的别名。众神与人类的敌人,一邪恶种族。
达奴卡(Dhenuka):体型庞大的罗刹娑(Rashasa),有著驴子的外貌。
突迦(Durga):突迦乃湿婆(Siva、Shiva)之妻「提毗」(Devi)众多别名的其中一个,此名字原本是一个欲打倒诸神征服世界的恶魔之名。
毒刹那(Dusana):楞伽(Lanka,罗刹之都)的魔王拉瓦那(Ravana)底下的将军。为罗刹之一。与罗摩(Rama)交战被杀而亡。
荼毗维陀(Dvivida):外型为一巨猿,是一阿修罗(Asura、Ashura)。因为其友那罗伽(Naraka)为神所杀而怀恨在心,因此阻扰圣仙的修行,或者扰乱人民的收获。结果被巴拉德瓦(Balarama)所杀。
耶迦凯卡那(Ekacakra):仙人迦叶波(Kasyapa)与妻子陀奴(Danu)生的檀那婆(Danava,一种恶魔)。
伽陀(Gada):毗湿奴神(Visnu、Vishnu)所杀之恶魔。技艺之神维娑瓦迦摩(Viswa-karman)以其骨制为棍棒献与毗湿奴。
伽那婆提(Ganapati):伽尼萨(Ganesa)之别名。原本是印度原住民之灾厄神与瘟神。
伽尼萨(Ganesa):本为印度原住民之灾厄神与瘟神。在佛教中又被叫做「大圣欢喜天」或「欢喜天」。别名「伽那婆提」(Ganapati)。
欢喜天(Ganesa):伽尼萨(Ganesa)在佛教中的名字。
大圣欢喜天(Ganesa):伽尼萨(Ganesa)在佛教中的名字。
迦帕提娑婆(Gopatirsabha):黑天(Krsna)所杀之恶魔。也是湿婆(Siva、Shiva)的别名。
诃耶羯哩婆(Ganesa):名字意思是「长有马颈者」。为一达伊提耶(Daitya,恶鬼)偷取婆罗摩(Brahma)口中滑落的『吠陀』(Veda)。
诃罗(Hara):湿婆(Siva、Shiva)的众多称号之一。意思是于世界的终焉时之「毁灭万物者」。
鬼母(Hariti):在日本以「鬼子母神」之名而广为人知的神格。在原本的印度神话中被称为「诃利底」,尽管诃利底的孩子如此众多,但她却是会攫取他人孩童而食的鬼魔。
迦剌(Hayagriva):拉瓦那(Ravana)之弟。率兵攻打罗摩(Rama),第一次率14名罗刹娑(Raksasa,罗刹),第二次率1万4千名罗刹娑;但皆尽失败。
希罗尼耶格西布(Hiranyakasipu):为一达伊提耶(Daitya),名字意思是「金衣人」。为希罗尼亚克夏(Hiranyaksa)的兄弟。
希罗尼亚克夏(Hiranyaksa):印度教经典之一『伐由往世书(Vayu Purana)』中描写到的达伊提耶(daitiya,一种恶鬼),名字的意思是「金眼人」(也有别的说法说他是阿修罗(Asura、Ashura)而不是达伊提耶)。 因陀罗(Indra):某一时期曾是印度神话中的主神,而在琐罗亚斯德教中则是恶魔的名字,据说是六大恶魔之一。
因陀罗耆特(Indrajit):印度的妖魔。楞迦(Lanka罗刹之都)魔王哈瓦那(Ravana)之子。别名「弥迦那陀」(Megha-nada)。因陀罗耆特一字乃「战胜因陀罗(Indra)者」之意。
吉婆(Jambha):与因陀罗(Indra)战斗而失败被杀的恶魔。因陀罗因此功绩而被叫做「吉婆毗底」(Jambha-bhedin)。
贾拉(Jara):身形巨大的罗刹女(Raksasi)。在家中挂上贾拉的图画并予以祭拜,可防止<敏感詞>恶鬼出没家中。
迦盘陀(Kabandha):居於丹达卡森林中的罗刹娑(Raksasa罗刹)。体大如山而无头,腹中生有大口内有齿无数。胸生双目两臂极长。
吉陀婆(Kaitabha):毗湿奴神(Visnu、Vishnu)於劫沉睡不起时,从他耳中生出的恶魔。为一阿修罗(Asura、Ashura),又说是达伊提耶(Daitya)或坛那婆(Danavas)。
伽罗(Kala):此名意思是「时间」,为死神阎魔(Yama)之别名。
