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重因果释十二因缘
如果是三世两重因果,怎么讲呢?一般我们说三世两重因果,第一重因果:过去的因(无明、行)和现在的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第二重因果:现在的因(爱、取、有)和未来的果(生、老死)。两重因果加上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统称 “三世两重因果”。三世是指:能引支(无明、行)是一世;所引支(识、名色、六入、触、受)和能生支(爱、取、有)是一世;所生支(生、老死)是一世。这就是三世两重因果(见“表二”所示)。
(表二)
能引支,就是能牵引你去哪里投生的是能引支。所引支,就是你投胎到哪里。能生支是什么呢?能生的是爱、取、有。所生支呢?生和老死。
十二因缘的三杂染:惑、业、苦。
龙树菩萨专门有一个颂子,什么呢?“初八九烦恼,二及十是业。余七皆是苦,此有轮数转”,轮回就是这样。“苦杂染”,又叫“生杂染”。什么是轮回呢?有漏取蕴的结生相续。“有漏”,就是有烦恼。“取蕴”,“取”一种说法就是我们的贪爱、取着;“蕴”,是我们的五蕴。“结生相续”是什么呢?一辈子一辈子的来了又走、再来再走,这个称为是轮回。“有漏取蕴结生相续”,简单点也可以讲“有漏的取蕴”本身就是轮回,就是你有烦恼的身心就是轮回,这个定义也是可以的。或者是你的有漏的取蕴、你的有烦恼的带着烦恼的身心,一辈子一辈子上上下下来来回回的这个就是轮回。那么,这里讲的也是:你这一辈子的业因果结束以后,下一辈子的业因果继续出现;这一辈子的异熟阿赖耶识结束以后,下一辈子的阿赖耶识又继续生起。
这里面的能引、所引当中,两种或者三种说法都有。下面稍微提下——关键在“识”。
识,有时候分成两个半支,即:因位的识和果位的识。如果把识分成因位识、果位识,就可以这么说了:能引支当中有两支半(无明、行、因位识),所引支当中有四支半(果位识、名色、六入、触、受)。识可以分因位识(上一辈子的识,放在因位识当中)和果位识(投胎的识算在果位识当中)。如果把识分成两个——因位识和果位识的话,能引支当中是因位识,所引支当中是果位识,这就变成:能引支当中有两支半,所引支当中有四支半(见“表三”所示)。
(表三)
还有第三种分法:直接把识放在能引支当中,但是它不算业。意思是什么呢?这个识,就是因位识。果位识呢?果位识可以放在名色当中,因为名色里面有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现在我们写出来的是按照《成唯识论》的说法,把识分成因位识和果位识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说法,直接把识放在前面是安慧的说法。
功大欺法
那么,这就是它的轮回。前面“异熟既尽”,前面一辈子结束以后不是不存在了?前面的一辈子过去以后,下面的一辈子又继续出现后异熟,复生余异熟,下面一辈子的阿赖耶识再生起。前一辈子的阿赖耶识和后一辈子的阿赖耶识是有差别的,这点大家也要记住,至少我认为上次我学到这里的时候眼前一亮,所以不同的学派的讨论确实有点好处,它可以提醒你以前没有想到的东西。这个真的是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情况,而且可以说以前的那种泛泛式的思路肯定是错的。要扛住,扛不住就投降。但是在辩论场上,你不能投降,要死扛,别人一说你马上投降那就太丢人了,你丢人的不是你自己,是连带你的学院一起丢人。我的老师也说,如果在辩论场上输一场,一个礼拜吃不下饭。特别是大型场合当中,如果输一场,整个学院都没声音了。辩论场上,即使错,你也要想尽办法给他死扛扛住,但私下说:其实他们讲得有道理。我有个老师就是这样,讲课的时候,他是完全严格按照他的书上来讲,私下讲的话:某某大师讲得更有道理。为什么呢?其实如果你不死扛的话,对你的学习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你能够抗住的话,也表现出你的本领,表现你的功夫高嘛。即使他说得对,他本来可以赢你,但是如果你的功夫比他高,你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强,你还可以破他,还可以赢下去。前两天我们不是讲吗?中国传统武术里面说,刀能破枪的,但问题是你才练了两天刀,我已经练了两年枪,谁破谁呢?肯定是我破你嘛。道理上来说虽然是刀破枪,但是我的功夫用得比你深,那就是我破你了——功大欺法。
