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楼主: 风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歷史與現狀] 释迦牟尼佛传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8:50:27 | 只看该作者

降魔




  夜静静地打开它广漠而又温柔的记忆之门,仿佛在这样的时间里,曾经也有过各位过去佛在清凉的夜幕底下进入沉思。
  悉达多就这样在无边的浓重的黑夜里伸展出它思想的触角,像过去各佛那样,他也同样要去解决人生的烦恼,解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痛苦的根源,解决众生平等的真相,他要得道,他要获得至上的绝大智慧,他要负起拯救世界的重担而经历巨大的人世间的诱惑和苦难。
  他的思想平展舒缓地沉在如此浓重的黑夜里,他突然发觉自己置身于无助的悬崖,底下是暗淡的深渊,千万种思绪如潮水般向着悉达多的身体涌来,他几乎被滔天的潮水所淹没。
  然而,他仍端坐着,没有离开身下的座位。
  悉达多即将到达智慧的彼岸了,诸天梵神都为之欣喜无比,他们默默地同时祈祷着悉达多尽快摆脱轮回的困惑而达成至高无上的大道。
  然而,这一切都在在使魔王感到不安,他为悉达多惊天动地的举动所震惊。
  “如果悉达多完成了至高无上的正确的觉悟,那么正道就将如日中天,邪道就将要失势。我们怎么办呢?”
  魔王这样心底里暗暗想着,不知不觉一种疯狂的恐怖、嗔恨、嫉妒的情绪渐渐从魔王的心底涌起,“不行,我不能让他得到解脱,我要去破坏他。”
  魔王说完这话,立即召开魔宫大会,广泛征求各位魔宫大臣的意见,为的是用什么最有效的方法去实施破坏的计划。
  纷纷杂杂地,魔宫里怎么也没有统一好意见,有的同意魔王的意见,有的则犹豫不决。最终决定用最能使人诱惑的色相去实施这一计划。
  悉达多为追求觉悟之道,在无边的黑夜里,他要经历重重的阻难和考验,只有闯过魔关,才能获得生死的解脱。
  悉达多已经没有退路,他只有独自全力奋斗才能成功。
  人心中的魔,由妄想构成;外界威力无边的魔,由各种声色的诱惑组成。
  世界的一切都由这些魔军所控制,魔军变化各种魔阵,使众多的修道者因魔起障,陷入迷惑,最终至于功亏一匮。
  只有用清明的思想、坚固的信念、诚实无畏的胆略,克服一切魔障,才能进入真实不虚的觉悟之境。
  魔王就这样从人的心底,从外界的声色各种形相中冒出来,它们变换出各种各样的花色来引诱悉达多,引诱众生,使之不能保持真实无妄的本体,以走向清明的觉悟。
  魔王派出欲界四女,她们美艳无伦,一抬手、一驻足就能使世上所有男子都为之意乱情迷,魂不守舍;只要略施手段,就足以使世上非常坚强的能忍受各种诱惑的修道者陷入迷惘之境。
  魔王以为欲界中这四位姑娘只要一出马,就会使悉达多破坏修道的心境,最终败下阵来,落个片甲不留的下场。
  因此,他满高兴地对这四位欲界魔女说:“你们赶快到悉达多那里去,用一切办法去扰乱他清净的修行。”
  这四位欲界魔女,第一位名叫欲妃(情欲之女),第二位名叫悦彼(取悦他人),第三位名叫快观(相貌美丽,悦人眼目),第四位名叫见从(柔婉顺从)。
  这四位魔女得魔王号令,随即奔赴悉达多即将成道之所。从她们身上做出的是袅娜万端的媚态,从她们嘴中说出的是绵延不绝的情话,她们有沉鱼落雁之姿,有闭花羞月之貌,任谁见了,都会生出油然怜爱之心。
  然而悉达多端然不动。
  四位魔女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她们从远距离的姿态言语的表演转而近身的触摸动作,她们微张双唇,横飞媚眼,袒胸露臂,扮凫雁双飞之形,演鸳鸯交颈之态,发鸾凤哀鸣之声,她们娇媚的动作无一不在悉达多眼前飞舞,她们青春的体香无一不侵入悉达多的鼻孔,她们在有意无意之间,轻柔地触摸悉达多的脸庞,挤碰悉达多的身体,她们用尽种种手段,一心想扰乱悉达多的心神,使之进入爱欲的旋涡。
  然而,悉达多神志不动,凝寂于一心不分之境。
  魔女费尽心机,终无效果,于是使出最后一招手段,这就是用迷幻之境引诱打动悉达多。
  她们装出最为端正的天使模样,说着最为恳切的动情语言:“我们这么年青又这么美丽,即使最纯洁端庄的天使都无法超过我们,我们羡慕你坚苦的心志,超人的毅力,以及巨大无比的智慧,因此我们愿意用我们最美丽纯洁的身体侍奉于你,使你得到无上的快意和满足。”
  悉达多并不为之所动,他以坚决的声音回答说:“你们过去修了一些福业,因此今生得成天身,形体虽然端好,但心志不正,不过是一个皮囊盛着一堆臭秽罢了,你们又到这里来做什么呢?赶紧走开,我不需要你们。”
  悉达多话音刚落,突然那些魔女们都一个个变化成龙钟老态的老女人模样,她们再也不能回复到青春貌美的形态,见此形状,于是都只好灰溜溜地返回魔宫。

  据说,魔王有三女,年长的叫悦彼,第二个叫喜心,最小的一位叫多媚。
  她们得知悉达多即将达成解脱之道,于是,主动向魔王请命,说:“父王不要忧愁,我们能前往悉达多处扰乱其心神。”
  当即她们三位装扮得貌如天仙,美目顾盼,妖冶媚人。
  她们来到悉达多修道之处,合掌恭敬,向悉达多请安问候,并在其周围旋走七圈,希望借妖艳媚人的身姿勾魂摄魄的体香来诱惑挑引悉达多。
  然后对悉达多说:“太子您刚生下来,就有众多神灵侍候,为什么要抛弃贵重的天位,来到这树下枯坐呢?我们是天女,在六重天上没有人比我们更美丽,我们敬重太子您的道德,因此现在我们愿意用我们的身体侍奉于您。我们会进行身体的按摩,使您的身体调节到舒适状态。您坐在树下已经十分疲劳,应当躺下来休息一会,吃点甘甜的水什么的,来调济调济。”
  一边说,魔女一边就将装有美味的珍贵水壶献给悉达多。
  然而,太子寂然,身心不动,并发大神通,用一根白毫拟出三魔女之模样,然后,又使三魔女透视自身。
  只见自身只是一个装满脓包、鼻涕、口水等的皮囊,皮囊内,九孔根本,有生熟二脏,回伏宛转;蛹生出各种虫子,有八千个门户,然后走入小肠,那些虫子都张口往上吮食各种脏物。就是骨髓、血脉内也都生有虫子,细于秋毫,为数很多,不可计算。这些魔女见此状况,心生嫌恶,不禁就地大加呕吐起来。
  她们俯伏在地,突然又看见自己的身体,左边生出一个蛇头,右边长出一个狐头,中间则是一个狗头,背上背着一个老太婆,怀里抱着一个死婴。种种怪状,不一而足。
  这些魔女见了一个个吓得惊呼哀叫,战战兢兢地往后退了回去。
  然而,当她们低头往胸前看时,只见自己身为女形,丑态毕露,鄙秽万分,而且还有许多各色虫子,就像手钏的形状,团团围住自己,它们口中生出五种极厉害的毒素,众口齐食女根。
  魔女们见了,越发恐怖颤栗,心下异常酸苦,就像万箭穿心,伤痛不已。自惭形秽,三魔女于是只好一路叹息、双膝匍匐着回到魔宫去了。
  魔王波旬见用美色诱惑不成,便决定用强硬的手段迫使悉达多屈服。他了解人性的弱点,当人类遇到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变之际,就会感到自身的渺小,生起怯弱之心,祈求神灵的保佑,所以在震怒之下,发动了咙咙的巨雷大鸣,只见:电光闪耀,摇动大地,山崩土裂;降下豪雨,泛滥成灾;暴风吹袭,折木拔树,飞砂走石,卷袭而至。无畏的悉达多,继续住于三昧之中,平静如常,不动声色。
  魔王大怒,于是遍集六天以及八部魔鬼前往悉达多处,欲以更加强烈的恐怖、威胁使之畏惧而生退转之心。各色鬼怪如云而起,有的魔鬼长着牛一般的头,头上长着四十个耳朵,耳朵长出铁箭,吐出火焰,直至头顶;有的长着狐狸一般的头,头上有一万只眼睛,声如霹雳;还有一种旷野中的鬼神大将军,都是一色的一个脖子六个脑袋,六胸两膝,体毛如箭,奋身射人,张眼烂赤,血随之而流下;等等。
  这些魔鬼都齐听魔王号令,奔跑着前来报到。
  魔王告诉这些魔军,“我们要用武力从空而下,打败那个悉达多。”
  于是,魔王率领魔军从空直下,来到菩提树边,魔王发出震天也似的吼叫,命令各色魔军举起刀枪剑戟以及火车炉炭等物一齐向悉达多冲击而来。
  雷鸣电闪,铁丸飞舞,剑戟横空,一派天昏地惨的景象。
  然而,悉达多端坐不动,有如须弥之山,一切武器都在悉达多面前失去威力,那些腾空而至的火箭也不能接近他的身体。
  悉达多在这个时候,缓缓地掀动眉间白毫,拟出阿鼻地狱的模样,使那些罪恶的魔鬼们一一看见里面的形状。
  白毫流出大水,如车轴一般下注,大火顿时为之熄灭。自忆前世所作各种罪孽,一一现前,于是心下清凉无比,并口宣南无佛,以此因缘,所受罪孽全部勾销,因此而转生人道之中。
  魔鬼看见这种形象,个个都为之愁惨不已。
  魔王见此计又不成功,于是悄然率众回宫。
  悉达多眉间白毫直至六重天上,白毫孔中生出各种珍贵的莲花,过去七位佛陀都端坐在莲花之上。
  白毫又直上无色的天际,然后照彻一切世界,就像玻璃镜一般,透澈清明。
  八万四千天女看见魔王身如焦木,因此掉头一心瞻视菩萨白毫映现出的形相光芒,这时,无数天子天女都为之一震,顿时都生发出无上菩提道意。

  魔王见此情景,仍不甘心,因此上前用种种手段为难菩萨。
  悉达多用智慧的力量,伸手按住大地,大地应时而动,魔王以及手下各色魔军都因此而颠倒堕落地上。
  这时魔王以及各色魔军才确实感到菩萨巨大的威力,因此一个个都瘫倒在地,向菩萨一心至诚哀恳忏悔,菩萨悯念魔众痴昧无知,且既知改恶从善,于是以大悲大慈之力给予他们以饶恕。
  这时魔王之怨恨已经得到降伏,悉达多正确真实的觉悟也将最后得到完成了。
  ──佛既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又是大雄大力,降伏魔怨,因此寺庙里的佛殿都取名为大雄宝殿。
  据说,魔王率众侵犯菩萨时,有负多神隐身空中,对魔王大起责难,说:“我现在见到牟尼尊者心意泰然,无恐无怖。就是你们这一些魔众大起毒心,在无怨处而横生忿恨之情;你们是痴昧的恶魔,最终也只能徒自劳神费力,永远得不到成功。
  今天,你们应当舍弃愤怒毒害之心。即使你们用嘴巴可以吹倒须弥山,可以使火变冷,使水变热,使坚硬的大地变得柔软,但你们也永远不能侵害菩萨历劫修习而来的善果。
  菩萨的思虑端正,又且精勤无比,他的智慧之光谁也休想断绝,谁也休想留难。
  他的智慧就像一千个太阳照在地上,必定会消除一切黑暗;如钻木必定会得到火种;如穿透大地必定能得到水。以他精勤的努力,方便的手段,没有寻求不到的东西。
  世间众生,都为三种毒害所淹没,没有人去拯救他们。只有菩萨以大慈悲力,寻求智慧药,替这个世界消灾辟祸。你现在为什么要扰乱他的修行呢?
  世间众生,痴昧迷惑,缺乏智慧,他们一个个为邪曲的见解所蒙蔽,现在菩萨设置法眼,修习正确的方法,想导引众生出于苦海,你为什么要扰乱他的修行呢?
  你们这样倒行逆施,是绝对不行的。这就像在旷野中行走,想欺诳引导商人走出旷野途中的导师,其行为是一样的可恶。
  众生堕入大黑暗之中,茫然不知他们应当停在哪里,应当住在哪里,菩萨为他们点亮大智慧灯,你现在为什么要使这个灯吹灭呢?
  众生现在淹没在生死的苦海中,菩萨为他们修智慧的宝船,你现在为什么要使这宝船沉没呢?
  菩萨将忍受侮辱作为根芽,将坚固的心志作为根本,以至高无上的大法作为最大的结果,你现在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攻伐呢?
  贪欲、愤怒、痴昧禁锢束缚住众生,菩萨用这样的苦行,想为他们解脱,现在决定在这棵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成就至高无上的解脱大道。
  这个地方就是过去各佛的金刚之座,<敏感詞>地方都能转动,只有这个地方绝不会移转,它能够接受微妙的禅定之功,不是你们所能摧毁的。
  你现在应当生出欢欣喜庆的心情,停息骄傲怠慢的心志,勤修知识,提高思想,而恭敬奉事菩萨。”
  这时,魔王听到空中如此责难的声音,又看见菩萨寂然不动,平和恬静,魔王心下顿生惭愧之感,于是当即舍弃骄傲怠慢之情,返回魔宫。
  群魔都因此而忧戚万端,见魔王如此,一时都憔悴愁惨,顿失往日威风,因此丢盔弃甲,四下纷崩而散。
  魔军退散之时,菩萨心中纯净,湛然不动。
  当时,万里一色,碧空无云;风静止在原地,不再吹动树枝;落日也停住光芒,更加明亮光艳;澄月映彻,众星灿朗,幽隐暗冥之处,可直视无遗,不再有任何障碍;虚空中,落下美妙香艳的鲜花,降下美丽宜人的歌舞音乐。这些都是为菩萨准备的。
  悉达多就是如此接受着诸天的供养,他静静地沉思着,为最后的解脱而陷入自在的禅定之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8:51:50 | 只看该作者