伽罗(Kala):湿婆神众多别名之一。表示司掌死亡的「时刻」。
伽罗尼弥(Kalanemi):楞伽(罗刹之都)罗刹娑(Raksasa,罗刹)王拉瓦那(Ravana)的伯父。
伽梨女神(Kali):为湿婆神(Siva、Shiva)之妻的最高女神「提毗」(Devi)拥有诸多别名,迦梨女神即是别名之一。提毗又被称为「黑地母神」,迦梨女神则表现出她的性格中最恐怖的部分。
伽剌(Khara):拉瓦那(Ravana)之弟。率兵攻打罗摩(Rama),第一次率14名罗刹娑(Raksasa,罗刹),第二次率1万4千名罗刹娑;但皆尽失败。
科密罗(Kirmira):一巨大罗刹娑(Raksasa,罗刹)之名。因妨碍般度(Pandu)的五王子而被五王子之一的怖军(Bhima)所杀。
底提(Kotavi):是众达伊提耶的守护女神。为达伊提耶王子波诺(Bana)之母,其名意为「裸女」。
迦娑那陀切罗(Ksanadacara):恶灵。其名为「夜中蠢动者」之意。
鸠姆婆迦哩纳(Kumbhakarna):楞伽(罗刹之都)的罗刹王拉瓦那(Ravana)的弟弟。是罗刹(Raksasa)毗湿罗婆(Visravas)与妻子罗刹女(Raksasi)吉私尼(kesiní)之子。
库瓦罗叶毗陀(Kuvalayapida):形为巨大象只的恶魔。为摩图罗的恶王庚斯(Kansa)所饲养。想踏死英雄黑天(Krsna)却反遭其所杀。
摩陀(Mada):吉耶婆那(Chyavana)仙人藉由苦修所生出的阿修罗。其意思是「酩酊大醉者」。
曼度陀哩(Mandodari):阿修罗的建筑师玛耶之女。与魔王拉瓦那生下因陀罗耆特(Indrajit)。
玛尼钵陀罗(Manibhadra):财神俱毗罗(Kubera)的兄弟。为一夜乞叉(Yaksa)。
『杂阿含经』的恶魔(Mara):于初期佛典经常登场之恶魔(魔罗Mara),妨碍释迦牟尼修行但终究失败。
魔罗(Mara):这是佛教中妨害悉达多(Gautama Siddhartha)修行的恶魔。
摩哩(Mari):印度南部原住民达罗毗荼族(Dravida)的女神。当地视之为天花的女神,深深畏戒她。但<敏感詞>地方则信奉她为雨之女神。
玛耶(Maya):阿修罗世界的建筑师。拉瓦那(Ravana)之妻曼度陀哩(Mandodari)之父。为了人类建设了般度(Pandavas)之城。
弥迦那陀(Mrgha-nada):也就是因陀罗耆特(Indrajit),「弥迦那陀」的意思是「雷鸣」。
穆伽(Muka):乌普孙陀(Upasunda)之子,为檀那婆(Danava,恶魔)。原本想杀了般度第三王子阿周那(Arjuna),却反被湿婆(Siva、Shiva)所杀。
穆恩陀(Munda):为突迦(Durga)所杀之恶魔。意思是「秃头者」。
迦婆罗摩林(Mundamaaraa):这是湿婆(Siva、Shiva)众多别名之一。住在坟地以骨灰涂抹在身上,名字意思是「带有一串颅骨者」。
穆罗(mura):拥有五个头的达伊提耶(Daitya),其下有7000个儿子。最後为黑天(Krsna)所杀。
那迦(Naga):在亚利安人入侵以前,印度原住民所崇拜的蛇神。 那牟质(Namuci):檀那婆(Danava,一种恶魔)之一。
那罗伽(Naraka):印度教圣典『伐由往世书』(Vayu Purana)中登场的阿修罗,为希罗尼亚克夏(Hiranyaksa)之子。
尼迦娑(Nikasa):拉瓦那之母,为罗刹女(Raksasi)。不过另有一说拉瓦那之母为普苏婆提迦达(Puspotkata)。
尼空波(Nikumbha):叙事诗『罗摩衍那』(Ramayana)中,楞伽(罗刹的都城)的魔王鸠姆婆迦哩纳(Kumbhakarna)的儿子就叫作尼空波,他是罗刹娑。罗刹王拉瓦那的弟弟。
尼空波(Nikumbha):在『摩诃婆罗多』中绑架了亚达瓦族(Yadavas)的公主婆奴摩提的恶魔。
尼昆毗罗(Nikumbhila):楞伽(Lanka,罗刹之都)的罗刹娑守护女神。据说是以人肉来祭拜此女神。
