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2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橡树国王与冬青国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 20:3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ottravey 于 2020-5-1 20:33 编辑
: W5 j0 Q: \, y9 j# J* k1 n! p
8 g* ?# x7 v2 o
# 本文作者为梅里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首发于秘义之光 #
$ p7 H9 x; x; R0 T) n, J#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Ir-U1RKCEv9WYRxFTpdVw  #

  e/ u( [  j% u0 X, l6 C2 |6 V: Y
在威卡中,父神有时被分为两个面向,代表着温暖夏日和万物生长的橡树国王;代表凌冽寒冬和万物萧条的冬青国王。按照斯图尔特和珍妮特·法勒在《巫师的八圣日》的描述,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是一对双生子,他们无休无止的进行战斗,直至杀死对方,争夺着时轮中季节的统治权。冬青国王生于仲夏,力量在冬季达到顶峰,在冬至被橡树国王杀死,并在来年仲夏重生;而橡树国王生于冬至,力量在仲夏达到顶峰,在仲夏被冬青国王杀死,并在来年冬至重生。

% {$ {& f9 t: y) F* ?: `% w
有一次笔者和群友讨论起威卡中橡树国王与冬青国王的原型时,脑中如电光石火般闪现出了一个想法——《哈利·波特》的男主哈利和终极反派伏地魔不正具备一对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的特质么?
- u! B4 |: u( `+ v* F
别说,还真有点像:

+ h) q! S( T, E/ P1 k- n1 Q
哈利的生日在7月31日,伏地魔的生日在12月31日,在季节上是吻合的;哈利和伏地魔的魔杖是一对兄弟魔杖,取材自同一凤凰的羽毛做杖芯,哈利的魔杖材质为冬青木,而伏地魔的魔杖材质为紫衫木(紫杉树和橡树同属具有耐久力,寿命绵长的树木);此外,作为本书主角与最大反派,哈利和伏地魔之间有着宿命的对决,而他们之间的故事本也贯穿着死亡和重生的母题。
5 S1 ]9 t! B. r
(p.s. 当然笔者也就是在形式上比较一下,请勿引战,请勿过度代入!)

& d8 \# z% ?) \
那么现在言归正传回到今天的主题,也就是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的原型。虽然这是非常带感的一个威卡设定,但据大部分考证认为,此说法应当最初出现于罗伯特·格雷夫斯的《白色女神》,而本书日常因为其不严谨性和臆测而饱受攻讦,但不得不承认双生子相杀的狗血戏码确实容易引起吃瓜群众的注意,而且抛开“越古老就是越好的”这种谜之成见,将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纳入威卡季节仪式也是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 j0 S5 U, h. [" ^0 x
《白色女神》中关于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的讨论

0 v0 R( L6 z  ~& ]4 |, J* u( x
在《白色女神》此书中,罗伯特·格雷夫斯试图从凯尔特神话体系,乃至是亚瑟王传奇系列中找出大量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双生子的例子——包括“巧手的金发”(Lleu Llaw Gyffes)与“闪耀的”葛洛努(Gronw Pebr)、格温(Gwyn)和格温瑟尔(Gwythyr),鲁格(Lugh)和巴洛尔(Balor)、巴兰(Balan)和巴林(Balin)、高文(Gawain)和绿骑士(the Green Knight)等等。

2 ^% O: J# E6 B3 {2 W
但是笔者觉得把其中大部分都有些牵强附会。怎么说呢?
/ e! X( }/ \0 h
这些故事唯一可以算得上是双生子的是巴兰和巴林——这是亚瑟王传奇系列中一对兄弟将对方错认成仇敌,对战后双双扑街的凄惨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实在是与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的原型相去甚远。
. n& l8 U  B- p2 I* k: L
其他几个故事也简要说一下吧——
8 P$ I: \+ s% N) Y0 z/ Q
·  “金发”和葛洛努:“金发”的老婆“花颜”(Blodeuwedd)与葛洛努通奸,“花颜”从丈夫口中套出了他的弱点,于是与葛洛努合谋杀死了“金发”,然后“金发”他舅把外甥救活了,舅甥二人一起惩治了奸夫淫妇。
·  格温和格温瑟尔:死妹控格温,不满自己未来妹夫格温瑟尔,于是把自己的妹妹克蕾狄拉德(Creiddylad)抢了回来,妹夫当然是不乐意,于是就和大舅子大打出手,战争结果相当惨烈,后来在亚瑟王的调解下,他们决定每年五朔日打一场,决定未来一年中妹妹的归属权。
·  鲁格和巴洛尔:鲁格是暴君巴洛尔的外孙,巴洛尔听预言说自己外孙会杀死自己,就囚禁了独生女恩雅(Ethniu);然而并卵,孩子逃出生天并被命名为鲁格,他长大后将巴洛尔亲手砸死。(讲道理,怎么那么像希腊神话中珀耳修斯用铅饼砸死自己外公的故事?)
·  高文和绿骑士:大概就是凸显出高文高尚的品德,面对城堡女主人的诱惑不为所动,因此得到嘉奖,佩戴绿色腰带的故事。

