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楼主: ningyaoj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閱讀討論] 原创·研读《扬升书》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20:46:22 | 只看该作者
Q:关于存在也是力量和跑题?
A:《扬升书》中神圣喜悦说存在也是力量,这其实很好理解,比如做爱的时候,女人躺在那里,男人插进去开始运动,女人并没有做什么,都是男人在做,但女人产生了力量,或者说能量、效用、效力、价值。当然如果女上男下,男人不动也一样产生力量。又比如富二代泡妞,他们不需要给女人花钱,他们只需要让女人看到他们有钱,比如给女人看自己的豪车、带女人去自己的别墅甚至直接给女人看自己支付宝里的余额,这就足以让拜金女主动献殷勤了——钱&财产只是存在就发挥作用了。又比如80多岁的老人,如果死了,家人会难过,他们不需要这个老人为家里赚钱,也不需要老人做饭洗衣服做家务,他们只需要老人活着,仅仅是活着就能给家人一种精神力量。又比如工艺品,不能用只能看,其存在本身就是价值。《扬升书》中作者与神圣喜悦的对话跑题了,于是作者急于回归主题,并认为跑题有点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神圣喜悦否定了作者这个想法,哈哈,我赞同,我就是不管聊什么都能一下子离题万里,但,何必拘泥于这些呢?要尊崇内心的声音,想到哪里就聊到哪里,一切所思只要有用、有含金量就是好的,跑题不意味着浪费,说无聊的、含金量低的话才是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20:46:47 | 只看该作者
Q:《扬升书》中暗民故事和神圣喜悦的解读所带来的启示?
A:暗民故事和神圣喜悦的解读太长了,就不引用了。我简略概述一下,人会分为偏物质属性(注重现实、相信证据、在乎权力财力武力等物质层面的好处)和偏精神属性(注重理想、相信可能性、在乎更高提升和愉悦等精神层面的好处),偏精神属性的人受到偏物质属性的人的压迫、否定甚至伤害杀害,但最终,很多偏精神属性的人得到了提升,获得了极大的力量,从而变成了相对的超强者,即神(拥有超强力量的利他主义者)和魔(拥有超强力量的利己主义者),而偏物质属性的人远远不如神和魔厉害,因此三者形成了人、神、魔的关系,且在这个关系中,神和魔成为了赋予者、支配者、裁决者,偏物质属性的人成为了接受者、被支配者、被裁决者。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人、神、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本质上来说是指弱者、利他强者、利己强者。比如制造飞行器想在天上飞的人,一开始也被人嘲笑、打击,后来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帮助人类实现了交通的革命。但莱特兄弟并没有享受到发明的红利,反而是美国的金融家、军方篡夺了他们的发明而为自己谋利,他们利用飞机大肆赚钱和破坏和平。那么在这个案例中,莱特兄弟就是神,美国的金融家和军方就是魔,其他人则是人。所以不要被神与魔的神化色彩所束缚,所谓神与魔,也只是相对超强的存在罢了。那些拥有远超于常人的强大力量的人&集体,就是相对的神或魔。因此地球上一直都存在神与魔,尽管他们有着人一样的身体。到这里为止,应该很好理解,但接下来,就相对有点难以理解了,我自己也感到有点吃力。按照神圣喜悦的说法,当偏物质属性的人见证了偏精神属性的人获得强大力量后,偏物质属性的一些人由之前的盲目质疑、鄙视偏精神属性的人+盲目的相信、崇拜偏物质属性的人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盲目的相信、崇拜偏精神属性的人+盲目质疑、鄙视偏物质属性的人,这些人变成了信徒。但大家要理解,我所谓的神和魔是相对超强的存在,因此我所谓信徒并非是狭义上信奉宗教的人,而是广义上信奉强者意志的人。并且按照神圣喜悦的说法,我们真正想要什么,我们就会得到什么——这是意识决定物质的表现,如果不能理解或认同意识能决定物质,那么后面的就不用看了。这里我再次跑题一下,因为我突然想到一个点,就是在“认可意识决定物质和物质决定意识都对”的前提下,二者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成为现实?我认为是看谁的力量更强,如果一件事中,意识的力量大于物质的力量,则趋向于意识决定物质,否则便趋向于物质决定意识——有多“趋”就看大多少了。我打一个比方,蹬自行车踏板的驱动力可以让车加速、前进,刹车车闸的阻力可以让车减速、停下。那么,到底这个自行车是加速、前进还是减速、停下呢?那很简单啊,就看谁的力量大。有的自行车比较破旧,刹车块会松动并贴在轮胎上,就算不捏闸,也是自带减速效果,但还是可以骑,因为驱动力大于阻力。可如果是刹车效果非常好的自行车,把闸捏死,让一个老头去骑,那就很可能纹丝不动,因为阻力过大。意识和物质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驱动力和阻力比的是物理力,而意识和物质比的是量子力。我做个小结,意识和物质都是由量子构成的,因此谁的量子力更大,谁就能主导对方。回归主题,一部分偏物质属性的人转变为信徒,即转变为偏精神属性的人,他们渴望超强者来引导他们,他们有这种愿望,于是他们就能感召来超强者。按照神圣喜悦的说法,他们最先感召来的是魔,为什么神和魔都是超强者,而信徒最先感召来的是魔?神圣喜悦说“你的情绪就是你的创造工具。如果你用爱来创造,你就会得到你真正想要的;如果你用恐惧来创造,你就会得到你不想要的;如果你用怀疑来创造,你就会得到混合物,或者什么都没有。”中国有三句老话叫“怕什么来什么”“好的不灵坏的灵”“信则灵,不信则不灵”,这不就对应了神圣喜悦的话吗?