尼苏姆婆(Nisumbha):苏姆婆之兄弟。其名意为「杀戮者」。
盘伽遮那(Nivatakavaca):外型为贝壳的恶魔。毗湿奴神(Visnu、Vishnu)由此恶魔之骨做出法螺贝。
婆哩(Pani):一种吃人魔。四天王之下的八部众之一。
毗舍遮(Pisaca):在『摩诃婆罗多』中绑架了亚达瓦族(Yadavas)的公主婆奴摩提的恶魔。
婆罗昆巴(Prakamba):与黑天(Krsna)、罗摩(Rama)作战的阿修罗,身材极为高大。后来被罗摩所杀。
薛荔多(Preta):已是死者但尚未成为祖灵者。也叫做「饿鬼」。栖息于屍体之上,出没于坟地周边的邪灵。据说只要与种姓制度(caste)最低阶的女性交合会变成薛荔多。
补卢曼(Puloman):因陀罗之妻舍质(Sachi)之父。为一檀那婆(Danava,恶魔)。
普苏婆提迦达(Puspotkata):住在楞伽(罗刹之都)的罗刹女(Raksasi)。为拉瓦那(Ravan)与其弟鸠姆婆迦哩纳(Kumbhakarna)之母。
布陀那(Putana):魔王伯利(Bali)之女。欲吞下年幼时期黑天(Krsna),却反被黑天杀死。
罗刹娑(Raka):印度神话中的鬼神。梵文「Raksasa」的音译。传入佛教后写作「罗刹」(Raksasa)。印尼的爪哇则发音为「罗刹娑娑」。
罗刹(Raksasa):就是罗刹娑(Raksasa)。传入佛教后以此名称之。
罗刹女(Raksasi):罗刹族的女性。
罗波那(Ravana):他是印度长篇叙事诗『罗摩衍那』中,住在楞伽的魔王。
楼陀罗尼(Rudrani):楼陀罗(Rudra,为暴风神)之妻。出现于森林深处,会带来疾病、死亡、与恐怖的残酷女神。
商波罗(Sambara):阿修罗之王,然而,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圣典『梨俱吠陀』中,商波罗并非阿波罗,而是掌管100多个都市的达湿由(Dasyu)(恶魔)之王。
商波罗(Sambara):阿修罗之一。希罗尼亚克夏之子(然而,希罗尼亚克夏却是达伊提耶(恶鬼)),擅长魔法。
娑尼(Sani):土星神,太阳神苏利耶(Surya)之子。因他为凶星,故有「库罗那楼切那」(Krura-lochana,有邪恶眼睛者)之别名。
辛悉迦(Simhika):为一罗刹女(Raksasi),猴王哈奴曼与她战斗时,故意让她吞入腹中,后破其肚而出。
湿陀罗(Sitala):印度南部的天花女神。名字有「颤抖」或「发寒」的意思。
湿婆(Siva、Shiva):印度教的至高神之一,佛教中称为大自在天,与毗湿奴(Visnu,佛教中称为妙毗天)、婆罗摩(Brahma,佛教中称为大梵天或梵天)齐名。司掌破坏。
苏优那(Sthuna):夜乞叉(Yaksa)。因他与图婆陀王(Drupada)之女悉迦帝尼(Sikhandini)交换性别而成为女性。
苏姆婆(Sumbha):苏姆婆与尼苏姆婆都是阿修罗的兄弟。其名皆意为「杀戮者」,兄弟俩非常的富有、拥有地上所有的财富。
首哩薄那迦(Surpanakha):楞伽(罗刹之都)魔王拉瓦那之妹,为一罗刹女。其名意为「爪如扇子般的女人」。
陀罗迦(Taraka):达伊提耶之王。历经艰苦的修行后,获得婆罗摩(Brahma)的恩惠。为了打倒他,室犍陀(Skanda)因此出生。
陀罗迦(Taraka):达伊提耶之女。也有人说她是恶魔孙陀(Sunda)之女,或是又乞叉须吉图(Suketu)之女。 提哩遮陀(Trijata):当罗摩之妻悉多被抓到楞伽岛时,罗刹女提哩遮陀成为她的朋友来安慰她。
陀哩那婆哩陀(Trinavartha):变身成旋风,想要将还是婴孩的黑天抓走的恶魔,结果反而被黑天所杀。
吞陀(Tunda):被纳夫夏(Nahusha)杀掉的恶魔。
乌普孙陀(Upasunda):达伊提耶(Daitya,恶鬼)之一。为孙陀(Sunda)的兄弟尼孙陀(Nisunda)之子。
