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的信仰应该是泛天的崇拜吧,因为信仰是跟知识层次挂钩的。最初最原始的时候,信仰并没有具体的指向性,或者说,这时候的信仰还处于启蒙阶段,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畏惧。原始人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比如风、雨、雷、电等,所以这些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不便和困惑导致了最初信仰的出现,这时候的信仰是图腾化的(针对不同的部落),具备一定的地域性但不具备什么“神性”。比如炎黄时期的图腾崇拜以及部落氏族的命名等,都和这些自然现象以及对某种强大生物的畏惧、崇拜等密切相关。随着部落之间的征战,一个部落吞并了另外一个部落,那么作为胜利者的一方,会把战败部落的图腾综合到自己部落的图腾中来,使之占有次要地位,同样也会结合战败部落的信仰来完善自己的信仰。随着这种融合节奏的加快,图腾和信仰也从多元化变得一元化(比如中国传统的龙图腾就是由多个部族的图腾融合而成的),最终,在一个地域范围内,就会出现一种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信仰,这种信仰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这个信仰完善的过程中,由于吸纳了许多不同的元素,渐渐被赋予了神秘色彩,最终从单一的泛天崇拜演变成了一种成体系的信仰,宗教就诞生了。神学也脱离不了这个藩篱,从多神到单一神、至高神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无非就是不同信仰之间的争战以及兼容并蓄的结果。
额,我说的似乎有点跑题,呵呵。其实玄武大人说的很牛X,“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这两个词用的很到位。宗教是贯穿了人类发展史始终的,最开始由某个“个体意识”提出了一种观点,然后经过“群体意识”的渲染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种体系,而这个体系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体系内部人行事的至高准则。在没有信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