但是,人的情绪不仅有爱、恐惧和怀疑,所以我改一下,心态决定“意识如何决定物质”——积极的相信会让现实趋向于最好的打算(一极),消极的相信会让现实趋向于最坏的打算(另一极),不相信(包括怀疑、半信半疑和完全不信)会让现实趋向于无打算(中间点),心力(心态的强度&持久度)大小与趋向的速度&幅度成正比。信徒最初的情绪是恐惧+怀疑,按照神圣喜悦的说法,这种情绪之下感召来的就是魔。对此,我不认同,因为我解释不通。我更想这样去解释为什么魔先到——神并不想干预人,但魔想要利用人,所以魔先来人间,当魔残害人到很大程度,惊动了神,神才决定来人间帮助人。这样说你们不大能理解,我举个例子,比如张三是一个好人,他虽然喜爱、热爱野生动物,但并不想杀害、伤害野生动物,它也不会去帮助一些野生动物免受另一些野生动物的伤害,像是帮角马在迁徙中不被鳄鱼吃掉这种事,简单来说就是不干涉野生动物的生活。但李四是一个坏人,他为了象牙、豹子皮等野生动物的身体部位而来到野外去猎杀野生动物,通过牺牲野生动物来为自己换取利益。这种恶行愈加严重,张三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心生怜悯,于是决定去救助那些野生动物,于是来到野外建造野生动物保护区,甚至抓捕偷猎者。又比如藏羚羊,是先有的藏羚羊护卫队,还是先有的偷猎者?那肯定是先有偷猎者啊。又像是病和药,总是先有病,人们才会研究对治的药。神和魔也是这个道理,一定是先有魔、先有坏人、先有利己,才有神、才有好人、才有利他。总的来说,我同意神圣喜悦关于创造(感召)的描述,但我不同意他关于魔先来的阐述,准确的说,我不同意“不想要的”就对应魔,我认为“不想要的”对应……啊!我明白了!我捋一捋啊,因为恐惧会创造不想要的,而信徒们恐惧,所以他们会创造自己不想要的,他们想要的是正确的解脱之道&成为超强者之道,那么他们不想要的就是错误的解脱之道&成为超强者之道,而魔为了便于自己统治人而希望给予人错误的解脱之道&成为超强者之道,这样就可以蒙骗人、削弱人而更好的使其为自己谋利,这不就对上了吗?借用微商的话“你正好需要,我刚好专业”,所以神圣喜悦没说错,的确是恐惧感召来魔,是我少算了一步。这样说就合理了,就解释得通了。但是当神圣喜悦说“现在他们又开始呼唤救星了。但是,这次他们是带着心中的希望呼唤的。因为在彼此的眼中,大家能看到爱和慈悲。”的时候,我突然有一个想法,我觉得之前神圣喜悦说信徒产生了恐惧是不恰当的,前面的恐惧和后面的爱&慈悲对不上。我觉得“自私”更合理,也就是说,信徒一开始想成为超强者是为了利己,因此感召来利己的超强者,也就是魔,当信徒被魔长久迫害后,一些人生起怜悯心,想要拯救那些被迫害的信徒,这些人是为了利他,所以感召来利他的超强者,也就是神——这样说更合理,嗯,连续自己推翻自己两次,哈哈,不重要,我寻求的是真相、真理,我不在乎被谁以怎样的形式推翻多少次。这样想,神圣喜悦说得还是有瑕疵啊。佛说一切都是自己的业力感召来的,你自私就会感召来自私的人,你无私就会感召来无私的人,你不想回报父母甚至迫害他们,你生养出来的也是个混蛋,这就是因缘果报。神圣喜悦说神被感召之后开始以武力保护信徒的父亲形态、以照料爱护信徒的母亲形态、以帮助教育信徒的亦师亦友三种方式来介入,但效果都不理想,因为信徒始终不肯相信自己也可以变成超强者,他们只想成为奴隶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换来超强者的恩赐。而所有的超强者,都不是靠谁的恩赐成为超强者的,帮助是可以给予的,但主要还是靠自己的争取。但信徒不愿意争取,因为他们坚信他们不具备争取的力量,尽管他们完全具备。神圣喜悦还说超强者分三种,我称之为神、魔和佛(这里所说的神、魔和佛只是一种比喻,并非指真正意义上的神、魔和佛),信徒、神和魔出于一种无限循环的三角关系中,即无法超脱轮回,但佛已经超越了,佛看到了一切都是圆满的,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没有二元对立,只有圆满的统一。佛会帮助一切众生,包括信徒、神、魔,所以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但帮是帮什么、怎么帮?帮的是引导众生觉悟“轮回是假,五蕴皆空,一切本来圆满”,是以“我说了,你不听我不强求,你愿意听我欢喜,你愿意多听我就多说”的温和方式去帮。至于许愿并实现,那是一种方便法门,是在暗示你才是创造者,你许了愿、你想要未来是怎样的,然后未来就变成了怎样的,是你在创造你的未来。但大部分信徒不是这么理解的,张三求助李四帮张三一个忙,李四帮了,这件事乍一看是李四帮了张三,实际上是张三自己帮了自己,没有李四帮忙,还会有王二麻子,李四的确起到了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张三自己,但他往往没有意识到这点,我们也往往没有意识到这点。张三应该感谢李四的帮助,但他更应该看到自己才是驱动自己未来的动力源。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当你全心全意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帮你”,你有没有试过时时刻刻心心念念都在想让一件事发生,结果它真的就发生了?也许是你渴望发生的好事,也许是你担心发生的坏事,你会不会觉得很神奇?其实很科学,只是你不承认、没发觉或者是别人不承认、没发觉影响到了你,你更应该相信的不是谁的认可和证据,而是你的内心,你的内心会更容易发现、了解并利用那些更青睐被内心解锁的存在。智慧像是肉眼,我们无法靠肉眼在没有路的路上走,内心是卫星导航,它能实时制造无形的线路,最终指导我们达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既要思考缜密,又要用心感受,这样无论地面上有没有有形的路,我们都能畅通无阻。当你越来越觉醒,你会越来越坚定和安乐,你越来越不会受外界的影响,反而越来越能影响外界。就像佛所说“心不为境转,使境为心转”“不为八风所动”,又或者是神圣喜悦所说“按照你的实相去做,而不是被对周围事物的评判牵着鼻子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20:47:10 | 只看该作者
Q:什么样的自由意志才是正确的自由意志?