维羯罗尼婆(Vajranabha):阿修罗之一。其女婆罗帕瓦提与黑天之子婆罗提优母纳成亲。
伐罗(Vala):婆罗门圣典『梨俱吠陀』中登场的恶魔,名字为「洞窟」之意。隐藏在水中。
伐陀毗(Vatapi):罗刹娑之一。毗婆罗吉提(Vipracitti)与辛悉迦(Simhika)之子。欲谋害名为投山仙人之圣仙(rishi)但反被他吞噬。
维毗沙纳(Vibhisana):楞伽的罗刹娑之王----拉瓦那的弟弟。
毗婆罗吉提(Vipracitti):仙人迦叶波(Kasyapa)与妻子陀奴(Danu)生的檀那婆之首长。
毗楼遮那(Virocana):钵罗诃罗陀(Pralahda)之子,伯利之父,为达伊提耶之一。
毗楼勒(Virudhaka):守护世界南方的夜乞叉(Yaksa),佛教中称作增长天。
毗卢跋迦娑(Virupaksa):守护西方的「夜乞叉」(Yaksa)。于佛教中被称作「广目天」,居于须弥山第4层,以净天眼观望世界,专职守护西方。
毗卢跋迦娑(Virupaksa):那罗伽(Naraka,阿修罗之一)的随从,亦为阿修罗。
毗卢跋迦娑(Virupaksa):迦叶波与妻子之一的陀奴生下了33名恶名昭彰的檀那婆(Danavas)之其中一名。
毗吞陀(Vitunda):突迦所杀之恶魔。为吞陀(Tunda)之子。
毗敏达耶(Vivindhaya):古代印度叙事诗『摩诃婆罗多』中登场之阿修罗,与查卢底修那(Charudeshna)相搏,失败被杀。
弗栗多(Vritra):古代印度的强悍魔怪。照婆罗门教圣典『梨俱吠陀』所载,她乃是阻塞河川带来干旱的邪恶大蛇,或说是龙。被因陀罗击退。
夜乞叉(Yaksa):原本是印度神话中之有能神族,在佛教中变成了夜叉(Yaksa)与罗刹(Raksasa)同为护法的鬼道。
夜叉(Yaksa):就是夜乞叉(Yaksa),传入佛教后以此为名。
夜叉女(Yaksi):夜乞叉族的女性。有时也被视为财神俱毗罗(Kubera)之妻。
阎魔(Yama):原本是印度的死神,后来随著时代演进,变成了地狱之王,在佛教中则成了属于天部的神。传到中国翻译作「阎魔」,再传到日本时则念作「enma」。
印度教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和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
所谓“印度教”是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敏感詞>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敏感詞>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这种综合性、多样性使人们很难对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征作出公认、明确的定义。马克思曾说:“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佳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可以说“印度教”囊括了一神论、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
19世纪英国殖民地曾用了20年时间对印度教作了系统的调查,当年英国外交部曾宣布:无法对印度教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它既是有神论的宗教,又是无神论的宗教,既是多元论的宗教,又是一元论的宗教;既是禁欲主义的宗教,又是纵欲主义的宗教;既是宗教信仰,也是生活方式等等。
