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壳
楼主 |
发表于 2014-4-15 12:37:39
|
只看该作者
你說:‘最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什麼……感覺很長時間沒好好思考過了….如果打算在生活中毫無顧忌的使用Rune……’我覺得你是說生活中遇到了困難希望通過盧恩的魔力來幫助自己.現在明白了,原來說的是在生活中「毫無顧忌」使用盧恩符紋中后產生的業報以及在輪回中的影響.希望在細節上談談關於業力、輪回這樣的問題是吧.特別是對於己身和他人的影響.如你所言之意,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認識事物都像硬幣一樣有兩面性,甚至包括神靈也一樣.看到你說出個人觀點,我發現佛教的教義對於你有很深的影響;因而你擔心佛家所說的業力會影響到你和你的身邊人.我也談談這個問題在我的信仰里是怎麼樣的:
首先,我要特別的強調一點,我是威卡教與德魯伊教的信徒.因為我自己的身世和印度有非常深的淵源,而我也尊奉印度教眾神.佛在印度教裏是至尊毗濕奴的十大化身之一(這也是我的觀點和信仰).所以,佛陀是神靈.
但是佛教徒不認為佛是神靈,也不是毗濕奴的化身,在佛經里寫佛是一個大徹大悟的人.
毗濕奴的十大化身
我出生在一個信奉印度教的家庭里,我祖先來自印度.(在我府中到處都是印度教的神像)
在印度教里佛是毗濕奴的第九個化身,從前的化身是都是爲了斬除惡魔,每當達摩衰竭之時;非達摩盛行之時,他就讓自己降生于世,爲了保護善良,剷除邪惡.每當人間有難的時候他必會一次次的降生,重新建樹達摩.但這第九次化身的佛爲了迷惑惡魔、引導人類迷途墮落,否認天神、遠離『吠陀』以至毀滅.作為印度教教徒,我舉列出兩個宗教在同一問題上的不同之處.
話題最為核心的就是因果報應之論,什麽事業、業報又是怎麼樣的?
在印度教教義里的業力方面還是不同於佛教教義里的業力.在印度教著名的聖典『薄伽梵歌』里毗濕奴化身的克裡希納教導阿周那神性方面的秘密知識,其中就有涉及業的啟示.在印度教教義里業/業力是指行為或廣義的包含有因果關聯。業力不同命運,人類在自由的情況下所做的決定會影響未來的命運.偉大的『吠陀』經典告訴人們,如果我們播種善因,那我們也將會獲得善果.業力泛指前生以及今世所有行為與伴隨行為產生的效應/反應,凡此種種行為結果都會決定我們的未來;但是業力並不一定會即時顯現.也有可能會積累,在今生或來世遇上特殊的條件時才會顯現業報.印度教認為,業力非個人和冥冥規律的法則,人神都沒有改變這恒古法則的力量,業力也不是所謂的懲罰或獎賞,只是自然的一種強大的法則.關於業的起源來源於古印度人對於死後生命的探索,無論是『奧義書』、『薄伽梵歌』和『摩訶婆羅多』都有關於業的記載.業的概念存在于發源于古印度的各種宗教,例如婆羅門教、印度教、錫克教、耆那教、印度密宗和佛教,但是時至今日印度各學派對於業力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認可.順便提一句,真正的瑜伽修行也涉及業力之論.佛教教義里業被概括為身體、言語和意志的業,佛教列出十惡業還將業分為善業、惡業和不善不惡業.
除了業力,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輪回.
輪回的教義在印度教和佛教中也是存在很大差異.印度教的輪迴起源于梵書時代,發展成熟於偉大的『奧義書』(流轉之意).奧義書認為,輪迴包攝三道,即天道、祖道、獸道.輪迴是婆羅門教主要教義之一,婆羅門教認為四大種姓甚至包括賤民旃陀羅皆於輪迴中生生世世永襲不變.
佛教吸收印度教的教三道輪回后,將三道輪回擴延為六道輪回: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獸道、餓鬼道、地獄道,佛教教義講輪迴是一個過程;人死去以後八識會離開人體,經過一些過程以後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這個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如同佛祖那樣到達涅槃的境界了就可擺脫輪迴之苦.印度教輪回的教義是「我」是生命輪迴中的主角,人的身體因「我」而生,人的活動也因「我」而起.所以「我」是恆常存在的.現世人的苦難,是因為前世的行為產生的果,今生行為的善與惡的因會連帶前世的業緣影響到來時的人生境況.印度教認為輪迴與業力是恆貫三世,建立在「實有」我思想上,與真我論相結合.但是佛教否認「恆常有我」的理論,佛教說業力並非依附在固定的「我」,而是一種生命循環的動力.
無論是印度教的三道四生或是佛教的六道四生,天地神人精魔;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理解.任何宗教都沒有錯或是不該,存在即是合理.只是我們看待問題和事物的角度與觀點的不同.就比如有半杯水,你說它一半是滿的;我說它一半是空的,我們都沒有錯.萬宗同源,萬總歸一,無論在哪裡方向如何,終點都是同一個起點.
P.S. 威卡教和德魯伊教的信仰中也有輪回轉世,也與這兩個宗教相異.考慮AEONS里各位會員的信仰與角度不同,所以即便言述也沒有必要,信仰的道路是自由選擇的.我不把自己的信仰和思想強加上去.
最後,我要特別聲明一下,因為再AEONS里上至壇主下至會員有非常多的佛教徒,上述一切絕非針對或敵視佛教與佛教徒,也絕非是我個人的天方夜譚謬論,我只是結合問題闡述了一部份印度教的教義和神話.如有佛教徒覺得存在冒犯之處還請原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