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六妙门讲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6:5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妙境长老

六妙门讲记


壹、略示坐禅(止观)方法
观音禅寺住持了义法师慈悲﹗
        大家发心在这里学禅,这件事非常吉祥﹗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的身口意处于动乱的情况,一般人当然没有特别的感觉。我们相信佛法的人,阅读经律论以后才知道,这是凡夫境界、是不理想的,所以佛教徒愿意改善它。如何改善呢?从受戒开始。以戒为基础,而后学习禅。禅即止观,止观即定慧;所以也就是学习戒定慧了。
        持戒就是改善我们的行为,止恶扬善。行为由思想发动,所以要从这一念心开始改善我们的行为。概而言之,思想问题有二:一是动乱的过失,一是愚痴(有所得)的过失。动乱的过失,必须以定(止)的方法来改善;愚痴的过失,要以慧(观)的方法来对治。成功以后,就是圣人而非凡夫了。
        我们在这里一起学习六妙门,这六个方法其名为「数、随、止、观、还、净」,用这六个方法来改善我们的思想--心。
修止者,即是令原来动乱的一念心,在所缘境上明静而住。如何能明静而住?方法有二:
        首先,必须选好一个所缘境,将此所缘境,明明白白、一点也不模糊的显现于心。举例来说,若以莲华作所缘境,先将此莲花形相、颜色观察清楚,然后闭上眼睛,将莲花的形色显现于心,将心安住于莲花上不动。还有种种所缘境,此不多说。
        第二,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忆念所缘境。如此,心即能相续不断的明静而住而不散乱。譬如:一想念母亲,母亲的影像随即显现于心;若一直忆念,则母亲的身形、面貌就不断显现。此与内心相续安住在所缘境之道理相同。若不持续忆念,即失所缘境,就是在打妄想了。
所以,欢喜静坐之人,若感觉心老是乱跑、无法安住,原因正是未忆念所缘境之故。我们通常说「要诀」,不断的忆念所缘境就是静坐修止的要诀。如此心则不乱,妄想即止,能一直明静地安住在所缘境上。
        坐禅实际上有二件事:一是宴坐,二是经行。二者缺一不可。
经行的速度可以慢、也可以快;南传佛教多采取慢步经行的方式,而中国传统禅堂多习惯于由慢而快的经行。无论何者,都是要摄心,不要东张西望,不要看任何人。虽然在经行走路,仍旧注意自己这一念心,叫它不乱。
        第二个方法,若是采取慢步方式,注意脚的起落。走路有三个步骤──起、进、落,将心专注于此而不乱;这个方法还能治疗身体的病痛。经行的时间至少十五分钟;若有需要,一个钟头都可以。
我们佛教徒想要在佛法上有成就,一定要学习坐禅。现在是最适合我们学习的一个时代,因为关于坐禅方面的书很多;若是五十年前,参考书不够,学习恐怕就有困难了。
贰、释六妙门
一、解题
        「六妙门」者,即是数、随、止、观、还、净等「六」,这六个方法称之为「妙门」。「妙」者,好也。什么是最好的?涅盘是最好的﹗世间上的事情,都是令人苦恼的,只有涅盘能令人安乐,所以涅盘称为「妙」。学习这六个方法,依之修行就可以得涅盘。譬如大宝楼阁富丽庄严、高耸入云,但要觅得其门,始可从门晋升其内。这六个方法是入涅盘的门,故名「妙门」。以上略释六妙门的题目。

二、正释
        前云思想的过失有二:第一、内心动乱、不寂静。第二、没有智慧、不能见真理。不能见真理,所以心动乱;动乱是烦恼活动的相貌。若能成就戒定慧,与真理相应,则能消除烦恼,那就是涅盘了。「数、随、止、观、还、净」这六个方法,前三属止,后三则有止、有观。释尊教导我们的方法,就像医生开的药方,能对治我们身口意的过失。有如是过失,即以如是方法对治;若能消除过失,修学圣道就成功了。