/ L$ |' \' D. A1 {
恕我直言,这些故事的最大共性恐怕是“两男争一女”(这不是就古早言情小说最常见的套路之一),而季节轮转,冬与夏、光与暗、丰产与贫瘠的对决倒是没有怎么展现。即便这些人物确实有部分星的特质与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重合,也无法证实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母型脱胎自凯尔特神话。
, A5 K# t" Q8 Q# y; F. v7 u& i
不过在一些现代威卡的阐述中认为,夹在橡树国王与冬青国王之间的女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女神的选择是致命的,这点在“金发”和葛洛努的那个故事中尤其能够体现出来。

$ k5 z: q7 c1 `% }0 M
《金枝》中关于冬夏之战的描述

: [5 R& y7 U) _& Q: a4 X$ P& Y: u) A
然而,罗伯特·格雷夫斯关于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的设定也并非凭空捏造,这背后应当还是具备某些源头的,比如很有可能参考过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金枝》。
' `/ ~# \8 G, }) \
在《金枝》的第二十八章中,有提到农民在五朔节左右来扮演夏与冬的拟人形象,模拟夏天赶走冬天,以企盼冬天能够温暖或是今年有好收成诸如此类。但是这和现代威卡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在古代的农民看来,这样的表演是一种模拟巫术,他们是寄希望于趋吉避祸的,因此,他们期待夏季化身(代表着丰产和温暖)能够胜利,而冬季化身(代表凋敝和寒冷)能够被驱逐。但是发展到现代威卡,人们已经能够从容接受自然不那么顺遂人意的一面,于是才从分裂到调和,将夏和冬的化身看作一体两面。
- A; b2 B% A: J1 n/ E
罗伯特·格雷夫斯似乎对于凯尔特神话的执著——虽然他所谓的凯尔特“异教”其实也不那么凯尔特。(不止是罗伯特·格雷夫斯,某些所谓异教“复兴者”也对于凯尔特情有独钟,至于他们是不是为了蹭 “德鲁伊”的热度那就不得而知了)

6 F9 T( v9 b2 Z4 I
不过要说起季节轮转,冬夏交锋,更加恰当的例子应当是来自于北欧神话啊!北欧身处高纬度地区,季节对于他们的影响远远大于不列颠群岛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地区(我是指凯尔特人分部过的那些地区)。

! Y3 i9 p& I* k& ~3 T
就拿北欧神话中的最经典的双生子巴德尔(Balder)和霍德尔(Hodur)为例:

+ i7 f% N; N& z+ V, t* J
【光明神巴德尔和黑暗神霍德尔是神王奥丁和神后弗丽嘉所生的一对双生子。这对兄弟在体格和性情上都是完全相反的:霍德尔,黑暗之人格化,总是阴沉,忧郁、寡言少语;而巴德尔——光明之人格化,却英俊、天真、愉快,他的金发和白皙的脸像是永远在放射光芒。万物皆热爱他,而他也热爱万物。他的妻子是南娜(Nanna,盛开之花),他们生有两个儿子——日光之神布罗诺(Brono)和真理与正义之神佛尔塞提(Forseti)。

