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返回列表
查看: 29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眼淚的歷史》 (安.文森布佛)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20:18: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書籍上傳
封面:
簡介: 「有許多事讓淚水洗過更明白」

「你怎麼捨得讓我的淚流向海」

「好眼淚壞眼淚我都曾為你流」

一滴淚,一個世界

眼淚,突破了語言跟理智的框架,

是人類集體情感的多義命題,更是文明轉變的關鍵象徵!

年鑑學派心態史經典寫作 用眼淚串起一部近代歐洲精神史

眼淚是什麼?是珍珠,是我的體會,還是風吹來的砂落在悲傷的眼裡?

為何總在寂寞時候流眼淚?為何微笑中留下的眼淚一定很美?

為何眼淚只能安安靜靜地流過,難道不能坦白地放聲哭喊?

為何總是「她」在睡前哭泣,男人想哭卻成為一種罪;

灰姑娘的眼淚像流星墜落海底痛到心裡,悲傷的茱麗葉卻總是不見羅密歐流淚?

從當眾大哭到獨自啜泣,從情感共享到陰性貶抑,

讓我們重回歷史,追溯近代歐洲文明心態,看眼淚如何象徵著人類社會進程的變遷。

從淚眼汪汪到號啕大哭,雙眼模糊到獨自啜泣,眼淚充分表達了人類的情緒,但表現方式及意義隨著時代不同有所差異。18世紀的人們能在公共場合輕易掉淚,19世紀前半葉卻喜歡偷偷躲在角落哭泣,到了後半葉又試圖給掉淚這件事定下規則。自此眼淚變得愈來愈不安、令人起疑,女性成了輿論中心:無論是受害者或操控者,她們的情緒權利開始受到控制。

作者安.文森布佛以近代法國為中心,參考了文學、醫學、司法、日記、禮儀教條、教科書等資料,追尋眼淚之於人類的象徵意義及歷史變遷。最早,古希臘人民被禁止哭泣,因此只能選擇在上演希臘悲劇的台下與觀眾一同哭泣。而16世紀,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的眼淚,眼淚都象徵著熱烈情感的表現,代表心靈與靈魂的交流,是共享情感與人性的標誌,消除了彼此的距離。

進入近代時期,18世紀的眼淚被灌入啟蒙運動的思想,因而成為社會溝通的媒介:人們互相交換、分享、交融眼淚,並熱烈慶祝民主與平等主義的崛起。感性是人類彼此來往的標誌,同時代表了人類的同情心和仁慈。同時,眼淚也具有傳染力,我們會替他人的不幸或現實利益,而感到悲哀或感動。18世紀一位法國文學家就說過,在描述感人的場面或情感故事時,憐憫與感性會透過眼淚來傳達給所有人,產生催淚作用。

在18世紀的文學、繪畫、送葬、音樂、舞蹈、戲劇等面向,均可看見眼淚的力量。在繪畫中,浪漫和情感的力量透過觸摸繪畫而凸顯出來,藉此觀察賞畫者的反應。我們應該用文字來記錄這些視覺上對於觸摸、身體、情感和感知的故事。而音樂和舞蹈,也參入了苦樂參半的眼淚。眼淚同時彌補了人性的孤獨感。哭泣的樂趣在於發現自我,以及享受內在的感性。眼淚代表著甜美的憂鬱、散發出寂寞的魅力,這些眼淚讓人類感到自我的存在,並見證彼此的存在。

然而19世紀上半葉,男性與女性皆被禁止在公眾場合掉淚;到了下半葉,眼淚更搖身一變,成為女性的特權。上流階級與成年男子受過教育,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許輕易掉淚。19世紀末,眼淚被禁止出現在公共場合,只能躲在房間裡、只有女人、兒童和普通人可以流淚。眼淚具備的強烈私密性及高度功能性,貌似自發但總深受歷史演變左右的特性,使其作用為一種複雜多變的「論述」;其背後象徵意義之修辭變遷,更往往與私領域、感性及婦女地位等社會重大變化相互連動。

受到年鑑學派的影響,心態史成為歷史研究的重要取向。為了追尋集體歷史,描繪出人類心智情緒的發展歷程,研究者紛紛轉向尋找新史料,以便窺知傳統史料中無法觸及的敘述,本書即是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藉由新方向及新史料的研究,我們得以掌握近代歐洲文明背後的感性系譜,探討諸如眼淚這樣的情感基礎及象徵如何支撐人類社會結構,並影響文明背後的集體心態形塑。
語言: 中文
格式: pdf
作者: 安.文森布佛
目錄: 推薦序

引言

第一部 眼淚的滋味,感性的交匯
第一章:邊讀邊哭
滿紙辛酸淚的小說
小說中的小說,或讀者的角色
閱讀和自白
閱讀的功效

第二章:眼淚的交流及交流規則
交流的語彙,或眼淚的語言
有限的交流:私人空間與親密關係
家中的哭泣
感人至交
戀愛與放蕩
普遍的交流

第三章:情緒如何合情合理
流淚的樂趣
感性的生理決定因素:昏厥的女子與機械般的人
感性的童年與還童的感性
養育孩子
生命的各個時期
女性的眼淚
眼淚的藝術

第四章:劇場中的眼淚
劇場中的感性及感性的劇場
演出與觀眾
浮現與水漲船高之勢
因為伊涅斯的孩子而哭是件蠢事嗎?
為了催淚而創作:感傷喜劇
中產階級的戲劇與情感的追尋
劇場的道德效應
女性公眾以及劇場的眼淚

第五章:淚灑大革命(一七八九年~一七九四年)
一七八九年六月到十月,涕泗縱橫的那幾週
從聯盟運動到恐怖統治,或和解的情義
懸而未決的時刻
眼淚的投機客與飲血人
在某些場合,不可以哭

第二部 從莊重矜持到淚眼乾涸
第一章:朝向新的感性
瑟儂古的見解
基督教痛苦主義的認同與法國大革命的教訓
美學的情感
溫柔淚水的憧憬以及感性交流的遺緒
男人與女人:新的親密關係
察言觀色,觀察自我
班雅明・康斯坦的不安
克制與持重

第二章:煎熬的幽微魅力
笑與淚的世代
昇華痛苦以及乾涸的威脅
眼淚的宗教性
豐饒或乾涸
內心與神經

第三章:風俗研究
眼淚的小小社會學
年齡層階梯上的男男女女
那些得知道如何藏起來的眼淚
當一個流淚的女子
層次微差與心理

第三部 啜泣的危機,情感的風險
第一章:一反情感的病態
厭惡眼淚
授權核准的眼淚
少女之道

第二章:令人不安的怪異之處
抽噎不止
啜泣的男子
女人的危機
言情迷幻藥對女人造成的影響
不安及智者的回應

第三章:大眾小說中的眼淚情緒
《巴黎秘辛》:眼淚豪雨
《倫敦秘辛》與《羅坎博》:轉變的元素
十九世紀末大眾小說中富人的眼淚

第四章:情緒的社會與政治規範
眼淚的缺席
在里姆桑哭泣
瓦列斯:十九世紀小布爾喬亞的教育

第五章:煽情戲劇中的不幸
從動人情節到煽情戲劇
煽情戲劇及其觀眾的轉變
浪漫戲劇
演員的地位與劇種的演變
劇場情感的分寸

結語
註釋
參考書目
· · · · · ·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沙发
发表于 2024-1-28 18:59: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30 18:57:3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1-30 19:40:5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24-5-11 02:12:5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