夜睹明星悟道成佛




  魔从心生,亦自心灭。
  悉达多以大慈大悲的心力,在二月七日那天夜里降伏魔王,神志清清湛湛,一片光明,照彻灵台。
  这时,他已经深入禅定的境界中,到达无想无念的境地。
  然而,他仍在思索,仍在思索世界一切真实的意义,他要知道这个世界从何而来,又向何处而去;他要知道过去的因,也要知道将来的果。
  在他自在禅定的境界中,他将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来了个回光返照,彻悟心源,正像那寒潭之水,寂静无波;又像那皓月当空,清光皎洁。
  他终于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禅悟境界里,把心中的粗尘细垢,妄想执著,消灭得一干二净。
  他即将步入彻悟的境界。一个光明朗照的世界因之而在他面前展开。
  悉达多就这样沉入于禅定之中。
  初夜时分,悉达多已经能够知道久远以来的自己,他生在什么地方,有过什么名字,做过什么事情,善善恶恶,是是非非,了然于心。
  几千几百年来生死轮回的经历在他的眼前一一展现,他知道了人生的果报一切都从善恶的因中诞生,父母眷属、贫富贵贱、寿命长短,以及姓名字号,所有一切都在这个因果链中生成、结果。
  悉达多由此而顿生巨大的慈悲之心,不禁双目流下悯念的泪水。
  “一切众生,没有谁能拯救,也没有谁能济拔。他们生生世世轮回五道(五道,为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道。加上阿修罗道,称六道)之中,从不知逃离,从不知躲避。他们不知道这个世间一切均为虚伪,没有任何东西是真实的,然而他们在其中却横生苦乐之感,这是何等的不幸啊!”
  悉达多这样念虑着,一直持续至于中夜。
  中夜时分,悉达多已经获得天眼的神通。
  他用此神通力量,观察世间,所有情境,均无遁形,有如在明亮光洁的镜子中观察自身的脸部,纤毫毕现。
  他发现众生虽然种类繁多,然而轮回生死,死于此则生于彼,都随着各自的善恶而接受不同的或痛苦或快乐的果报。
  他发现地狱中种种酷刑,拷治众生,各有种种不同形状,有的洋铜灌口,有的抱持铜柱,有的卧于铁床,有的放入铁锅用大火烹煮,有的在大火上加以炙烤,有的为虎狼鹰犬所食,有的则为躲避大火而倚树而立,而树叶因之堕落,变成刀剑,割截其身,有的则受斧锯解剥肢体之苦,有的被掷入滚热沸腾的灰河之中,有的被掷入滚热的粪便屎坑之中,各各饱受种种痛苦,这都是由于前世造业而得的果报。(业是佛教术语,其义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报为报应。业报指由身、口、意所造成的善恶,必将得到相应的报应。)
  悉达多心里思考着,“这些众生,本来造了许多恶业,却都是为了现世快乐的原因,遭此极大的痛苦。如果有人见到死后会遭到如此痛苦的恶报,也就不会再有那些不好的想法了。”
  悉达多又观察畜生种种遭遇,也都随它们种种行为而受生各色不同的丑恶形象,还有因为它们的骨、肉、筋、角、皮、牙、毛、羽等而遭受杀戮的,有的为人负荷重担,虽然饥渴疲乏至于极端,也没有人知道它们的痛苦,有的则遭受穿鼻的命运,有的脑袋倒挂,而身上的肉常供给人类食用,有的同类互相咬食,等等。
  悉达多见到这种状况,顿生大慈大悲之心,他当即思考道,“这些众生,常用自己体力而供人类驱使,同时又身受捶楚鞭挞饥渴之苦,这都是它们本来修造的恶业所得到的果报啊。”
  悉达多又进一步观察到,那些饿鬼,经常居住在黑暗的环境中,从不曾见过一点日月的亮光,同时同类之间也都互不相见,它们体型长大,腹如大山,咽颈就像<敏感詞>一般细小,口中大火熊熊,长年累月为饥渴所煎迫,成千上万年从不见它们吃过一点东西。假如哪一天下起雨,雨滴在它们头上,也都一一变成火珠,有时它们经过江海河池,江河之水也都一一化为热铜焦炭。它们动身举步,声响震天,仿如几百辆马车奔走,而肢体节节都像要燃烧起来的样子。

  悉达多见到这种情景,顿时生起大慈大悲之心,他这样思考着,“这些饿鬼,也都是本来造作了吝啬、贪婪,以及积财不肯布施的恶业啊,所以现在才受到这样罪恶的报应。如果有人见到它们遭受如此苦痛,也就会在现世变得慷慨大度,乐于布施了。人们啊,不要生吝惜之心,假设真的没有财物,也应当割下自己的肉来布施他人。”
  悉达多然后开始观察人类。
  他发现人类是从中阴开始结胎,由于父母爱欲和合,而以不洁净之物作为人体的萌芽。人处在母胎中,由于生熟二脏熏炙身体,遭受如地狱般的痛苦。等到十月怀胎期满,就生下人身。初生之时,为外人所拥抱捧持,身受粗涩的苦痛,身体就像被刀剑所割一般。不久,又回到衰老,乃至死亡。死亡之后,又转生为婴儿,轮转五道之中,永不能自我觉悟。
  悉达多见到这种状况,同时而生起巨大的慈悲之心,他当下思考道,“众生都会有如此的忧患,为什么人们还要在这世间耽爱五欲,不能断绝这颠倒情性的根本呢?”
  观察完人道,接着悉达多又开始观察天道。
  他看到那些天子,身体非常清净,没有一丝尘垢。
  有的居住在须弥山顶,有的居住在须弥山的四面,有的居住在虚空之中,然而心中常保持着欢悦之情,从没有不适意之事。
  而每天都有钧天广乐相伴娱乐,以致他们无法辨别昼夜。
  四方所贡献的各种有趣的物事,都无不绝妙。
  饮食衣服,只要一起念就自然到达他们面前。
  即使过着如此适意的生活,他们还是常为欲火所煎熬而变得劳神焦虑。
  而且又看见他们天福享尽之时,五种死相一一出现:一、头上的花便即枯萎;二、眼睛紧闭;三、身上的光芒顿时消失;四、腋下出汗如水;五、自然离开原来的座位。
  他们的眷属看见天子以上五种死相出现,心生眷慕,因此感受到绝大的苦痛以及懊恼之情。
  悉达多见到天子也有这样的情事出现,顿时生出巨大的慈悲之心,他如此思考道,“这些天子,他们本来前世做了一些好事,因此得到以上巨大的快乐。然而果报将尽,就会横生巨大的苦恼。生命终结之时,都要舍弃天身,有的甚至要堕落于最前三种恶道(地狱、畜生、饿鬼)之中。
  本来造作了好的德行,为求取快乐的果报,而将此天福消耗殆尽;而今所得到的却是乐少苦多,这就像饥饿的人,吃各种有毒的食物,开始虽然感觉味美如鲜,但终究要酿成大患。为什么有智慧的人要贪恋于中,并且乐此不疲呢?
  世间各色人等,见到寿命长时,便以为会永远有这么快乐;当他们见到人身也有变坏的时节,心里就生出巨大的苦恼,于是就生出邪恶的看法,以为众生没有因果,因此之故而展转进入轮回三恶道的过程中,备受种种痛苦。”
  悉达多用天眼的力量观察了五道的情状,心下生出巨大的慈悲之念,他思考道,“三界(佛教术语,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总称)之中,没有一件事是快乐的。”
  这样思考直到中夜结束。
  进入三夜(三更)时分,悉达多进而观照众生的本性,“它们究竟为了什么缘故而有衰老和死亡呢?”
  悉达多马上就知道衰老和死亡是以生作为根本的,如果离开生,也就不会有衰老和死亡。
  而且这个生不是从天而生,也不从自身而生,它不是无缘无故而生,而是从因缘而生。
  因依于欲界、有色界、无色界三种有业(指决定来世所得果报的思想行为的总和)而生。

  悉达多又观察三种有业从什么地方而生,他马上知道三种有业从四取(取,是追求执著之意;四取为四种追求,即一、欲取,对色、声、香、味、触等五妙境的追求;二、见取,对各种非佛教的世俗观点的追求;三、戒禁取,即执著于各种非佛教的戒律;四、我语取,即执著于我的偏见)而生。
  又观察四取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知道四取从爱欲而生。
  又观察爱欲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知道爱欲从感受而生。
  又观察感受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便知道从接触而生。
  又观察接触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便知道从六入(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境的总称)而生。
  又观察六入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知道六入从名色(名色,为身心的统称。受、想、行、识这四蕴为心法,称‘名’;色蕴为可视知的形象,为‘色’,主要指形体而言)而生。
  又观察名色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就知道是从心识而生。
  又观察心识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就知道从行(一切精神现象及物质现象的生发以及变化活动,称作‘行’)而生。
  又观察行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知道从无明(愚痴为无明)而生。
  如果消灭无明,行也就跟着消灭。
  行消灭,心识也就消灭。
  心识消灭,名色也就消灭。
  名色消灭,六入也就消灭。
  六入消灭,接触也就消灭。
  接触消灭,感受也就消灭。
  感受消灭,爱欲也就消灭。
  爱欲消灭,四取也就消灭。
  四取消灭,有业也就消灭。
  有业消灭,生也就消灭。
  生消灭,衰老和死亡,忧愁悲伤苦痛懊恼等等情绪也就都消灭。
  像这样从逆、顺次序观察十二种因缘,到第三夜分之时,就破灭了无明之境。
  光明之相出现之时,悉达多便获得了智慧之光,并且已经断绝烦恼之障,而成就了一切种智。
  定功现前,机缘成熟,就这样在悉达多三十岁(公元前535年)那一年二月八日半夜时分,忽然一颗明星出现在天际,清清朗朗,照耀天庭,悉达多触景会心,刹那之间豁然大悟。
  这时,本觉理与始觉智合为一觉,如如理如如智,理智不二,已经证到生死不灭,无罣无碍的涅槃境界。
  在这四十九日中,佛陀接受了各种生理、心理及自然界的极端考验。当他正要摆脱一切人间的欲望之时,欲望的火焰却更加旺盛起来。那些迷恋的情爱、生存和悦乐的渴望与回忆,必须要用坚定的信念与之抗衡。那些东西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求上进的根源,但也均系苦难的泉源,因此,人若到了将要和这些东西告别的关头,它们便会猛烈地在心中浮现出来,荣誉、名声、权力、财富、爱情、家庭生活的乐趣,以及来自周遭的宠爱等等,一切的喜乐和欢悦的诱惑之相,全部涌现在眼前,使他感到困惑。然而,悉达多以其坚忍不懈的精神,奋勇精进的禅定之力,终于在大智慧的决断之下,降服了身心内外的一切魔障,突破了人类的最后弱点,克服了自身的障害,从而登上人类智慧和人格的极峰。他由此而悟彻宇宙人生大道,跳出生死痛苦的此岸,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立地成佛,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果位,成为天上天下三界独尊的天人之师。
  悉达多成道后,即号释迦牟尼佛。又因为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又称如来佛。四众弟子及世间诸王、臣民等尊称为世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8:52:25 | 只看该作者

