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发功和睡功的主导理论:杂念与无杂念
有一些理论以前一直想说但是却说不出口,因为科学是不允许未经证实的假说。但是想想一下,假说如果是建立在为了通过科学来进行的试验的话,其实也是符合科学原则的。
这篇文章着重于理论。
灵摆的念力动:集中精神将杂念转换成物理动力
先从灵摆开始说起。
我说的灵摆不是用手摆动的灵摆,而是手不动,单纯地用精神力、念力推动的那种。
之前一直都是只说只要集中精神在灵摆的物理中心(物理体的重量的平衡点)就能够让它动起来。后来在发现到杂念的关系以后,就整理出一种比较实在的理论。
灵摆的念力动就是集中精神把杂念集中在灵摆的物理重心处,精神上维持无杂念的状态,才得以转化成的物理动力。
先问个问题:杂念到底是什么呀?
杂念是一种电磁性的、大脑与神经电流性的混沌、干扰性能量
杂念我用英文词汇来诠释的话就是random thoughts,也就是任意或随机念头的意思。这个random一词可联系于热力学里的布朗运动,也就是任意、随机、不规律、无秩序的原子运动(一堆胡乱撞来撞去的原子)。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混沌能量没错,而用意识层面来理解的话,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干扰这样的意思。
这就有点像电器的无线电或电流的干扰一样,如果有异样的电磁波或电流,就会干扰到电器的运作。人体的神经电流估计也是一样,会受到外来的电磁波和静电所影响,而产生杂念以至于影响工作和睡眠。比如过度疲劳时所出现的幻觉和睡着时的恶梦(任意、随机、不规律、无秩序的),这些就是杂念所故。大脑之所以需要休眠,是为了让大脑处于无杂念的状态来转化这些杂念,以恢复精神能量和意识(恢复成整齐、明确、有规律和秩序的)。
两种集中精神的分别:无杂念化和杂念放大
之前并没有去分析有两种的集中精神的无杂念化和杂念放大的区别。
无杂念化就是指集中精神维持无杂念,不思考、不在乎、忘记一切、不为所动等这样的意识状态。
杂念放大除就是集中精神去思考、放不下、去记住什么、去完成什么的意识活动。
通过科学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研究,以及电子科技的发达和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意识大概可以被具体地理解为当神经电流通过大脑时,大脑所感受到的体验。而由于身体周围的电磁波和静电无处不在,因此可以想象其实我们的大脑是无时无刻都在处理这些电磁波和静电的;不好的(任意、随机、不规律、无秩序的)电磁波和静电就会导致杂念(普遍的说法就是所谓的气场,环境的磁场和静电好坏这些的)。
所以,当我说杂念的时候,都离不开神经电流的关系。在科学还没兴起以前,古人并没有电力的知识。当时的人只认为杂念是一种与物质界区分开来的精神和意识领域,比如唯识、唯心论这些的。然而到现在还是有这种情形,对于食古不化的人来说,他们一往如故地认为科学是不完整、无法攀爬于意识和精神领域之上甚至错误的这种认知心态。
杂念之所以会消耗能量,就有点像假如电器受到干扰的话,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和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完成相同的工作量。精神上来理解,就好像工作时老是想别的东西而降低工作效率和浪费精力那样。相对来说,无杂念化就是把这些干扰过滤掉(恢复成整齐、明确、有规律和秩序的),把工作效率恢复正常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不过,这里的杂念指的是任意、随机、不规律、无秩序的;若是明确、分明、有规律和有秩序的念头,虽然也是在消耗精神能量,不过应该和杂念不同。)
总而言之,和能量一样,精神或意识不可被创造和毁灭,只能够互相转换。无杂念是意识的能量储蓄(有规律和秩序地排列着的空间),杂念是意识的能量消耗(不规律和无秩序的空间)。你可以想象杂念放大为在电池里排列整齐的高能量分子在释放能量以后,就会变成随便乱撞的低能量的情形,以及反之,无杂念化就好像电池充电的过程、将分子重新排列起来形成高能量状态。
精神能量和意识的储蓄形态:无形的空间扭曲>精神体、意识体、星光体、灵体等
自发功的自发动作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会出现与念咒语和结手印的情形。有些说这是疏通经脉的过程,有些则是认为与潜意识或者前世与业力这些有关的(这些话题太远了,就不说了)。
以物理学来理解神经电流、精神能量的话,主要有能量储蓄和讯息处理这两种功能,或者用电脑科学的技术词来比喻的话,为硬件和软件之分。
硬件取决于空间性质的排列,比如电池或记忆卡的分子结构密度越高而其电力蓄电和讯息处理能力就越优越。这就好像要怎么去把空间排列起来那样,排列得越整齐越细微的空间其能量和讯息就越高,反之,就是越混乱越粗糙的空间而其能量和讯息量就相对越低。
