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奥修其实就是唯一教教主拉兹尼什。
1931年12月11日清晨,印度中北部马哈拉施特拉省古其瓦达村,从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传出了婴儿的啼哭。村民们知道,这是拉兹家的第四个孩子降生了。孩子的哭声如此响亮,甚至连远在田里干活的人们也听得一清二楚,仿佛他生来就是向这个世界宣告什么的。只是他的父母当时并没有理解他哭声的含义,否则,他们决不会给他起这么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拉兹尼什。
“哲人”把自己献身给神
拉兹尼什的父亲是一名虔诚的耆那教徒。受父亲的影响,拉兹尼什从小就对宗教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如此,他还喜欢思考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要吃饭?活着与死去哪一个更好、更真实?宗教真的能救人于来世吗?时间为什么不走回头路?等等。他找不到答案,就去问老师。但老师也说不清,只能告诉这个有点奇怪的学生说,这些都属于哲学问题。
于是,这个学生又迷上了哲学。他借来许多有关哲学思考的故事书,不分昼夜地看,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18岁那年,拉兹尼什终于如愿以偿,考入印度加沙大学哲学系。他如鱼得水,哲学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大学生活不仅培养了他的思辨能力,还大大提高了他的演讲才能。在全印度大学生辩论赛上,他曾荣获冠军。
毕业以后,拉兹尼什以他一流的演讲天赋和一流的思辨才能,很快成为梭加大学一名出色的哲学教授。幼时对宗教的兴趣使他萌发了将哲学与宗教问题结合起来研究的念头。
他决定成立一个唯一正确、唯一可信的宗教组织——“唯一教”。这种宗教以性爱为始基,人们经由性的认识、性经验到达“真爱”的境界,然后由爱而接近上帝。
为了便于把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拉兹尼什辞去了大学教授之职,来到印度西部海岸的浦那地区创办他的神圣事业,把自己献身给了神。
拉兹尼什到达浦那地区后,以“爱”作为内容四处演讲。面对越来越多的听众,拉兹尼什的感觉不知要比当初在大学课堂里面对几十个学生的感觉好多少倍,他的演讲水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1971年,拉兹尼什宣布他的“唯一教”诞生了,同时,在浦那市郊创办了该教的第一所修道院。
“性自由”才是“唯一教”的主题
拉兹尼什凭借他过人的聪明和极富煽动性的演讲魔力,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听众和信徒。性爱是拉兹尼什教的重头戏,但当他以哲学思辨的语言娓娓道出时,却让信徒们觉得在理,觉得“美”。
他要信徒们相信,性是神圣的,原始的性能量有神的反映在里面,性是产生新生命的能量,是所有力量中最伟大、最神秘的。他号召信徒们从性的阴影中走出来,敞开心灵,接受神圣的性,使生活充满“爱”。
相反,拉兹尼什却否定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兄弟之爱、姊妹之爱和朋友之爱,因为这里不存在性。
更可怕的是,拉兹尼什竟然在后来的演讲中露骨地倡导“性解放”,还赤裸裸地宣讲性经验。以至于那些邀请他演讲的组织者,在演讲未结束之前,就早早地吓跑了。
拉兹尼什还有一个荒唐的逻辑:只有“纵欲”才能达到无欲,才能接近神,才能考虑有关生命、存在、灵魂、宗教等问题。他是这样解释的:没有人能够不经过真正的性经验而达到无欲的阶段,这种“真正的性经验”或许在今世经历,也可能在前世已经有过了。如果一个人在前世曾经有过“真正的性经验”,那么,他在今世一生下来就可以免于性,也就是说他在今世已经达到无欲的阶段了;如果一个人在前世并未经历过这种“真正的性经验”,那就必须在今世经历,以达到无欲。所以,拉兹尼什鼓动信徒为达到无欲而首先纵欲,以获得必须的性经验。为此,他还举了这么个例子:他碰到妓女,妓女们从来不谈性,只问关于灵魂和神的事;而碰到苦行僧和和尚,他们的话题却更多的是性。照他这样讲,岂不是只有妓女才能迈上近神之路吗?
拉兹尼什的满口胡言终于引起了大部分人的不满,其中包括印度官方,而且,政府认定“唯一教”并非宗教组织,必须限期缴纳巨额税款。
美国——“唯一教”的天堂?