(一)数
1、四种息
        「数」、「随」二法,乃以息为所缘境。「息」,就是我们的出入息。这口气呼出去又吸进来,吸进来又呼出去,就叫做「息」。
息有四种:出息、内出息、入息、内入息。呼出去时,是由脐至鼻,引内风令出身外,叫做「出息」。出息是气自然的向外呼出,不是你有意识地推动。一口气呼完之后,它不会立刻又吸进来;在呼与吸之间,有一个不出也不入的阶段,名之为「内出息」。「内出息」的时间很短,然后就开始「入息」,即引外风令入身内,令气由鼻至脐向内吸入。入了一段时间就停止,此后有一个不入也不出的阶段,叫做「内入息」,时间也是很短。
        不静坐的人顶多觉知「出息」、「入息」,不感觉有其它二息。但是,若长期静坐,就知道息有此四种不同,而且「内入息」、「内出息」会逐渐变长。老年人「内出息」较长,余三短;而幼童则是「内入息」较长,余三短。依中医的说法:老年人肾虚,「内入息」入到肾时肾不受,故内入息短;小孩的肾强,故内入息长。此约一般不坐禅的人作如是说;若是用功修行之人,则不一定如此。年纪虽老,有时反而逐渐进步,不止是「内入息」,余三息都会变得很长。

2、数息的方法
        「数」的方法,以息为所缘境,并计出入息之数。数息时可随各人欢喜,愿意数「出息」、「内出息」、「入息」、「内入息」皆可。如果出息、入息都计数,虽然也可以,但因为时间短,你将一直忙于计数。如果只数其中一个,例如只计「出息」,而不计其余三息,前后二数中间就有多少闲暇,不会太忙。如是从一到十,又回头从一到十,周而复始的数。
        数的方法,还可以稍作变化。先连续数一、二、三(心里默念,而不出声),然后静下来注意三次的入出息(息的三次出入);接着数四、五、六,再注意三次入出息;然后再数七、八、九、十,再注意四次的入出息。如此有何好处?因为出入息时不计数,内心就有那么长的时间寂静住。另外一个数法:只数一,不数二、三;又数四,不数五、六;再数七,不数八、九、十。这样中间闲暇的时间更多了。
        「数」这个方法,可以由欲界定、未到地定,至第三禅为止。三禅以前,都有息的出入,四禅就没有出入息了。到达未到地定时,息就开始变慢;初禅、二禅、三禅,息更是慢。息由脐出,很久很久才能到鼻;息由鼻入,很久很久才能到脐。

3、适合用功的时间
         用功修行,有二个时间比较顺:
         其一是精神旺盛时。计数时,精神好与疲倦时的情形不同。精神旺盛时,能很自在的数一、二、三,乃至十,也可以继续从十一、十二、十三,乃至几千、几万,计得很久心也不乱。若疲倦时就不行了;数一会儿,就不能计了,而有一大堆的妄想。一般而言,饭后过一段时间,是精神旺盛之时;此时食物由胃至十二指肠,将营养分布到全身细胞,身、心都比较有力量。所以愿意止就止,愿意观就观,有这个好处。
        其二是休息之后。佛法说我们的心有「等流性」;例如,发生了令你不满意的事时,愤怒心来了就骂人,而事情过后,愤怒心本来应该停止,但是却不能自主,非得继续愤怒一段时间不可,此即「等流性」之故。又如睡觉时没人打扰也没有做梦,能舒服的休息几小时。睡觉而无梦,心里是「寂静」的,但是没有「明」;有寂静而没有明,只是静的「等流性」。然而假藉此静的「等流性」去静坐,就容易「寂静住」。如果先同别人打电话聊天而后静坐,之前的谈话内容还要在内心重复一遍,那么心就不容易寂静住了;此亦是「等流性」。所以用功修行的人,若能利用这个寂静「等流性」去用功,将有好消息。
        久远以来,我们的内心活动已经习惯无拘无束、放任自由。现在突然要违背原来的习惯,控制它不要动,是比较困难的。但对初学静坐之人而言,「数」的方法是很有力量的,能排除一切杂念,令我们妄想浮动的心,寂静而住。所以,初学者应该善加利用精神旺盛及等流性这二个时间,用功修行。