A:要谈正确与否,首先要有一个标准,但这个标准是谁定的呢?是我们自己根据我们自己的利益需求来定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利益需求就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张三不抽烟,也极难忍受烟味,当他到一个公共场所看见有人吸烟,他就会反感,甚至走过去制止,他会说公共场所吸烟的人不道德、不顾及他人感受,会造成别人吸二手烟的危害,同时也违反了国家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律条文,他会找一大堆理由证明吸烟是错的,而且他不会认为自己错了,也不认为自己剥夺了对方的自由,因为他认为自由不能是无限的,要在正确的框框内去自由。又比如李四爱抽烟,还特别喜欢跟人一起边抽烟边聊天,当他到一个公共场所看见有人吸烟,他就会很开心,甚至走过去跟人家边抽边聊不亦乐乎,同时他还会抱怨有人制止他在公共场所吸烟,说不拿烟民当人民,抽烟是给国家做贡献,因为烟草很赚钱,带动了经济增长,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还贡献了很大税收,还说自己不嫖不赌不违法乱纪,就喜欢抽个烟也有人管,太过分了,太受委屈了,太被压迫了,国家现在居然还出了规定明令禁止在公共场所抽烟——这简直是背叛,一边抽着烟草的油水,一边却反手不让烟民抽烟,这是什么道理?又比如这个世界的造物主,他看见有人抽烟,他根本不在乎,因为影响不到他。就好像网络游戏公司才不在乎玩家在游戏中PK谁把谁打败了呢——关公司屁事?所以,张三认为限制抽烟自由是对的,李四认为抽烟自由是对的,神认为绝对的自由意志是对的,即张三、李四、公共场所抽烟的人都对。张三、李四和造物主都没错,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上来看问题。不止是正确的自由意志的标准,一切对错的标准都是各个存在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上以自身利益需求为参数而制定出来的。你可以说他们都对,也可以说他们都错,而本质上没有对错,对错是分别心分出来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按照谁的标准来做?那当然还是要按照我们的标准去做啦。但是这里要说明一下,自身利益包括什么?自己家人的利益算不算?自己朋友的利益算不算?精神层面的利益算不算?乃至于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需要帮助,我想去帮一把,帮助他让我很开心,这算不算我获取了自身利益?我觉得应该算,利他在本质上就是自愿出于一种渴望收获精神上满足的行为,所以利他本质上也是利己。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对错,但最好能不断扩大自身利益所涵盖的范围,越是扩大这个范围,我们在认知上越接近至高无上的造物主,或者说越能提高自己的维度。简单来说,要有容人的雅量,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最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利益需求,自然也就理解了其对错标准,能理解并包容其自由。当然,这只是建议,并不强迫,我自己也只是稍微往这个方向有所倾斜罢了,我自己也还在自己的人性与神性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中。说这么多只是想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对错的本质,不要迷信自己的对错标准,但我并不想阻挠你们的自由意志,你们大可以想干嘛就干嘛,但我希望你们清楚,你那么做不是因为你是对的,而是因为那么做符合你的利益,你不必借正确之名去给别人扣错误的帽子,也不必美化自己,自认为自己是代表正确,赤裸一点,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请识破对错的骗局,请坦诚的告诉自己和别人“我是为了自身利益才那样做的”,如果不方便说出来,至少心里要清楚,去识破那些以神之名、以偶像之名、以正义之名、以国家之名(尤其是美国)、以民主之名(尤其是欧美)、以爱之名……以什么为名都是假的,真实来讲都是基于利益。你愿意去做的事情一定是能让你受益的,哪怕也会让你损失,哪怕只是精神层面的满足,但如果没有吸引你的利益,你绝不会愿意去做任何事情。而如果你被迫去做什么,那么受益者就是强迫你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20:47:28 | 只看该作者
Q:关于可能性的问题?
A:偏物质属性的人不喜欢可能性,觉得没把握。偏精神属性的人喜欢可能性,他也没把握,但就是想搏一搏。就像有的人喜欢把钱存在银行,有的人喜欢把钱用来炒股。偏物质属性和偏精神属性是相对的,一个人可能在这方面是偏物质属性的,在另一方面就是偏精神属性的了。且在偏物质属性的人群里细分,可以分成偏物质属性的人和偏精神属性的人,而在偏精神属性的人群里细分,也可以分成偏物质属性的人和偏精神属性的人。比如想用钱生钱的人,他们会选择投资,那么相对于打工赚死工资且钱全存银行的人来说,他们就是偏精神属性的人,但他们的投资方向也不同,有的人选择更稳定的方式,比如买房收房租,有的人则选择更具不确定性的方式,比如跨国贸易。所以区分相对的偏物质属性的人和偏精神属性的人,主要看对可能性的接受度。可能性只是一种可能性,无法被验证绝对靠得住,否则那就不叫可能性了,但可能性也无法被验证绝对靠不住,否则也不能称之为可能性了。这就是可能性的魅力,能被这种魅力吸引的就是偏精神属性的人,至于被吸引的结果是什么,那就不好说了,所以可能性才是可能性。可能性只是一个选择,你不必一定要选择,也不必一定就不选,请宽容可能性的存在,不必一定要证明它存在、一定要兴盛它,也不必一定要证明它不存在、一定要灭绝它。可能性就像是一种颜色,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不必强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20:48:19 | 只看该作者
Q:是我们自己选择了承受痛苦吗?