成佛是怎么回事

  佛,是佛陀的略文。又作休屠、浮陀、浮图等,都只是Buddha不同的音译而已。从意译的角度,则佛为觉者或智者。
  觉有觉察、觉悟两重意义:觉察烦恼,使之不为害于人,有如世间普通人觉知哪些东西为害而能趋避一般,所以名为觉察,这叫做一切智;觉知各种事物的原理,而能了了分明,就像睡梦之中觉醒一般,称作觉悟,这叫做一切种智。
  自己觉悟,又能使他人觉悟的,智慧圆满,功德无量,这才称作佛。
  悉达多断绝一切烦恼,悟道成佛之后,即自号为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只是众多过去、现在、将来三世诸佛中的一位。
  在佛教的理论里,只要人能断除烦恼,悟彻心性本源,都能成为佛。
  因此说,佛不是释迦牟尼的专称,而是觉者或智者的普通名词。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及之后,都动辄称过去佛如何如何,可见他并不要独霸这个佛的名称,而是悯念世上陷入种种苦痛中的人类,用如来的智慧劝诱他们,使之觉悟世间一切现象的无常,从而修习至高无上的佛道,以至脱离生死的苦海,抵达极乐世界的彼岸。
  为什么悉达多成道后称释迦牟尼佛呢?
  释迦,在汉语里意译作“能仁”,即能以仁爱的心来悯念人生,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心。
  因为佛能够给众生以安乐,能够济拔众生的痛苦,以大慈大悲之心去救度众生,这就是佛陀所具足的悲德。
  牟尼,意译为“寂默”,是指佛在因地修行时,以自己心中本来具有的智慧光明,回光返照自己的心源,断除烦恼,智慧圆满,这就是佛所具足的智德。
  佛具有能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与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释迦牟尼佛。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有如此具足的智德与悲德?
  根据佛经记载,在无量数劫以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修行有巨大功德,因此在这一世得以彻悟心源,断除烦恼,成为觉者和智者。
  在这一世的悉达多太子是释迦牟尼佛的最后一身,他不再转生,从此之后他就成为了功德、智慧圆满的天人之间的导师。
  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他观察到一切众生都具有智慧种子,只是由于妄想、执著将这些种子的本来面目遮蔽住了,因此而堕入世间烦恼爱欲的旋涡之中,饱尝种种痛苦而不能自拔,所以不能成佛,抵达智慧的彼岸。
  释迦牟尼佛于是这样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
  这几句话,言简义丰,内容极为丰富,把佛所开悟的根本真理,和盘托出,一语道破。
  佛所开悟的道理,就是众生心与佛心,无二无别(即毫无分别),本来一体。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但这种道理比较幽深玄奥,所以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佛认为,现在世界所有众生,都不能觉悟到世间一切境象都是无常无我的道理,在无常诸法中,将虚幻的假象执著为真实恒久的存在;在无我诸法中,将虚幻之境执著为真我,于是就有了我执与法执两种烦恼之心。
  因此便有贪心、嗔心、痴愚之心这三种根本的有害于人身心的烦恼产生。
  这三种烦恼对人的毒害如此之深,它蒙蔽人的真如之性,遮掩觉悟道体的智慧之心,因此,众生便永远沦于无常的苦海,无法得道成佛。
  然而众生是否永远不能悟道成佛了呢?
  其实也不尽然。只要众生发大菩提道心努力修行,把心中妄想执著的烦恼消除净尽,那人人本具的佛性也即不用导师自然具有的无上智慧就会完全显现出来,因此就能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抵达般若(智慧)之境,以般若之力而渡于极乐的彼岸世界。
  这就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不可思议的道理。
  《法华经》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说的是心、佛以及众生,虽然看起来是三个不同的名词,有三种不同的差别,其实就其实体而言,是三位一体的。

  这里说的心,是指真如妙心,十方诸佛修行得道,就是证得了真如妙心,这就叫做成佛。
  凡人们迷了这个真如妙心,就叫做众生。
  佛的真如妙心,应当在众生的一言一默、一动一静中去寻求。
  因为众生人人都具有这个真如妙心,依此真心来修行,将来功德圆满,智慧超胜,就一定会成佛了。
  即心即佛,众生的修行其实就是要修心,只有将心修好了,才能成为真正的佛。
  古人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我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佛教宣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离苦得乐,这种精神和理想使得释迦牟尼佛将众生的幸福与快乐、烦恼与痛苦和佛的慈悲心联在一起,而将救度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极乐世界放在修持的第一位。不管我们今天认为佛陀有多大的局限,但这种宏伟的理想将永远值得人们的尊敬。
  众生是佛成道的根源。就像一棵大树,众生就是这大树的根,同时还要靠种种助道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
  即是说,如果没有树根也即众生的存在,佛的得道成佛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佛是建立在人间世的,只是他的理想是要出世间,他以为只有走出这世间,才能摆脱所有的烦恼和痛苦。
  佛有一天对弟子说:“一滴水怎么样才能使它不会干掉?把它放在空中,它就会被风吹干;把它放在地上,它就会被泥土吸干。只有将它放入大海之中,它才能和海水融和在一起,才能达到永远不致干涸的结果。”
  这就是佛陀为什么要在人间建立佛法,普度众生的原因。
  离开了众生,佛也就不存在了。
  释迦牟尼佛有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即:一、如来(梵语Tatha^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是说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二、应供(梵语Arhat),音译阿罗汉,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三、正遍知(梵语Samyak–sam!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四、明行足(梵语Vidya^-caran!a-sam!panna),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五、善逝(梵语Sugata),是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六、世间解(梵语Loka-vid),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七、无上士(梵语Anuttara),如诸法中,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八、调御丈夫(梵语Purus!a-damya-sa^rathi),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槃。九、天人师(梵语S/a^sta^ deva-manus!ya^n!a^m!),示导众生什么应作什么不应该作、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令他们解脱烦恼。十、佛世尊(梵语Buddha-lokantha),音译佛陀路迦那他。
  但有的经论中,将佛与世尊分开,这样就变成了十一号。只有《成实论》等经论中,将无上士与调御丈夫合为一号,又将佛与世尊分开为二号,这样,就是整的“十号”——十种称号。
  有的则从如来至佛正为十号,而世尊别为尊号,是因为佛具有前面十号的功德,为世间尊重,所以称为“世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8:54:36 | 只看该作者

鹿野苑初转<敏感詞>




  佛成道之后,智慧通达,无所罣碍。
  当此之时,大地有十八种瑞相显现,游霞飞尘,都澄净如镜;天鼓自然发出美妙的声音;香风缓缓而起,柔软清凉;杂色瑞云,降下甘露雨;园林花果,不等季节到来而提前开花结果;天上又落下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七宝莲花,环绕菩提树,围满三十六踰阇那;诸天大起歌舞妓乐,散落鲜花,焚烧好香,梵呗齐起,赞叹之声自然从天而至;还有天神手执宝盖以及幢旛充塞虚空之中,天龙八部也前来遮护如来法身。
  一切众生,顿时心里都充满慈爱,再也没有嗔害的思想,此时此刻,个个都欢欣雀跃,高兴万端;甚至地狱、饿鬼、畜生以及一切幽冥之处都暂时获得休息,为佛光所照,各各生出欢喜之心。
  ——佛能断绝一切烦恼诱惑,证成一切种智,是天人间无上导师,种种奇特之处为天地之间所有众生所仅见,因此佛成道的事迹也就惊动天地之间所有的事物了。
  佛成道之后,第一个七天之中,仍一心一意在进行思考。
  他面对着菩提树而自言自语地说道:
  “我在这里破除了一切烦恼,该做的事已经做完,本来心愿已经得到圆满的结果,然而我所悟得的道理却非常艰深,只有佛和佛之间才能相互懂得,才能心心相印,而一切众生,在五浊之世,为贪欲、嗔恚、愚痴、邪见、骄慢、谄曲种种无明所覆障,薄福钝根,没有智慧,怎么能了解我所获得的道法呢?
  我现在如果要为他们转<敏感詞>(说法),他们一定会迷惑不解,同时也不能相信接受,甚至还要对我进行诽谤,而因此将使他们来世堕入恶道,受种种痛苦,这不有违我度脱众生的初衷吗?
  与其使他们受苦,那么我还是不要对他们进行说法传道,而独自悄悄地进入涅槃境界吧。”
  佛一生出这样的想法,就想付诸行动而进入涅槃。
  然而,这一行动为大梵天王所阻止。
  大梵天王知道佛已经得到无上的智慧,功德圆满,却默然而住,并不说法,因此而心生忧恼。
  大梵天王想道,“世尊过去为众生受尽种种痛苦,现在所愿已经得到满足,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又默然而不说法呢?
  众生陷入漫漫长夜,沉没于生死苦海,正是亟待世尊说法开导之时,我应当前往劝请世尊为众生说法。”
  于是,大梵天王当即从天宫出发,一屈伸手臂的功夫,就来到如来的所在。
  他对佛说:“世尊过去为众生的缘故,因此而久住尘世,甚至可以舍弃身体、头、眼睛等用来布施,备受种种痛苦,以广修功德,因此到今天才成就至高无上的道。
  现在成道之后,却默然而不说法,众生沉沦于漫漫长夜,堕溺于无明的黑暗之中,仅凭他们的力量,脱离这黑暗和苦海是极难办到的,但其中还有一些众生过去世时,亲近善良的朋友,种植各种功德的根基,是完全可以听受您的说法,得到至高无上的菩提大道的。
  只希望世尊为这些人,用大慈大悲的力量以及高妙的佛法给他们以开导,使他们因此而脱离苦海,抵达智慧彼岸。”
  佛听到大梵天王的劝请,将自己的担心向他说了。
  “我早就有意要为一切众生转于<敏感詞>,但得到的道法实在太微妙,太深奥了,极难了解,极难懂得,我怕他们因为不懂,反而横加诽谤,从而使他们堕入地狱,因此才默然不拟说法而已。”
  世尊为之思考七天,最终决定下来,要为全天下的众生说法,要用大慈大悲的心愿使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
  又过七天,释迦牟尼佛反复观照众生根基因缘,以及所有烦恼所在。
  满十四天之后,便决定应当马上前往世间说法。然而从哪里开始呢?
  释迦牟尼佛这样想道,“我现在要为众生说法,将至高无上的道理告诉他们,是谁应当第一个听我说法的呢?
  哦,阿罗逻仙人聪慧易悟,又曾发愿道成度他,应当先为他说法。”
  心念刚起,只听到空中有声音说:“阿罗逻仙人昨夜命终。”
  “那么就是迦兰仙人吧。”
  只听空中又发出声音说:“迦兰仙人昨夜命终。”
  最后,释迦牟尼想到国师、大臣所派遣伺候看顾他的憍陈如等五人,他们都是异常聪明有道行根基的人,现在应当先为他们说法。
  想到这里,释迦牟尼又思考道,“过去各佛转<敏感詞>的地方都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仙人住的地方,恰好这五个人也住在那里,我正好前往鹿野苑,为他们演讲佛法。”

  于是,释迦牟尼当即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前往波罗奈国。
  释迦牟尼从座上站起来时,正巧有五百商人打从山上经过,牛车因为山高路陡走不动。
  他们看到路边一棵大树,于是由两人带队前往树神处求福。
  树神用神通力告诉他们说:“这里有一位佛陀,你们应当供养他,将来必获大福。”
  商人们听到佛的名号,都十分欢喜,当即将蜜涂在麦面上,一起来到树下,恭恭敬敬地向佛奉献饮食。
  佛想到远古各位佛陀接受人家布施时,按规矩都是持钵的,不应当像别的道人那样用手抓饭吃。
  四位天王于是当即奉上四只铁钵。佛怕接受其中一只钵,就会冷落<敏感詞>三只钵的主人,于是将四只铁钵层叠在左手中,右手用力一按,四只铁钵应手合而为一。
  于是,释迦牟尼佛手拿这四合一铁钵接受商人的供养。
  释迦牟尼走到中途,遇见一位异教徒,名叫优波伽。
  优波伽看到如来佛相貌庄严,浑身上下都十分安详沉静,心里油然而生恭敬之情,不禁赞叹道:“真是奇特希有啊!世间所有众生,都为三毒所缚,全身上下都轻浮急躁,为外部的诱惑而心摇神荡。而今见到这位仁者,浑身表现得极端沉静安详,一定是到达了解脱的境界。请问:您以什么人为师?又叫什么名字?”
  释迦牟尼佛见他态度谦和,语意诚恳,于是以柔和的声音对他说:
  “我现在已经从苦海中超脱出来,独立于一切众生之上。那种微妙深远的道法,我已经完全具备。三毒五欲之境,我也永远脱离开。现在我就像莲花在水中,不会沾染那些浊水和污泥。
  我是通过自己的体悟进入正道的,没有老师,也没有同伴。
  我已经降伏大魔王,得到清净无比的最高智慧,现在已悟道成佛,能够做天人的导师了。
  因此,我要到波罗奈国去,向那些沉溺在苦海中的众生宣讲佛法。”
  优波伽听后,欢喜赞叹,于是合掌恭敬,顶礼而退。
  鹿野苑位于恒河和波罗奈河之间,那儿有一片繁茂的森林,环境十分幽静,非常适宜于修行。憍陈如等五人就在这片苦行林中修习苦行。
  释迦牟尼佛到达鹿野苑时,憍陈如等五人远远地看见了他。
  憍陈如等五人因此互相议论道,“这个瞿昙沙门,已抛弃苦行,回到世间,接受饮食的乐趣了,他不再有修道之心。现在他既然来到这里,我们不必站起来迎接他,也不要跟他作礼问候,不要问他有什么需要,不要给他铺座位,如果他要坐下来,就随他的便,我们大家都不跟他说话,只当不曾看见他一般。”
  释迦牟尼走进苦行林,这五人却不知不觉各自从座位上站起来,向释迦牟尼纷纷殷勤礼拜奉迎。
  有的替他拿着衣钵,有的取水让他洗漱,有的替他洗去脚上的泥污,等等,他们将先前发下的誓愿都抛在九天云外,还像以前那样恭恭敬敬地用侍奉太子的礼节侍奉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对憍陈如说:“你们相约见到我时不起座,现在为什么违背刚才发下的誓言呢?”
  憍陈如等五人听到佛这么一说,都心生惭愧,于是走向佛前,王顾左右而言他说:“太子您修道大概疲倦了吧?”
  释迦牟尼听了这话,便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再这么称呼我,我现在已经悟道成佛,我的心就像虚空一样,对于世间的毁誉,都无所分别,但你们骄傲怠慢,将来自会招致恶报,这就像儿子称呼父母的名字,在世间的礼仪看来,尚且万分不妥,何况现在我是一切众生的父母呢?”
  憍陈如等五人听到这话,更加惭愧异常,脸色一会红一会白,不知如何是好,“我们确实愚蠢痴昧,没有智慧、见识,不知道您现在已经成就正确的觉悟。我们刚才之所以对您那样,是以前见到您每天只吃一麻一米,苦行六年,后来却突然接受饮食的快乐,我们便以为您没有得道,所以才相约不再理您。”
  释迦牟尼对他们说:
  “你们不要用你们那样的小智小慧,来轻量我有没有成道。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形体在痛苦中,心中就会懊恼烦乱;身体在快乐中,情绪就会表现快乐的样子。所以说痛苦和快乐这两者都不是道的原因。
  这就像钻火,在钻的途中,突然浇上一些水,就必然不会有照破黑暗的亮光产生;钻击智慧之火也是一样的道理,有痛苦、快乐的水浇淋,智慧之光就不会产生,因为智慧不能产生,就不能消灭生死海中黑暗的障碍。

