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返回列表
查看: 36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经与人生运程 解读中国古代占卜术 透露占卜师的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12:39: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書籍上傳
封面:
簡介: 把握命运轨迹的易经学指南,让你现学现用
助你趋吉避凶的全方位宝典,让你受益终身。

这种占卜术在使用时,先要学会起卦,起卦时可以用钱币来起卦,也可以用时间来起卦。当起出来卦之后,就可以断卦了。这时需要占卜者根据《易经》的爻辞以及天干地支、六亲六神等专业概念综合分析,判断出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因为这种占卜术的使用方法比较复杂,所以一般人即使学了大半年都未必能够真正地使用。

我们举个例子,某人想要占问自己的命运,然后找到占卜者,占卜者通过此人的出生时间(虎年三月十一日下午二时)计算,虎年为3数,三月为 3 数,十一日为 11 数,3 加 3 加 11 等于 17,17 除以 8 等于2,余数为1,1为上卦;下午二时为未时,未时为8数,年数3加月数3加日数11加时数8等于25数,25除以8等于3,余数为1,1为下卦;年数月数日数时数相加等于25数,25数除以6等于4,余数为1,1为动爻。那么这个卦就是11卦(乾为天)初爻动。这时占卜者把这个卦的爻象图排出来。

11 卦乾为天父母戌土——世
兄弟申金官鬼午火
父母辰土——应
妻财寅木
子孙子水——

乾卦的爻象图排出来后,然后占卜者首先看爻象围中的世爻(因为世爻代表求卜者自身)。在这个卦里面,世爻与父母爻排在一起(父母爻在六爻占卜学里面代表父母、学业、考试、名气),说明当事人与学业、考试、名气缘分比较深,所以这个卦如果是求卜者推算命运,占卜者会认为这个人学业强,考试优,名气大。卦中妻财代表求卜者的妻子与钱财,妻爻为木,克世爻土,说明妻子对自己有意见,经常批评自己。而卦中的子孙代表求卜者的子女,世爻为土,克子孙爻水,说明不利求卜者的子女,求卜者可能会没有子女。

如果求卜者是占问考试,那么这个卦为父母爻持世,父母爻代表学业,临世爻自身,说明自己考试准备得充分。如果这个卦初爻动,初爻为子孙爻,子孙爻在占卜术中代表游玩,说明自己贪玩,影响成绩;动爻水又克官鬼火,官鬼是代表名气,名气受克,说明这次考试不会考到有名气的学校。所以占卜者会综合以上因素,告诉求卜者,你这次考试准备充分,但因为你平时贪玩,所以成绩一般,不会考上有名气的学校。至于其他事情的占卜,都是类似这样的推断流程,如果常人来看,那就需一步一步地分析判断,费时费力。

本书比较独特的地方就是笔者根据这种占卜术的原理,将六十四卦中每一个卦象、每一个动爻、每一种测事都详细解析了一遍,所以一个普通人,即使他以前没有学过六爻预测学,他拿到这本书,也能直接查阅这个卦象的细节信息与吉凶结果,省略了你的学习与推断过程,从而给你的生活多一点参考。

从这点来说,以往占卜术的相关书籍像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早的DOS系统,以前你使用计算机,需要先学习DOS命令,然后自己编程,通过计算机输出命令,然后计算机才能有所反应。而这本书像是Windows系统,笔者已经把指令都做好了,你需要使用的时候,对着图标点一下,效果就出来了,省略了你学习之苦。

笔者希望本书不但能让读者享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带给我们的惊奇和快乐,还能让读者深入了解占卜这门古老的技艺,从而做到通权达变,乐享人生。
語言: 中文
格式: pdf
作者: 黎光
目錄: -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沙发
发表于 2023-6-10 11:06:4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6-12 09:13: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6-12 09:49:0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慷慨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23-6-12 10:2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发表于 2023-6-12 15:05:3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发表于 2024-2-8 17:37: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发表于 2024-6-16 00:35:3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核
发表于 2024-6-16 12:03:4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