9 h( H) g  C& _+ ^& Z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永远快活的巴德尔却睡梦不宁,常常有些异常的威胁的噩梦来打扰他平静的灵魂。弗丽嘉就派她的侍女出去找宇宙万物,要它们立誓不伤害巴德尔。因为光明是万物共爱的,所以万物都立誓不伤害这位光明之神,只有瓦尔哈拉宫外一棵橡树上长的小小的槲寄生(mistletoe)除外。
) a4 \& b6 k% C3 @( C7 |
由于世间万物都已立誓不伤害巴德尔,诸神都很高兴的庆祝起来。大家把各式各样的武器向巴德尔掷去,以此为消遣。因为万物都已立誓不伤害这位光明之神,所以这些武器到了巴德尔跟前就自动坠落或偏斜而去。

0 V% X$ G  _3 T) Q- o* ?7 x
火神洛基妒忌巴德尔这位光明神,于是幻化成一个老妇人,从弗丽嘉那里探听到槲寄生没有立誓这一秘密,于是他立刻就到瓦尔哈拉宫外取这槲寄生来,用魔法使其变得坚硬而粗大,然后削成一支小棒。他拿这槲寄生变的小棒,找到霍德尔。这位盲眼的神独自坐在树下,并没参加游戏。洛基授以其槲寄生小棒,劝他也去掷一次。霍德尔盲目地奋力一掷,这小棒不偏不歪,正中巴德尔的要害,就此杀了这位光明之神。

9 d# u5 m0 l& H
为巴尔德报仇的伐利,是琳达与奥丁所生的儿子,他一经降生就在一天内就长大成人,没有洗过脸,也没有梳过头,就拿了弓箭,射杀了盲眼的黑暗之神霍德尔。】
. a7 n# p' J1 c( [& I+ b4 D5 ~" j
在《金枝》中,即是将巴德尔视为橡树的化身。关于槲寄生为何能伤巴德尔,弗雷泽的解释是:槲寄生是橡树之神巴德尔寄存灵魂的地方,只要槲寄生不离开橡树那么巴德尔就不会受伤。

8 |: K7 W4 W2 r- l' T9 @
霍德尔并没有被拿来和冬青想比较的先例,但是毫无疑问,巴德尔和霍德尔这对双生子,在一定程度上与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是符合的。
$ `' g  \$ C* Y  _8 G. C3 _
但是在十二世纪的文学作品《丹麦人的事踪(Gesta Danorum)》中,这个故事则变成了另一种性质:

6 p6 e* d: E: C! e/ S& G2 M  }
【在这个故事里,霍德尔是一位精通各项技艺的人类英雄(没有失明),而南娜则成了一位国王的女儿,两人本来情根深种。而半神巴德尔也喜欢上南娜公主,因此向国王提了亲。虽然南娜更心仪霍德尔,但是国王害怕得罪巴德尔,不敢将女儿许配给霍德尔,并且告诫霍德尔是不可伤害的,除非他能在森林的精灵那里拿到他看守的魔剑密斯提尔提恩(Mistilteinn)。
1 m) x( I" S5 |+ a, l1 o( X
巴德尔继续坐实了反派的角色,他向南娜威逼利诱,但是南娜就是不肯嫁给他。霍德尔听闻此事后十分愤怒,于是决心与巴德尔开战。经过了很艰苦的努力,霍德尔终于打退了诸神的军队,但是国王也壮烈牺牲。霍德尔为国王进行了火葬,并终于娶了南娜为妻。

. n; g, a9 ]! V( y8 C
巴德尔虽搓犹勇,他又第二次和霍德尔战斗,这次是巴德尔胜出,但是他仍然没能赢得南娜的心。此时霍德尔郁闷不已,哀悼自己的不幸,然后在林中命运仙女的指点下,他找到了巴德尔用以获得胜利的魔力腰带,并用计策将其骗走。于是在第三次战斗中,他将魔剑投掷出去,终于重创巴德尔,使其致死。
% D( I" _" H5 L
故事的最后顺嘴提了一句,许多年后巴德尔的兄弟瓦利为兄报仇杀死了霍德尔。