  我们出家,都不应去执著追求这两个极端。
  什么是两个极端?
  一者,是放纵,人们处在情欲中,一天到晚都陷溺在享乐的生活中,这是粗俗的凡庸的行为,与幸福了不相干;二者,是苦行,虽然苦行看起来十分虔诚,但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虐待,这是痛苦的粗野的行为,也与幸福无缘。
  你们绝不要趋求于这两个极端,即既不要放纵,也不要自虐。
  现在如果能舍弃痛苦和快乐这两个极端,按中道(适中的方法)行事,你们的心就会寂静安定,就能修习那八正道(八正道,佛教术语,指: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因而能脱离生老病死的祸患。
  我便是按照中道的法则行事,因此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憍陈如等五人听到释迦牟尼已经成就最高的觉悟,心里非常高兴,竟至雀跃欢呼起来。
  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释迦牟尼的脸,仿佛这脸上就刻有至圣先觉的印迹,他们要从这印迹中发现无穷的至高的智慧。
  释迦牟尼观察到这五个人有了较深的根基,可以承受修道的重任,于是对他们说:
  “憍陈如,你们应当观察五盛阴苦(五盛阴苦,佛教术语,谓五阴炽盛的痛苦),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疾病的痛苦,死亡的痛苦,恩爱终有别离的痛苦,怨憎相聚的痛苦,所求不能得到的痛苦,失去荣誉、快乐的痛苦。
  憍陈如,你们要知道,世间众生中,有形体的,无形体的,没有脚的,只有一只脚的,两只脚的,四只脚的,以至多只脚的,所有生物都有这样的痛苦。
  像这样各种痛苦,都是建立在有我基础上。
  只要谁生出一丁点‘我’的想法,他就会再经受如此的痛苦。
  贪恋、欲望、嗔怪、愤恚以及愚暗、痴昧等都是因为有‘我’这一根本才产生的。
  又这三毒,是各种痛苦的原因,它们就像种子,只要种进土里,就会生根发芽。
  众生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才轮回在三种有业(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中。
  如果灭除了‘我’的思想,以及贪恋、嗔怪、痴昧,各种痛苦也就会从此得到断灭。
  人们修行也都莫不由此而进入正确的觉悟,这就像人们用大水浇在熊熊烈火之上,烈火必由此而得熄灭。
  一切众生不知道种种痛苦的根本,所以他们都在生死之海中遭受轮回的果报。
  憍陈如,你们听着,苦,你们应当知道;集(一切烦恼之因的集聚),你们应当断灭;灭(涅槃之寂灭),你们应当证得;道(觉悟之道),你们应当修习。
  憍陈如,我现在已经知道苦谛,已经断灭集谛,已经证得灭谛,已经修习觉悟之道,所以我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此你们现在应当知道苦谛,断灭集谛,证得灭谛,修习道谛。
  如果有人不知道这四圣谛的,应当知道这人就不可得到解脱。
  这四圣谛,是真实无妄的,苦确实就是苦,集确实就是集,灭确实就是灭,道确实就是道。
  憍陈如,你们懂得了么?”
  憍陈如当即回答说:“世尊,我已经了解了。世尊,我已经知道了。”
  因为对于四谛得到了知解,所以憍陈如又取名为阿若憍陈如(阿若,有已知、无知、了本际三义)。
  佛陀继续阐述一切物质万象的非永恒性,一切无常(非永恒性)的痛苦,以及它的不确定性和变动不居之性。
  他说,“一切物质万象,无论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无论内外、精细优劣、远者近者,都应用这样正确的见解正确的思想来看待:物质万象非‘我’所有,‘我’也非物质万象,要认识到物质万象是无‘我’的。”

  最后佛陀总结说,“凡是他的好学生,听他说法,学会了怎样观察事物,将会舍弃色、受、想、行、识等五取蕴;舍弃了五取蕴,舍弃了一切虚妄的见解,甚至对舍弃都不再执著,人就不会再有任何虚妄的欲望,不再有无谓的束缚和烦恼;没有了欲望和束缚、烦恼,也就将得到解脱。但人们还要在已解脱的事物之中,证知自己已经得到了解脱;从此认识到此生已尽,现在过的是清净梵行生活,因为在人间的任务已经完成,所以再也不会轮转世间。”
  佛陀又继续讲述十二因缘的起灭道理,憍陈如等都耐心虔敬地听取着,他们的眼睛因此变得透明,变得深邃,变得光亮起来。
  当释迦牟尼佛三转(三次讲解)四谛、十二行因缘<敏感詞>时,阿若憍陈如在诸法中,远离尘垢,获得了法眼净。
  在释迦牟尼佛的众多弟子中,阿若憍陈如第一个最先觉悟,所以他被认为佛的第一个弟子。
  另外四人见憍陈如独悟道迹,心里想道,“如果世尊再为我们说法,我们也会悟道的。”
  释迦牟尼佛知道他们的心意,于是重新为这四个人宣讲四谛。
  于是,这四人在诸法中,也远离尘垢,得到法眼的清净。
  这五个人于是向佛匍匐顶礼,请求说:“世尊,我们五人已经见到道迹,也已经证得了道迹,我们现在想以佛法归依,愿意出家修道。只希望世尊能发慈心悯念我们的心愿,听许我们出家。”
  当时,释迦牟尼佛将这五人叫到面前,说:“好,你们就是比丘了。”
  说完,胡须、头发自然而落,袈裟也自然地披在身上,于是,他们便成了比丘。
  这是原始佛教中有比丘的开始。
  佛问这五人:“你们这些比丘,知道色、受、想、行、识是常久不变的,还是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不痛苦的?是空的,还是不空的?是有我的,还是没有我的?”
  当时五位比丘听佛说到这五阴法,烦恼顿时消除净尽,心意为之得到解脱,当下便成就了阿罗汉果。
  于是,他们当即回答释迦牟尼说:“世尊,色、受、想、行、识,确实是无常的、痛苦的、空的、无我的。”
  因此,原始佛教中才有了五位阿罗汉。
  佛教中有所谓三宝,是为佛、法、僧。
  到这时,原始佛教三宝都已经具备,佛宝即是释迦牟尼佛,法宝是四圣谛法,僧宝就是最初被剃度的五位比丘。
  三宝是每一位信徒所必须敬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8:54:58 | 只看该作者

最早的居士和信女

  波罗奈国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名字叫耶舍,非常聪明,早种夙慧,家中非常富有,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富翁。
  耶舍生活豪华奢侈,头戴璎珞制成的宝冠,脚着无价的宝屐,男仆女佣,前呼后拥,极是堂皇富贵。据佛教教义,这样的荣华富贵是他前世修来的福德所致,也即是说他前世种下善因,因此在这一世就得这样的果报。
  有一天半夜时分,不知为什么事,他突然从梦中醒过来。
  他揉揉眼睛,从床上坐起,披上衣服,到家园四处走走。
  忽然他看见白天与他一起玩乐的歌姬舞女在各自的宿舍里,一个个都东倒西歪地睡眠,有的仆在床上睡着,有的四脚朝天仰面躺着,头发蓬乱,涎唾从嘴角流出来,丑态百出,极是难看;还有那些乐器服饰玩具等都颠倒纵横乱摆在各个房间里,非常杂乱。
  这一切在在使爱好整洁的耶舍触目惊心,他突然感觉到这种生活是如此地使人厌恶,因此当时就产生了一种要远离它的愿望。
  他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这是在充满灾难怪异的世界之内,在不洁净的环境中妄生洁净的想法。”
  在他作着沉思时,突然灵光忽现,照彻耶舍的整个心身。
  他随着这一道灵光的指引,离开家园,向着鹿野苑方向奔去。
  耶舍走到恒河边上,恒河水十分宽阔,没有办法徒涉过去。
  见此情景,耶舍又急又气,于是口中高声喊道:“苦啊,苦啊!”
  正当他无所适从之时,忽然高空中传来佛陀的声音:“耶舍你就过来吧,我这里有脱离苦海的办法。”
  耶舍听到佛陀亲切慈和的话语,顿时整个身心充满快乐,于是,当即决定不顾一切地渡过河去。
  他脱下无价的宝屐,精神奋发,勇敢地渡过恒河,循着佛光的指引奔到佛的住处。
  当他看到佛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相貌庄严威武,又慈祥可亲,心下大为欢喜,竟至高兴得跳起来。
  当下耶舍五体投地,顶礼佛足,一心请求佛将他度离苦海。
  佛答应了,并说:“善哉善哉!你是真正的好男子,现在请认真听我讲法,然后好好用脑筋思考我讲的道理,并时时刻刻地诵念。”
  佛便根据耶舍的夙慧,随机说法。
  “耶舍,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的、痛苦的、空的、无我的,你知道吗?”
  耶舍当下便领悟佛宣讲的道理,并因此而远离尘垢,得到法眼的清净。
  佛见到耶舍慧性如此迅猛,也十分高兴,为了使耶舍信道之心更加坚定,佛又为他宣讲四谛法门,耶舍当下烦恼顿解,身心自在,大彻大悟,证得阿罗汉果位。
  耶舍对佛说道:“世尊,色、受、想、行、识,确实是无常的、痛苦的、空的、无我的。”
  佛见到耶舍虽已大悟,但身上衣服还是如旧富丽堂皇。
  因此,佛又对他说:“虽然你是在家里,戴着珍宝首饰,穿着华丽衣服,但如果能认真收摄各种情根,厌恶并远离那些欲念,那么,这也叫做真正的出家了。
  虽然你的身体在旷野中行走,吃的东西十分粗涩,但如果思想中还贪恋五欲,这也不能叫做真正的出家。
  一切造作的善恶,都是从心意中生出来的,所以真正出家的人都要将心作为根本。”
  耶舍知道佛说的是自己,因此,他当即将身上穿的珍贵华丽的衣服脱下来,并对佛说:“只希望世尊,让我出家。”
  佛说:“好,你就是比丘了。”
  话音刚落,耶舍的须发自然而落,袈裟随即披在身上,于是便成了一位真正的比丘。
  天一亮,耶舍的父亲不见耶舍,到处找没有找着,不知道耶舍到哪里去了。
  耶舍的父亲很爱自己的儿子,耶舍离家出走,这使父亲非常着急,焦虑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一边悲号涕泣,一边沿路推寻,到了恒河岸边,见到耶舍的鞋子,心里就想道,“我儿子应当从这条路渡过恒河去的。”
  耶舍的父亲当时就渡过恒河,循着踪迹,来到佛的住所。
  释迦牟尼佛知道耶舍的父亲是为寻找儿子才来到这里的,如果让他马上知道儿子就在这里,并且已经出家,必然会引得他生出巨大的痛苦,一时想不通,也许就因此而命丧黄泉。

  因此,佛陀叫耶舍躲起来,自己前来迎接耶舍的父亲。
  耶舍的父亲见到佛相貌庄严端正,是一位有道高僧,心下大为恭敬,一面向佛头面触地行起礼来。行完礼,就退在一旁,听佛说法。
  佛于是为耶舍的父亲讲演诸法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耶舍的父亲当下就得到法眼的清净。
  佛知道耶舍的父亲已经见到道的形迹,恩爱之情已渐渐淡薄,于是问耶舍的父亲:“你是因为什么因缘到这里的呢?”
  耶舍的父亲当即答道:“我有一个儿子,名叫耶舍,昨夜突然失踪了。今天早晨,我根据线索,一路找到这里。”
  佛便叫耶舍出来见他的父亲。
  耶舍的父亲见了耶舍,心里十分高兴,又看到耶舍已经出家,又感到十分欣慰。于是对耶舍说:
  “好啊好啊,你已经出家,是真正的快乐啊!既能度脱自己,又能度脱他人。你现在在这里,是为了引我来见道迹的罢。”
  佛于是为他传授三归法,三归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简称归依三宝。
  耶舍的父亲名叫耶输伽父,他是佛教中第一个归依三宝的优婆塞,优婆塞在汉语里意译为居士。
  后来,耶舍的母亲也归依在佛陀的座下,作为在家的信女,她是归依三宝的第一位优婆夷,优婆夷在汉语里意译为清净女。
  耶舍有五十位最要好的朋友,听说佛已经出世,而且耶舍已经从佛出家修道,他们当即各自心下想道:
  “耶舍是最值得我们崇拜的了,他又是最富有长者的儿子,聪慧辩给,才艺过人,却竟能舍弃豪贵的家庭,抛弃欲念的快乐,残毁身体坚守心志,去做一个比丘,我们现在又有什么值得顾恋而不出家的呢?”
  他们想到这里,便相约来到佛的居所,请求佛陀允许他们出家修行。
  佛见到他们善根成熟,可以得度,于是接受他们的请求,给他们削发出家。
  他们听了佛讲的诸法皆空、无常、无我、苦的道理,又听了佛宣讲的四谛法门,烦恼断除,证得阿罗汉果位。
  到这时,佛陀座下已经有五十六位阿罗汉。
  佛对他们说道:“你们已经证到阿罗汉果位,可以为世上众生广种福田了,你们应当到各地游方教化,用大慈大悲之心,度脱众生出于苦海。我现在也应当到摩揭陀国王舍城去,度化那里的人民,使他们脱离苦海。”
  五十六位比丘听了佛陀的话,都异口同声答应前往各地传法。
  于是,他们向佛陀头面作礼,各持衣钵,辞别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8:55:30 | 只看该作者

