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350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各地龙的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22:5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h. Z6 ]) n% f4 s
! R! ~+ Y* A  m  ?( K8 ~4 p: u

( [9 v8 P9 V% `1 W: Y) G9 s: p1 v. f) b2 D, Y) s9 n  G8 u

1 ?" m' o( c* @5 C1 e7 d4 C
阿格忒斯·岱蒙(Agathos Daimon) 7 K" M6 `" ~# ^8 M
所属文化:腓尼基 ! Y5 C7 U, W; r: C" m9 Q; k

& R  f0 v. K  _      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阿格忒斯·岱蒙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守护者的名字。他扮演着一个与守护天使非常相近的角色。 # C4 r4 `3 j! G' D  b7 R
      这个名字在希腊语种意思为善神,在拉丁语中意思为守护者。
# R/ D  s3 c' W      他被描述为一条背生双翼盘旋着的毒蛇,尽管一些资料指出它是不可见的。据说他长着心型的嘴,在他守护的家庭中,人们往往会提供预留着的葡萄酒作为感谢。在更往后的一些日子里,阿格忒斯·岱蒙,通常还有带来幸运的阿咯斯·堤喀(幸运女神),小型的庙宇和房屋被建来奉献给他们。
# I8 R/ B& l1 F2 m% Q# m  |# C4 J      对于诺斯替教派而言,艾格沙狄蒙神(agathodaemon)或被拼为agathodaimon,是“基督的seven voweled serpent(六翼天使)”,阿格忒斯·岱蒙被认为与赫耳墨斯是同一人。
; \/ J2 k" Z$ f, E, S2 P9 W      『注』诺斯替教派:相信神秘直觉说的早期基督教
5 r& s+ P; r9 F9 ]
( r! ^) D, `3 M% v; i8 \" f: Z* m0 r3 G/ B
Agunua
; t0 T" n' a6 @2 W所属文化:所罗门群岛 3 N1 n1 R% j4 a7 V/ P

3 E+ S* l1 u* M/ ~% x/ o  v      Agunua(也叫做Hatuibwari),宇宙之蛇。他是级别最高的神明,所有其他神都只是他的一个化身。是他创造了第一个男性与第一个女性。他同样也是海洋之神。 . E" w5 \" K0 l" f: f3 J: V- ]
      此神明的形态为四眼,蜿蜒的蛇身,生双翼,上半身为人形。2 \$ |7 l% }$ \+ f1 i( ?0 H1 c
9 Z; `# M8 o% @5 Q9 \& }0 M

+ F. ^/ x  l  c阿悉(Ahi)
, q$ }+ d$ V9 g8 g9 }鳞目界域 yinglong.org所属文化:印度 1 O- J7 @' w* W) T1 S
  i4 T7 w- T( b+ `- B( G3 I
      阿悉是印度传说中宇宙之蛇的名字。阿悉在梵语中的意思是“毒蛇”。他还有一个别名:Vritra『注:旱魔弗栗多』。但这个名字也可能被用来表明一个完全独立的身份,无论如何,传说的背景环境是相同的。 1 I- k9 V! O+ S& c
      阿悉被描述成如此巨大以至于能喝下整个地球的水。还有,当他喝饱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身躯盘绕在山之顶端。因陀罗『注:主神,司雷雨』毫无征兆的把雷电霹雳打在阿悉的身上。经过一场险恶的战斗,阿悉阵亡了,伴随着他的死亡,地球上的水从他的身体里释放了出来。在更早的印度神话中,事实上阿悉是被陀利陀打败的。『注:陀利陀. 阿婆提耶,空间之神』% J4 J9 f) Q7 X+ Z: s
  ! k( A/ O3 i$ T, T) R6 _
9 L) k. v9 q5 [/ A' }' l
阿劣曼(Ahriman,Angra Mainyu) & T' X  {  b3 p/ d! C$ H. N, c4 O, ?
所属文化:波斯1 k+ r9 f5 \. x) X, ]6 V( ^2 \8 D

  X2 v) V: o+ F      阿劣曼是一个黑暗所化身的邪恶灵魂,他以一条龙的形态来侵略天国。当他被密斯拉神---一个光明之神打败后,一直居住于黑暗的王国中。& ?- y% N( a6 e' [. s, P

