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枫痕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一)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1:1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後由 枫痕 於 2012-6-26 01:17 編輯

第十一化、垂經教

老君以龍漢元年,號無形天尊,亦名天寶君,化為玉清境,說《洞真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聖大乘之道也。
赤明元年,號無形天尊,亦名靈寶君,化為上清境,說《洞玄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
上皇元年,號梵形天尊,亦名神寶君,化為太清境,說《洞神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
三洞者:
一、洞真[ 洞,言通也。謂通玄達妙,靈秘不雜也 ]。
二、洞玄[ 玄者,通天立地,功用不滯 ]。
三、洞神[ 召制鬼神,其功不測 ]。
此三法,皆能通凡入聖,同契大乘,故得名“洞”也。
四輔:
一、太清 [以太一為宗,輔洞神 ]。
二、太平 [ 以三一為宗,輔洞玄 ]。
三、太玄 [ 以重玄為宗,輔洞真 ]。
四、正一 [ 以真一為宗,正以治邪,一以統萬。宗道德、崇三洞,遍陳三乘也 ]。
七部 [ 部者,別其義內以相從也 ]:
一、洞神。二、洞玄。三、洞真。四、太清。五、太平。六、太玄。七、正一[部]。
十二部:
一、本文 [ 本,始也,根也。文,分也,理也。謂理於萬事,又能表全至理也]。
二、神符 [ 神用無方,利益眾生,信若符契 ]。
三、玉訣 [ 玉,名無染。訣,語不疑。謂決定了知,更無疑染 ]。
四、靈圖 [ 靈,妙也。圖,度也 ]。
五、譜錄 [ 謂緒記聖人,以為教法 ]。
六、戒律 [ 戒,解也,界也,止也。律,率也,直也,懷也 ]。
七、威儀 [ 毅嶷可畏,軌式所宜 ]。
八、方法 [ 謂修行治身,有方所節度也 ]。
九、眾術 [ 眾,多也。術,道也。謂趣至極之初道也 ]。
十、記傳 [ 記,誌也。傳,傳也。謂記誌本業,傳示後人也 ]。
十一、讚頌 [ 讚以表事,頌以歌德 ]。
十二、表奏 [ 表,明也。奏,湊也。表心事上共湊大道也 ]。
開合為三十六部尊經,上應三清三十六,中應三界三十六帝,
下應九壘三十六土皇,內通人身三十六宮。故人頭有九宮,
心有九孔,臍有九神,形有九戶,凡三十六所。外合三十六音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1:25:4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化、撰靈篇

老君於中皇元年歲壬戌三月一日,老君於玉天瓊房,推較本元,撰集靈篇,以為寶經三萬卷、

符圖七千章、玉訣九千篇,以授東海方諸宮青童大君,使傳後學玉名合真之人。

大君既受寶經,位登上相,金華玉女,紫晨玉童,各三千人,俱侍衛焉。

末學之子,欲受經及修行,皆宜先奏金簡于青宮,投玉札于上清。

典錄玉司,常陰察人精粗,其有勤苦,乃得授玄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1:26:3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三化、為帝師

老君在天皇時,號通玄天師 [一號玄中大法師 ] 乃講淡泊無為,而俗自化。

始制干支之名:
曰閼逢、曰旃蒙、曰柔兆、曰疆圉、曰著雍、曰屠維、曰上章、曰重光、曰玄黓、曰昭陽。
十二支:曰困敦、曰赤舊若、曰攝提格、曰單閼、曰執徐、曰大荒落、曰敦(爿坐)、曰協洽、
曰涒灘、曰作噩、曰掩茂、曰大淵獻。以定歲時之所在。
在地皇時,號有古大貞。爰定三辰,是分晝夜。以三十日為一月。
又人皇時,號堅固先生。分九區居方所,五行四微,世欲生死之業于是而起
人乃任性混樸,茹毛飲血,男女無別。夏則巢居,冬則穴處。
《洞玄經》云:“天地渾如雞子,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聖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運變,天數極深,地數極厚,盤古極長。
後乃有三皇,數起于一,立於三,成于五,盛于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云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1:27:5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化、置陶冶
老君于天漢元年 [ 即上天年號 ] 下降,與燧人為師,號惟用子。
觀星辰、正七宿,分歲為春、夏、秋、冬四時;
別五木以改火,教民烹飪,以代生冷;作結繩之政,陶冶為器。
日中之市,興交易之道,人情以遂。
亳州《太清宮碑》云:“二聖既理,四表生光。我太上老君,博施濟眾,與人皇為師。
三百六十之川,初分血脈;一萬五千之策,乍配偶奇。三壬三乙之神,離胎于水木;
六丙六辛之將,出孕于風火。
一百五十六代,四萬五千餘年,始稱通玄天師,再號金闕帝君,三名盤古先生”云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1:29:2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化、讚元陽