三迦叶的归依

  三迦叶的归依是最富戏剧性的,也是佛陀在传教中显示巨大法力最好的一个例子。
  佛教史上有许多例子,即使那些大德高僧为了传教,在某一个新的地方打开局面,也会相应采取神秘的具有无比威力的法术,以此震慑群众,使自己的传教得以进行,因为要他人相信某一种宗教或者学说,一开始不能降服信众的心是无从得到成功的。
  因为信仰其实就是心的降服,不能使人觉得某一教派或者学说具有无比威力或者诱惑力,那么要招收信徒又谈何容易。
  因此,许多僧众一开始传教时都以异术设教,或者以神道设教,就都是为了这个原因。
  释迦牟尼佛利用自己本来具有的文武全才加上一些神秘的神通力量使得三迦叶归依,为佛教僧团的扩大和影响的广泛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
  释迦牟尼佛在化度耶舍等五十一人后,就考虑今后该到哪里去传教。
  “我现在应该度化哪一些人才能获得最大的方便和利益呢?”
  释迦牟尼观机施教,觉得只有摩揭陀国的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善根成熟,可以去化度他们。
  “这兄弟三人在摩揭陀国学的是仙道,已经一百二十岁,受到国王和全国上下人民的尊信;他们十分聪慧,有极强极快的悟性,倘若向他们说法,使得他们归依,自然是绝大的好事一桩。但难的就是他们有很深的成见,为人又非常傲慢,不容易一下子将他们降服。不过,不管如何,我还是应当试一试。”
  释迦牟尼想到这里,决定立即动身。
  ──这一年佛陀才三十岁,以一个三十岁的年轻头陀想去教化一个一百二十岁骄傲成性的老迦叶可想而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但是佛陀义无反顾地去了。
  释迦牟尼当下从波罗奈出发,前往摩揭陀国。昼夜兼程,途中跋涉,自然艰辛。
  一天日将昏暮,释迦牟尼赶到优楼频螺迦叶的住处。
  优楼频螺迦叶是三迦叶中年纪最长的一位,智慧超胜,受到两位弟弟虔敬的爱戴。
  优楼频螺迦叶忽然见到一位年纪轻轻的头陀到来,而且相貌端正庄严,当时由衷感到欢喜。
  他问道:“这位年青和尚,你从什么地方来?”
  佛回答说:“我从波罗奈国来,打算到摩揭陀国去。现在天将黑了,想在您这里借宿一宵,不知可好?”
  “寄宿是不成问题的,只是我这里房舍都让弟子住满了,没有空余的房间,只有一间石室,非常洁净,我拜火的用具都放在那里。这是一个十分清静的地方,正适合你这样的和尚。但有一条恶龙住在里面,就怕它来害你。”
  “即使有恶龙,现在也顾不得了,请您借我住一个晚上。”
  迦叶又补充一句,说:“这条恶龙,性子非常凶狠残暴,一定会出来害你。我不是舍不得给你住,只是住进去要出人命,因此不敢相借。”
  佛说:“您尽管借给我住,一切后果由我承担,我绝不会被恶龙所害的,请您放心。”
  “如果你一定要住,那就随意吧。”
  佛陀就在当晚住进这个藏有恶龙的石室。
  佛陀一进石室,当即结跏趺坐,进入三昧禅定的境界。
  这时,那条恶龙见有生人进来,便毒心上腾,一心要害这位头陀。
  它全身放出毒烟,赤目暴牙,张势向佛陀扑来。
  世尊见此,手捧钵盂,无畏无惧,当即进入火光三昧禅定境界。
  这三昧定火,烈焰冲天,烧得石室热不可当,同时烧得毒龙苦不堪言,无处藏身。
  迦叶的弟子乍一见到石室中烧起大火,以为这个和尚必遭毒害无疑。
  于是,回去禀报师父,说:“这个年青和尚,既聪明,又庄严端正,极为难得,可惜现在却被恶龙之火烧死了。”
  迦叶当即从座位上站立起来,他虽然认为和尚一定会碰到危险,但没有想到被毒龙的大火烧死。
  因此,他立即赶到石室之外,见到石室里火光上腾,心下大感悲伤。
  他本意并不想让这位和尚真的去送死。但事已至此,后悔也无用了。
  迦叶当即命令弟子赶紧用水扑灭这场大火,但水一洒到石室上,非但不能扑灭大火,反而像火上浇油般更加燃烧得厉害,烧得一座石室红通通的,看看将要熔化。
  外面迦叶和弟子们徒自着急。
  但石室里面,却是另一番局面。
  佛陀身心不动,颜容怡然,已将这条恶龙降服,再不能加害于人了。
  当时佛陀便传授给毒龙三归依,然后将毒龙放置铁钵中。
  天亮后,迦叶师徒赶到石室,却见到佛陀安然坐在石室里,大出意外。
  于是问道:“你这位年青和尚,昨夜在石室里,那龙火猛烈,没有被它烧伤吧?你昨天借这石室住,我之所以不想给你,也就是为这个缘故。”

  佛陀回答说:“我的心里非常清净,是不会被身外的灾难所侵害的。那条毒龙,现在就在这个铁钵中。”
  于是,佛陀举着这个铁钵,让迦叶他们来察看。
  迦叶师徒见到这个年青和尚,在火里也不被烧着,而且又降服恶龙,将它放置铁钵中,都啧啧赞叹,以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希奇的事。
  虽然迦叶对佛陀的本事相当佩服,但他并不认为这是最要紧的。
  他对弟子们说:“这位年青和尚,神通虽然十分之大,但终究比不上我的道真实。”
  佛陀对迦叶说:“我现在正想停住在你们这里一段时间,不知能行么?”
  迦叶当即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夜里,佛陀坐在一棵树下,四大天王夜间到佛打坐的地方,听佛陀说法。
  天王们身上发出巨大光亮,照得大地一片光明,有如日月一般。
  迦叶夜里起来,他远远看到天上放出的巨大光亮正好落在佛陀身边,于是对弟子说道:“这位年青和尚,也是一个拜火教徒。”
  天亮后,他们来到佛陀打坐之所,问佛陀是不是昨夜在行拜火的仪式。
  佛陀回答说:“没有。有四大天王下来听法,那是他们发出的光。”
  当时,迦叶对弟子们说道:“这位年青和尚,虽然有极大的神通功德,但还是不如我的道真实。”
  第三夜释提桓因、第四夜大梵天王下来听法,都放出大光明;迦叶被佛陀的巨大神通和高妙功德所打动,但仍认为佛陀不如他的道真实。
  后来,迦叶带领五百弟子进行拜火仪式,早晨准备点火,却怎么也点不着火。
  迦叶想,“这准是那位年青和尚做了手脚。”
  因此,他带领弟子赶到佛的住处,对佛陀说:“我们举行拜火仪式,早晨起来准备点燃火把,但火点不着,不知什么缘故。”
  佛当即回答说:“你可以回去了,火自己会烧起来的。”
  迦叶和徒弟回去之后,就看见火已经燃烧起来了。
  迦叶虽然对佛陀神功非常佩服,但还认为佛陀的功夫虽然神妙无比,总不如他的道真实。
  后来,拜火仪式结束,要灭掉火,却再也无法将火扑灭。
  他们认为这也是佛的手段所致,见了佛,回去之后,火自然就熄灭了。
  佛陀为降伏迦叶的心,又使用许多法术手段,如迦叶的弟子早晨起来砍柴,斧子举不起来;斧头举起来,又落不下去。但种种手段,都没有使迦叶真正信服。
  后来佛用上更加匪夷所思的手段,如取几千万里外的时鲜果实以及难得的粳米饭于俄顷之间,以大神通令释提桓因指地成池,他山取石,然而都并未能让迦叶口服心服。
  但佛陀有如此神功,这一点也让迦叶十分忌惮,因为迦叶是摩揭陀国威信最高的国师,他的道德和才能受到国王的尊重和人民的爱戴,然而现在出了这一个年青和尚,道术明显比迦叶胜了一筹,如果国王和人民知道他的神通功力,那么他们就都会从迦叶身边走开,转而倾信这位年青和尚。
  迦叶心里念虑道:“明天,摩揭陀国国王以及臣民、婆罗门、长者、居士等都应当到我这里来开七天的会,倘若那位年青和尚在这里,我就会大感不便。但愿这位年青和尚在这七天之内不要到我这里来。”
  佛陀当即知道迦叶的心思,于是,便动身到一个北郁单越的地方去,停在那里正好七日七夜。
  七天已过,集会完毕,国王辞别而去,<敏感詞>人众相继离开。
  迦叶心想,“真是妙极了,这七日之内,年青和尚没有到这里来。现在集会已毕,正有许多供养,如果他来,就是最好的机会了。”
  佛陀当即知道他的心念,于是像壮士那样一屈伸臂的功夫,从北郁单越回到迦叶面前。
  迦叶见到佛陀及时赶来,顿时大为惊喜。当即便问佛道:“这几天你游方到哪里去了,我怎么见不到你呢?”
  佛当即回答说:“摩揭陀国国王和臣民人等都要到你这里来作七日之会,你不想见我,为避开你,我因此就到北郁单越去了。你现在想见我,所以我便前来见你。”
  迦叶听了,顿时心惊肉跳,连身上毛发都一根根地竖起来。
  “厉害厉害,这个年青和尚,竟然懂得我心里都想些什么!虽然如此奇特希有,但还是不如我的道真实。”
  佛陀心里想道,“优楼频螺迦叶根缘渐渐成熟了,现在正是调伏他的时候。”
  想到这里,佛陀便立即赶往尼连禅河。