A:《扬升书》中神圣喜悦说“如果你通过自己的思维,选择和信念,为自己创造了某种现实,其目的是想体验一下作为‘作恶者’是什么滋味,不可以吗?举个例子说,你想通过成为一个作恶者,来尝尝欺负他人的感觉。作为灵魂旅程的一部分,你选择了它。那么我们如何执行它呢?我们要为你找个搭档……一位愿意扮演另一方角色的人,总会有一些人由于自身的某种原因,愿意体验成为受害者。”我比较能接受这种说法,因为我是一个喜欢挑战高难度的人,我玩《火焰纹章》只选最难的难度,虽然少不了挫败感,但追求真正的强大是我所喜好的,我是那种“宁做凤凰尾巴,也不做**”的人,我渴望的是真实的绝对的强大,但追求力量的代价就是承受痛苦,因此如果要获取最顶级的力量,必然要承受最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我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我也经常在想,我的人生之所以这么艰难、不顺,可能恰恰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想要经历这些,这样我才有机会战胜这些获得最强的力量和奖励。既然有想要承受痛苦的人,就要有施加痛苦的人,因此我人生中遇到的坏人就悉数登场了。这样想,我的确不该憎恨他们,我要感谢他们,就像一个舞蹈学生要感谢别人帮自己压腿一样,尽管那会让我非常痛苦。这样想,我也不该去畏惧、逃避生活中的痛苦挫折,要迎难而上,要不然不就像是我交了学费学舞蹈,但一感到疼或累,我就不练了,最后什么也没练出来,那么我的钱、时间和精力不是都白费了吗?我干嘛来了呢?这不扯淡吗?再一次的,放下得失、对错、善恶,一切都是体验,一切都是为了成长,不逃避痛苦、不仇恨痛苦,去超越痛苦、感谢痛苦,去把痛苦当药,吃下去来治疗自己的“弱”病,积极向上、百折不挠,不断去体验更好的自己。我就像一个健身爱好者,每天在锻炼身体,每天在自找苦吃,但吃苦才能让自己获得力量,我们感召来的痛苦并不一定是惩罚,也许是磨练,就算是惩罚,也要当做是磨练,然后坚持去磨练自己,最终也会收获力量和奖励。可以去对抗坏人,就像一次次举起杠铃一样,但不要心怀仇恨,我们只是在体验对抗,就像下一盘棋,我们体验对抗,但并不会真实意义伤害到谁,要感谢对手配合你,给了你那份体验,而不是打他骂他掀翻棋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20:48:58 | 只看该作者
Q:有关于人性、神性、魔性、佛性、加害者意志&同化习性、受害者意志&被同化习性、自由意志&独立习性、个性&个体和共性&整体的汇总讨论?
A:首先,我认为任何一个存在都同时拥有人性、神性、魔性、佛性、加害者意志&同化习性、受害者意志&被同化习性、自由意志&独立习性、各种个性的“基因”,只不过是显性还是隐性的区别,即哪些部分是显性&显多少及哪些部分是隐性&隐多少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化现成不同的存在、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行为、不同的业力和业报,即不同的做事个体、不同的做事动机、做了不同的事、不同的做事方向、不同的做事结果。就如同馒头、大饼、烧饼、花卷都是面的不同化现一样。因此就共性来说,人、神、魔、佛都属于“一”这个整体,同时也都是“一”本身,本质上来说彼此无二无别,只是在各个方面的显性值和隐性值参数有所不同,所以在化现上彼此才有了不同。就好像游戏里的各种职业,物理攻击参数高的就是战士,魔法攻击参数高的就是法师,速度参数高的就是忍者,每个职业的特色都是不同参数化现出来的。其次我们聊聊个性,同化习性就是干涉外界的能力,想把外界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被同化习性就是被外界干涉的能力,想被外界改造成外界想要的样子;独立习性就是互不干涉的能力,既不干涉外界,也不会被外界干涉。那些强势的、蛮不讲理的、爱管人&罚人&精神操控的、爱教育人&说大道理&给人上纲上线扣帽子的、别人不听他的他就要攻击对方的、爱占便宜&欺负人&损人利己&只要自己开心就不顾及别人不开心的,这些就属于同化习性。弱势的、好欺负的、耳朵根子软的、滥好人、老实人&畏惧各种权威、逆来顺受的、容易被煽动的、做决定之前总是参考大家怎么做决定的&喜欢从众随大流的、常常觉得只靠自己不行必须要得到别人救助的、被欺负了很难过或很气愤但并不会真的反抗而更多是在想象中、口头上反抗,这些就属于被同化习性。力排众议、依然故我、坚持己见,这些属于独立习性。但同化习性、被同化习性、独立习性不是非此即彼的,有可能这三个习性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只是不同时体现出来罢了。比如一个老太太社交圈的核心领导人张老太,张老太在圈子里很有威信,她可谓振臂一呼一呼百应,跳广场舞、旅游、上老年大学等,只要她想做的,她总能召集一大群人陪着她一起做,她很享受这种感觉。然后有直销保健品的、保险的、微商的、邪教都找上了她,她被利益诱惑了,于是疯狂发展下线,赚了个盆满钵满。后来被举报,警察把她抓了,她既不去发展警察做自己的下线,也不接受警察的教育劝导,因为年纪大,罪过也不主要,所以张老太最终被放了出来,之后她依然如故。由此可见,同化习性、被同化习性、独立习性,乃至一切性质都同时同样的存在于每个个体,但不同的情况刺激会使一切性质以各自适合的不同的时间&情况&时机、方式、程度来化现。所以“为什么很多很恶的加害者原本都是很惨的受害者?”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我们本来就都有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基因,只是在不同情况的刺激下,以不同的时间等化现出来罢了。人的独立习性弱,同化习性和被同化习性强,所以人的人性、神性、魔性、佛性是最容易显露的,是最不容易被本性束缚的,人也是最有无限可能性的。而神、魔很难违背自己的本性,佛更是做什么都是合乎其本性即佛性的。这样来看,人比较有趣。当我们理性、客观的“回放”自己和别人的过去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常常在同化&影响&操控别人或被别人同化&影响&操控。