2 q% I2 _/ s- r/ m$ x" |( d$ L0 o
(p.s.这里的魔剑密斯提尔提恩可能是对槲寄生的一种误传。)】
至于第二个故事到底确实是神话原型之一呢?还是这纯属北欧宗教没落之后基督教来黑巴德尔的呢?关于这一点尚且没有定论。
* l1 _- ^; m1 |7 U
此处巴德尔和霍德尔的来来回回战斗,其实已经具备了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循环往复的特征。此外,在两种版本中都提到的伐利,其实是隆冬过去之后新的夏日之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可以看作是重生后的巴德尔,抑或是新生的橡树国王,他杀死霍德尔,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5 g, C7 X+ U( n' r* J
而这第二个版本的故事,再次狗血的回到了前面所提到的“两男争一女”的套路。而且这与《“金发”和葛洛努》的那个故事一样,女神的选择是致命的——巴德尔的命运在南娜选择了霍德尔的一刻就已经注定,即便他赢再多次,也不能俘获女神的芳心。在这个过程中,女神扮演的角色是被动的,却是至关重要的。
# R& v  h- u* h: c( x! g% `0 q
追根溯源——轮回、死亡与重生
+ t# S- j# M4 @6 X4 }1 t
虽然在上一节北欧神话里巴德尔和霍德尔的争斗中,已经有了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对抗巡回的特质,但是和现代威卡相比其实不是那么的具备典型性。但其实吧,说起兄弟阋墙、争斗永不休止的母题,总觉得既视感有点强呢?

. g. ?6 K0 Y) W) V
按照罗伯特·格雷夫斯的尿性,他的主题说不定是来源于希腊罗马的经典神话,而他抛出凯尔特神话不过是打掩护,显得自己逼格高。
% {$ V6 Y# c! s( g; W/ b$ \
但是看看这三个地区的纬度,好像根本不存在冬夏之争啊?
: u# b8 a! a% l! k5 c# k8 n
是这样没错,由于维度地带和气候影响,冬夏更替对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并不具备象征性,而树木的分部受到地理环境影响也基本可以pass掉了。因此,抽丝剥茧,对父神两个面向更普遍的划分其实应该是丰产和贫瘠——无论是农业也好,畜牧业也好,古代的劳动人民都是要靠天吃饭的。

( |) `' Y$ ~; j. ~6 o) @- v
所以除了冬夏之神外,还可以是雨旱之神:雨神和旱神兄弟争锋,他们谁也奈何不了谁,因此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互相争斗,胜出的一方获得暂时的统治权,如此无限循环下去,就造成了雨季和旱季的更替——这包括古埃及神话中的奥西里斯/荷露斯与塞特、阿卡德神话中的巴力与莫特、印度神话中的因陀罗和弗栗多、阿兹特克神话中的“烟镜”(Tezcatlipoca)和 “羽蛇神”(Quetzalcohuātl)等。
5 p9 e: r: ?. u5 r, [: x
现在我们言归正传。依笔者看来,罗伯特·格雷夫斯八成也借鉴奥西里斯神话——毕竟对于搞神话研究这一块的人来说,这个故事足够经典足够家喻户晓,同时也是许多魔法组织和新异教运动的推手。

6 u$ O6 R- n$ Y( `7 E* |) h; d
奥西里斯是主掌植物、农业、丰产之神、同时也是埃及法老,深受人们爱戴;沙漠与风暴之神塞特是奥西里斯的兄弟,他深深的嫉妒着自己的哥哥(据说其中一个原因是奥西里斯把塞特的妻子兼小妹奈夫提斯给睡了,并生下了阿努比斯),于是他诡计把奥西里斯封在棺材里,并将他抛尸河中。
7 K. I4 Q% @5 w
奥西里斯的妹妹以及妻子伊西斯在奈夫提斯的陪伴下找回了奥西里斯的尸体——在某些说法中,塞特将奥西里斯分尸并抛洒到全埃及境内,伊西斯花费很大的精力才将它们找到并拼还原。伊西斯化为飞鸟和奥西里斯的尸体睡在一处(一说使得奥西里斯短暂复活),孕育了荷露斯。
荷露斯被秘密的抚养长大,他在母亲伊西斯的帮助下与塞特搏斗,塞特弄瞎了荷露斯的一直研究,而荷露斯揪下了塞特的睾丸。诸神对他们进行了调解,于是荷露斯和塞特分治上下埃及(在晚期版本中,为塞特被彻底的驱逐,荷露斯成为埃及唯一的王。)

