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Nemo 於 2013-3-23 04:09 編輯
卡巴拉 超短简介 约瑟夫·丹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
------------------------------------------------------------
前言
每个写入门简介的作者都会觉得把事儿简洁扼要条理清晰地说清楚挺难的,至于卡巴拉更是如此。很多读者会发现这书大部分内容包含卡巴拉的旧解和新知,有觉悟的读者还会看出它道出了卡巴拉应该是啥。五十年来,我一直试图找到“什么是卡巴拉”的答案,很多时候,我的回答让人接受起来有些困难——这不是我所认为的卡巴拉,也决不是我觉得卡巴拉应该是的。 “卡巴拉”这个概念在从前不管什么情况都没现在用的这么广泛,不过和过去一样的是,今人对卡巴拉也没有“真正的”,确切的理解。从最初始,这个概念就有很多种用途。每个中世纪卡巴拉研究者都赋予其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解释都不太相同。在现代,无数犹太人和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也都以各种方式用过这个概念,有时用法还截然相反。有时,它表达一种严苛的犹太正统教派,或传递一种激进、创新的世界观。所以,对于卡巴拉意义的解释,历史背景、时间、地点、文化都要有明确的设定。从历史和宗教的角度来看,不存在符合上述条件的“真实”意义。因此,这本超短简介讲述的是在不同阶段,不同世纪,不同文化中卡巴拉的各种主要特点。 我们图书馆有上百本关于卡巴拉的著作,有印刷的也有手抄的。除此之外,还有上千部多少跟卡巴拉沾边的布道、道德论著、经文注释、塔木德法典。结果呢,只要是个犹太思想,都可以当作是卡巴拉,因为上述经典都可以在解释卡巴拉的书里找到。如何分辨犹太传统道德准则和卡巴拉思想呢?如今,用“卡巴拉”定义一个思想比用“犹太”更容易让外行人接受。中世纪卡巴拉主要著作《光明书》包含一千四百页在讲每个相关话题,每个注脚都包罗万象。我有个朋友在加利福利亚一所大学里教卡巴拉,在六十年代华丽丽地从《光明书》引证说,如果不抽大麻就别学卡巴拉了,他也在他的课上要求学生这么做。我想劝他改变下看法,但我败了,我的权威比不上当年他所理解的《光明书》。这本小书,应该说是我自己挑的多年来卡巴拉主要思想选集,加上我作为宗教思想历史学者的扩充,对每条思想都一视同仁,没有哪个更对更错之分。 至于当今文化中泛滥的解释,只有以后的历史学家能分清孰是孰非吧。
于剑桥、马萨诸塞州, 2005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