其实,早在印度政府下令取缔“唯一教”之前,拉兹尼什就做好了去美国开创一番“事业”的准备。他把传教演讲以及信徒们捐赠的大量钱财存在美国的银行里,又通过在美国的老同学希拉·希里,在新泽西州建立了“拉兹尼什基金地”,变卖浦那修道院的钱款也悉数汇往这个基金会。然后,他就带领一批忠实信徒,远涉重洋,去美国拓展事业。
希拉·希里原名索菲娅,比拉兹尼什小好几岁,是他中学和大学时代的同学。那时候,同出豪门的优越感,似乎使他们更容易接近,更容易了解。在<敏感詞>同学眼里,他们就是很好的“一对”,都属于“上等人”、“幸运儿”。
索菲娅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结果把自己也留在了美国,成了美国公民,并取了一个洋味十足的名字:希拉·希里,后来又嫁给了一个美国人。但希拉·希里的脑子里老是出现拉兹尼什——雄辩、极富感染力的演讲口才,独特、离奇的思考方式,以及他那高高的身材,深邃而充满智慧的大眼睛……
70年代中期,希拉·希里回印度探亲,正逢拉兹尼什飞黄腾达之时,他不仅名声如日中天,而且他的教会组织也日进斗金。“挚友”相见,希拉·希里对拉兹尼什惊羡不已,眼神里不同流露出一种急切的热情和渴望。对于这些,拉兹尼什这个印度宗教史上第一个提倡“性解放”、传授性经验的“圣人”岂能不懂?但他拒绝了,因为他是“圣人”,一个无欲的人。只是为了帮助挚友也成为无欲之人,他只好通过他娴熟的性经验帮她达到那“醉人的三摩境地”。
希拉·希里成了一名信徒,又凭着与教主的特殊关系,跃过普通信徒这一台阶,成了教主本人的密友。最后,因其特殊“感悟”,被封了个“大师”称号。
希拉·希里这次探亲收获大小,她真不想回美国那个家了。拉兹尼什却安慰她说: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时时刻刻想着如何近神,就足够了。适当的时候,可以在美国扩大我们的事业。
从此,希拉·希里来回穿梭于印度与美国之间,一来继续体验那醉人的“三摩境地”,二来受教主的旨意,完成传教大业。
现在,这“适当的时候”终于来了。印度政府查封“唯一教”倒成全了希拉·希里的心愿,拉兹尼什把他的大本营整个迁到了美国。
到了美国,拉兹尼什才明白了什么叫天外有天。高楼林立、充满现代气息的美国城市和富得流油的美国人让这位印度“圣人”大开眼界。他被深深震撼了。他决定创办富人的宗教,为富人传教,因为他看准了这些富人们大都是心灵空虚、精神低廉、追求感官刺激的好色之徒,他的那套“性哲学”想必在这里才更有市场。
于是,在希拉·希里的鼓动下,拉兹尼什修改了他的教义,公开宣称:他是富珍的教主。
果然,拉兹尼的那条三寸不烂之舌和他那套荒淫无耻的“性自由哲学”,征服了成千上万的美国信徒,他们追随他的“富人宗教”,争先恐后地为教主捐献孝敬费。拉兹尼什的口袋很快就鼓了起来。
他掏出了为数不少的一笔钱,买下了俄勒冈州边远安杰劳普的一块地皮,建立了一座占地2600公顷的修道院。短短几年,拉兹尼什就使这个荒凉的小镇变成了处处是花园的现代化城镇。纵横交错的公路、气派豪华的饭店、热闹繁华的商业街,甚至还建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机场,这真是一个理想王国的福地。拉兹尼什深深地陶醉于从未有过的辉煌里。
每天,他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定时到他的修道院去巡视。下午两点半,他总是亲自开车前往,教徒们则早已列队恭候在路旁。车子开过,教徒们发出欢呼声,五颜六色的花瓣飞满天空,飘到他的车上。他朝信徒们微笑点头,挥手致意,仿佛真的是下凡的神。他自诩说,这里有一种敬神的感觉和最纯真的信仰,是任何一个国家元首都不可与之比拟的。
拉兹尼什怎么会不富呢?在他的“王国”里,有6000多名教徒每天默默地为他无偿工作12小时,收入全归教会和教主;散居在美国和<敏感詞>国家的50万所谓临时信徒,则定期到俄勒冈州拜谒教主,同时向他捐赠大量钱财和金银珠宝。在到美国的短短4年时间里,拉兹尼什就聚敛了4亿美元、4架飞机、一架直升机、91辆豪华汽车。但拉兹尼什对此还不满足,他的“大师”希拉·希里有一次对记者说,我们希望他有365辆轿车,可以一年到头天天换新车。
拉兹尼什的胃口越来越大,有了几世也挥霍不尽的财富后,对功名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他绞尽脑汁地拉来信徒当选民,终于选出自己人当上了安杰劳普镇镇长。随后,他操纵镇政府把安杰劳普镇正式更名为拉兹尼什邦。顿时,拉兹尼什在美国政界成为名人。