老君在伏羲時,號鬱華子,
說《元陽經》,教畫八卦、造書契,使天下義理必歸之文字,文字必歸六書。
作甲歷,歲起甲寅,干支相配 [ 即六十甲子 ]。
歲紀不差,年月不亂,晝夜是紀,東西南北而方不惑。
始制嫁娶,以正人倫。定禮樂,以敘尊卑。造衣裳,以明貴踐。
作宮室,以代巢穴。為舟車,以濟不通。造弧矢,以威不順。
服牛乘馬,引重致遠。宇內以治,政化大洽。
六書:
一、象形 [如日、月 ]。
二、假借 [令“長”一字兩用 ]。
三、指事 [ “人”在“一”上為“上”,“人”在“一”下為“下”。各指其事而言也 ]。
四、會意 [ 武、信:止戈、人言。會合其意也 ]。
五、轉注 [ 左右相轉以為言也,如“考”、“老”等字 ]。
六、諧聲 [“江”、“河”以“水”為偏旁, 以“工”、“可”聲諧也 ]。
依類象形之謂文,形聲相益之謂字,著于竹策之謂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1:38: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後由 枫痕 於 2012-6-26 01:43 編輯

第十六化、教稼

老君与神农为师,号大成子,说《元精经》,教以生化之道。播百谷以代烹杀,合百药以救百病。尝桑得禾,尝柳得稻,尝榆得黍,尝槐得豆,尝桃得小麦,尝杏得大麦,尝荆得麻。既登五谷,以合民命。止杀禽兽,群分类聚。长善遏恶,以全其生。不食血肉,故无业累。示好生之道,由兹始矣。
《孔子家语》云:“季康子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木金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皆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1:40:3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七化、始器物

老君在祝融時,下降衡山,號廣壽子,以《人皇內經》、《靈寶五千文》授于祝融。
融觀斯經,則知金玉七寶之所在。範土為石,冶金為鐵。
乃造刀斧鉛鑿等,以利益眾生,便不損手爪之用。
祝融氏以道治天下,六千餘歲上升。
《尚書•洪范篇》曰: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
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黃帝內經》與此稍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1:44:4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化、居空洞

老君在黃帝時號廣成子,隱于空峒。黃帝徃見問之,廣成子曰:“汝所問者,物之質也。
奚足以及至道?”黃帝退,捐天下,齋心除形,閒居三月,復徃邀之。
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
再拜稽首曰:“吾聞子達于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
”廣成子蹙然而起,曰:“善哉問乎!來,
吾語汝:夫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神將必清。
勿勞汝形,勿搖而精,少思寡欲,乃可長生。
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神將守形,形乃長存。
謹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
我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于杳冥之門矣,彼至陰之原也。
天地有官,陰陽有藏。謹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
故修身千二百歲,吾形未嘗衰也。”黃帝聞之,
乃嘆曰:“吾于廣成子之謂天也!”因授以《自然經》、《陰符經》等。
《前漢書•藝文志》云:“道家者,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趙宋歐陽文忠公《崇文總目•敘》云:“道家者流,本清虛,去健羨,泊然自守,
故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雖聖人南面而治,不可易也。
或不究其本,棄去仁義,而歸之自然。以因循為用,則儒者病之”。
“神將必清”本作“必靜必清”,“勿搖而精”,“而”讀“爾”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6-27 10:40:36 | 只看该作者
我来插楼........{:8_735:}{:8_735:}{:8_7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6-27 10:48:28 | 只看该作者
坐等十九至八十一话。。。然后发现,有道之人原来都是老君化的啊………………
太上老君也太牛了吧{:8_743:}
这大概是道教早期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