  来到岸边,就看到魔王走向佛前对佛说道:“世尊,你现在应当进入涅槃。为什么呢?因为应当度化的都得到解脱,任务已了,现在正是进入涅槃的时候。”
  佛对魔王说:“我现在还未到进入涅槃的时刻。为什么呢?因为我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尚未具足,所应度化的也都未度完,那些邪魔外道也都没有被降伏,因此我不能现在就进入涅槃。”
  魔王听后,心生忧愁烦恼之情,但无可奈何,只好独自一个返回魔宫。
  佛便跳进尼连禅河,运用神通力量,使水向两边分开,佛所行走的地方,非但不见水滴,而且还有灰尘从脚下扬起。佛身侧两面的河水都奔涌上去,其势惊天动地。
  迦叶远远看见佛跳进河中,大为惊讶,以为佛陀被淹死了。于是和弟子们驾船前来相救。
  当他们来到河边,见到佛行走的地方却有灰尘扬起,这一下惊得真是目瞪口呆,不禁大加赞叹。
  然而,迦叶口中虽然赞叹,但认为佛陀虽然有此神通之力,总是不及他的道真实。
  “你这位年青和尚,想上船吗?”迦叶问道。
  佛答应一声,当即以绝大神力从船底进入,上升到船中,然后结跏趺坐。
  迦叶见佛穿过船底,船并没有破,更加赞叹起佛的神力来。但他口中仍并不认输,说:“这个年青和尚,竟然有这样大的神力,真是希有啊!但总不如我得到真罗汉的果位。”
  佛陀见到迦叶仍不归服,于是大声对他说:“你并不是罗汉,因为你不知道如何用道证明,为什么要不知羞耻,强颜胡说?你只是虚妄地自称说我有道德,其实并没有什么道德。”
  一语喝破迷心,迦叶当时心惊毛竖,惭愧无颜,自知没有真正的道德,于是叩头向佛作礼,说:“您真是伟大的有道之士,神通妙用,竟然知道我心里所思所想。我今天真是心悦诚服,只希望您能收我做个徒弟。”
  佛对迦叶说:“你现在年纪这么老,而且还有那么多弟子和亲眷,又为国王和臣民所钦敬,如果要决定加入我的僧团,你还是先和你的弟子仔细讨论后再来找我。”
  弟子们见迦叶愿意随从归依释迦牟尼佛,他们本来就有心归依,现在听迦叶征求他们的意见,于是五百徒众全体同意甘愿做佛的弟子。
  佛说:“好!你们就是比丘了。”
  须发自落,袈裟著身,他们便当即成了和尚。
  佛跟他们讲演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又讲演四谛法门和万法有生必有灭的道理。
  迦叶听完佛的说法,当下就领悟至深的道理,远离尘垢,得到法眼的清净,后来渐渐修至阿罗汉果。
  五百弟子后来也得到法眼的清净,修成须陀洹果,最后渐进修行,终于证得阿罗汉果。
  迦叶既从佛陀出家,因此便将原来所有拜火用具全部丢进河里,师徒相随佛陀而去。
  迦叶两个弟弟,一名那提迦叶,一名伽阇迦叶,看到河里飘浮着大哥的拜火用具,以为大哥出了什么事,于是逆流而上,寻找大哥。
  到了大哥的住处,但见庭院空寂,四远无人。
  两位弟弟见此情景,真以为大哥遭恶人陷害,顿时心中大为悲痛,竟至大放悲声,嚎啕大哭起来。
  这时,走来一位村民,对他们说:“你大哥扔下拜火用具,随瞿昙出家学道去了,何必如此悲伤!”
  两位弟弟听到村民如此说,心生懊恼,觉得十分奇怪,“大哥怎么放弃阿罗汉道,却寻找别的法门去了呢?”
  他们一路念着,一路赶往兄长所在的地方。
  他们看到大哥身披袈裟,须发全除,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当即跪拜在大哥面前,问道:“大哥您本来就是阿罗汉,聪明智慧,没有一个人比得上您,名闻四方,天下人莫不宗仰于您,现在是什么缘故要舍弃阿罗汉道,跟着别人学习呢?这绝不是小事一桩,怎么也不跟我们商量一下?”
  迦叶对两位弟弟说道:“我见到世尊成就大慈大悲,有三桩事十分奇特:一是神通变化;二是慧心清澈,决定成就一切种智;三是善于推知人的根本,随机说法,使他们领受;因此我愿意跟从他出家修道。
  我现在虽然为国王臣民所敬爱,言辞犀利,无与伦比,但究竟不是永断生死的法门,只有如来佛所演说的道法,足以断除生死之境。
  既然碰到如此伟大的圣人,我岂能不勉励自己,向他学习呢?否则,我岂不无心无眼了吗?”
  两位弟弟听到大哥如此说,又想道,“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大哥教的。大哥既然随佛出家,我们岂能不跟着哥哥一起修道吗?”
  于是,两位弟弟各自带领二百五十名弟子一起随佛出家,须发自落,袈裟著身,都成了比丘。
  他们后来都证得阿罗汉果。
  三迦叶归依佛,加入佛教队伍,僧团立即扩大为一千余人的组织,这对佛教的传播及扩大影响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三迦叶的归依是佛教史上的一大事件。
  这一事件的直接影响使王舍城的人民争先恐后归依佛陀,并且让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放弃传统的婆罗门信仰,成为各国中第一个归依佛、信奉佛教的国王。
  王舍城中有位迦兰陀长者,他有块面积很大的竹园,频婆娑罗王用巨款在竹园内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精舍,请佛陀和弟子们居住。
  这就是著名的竹林精舍,这座精舍成了佛教陀弘法传教的第一个大本营,也是佛陀和弟子安居的理想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8:56:12 | 只看该作者

竹林精舍

  佛陀在伽阇山顶住了一段时日,准备前往王舍城,途中住在善建立支提的杖林。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闻讯即带领十二万婆罗门长者前来拜见。
  由于佛未得道前与频婆娑罗王有过约言,而且三迦叶又已经归依,所以频婆娑罗王很快地非常热忱地信奉了佛陀的教化,并约请佛陀第二天到都城吃饭。
  频婆娑罗王这样想道,“世尊刚刚来到这里,又带来这么多僧人,没有住的地方,而且老是棲宿在野外也不是好办法,因此应当布施一座园子,权当作僧伽蓝,让佛陀和他的僧众住,这样比较方便讲法。”
  他一想到这里,便亲自骑着大象前往王舍城调查哪座园子最为合适,最后确定迦兰陀竹园是王舍城最好的园子。
  第二天上午,佛陀手持衣钵,与众比丘一起进入王舍城。于是一行来到迦兰陀竹园。
  频婆娑罗王远远地看见世尊到来,便赶紧从大象上跳下来,恭敬地迎接佛陀。他当即从大象背上取下被褥和垫子,在地上厚厚铺了四层。铺好之后,恭敬地请佛陀坐在这个座位上。
  佛陀依言坐下。频婆娑罗王又拿着金瓶盛满清水,请佛陀盥洗,说:“王舍城就是这个迦兰陀竹园最好,现在恭敬地奉施给您,希望您欢喜接受,不要推辞。”
  佛陀说:“您将园子施给我以及四方僧众,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这个园子施予给我和天下僧众,那么园子里的房子、衣钵等物,<敏感詞>天人、魔鬼、梵志、沙门、婆罗门等就不能使用了。因此,他们都应恭敬地对待它,就像恭敬侍奉塔寺一样。”
  频婆娑罗王当即答应佛陀的要求,当即命令能工巧匠即日修建僧堂、房舍以及楼阁亭台。每一处都雕文刻镂,摆上庄严的宝物;又从外面引进河水,在有水的地方搭建桥梁。迦兰陀竹园原本就是森林茂密,冬夏常青,再加上建筑的因地制宜、奇特精妙,使得这个园子不仅堂厦广大,而且成为一个极为清净的讲道场所,极有利于说法修行。
  其实这个园子又叫寒林,属摩揭陀国迦兰陀长者所有。原来是施予耆那教的尼乾陀的。
  迦兰陀长者听说佛陀到王舍城来了,当下后悔起来,他想,“佛陀要是先来,我就奉与他和众僧,现在已经施给尼乾陀,再不能反悔。怎么办才好呢?”
  迦兰陀长者至心虔诚,竟至为此坐卧不宁、寝食不安。
  据说,此一心念竟感动了某一位大鬼将军。大鬼将军当即召集夜叉,推搡挝打尼乾陀,将他赶出竹园。尼乾陀于是怀着满腔悲愤,恨恨而去。
  尼乾陀被逐出园,迦兰陀长者心愿已遂,满心高兴。于是他报告国王频婆娑罗,为佛陀搭建精舍,僧房床座,无不安排停当。然后请佛陀入住此园,接受供养。
  竹林精舍的建立,标志着比丘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从游行逐步转为定居生活;同时标志着佛教僧团的成立。这在佛教史上是一件大事,游行沙门从此不仅仅作为一个修行者出现,而是已经可以将他们纳入一个有序的组织,进行广泛而深远的传法讲道实践。
  早期佛教沙门称为释子沙门,其教法称为释子之法,表明佛教在当时只是各种游行者共同体中的一派。但佛教所表现出的非派阀倾向,即以普遍弘法作为目标,促成以各地各别僧伽为基础,形成作为横的纽带的四方僧伽的观念,由此从释子沙门共同体小的原始僧伽,发展为归依唯一师、法的教团。
  印度雨季是六月至九月,这三个月中降雨量非常大,河水暴涨,道路泥泞难走,这给出家者游行生活带来相当不便。出家者在这期间必须停止游行,寻求避难场所,因此定期定居生活成为游行者共同的要求。印度僧徒都有三个月致力坐禅修道的安居习惯。
  安居又叫作坐夏、坐腊、结夏等。结夏时间,印度有两安居之说,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从五月十六日开始,至八月十六日结束,谓之前安居;后三月从六月十六日开始,至九月十六日结束,谓之后安居。在此期内,僧徒应当定居一寺之中,专心修道,不得随意他往。这样房屋的需要产生了,于是僧寺也陆续建造起来。
  起初,佛教徒以乞讨为生,因此居无定所,所以安居场所一般都选择城镇或农村。
  竹林精舍给佛陀和早期僧团提供了较好的结夏安居场所。
  为适应三个月集体生活的需要,僧团制定出许多规章制度和行事仪式,如布萨日(斋日)、自恣日等,而且为维持生活,也一改平时不积储财物的习惯,而必须接受教徒或平民的施舍。这样原来规定的行乞就不再必要,所居住的住处和园子逐渐变为永久性的安居地。不过,从游行生活转为定居生活经历了缓慢的过程,但这一转变早在僧团开始时就已经进行了。
  从迦兰陀施舍精舍这事,可以约略看出,当时印度的宗教信仰比较驳杂,而且讲道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尖锐的斗争。每一教派的进入,必会给当地原来所在的教派带来残酷的打击。因此各种教派之间寸土必争的事实也在情理之中。
  佛教是一个骤然而起的新兴宗教,它势必给当地占主导地位的婆罗门教等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于是,婆罗门教派以及<敏感詞>争夺徒众的集团必会给予佛教徒以报复。
  以佛陀为首的佛教于是必须走上一条布满荆棘的艰难的道路。佛陀自然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8:59:05 | 只看该作者

佛教的发展和壮大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讲法,吸引了许多有慧力和善根的善男信女们前来听佛宣讲佛法,许多信众当下便即归依三宝。
  佛教僧团随着佛陀的教化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最后成为一支庞大的佛教僧团队伍。他们到各地传教,接受供养,同时便在当地发展僧团组织,于是佛教势力便逐渐遍及整个印度。
  佛教初期历史中,有两位最重要的被佛陀许为弟子中最优秀的舍利弗和目犍连就是在王舍城化度为僧的。
  舍利弗,汉译为鹙鹭,因为鹙鹭鸟的眼睛生得非常锐利,舍利弗的母亲眼睛生得十分犀利,人称舍利,和母亲名字连在一起,所以就叫做舍利弗。
  舍利弗是王舍城中一位非常聪明智慧的婆罗门学者,他精通印度的智书、十八经、四吠陀典。他七岁那年,参加一次由十六国论师组成的辩论大会,因为舍利弗辩才无碍,在非常激烈的论辩中,最终战胜十六国大名鼎鼎的论师,由此而名闻天下。
  目犍连与舍利弗是师兄弟,二人又是极亲密的朋友。这两人在未出家之前,曾有过誓约,不管将来谁先听到好的道理,都要相互开悟,共同得益,不得有一方吝惜,藏而不告。
  有一天,马胜比丘穿着袈裟手持铁钵到村子里乞食,他举止上下都非常庄严,自然威重,过路人都为其仪容举止所打动,而油然生出恭敬之意。
  舍利弗正好在路边见到马胜比丘,看到马胜比丘相貌堂堂,威仪济济,心中涌现出十分欢快喜悦的情绪。
  他一会儿高兴得全身跳荡不停,一会儿停在路边,紧紧地盯住马胜比丘,仿佛要将马胜比丘看透似的。
  舍利弗心想,这位长老必定得到了一位高明的师傅调教,不然不会有这样好的仪表举止。
  于是,他当即上前问马胜比丘,“我看你像是新出家的,却能有这样好的仪表举止,感到十分奇怪,因此想问你:你现在的大师父是什么人?给了你一些什么教诫?又跟你演说了什么样的道理?请你能如实回答我。”
  马胜比丘回答说:“我师父是释迦牟尼佛,他得到一切种智,是天人之间伟大的导师,相貌端正威严,而且具有极大神通,世上没有哪一个能比得上他的。他教了我几句偈语,我就说给你听吧:诸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舍利弗听了,对于因果缘起的道理,有了很深的悟解,心里顿时感到非常悦乐。
  他自言自语道:“一切众生,都执著于我,因此永远轮回在生死途中。如果消除了我的思想,就会立即远离于我。譬如太阳光线能破除黑暗,倘若没有了我的思想,也便能如此破除因执著于我而生出烦恼黑暗的障碍。我过去所学的东西都是不正确的见解,只有现在听到的才是真正的道理。”
  舍利弗告别马胜比丘,回到家里。
  目犍连见到舍利弗突然之间变得庄严安详,颜容和悦,仪表举止都有了特别的风度,跟往常大不一样。因此感到十分奇怪,他便问舍利弗道:“你肯定得到了特别好的道理,请你一定遵守誓约,详细讲给我听。”
  当时舍利弗把在路上见到马胜比丘的事一五一十对目犍连说了,目犍连听后顿时心生慧解,善根成熟,当时就远离尘垢,得到法眼的清净。
  于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对于佛法心生敬仰,决心放弃外道删阇耶的主张,相约共同前往佛陀住处,请求佛陀披剃出家。
  两人门下各一百弟子,都跟着舍利弗、目犍连二位一起投奔佛陀。
  佛答应他们的要求,当即给他们披剃,变成比丘。
  佛说:“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将来在我佛法中为最优秀的弟子,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
  目犍连是一位婆罗门教徒,智慧与神通都十分巨大,他是佛教里一个孝敬母亲的榜样,曾到地狱里救度他的母亲,民间传说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佛教寺庙里每到农历七月十五日都要举行一次盂兰盆会,诵念《盂兰盆经》,就是一方面纪念目犍连尊者,一方面也借此机会超度各人累世以来的父母师长和历劫冤亲,让他们超生佛国。
  经过四五次吸收徒众,到这时,释迦牟尼门下已经有一个一千二百五十人组成的常侍佛陀的庞大僧团,他们开始在摩揭陀国轰轰烈烈地传教,广泛利益众生。