换句话说,我们常常让别人听我们的话、服从我们的意志,或者我们去听别人的话、服从别人的意志。所以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是我们共同创造的,是我们的共业。这也是对“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不过所谓的“另一个巴掌”是谁并不能简单的判定为事件双方的另一方。比如张三伤害了李四,那么李四是不是“另一个巴掌”呢?不一定,如果李四坐在店里吃拉面,张三醉驾撞进拉面馆把李四撞伤,那么“一个巴掌”是张三,“另一个巴掌”是张三以及很多人醉驾无碍的观念,关李四什么事?当然,在佛法上来说因缘果报,今日张三害李四,因为李四过去世害过张三,业力轮回如是,因此的确李四是“另一个巴掌”。这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对错标准不同,判定结果也不同。加害者意志就是认同“我要统治、支配别人才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的思维,受害者意志就是认同“我无力抵抗统治、支配,我要为统治者、支配者付出什么才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的思维,自由意志就是认同“我不需要也不愿意去统治、支配别人,或被别人统治、支配,自由的活着就是好日子”的思维。最后我们聊聊是非对错。我说过,要判定对错首先要有一个对错标准,标准不同,判定的结果当然就不同。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去指导我们的行为呢?如果我们以人的对错标准去做事,我们会维持人性;如果我们以神的对错标准去做事,我们会趋向于神性;如果我们以魔的对错标准去做事,我们会趋向于魔性;如果我们以佛的对错标准去做事,我们会趋向于佛性。就像玩一个有多种结局的游戏,会看我们的选择来决定最终进入哪个结局,因此我猜人生也会有一个结算时间点,也许是死亡,也许是以其他什么条件来界定的时间点,到了这个时间点,就开始结算,看看我们行为的总和是偏向人性、神性、魔性还是佛性,或者更严谨、更细致的说是偏向哪一种存在的性质(比如动物中的鱼、某个地狱里的鬼、某层天的神、某地的菩萨),我们的行为体现了我们最真实的意志,我们最终最真实的意志将决定这一盘“游戏的结局”,而“游戏的结局”就是我们在下一个时间段成为什么样的存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世间法是以结果为导向去规划自己的过程,出世间法是以过程当做结果,重在体验过程,深切的沉浸的体验过程就是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说一个重结果,认为如果结果不对,那么过程就无意义。另一个重过程,认为过程对了就行,结果不重要、不强求。我觉得应该以“融”的思维去看待此二元,既要以结果为导向去反推、规划自己的行动计划、对错标准等,使自己的过程与自己要追求的结果统一,又要重视深切的沉浸的体验过程,并从中收获启发感悟、个中滋味,然后让自己的切身体会转为深有所感(深刻彻底的认同和了解,即认知)进而转为自己的东西,最终为自己的行为做出更高级的指导(知道后能做到),完成自我提升的一个完整阶段。具体来说,首先,我们要自问“人生这个游戏我玩够了没有?”如果玩够了,接下来想怎样?想当一次神,还是当一次魔,还是彻底不玩游戏了,彻底退出这个游戏?如果想彻底退出这个游戏,对人生已经没有眷恋了,那么就以佛的对错标准去做事。如果想换其他角色玩玩,那么就按其他存在的标准去做事,当我们在下一个时间结算点之前,如果我们足够偏向哪个存在的标准,我们之后就会成为哪种存在,用游戏的概念来说这就是“转职”。当然,玩有“转职”概念的游戏的玩家都知道,转职并不只是从下位职业转到上位职业,还有所谓“横转”一说,即横向转到同位职业,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学会一些其他职业的技能和增强其他职业更容易增强的能力,因此“转职”并不一定要那么纯粹。换句话说,我们做人,不一定要纯粹的趋向于某种存在的属性,我们可以趋向于某几种存在的属性,趋向的时间时机和程度则根据我们的判断来定。比如我吧,我给自己未来的设定是赢家+思想家,去思考然后去实践去赢,偶尔也会作为娱乐家和艺术家让自己放松一下,在我人生的中后期,我会放下一切胜利的果实,然后凝练自己的思考做一个教育家,在人生的最后,我会返璞归真做一个佛弟子,安心悟道。这就是我设计的结果,然后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我以后的行为与这个结果去统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你要行使那个力量,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你用的力量越大、改变越相对容易,改变的速度和完成度就越大。面貌、体型、性别、阶层、技能,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很多改变变得相对容易,但你一定不要“狗熊摘棒子”,不要一会儿一个想法,你烧一壶水,半分钟过去了,你拿下那个壶,又换上一壶水,过了10秒,你又换一壶新的,如此往复,终将一壶不开。你可以坚持很多件事,也不必每件事都坚持到最高效果,但你要清楚一件事你是不是真的需要去做,如果需要做,那么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你要做那些你真正需要去做的事情并做到你真正需要做到的程度,这样才能高效利用你的“本钱”。否则你当然也会有其他体验,从“一”的角度说,任何体验都是需要的,如果这么说,人活着就只需要随意,想干嘛干嘛。不过,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为了体验自己想要体验的,如果你想体验高效的向上的体验,那么你可以更多参考我的所有建议,否则,请随意。扪心自问找到自己今生要体验的课题以及对来世的打算,然后制定两个主要结果,并以此为导向制定自己的计划,不要贪、不要被诱导得偏离初衷,去深刻的体验这样的人生。就像拍一部戏,就算戏是假的,我们也该好好的去演。又像玩一个游戏,虽然是假的,我们也该好好玩。