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性分别
及余触等俱。每个字都解释的话,这个“余”就是其他。“触等”中的“等”,少则包括后面的四个:作 意、受、想、思。多则包括一大批。也就是说:这些心所是可以和第七识一起的。“一起”,并不是说“ 同时”,不是说它同时都具备,是它可以和这十四个当中的具备,“同时具备”的应该就是五遍行,五遍行肯定是同时具备的。“慧”是不是也应该同时具备呢?但是,比如说属十八个里面,有些是不能同时具备的,就是它不应该和这十八个心所是同时具备,但是它会和它们在一起。好,下面讲三性分别。
三性分别现在应该记住了。三性,是善性、恶性和无记性。那么,第七识不能是善恶性的,为什么?因为 第七识其实充当了一个相当于桥梁的作用,前六识也是要以它为依的,那么如果它是桥梁的作用且它是有善恶的话,那出问题了。前六识当中都有善恶的恶的,所以第七识应该是无记的,不能是善恶的恶的。那么,无记当中,因为第七识永远是执第八识为我的这个错误的认识,所以第七识是有覆无记的。第七识是永 远带着烦恼的,所以它叫“有覆无记”。三性,就是:善、恶、无记。
三界分别,在阿赖耶识里面它没有按照三界分别,为什么?不用讲,因为阿赖耶识它是异熟识,它在什么地方,肯定就在什么地方了。所以 阿赖耶识,你异熟在什么地方,异熟在天上肯定就在天上,你异熟在人间那就是人间的阿赖耶识了。那么 ,第七识随所生所系。三界分别,什么意思呢?它生在哪里,第七识就在哪里。三界是哪三界?欲界、色 界、无色界。欲界,我们的地狱、恶鬼、畜生、人都在欲界。天,有六欲天是在欲界。接下去,有色界和 无色界。色界,修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是生在色界。无色界修无色界的定是生在无色界。第七识,是你在哪一界、你在那一道、你在哪里,第七识就在哪里。本来大家会觉得这句话也是有点 废话,但这里面一点都不废话,这里面其实是蛮重要的。
它可以展开,不展开的话简单讲一点就是:为什 么在这里专门要提到它的“所生所系”呢?好像有点废话。你当然你在哪里就在哪里了。其实不那么简单,比 如说第六识,我们的第六识不一定是随所生所系,为什么呢?比如说我在人道,但是我证得了初禅天,他生在哪里?生在人道,生在欲界。但是,他的心呢?已经是初禅的心了,这个就不一定是随所生所系了, 但是,第七识是随所生所系,为什么呢?第七识是永远执第八识的,第八识在哪里,它在哪里,它跟着第八识走的。所以,第七识是随所生所系。随着第八识生在哪一道、生在哪一界,第七识就属于哪一界、哪 一道所系,是这个意思。否则它不需要单独提出来,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六识不一定是随所生所系。
释“阿罗汉灭定”
最后一个,伏断分位。分位是什么呢?就是阶段、部分和位次。简单来说就是阶段,这个未必说翻译得最好,有时候有点翻译不出来,分位这个词是最好的,简单来说就是阶段。伏断分位,前面讲“伏断位次”。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如果紧扣原文的话,这个就不是伏断分位了,原文当中,根本就没有分位的关系。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它要解说的话,还有分位的问题。首先,按照原文我们一起来讲: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如果往前面看的话,这个很明显,就是这一段都想讲:阿赖耶识在什么时候没有?第七识在什么时候没有?其实就本文来说,没有讲“伏断位次”,只有更展开讲,才会有“伏断位次”。在阿罗汉位没有末那识。为什么没有末那识呢?末那识是我执,阿罗汉位的时候,所有的俱生我执已经被断完了,就没有末那识,所以阿罗汉位是没有末那识的,也可以说阿罗汉位舍。先粗浅的讲一下,后面还有补充。阿罗汉位没有第七识,灭定没有第七识,灭定是什么呢?又称灭受想定、灭尽定,“灭诸六识心、心数(就是心所,早期的翻译叫心数,后期的翻译叫心所)法,及第七(第七识)一分。