接下去就是“三性三无性”了,这是一个庞大的题目。《确显三自性颂》,在汉地以前,这部论没有翻译过来,最近翻译过来了,前一段时间我在我的微信上也推送过这部论的三个版本。这部论,叫《确显三自性颂》,或者就叫《三自性论》,是大乘唯识派的典籍,是世亲菩萨造的,是专门讲三自性的,三自性是无著、世亲学系的总枢纽,这也说明三自性很重要,否则不会专门提出来讲。《唯识三十颂》当中,用五颂(占了整个篇幅的六分之一)来讲三自性,篇幅不小。在唯识当中是“三性三无性”一起讲的。三性,就是依他起性,也叫依他起自性,也叫依他起相;杂染的部分叫遍计所执性;清净的部分叫圆成实性或者圆成实相。三自性的说法有很多种,我们不要说乱,我告诉大家最简单的一种说法:你把依他起性先看清楚,把依他起性作为核心,然后在依他起上分染和净:染分依他,就是遍计所执性;净分依他,就是圆成实性。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分法,直接按照这种分法去看就可以了,别太复杂。依他起上分两个,这种说法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是我们这些师兄弟们常用的一种说法。有很多说法,其实并不是一个定义,只是一种描述,真正把它当定义就整理不出来了。这是最清楚的一种分法:染分依他,就是遍计所执行;净分依他,就是圆成实性。
今天先到这里,明天继续讲“三性三无性”。
二谛与三性
最后一天,内容有点密集。
如果说昨天、前天重要的是成立唯识,那么现在就要成立三自性。唯识的教法的核心当中,一个是唯识无境,这个是重要的;一个是三性三无性,这个也是重要的;再就是能取所取异体空——二取空。这三个都是唯识谈空。
其实,还有其他的部分也比较重要,种子和种姓、了不了义和二谛,都是唯识当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而这些基本上都可以从三自性上展开。所以,三自性可以说是唯识当中比较核心的部分。我一般都会赞成唯识用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来说可能更好,就是唯识的主要的观点都应该围绕着三自性来展开,这也是有根据的。谈唯识基本上都会谈到三自性,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那天我们讲过唯识有随教行的唯识和随理行的唯识、有真相派唯识和假相派唯识,有这样分的。早期的随教行的唯识是承认八识的,晚期的随理行的唯识是只承认六识的,但是他肯定要承认三自性。义净法师(又称义净三藏,比玄奘法师稍微晚一点)在《南海寄归内法转》和《金刚经》最末一颂的解释——《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当中专门提到,在印度,中观和唯识各自主要坚守的是什么呢?中观主要讲的是:俗有真无或真有俗无,寔二谛为先,它是讲二谛的。唯识主要讲的是:俗无真有,唯识是讲三性,以三性为核心。对于这点义净法师在两个地方都这么讲。
“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南海寄归内法传》
“瑜伽则真有俗无,以三性为本;中观乃真无俗有,寔二谛为先。”《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
现在本论也举出不小的篇幅来讲三自性。世亲菩萨另外专门有一部三自性的论典叫《确显三自性颂》,金克木先生也翻译了此颂叫《三自性论》,也有一位姓刘的居士刘孝兰也把它从藏文当中直接翻译过来了。《确显三自性颂》,前段时间我们慈慧文化的微信平台推送过三次,说明三自性在唯识当中是很核心的部分,包括《摄大乘论》也专门讲到这点。三自性的核心是:依他起性,也可以称依他起相、依他起自性。这三个意思都是一样,具体使用看习惯、看翻译。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也可以叫遍计所执相、遍计所执自性都可以),圆成实性(圆成实相,圆成实自性,圆满成就真实),三自性,就是今天讲课的核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