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0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读《授密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16:2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读《授密歌》
道教金丹太极修真文化,为我国内家拳术的理论基础。历史上的很多神秘人物共同书写了这部浩大的修行文化,流传着大量修道的世外高人的传奇故事,弥漫着让我们憧憬的神圣仙道仙域。特别是我国流行的太极拳术、形意拳术、八卦掌、易筋洗髓经等这些涵盖中国修真哲学和具有代表性的内家拳术,一向成为华夏文化的国粹,修真的瑰宝。
我们发现要寻找这些内家拳术的理论渊源,离不开对道教金丹太极修真文化方面的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太极拳术的理论渊源,如果抛弃以上传统的哲学基础理论,是很难找到合理的拳术理法依据的。
最近偶然看见余功保先生整理的《太极密码》系列丛书,有一个关于《授密歌》的栏目,综合了几个太极大家对这篇《授密歌》的理解,获益匪浅。
《授密歌》为什么会成为我国太极拳家比较推崇的一首太极秘诀,一种原因可能是源于李道子流传下来的一篇太极秘诀的神秘,故有人把它称作《八四秘诀》,认为它言的是太极真义,述的是太极拳的至高口诀,被誉为太极拳修炼的纲目。
这首《授密歌》被现代很多有关太极拳术方面的书籍收录,也引起不少拳家的重视,大家从各种角度对这首《授密歌》做了相应的解释。
我们从道教金丹太极修真文化的视角,对这篇《授密歌》的内容,做一个解释,试图印证我国的金丹文化,才是内家拳术的理论源泉。
我们认为,《授密歌》对比传统的道教金丹太极修真歌诀来讲,是写的比较简明和浅显的,这首歌诀也就八言四句32个字:“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倒海,尽性至命。”她是一种抽象的性命双修理论,是一种纲领性的叙述。只要弄清楚里面的几个关键性的术语,《授密歌》的意思并不神秘。
初读这篇《授密歌》,让人联想到王芗斋先生晚年写《大成拳论》的时候,开篇也说:“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的道理。还让人联想到比较有影响的峨嵋十二庄的口诀“象天则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如如不动,是真阴阳;宝斯不动,发用乃常。唯气与脉,不动动生,意动神到,开合降升。降则嘿嘿,升则嘶嘶,开合一如,结丹在兹。静如秋月,动若飙风,彬彬克敌,分寸之中。轻若鸿毛,重逾泰山,用中无形,体用一焉。大哉天地,十二庄首,默识心通,贵在勤苦。”均是古代贤哲描述的天人合一的宇宙阴阳生成理论,是一种“唯妙于心”的修真。
《授密歌》也是运用了跟《道德经》一样的宇宙生成论,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告诉我们宇宙的本相,它本来也是“无形无象”的,这里有两个字“相”和“象”,都是表达修行过程中的一种状况,在禅宗里面,对这个后天的境界的描述是“相”,在道教里面,对这个后天的境界的描述是象,无论道教还是禅宗,都是要做到无相(象),才算是修真的真意境界。
薛颠在他的传世之作《象形术》里面说,练习形意拳,是要“不勉而思,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才能入形意拳的门径的。《授密歌》要求“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从字面理解,也是这层道理。
我们认为,《授密歌》是纯道教的东西,先从象和相字区别运用来看,跟佛宗的“相”论不同,再就是它里面还有几个比较典型的道教金丹术语。
应物这个词语,在道教金丹文化里面比较有普遍性,吕洞宾在《百字碑》里面说“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刘海蟾在《至真诀》里面说“应物无心神化速”,怎么样去应物无心?也是《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就是我们修真的时候,要走出执象的境界才行,要借假修真,依世间法去修出世间法,才叫不迷,我们一旦迷了,就不是“从容中道”,就不叫“应物自然”了。而这个“应物自然”在道教金丹文化里面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这里就是《授密歌》紧接着说的“西山悬磬”的含义。
《授密歌》里面的“西山悬磬”这句话,我们认为是典型的道教金丹术语。张伯端《悟真篇》里面讲:“华岳山头雄狮吼,扶桑海地牝龙吟;黄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又说;“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两手捉来令死斗,化作一块紫金霜。”这里的“华岳山头”就是道教金丹学里面隐喻的“西山”,是指的修真的真意闪耀,是我们的本真的显现,金丹学也叫“白虎”的“初弦之气”,也叫“首经”,也叫“真种”。是不加勉强而得的“中”道,故叫“从容中道”。
这就告诉我们,大家在练习各种内家功夫的时候,不能去刻意追求什么,不要去导引行气,不要去死守丹田,不要去憋气用力,不要去异想天开追求各种奇异招式和套路,不要去内有萦心想这想那,不要期望神功附体,不要留意病情等等,而要做到“顺其所欲,渐次导之”,去降伏其心,把练功做到常态化,才能早日获得道心。
只有做到“从容中道”,只有做到“应物自然”,才会出现张三丰先生说的“机死神活”的真意状态,才是道教金丹文化隐秘的“西山悬磬”的道理,她是一种“无中妙有”的修行。
我们理解了“西山悬磬”的含义,顺理成章就会对后面几句话的意思有了一个逻辑上的理解,故《授密歌》接着说“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倒海,尽性至命。”这里的“虎吼猿鸣”跟内丹学的“龙吟虎啸”是一样的比喻,都是形容的修真过程中的“水火既济”的道理。
所以,我们要是从道教金丹文化的视角去理解这首《授密歌》的含义,应该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她就是讲的如何去获得真心,如何做到“微茫之中心光发现”的道理,从而证得性命双修的形神俱妙的大道文化。
中国内家拳术跟传统金丹文化知识休戚相关,我们还发现王芗斋先生早年写《意拳正轨》时,就有很多违背道教金丹文化理论的地方,后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铭心究理性,技击乃其次”的修真思想,并对早期的拳学理论做了大的颠覆,大量的吸取了道教金丹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东西,是王芗斋先生创立大成拳的一种突破。
我们还认为,薛颠在他的象形术里面,明确的指出了性命双修才是武术的源头,明确指出了:“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的拳学之径。
所以,这篇《授密歌》的内容,是讲的性命双修的基础知识的,是一种顶层设计,它指出了修真的原理,同时也是对我国修真文化中的“形”和“神”的一种统一,只有这样的修行,才是大道文化,才是大道修为,才是至高无上的修身与修真

沙发
发表于 2014-6-11 16:16:37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