令不恒行心、心所灭(前六识),及染第七恒行心聚皆悉灭尽”。“不恒行心、心所”中,“恒”是永远。“不恒行心、心所”就是前六识及其心所。“恒行的心”是第七识和第八识。“不恒行的心、心所”是前六识及其心所,叫“令不恒行的心灭”,也是“令不恒行的心所灭”。和“不恒行的心”相应的这个心所,在灭尽定当中也不生了。所以这句话叫“令不恒行心、心所灭”。“灭”,就是不生起。这个“灭”是不是无余灭呢?不是,拿唯识来说是不现行,就是相当于你没有现金,但是你还是有存款的。在入灭尽定的时候,并不是说你其他的烦恼、第六识都没有了,但这个时候你的前六识都不现行、不直接表现,就是相当于这些现金不在手上。“及染第七恒行心聚皆悉灭尽”,这个可能是后期的人的文字。“灭诸六识心、心数法,及第七一分。令不恒行心、心所灭”,“恒行的心“有两个,就是阿赖耶识和末那识,这里的“一分”是指把末那识也灭掉,那么末那识所相应的心所也灭掉,也不生起,叫 “恒行的一分心、心所灭”。唯识就是这样,它有时只讲“一分”,“一分”两个字还要解释的,“不恒行”就是六识和它的相应心所。“恒行”有两个(阿赖耶识和末那识),这个地方是一部分:末那识的这一部分。
灭尽定。灭尽定当中是没有末那识的,这个是唯识的说法。灭尽定又称为是灭受想定,它是圣者的定,凡夫是不可能有这个定的,一定是证得圣位的,而且在唯识里面讲,证得哪个圣位呢?一定要证得三果以上的圣位。初果(须陀洹果)、二果(斯陀含果)、三果(阿那含果)、四果(阿罗汉果),他是证得三果以上才会得到的。这个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证得定的话,一定是超越证的,或者一定是三果以上的,他一定要断完欲界的烦恼的。他现在有一个灭尽定,所以他一定是证得欲界的烦恼全部断完的,所以他一定是三果以上的圣者。三果以上的圣者才有灭尽定。那么灭尽定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就是行者来构画一个形相,然后入这个定,入这个定的时候,他的第七识我执是不现行的,他是缘真如的一个影像入定的,他不是直接缘真如,缘真如就是后面的出世定了,应该说它不是出世定,为什么呢?它是圣者才能有的一个定,外道是不能有的,而且二果以下也是不能有的。但是,它又不是出世定。第二个灭尽定大家能够理解了吧。下面讲第三个出世间定。
释“出世道无有”
出世道无有。灭尽定完全是一个内道定,外道是不可以有的。灭尽定不仅不是一个外道定,而且是一个圣者定,圣者才有的定。灭尽定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它是没有我执的,那么,他出定以后呢?出定以后,假如他不是四果(阿罗汉果)的话,还会现行的。也就是说,假如他是三果(阿那含果)的圣者,他在入灭尽定的时候,第七识不现行,就是第七识不直接表现。但是,他在出定的时候,第七识还是有现行的。
唯识中的“现行”这个词了解吗?“现行”这个词在中国也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近三五十年——“现行反*gm”,就是你直接表现为你反?d反?shehui反人类什么的。还有一种是“历史反*gm”,你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你肚子里面有或者你爹妈他们有。
“现行”,就是你现在就表现出来。由此可见,佛教的传播还是蛮广的。
第三个,出世道。出世道有很多说法,我们来讲我们讲的说法,更精确的说法,有一种说法说是:证得初果以后,都可以叫做出世道。这个有点宽泛,不能说不可以。真正的出世道是什么?世间和出世间,世间就是杂染的。那么,单单出世间够不够呢?还不够。这个出世道是指直接断烦恼的那一类。直接断烦恼的,我们前几年香港出过一个系列片,当时出来以后说是香港很久没有出过这样的片子了,叫《无间道》。出世道就是无间道和解脱道。但是影片的《无间道》是无间地狱的意思。那么前面讲的“等无间灭”的“无间”是没有间断的意思。现在的这个无间道和解脱道的这个“无间”,其实也是没有间断的意思,其实它是特别的无间道和解脱道,是特别的一个道。