* M0 c) R8 T* e1 G
' W9 G3 ]6 x% @# i' ^. o7 z0 q阿伊多-赫维多(Aido-Hwedo,虹蛇)
( s: M; h/ Y/ T5 L) a所属文化:非洲 1 W$ R  F. x& [+ U" t0 w3 q

" s% I/ k( g& ?      阿伊多-赫维多是一条伟大的虹蛇,有时候在Dahoney神话中也被称为彩虹蛇。 0 F( {$ T& ^5 C0 B. \
      那是在世间一切刚开始的的时候,玛巫『注:玛巫'丽莎,创世纪之神,也译为马武-利扎』创造了世界,有时这位神明也被称为纳那•布尔库,唯一一位没有性别的神明。玛巫让阿伊多-赫维多——一条虹蛇——成为了自己的同伴。
3 n7 v5 M: H& c; j      阿伊多-赫维多以自己为传送者\带运送玛巫来往于宇宙,以此帮助玛巫创造世间万物以及整个地球。阿伊多-赫维多是巨大的,它需要摄入大量的铁来维持自己的力量。然而,无论夜里在哪里休息,它都会积存大量的粪便。这些粪便后来成为了地球的高山。但是随着阿伊多-赫维多的食欲,神明玛巫意识到地球变得太重了,除非有巨大的力量支撑,他害怕地球会沉入宇宙。 1 s  B& [/ s8 g6 l$ a, a3 L
      玛巫决定阿伊多-赫维多应该用它巨大的盘踞着的身体支撑地球。尽管在其他的译本中,阿伊多-赫维多是自愿承担这一负担的。阿伊多-赫维多便把身体圈成一个圈圈,口尾相接支撑地球。但是产生的巨大的热量却造成了阿伊多-赫维多极大的痛苦。为了冷却它的身体,玛巫创造了海洋作为冷却水。尽管有了这项帮助,阿伊多-赫维多依然需要忍受着痛苦,他偶尔会因为因痛苦而翻腾,使地球剧烈摇晃,以地震的方式使人类感受到他的痛苦。
5 ]- _* X0 }2 D% t% b8 H/ ~      据说阿伊多-赫维多在海底缓慢的进食铁,由海洋中的一只红猴专门为它提供。一旦铁被吃完,它只能吃自己的尾巴。当自己的尾巴也被吃完时,它就无法再支撑地球,土地将向大海倾覆。* W+ z9 B6 c- U6 ?1 O" v1 \6 N5 Z
9 R0 w' T) S+ \# z2 o* b
0 t: ^6 J, H- _# R: w8 a
鸡龙 (Aitvaras) , o) }/ E, n7 }. c
所属文化:立陶宛
; I1 K& s- @$ E3 g- M: Y5 ~& p$ z3 L7 n7 `" M. C3 |* \
      鸡龙是立陶宛民间传说中一种飞龙的名字。据说它根据其环境会变为不同的形态,在家中其它会变为黑猫或一只公鸡,但当它在户外时,它会是一条飞龙或是一条火尾蛇的样子。
+ N3 O& l5 R8 r3 G$ v      鸡龙因无论如何都会使户主富裕而著名,只是他们通过从邻居那里盗窃玉米、牛奶和金子来达成。可以从魔鬼手中购买到鸡龙——代价是你的灵魂。也可以从一枚由9到12岁的老公鸡生的蛋中孵化出。如果你冒着风险去得到一条鸡龙,它就不愿意再离开了。它们是很容易被满足的:只需要你提供煎蛋卷给它们当食物,作为报答鸡龙便会给你带来财富。
8 t5 w" G, ]1 v) z* M      其他名字:Kaukas, Pūkis, Damavykas, Sparyžius, Koklikas, Gausinėlis, Žaltvikšas, Spirukas
. S" \4 S' R7 b; k) \
- G. v* }9 T- F& s4 n, R9 Y' p0 Q% n, n( Q; }/ \
阿杰特(Äi ~ Aiatar ~ Äijatar ~ Ajatar ~ Ajattara ~ Äijo)
- ^* Q/ q  k" L4 T# m所属文化:芬兰 ; u/ K+ L& y  x