(二)随
        「随」的方法如何学习呢?一开始时,先默念:「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这四句话。之后不计数目,只是摄心注意息的出入,观息由脐至鼻、由鼻至脐,心念随逐息的一出、一入不相舍离,故名为「随」。
         「随」的定力高于「数」。因为「数」的方法有数目之连贯性,心随之相续,不难明静而住。但若内心寂静住的力量不够,用「随」的方法很快有妄想出现,无法相续明静而住。所以,若能与「随」相应,多半表示已经有一点定力了。此时息不仅能到达脐,更能到达脚趾头,感觉全身都有出入息。若是久修之人,还会感觉身体有冷热之差别——出息时全身暖、入息时全身凉。不知此者误以为自己有病,其实这不是病,反而是好现象。
        有些人初用「数」的方法时,会因为紧张而气喘,感觉辛苦。若是这样,你可以不要数,转而注意腹部的起落——腹部膨胀时就是入息(吸),降落时就是出息(呼)。这与前面数出入息的方法不一样——数出入息时,息是由鼻至脐、由脐至鼻,一来一去的动相;而现在以「随」的方法,只是注意腹部的起落,心安住于此而不动。注意腹部的起落而不计数,即是「随息」。
        另外,数息时息于鼻端出入;长时注意鼻端,若特别精进长时静坐,头将会胀痛。若将所缘境下降至腹部,头部将会感觉轻松舒服。所以,不妨将数息由数鼻端之出入息,转为数腹部之起落;在腹部的起落上计数,可以避免长时将注意力集中于鼻端所引起的过失。但若经行时长,亦可能取得平衡而无过失。
        于腹部起落上计数,可以避免于出入息上计数引起紧张而气喘之失。若于腹部起落上计数,导致明静而住之力上进,则可以停止计数,只注意起落即可。


(三)止
1、系缘守境止
        「止」,梵语「奢摩他」。依天台智者大师所说,有三类不同,我们现在说其中两种,第一是系缘守境止。
        「系缘守境止」者,就是将心停止在某一所缘境上而不动。止的所缘境很多;如果没有昏沈,应该注意身体的下半部——肚脐、丹田、脚板(涌泉穴),或脚指头(大姆指)都可以。若为破除昏沈,才注意身体的上半部,譬如头顶。一开始时,不妨以手按在头顶处,心注意其上,然后再把手放下,如此即可破除轻微的昏沈。也可以注意发际——额头上发与无发之间,或注意后脑,都可以破除昏沈。女众修止还可以止在两乳之间;心缘于此,若是成功则生理会发生变化而没有月事。