- o2 a1 e4 j. h4 @+ k: l8 x9 p
奥西里斯神话也是弗雷泽在《金枝》中辨析讨论过,但是同关于巴德尔的故事一样,弗雷泽将重点放在神的牺牲对丰产保证上,而非其中二元对立的成分上。
6 W$ T/ \3 {! N1 N- u
想要在奥西里斯神话中梳理出兄弟循环相争的戏码其实也很容易——

+ g. x3 }# b1 T1 i! W/ x
其一,在相关文献描述中,有的将塞特和荷露斯视为叔侄,也有的将他们视为兄弟;而埃及法老一度自诩为荷露斯的化身,他们生前统治地上的王国,而死后的法老则成了奥西里斯,统治冥界的王国。

  J$ G+ }# f6 g$ g4 A0 \. h- g5 H' O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荷露斯即是借女神伊西斯的孕育重生的奥西里斯——这种猜测可能受到一个与奥西里斯神话平行的传说《两兄弟的故事》的影响:
9 \1 {6 ^9 F2 E+ h
【(前略)男主人公之一巴塔死后,化作了一头牛找到自己妻子,妻子为了拯救他,祈求法老把牛杀死;然后牛的血液滴在地上化为百香树,妻子又祈求法老砍树,于是树木的碎片落入妻子嘴中,使她孕育了一个孩子,这就是复活后的巴塔。法老非常高兴使这个孩子成为了他的继任者。】
" O- A: u! P% S+ w) X/ ]
黄金黎明采用了荷露斯即重生的奥西里斯这一说法,而将塞特与毁灭之蛇阿波菲斯关联起来。包括《金枝》在内的许多文献强调奥西里斯——荷露斯——伊西斯三联神对于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的影响。
4 q' Q7 @3 r! ^6 Y
其二,悼念奥西里斯之死的仪式,以及庆祝他复生、杀死塞特的仪式也是随着尼罗河的涨落潮、谷物的栽种与收割而进行的,这说明奥西里斯/荷露斯与塞特/阿波菲斯的争斗是年年进行的,这是一个封闭的循环。

# ]- v" h( `1 F
其三,在前面两节中出现的女神也在故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伊西斯女神使得奥西里斯得以孕育重生为荷露斯,而荷露斯也正是在女神的襄助下得以杀死塞特。而女神受孕使得橡树国王回归也是橡树国王与冬青国王母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2 M8 [$ b2 m/ D+ W$ e6 d
其四,女神在两位男神之间有所偏好高,由于荒芜的塞特不具备繁育力,女神的另一化身奈夫提斯选择与奥西里斯偷情/也有说法是伊西斯女神拒绝了塞特的求爱,于是这又是一个“两男争一女”,女神的选择具有致命性的桥段。
3 z1 M/ r4 u4 ~: c9 d8 E
综上,笔者认为橡树国王和冬青国王的原型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奥西里斯神话,即使罗伯特·格雷夫斯本人没有参考,那么后续沿用此设定的威卡先驱也一定对此有所考量。

/ s( G  R9 c$ U( v  L6 |( W3 j" j6 ?
参考文献:

" A2 Y" J: @7 V) K6 {- A+ V4 {
[1]Graves R. The white goddess: A historical grammar of poetic myth[M].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3.
[2]Farrar J, Farrar S. A Witches' Bible: The Complete Witches' Handbook[M]. F+ W Media, Inc., 2012.
[3] Malory S T, Sanders C R, Ward C E. Le morte d'Arthur[M]. Wynkyn de Worde, 1940.
[4] Tolkien J R R, Gordon E V, Davis N.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5] Burton W. The Celtic Myths: A Guide to the Ancient Gods and Legends[M]. Thames & Hudson, 2015.
[6] Frazer J G. 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M]. London: Macmillan, 1939.
[7] 方璧(茅盾). 北欧神话ABC[M]. 上海书店,1990.
[8] Shaw G J. The Egyptian myths: A guide to the ancient gods and legends[M]. Thames & Hudson,2014.
沙发
发表于 2020-5-2 01:32:02 | 只看该作者
好想橡树魔杖和冬青魔杖各来一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0-5-21 11:02:05 | 只看该作者
凯尔特神话……好像已经被教会改得不能看了吧OT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