- F6 ^, C4 Z& e. i  k3 M      这条大蛇有着许多的名字,她因在芬兰民间传说中被称为“森林中的恶魔”而著名。
7 X& n4 o% `( |# D# p      她被描述为一个邪恶的雌性,以一条大蛇或一条龙的形式出现。她住在一个冻土地带偏僻的森林中。
! C0 Z8 z8 `6 z* ]6 l* Q  l/ q      Äi在南爱沙尼亚也被称为Ajatar,一种芬兰传说中的蛇类或龙,可能与立陶宛传说中的鸡龙(Aitvaras)有着相同的渊源,不过这条恶龙并不会给人带来什么财富,只会生育毒蛇,制造瘟疫和疾病。
! S( e( u$ O1 X9 d- E" ?
; E' ?4 f' L4 t" B
* k' }. s- F9 T# ~& _阿克尔(Aker) 3 d4 x' e- \3 X4 j; m9 E8 @
所属文化:埃及& R# |% N" U( J' E, M2 q- m- _8 A

& \8 @/ M+ D: V& |+ |      阿克尔是一条象征地球的埃及龙。它盘绕着、束缚着阿波菲斯,另一条埃及龙。 8 y7 {# G. m- j  C* W
      另一种说法:“阿克尔,地神,亡者庇护神,形象为狮”“阿波菲斯(Apophis), 蛇妖,其形象为一盘曲巨蛇”
9 x0 W: _( |, t6 ^) @/ T      补充:阿波菲斯(Apophis)是希腊语的名字,它的埃及原名叫做Apep
% F/ U4 K) z5 Y2 B' _
8 p+ S* N: y2 j  a0 O  }/ w4 T$ X! n. T
艾拉-缪奇(Ala Muki)
* E2 C' w5 C% F8 {! l所属文化:澳大利亚 1 [7 r1 d- j8 e1 l. H# X
% X& h' f$ L3 ?% ^5 c
      一位女河神,以龙形为人们所知。她居住在Ka-mo-o-loa地区Waialua河的深潭中。 . J& A1 T5 Q9 D8 k$ @3 A
      这条龙经过长途旅行后改造了Waialua的平原,此地也因此得名、她和她的子孙们守护着这条路,有时会消灭从这条路经过的生物。 # ~$ g6 Z9 C5 ?; h0 a0 p1 u
% U1 j) G( l) T" p9 o8 f
; m; n8 i2 U. o6 T
艾伦齐亚 或 艾奥克兰(Alicha ~ Alklha) * f' [. J% y) A% L+ A1 ^, s0 f
所属文化:西伯利亚
: D* X) z6 N! \# R. M; ]
! c, S7 g6 q" V      这些名字是给予古西伯利亚的布利亚特人(注:贝加尔湖畔的蒙古人)所信仰的一条传说中的巨龙的。
9 s0 d! U6 q3 J( [- z      它被描述为一条有着巨翼的龙,它是如此巨大当双翼展开可以遮蔽整个天空,任何光都无法到达大地。据说它住在天国,事实上当太热的时候它偶尔会吞噬太阳和月亮。Alicha不会摧毁日月中任何一个,并不得不反吐出它们。 , ]( o. }, l9 i3 Z5 m/ q( h
      无论何时当布里亚特人看见Alicha试图吞噬日月中任何一个时,他们会向巨龙扔石头以防止它把日月完全吞下去。不过神想出了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它将 Alicha一切为二,这样无论何时它试图吞噬日月,太阳和月亮仅仅是通过它的身体并从中间杯状的缺口中出来。因此,月亮或是太阳总是能安全的回到天空。
( C; N0 Z, O4 A, \+ W      据说今天能够在月亮上所看见的明显的标志,是Alicha尝试吃月亮但失败的过程中,它的牙齿留下的。

; K. y% z( M7 _) X3 {# n9 u; v- m) l" n4 o) s8 W/ ]

