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水印 於 2012-7-14 17:45 編輯
占星学家Martin Bulgerin注重用科学量化方法分析星体力量,下面就是他撰写的关于日月蚀的基础天文常识,相信对于广大占星迷来说,这将是一堂相当不错的“科普”文章,有助于帮助大家对行星有更加准确的理解:
基于天体运动的复杂几何学,太阳的和阴历的日蚀是最令人惊异的天文现象,同时也是占星家们极为关注的显著星体现象。其现象背后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当月亮当住太阳光的时候,地球上就会出现日蚀现象。
阴影区的形成
当地球当住来自太阳的光过来的时候,就会产生两个区域,一个是明亮区,一个是阴影区。如果你正在阴影区域(被称为“本影区”)内,地球像个圆盘一样完全地当住来自太阳的光线,几乎处在全黑状态。如果你正站在明亮区(被称为了"半影区")内,这一部分区域因为没有完全被地球挡住,只可以看见日偏食或日环食。而有太阳的部分,出现如新月般的日偏食,或一个“瘦的戒指”(日环食)。
在左边的表演例证这些图像的各种不同的部份如何被生产。本影区(贴上标签了“U”)是从地球被对太阳的一面向后的部分。半影区(贴上标签了“p”)是在地球背对太阳的一面向后扩张较斜的圆锥体。半影区的中间是本影区的延长,常被称为反本影区,用字母“a”标记。
实际上,为了使第一个模拟操作成为现实,我必须相当大幅地缩小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而且相对的缩小体积。如果你为地球和月亮依比例做模型,半影区将会只有铅笔头大小。(这一幅图画的图例是1比2500公里。太阳离地球21公尺或70英尺)。注意到月亮在地球阴影里,根据月亮的轨道和黄道有5度的倾斜。除非月亮靠近月亮南北交点,否则月亮不会走出阴影。月亮要通过地球的阴影就像穿针一样。
同样地,月亮的阴影(当月亮是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时候)将会投在地球表面,除非太阳和月亮在月亮南北交点附近(形成日蚀)。
日蚀周期
正如我刚才所提到的一样,月球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平面成5度角,这二个轨道平面相交于两个点,即是我们熟悉的月亮南北交点。如从地球上看到的一样,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而月亮却在它自己的轨道平面上移动。当太阳和月亮在月亮南北交点附近的同一宫时(新月),月亮就可能引起日蚀。当太阳和月亮是在月亮南北交点附近的相对的宫图位置时(满月) ,月亮通过地球的阴影,而这一次便形成了月蚀。
所以每年太阳在月亮南北交点其中一个附近的时候,是形成日、月蚀的关键时刻。太阳沿着黄道依次经过十二宫需要大约346天。其中一半的时间,大约173天。太阳从一个交点移到另一个交点,大约每隔173天,就可能出现一次日、月蚀。
从几何学上讲,月亮南北交点附近大约18度左右,是日、月蚀最容易发生的位置。如果太阳和月亮相当靠近南北交点(10-12度),就会形成日、月全蚀。当比较靠近(12-18度)时,通常会形成偏食或环食。超过18度,阴影就没有排成一行线,也就没有发生日、月蚀的可能。
因为太阳大约每天移动1度,十八度的容许度,让太阳可以在每一个交点的有效范围长达十八天。结果,一共就有36天太阳日能够产生日月蚀。每当太阳处于这些位置时之中,将会形成1到3次日、月蚀。这个长达一个多月的时期即是“日、月蚀季节”。占星学南北交点的重要性,最初也是因为它与“蚀”的紧密联系而得来的。
日蚀
当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经过的时候,月亮的阴影就会投到地球上,日蚀便会发生。因为如阴影的在地球表面上的运动,月亮就好象逐渐吞噬太阳一样,全遮或半遮。
日全蚀可能是可目击到的最具戏剧性和令人敬畏的天空现象。日全蚀的产生必须符合两个条件。首先,太阳和月亮必须在月亮南北交点附近,这样,月亮的阴影才会投到地球上。如果月亮离月亮南北交点太远,月亮的本影区可能会太北或太南而没有投在地球上(尽管半影区可能会投到两极地区)。
第二,月亮一定要在它轨道上,并且小于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在“近地点”的附近)。既然月亮本影的长度小于地球-月亮间的平均距离,在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上的大部分地方,本影区因为太短而不能投到地球上。“在近地点的附近”这个条件,就是全食和环食之间的不同。
在本影区之内,观察者会太阳的表面完全地被覆盖,变成黑色,只有珍珠似的外部大气(日晕)。本影区在地球上很快地运动,因此,日全蚀只能持续几秒钟,最多达到7.5分钟。这个投在地球上的本影区十分小,只有300千米左右(180英里)。
在一个环食中,月球在轨道上离地球太远,以至于它的本影区不能投到地球表面。在这个距离上月亮像个细小的圆盘,不能完全遮挡太阳的。结果,便形成一个“瘦的环形戒指”,即我们看见的日环蚀。
如果新月离月亮南北交点(大于18度)较远,本影区太短也不能投到地球上投到南北两极外去了。然而,相对较宽的半影依然能投下到两极间的区域,从而形成日环蚀。
在罕见的情况下,当地球-月亮之间的距离只比半影区长一点点,就可能发生混合情况(环蚀和日蚀)。在日蚀的开始和终止时期,本影区仍然没有投到地球上,形成环蚀现象。然而,在日蚀的中央部份,本影区几乎不能够到地球日环蚀转换成日全蚀。
月蚀
当满月进入地球的阴影后,就会产生月蚀现象。因为月亮的"光泽"来自对太阳光的反射,月蚀的时候,月亮就像消失了一样。根据经过地球阴影的部分不同,月蚀分为三种主要情况。
在月全蚀中,月球非常紧的通过地球的阴影,以至月整个星体湮没在地球的阴影中。当在本影区中,以往皎洁的月亮变得暗淡无光(通常深黑色的,红色的或迟钝的橘色,由地球表面天气情况决定)。月亮一定要在月亮南北交点附近10到12度的范围内,这样才会有月蚀发生。
如果月球只是从本影区的边缘檫过,就会发生部分月蚀。在最大限度的月蚀中,月球在本影区中的部分是全黑的,而在半影区中的部份却只是显得有些暗淡,产生明亮的新月形效果。
在月亮完全错过本影区而只进入半影区(檫边而过或完全进入)的情况中,便形成“撞击现象”(或半影区)。在“撞击”期间月亮的表面只是有些稍微的暗淡。事实上,观察者常在不经意间观测到这种现象,因为月亮表面的这种明亮变化是十分细微的。然而,“撞击”的占星效果是很敏感的。
月亮一定要在月亮南北交点附近16-18度这个范围内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超过18度,此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
(编译/皮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