“挚友”倒戈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圣人”也偶有疏忽的时候。拉兹尼什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亲手栽培的希拉·希里“大师”竟设下了陷阱让他乖乖地往下跳。几桩发生在拉兹尼什邦辖区附近的离奇凶杀案,使警方怀疑是拉兹尼什及其亲信所为。拉兹尼什百般辩解无果,只得宣布退出“唯一教”,以示清白。
大权落到了希拉·希里手中。这个精于心计的女人活动能力更强。她除了在美国广布“唯一教”外,还积极在<敏感詞>国家建立“唯一教”的分会,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每年所收取的各地信徒交纳的贡赋,要比拉兹尼什在位时多一倍。她看准了“性哲学”很合美国人的胃口,便出版了拉兹尼什有关性演讲的小册子,一版、二版、三版,希拉·希里的腰包飞速鼓胀起来。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希拉·希里组建了一支100人的卫队,直接受她指挥。她任何时候都是全副武装,据说只有在纵欲时才摘下连发<敏感詞>和步话机。
和拉兹尼什相比,希拉·希里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拉兹尼什鼓吹的“性自由”还有一块“无欲”的遮羞布,而希拉·希里则一把扯去了这块遮羞布,赤裸裸地宣讲性自由、性解放。
希拉·希里一伙的疯狂行径终于惹恼了附近的农场主。一封封控告信飞到当地司法部门,媒体也进行了大量报道,警方和联邦调查局先后开始对“唯一教”采取行动。狡猾的希拉·希里自忖不是对手,决定走为上计。临行前,她将教会存款中的550万美元转到了瑞士银行。这一招,恐怕是从教主那里学来的。
“唯一教”危在旦夕,拉兹尼什觉得再没必要装模作样地保持沉默了,他决定重掌教务。希拉·希里的亲信见旧教主复出,便转了方向,纷纷向拉兹尼什投怀送抱,并和盘托出了希拉·希里所犯的所有罪证,包括那几桩离奇的凶杀案以及企图毒死教主的私人医生并伺机杀害教主的阴谋。
昔日与他肝胆相照的“挚友”竟是这样一条身边的毒蛇,拉兹尼什真想亲手杀了她。但他没有自己动手,因为他是“圣人”。他向警方报告了这一情况,想借刀杀人,用警方的力量除掉这个祸害。
希拉·希里在欧洲快活了不到半年,就被国际刑警组织抓获。当她得知是拉兹尼什报的案时,立刻反咬一口,向警方报告了教主骇人听闻的罪行,说他企图在他控制的地区建立一个法西斯帝国。警方立即派出大批人马在拉兹尼什邦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了几个武器库、毒品生产室、一条供教主在必要时潜逃的地下通道……
“德高望重”的大教主竟是毒品生产者。“唯一教”为制造幻觉,让信徒和听道者产生“幸福感”、“陶醉感”,常常给信徒们发放“圣水”、“圣餐”,而这些“圣水”“圣餐”只不过是掺有毒品的普通饮料与食品而已。
警方已决定逮捕拉兹尼什。可就在警方行动前,拉兹尼什乘坐私人飞机逃跑了。这一举动无疑刺激了警方的决心,他们迅速下达了通辑令。1985年10月27日,声名显赫的大教主被捕。美国司法部门控诉拉兹尼什犯有35种罪行,按照美国法律,至少要判他两次终身监禁。可是,当半个月后正式判决时,他的罪行仅仅是违反美国移民法、为非法进入的外国人和美国公民主持婚礼,而对其组织杀人、私藏武器、生产和扩散毒品等罪行却只字未提。结果,拉兹尼什只被象征性地判处10年徒刑,另加30万美元罚款,同时还限定他必须5天之内离开美国。这就是说,10年徒刑也成了一句空话。
秋后的蚂蚱
拉兹尼什心安理得地离开了美国这个既是天堂又是地狱的“是非”之地,带着最心爱的豪华汽车,乘坐私人飞机经印度飞到了尼泊尔。可是这里太穷太闭塞,“富人的宗教”无法在这里传播。不久,他带着他的侍从来到了希腊克利特岛的小村尼古拉。这个绿树簇拥、风景优美的小村镇很快就人满为患,来自四面八方的“朝圣”者塞满了这里的大街小巷——“唯一教”在这里复活了。
拉兹尼什知道,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古希腊曾涌现过一大批世界级的哲学大师,希腊人崇尚思辨、崇尚哲学是世人共知的。拉兹尼什选择希腊传播他的“宗教哲学”,无非是想在这“哲学的王国”里掀起世界性的共鸣。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宣讲他的“性哲学”。拉兹尼什似乎又找回了当年的那种感觉。
可是,好景不长,还不到2个月,克利特当局就以破坏<敏感詞>秩序罪和集体纵欲罪勒令拉兹尼什及其追随者马上离开希腊。
拉兹尼什不得不再次踏上征程。1990年,曾经不可一世的拉兹尼什终于在他的祖国——印度,和上帝见了面。“唯一教”,这条“接近上帝之路”,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