- g; X4 O/ i  X( V( Q4 Z" o% U
6 y8 ?1 d% B3 q$ c: Q9 z  P! J- O8 P

! W4 m& l3 {: M4 q* ^  c

: v/ \4 R( m* B/ G4 o1 o0 G2 n2 o1 x: d. z, {  X* m

& C" q; v6 B0 X: D) C# t! Z$ e: U
- X' b" E  |- h# s- r) m6 S
% h% }8 @; R( a8 M; J
) U* ?4 c+ M+ t1 u$ a5 s- t; W4 d
4 @8 S1 [$ G# x" W
6 L  v' `$ Y) ^5 g/ g

8 g7 F0 d$ _( F- Z) g5 @( v/ Z

6 a1 x. Q/ t8 g8 {
    龙的等级# ~, S3 ~  r  M

* p4 e5 O$ L+ n' Q    三爪的龙是最低等的,爪数越多越稀有珍贵。而最尊贵的莫过于四海之主的四龙王。在古印度的“天龙八部”中,龙王就是海中的富豪,拥有大量的财富与珠宝,守卫天界与人间。而中国龙是“水界之神”,《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青脸红须为东,白发须为西,橘黄发须是南,黑发须者为北。由此,四海龙王又称:东海青龙王、南海红龙王、西海白龙王以及北海黑龙王,并各自拥有不同的属性(详见五行对照表),各司其职,各为其能。然后包括在“中”间的黄帝(即龙帝),这也恰好就是太极八卦中的“五行”学说的体现。2 J2 Y+ _! E9 _* w

8 V* w' G" X. b+ o( P3 m; p. w
9 Y2 y; R8 r  K3 `% N    龙的种类 4 Z; w( V1 A5 e3 J

2 Z, F% X$ Y' f5 z, |: L    看到有人在讨论龙的问题,而且这里属龙的人好象挺多的。来一篇介绍龙的专门文章。 * p1 G- @4 J0 s* I7 R/ B0 v
( I1 l. J0 }) }2 G1 h
   
4 A! z7 K+ N0 F, m8 L1 [. Z( ~7 f5 g0 y. w1 l- o
    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 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 “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 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 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 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 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鳄鱼。 7 \$ V% }+ q: A. `0 j" J' w

. m+ Y2 C* y, ~. |; F6 L; X    夔龙
5 P; ?$ }' F' j2 j3 b1 T% k1 C, t' s# g
( ?- Y6 U; m4 N& @# m; B+ x4 \    想象性的单足神怪动物,是龙的萌芽期。《山海经·大荒东经》 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 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 “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夔,一足,?踔而 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 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 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4 y( `9 u- X" \6 `, A$ S

( f3 \( ]& \9 t: Z5 {+ b" Z" Z1 _    (hui)
; v* {' I; f0 E( P2 _" y8 n& |& ~
; J9 D, Y5 a( [9 A7 o" b    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 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0 o( U4 t7 z9 Z& A4 Q: e0 ?. S9 I6 H0 V+ Z3 p4 Z
    2 c6 V) K: K+ k6 t7 W& g6 v

! r* j# |: z" H, @# U& W, Y    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 注释:“有角曰虬,无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 5 j9 `2 g% i. F  @
    两种说法虽有出入。但都把成长中的龙称为虬。还有的把盘曲的龙称为虬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之句。
8 P/ q  ?9 q  [% {
0 U6 A# z. t9 Y! ~0 [. r0 e4 {; p    蟠螭(panchi) + |0 n1 K9 J' x5 [' o# k- A
; t% n8 L; C) W9 B8 M# `
    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集里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黄色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意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此外,还有博古螭、环身螭等各种变化。 * T# i/ }1 j7 N/ N; E/ U
) S* B' t" A6 S$ k
    角龙 5 R3 w2 @% R+ H5 j! l