虽然人生的苦乐是假的,但我们也要好好的进行下去,一切都是为了体验和成长。说到“假”这个话题,我想多说两句。一切都是假的,比如价值&价格。价值和价格都是人为认定的,几百万的古董瓶子值钱吗?在农村可能当做咸菜缸或夜壶。几百万的跑车值钱吗?50年可能就是废铁。一个人才值钱吗?几十年之后就是一捧骨灰。空气和净水不值钱吗?没有你就得死。什么值钱,什么不值钱,都是人为操纵的。就是炒作、做多,或者抹黑、做空,就是欺诈。就像高露洁牙膏搞出一个“全国牙防组”来给自己站台,一下子就高价畅销,就让消费者认为那是好的,结果后来曝光那个“全国牙防组”是高露洁自己搞的草台班子,一共就俩人,全国哗然,从此高露洁牙膏“失宠”了,销量大不如前。一下子是名牌,一下子是骗子,高露洁牙膏本身没变,为什么价值变了呢?又比如文玩界的各种手串,这个菩提子,那个木的,几十块的东西抄高到几千上万,又从几千上万跌回到几十块,东西没变,为什么价格变了呢?有人认为是需求导致的,人在沙漠里几近渴死,那时他愿意花一万买一瓶矿泉水,这就是需求决定了价值&价格,是这样吗?不,需求也是假的,也是人为的,人没有牙膏、手串就不能活吗?你活得好好的,去沙漠干嘛呢?探险?寻宝?商贸?游玩?这不都是人为的吗?你以为是你需要,不,是别人需要你认为你需要,否则他们的东西卖给谁?他们让你享受了更多,也让你为他们付出了很多,当“你”变成“你们”,且“你们”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真的需要,不需要不行。实际上,不是你真的需要,而是幻象太真实了,那么多人都在告诉你“是的”,你很难有勇气说“不是”。就像让你穿越回清朝,你如果是个男的,你敢不留辫子而顶一个分头出去?不知道“留发不留头”吗?如果你是个女的,你敢染发?非把你当妖精打死。可如果你是个清朝王爷,你穿越回汉朝,你个大男人好意思顶一根辫子出去吗?不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吗?所有人都会拿你当个怪人甚至贱人。我们可以被虚假的现实胁迫,因为个人的力量敌不过大众的力量,但至少我们要知道我们是被虚假胁迫了。价值&价钱和需求都是假的,那么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情感也自然是假的,以“开心”为例,一个女人,她的男友跟她求婚,给她买了一个“鸽子蛋”钻戒,她会为此而开心,那么仅就收到这个戒指本身而产生的开心来源于什么呢?能买得起这么昂贵的戒指,说明她未婚夫很有钱。愿意给她买这么昂贵的戒指说明她未婚夫舍得给她花钱。未婚夫就是未来的丈夫,就是很亲近的人。那么我们可以列出这样一个算式,即未来丈夫+有钱+愿意给她花钱=婚后有丈夫给很多钱花=又有面子又实惠=开心。诚然,我算出来的这部分开心只是求婚中仅就收到戒指本身而产生的开心,求婚还有其他开心的理由,比如因为爱情。情感也是假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假的,如果父母对你好,你会觉得亲情是真的,如果你父母在你幼年时离婚,各自组建家庭又各自生孩子,然后对他们各自的孩子千好万好,对你则只有冤枉、打骂和嫌弃你多余,你还会爱父母觉得亲情是真的吗?张三和李四是关系很好的闺蜜,好到上厕所都手拉手去,结果张三在订婚后李四和未婚夫睡觉并撺掇他娶李四,张三还相信友情是真的吗?碰见一个丑男,女人不爱,丑男当舔狗,女人都不要,后来丑男整容变明星帅哥又学会了PUA,女人飞蛾扑火到最后人财两空。爱情是真的吗?人们很多的情绪&情感、认知、需求都是假的,都是在某种情况下会触发那种情绪&情感、认知、需求,也许是谁有意触发的,也许是无意触发的,但它们不是真的,尽管它们常常给人的感觉很真实。就好像游戏中你控制的人物被伤害掉血,但你会被伤害掉血吗?所以在游戏中是真的,但在游戏外是假的。那么,如果人生中那么多情绪&情感、认知、需求都是假的,那么活着的意义在哪里?体验,然后提升自己。就像玩游戏,你明知道游戏是假的,为什么还玩呢?比如任何一个下棋的人都不会认为棋盘上的车马炮是真的,他们之所以去下棋,就是为了体验那种游戏的感觉,然后提升自己的棋艺。而体验和提升在本质上,我认为就是解闷,要不然会无聊。我们是不想无聊,所以才自己给自己找事做!越长久不变的越真,越容易变动的越假。但“越真”是越像是真的,终究还是假的,因为长久不变,最终也会变,一有变化,就是假的,所谓“无常皆虚幻”。虽说是假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全然不当真,就像演悲剧,该哭还是要哭,就像打游戏,该躲开敌人的攻击,还是要躲开。对于虚幻,正确的态度是借假修真,亦当真亦不当真,做事时当真,结果不当真,不要让事情长久的、深度的影响自己的情绪&情感,不要被情绪&情感奴役。重要的是体验与成长,也就是感受和思考,如果被感受所驱使,就失去了体验的超然,就不是借假修真而是以假为真了。太当真是入戏后出不来,是疯魔了,太不当真是根本没入戏,我们要在当真与不当真之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就好像一杯水,沸水喝不得,冰也喝不得,要温度适宜的水喝着才好;一直先迈左脚走不快,一直先迈右脚也走不快,要交替迈出才好;一直站着人受不了,一直坐着也不行,人要劳逸结合。就像轮滑一样,一定要说怎么才好,那就是在一个合理区间内不断调整,保持一个总体的动态平衡。回归主题,我们聊聊什么是对是错,从“一”的角度来看,没有对错,但我们作为所谓的“一”的某个分身,我们并不需要完全舍弃我们的角度,否则我们干嘛要分出来呢?所以,就像我之前说的,你对未来的规划是怎样,把你的规划和你的预期结果和你的实际行动统一,这就是对的。戏是假的,演好你的戏份,就是对的。你不能因为一个并不坏的人演了坏人,在戏里你就原谅他、放纵他,那如果这样,这戏没法演了。别人扮演别人的角色,你扮演你的,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只是心里不要太挂怀,你可以在戏里憎恨戏中坏人,但拍完戏你不要一直恨他,把戏代入生活。因此你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伤害别人,更可以有所坚持,因为这是你体验所需要的,除非你不想再体验这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20:49:14 | 只看该作者
Q:我们是否应该选择出离这个轮回?
