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一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1:1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後由 荔枝荔枝 於 2012-6-28 10:54 編輯

来源:互联网


历史
  元成宗之所以会有此封,以及正一道之所以会在此时形成,都不是偶然的,这是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长期酝酿、发展的结果。第一,正一道以龙虎宗为核心,以张陵 后嗣为首领的领导核心已经形成。龙虎宗大约形成于唐代后期。两宋时,与茅山、阁皂二宗并称“三山符?”,宋室对三宗首领的礼遇和支持几乎不分轩轾,三宗的势力也在伯仲之间,茅山宗的发展还常常略胜一筹;且彼此都是平等的,并无隶属关系。从张陵起,其子孙虽代代被称为“天师”,但那只是教徒对首领的尊称,或流行民间作为一般 民众的口头称呼而已,官方从未正式承认,连最尊崇道教的宋真宗和徽宗,也仅赐张陵 子孙以“先生”称号,加封第三十代孙张继先为虚靖先生等。然而至元代,情况却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蒙古贵族以武力威震欧洲亚洲,入主中原后,亦以强权政治作为维护统治的 主要手段。但为了笼络人心和软化人民的反抗意志,不得不利用其他意识形态的手段, 特别是宗教作为强权统治的补充。

  除利用佛教外,在道教方面,早期大力扶植全真道,进据江南后,深感其社会影响过于强大,重点便转向扶植张陵后嗣主领的龙虎宗,而对全真道采取适当限制的政策。 因为张陵子孙世居江南,他们信奉的天师道、龙虎宗源远流长,在江南地区有较大的影 响。蒙古族又世奉萨满教,思想上也较易接受道教的符?派。因此在元世祖统一江南后,张陵后嗣及其龙虎宗特受荣宠。从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召见张陵第三十六代孙张宗演起,直到元末第四十一代张正言止,代代被封为天师、真人,或大真人,并受命掌领江南道教。以官方名义封张陵子孙为“天师”,并命其掌领江南诸路道教,都是仅见 于元朝特有的制命,反映出元室崇奉张陵后嗣及其龙虎宗的用心。天师封号是尊贵的桂冠,掌领江南诸路道教又是很大的实权,张陵子孙获此荣宠,立即身价百倍,在整个道 教界,特别是在众多符?道派中,地位便显得十分突出和显要。诸如江南地区各级道官 的任命,各派宫观的赐额,各派之间矛盾的解决,以及各派有重大事务须向元室请示等, 都须首先报告天师,或请天师转达。这样一来,历代天师自然成为江南诸符?派共同的 首领,龙虎宗也就成为各符?派的核心,这就为日后正一道的成立准备了领导核心。 第二,组织基础逐步建立。历代天师既然在道教中居于十分显要的地位,龙虎宗自然获得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事实上,元代龙虎宗的发展,不仅远远超过它历史上的任 何一个时代,也大大超过其他任何符?派别。除其祖山龙虎山地区道教空前繁盛外,它 的支派玄教的发展规模显得尤为突出。

  宫观遍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省区及燕京一带,且有大批弟子担任上述地区路、州、县的道教官职。其组织发展规模是当时任何一个符?道派所不能比拟的,从而为各符?派集合到龙虎宗周围组成一个大派正一道准备了组织基础。 第三,各符?派在思想、组织上的交参融合渐趋成熟。由于各符?派的教义、方术 甚为接近,它们的思想交融早已有之。

  但在元代,由于历代张天师掌领江南诸路道教,各派之间接触频繁,从而彼此间的交融更加广泛而深入。如玄教大宗师吴全节既向陈可复学雷法,又向东华派首领林灵真学道法,还向南宗道士赵淇学内丹。玄教另一弟子陈日新既精诣黄?斋科,又研究道书丹经。茅山道士赵嗣祺参学玄教,张雨拜玄教道士王寿衍为师。武当山全真道道士张道贵、叶云莱、刘道明等都向清微派宗师黄舜申参学清微法。徐异既嗣净明道为第二祖,又向全真掌教兰道元参学全真。赵宜真先学正一法,次师全真道士金志扬之徒张铁玄、李玄一学内丹,复向净明道士学净明忠孝之道,被尊为净明道第四祖,如此等等。

  各符?派的互相参学交融,为组成正一道大派准备了思想条件。思想、方术上的互相交参,进一步导致各派组织上的会归与合一。如原由太一道主持的六丁之祠,至延绑(1314年)初,已由玄教道士毛颖达主持,元惠宗至元(1336年~1340年)初,又由玉笥山道士(属正一道)郭宗纯主持,表明太一道在延绑后已逐渐会归于正一道。传至武当山的清微法(北系),早在至元年间即与全真道合流,而其南传之系则可能渐合于正一。

  东华派在林灵真以后,已由龙虎宗弟子董处谦和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相 继作了它的两代宗师,证明东华派在林灵真之后已成为正一道的一部分。所有这些,又 表现在元代中后期诸符?派在组织上逐渐合而为一了。因此到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 以敕封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作“正一教主”为标志,宣告了正一道的成立。

特点
  第一,以张陵后嗣为首领。自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于大德八年作 “正一教主”后,后继的历代天师皆袭此职。张与材于仁宗延绑三年(1316)卒,“ (延绑) 四年,子嗣成嗣,为三十九代(天师),袭领江南道教,主领三山符?如故”。其后第四十代张嗣德、四十一代张正言皆相继受命作正一道首领。明清时,天师封号虽 被取消,正一教主之名也非皇帝敕封,但在其教内仍把张陵子孙视为当然的首须。

  第二, 在组织上,由原有的新旧各符?派组合而成。包括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太一道、净明道,以及神霄、清微、东华、天心诸小派。其组织比较松散。组成大派之后,原有的小宗派或因承传乏人而彻底融入大宗, 有的则只以天师为大宗主,各自的小宗承传如旧。如龙虎宗、净明道、清微派等,直至清代,仍各自承传不绝。第二,以《正一经》为共同奉持的主要经典,主要法术是画符 念咒、祈禳斋醮,为人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第四,正一道士可以不住宫观,可以娶妻 生子,被称为“火居道士”。其宫观规模较全真道为小,戒律也不很严格。明初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鉴于“吾道自近代以来,玄纲日坠”,意欲整顿其教之纲纪,著《道门十规》以加强其教规,但收效甚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