然而,自发功所出现的动作并无法完全用物理的观点来解释,若以像唯识论、唯心论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就会出现像精神体、意识体、星光体、灵体等这些说法,大意就是一种只存在于精神或意识上的体的。其实在物理学里,还是有一种空间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精神体的存在的,就是一种叫做引力子、空间扭曲的粒子的理论,不过这是未经科学证实的假设性理论。(不是说有个叫作爱因斯坦的科学家证实了时空可以扭曲的那个道理的吗,就是想象这种引力子为空间扭曲的无形形体,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扭曲了的无形空间体,储蓄这些精神能量和意识。
这么一来,或许就解释了自发功所出现的一些奇怪动作,就是与这种无形的、扭曲的空间的作用。我习惯把这种体称之为精神体或者星光体,意思就是精神、意识上的存在体。灵体也是同一个意思,不过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有时候会为了避免混淆而不用这个词。
以此推论,精神集中是一种扭曲空间的作用。集中精神在灵摆上,就会产生念力推动;集中精神在自己的身上,就会产生自发动作;因为空间扭曲而产生的物理动力。
关于“出体”、星光投射、清明梦
这个问题好多人问,是否是不是真有“出体”这一回事,然后会不会永远也不会回来那样。
其实科学对睡眠和做梦的研究,结果显示的是人在做梦和出现清明梦的时候,大脑反而是活跃的。所以简单来说,应该不存在着“出体”。至于为什么有人说睡觉后会离开身体看到什么的,其实是可以用量子纠缠理论来解释的,有关于粒子的量子状态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这些的。
用灵摆与灵沟通的过程
通过以上的理解,那么用灵摆就是一种转换杂念成物理动力的过程。灵摆的作用力基本上有两个:一个是集中精神在灵摆重心维持无杂念而形成的念力动,另一个则是问灵摆问题作为与灵沟通之用。
我在教人怎么使用灵摆的时发现有些人能够集中精神让灵摆动起来但却没办法用来沟通。这说明了前者是自己的无杂念所转换杂念而成的念力动,后者则是依靠自己的潜意识或者外灵的转化方可出现的念力动。
一旦去想着某个问题对着灵摆发问的时候,就是产生杂念的时候;将杂念集中精神在灵摆上,通过灵(自己的潜意识或者外灵)就把这个杂念转换成物理动力的这样一个过程。
我目前还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那些没办法用灵摆沟通的人的问题。我大概有这样的想法:潜意识、灵没有精神能量或者受到干扰而导致其无法将杂念转换成动力。
至于潜意识或者灵是什么,其实就是独立存在的空间扭曲能量和意识(一种纯空间扭曲的能量团那样的)。
自发功的本质:集中精神维持无杂念,转化身体和其感官所感受到的杂念
通过以上的理解,自发功练功的原理是在于集中精神在维持无杂念,把杂念重新转换成精神能量和改善意识(把杂念所造成的空间释放和错乱重新排列)。
不过,虽然基本理论是有了,但是实际的操作方式其实我本人也不是那么肯定。网络上有很多种自发功的练法。论实践和经验而言,肯定比单靠理论所整理出来的练法丰富。
先再从灵摆的念力动那里重头说起。
集中精神在灵摆重心后维持无杂念的话,就可以将精神力转化为物理动力。自发功则是将这种能量转化到自己的身上。然而,集中精神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的话,就会发现,身体是有感觉的,因此不管是集中在身体的哪个部位上,都会产生更多的杂念。因此正确来说,若要把这种能量转换到身上的话,就是要集中精神维持无杂念而已,然后身体就会自然所出现自发动作那样。过程中,就会发现,原来身体的自发动作会一直刺激身体而产生更多杂念,所以,自发功所转化的杂念主要是来自于身体周围的、身体感官被环境所刺激引起的(也因为如此所以自发功的练法就只是集中精神维持为杂念罢了,因为杂念会自然从周围那里来,而不需要去集中精神在身体上或着身体周围)。
我之前所写的自发功练法只专注在怎么去探索意识重心(建立在自发功是来自于潜意识的原理上),因为没发现到集中精神有无杂念化和放大杂念的分别,以及其互相转换的关系。我想现在这样的解释会比较合理。然而,至于练起来会不会比较容易则见仁见智了。
潜意识与意识重心、灵摆沟通和睡功:集中精神将杂念往的意识重心处转化
假如灵摆沟通是通过潜意识或外灵将杂念转化才发生的话,那么这样就演化出,睡眠为了处理因日常生活所消耗的精神能量以及其所产生的杂念,是由(自己的)潜意识所完成的(但不涉及外灵)。这种说法也是基于人在睡觉时会做梦、处于另一种意识状态的观点上(简单来说就是睡着时所看到的梦境其实是潜意识的意识活动这样的;复杂一点的话,就是梦境是潜意识的/自己的精神体、意识体、星光体、灵体等这样的体与精神界互动的体验)。若去主动去集中精神把杂念集中到潜意识的话,那么岂不是能直接把这种能量转化的过程变完成吗?
