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8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佛说譬喻经:蜂蜜和人生的真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5:34: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说譬喻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胜光王曰:“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诸有生死味著过患,王今谛听,善思念之。乃往过去于无量劫,时有一人,游于旷野,为恶象所逐,怖走无依,见一空井,傍有树根,即寻根下,潜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啮树根;于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龙。心畏龙蛇,恐树根断。树根蜂蜜,五滴堕口,树摇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复来,烧然此树。”


王曰:“是人云何,受无量苦,贪彼少味?”


尔时,世尊告言:“大王,旷野者喻于无明长夜旷远,言彼人者喻于异生,象喻无常,井喻生死险岸,树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昼夜,啮树根者喻念念灭,其四毒蛇喻于四大,蜜喻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龙喻死。是故大王,当知生老病死,甚可怖畏,常应思念,勿被五欲之所吞迫。”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旷野无明路,人走喻凡夫,


大象比无常,井喻生死岸,


树根喻于命,二鼠昼夜同,


啮根念念衰,四蛇同四大,


蜜滴喻五欲,蜂螫比邪思,


火同于老病,毒龙方死苦。


智者观斯事,象可厌生津,


五欲心无著,方名解脱人,


镇处无明海,常为死王驱,


宁知恋声色,不乐离凡夫。


尔时胜光大王闻佛为说生死过患,得未曾有,深生厌离,合掌恭敬,一心瞻仰,白佛言:“世尊!如来大慈,为说如是微妙法义,我今顶戴!”


佛言:“善哉!善哉!大王,当如说行,勿为放逸。”


时胜光王及诸大众,皆悉欢喜,信受奉行。




2016-03-31 北大禅学
白话故事内容
一次,佛陀为胜光王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人在旷野中游走,被一头凶恶的大象追逐。游人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恰好看到一个空井,井旁还有一棵大树,游人赶紧抓着树根,爬入水井藏身其中。


这时候有两只老鼠,一只白色,一只黑色,它们开始啃咬树根。


水井四边又有四条毒蛇,正在吐着舌头;水井下面还有一条毒龙,正在向上张望。


游人心中畏惧毒蛇、毒龙,又担忧树根被老鼠咬断,真是进退两难,不知所措。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时刻,从树上的蜜蜂窝中滴下五滴蜂蜜,不偏不倚落入游人嘴中。


游人顿时忘了一切恐惧忧愁,尽情品尝那甘甜的蜂蜜。


这时,由于树身晃动,蜜蜂四散飞下,开始刺蛰游人。


又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团野火,烧着这颗大树。


说完这个故事,佛陀又对胜光王说:“旷野比喻无明长夜非常旷远,游人比喻凡夫众生,大象比喻无常,水井比喻生死险岸,树根比喻命根,黑白老鼠比喻昼夜,老鼠啃咬树根比喻生命时刻都在消逝,四条毒蛇比喻地、水、火、风,蜂蜜比喻财、色、名、食、睡五种欲望,蜜蜂叮螫比喻邪思,野火比喻衰老疾病,毒龙比喻死亡。因此,大王应当明白,生老病死极其恐怖可畏,应当时常思念,不要被五欲所吞迫。”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幣 +1 收起 理由
ktrf + 1 好嘻嘻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9:12:2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见某学佛群推送鸡汤,被出家师制止,是发此文的缘起。经文开头的譬喻,很久以前在某本佛教通俗读物上看过,立意却完全相反,大意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把握当下等等,却将后文的拒绝沉溺给掩盖了。作为励志鸡汤,也算是一种情怀,但是站在佛法立场,则可能造成原则性的误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7-29 20:1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