“印度教”(Hinduism)一词并非印度人民对自有宗教的称谓,而是外来人强加的。在印度所有经典中都没有这个词的出现。"Hindu"实为"Sindhu"一字的讹传。此字本指自古以来就被西方国家称为"India"(印度)的国度,是由希腊人从波斯人借用的字。后来由于印度周边地区的穆斯林无法念清楚"Sindhu River"(印度河)中的第一个字母"S",因此把该字念成了"Hindu"。这个字后来就被外国人用来代指生长在由印度河及恒河浇灌的土地上的人民所具有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因此,确切地说,印度教是由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不同信仰组织集合而成的。
不过,尽管有那么多的信仰,但大多数的根源都来自一个,即成书于公元前5000年前的《韦陀经》(又译“吠陀”)。《韦陀经》有四部:娑摩(Sama Veda)、耶柔(Yajur Veda)、梨俱(Rig Veda)、阿闼婆(Atharva Veda)。这四部《韦陀经》教义主要分两个部分:祈求世间福报及达到灵性解脱。每一部分又各自分出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层次。正是这些林林总总的不同目标及不同层次才构成了印度教各种信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印度教中所崇拜的神有很多,但主要的神有:至尊神奎师那和他的扩展罗摩神、创造之神大梵天、破坏之神湿婆、维系之神毗湿奴。
印度教认为善恶有因果,灵魂有轮回。善行能让人死后升天,恶行则让人死后堕为畜牲。印度教主张禁欲和苦行,以达到灵魂的净化。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即使踩死一只蚂蚁也是不仁。因而印度教教徒一般是吃素,最保守的印度教教徒甚至连鸡蛋都不吃。
印度教有严格的种姓制度,即人分为从高贵到低贱的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各种姓间界限分明,不通婚,不往来,不变更。印度教还有形形色色的教律,诸如:重男轻女、寡妇不能再嫁、已婚妇女不能在大庭广众下抛头露面以及童婚等等。
印度教的经典主要是四部《韦陀经》,此外还有作为韦檀陀哲学来源的《奥义书》和《森林书》、历史文献《往世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以及《博伽梵歌》和一些宗教圣人传记等。
印度教中的梵天
梵天: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在《往事书》中被称作是世界的创造者。据说他有四只手四个头。曾创造娑罗室伐底为妻;娑罗室伐女在神话中是智慧、文艺和科学的保护神。手持乐器、贝叶书、念珠和莲花,常骑天鹅或孔雀。印度教徒认为,梵天创造世界之后已经尽了他的天职。他以自己的女儿为妻是犯了忤逆的大罪。因此对梵天很不重视。目前,只在普希伽尔有一所供奉梵天的神庙。但对娑罗室伐底的崇拜则很流行。
纵欲主义与苦行主义并行:
印度教有显密两乘之分。在密教中盛行着轮座,对性力女神“五M”的祭仪等。另外,在民间信仰中,还流行着宰杀动物甚至活人等作为祭祀的牺牲。在另一些教派中又严格实行素食主义。提倡梵行( 清净的行为)。特别信奉非暴力或“不害”的理想。“不害”被《奥义书》列为再生族断灭轮回五种修行方法之一。《侏儒往事书》还将其作为一种人格化的女神加以崇拜。甘地继承了这种思想,使“不害”构成他的非暴力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