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想法,认为人活着的意义只在于满足自己的欲望,换句话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作出的,并认为这放之四海而皆准。乍一听挺没道理的,仔细一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再细细推敲,就又没道理了。
我暂且把这种论调称为“自私论”。自私论者认为,凡事必自私的动机导致的,必然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而做的。比如吃饭是为了满足食欲,学习是为了将来的物质利益而做准备,结婚是为了满足性欲和享有自己的生活的欲望,就连慈善捐款,也是捐款者为了满足自己想获得某种精神享受或者精神慰藉的行为……简而言之,人所做的一切事情,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想做这件事情”的欲望而做的。除此之外,没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不得不承认的是,自私论在人群当中很有市场,相当多的人抱着这种理论走完一生,并把它灌输给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子女。还不得不承认的是,实际生活中大部分事例都印证了自私论的一定的正确性。可是当人们普遍接受了这种理论后,不免觉得人世间没什么意思了,可能会对人生产生灰暗的想法。于是很多人表现出回避的姿态,不去考虑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种消极的做法,治标不治本。
不妨积极地去思考一下,难道世界真的是这样么?
先说一下自私的问题。人性是自私的,因为不自私就不能生存下去。生存,从古至今是所有生命体自从诞生那天开始就最为关注的事情。为了生存,不得不自私。人虽然是动物的一种,当然有这种本性,但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最终脱离动物,应该有他自己的道理,我觉得,这个道理,就是人能突破自私的本性,从而得以大大超越动物而飞速发展。可是这个就陷入了理性和野性的争论当中,也就是说,在生存条件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能不能做到“脱离自私的本性”?
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提供的面粉,他做到了。可是,大部分人做不到。这有点极端了。不能把人放在“饿死”的状态下来考虑问题,这样什么问题也考虑不了。和原始人相比,和古代的人相比,我们的生活条件无论如何也比他们强很多,大多数人不存在“饿死”之类的问题,而只存在物质条件不够丰富的问题,只存在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自身的欲望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脱离自私的本性”就应该可以做到了。如果这样也做不到,只能说明人的理性还远远没有胜过本性,人还没进化完全。这和经济发展的状况是没有关系的,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没有止境的,如果用这个作为“自私”的借口,那就可以一直自私下去了。(人们不能说:“我每个月才挣1000元,就不施舍乞讨的人了吧。”)我希望,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的理性能超越本性,达到人类文明真正的境界。有点乌托邦,但我仍然希望。
现在来说“欲望”的问题。人的生存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的,但不绝对。这要和“自私论”的问题联系起来说。应该承认的是,一个人,做一件事,有可能是出于自私的目的,也可能是出于无私的目的。虽然前者所占的比重在我们这个<敏感詞>里很大,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后者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更不能因此而摒弃后者。就好像,一对夫妻,女的车祸生活不能自理,男的一直照料她二十多年。这个事情,自私论者认为,男的这么做是因为:1、如果不这么做对不起自己的良心。2、如果不这么做受不了舆论的评价。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可以归结为“为了满足不使自己受自己的道德标准的谴责而痛苦这个欲望”,后者显而易见就不说了。其实,难道就不存在这种情况:男的真的是为了女的的切身利益考虑而照顾她二十多年么?我承认少,但是有!而且要提倡!在没有确切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完全不可能存在的前提下就不能轻易下“自私论”这种结论!这是自私论者犯的第一个错误。
第二个错误,他们把“自私”的范围扩大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但这都是自私的表现么?也就是说,我“想做这件事”,而做了这件事,满足了自己“想做这件事”的欲望,这都是自私的表现么?一个慈善家,捐钱,我们不否认他为了自己的名声之类的事情而捐钱的可能性,难道他就没有一丁点纯粹的为了别人的幸福而捐钱的主观意思么?如果有,甚至不是一丁点而是全部的动机都是如此,那么把他捐钱的行为简单归结为:“为了满足自己想捐钱的欲望而捐钱”因而是自私的举动,就极不公平了。如果这样的强盗逻辑都能成立的话,那真是没有什么事情不是自私的了。总结一下,就是,不能看做这件事情是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来判断其是不是自私的,而要看其做这件事情的主观意思,或者说是动机,来判断。如果自私和无私两种主观意思都存在,那就要看孰轻孰重了。但至少,他不是完全出于自私而导致的行为。 |
|