& ?0 r! G) w5 q# S6 t, x) b    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8 {8 V3 J: U5 F% H: U" L9 `7 a/ L, O7 ~$ N2 w, ?& U- _' L' o
    应龙
3 n/ J8 ?& j; {# N& q6 t$ q& A8 \  V4 L# v: M/ v  \, F4 s
    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 G% G6 U1 d3 _2 V1 |
7 c3 x- ~+ [5 |2 T6 \    火龙
4 Q6 H1 m) H- a: M
! B! b. W. Y6 E' I% q    是以火慑势的龙。全身有紫火缠绕,凡有火龙经过之处,则一切物体均被烧焦。
, ~2 c& I+ {& K; f( |  c/ z% g$ D) N9 H* I& T8 I
    蟠龙 ) b; e! i5 K, o+ f% u
; W, f6 B# U( R1 ?- D% K+ p
    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 Y2 c; A/ s/ A! b1 i0 Y0 B
1 p# J' O( j& X6 K2 ]4 |    青龙
9 f8 e  D0 K6 a0 E' y3 g
7 D. S% n9 f0 D& A) @3 C    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的若干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宿,用以观察月亮的运行和划分季节,并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鸟、虎、玄武(龟蛇相交)四种动物相配,称为“四象”或“四宫”。龙表示东方,青色,囚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现存于南阳汉画馆的汉代《东宫苍龙星座》画像石,是由一条龙和十八颗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组成的,这条龙就是整个苍龙星座的标志。汉代的画像砖、石和瓦当中,便有大量的“四灵”形象。
8 X9 [( F- X! s( P7 M/ r' N
) D! W7 M: d/ ?2 z) O! _5 k7 C    鱼化龙
) N3 K& `$ k* Q  ]; q" g0 C' W! r& y7 a# S8 u
    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我国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9 b4 A4 o3 o! d# d8 M( s
& i' C1 K. \& I& l    其它
$ C) m* e1 O( x1 P6 E7 Y. j; M9 G) j% _, D* _- h" y
    椒图,又作铺首,形似螺蚌,性好闭,故常装饰于门上的衔环。哈……这个其他该不会是私生子吧?
  L+ N# A6 H9 W& ~; h8 T, f6 V+ S5 x2 {* m

) h7 d) k' i; i) Y' ]; X    龙的形式
2 z% Q) x# ?% D! n+ v9 X( F$ _
$ l, i/ l  p  [6 U6 ~0 N    坐龙 , x  `, P/ j! B. D7 \

! `) B4 X' b) i7 C; N' U    坐龙呈正襟危坐的形式,头部正面朝向,颏下常设一火球,四爪以不同的形态伸向四个方向,龙身向上蜷曲后朝下作弧形弯曲,姿态端正。坐龙一般设立在中心位置,庄重严肃,上下或左右常衬有奔腾的行龙。在封建社会中,坐龙是一种尊贵的龙纹祥。 % L3 h* H1 Y5 E' M7 _5 F9 \) W' r& ^5 {

( [9 t4 @" d# _6 i$ c" t9 `    行龙
8 t, v1 X7 c% R0 Q3 `! [" r: [
7 m& j0 m, F. ]- h    行龙呈缓缓行走状,整条龙为水平状态的正侧面。行龙常常作双双相对的装饰,构成双龙戏珠的画面,常装饰在殿宇正面的两重枋心,器皿的狭长形装饰面上也常常用到。倘以单相出现时,龙的头部常常作回头状,使画面更显生动。 3 N) ]2 M* f* [; D( }1 q2 i

5 [) y; T( c. |. f+ M    升龙 + I# P, x: O3 I
& ]5 `6 c5 b' k% {
    升龙的头部在上方,奔腾飞舞,呈升起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上方飞升,称“左侧升龙”,龙头往右上方飞升,称“右侧升龙”。升龙又有缓急之分,升腾较缓者,你“缓升龙”。升腾较急者,称“急升龙”。头部在上的升龙又作往下的动势,称为“回降龙”。
/ P3 ]* e5 A2 O; e. @6 e5 ?+ B, y+ I  `5 i8 x
    降龙 5 B& W/ s9 u: Q: z

. [7 D! ~: x4 a- M$ P5 {    降龙的头部在下方,奔腾飞舞,呈下降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下方俯动,称“左侧降龙”,龙头往右下方俯动,称“右侧降龙”。降龙又有缓急之分,下降较缓者,称“缓降龙”。下降较急者,称“急降龙”。头部在下的降龙又作往上的动势,称为“回升龙”或“倒挂龙”。 " x: _& {( Y3 G