  在王舍城期间,摩诃迦叶也归依了佛陀,这个迦叶就是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迦叶,后来为中国禅宗遥宗为西天祖师第一祖。
  摩诃迦叶家中非常富有,自幼聪明好学,通古博今,德高望重,在当地极受人民敬爱。他见到佛陀在树下静坐,面容慈祥和蔼,心生敬重,便立即礼佛出家为比丘。
  舍利弗的舅父是著名的长爪梵志,是一位在教学界享有盛名的学者。
  当他听说舍利弗改信佛教,极为诧异,他想不到像舍利弗这样聪明智慧的人,为什么会归依佛陀。
  于是,他亲自赶到竹林精舍,想看看佛陀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召力。
  他见到佛陀第一句话便说:“我一切都不承认。”
  佛陀立即回答道:“当你这样说时,你岂不就已经承认一切都不承认了吗?怎么还说一切都不承认呢?”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长爪梵志顿时惭愧无似,当即请佛陀收为弟子。
  佛陀在王舍城弘传佛法,成就辉煌卓越,声名播及故国迦毗罗卫。
  净饭王想念儿子,于是派使臣到王舍城,迎请佛陀回国。
  释迦牟尼以前发过誓言,说不成佛便决不回宫,如今已得道成佛,父亲也已老迈,因此便答应回去。
  回国之后,全国上下都受到佛陀的影响和教化,许多释迦族人都纷纷前来求佛度化出家,异母弟难陀、堂兄弟阿难、提婆达多等以及儿子罗睺罗,都跟随佛陀出家为弟子。
  只有罗睺罗年纪尚小,先做沙弥,这是佛教中有沙弥的开始。
  王宫的理发师优波离也出了家,他是首陀罗种姓。
  印度是一个极为讲究种姓制度的国家,种姓与种姓之间不得通婚,不得共食,不得相互接触和接近,等等。因此,接受理发师优波离出家为僧,在当时的印度<敏感詞>是一个巨大的举动,没有绝大智慧、勇气和通达的识见是绝对做不到的。
  释迦牟尼在故国随缘说法三个月,感化了不少王宫贵族,使他们信奉佛教。
  后来又离开故国前往别国传道,但不久,就听到净饭王病重的消息,于是立即赶回迦毗罗卫国。
  净饭王见到佛陀回到身边,便安详地离开了人间,享年九十七岁,一说九十三岁。
  安葬了父亲,释迦牟尼就暂住在迦毗罗卫城外的尼拘律园,按入世间的说法,这也就是在尽孝道吧。
  有一天,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和妻子耶输陀罗突然率五百名释迦族妇女前来请求佛陀接受她们出家,但遭到佛陀拒绝,因为当时从没有女人出家修行的。
  但摩诃波阇波提等人意志非常坚决,竟自己剪去头发,身着袈裟,不管佛陀同意与否,随侍佛陀左右。
  后来,佛陀终于同意她们披度出家,加入僧团。从此佛教里便有了出家修道的比丘尼,同时有了尼众教团的成立。
  从此,佛教僧团便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具备,发展迅速,声威远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进展?同时为什么会组织得这么成功?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释迦牟尼创建僧团,宣布众生平等,众生性相平等,打破了婆罗门教严格的种姓制度,主张僧团内部不分种姓高低,一律平等,只按受戒出家时间先后来分别僧众的序次。这就是佛性平等之义。因此,佛教僧团中不仅有婆罗门种姓,刹帝利种姓,还有像优波离那样的低等种姓,甚至还有妓女、乞丐这些视之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阶级。佛陀的这些主张为他教派的发展准备了广阔的前景。
  二、佛陀宣传缘起的道理,说明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待缘而生,否定了传统的救世主创造世界的说法,同时也否定了传统的宿命论,这为当时思想解放,大胆地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至上的僧侣统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佛陀虽然主张三世因果,也并不否定前世的宿业,但认为前世宿业只是现世果报的条件之一,而且还可以转化,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现世作业来创造条件转化宿业,从而特别重视现世的行为。
  佛教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强调现世修行的重要,这为宿业的转化提供了极方便的法门,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那些心地善良的人们的愿望,从而赢得了人民广泛的支持。
  三、释迦牟尼宣传四圣谛教义,即苦、集、灭、道谛,指出了苦从业生,业就是集谛,称之为世间因果。要想解脱种种痛苦,就必须停止由于爱欲所生的业,从而获得绝对的精神解脱,这就是灭谛。要想得到寂灭之果,就必须用种种方法进行实践,这就是道谛。灭是道的果,道是灭的因,称之为出世间的因果。
  四圣谛指出人生处在痛苦中,它的原因,解脱的目标,以及解脱的方法,等等,对当时现世生活寄予巨大同情,同时人们可以借这种道理和途径达到解脱的结果,等于给人们指出一条解放的大道,到达天国的大道,当然会吸引广大群众信奉归依,因为依此方法可以最终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这是具有极大诱惑力的,对迷茫和痛苦中的人们具有极大的向心作用。
  有这三方面的原因,佛教的发展和壮大在苦难深重、极不平等的<敏感詞>里就是必然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8:59:24 | 只看该作者

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佛后来在印度各地游历,传布佛的教义。
  一天,佛陀在印度北部一个茂密的林中树下静坐思惟,头上隐隐放出巍巍无量的光环,有如日月之光,辉映四方。这种奇特的景象被一位贫苦的少女发现了。这位少女在当地大户人家作用人,她善良贤淑,敬信三宝,这时正好路过这片树林。她远远地见到佛祖在树下,心里充满着无量的喜悦,她想,佛祖来到这里,我应当供养于他。但她是一个贫苦的少女,身无余物,无力采办珍贵的供品。怎么办?怎么办?当时急得这位少女满脸通红,手足无措。突然,她见到远处荒野里有一片片的灿烂的鲜花正怒放着,还有的树上结满了新鲜的野果,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一切充满着生气勃勃的活力,她顿时有了主意,没有食物供养,何不用鲜花野果去供养佛祖呢?想到这,她立即跑到远处的荒野里,采集了一大捧香花鲜果,抱着前来供献佛陀。
  释迦牟尼见到这位少女虔诚地捧着香花鲜果,站在他的面前,却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顿时知道了她的心意,他面露微笑,慈祥地对她说道:“你是要闻听佛法吧。”于是佛陀就为她说法。说法完了,佛陀又叮嘱这位少女说:“一切众生,都应当随时随地发出至诚的心,要广植善因。切勿以贫贱为忧,也不要以为小的施舍就不会有福德,而加以轻视。”
  少女闻听佛法,顿时明白了佛的道理,增长了对佛的认识,从而获得了更高的佛的智慧。于是她当即决定要矢志追随佛祖,以离开尘世种种浊苦,勤苦修身而得解脱。释迦牟尼见到她的意志坚决,态度虔诚,于是当即度她出家,赐号为妙花。
  这一则故事叫“献花供佛”。
  舍卫国有一人,名叫无恼,他长得是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又加之勇猛好斗,当地人都惧怕他。他从师一婆罗门,有一天,师父唆使他说,只要他清晨手拿利刀出门,到中午时,若能杀够一百人,把这百人的一百只手指头穿成指鬘(环状装饰物),然后自己戴上,他便能够升于天中成神。
  无恼被师父的一番话迷惑了,以为真的杀满一百个人自己就能够升天成神。他被这种假象所蒙蔽,便若醉若狂,于是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到集市上去,真的是逢人便杀,就像猛狮捕兔,剑到指脱,无人能挡。城内的人都被吓得奔走藏匿,不敢外出。这事被释迦牟尼知道了,他当即放下衣钵,急忙赶去解难。
  这时已近中午,无恼将砍下的手指检点一番,一数已经有九十九只,可还不够一百之数。他四处张看,街道上是否还有人,可是寻遍了所有角落,都不见一个人踪影。他抬头望天,只见太阳正高高地照在自己顶上,中午已经到了,怎么办?他唯恐错过时间,心里是越发的焦躁。这时,无恼的母亲做好了午饭,可见不到无恼的影子,她感到奇怪,因此出门到到街上来寻找,顺便将饭也给他送了来。正巧碰上无恼凑不够一百只手指之数,心智疯狂,意识模糊,他想我正少一个人,正好将母亲杀了,就满了一百之数。
  说时迟那时快,正当无恼举起刀来要向母亲砍去时,释迦牟尼当即赶到,一个飞步抢到他母亲前面,用身体挡住了无恼。无恼一看有人竟然敢挡住自己,便放下母亲,挥刀砍向佛祖。佛祖一闪身,跑开了,刀砍了一个空,无恼没想到竟然失手,心里是越发的恨怒交加,于是向佛祖发力追赶过来。佛祖绕开她母亲,跑向另外一条路,他一边跑,一边对无恼说:“你自号力大无比,高大魁梧,没有人跑得过你。你今天要是能赶上我,我就让你杀了,以凑够你的一百之数。”无恼见说,便使尽全身力气追赶,可是佛祖遥遥在前,无恼跑得是头昏眼花,力竭智穷,就是追赶不上。最后,无恼跑不动了,整个的瘫在地上,没有了一点力气。佛祖于是停下来,教化他道:“你跟从邪恶的师父学习,伤生害命,造下了无边的罪孽,还想成道升天,这岂不是妄想吗?”
  无恼听了佛陀的教诲,知道自己犯下了滔天的罪孽,蓦然醒悟,赶紧将刀掷在道旁,一个翻身将五体投在地上,向佛祖磕头膜拜。无恼是越想越觉得自己罪业深重,愧悔不已,一发急便放开喉咙,在路边嚎啕大哭起来。
  后来无恼也追随佛祖出家修行,永远离开了邪恶的尘网。
  这则故事叫“佛化无恼”。

  摩揭陀国王舍城外山峦起伏,林木茂盛,极多飞禽走兽。于是许多人操弓持弩,大肆猎杀禽兽。
  释迦牟尼心中,是众生平等,人类畜生,本无差别。有一天,佛祖路过山下,看见一群大雁在路旁池边正安详地觅食嬉玩,是十分的自在愉快。这时,却有一位猎人正张弓搭箭,嗖的一声,箭带着风声,射向雁群。群雁遭此飞来横祸,顿时受到惊吓,于是群起飞向空中,却有一只雁中箭,哀鸣墮地。佛祖心中不忍,便快步上前将那只伤雁抱起,紧紧地拥护在怀里。他劝告猎人道:“大雁生长川泽湖泊之间,与人无争,有什么罪恶,要受到你诛戮呢?要知道,人若杀生害命以自济活,便是罪孽深重的业障,如果不加自拔,报应将如影随形,就在目前。”
  猎人听了佛祖的教诲,顿时感悟,自知做错,愧悔谢过,于是,他赶忙取出药给雁治伤包扎,等伤雁能够走动,便将它放生。佛祖见他悔过,知他根基尚好,便又予以点化道:“慈悲为本,不伤众生;博爱济众,福常随身。”猎人听了佛祖的点化,心里一点灵智顿然开启,于是当下即皈依佛陀,愿受佛门五戒,在家为优婆塞,以摆脱世间苦厄。
  这则故事叫“佛度猎人”。
  释迦牟尼一日坐在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静思,一只猕猴手捧蜜果,一头大象鼻卷竹筒甘泉悄悄跪伏于前,佛祖睁开慧眼,询问其故。
  猕猴答道:“我原居住山麓林中,有亲眷数百,每日攀树摘果自在生活。但王子游猎射杀我辈,伙伴尽皆丧身,我侥幸攀缘树枝,跳过溪涧,而得逃脱。今剩一身,求佛祖救度。”
  大象也说:“我所居处附近有一恶人,对我象群十分凶狠,陷井捕捉,刀箭杀伤,我为避灾祸,逃匿于此,幸遇佛祖,祈求庇护。”
  释迦牟尼听后,对象猴说道:“伤生害命是佛门第一大戒,滥施强暴的人终将受到惩罚,你们想要解脱苦厄,就必须精修磨练,以得道果。”
  佛祖说罢,便与象猴同饮甘泉,分食蜜果。象、猴大喜,叩拜佛祖,投入尼连禅河,溺水而死,待转世为人,再出家修行,以求解脱。
  今河畔林中,佛度象、猴处,仍有遗迹可寻。这则故事叫“象、猴得度”,借象、猴的遭遇而说法,虽是神话,但足见佛法平等,不择种类,而有方便说法之义。
  摩揭陀国有一个村子,村子有一名少女,名叫优那陀耶,她父母双亡,孑然一身,孤苦伶仃。为了谋生,只好摆设一个小摊,出售水果、蔬菜等杂货,由于买卖公平,生意做得虽不算红火,但总体还觉不错。后来她与同村青年结为夫妇,婚后感情融洽,不久就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家庭更增添了乐趣。可惜好景不长,谁知丈夫因病去世,祸不单行,幼子又相继患病身亡。她感受到巨大的痛苦,却无法承受,于是便抱着死去的孩子来到正在菩提树下坐禅的佛陀前祈求超度。
  佛陀便对她说:“娑婆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由‘苦’集聚而成,人的一辈子从始至终都是苦,生苦、病苦、老苦、死苦、怨苦、别离也苦。我们生活在尘世中,就等于是生活在一个‘苦’的过程中。要解脱这种苦难,我们必须领悟这个‘苦’的本质,明白诸行无常的法则,了解苦、寂灭、空的道理,从而以现世的修行,来达到对生命之苦的解脱。”
  优那陀耶听到佛陀的教诲,心下有些明白。回村后,迫于生计,不得不求助邻里相互帮衬,日子是过得紧紧巴巴,但也随遇而乐。可是,没过几年,村里瘟疫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人人自顾不暇,更无力相助他人。优那陀耶又一次陷入孑然无助的痛苦境地中,她深感丧夫失子以及人世生活之苦,又忆及佛陀的教诲,因此下决心脱离苦海。后来,她精心修行,终于得成正果。
  又有一则故事,讲信众受佛祖的点化而出家修行的,说的是中印度摩罗拘陀国有位妇女名叫波摩的,她和她的丈夫虽非富有,但也感情甚笃,相互恩爱。每逢丈夫在田间忙碌时,波摩做完家务,总要到田里去帮助他。他们两个爱情的结晶是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没想到灾难就发生在她的孩子和丈夫身上。
  一天,丈夫去地里干活,波摩在海边的树下给小儿子喂乳,大儿子则在海滩上嬉戏。天和日暖,风恬儿嬉,波摩心里充溢着幸福之感。殊不知,人世间的幸福不会长久,每当人类生活美满,并沉浸在自得的悦乐之中,魔鬼总是不由得心生难受,他认为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痛苦,于是他要让人类永远处在痛苦的情境中,他才能得到快乐,因此他必须不断地播弄人类,用灾难来加在他们的身上,使他们永远不得快乐。于是,魔鬼便悄然地用他罪恶的手开始了他罪恶的行动。当波摩喂完幼儿把他放在树下时,一系列的灾难便朝着她不期而至、接踵而来。
  于是,正在地里收割庄稼的丈夫,被窜出的毒蛇咬了一口,很快就毒发身亡;一只凶猛的兀鹫,忽然从天而降,叼起树下的幼儿,刹那便无影无踪。大海掀起汹涌的浪涛,卷走了正在海滩嬉戏的大儿子。短短一天之内,波摩便失去了她的丈夫和两个娇美可爱的儿子。她被突然而至的遭遇所震惊,就像灵魂被某只有力的大手连根拔起,她顿时陷入巨大的无助的痛苦之中。她悲痛欲绝,望着正在焚烧丈夫遗体的火焰,深感世间之苦,突然醒悟只有找到一条解脱的道路她才能使心灵归于平静。于是,家破人亡的波摩皈依了佛陀,虔诚地祈求解脱。在佛陀的点化下,她潜心修行,勇猛精进,后来成为有名的佛门女弟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8:59:46 | 只看该作者