我们一般讲五道,但这里讲二道:无间道和解脱道,它是特别的道。那么,有时候也会讲四道: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殊胜、继续进步的道)。现在我们只讲无间道和解脱道。但这里面的加行道和我们前面所讲的五道当中的加行道是不一样的。也有一种说法。说初地的胜进道就是二地的加行道。这个不多讲了,法相都学或者你们都学地道的话,就会知道。
地道是指的什么呢?十地和五道。我们专门有一类的书,叫做《地道建立》。无间道、解脱道是什么呢?实际上是在入圣根本定的时候。所以,这里的出世道是指入圣根本定。首先,单单讲根本定多指四禅,圣根本定就不一样了。圣根本无分别定,它的对象是什么?空性,或者说真如。圣根本定或者圣根本无分别定,圣根本无分别定所缘的对象就是真如,在这个圣根本定的定中,他只观察到真如,这个唯独是圣者的境界,证得初果初地以后才会有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上,没有我执,我执不现行。这个时候,它是断了所有的分别我执的。而且在这个时候,他唯独缘空性,他真正地认识到了胜意的,认识到了真理的。在他认识到真理的时候,我执是肯定不现行的,所以这里的出世道是指入圣根本无分别定的时候。那么,入圣者无分别定它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呢?他会不断不断地进步。佛我就不讲了,佛肯定是没有我执的,这个也可以放在阿罗汉里面。那么,在初地也好,在初果以上,他在入圣者无分别定的时候,他可以断烦恼。那么,断烦恼就是叫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那么,不讲四个讲最简单的两个就是:无间道和解脱道。无间道是什么?断烦恼。无间,在断烦恼,在切下去。解脱道呢?是烦恼已经断完了。这就是无间道和解脱道。无间,就是现在这一刹那,这一刹那的这个“念”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呢?断烦恼。无间,一点都没有其他可以间隔的,它只在断烦恼。解脱呢?烦恼已经断完。那么,有一个比喻是什么呢?在把一个坏人从房间里面推出去,这是无间道。把门一锁,这是解脱道,这个坏人再也不进来了。但是,无间道、解脱道,不是在当时说的,是后面说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圣者无分别定的时候,圣根本无分别定“能缘所缘平等平等”。你不能有:这个是它的能断,这个是它的所断。如果它有能断所断的话,它肯定不是缘真如,肯定见不到空性,它一定是缘什么东西的存在。(这个有点麻烦了,我现在说的有点接近中观了)这个不多说了,中观的不讲,还是从唯识的角度讲,它叫:“能缘所缘平等平等”,这个时候不起能缘所缘的分别。
范古老以前在讲到这个的时候,是怎么解释的呢?当时我们都很晕,什么叫“能缘所缘平等平等”?那么,范古老(就是范古农老先生。所以我们经常把我们的师父拉出来或师父的师父拉出来表示:我还是学过一点东西的)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两面镜子对面放,到底哪个是能造?哪个是所造?范古老说:这个就比喻在初地或者在入圣者无分别定的时候“能缘所缘平等平等”,这个例子我觉得一般,不算很好,但是粗浅理解一下,也算行。两个镜子对面放,到底哪个是能照?哪个是所照?这个是范古老举的例子。
那么,这个就是“出世道无有”,“无有”是指什么呢?出世间道就是在圣无分别定的时候。圣者无分别定唯独缘空性,唯独缘真如,在唯识来说,它唯独缘真如,或者说它唯独缘唯识的空性。那么,这个时候它是不会有我执现行的,是没有我执的,那么也就不会有第七末那识的现行。其实,护法一系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要加字。出世道,就是阿罗汉位的时候,灭定的时候、出世道的时候,都没有第七识现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