# j& k; c7 P$ n7 y* ]    云龙 + j' T) {/ t# l

* \; ~$ H* \$ e7 t    泛指奔腾在云雾中的龙。龙和云是结合在一起的,云,是产生龙的基础。而龙嘘出的气便成了云。云龙纹就是云和龙的共同体,将龙的头、尾、脚“打散”又和抽象的云融汇在一起,显示出一种似云非云,似龙非龙的神秘图案。
2 R* r6 `2 r5 z  S4 V$ R$ Y% S6 r) u) S! {$ ~
    草龙 9 O/ V# W+ ]+ W$ c5 }
* f2 e- Y" e4 z; s7 q+ l
    是一种含有龙形象的卷草图案,又叫“卷草缠枝龙”。头部有明显的龙头特征,而身、尾及四肢都成了卷草图案。整体往往呈现出“S”形的主旋律,并将“S”形继续延伸,产生一种连绵不断、轮回永生的艺术效果。头部与卷草曲卷的丰富变化,形成动静参差、相互呼应、层次丰富的画面。在构图上,采用均衡的形式,讲究曲线美,富有动律感。在表现形式上,则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带有吉祥含意的“如意纹”内容,综合到一个画面,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卷草缠枝纹常应用在建筑、家具和器皿的装饰上。
/ e; ]7 M2 D4 r) s3 }7 u0 p6 [4 ~9 C. k% R
    拐子龙 8 z! e$ l$ B6 }) Q* j5 F. [
+ U" P# _( a+ Q' a2 M* ~
    拐于龙源于草龙,又脱胎于草龙,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拐于龙的线条装饰显的挺拔、硬朗,转折处呈圆方角。龙的头部也呈方圆形,整体协调一致,简洁、明快,又有一定的装饰意趣,常用在家具、室内装饰及建筑的框架上。
5 |0 U  r: v! F% a7 ]+ x7 q& N6 s1 C% B- o4 H1 D
    团龙
& J2 t7 m' b* n, Z: B
/ l6 m5 J( ~3 s5 A6 @. E& }* z- e    把龙的形体适合为圆形称为团龙。它源于唐代,明清时运用较为 普遍。“四团龙”、“八团龙”等团花定为当时的冠服制度,即一件服饰上有四个或八个团龙是最尊贵的。后来发展为十团、十二团、十六团、二十四团,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放宽了,织锦、刺绣、陶瓷、建筑、家具等装饰上都有团龙,团龙适用性强,又保持了龙的 $ Y: K$ v( m. i' U5 @5 ]6 h+ ?& {
完整性,装饰味也很浓,运用十分广泛。团龙的表现形式也很丰富,有“坐龙团”、“升龙团”、“降龙团”等。团龙的圆边还装饰有水波、如意、草龙等图纹,使团龙纹华丽而又丰富。 - f+ I. l* S* n) C" n
3 [/ z& L% J% ^* [# k$ ~
    双龙戏珠 , |! w7 a1 c; U# C
& E) n2 |/ U- ?6 A( `+ J* f
    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的起源来自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从汉代开始,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多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繁华的器皿装饰上。双龙的形式以装饰的面积而定,倘是长条形的,两条龙便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倘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包括近似于这些形态的块状)两条龙则是上下对角排列,上为降龙,下为升龙。不管是长条形的,还是块状形的,火珠均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 ' P9 i2 V: [2 G4 w  E- o4 m* ?
" F1 ^4 v1 H, z$ i& V

( h6 J! L5 v6 c6 O    龙生九子 % A" A& P, `' x4 p

2 Z/ _/ W& F3 i+ E. [8 e+ j    囚牛 ! M' `0 j# n) N1 c  ~, n
; Y/ @7 Z( b0 b. s
    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 a6 G; C1 ^1 \8 C" R
! A3 S# I5 x7 w
    睚眦 5 u, T, w. L' O$ t  z
; h" H+ B# N, r4 g9 D# U# ]
    睚眦,是老二,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
$ b: b. ?9 q/ d9 M
: N2 ?: ^, B; L8 j7 g4 {; P    嘲风 $ ]" q' V* g& c$ O$ L) E8 z& Q