但是,要怎么把杂念集中到潜意识呢?这就是意识重心的由来了。
人所能够集中精神的地方是没有局限的,只要精神集中到哪里,意识就会去到哪里。相对而言,潜意识也是一样的,所以就没有一个意识源。若要把杂念集中到潜意识的话,就必须去寻找当下的潜意识到底跑到哪里去了。简单来说,这就好像有两个你一样,一个是清醒的你,另一个是潜意识的你,意识重心就是你的潜意识所集中精神的地方,你需要做的就是去感觉到另一个你的意识到底跑到哪里去了那样。(潜意识还有其它的称呼,比如高我、元神这些的。)
总结灵摆沟通和睡功之间的关系:灵摆沟通是在问灵摆问题时产生了杂念,而通过集中精神在灵摆上让(自己的)潜意识或外灵能够转化杂念变成物理动力的过程;而睡功则是把灵摆的这个杂念与能量转换过程应用到自己的身上,不过是直接集中精神把杂念集中到(自己的)潜意识里去(但没有外灵)。然而,睡功所转换的杂念并不是像问灵摆时的问题那样,而是在躺着放松身体时所自然会出现的杂念(就好像太过疲劳时所出现的幻觉,以至于睡着做梦)。通过这样的杂念转化方式,能够改善自身的精神能量和意识,并且还会出现清明梦,不过至于清明梦的事情目前暂且不说。
总结自发功和睡功
自发功就是集中精神维持无杂念来转换来自于身体所感受的周围所引起的杂念的练功方式。
睡功则是集中精神把杂念集中在意识重心处,通过潜意识转换由于精神能量消耗而产生的杂念的睡觉方式。
关于打坐
打坐是自发功和睡功的综合,因为有两种情形,所以解释也比较复杂。
先再把自发功解释一顿。
虽说自发功是以维持无杂念让身体自发的运动,但由于自发功所处理的是来自于身体周围的杂念,因此在练起来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比较像是是在观察自己的身体(潜意识)是怎么与周围环境互动着的,所以以这种角度来说的话,自发功也可以说成是集中精神在身体的周围环境,而后维持无杂念才会出现自发动,以将其杂念转化。但无论如何,不管是先集中精神维持无杂念后身体才会自发动而再去观察身体(潜意识)怎么与周围环境互动,还是先集中精神在身体周围环境后才维持无念以引起自发动而观察身体(潜意识)怎么与周围环境互动,其最基本的原则始终还是维持无杂念罢了。
打坐所综合的自发功和睡功,由于自发功所集中精神的地方是偏向于身体周围环境的(杂念),而睡功则是偏向于内在的意识上的(杂念),因此打坐若要取之自发功的成分的话,就意味着是要把“集中精神在身体周围环境”的环节给去掉(不然会与睡功冲突而无法结合),并遵守“维持无杂念”这个宗旨。与此推论,打坐所需要集中精神的地方肯定不是身体的周围环境,换句话说,就是直接把身体周围环境给忘了。
然后再说睡功。
睡功由于是一种睡觉前的练习,因此基本上不会有来自于身体周围环境的杂念,是属于内在的意识的活动,而睡功和一般睡眠不同的是,所集中精神的地方是在意识重心处(潜意识所在)。然而,这里有个情况跟自发功有两种集中精神的次序的方式类似,就是你说睡功是先集中精神在意识中心处(潜意识)然后再把杂念集中到那里,还是先集中精神在杂念然后再把杂念集中到潜意识那里,可能两种集中精神的次序都可以不过重点一样也是在于“无杂念”的原则上。因此,说自发功和睡功是相通的其实一点也没错,原则都只是“无杂念”罢了,只是自发功与睡功的不同就只是在于,前者是偏向于集中精神在身体的周围(的杂念),而后者则集中精神在内在的意识活动(的杂念)。
那么,打坐所要取之于睡功的部分的,也是“无杂念”这个宗旨,并且把集中精神于内在意识的杂念的这个环节给去掉。
回到打坐。
总而言之,打坐的方式就只是维持无杂念罢了,只是在维持无杂念的时候,既不是去理会身体的周围环境,也不是去在乎内在的意识的活动,就只是坐着维持无杂念罢了。
关于收功
收功就好像电脑等关机了以后才关电一样,不然突然间关掉正在运作着的电脑在会有可能在重新启动的话变成当机了。
用气功的说辞,就是在练功途中突然被打扰而需要中断,假如不收功的话就会走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