2、制心止
        第二是「制心止」。此法既不以「息」为所缘境,也不以「色」为所缘境,而是以「心」为所缘境。「明了性的心」既非青、黄、赤、白,亦非地、水、火、风,但有其特胜之作用。孔夫子是有智慧的,他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可见他知道物质的身体以外,尚有一个明了性的心。
        能缘者是心,所缘者也是心,以心缘心;如果没有修过「数」、「随」,很难明白此事。所以最好是以「数」、「随」修行一段时期之后,对于何谓「明了性的心」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再用「制心止」的方法是比较适当的。此法有其微妙的作用——譬如,以「数」、「随」的方法用功时,忽然间贪心来了、瞋心来了,想要除掉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制心止的方法若能相应,会发现所有的杂念一下子都没有了。
        「止」的目的,是停止所有杂念,心系所缘明静而住。如果修得相应,虽尚无轻安乐,但感觉舒服,犹如上瘾似的,坐了一柱香,还想再坐一柱香。「止」的方法,可以得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
        得到欲界定或未到地定的人,有时会有灵感(不是神通)。例如早上静坐时,能预知今晚会下雨,或明天将发生何事;但时灵时不灵。若达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可以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成功之后是真实有神通而非做假。
神通有修得与报得之别:报得的小神通,有某些特殊异能,超过一般人的境界,但是靠不住。修得的神通,境界就不得了﹗一入定能见到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之前或之后的事情。但若是智慧不足,于因果道理认识不清,也可能有相当大的错误。
        有欲之人问题很多、苦恼亦多。得到色界、无色界定者已能离欲,有高深禅定、神通,但仍是生死凡夫而非圣人。色、无色界天人的福德大、寿命长,然一旦寿尽,定力随之消失,可能就从色界、无色界天来到欲界,乃至随过去生的罪业坠三恶道。
        修「止」成功,确实有很多殊胜境界,是了不起的!但是得定之人若不修观就不能见真理、也不能断烦恼,仍是邪知邪见的;而定力一旦失坏,仍不免流转生死。所以佛菩萨的大智慧光明告诉我们,除了修「止」还要修「观」才能令你断烦恼、见真理而转凡成圣,永久地解脱生死大苦。


(四)观
        「观」,梵音「毗钵舍那」,观察思惟义。这与一般妄想不同;妄想不是贪、就是瞋,或者东想西想(非善非恶)。而「观」一定要根据佛的法语思惟观察,是智慧境界而非虚妄分别。
        怎么修观呢?静坐时,可以先修「止」;如果修得合适,很长的时间内能一念不生、明静而住,则可以先止几个小时之后再修「观」。「观」十五分钟、半个钟头或一个钟头,之后再继续修「止」。「止」而后「观」、「观」而后「止」,持续不断这样地修习,可能某一天早上盘腿而坐,一下子一念相应得无生法忍,就是圣人了。当然,这不是轻描淡写可以成就的,非得要拿出全副精神、长时努力静坐不可!