* p$ y5 X* W8 F8 H# S* w1 e& e    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
6 O5 }  H2 w; Q气氛。
1 M8 D( u* }, a3 N& P# R4 L8 W9 R' H$ E8 Q. V' p" O% e
    蒲牢
: t9 b8 f4 J( F, @# P- }  F8 r+ O7 O$ M% m
    蒲牢,形似盘曲的龙,排行第四,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报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 y; g! G: i( t4 i# i9 g; t$ F/ f
    狻猊 $ ?* v9 N' \; J! Y, D

5 D" W3 z& L: P- a. R' H    狻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 Q' t  [9 d+ U% Q$ I! a% g( ~% N4 f1 n; T* h
    霸下
6 Q! w) d) h0 O3 F. J1 I0 w8 I2 @$ t& Q% G) p; W/ g6 s
    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 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 - d3 s5 K0 C- S5 U
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 c7 H9 c# p/ \2 a# M

0 T' H/ h8 t8 K* y    狴犴 0 G- C* R+ n  W) x
8 z; ~0 Y' f) t; C9 C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2 H% V9 S, Q# t; M! A% |4 J

* I6 X/ Q5 r# g2 H    负屃
2 c1 M# B; m' Q' F& Z
- C9 T2 f" @" C6 V) H' n    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灸人口,千古称绝。而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9 @2 S* J  Y3 D& B: y; |

- m" h0 @/ i$ B    螭吻 8 ?1 L. h  i6 g5 S
& y0 ]8 [: x% h$ ]/ k' ]: ^
    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龙形的吞脊兽,是老九,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 Q( v" h! U& A% R7 X& q" @

; c- l$ d" o5 Q0 J- ]    其实龙生九子有好多版本。 + |, p" ?, s5 S& N! m- Z; k1 D2 b
0 e- Z, S$ {# U2 Z7 P  A) \- l
    之一: / K; S- t. k2 N2 m6 v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金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负,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 n+ I' s) _! q6 w& D% d  k! Y% F2 s, I+ J# U, F
    之二
0 `# ~# }4 o+ K. {/ @    赑屃(音毕喜),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
, w; O% _1 f% [  e# g8 A) l4 O+ g% f& `. D, q  V
    鸱吻(音吃吻),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 {8 L& D1 S* z, k  O1 A

6 L. e1 ?7 ^  {0 W2 @. J    飸餮(音滔帖),最贪吃,常饰于鼎的盖子上。
, ]+ y* S% J( w9 d+ w- e  j6 D
( D; B7 Q: x3 h3 _% |2 h% P    睚眦(音牙自),嗜杀喜斗,常饰于兵器刀环,剑柄。 4 u* c& m9 r+ A8 k4 |# a* j
; I. Q. c  U1 N
    狴犴(音毕岸),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 " t8 t: G- T3 R" S. Q

7 A5 R  J- K0 c2 |& I    狻猊(音酸泥),性好烟火,常饰于香炉盖子的盖钮上。
2 d+ G) q- W- i! e$ B. ]% E
+ n3 `8 x3 R* H    「足八」「虫夏」(音八夏),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 0 ^6 H; D1 Y8 e

% a5 Q- J5 [7 ~) z  @4 ]& e0 a6 a    椒图,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常饰于大门口。 8 M, i1 O) r" f& E  H( L

* d* F! U$ E. u0 w    蒲牢,最喜欢音乐和吼叫,常饰于大钟的钟纽上。
5 ]/ [7 s' g" w, [6 \5 k
9 o4 g( [) G6 a4 s

) W# t. D9 G8 g4 S

1 y5 O7 P. R3 j* k' c9 t9 u6 x
沙发
发表于 2010-10-17 23:32:57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10-18 21:53:43 | 只看该作者
感謝樓主無私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10-18 23:39:4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有了一定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10-10-19 12:44:17 | 只看该作者
好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发表于 2010-10-22 22:11:0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楼主要是配上图片那就极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发表于 2010-11-19 05:39:31 | 只看该作者
謝謝 非常感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发表于 2010-11-21 02:45:53 | 只看该作者
详细啊,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核
发表于 2010-12-10 12:38:39 | 只看该作者
果然是了解甚为详细啊,今天是长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2 14:5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復 恶魔使徒 的帖子! F4 s$ O" I/ D8 B" N, ?$ }) j
1 ?7 `3 t, u( ]% E- y$ L
雖然之前聽說過~~但也要感謝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