A:轮回是假且无止境,我们知道了出离轮回的方法,那就是放下,那我们是否应该出离轮回呢?不一定,出离轮回就像是弃玩一个游戏,既不该盲目的玩,也不该盲目的弃玩。比如我讨厌恋爱游戏,那么一看到是恋爱游戏,我根本玩都不会玩。我喜欢正统的《火焰纹章》《塞尔达》《口袋妖怪》,有新作出来,想都不想肯定要玩。游戏也是假的,那为什么要玩呢?因为想要体验。那么在我们进入轮回之前,我们其实就知道轮回是假的,为什么我们还要进入轮回呢?也是为了体验。但体验也有觉得“玩够了”的时候,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也许是认为太难了、也许是足够成功了、也许是成长不上去了、也许就是厌倦了、也许是受不了痛苦的折磨、也许是觉得总要做相似的事情很无聊……不重要,总之,你不想再体验这个轮回才应该是你出离这个轮回的理由,如果你还想体验轮回,那么你想体验怎样的轮回就趋向于哪里,持之以恒总会如愿以偿,直到你觉得“玩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20:50:17 | 只看该作者
Q:帮助别人、拯救世界没有意义吗?
A:《扬升书》中神圣喜悦说“改变世界并不是你的责任,也不是试图阻止它成为一个完美的‘选择机器’。更不用说,试图去改变他人,或者试图去阻止他们想要和你一样在这里找到加速成长,这都不是你该做的。所以,挚爱的自我,一劳永逸地,我请求我们放弃拯救或拯救的欲望。没有‘真正救援’这样的事情。它从未真正发生。”一开始看到这段话,我很灰心,因为“把这个世界推向正确的轨道”一直是我的大义,我想“把人类从愚蠢(错误认知)导致的痛苦中解放出来,让这个世界的傻*少一点、聪明一点”,我觉得这就是我存在的意义。但我虽然感到灰心,感到灵魂很受冲击,但我认为神圣喜悦说的有道理,因为在我原有的理论体系里就已经明确“成长的动力是痛苦”这个理论了,既然如此,那么充满痛苦的世界不就是最好的学校吗?甚至如果把精神成长看做是身体成长,进而把痛苦看做是食物的话,那么充满痛苦的世界就是一个品类繁多、营养丰富的超级大食堂。那么拯救世界就是让食堂消失,让别人没有饭吃,这样好吗?就像一个学生,在体验了学习数理化的痛苦之后,萌生把学校和老师都消灭,解放所有学生的理想——这样真的好吗?借假修真,没了假,怎么修真呢?没有了痛苦,如何成长呢?所以呢?我们不该帮助别人、拯救世界吗?我们应该袖手旁观、冷眼相待,甚至我们也去害人、给予人更多的痛苦吗?不,绝对不是的!再回到我们之前谈论的那些,我们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结果不重要,过程或者说体验很重要,就像玩游戏一样,我们玩游戏是为了通关吗?不是,如果我给你一个通关账号,那你是不是不用玩了呢?玩游戏是为了享受过程,取得什么成就其实没什么意义。因此,帮助别人、拯救世界没有意义,但如果你想帮助别人、拯救世界,你还是应该帮助别人、拯救世界,因为帮助别人、拯救世界的体验对你来说有意义。当然如果你不想,那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对你来说就没有意义。从“一”的角度去看,行善、作恶、扬善、罚恶等本身都没有意义,但这些想法、语言、行为而产生的快乐、痛苦等各种体验以及各个存在所处的看待世界的角度是有意义的,意义就是提升、成长。但提升、成长又有什么意义,又为了什么?也许是为了更好的体验……反正不是我现在所能确定的。通过神圣喜悦的话,我们别太入戏,但是我们也不要太出戏,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所以我们想做什么就去做,去体验去思考,就不枉此生。有句话很棒,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好我们的事,结果不重要,好好享受过程——这与“以结果为导向”并不冲突,我们朝着目标努力,但无论最后结果怎样,我们都不该挂怀,我们要做的是继续做好接下来的事情。不好好做事,就是太不当真了;难以释怀,就是太当真了;好好做事但不挂怀,活在当下,是大自在,是当真与不当真求平衡,这样最超然。因此,在你认为对的时间、地点、情况下,以你认为对的方式、力度、持久度去做你认为对的事,如果是坏结果,我们就视为对自己的磨练,然后总结失败的教训,如果是好结果,我们就欢欣,然后总结成功的经验——去想去做去体验去成长,等“玩够了”就出离,人生就是这样。再好玩的游戏,总有不玩的一天,但我个人是希望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这个游戏,和我一样这样想的人,嗯,我们都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吧,去好好的享受这个过程。另,神圣喜悦对“帮助别人、拯救世界没有意义吗?”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我觉得也有道理,简单来说,他的观点就是“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且还不能是强迫学习。如果直接给别人鱼,别人会依赖,你要不要继续给呢?不继续给,他又没有鱼,一切又回到起点。继续给,这就没完没了,直到你受不了放弃,那么一切又回到了起点。所以不给鱼,只教捕鱼的方法,别人愿意学就教,不愿意学就算了。换句话说,走的是让人自救的模式。我觉得这样也很好,但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两点,第一,想教别人,得自己先学会;第二,教是长远,给是现在,一个人快要饿死了,要先给鱼,而不能教条的只教方法;第三,人家愿不愿意学、学得好不好、是否认同你会&你会教,这些都不重要,你要专注于自己想要的体验、自己想要做的事;第四,你不一定要教,也不一定要学,更不一定要出离轮回,合为“一”,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你想做的就是你想要体验的,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以世俗的眼光以二元去评价,不是只有快乐幸福圣洁高尚获得的体验才是最好的体验、才是你最需要的体验,不同的体验有不同的滋味,当你的内心告诉你“玩够了”,这才是你出离的时候。听从内心不是为了达到世俗认知上的“好”,而是为了达到“一”所需的完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20:50:35 | 只看该作者
Q:关于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生?