教化的地区

  释迦牟尼佛十九岁(一说二十九岁)出家,三十岁(一说三十五岁)成道,八十岁(一说八十一岁)圆寂,说法行教五十年(一说四十五年),足迹几乎遍及整个印度,甚至远至斯里兰卡等地。
  他用自己悟得的道理开示人民,在他的听众中有国王,有贵族,有六师外道,有婆罗门学者,有低下的种姓,甚至一切不可接触者,有富人,有穷人,他深入到他们中间,用自己朴实然而高深的道理劝化他们,使他们舍弃人间的贪欲,断绝嗔、痴、恚的三毒大火,而趋向于行善积德,修来世的果报。
  他精神的伟大,行道的坚忍,是历世罕见的。
  释迦牟尼佛本着慈悲喜舍的宏大誓愿讲经说法,普度众生,就像普施甘露一般,滋润一切,又像摩尼宝珠一样,圆光普照,随物现色。
  他说法的特点是随类现身,随机设教,大小上下,不同材质,不同悟性,不同环境,各各施以不同的说法,使他们从这说法中得到真切的体悟,得到特别的满足和快乐,但他讲法的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宣传四圣谛的道理,使人们从这个道理中步入真实觉悟的境界,使他们增添人生的智慧,断除一切烦恼的束缚。
  这理想十分高超,有时不免受到现实的限制,很多教徒,甚至包括佛陀自己也难免为俗世生活如僧团内部的矛盾受到种种打扰,甚至生出烦恼,但最终佛陀仍以绝大的毅力和决心,以及他高超的智慧克服重重困难,使佛教日趋壮大和光辉。
  佛在传教过程中固然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欢迎,但也受到许多国家<敏感詞>教派的人士所反对,他们在佛传教的过程中设置种种障碍,甚至用色欲,用威胁手段,来增加佛陀传道的困难,佛经中说佛陀有十大灾难,后来都因为佛陀以巨大智慧和坚忍的决心,甚至降魔的强有力手段,使得灾难消除于无形。
  因此,佛教的影响随着佛陀的人格魅力和传道坚忍不拔的志愿而日益兴盛起来。
  佛陀足迹所至之处,便有着成千上万的佛教徒涌现,撒出去一把种子,收获一大片果实,这是佛教在当时的成就。后来佛教在后代的努力下,影响遍及世界,在中国、日本等地开花结果,却是另一件特别巨大的殊胜因缘。
  佛陀在摩揭陀国王舍城说法时间很长,迦兰长者的竹林精舍是佛陀弘法的重要地方,在这里佛说了十六会的《般若经》;另一处耆阇崛山(又称灵鹫峰)中,佛陀为徒众宣说《大般若经》和《法华经》、《佛说观无量寿经》等大乘经典;又在庵摩罗园宣说《净名经》等;最后在一座坚固林的地方,佛为僧团演说《涅槃经》等;在毗耶离庵罗树园讲《维摩诘所说经》,在毗耶离城的一棵音乐树下又宣说《灌顶拔除生死得度经》。后来到波罗奈国,佛陀为信众演说《出曜时世转<敏感詞>经》等。在从摩揭陀国前往波罗奈国途中,佛又说了《贤愚因缘经》、《华严经》等。
  在南天竺国的海滨,一座楞伽山上,释迦牟尼为信众讲说《入楞伽经》。楞伽二字,汉译为不可往,意思是说只有证到罗汉果位有了神通的人才能够到那里听佛说法。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叫山际普陀岩,又名补怛洛迦山。补怛洛迦山是观世音菩萨清净庄严的道场。佛在这里为信众演说《十一面观自在经》。
  佛经里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胜道场,那就是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祇树给孤独园的来历是中国大众所熟悉的,它里面含有一个极为虔敬的故事,使历代听众为之感动,传诵不绝。故事是这样的:
  舍卫国国王波斯匿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字叫须达,他家里非常富有,有数不清的财宝,本国除国王外,应当就算他最富裕了。
  但他不像有些富得流油的财主吝啬得一毛不拔,而是非常喜欢布施,他经常赈济贫乏,以及那些孤寡鳏独的人,当时人们因为他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为,于是给他取一个外号,都尊敬地叫他给孤独长者。
  给孤独长者有七个儿子,他们都渐次长大,七个儿子中有六个已经结婚成家,只有第七个儿子尚在青春年少,一般父母都喜欢最小的儿女,给孤独长者也不例外,因此,他想给这最小的儿子找一位非常漂亮而且姿容端庄的姑娘做妻子。
  多方寻觅,后来找到王舍城一位名叫护弥的大臣的女儿,符合他的条件,因此须达托人求聘,得到同意后,须达就大载珍宝前往王舍城送去聘礼。

  到了王舍城护弥的家,刚巧护弥全家老少都在紧张地忙着张灯结彩,摆设香花香案,备办许多斋筵,情形看起来有些混乱,像是要招待某一位贵宾来临似的。
  须达有些看不明白,“难道他们要邀请国王或者太子、大臣们来为婚姻举行盛大宴会吗?”
  但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对,于是就问护弥:“您今天晚上亲自动手,经理事务,摆设碗筷桌椅等,是为了请国王,还是为了请太子,或者大臣?”
  “不。”
  “难道要开一个盛大的婚姻宴会?”
  “不。”
  “那么要做什么呢?这么隆重!”
  “我们是要迎请佛陀和比丘僧众的到来。”
  须达刚一听到佛陀和僧众的名号,激动紧张得浑身千万个毛孔都收缩起来,一颗心也提到嗓子眼上。
  大约善根成熟的缘故,当时须达就若有所得,心情非常喜悦和宽和,他于是问:“怎么叫做佛?佛有什么意义?”
  护弥回答道:“你没有听说过吗?净饭王的儿子,名叫悉达多的,他一生下来,就能站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身为黄金色,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应当登金轮王位,统一印度,但后来他见到人为生、老、病、死等等痛苦所缠绕,为求得解脱,于是出家修道,六年苦行之后,成就了一切种智,断除烦恼,悟道成佛。他用大神通降伏魔众,号称能仁;福慧具足,妙德庄严,三界导师,光明普照,因此称作佛。”
  “那什么叫僧呢?”
  “佛陀成道之后,发愿为大众宣讲妙法,至波罗奈鹿野苑中为憍陈如等五人讲述四种真谛,使他们断除烦恼,解脱束缚,他们便因此而成为了沙门。他们神通自在,能为众生祈祷求福,所以叫做僧。”
  须达听说有这样好的事情,心里欢喜得差点要跳起来。他为佛的神奇所感动,恨不得立即就能见到有如此神通智慧的佛。
  “那现在佛住在什么地方?”
  “佛住在竹林精舍,你不必着急,他明天就要到我这里来,为我们说法,到时你就能见到他了。”
  须达见佛心切,已经等不到天亮了。
  于是,他黑夜爬起来赶往竹林精舍,夜深人静,到处找不到入门的路径,正在犹豫的当头,只见一道白光,直照须达长者的身上,这是佛施用的神力所致。
  须达循着这道神光,便勇敢地走到佛陀面前。
  佛陀知道须达要来,已经站在门口等待他。
  须达远远地看见佛像一座金山,相貌端正,神态威严,俨然日光照耀一般。
  俗话说,闻名不如见面,这一见使得须达心悦诚服地对佛陀起了五体投地的信仰。
  佛当时为须达宣讲四谛微妙的道理,讲述人间苦、空、无常的现象,须达听了佛陀的说法开示,当下证得须陀洹果,感到法喜充满,非常兴奋。
  于是,须达当即恳请佛陀前往舍卫国宣讲佛法,普度众生。佛为他的诚心所打动,因此接受了他的请求。
  须达得到佛的许诺之后,连夜赶回舍卫国。千方百计地要寻找一个理想的地方,建立一个伟大庄严的清净讲堂,供佛弘化大法。
  须达是和舍利弗同时回到舍卫国的。
  舍卫国信奉的是婆罗门教,佛教在这里还没有开始传播,因此阻力特别大。因为舍利弗是婆罗门种姓,聪明智慧,名闻天下,在舍卫国比较容易站住脚,因此佛陀派舍利弗做前驱。
  舍利弗到舍卫国之后,就和须达长者一道相度地形,找一个平整宽敞的地方建造传法的精舍。
  几乎跑遍整个国家,就是找不到一块中意的地方。
  只有一个地方符合要求,那就是祇陀太子的花园。
  这座花园土地平正,树木葱郁茂盛,地点既不远也不近,乞食和静修,两不相误,是一个十分理想的讲道场所。
  于是须达赶到祇陀太子住处,开门见山地对太子说:“我为了要给如来佛建立精舍,太子您这个花园非常好,我现在想把它买下来。”
  祇陀太子知道须达是大富豪,因此半开玩笑地对须达说:“我不需要钱,这个园子树木茂盛,我正好在这里游戏玩乐,逍遥林中,舒散心志。”

  须达再三再四殷勤恳求,但是祇陀太子总不愿将它出卖。最后实在被须达缠得烦了,心想开一个天价叫他知难而退罢。
  于是,对须达说:“你若能用黄金把这个园子的每一寸土地统统铺满,我就把园子卖给你。”
  须达听了这话,二话不说,马上赶回家去,将金砖从仓库里一车一车运过来。
  看看铺满整个花园,八十顷地中只剩下一小块地方没有铺到。
  须达正准备再回家搬运黄金,将这一小块地铺上。
  祇陀太子一看,大吃一惊,便马上对须达说:“我刚才只是一句玩笑话,当不得真的。”
  须达一听,便火冒三丈,正言厉色对太子说:“作为太子,你不能说话不算数。你如果说了话不算数,这就等于欺诈,将来怎么好继承王位,怎么能爱抚人民呢!现在我把金砖铺满花园,这个花园当然便是我的了。”
  祇陀太子想道,“佛有这么大的力量,能使这个须达轻视财宝达到如此程度,真是不可思议。”
  于是他对须达说:“你不必再回去搬运黄金,这个花园就属你了,但这个园子里的树木是属于我的,我们就用这些树木建立精舍,共同供奉佛陀,请他说法吧。”
  须达欢喜地答应了。因此,他们就共同建造这座精舍,取名为祇树给孤独园。
  祇树给孤独园建造之前,有六师外道横加阻挠,都被舍利弗用智慧及神通降伏,因此佛的威力渐次深入人心,这为佛陀的到来准备了人民信仰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祇树给孤独园是一个讲经的重要道场,许多经典都在这座精舍宣讲,如著名的《金刚经》、《胜鬘经》、《佛说阿弥陀经》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中有很多部分也是在这里讲说的。
  在这个地方宣讲的佛法已为后来大乘和小乘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如《金刚经》是大乘特别是到中国来后为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长阿含经》等则是小乘最重要的经典。
  虽然大、小乘歧见日深,但在早期佛陀的思想里却是如此融洽地联结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佛法广大一个具体的见证。
  以上这些佛国道场,释迦牟尼佛一生经常来往居住,依止弘法,普度众生。还有<敏感詞>一些地方如印度的大小城镇乡村也曾留下佛化度众生的足迹。
  但佛的一生有四个地方足以值得纪念,那就是:诞生地迦毗罗卫,得道处摩揭陀国,说法波罗奈,涅槃拘尸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