1、依《金刚经》修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教导我们修二种观:
一、假观。如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二、空观。有二种:
        (一)我空。如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二)法空。如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有四种空观,即大乘的四念处观。
         (一)身念处观。如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身如是,众生身亦如是,都是自性空的。
        (二)受念处观。如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义应加以解释。「住」,执着之意;凡夫执着内六处、外六处及六识为实有,如是内六处、六识与外六处接触之时,触缘受故,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于苦生瞋、于乐生爱、于不苦不乐生愚痴心,故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若是佛教徒通达十八界皆是缘起,如梦幻泡影、毕竟空寂,而三受及贪瞋痴等亦无生无灭,而有无所得慧现行,故云「应如是生清净心」。
        (三)心念处观。如云:「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四)法念处观。如云:「佛告须菩提!于意如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故《华严经》云:「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T10.81)
2、依「四念处」修观
        能依《般若经》修我空观、法空观或修四念处观者,是利根人、是大智慧人。末法时代「利根」人不多,大多数是「钝根」。何谓「钝根」?就是烦恼较多之人,常为贪、瞋、愚痴、高慢心、我、我所的执着等各式各样的烦恼所困。
         「钝根人」如果肯努力,可能掌握到修「大乘空观」的方法;但也可能知道方法却不相应,一静坐即为种种杂念妄想所缠,止也修不来、观也修不来。怎么办呢?释迦牟尼如来大慈悲,早就安排好解决的方法,为我们指引一条光明的道路——小乘佛法「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是给「钝根人」开的药方。
        「观身不净」:此能对治我们的贪欲心。如果贪欲烦恼重而障碍修行,我们可以学习不净观的方法来破除;破除之后,修止观时就容易成功。
        「观受是苦」:如前所说,「受」有苦恼的受、有快乐的受、有不苦不乐的受。佛菩萨的大智慧看得深远,告诉我们苦受是苦,乐受也是苦。譬如父母希望有一个可爱的小孩,感觉这件事快乐。后来果然有了小孩,这个小孩却令你苦恼,无可奈何!曾经报纸有一个消息,新加坡某名人的儿媳特别重视优生学,结果却生出一个白痴的小孩,因而羞愤自杀身亡。世间的事情苦不苦呢?但是有的人果然生出白胖可爱的儿女,乖巧又聪明;长大后拿到高学历,在社会颇有成就,令父母满心欢喜,这种情形也有。但世事无常,忽生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苦。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这二个方法,能令我们生厌离心、放下世间事,才能修学圣道。
        凡夫主要有二类烦恼:一是爱烦恼,一是见烦恼。「爱」,是感情方面的事情;「见」,是思想方面的问题。「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能破除爱烦恼;「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能破除见烦恼。就修行的次第而言,应先以「观身不净」、「观受是苦」破我们的爱烦恼;实际上只是调伏不动,并未真正破除。因为爱烦恼的势力潜伏于内心深处,仍然存在;所以必须进一步学习「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法门,使我们得到圣智光明,才能根本地消灭烦恼的潜在力量。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主要为破除「我」见。何谓「我」?中国的哲学中,可曾明白地说出什么是「我」吗?但印度的外道哲学,则明白地诠释「我」的定义——在我们的生命体里,有一个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体性。换言之,眼、耳、鼻、舌、身是物质性的生理组织,是新陈代谢的,我们可以觉察它们的变化;而外面的种种食品也是物质,吃到身体里,部分转化成能量,部分则变成渣滓排泄出去。所以,物质性的身体是变化无常的;至于精神性的思想(了别性),苦、乐、忧、喜……,种种心绪、种种知识也是无常变化的。
        我们的身心不论是物质或精神,都是有生灭变化的。但是,在这个生灭变化、有老病死的生命体里,有一个不生灭、不变化、不老病死、常恒住的一种体性,叫做「我」。这种理论,我们接不接受?如果未深入学习佛法,我们可能认为这个理论很好;因为这个臭皮囊结束后,我的自性还存在,能再得到一个新的身体——或者人间、或者天上。身体朽化而自性常存;这样的说法容易令人欢喜。
        但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之后,否认有我论。释迦牟尼佛说:五蕴无常,是中无我可得。
        「我」又名为「私」,若能「无我」就能「无私」了。观察五蕴老病死的身体中,没有一个不老病死的「我」——这个生命体只是一个臭皮囊,不是「我」;吾人的思想虚妄分别,也是缘起自性空,不是「我」。若肯努力如是观,将会进步到「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程度,你的心即从一切苦恼境界中解脱出来了。
        如果主张「有我论」,认为在色、受、想、行、识里面,只有生灭变化、老病死的东西可以空掉,但是「我」的体性是真实的、不能无;如此,你对于「我」(私心的执着)就不能破:「若不侵犯『我』的利益,『我』可以同你和平相处;若侵犯『我』的利益,为了保护自己,『我』当然要毁灭你!」这样,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永远不能根本地解决。反之,若修「无我观」——色、受、想、行、识是缘起的如幻有,同时亦是自性空,此中无有自性真常的「我」;则心无执着。心若无所执着,则没有「我」可保护、可爱着,就可以牺牲自己、成就他人,人与人之间也容易和合。如《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云:「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这样的理想要先从我们佛教徒做起!如果佛教徒能和合,佛教就会兴盛,佛法就能广大普及,一切众生都能熏习佛法,都能无我、无我所,没有种族、肤色、地区、贫富、阶级的执着。按佛法的态度,一切有情之间都不互相排斥、是和合的。佛法能训练我们达到这个程度——纵使蚊子来叮你,你痒得受不了,也不会打死他;即使是一只小蚂蚁,你也不愿意伤害他。万物平等一如而无差别,这样的世界能不和平吗?所以我认为修「无我观」非常好,能解决现实上很多的问题。
        前面说到,修「观」要依据圣言量。譬如修「不净观」,你可以把《瑜伽师地论》里面的一段文,例如〈声闻地〉中「净行所缘」之「不净所缘」(T30.428c~429c),或《大智度论》中的「九想观」(T25.217a~218b)、「五种不净观」(T25.198c~199b)的文背诵下来,静坐时一面背诵一面思惟。余三观也都有现成的经论文句,都须要先背诵下来,若不背诵是修不来的!
        解脱生死乃出世间大事!有一些人想走快捷方式、希望轻描淡写的就成功了,如果有这样的事我也欢喜。但应当晓得,久远以来熏习成的贪瞋痴烦恼力量非常强大,岂能轻易消灭?
        从这里也看出来,若某人发心出家,出家以后烦恼仍然很大,你不要讥嫌他,因为烦恼不容易断﹗虽然他现在看起来是老样子,但他继续认真的在佛法里修学圣道、栽培善根,终究有一天这个善根会发生不可思议的作用。所以,应该恭敬他,不要嘲笑他。
        总之,随各人根性喜好,愿意修「我空观」、「法空观」也好,愿意修四念处观也好。如前所述,修「止」能达到非想非非想定,虽是高深禅定,仍是生死凡夫;而以奢摩他为依止处修毗钵舍那,能够断烦恼、见真理,就是圣人了。若不修止只修观,没有力量断除烦恼,所以也要修止、也要修观。能这样修学,止观都有力量,就成功了。
(五)还
        有二义:一、止而后观、观而后止;即循环修习止观,止观互相增上之谓也。二、《俱舍论》名之为「转」,谓如是循环修习,渐次上进,由暖、顶而忍、世第一,故名为「转」。