A:香港曾经有一个电视节目,和大陆一档电视节目《变形计》有点像,我记得先是采访了一个大老板,好像他是豪门子弟,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然后他说穷人之所以穷是不够聪明的努力,总之穷是因为蠢,然后他接受了电视节目的一个任务,那就是从一个清洁工做起,然后再次变成有钱人,但他不能使用以前的钱、人脉等,他欣然接受了。于是他从一个大老板变成了社会底层,吃住都很差,工作很累,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每天忙得要死非常绝望,没坚持几天,他就放弃了挑战……你可以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当成一个讽刺的笑话来看,但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看,是谁让他从一个富人变成一个穷人的?以及,又是谁让他从一个穷人变成富人的?当然,是他自己。他为什么要去做穷人?为了体验。那么,是否有这样的一个可能性——我们的人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就像是一个演员,是在拿到、审阅并认可我们的人生剧本之后,才投胎来做人,去体验我们的人生的?而之所以我们的人生会有这样那样的痛苦,是我们为了体验、为了成长,吃苦越多,越有快速成长的可能性,就像选择游戏难度一样。只不过,我们为了更好的体验和成长而忘记了我们本来就是“富人”,而且不能因为受不了痛苦就放弃体验,就很便利的恢复“富人”的身份。或者这样讲,人生乃至六道轮回就是一场盛大的《变形计》,一切的意义都在于体验和成长(提升认知),在于我们的感受,而不在于那些让我们产生感受的“什么”。比如吃一颗糖,糖本身不重要,吃糖这件事不重要,吃了糖对我们身体的影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吃糖前的体验(如兴奋、期待),重要的是我们吃糖时的体验(如感到甜或其他滋味而满足欣喜),重要的是我们吃糖后的体验(如意犹未尽,或者因为吃太多糖导致蛀牙而为此烦恼)。也许你无法理解,也许你会质疑——体验有那么重要吗?那么想想看电影、看电视、刷抖音、打游戏、看演唱会、听相声,你得到什么了?你得到人了,还是物了?你花了时间、精力、钱,你收获的唯有体验,但那就够了,不是吗?体验不重要吗?吃美食是为了什么呢?身体健康吗?做爱是为了什么呢?锻炼身体吗?买漂亮衣服是为了什么呢?保暖吗?仔细回想我们所追求的,本质上都不是追求“什么”存在,而是追求体验本身。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为了体验而创造的。有句话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的,如果我们遇到痛苦,那也是我们愿意自己“坑”自己的,而且我们早就认可其是最好的安排。诚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我们也会故意让自己承受痛苦,比如去打针、做手术,让自己身体和心灵都承受损害,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当然是有我们长远的考虑,为了治病啊。所以请相信自己,虽然我们为自己选择了人生中过去、现在、未来的痛苦,但那一定是为了长远打算,也就是体验和成长,因此我们不必崩溃,不必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为什么我们这么痛苦?”打起精神来,不要太当真,去勇敢的面对、体会,一边思考,一边走下去。当你“玩够了”,你需要以正确的方式离开这个游戏,不要以为自杀或被杀能让你出离,那是错误的。假设你控制一个游戏角色,那么无论它是自杀还是被杀,游戏都不会真正结束,即便通关,也可以再重新开始。但如果你把你的手从操作手柄上放下来,把你的眼睛从显示屏移开,甚至心里不再想着游戏,这时游戏才真正的结束。死亡只能让你离开这个肉体,并不能让你出离轮回。舍得肉体还远远不够,要全然舍弃对世间一切喜乐享受才足够。一个游戏,里面任何能吸引人的都吸引不了你,当然你更容易不去玩它,不是吗?但如果你只是因为打得不好才不玩,很可能结果是你重新开一局。就像斗地主,这把牌不好,输了,生气,不玩了,过些日子又想玩了,因为你还想赢,但如果有一天赢或者拿到很好的牌也让你觉得无趣,到时候你才真正的不想玩了。一切随缘,顺其自然,我不会劝谁要怎样,每个人有各自的剧本,各行其道便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20:50:50 | 只看该作者
Q:什么叫做真的知道?
A:《扬升书》中8说“那我明白了,这点还没有完全被你理解。你仍然认为这些在理论上是正确的。那么,当你开始认为这是真的,行动上表明是真的,感觉是真的,那么你也会开始知晓这是真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就不会有任何阻碍”是的,很多时候我们说我们知道了、我们懂了,我们并不是真的知道、懂了,这是妨碍我们由知道到做到一个很大的原因。比如我跟你说,有个独居老太太死了,别人没有及时发现,等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被她养的猫吃得差不多了。你知道了吗?你知道了。但你真的知道吗?如果你是那个老太太、那个老太太的猫、那个老太太的孩子、或看到那个惨状的警察,你会有更加深刻和丰富的情感、反应。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要亲自去尝一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跟你讲和你真正去体验完全是两回事,完全是两种知道,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来这个世界,要亲自体验的原因。听人叙述并不能最有效的提升我们的认知,但亲身体验却可以,即经历过才真正懂得,这也是生活这个学校所能给我们的书本上给不到的东西。因此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提升认知不是我们理性上知道了、感悟到什么,而是真切的感受到从而真的知道和感悟到什么,即不是你告诉我水有多热,而是我真的喝了,真的感受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