(六)净
      「净」是清净,就是断灭贪、瞋、痴,及我、我所等一切烦恼,得圣道之谓。刚开始可能只是断一少分,而非全断;若能继续精进努力,剩余的烦恼也能逐渐断除,由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由初欢喜地无生法忍,到二地、三地、四地……、十地,乃至成佛。


参、结语
        再简要重述一遍:如是六法,前五者是因,后一是果。前五中「数」、「随」、「止」三者属于止;「观」、「还」二者有止也有观,但以观为主;到达「净」的时候,止就是定,观就是慧,成就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之果……。恭禧!你就是圣人了!这件大事就算成功了。
        三种「止」的方法容易明白。「观」,有不净观、无常观、我空观、法空观等。开始之时可以单修其中一种,纯熟之后不妨再修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通通修完一遍,再回头重修。因为这些法门是相通的,不会互相隔碍。
        例如,不净观里有白骨观。白骨观就是先观察自己的脚趾头(大姆指),由膨胀、青瘀、脓烂、散坏,乃至露出白骨;逐渐的五个脚趾都是这样。左脚如是、右脚也如是,相续的遍观全身。最后剩下一具白骨——髑髅骨、颈骨、肩骨、胁骨、脊骨、臗骨、胫骨乃至脚趾骨——这是不净观的各别部分。不净观修成功后,再转修无我观,就能得阿罗汉果。
        修不净观可以帮助修无我观;如果不愿意修不净观,欢喜直接修无我观也可以。修之前一定要先学习,明白何谓不净观、无常观、我法二空观、四念处观,并将各种观法的文句背诵下来,然后依文思惟。
        修止能得禅定,也可以发神通;修观能断烦恼、见圣谛、圣道现前。成为圣者之后,再发起广大慈悲心,弘扬佛法、度化众生。或者到了「内凡」——暖、顶、忍位时,弘法利生;此时,四念处的止观当是修得不错,能调伏烦恼,相似的见胜义谛。如此弘扬佛法,应是殊胜多多,而且易与人和睦相处!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二日于北投观音禅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